1.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16大项 求急用 危险品的
嗯,这个必须有的啊 。
1安全目标目录
1.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文件
2. 安全生产目标定期考核
3. 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4. 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
5. 公司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期)
6. 公司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长期)
7. 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8.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工作计划进度表
9. 文件审批表
10. 201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11. 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
12. 安全生产年度规划和年度专项活动方案
13. 安全生产年度计划表
14. 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文件汇编
15. 安全目标考核表201206
16. 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考核办法
17. 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2管理机构和人员目录
18. 成立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通知
19. 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章程
20. 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2013
21. 安全专题记录
22. 会议签到表
23. 安全会议纪要1
24. 安全生产会议纪要
25. 安全生产小组会议纪要
26. 美女无厘头运输公司管理人员信息表
27. 设置安全生应急管理小组通知
3安全责任体系目录
28. 安全目标责任书
29. 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2013及责任制分管
30.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
31.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32. 2012年度总经理述职报告
33. 美女无厘头运输公司文件
34. 各安全责任职责
35. 一岗双责制度
36. 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37. 2013责任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38. 安全生产部署
39.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记录
40. 危化品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考核表
4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41.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42.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
43. 公司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清单1
44. 公司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
45. 最新公司文件 清 单20120717
46.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47.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
48. 规章制度评审检查表
49.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考核记录(手写)
50. 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发放记录表(手写)
51. 规章制度执行记录
52. 安全例会制度
53.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54.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55.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56. 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57. 安全生产责任制
58. 道路运输企业事故统计及报告制度
59. 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60.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工作计划
61. 设备设施货物安全管理制度
6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记录(手写)
63.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64. 美女无厘头运输公司培训安全管理制度
65. 汕头万通培训申请表、评价表
66. 操作规程汇编
67. 操作规程评审表
68. 操作规程指标值自查表
69. 美女无厘头运输公司员工业务培训登记表
70. 汕头万通年度培训计划表
71. 安全管理措施
72.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73. 专项检查表·
74. 安全文件与会议活动台帐
5安全投入目录
75.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
76. 汕头万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的管理制度
77. 安全生产费用台帐
78. 安全费用使用范围
79. 安全经费使用计划及落实情况
80. 安全生产费用审批表
81.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表
82.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台账
83. 2013投入安全生产所需资金
84. 车辆购险台账
85. 三险台账
86.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87. 安全费用使用台帐
88.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6装备设施目录
90、 停车场安全管理制度
91、 停车场管理人员任命决定
92、 停车场平面图及警示标志
93、 停车场值班表
94、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95、 安全生产设备设施运行台帐 (手写)
96、 设备设施台账(标准)
97、 《道路运输证》《机动车行驶证》等危货运输相关证件复印件
98、 车辆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
99、 车辆经常性装备台账
100、 设备清单消一览表
101、 车辆使用及运行记录台账
102、 机动车辆强制报废制度
103、 报废台帐
104、 生产设施检维修记划表
105、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查、维护制度
7科技创新与信息化目录
106、GPS安装及运行制度
107、车载终端登记台账
108、GPS检查台账
109、专人负责监控的任命文件
110、GPS监控平台值班制度
111、GPS监控记录
112、违章纠正记录
113、营运车辆GPS卫星定位监控平台管理规定
114、车辆GPS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115、GPS监控平台值班制度
116、卫星定位装置及监控平台安装使用管理制度
117、汽车客运站管理信息系统
8队伍建设目录
118、2013年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119、全体员工培训档案
120、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记录
121、培训教育档案(全员)
122、安全宣传
123、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24、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核记录
125、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档案
126、安全教育台帐(记录)
127、员工再培训管理制度
128、新上岗、转岗人员岗前培训制度,培训礼仪
129、驾驶员、押运员安全培训和岗前培训和肇事后培训
130、四新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记录
131、相关方安全教育记录(手写)
132、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位健康培训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考核记录(手写)
13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培训教学计划
134、转岗人员、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135、夏季化学危险品车辆运输注意事项安全宣传和10起危化品运输事故案例
136、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手册培训试题、危险品运输知识培训试题
137、员工安全培训效果评价
9作业管理目录
138. 关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下发
139. “三违”行为监督管理制度
140. 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141. 安全生产作业规定
142. 值班制度
143. 值班记录表
144. 特殊时期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145. 相关方安全管理
146. 重点岗位制定岗位任职要求
147. 安全行车管理制度
148. 危货车停车换人,落地休息制度
149. 驾驶员安全信息档案
150. 驾驶员信息档案
151. 营运驾驶员考核聘用管理制度
152. 关于建立天气及路况信息交换和部门联动
153. 行车日志
154. 车辆技术档案表
155. 车辆安全检查表
156. 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157. 车辆安全检查制度
158. 道路运输营运车辆行车日志(三检)
159. 车辆维修保养记录表
160. 车辆登记档案
161. 危险货物运输登记制度
162. 危险货物运输登记表
163. 超限超载处罚规定
164. 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表
165. 危险品运输装卸管理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66. 运输管理—经营情况表
167. 双驾驶员配备决定
168. 危险品运输车辆清洗、消毒制度
169. 车辆保养计划
170. 道路运输管理台账(参考)
10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目录
171、危险源专项控制措施制度(液体跟实体)二选一
172、本单位车辆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
173、危险源辨识表
174、车辆危险源辨识
175、危险源辨识安全培训记录
176、辨识重大危险源确认
177、道路运输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度
178、危险源识别检查台账
179、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档案
180、办公场所危险源辨识表
181、危险源及危险、有害因素调查评价表
182、重大及较大危险源档案汇总表
11隐患排查与治理目录
183、 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184、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185、 季节性安全检查表(手写)
186、 安全隐患排查分析制度
187、 自查自纠记录表
188、 隐患治理方案
189、 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190、 重大安全隐患排查确认评估报告
191、 重大事故隐患报备制度
192、 标准化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
193、 重大事故定期排查制度,隐患评估制度,隐患报告等制度
194、 停车场检查表
195、 驾驶员检查表
196、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手写)
197、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隐患排查综合整治表(参考)
12职业健康目录
198、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
199、 职业健康体检表
200、 工伤保险资料原件
20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202、 职业危害培训记录
203、 防护器具、急救物品、设备和防护用品检验及维修记录
204、 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13安全文化目录
205、 安全生产宣教活动记录及台帐
206、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207、 职工群众举报及处理表
208、 安全承诺(四类)
209、 安全知识手册
210、 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宣传资料
211、 安全生产月方案与总结 及安全文化
212、 安全文化事故案例
213、 企业开展安全检查、评比、考评、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
14应急救援目录
21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15、 综合应急预案
216、 专项应急预案
217、 现场处置方案
218、 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培训记录
219、 应急队伍及人员分工(上墙)
220、 应急物资及装备表
221、 应急装备保养记录档案
205、 9、2013年应急预案演练计划(附表)
222、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总结、评估报告
15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目录
223、 近三年无死亡和三人以上重伤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证明(原件)
224、 2013年安全生产事故登记表
225、 安全生产事故台账
226、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227、 事故责任调查分析及追究制度
228、 事故管理制度(参考)
16安全绩效与持续目录
229、 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计划
230、 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考评表
231、 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情况会议纪要
232、 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报告
233、 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情况评定报告
234、 安全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实施计划
235、 安全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实施表
236、 安全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工作评定报告
237、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238、 安全体系绩效考核方案
2. 如何进行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一、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辨识危险源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往往还不能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可以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二、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三、三、七”的要求:
所谓“三、三、七”,是指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个方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七种类型(安全):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三、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 :
(一)辨识、评价要求
1.对本公司在审核范围所有危险源进行普查,列出: 1)危险源清单; 2)重要危险源清单; 3)重大危险源清单。
2.辨识、评价要做到充分性,辨识、评价出所有岗位、作业点的危险源不能遗漏。
3.要考虑过去、现有、将来三个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4.方法要简单、实用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5.辨识、评价要体现动态性、适应性。
(二)辨识、评价准备
1.成立公司辨识、评价组;
2.各部门、各分厂(车间)成立辨识、评价领导小组;
3.由公司辨识、评价组组织人员培训;
4.制定辨识、评价工作计划、方法;
5.设计员工危险源普查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办公室在内的危险源普查表;
6.设计公司危险源清单表(车间、站房可通用)等准备工作。
(三)辨识、评价方法和步骤
以咨询人员作指导,由公司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员工参与来完成。
1.发动每个员工查找出本岗位的危险源,要在专业或者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
1)明确本岗位危险源的主要依据一是设备设施及有害作业点的危险源,可按“安全质量标准化” 中相应的考评检查表去辨识(按异常状态);二是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去辨识(j安不遵守时,会有危险)。
2)做好试点工作
一是全公司搞几个试点,组织各分厂(车间1专业、管理人员到几个试点现场参观、学习,在全公司推广;
二是各分厂(车间)搞几个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体员工中推广。 3)指导员工填写危险源普查表
一线员工填写本岗位的危险源;行政管理人员填写本办公室的危险源。并提出如何控制的措施。
2.做好危险源汇总、统计、归类工作。
1)以分厂f车间、站房、油库、化学危险品等)为单位对危险源普查表进行汇总归类。统计本单位危险源的条数f按每个岗位危险源的条数相加)。
2)按同工种、同作业等进行归类,如普通车工,归到普通车床的危险源中去;木型工,归到木型作业去;起重工,归到起重机械中去;站房员工,归到站房中去等。
3)在以上基础上,公司辨识评价组可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修正、完善、补充(要考虑危险源辨识的充分I生1,整理出整个公司的危险源清单。
3.经公司辨识评价组完善的危险源清单发给全体员工确认、补充,使每个员工进一步辨识出本岗位的危险源;再将危险源清单反馈回公司辨识评价组。
4.公司辨识评价组再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按D=LEC的公式计算D值。式中:D一危险I生分值。(分值大则危险f生大)卜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 C一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 根据D值确定企业危险的分级。
3. 怎样进行“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一、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辨识危险源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往往还不能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可以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二、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三、三、七”的要求:
所谓“三、三、七”,是指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个方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七种类型(安全):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三、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 :
(一)辨识、评价要求
1.对本公司在审核范围所有危险源进行普查,列出: 1)危险源清单; 2)重要危险源清单; 3)重大危险源清单。
2.辨识、评价要做到充分性,辨识、评价出所有岗位、作业点的危险源不能遗漏。
3.要考虑过去、现有、将来三个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4.方法要简单、实用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5.辨识、评价要体现动态性、适应性。
(二)辨识、评价准备
1.成立公司辨识、评价组;
2.各部门、各分厂(车间)成立辨识、评价领导小组;
3.由公司辨识、评价组组织人员培训;
4.制定辨识、评价工作计划、方法;
5.设计员工危险源普查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办公室在内的危险源普查表;
6.设计公司危险源清单表(车间、站房可通用)等准备工作。
(三)辨识、评价方法和步骤
以咨询人员作指导,由公司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员工参与来完成。
1.发动每个员工查找出本岗位的危险源,要在专业或者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
1)明确本岗位危险源的主要依据一是设备设施及有害作业点的危险源,可按“安全质量标准化” 中相应的考评检查表去辨识(按异常状态);二是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去辨识(j安不遵守时,会有危险)。
2)做好试点工作
一是全公司搞几个试点,组织各分厂(车间1专业、管理人员到几个试点现场参观、学习,在全公司推广;
二是各分厂(车间)搞几个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体员工中推广。 3)指导员工填写危险源普查表
一线员工填写本岗位的危险源;行政管理人员填写本办公室的危险源。并提出如何控制的措施。
2.做好危险源汇总、统计、归类工作。
1)以分厂f车间、站房、油库、化学危险品等)为单位对危险源普查表进行汇总归类。统计本单位危险源的条数f按每个岗位危险源的条数相加)。
2)按同工种、同作业等进行归类,如普通车工,归到普通车床的危险源中去;木型工,归到木型作业去;起重工,归到起重机械中去;站房员工,归到站房中去等。
3)在以上基础上,公司辨识评价组可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修正、完善、补充(要考虑危险源辨识的充分I生1,整理出整个公司的危险源清单。
3.经公司辨识评价组完善的危险源清单发给全体员工确认、补充,使每个员工进一步辨识出本岗位的危险源;再将危险源清单反馈回公司辨识评价组。
4.公司辨识评价组再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按D=LEC的公式计算D值。式中:D一危险I生分值。(分值大则危险f生大)卜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 C一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 根据D值确定企业危险的分级。
4. 安全管理十七盒是那些
C1企业安全管理资料
1. 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2. 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证书(有复印件就可)
3. 企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4. 企业安全生产各种规章制度
5. 安全操作规程
C2项目安全管理资料
1. 工程项目概况表
2.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任命书及名单
3. 工程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4. 项目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5. 项目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6. 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7. 项目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8. 班组安全生产责任书
9. 项目部日常安全会议记录
C3安全教育资料
1. 项目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2. 三级教育登记卡
3. 安全教育记录
4.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表
C4.危险源控制与管理
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2. 重大危险源控制计划清单
3. 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
C5安全技术管理资料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汇总表
3.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表
4. 安全技术措施
5. 分部工程技术交底清单
6.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清单
7. 安全技术交底
C6分包管理资料
1. 分包单位考察评价表
2. 分包单位施工人员名单
3. 分包合同
4. 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5. 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进场安全总交底
6. 安全物资、工具、设施、设备移交单
7. 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方的安全监督、检查记录
C7安全投入、防护用品采购控制
1. 项目部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2. 项目部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清单
3. 防护用品供应商考察评价资料
4. 防护用品、设备、设施采购计划
5. 防护用品登记台账
6. 防护用品、设备、设施进场查验登记表
7. 防护用品发放记录
C8脚手架管理资料
1. 脚手架(卸料平台)施工(安装、拆除)方案
2. 脚手架材质质量证明
3. 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4. 落地式脚手架验收表
5. 悬挑式脚手架验收表
6. 挂脚手架验收表
7. 吊篮脚手架验收表
8.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架、爬架)验收表
9. 卸料平台(落地搭设)验收记录表
10. 悬挑式钢平台验收表
11. 脚手架拆除审批、监控记录
C9安全防护管理资料
1.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方案
2.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技术交底
3. 安全网架设验收表
4. 密目式安全网架验收表
5. “洞口”防护验收表
6. “临边”防护验收表
7. 安全防护设施临时拆除、移动审批表
8. 安全防护用具检查维修保养记录
C10基坑、土方管理资料
1. 基坑、土方及护坡方案
2.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交底
3. 地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验收记录表
4. 基坑支护验收表
5. 基坑支护沉降观测记录表
6.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表
7. 人工挖孔桩防护检查表
8. 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
C11模板起重吊装管理资料
1. 模板施工方案
2. 模板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3. 模板工程验收表
4. 模板拆除申请表
5. 起重吊装施工方案
6.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7. 起重吊装机械查验表
C12临时用电管理资料
1.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资料
2. 临电器材合格证及配电箱产品质量证明
3. 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验收表
5. 电气设备测试、调试记录
6.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7. 漏电保护器检测记录
8. 安全用电设施交接验收记录
9. 电工巡查维修工作记录
C13施工机械管理资料
1. 进场机械设备验收表
2. 项目部机械设备台账
3.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交接班记录
4.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5. 施工机具安全使用技术交底
6. 施工机具安装验收表
7. 平刨安装验收表
8. 圆盘锯安装验收表
9. 钢筋机械安装验收表
10. 电焊机安装验收表
11. 搅拌机安装验收表
12. 打桩机验收表
13. 机动翻斗车验收表
14. 物料提升机安装、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15. 起重机械基础处理报告单
C14起重机械设备管理资料
1. 物料提升机安装、拆除过程记录
2. 物料提升机安装验收表(自检报告)
3. 物料提升机安装验收表
4. 起重机械定期维护检测记录
5.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方案
6.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7. 塔式起重机安装验收表(自检报告)
8. 塔式起重机顶升检验记录
9. 塔式起重机附着锚固检验记录
10. 施工升降机安装、拆除方案
11. 施工升降机安装、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12. 施工升降机安装、拆除过程记录
13. 施工升降机安装验收表
14. 起重机械运行记录
15. 起重机租赁、使用、拆装的管理资料
C15安全检查与改进
1. 安全检查记录
2. 隐患整改通知单
3. 安全检查评分表
4. 公司各级对项目进行的安全检查情况
5. 违章处罚(附凭证)
6. 施工安全日志
C16文明施工、消防保卫管理资料
1. 各阶段现在存放材料堆放平面图集责任制划分
2. 保卫消防设备平面图
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4. 办公室、生活区、食堂等各项管理制度
5. 应急药品、器材登记表
6.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7. 食堂及炊事人员的证件
8. 材料保存、保管制度
9. 成品保护措施
10. 消防重点部位登记表
11. 现场保卫消防制度、方案、预案
12. 现场保卫、消防协议
13. 现场保卫消防组织机构及活动记录
14. 消防设施、器材登记表
15. 消防设施、器材安装验收检查表
16. 警卫人员值班、巡查工作记录
17. 用火作业审批表
18. 一级动火许可证
19. 二级动火许可证
20. 三级动火许可证
21. 噪声监测记录
22. 居民来访记录
C17应急救援事故控制
1. 工程项目生产安全施工应急预案
2. 工程项目应急救援人员名单
3. 工程项目应急救援器材清单
4. 施工现场应急培训记录
5. 施工现场应急演练记录
6. 工伤事故月报表
7. 施工伤亡事故快报表
8. 施工调查和处理相关资料
另加特殊工种人员花名册及塔吊日检记录及月检记录。
以上为全部施工安全技术技术资料内容。
5. 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中有明确规定:
5.5 教育培训
5.5.1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 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6. 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
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
1、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其中类型):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2、按照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分类》进行辨识: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化学性爆炸(瓦斯爆炸、火药爆炸);物理性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3、根据国内外同行事故资料及有关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辨识。
4、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缺陷。
(6)危险源辨识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危险因素的辨识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情况:
1、能量、有害物质: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因害因素。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人员失误、管理缺陷,或者是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