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豆腐花干的制作工艺....我想知道怎么做的....
豆浆、豆腐花、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1、选料
选用新鲜黄豆,用干选法过筛或用水选法筛除杂物、劣质豆、草木和砂土等杂质。
2、浸豆
把黄豆浸泡于水中,除去浮于水面的杂质,水量以浸没黄豆为准。在浸泡的过程中,防止泡豆水质变酸变馊,而影响豆浆质量,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换水1次,浸泡时间根据气温不同而异,一般是夏天泡豆4-6小时;冬天可延长至9一12小时。
3、磨浆
把泡好的豆分多次加入磨浆机中,边加黄豆边加水,磨成豆浆糊,一般是0.5千克泡豆加水0,5千克左右,磨浆时,加豆加水要均匀,与磨速协调一致,这样才能磨出细腻而嫩滑的豆浆。
4、过滤
豆浆过滤一般用过滤网布或面粉袋,把磨好的豆浆糊5千克(约相当于1千克干黄豆)加入约20℃的温水2 .5千克,拌和均匀后装入布袋,吊起布袋,用手摇动,待浆液流出,反复操作3—4次,直至浆液沥干为止。
5、煮浆
取过滤后的生豆浆放入锅内,猛火加热煮沸 (或用水蒸气加热)煮至锅面豆浆泡沫破裂,撤火便得熟豆浆。
6、点浆
点浆一般用石膏粉作凝固剂,10克干黄豆需配用石膏约1千克。
点浆的方法:把煮沸的豆浆舀出锅后稍冷,待温度降至 80℃时即可点浆。点浆时用小勺将豆浆向前不断搅动,慢慢加入石膏水,当豆浆粘勺后,搅动放慢,加石膏水的速度也相应放慢,直到豆浆出现玉米大小的豆腐粒时,停止搅动,盖上锅盖,保持约半小时就可以进行包浆工序。
7、包浆
包浆就是把豆腐脑倒在铺有棉布的木格内,包好,用重物挤压,把水挤出,一般不能压得太干,若制豆腐干,则可以压至无水滴出为止。
㈡ 豆花妈妈加盟费用多少钱
豆腐花亦称豆腐脑,一道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可分为甜、咸两种吃法。一般来说,甜食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甜豆腐花),后者则为中国北方(咸豆腐脑)。豆花制作须先将黄豆浸泡,依品种或个人喜好约4至8小时不等,俟黄豆吸饱水份后再加以打浆、滤渣、煮滚,复降温至90℃。最后步骤称为“冲豆花”,意即需冲入凝固剂豆浆后再静置5至15分钟才能完成。而豆花美味的技巧就出于豆浆与凝固剂融合的温度控制,以及冲豆花的速度与技巧。
豆腐花 -基本分类
豆腐花食用时用一个类似碟子的浅铲将其撇入碗中,加上卤或佐料。卤或佐料,各地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甜咸两类。
甜豆腐花
豆腐花甜的一般是加入糖浆或砂糖、红糖,夏天通常将豆腐花放凉了吃,冬天则加入热糖水食用,有人为了驱寒还会在糖水中加入姜
汁或是为了口感加入绿豆、红豆、各色水果或是粉圆一起食用。更新颖的吃法会加上巧克力糖浆、满天星制成的“巧克力豆花”,再香港还有配以黑芝麻糊的“芝麻糊豆腐花”,有人根据它的外形形象地将其称为“太极豆腐花”。
咸豆腐脑
豆腐花咸的一般是加入咸味的佐料,北方有配以香菜、葱花、蒜泥的;还有放入麻酱、辣椒油、酱油的;也有加榨菜、黄花菜的;沿海有加海带丝、紫菜、虾皮的等等。各地口味不同主要取决于配料,其中在河南还有一种加入胡辣汤的,称之为“豆腐脑胡辣汤两搀”,极富地方特色,而四川的麻辣豆花,麻辣鲜香,也别有风味。
㈢ 武汉豆花妈妈怎么样
还不错,我们学校门口就有,建议选在高校附近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地方
㈣ 吃豆花妈妈上火吗
豆花妈妈上火吗?我认为吃豆花妈妈不上火,因为豆花的话本身就是一种豆制品,应该不会只要不吃多。
㈤ 妈妈的传统豆花蘸料 怎么做如何做好吃
我简单的介绍以下豆花蘸料的做法:
1、把干红辣椒用油稣到略微胡,然后冷了将之捻粹(一般重庆人有自制的这种辣椒)
2、把小葱切成小的颗粒(注意一定是小葱,我在南京的时候,这东西很难买的)
3、花椒面少许。
4、调味盐
这些准备好了以后,放到碗里。然后用油在锅里煮到7成熟,凉了搅拌,然后放酱油、少许醋以及味精(根据自己口味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