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脑白金:简单而成功的营销模式。中国众多企业成功的共同法则是什么
1.产品策略:以“脑白金”命名,给人直观印象并显示高档次。以海蓝颜色为包装主色调,市场实用操作性强。以替消费者解决睡眠和肠道问题为功效基础,销售68元/盒,定位于重大城市中老年人,符合消费者经济水平。由胶囊与口服液复合而成的产品形态在市面上罕见,有效规避竞争。另外,脑白金具备权威理论基础,它的主要成份“松果体素”具有充分背景依据。
2.市场策略:把脑白金定位成保健食品中的“健康礼品”,开阔销售多样路线,紧扣消费者现代人渴望永葆青春的需求,创出了“年轻态”的概念,符合中老年人这一目标市场。为把握有一定收入的不太关心产品的实际功效中青年人群这一目标市场,完善产品的品牌诉求点、知名度及档次各要素。另外,礼品定位符合社会送礼习惯。
3.广告策略:以大量广告为脑白金抢占市场空白和竞争制高点是重要促销策略。在市场启动期,脑白金基本以报媒为主,并辅以科普资料作证。脑白金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媒体重心则向电视广告转移。电视广告每天滚动播出,不断强化产品印象。脑白金电视广告分为三种版本:一为专题片;二为功效片;三为送礼片。脑白金在产品成熟期,则有8部专题片。另外选择性进行车贴、推拉、墙面广告与横幅等户外广告。
4.公共关系策略:史玉柱对社会洞察力强,在脑白金销售走好时推出史玉柱的“借钱还债”,在媒体面前占主动位置,而在消费者不满意的呼声越来越高时及时推出“让老百姓作证”的电视广告篇,挽救公共形象。
5.软文策略:脑白金以“追踪消费”模式进行了“新闻炒作类”、“系列功效类”、“权威论证类”、“季节类”等几种软文撰写,先从阅读率上打开半边大门,而后以主诉求点分别从睡眠不足与肠道不好两方面,阐述其对人体的危害,并指导人们如何克服这种危害,层层推进,准确集中现代人求美、求新、求年轻的心理。
6.本土策略:脑白金在产品开发期进行了大量调查,并进行了试销。而媒体的选择与宣传形式,产品概念的开发与推广,以及终端营销管理如卖场、超市、商场这些地方都体现了符合本土人文状况的特点。
7.品牌策略:遵守“721原则”—花70%的精力服务于消费者,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投入20%的精力做好终端建设与管理;只花10%的精力用来处理经销商关系。在战略上实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
② 脑白金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有什么联系和不同吗
首先从字面的意思上看,战略是长远的计划,而策略就是眼前的计划,并且一个需要看时机,一个要看以后发展的方向。就是一个为一个铺路,先有策略再有战略,先把基础打好,再一步一步往上走。
③ 脑白金软文营销案例分析有吗
这个企业来做软文营销确实自是高手,你看他们创始人,媒体上隔三差五就会有关他的报道,基本以正面报道为主,特别是讲述他中途破产后,并没有逃避债务,后来把原来欠的债连本带利全部还清,成功塑造了一个讲诚信的企业家形象,给老百姓的感觉就是:这个老板有诚信,那他的产品也不会骗人。曾经有一篇文章,标题是《XXX睡得香,中国怎么办?》,成功的抓住了关心国家的读者眼球,获得了几百万的阅读点击,其实说的就是喝了他们的产品能改善睡眠,极大的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如果想找悬念式软文营销范文,去名扬*壹品有很多的,应该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④ 脑白金的品牌营销包括那些内容
脑白金广告策略
在很多人看来,脑白金广告一无是处,更有业内人士骂其毫无创意、“土得令人恶心”。有趣的是,就靠着这在网上被传为“第一恶俗”的广告,脑白金创下了几十个亿的销售额,在2001年,更是每月平均销售额高达2亿,“巨人”史玉柱也翻了身,再次踌躇满志地重出江湖。土广告打下大市场,不是用偶然性能解释的。对其广告策略进行剖析,对我们一定能有不少启示。
定位礼品 VS 曲线救国
20世纪70年代,A·莱斯和J·屈特提出了奠定他们营销大师地位的广告定位论。他们认为,广告应该在消费者心智上下功夫,力争创造一个心理独有的位置,特别是“第一说法、第一事件、第一位置”等,创造第一,才能在消费者心中造成难以忘记的、不易混淆的优势效果。而“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就抢占了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定位——既与传统中用以送礼的烟酒等“不健康礼品”立有高下之分,又从主要把目标市场锁定在寻求保健效果者本人的其它保健品中凸现出来!正是这充满霸气地同礼品之间划上的等号,塑造出脑白金与众不同的形象,使得消费者想到礼品,不由就想到脑白金。在我们这样一个礼仪之邦,礼品市场有多大?这个等号的价值又有多大呢?其实,脑白金敢于划这个等号也只是洞悉了一个简单事实: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限制,保健品本就存在“买的不用,用的不买”的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现象,保健品需求变成购买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的。至于功效颇有争议的脑白金,走直接道路更加困难,所以礼品定位真是不得不走的“曲线救国”之路。
启示:定位可以说是广告的灵魂,相比之下,设计不过是躯壳而已。一旦确定了有优势的定位,先就把握几分胜算了。
感性路线 VS理性路线
因为是保健食品的缘故,按法律规定,脑白金不能在广告中宣传治疗功效。所以,脑白金除在软文广告中打打擦边球以外,其它广告对功用的宣传力度都很小。作为不可避免的结果,脑白金购买者对其持信任态度的仅为6.2%。也就是说,大部分消费者怀疑其功效却还趋之若鹜。态度与行动背离的这种现象用传统的“广告→认知→态度→购买行为”的消费者行为学模型是无法解释的。是消费者不理性?非也!美国营销学家米盖尔·L.雷认为,某些产品,消费者没有获取其信息的动机或缺少分析产品信息的能力,在这种消费者低参与度的情况下,广告就能超越态度改变而直接诱发购买行为,即“广告→认知→行为”。用于礼品的脑白金,购买者往往关心的是其档次、蕴含的祝福,甚至于包装等,对其功效反而并不太关心了。这很容易理解,俗话说礼到情意到,礼品送出去就发挥了对购买者的价值了,至于到了最终使用者那里如何,就是厂家的责任了。况且,对于这些医药保健药品,普通老百姓也确实没有能力参详透彻。所以脑白金作为消费者低参与度产品,出现态度与行为的分离也就不奇怪了。
启示:做广告策划,一定要了解产品属于消费者高参与度还是低参与度产品,然后对症下药。消费者高参与度的,就要通过广告使消费者清楚了解产品,打理性牌。消费者低参与度的,则要使用感性武器,用名人代言的效果都远远好过说教。譬如脑白金,做广告就不能当成给消费者上医学知识普及课。
集中诉求 VS 升华卖点
广告之父大卫·奥格威一直告诫广告人,广告一定要谨守单一诉求。可惜许多广告人总是置其忠告于不顾,只恨不得把商品的一切卖点都罗列于广告之上。经验已经证明,成功的广告总是只向消费者承诺一个利益点,因为消费者从一个广告里只能记住一个强烈的概念。如英国政治家邱吉尔所言:说得愈多,领悟的愈少。少说些、锁定焦点,才能带来较高的广告效果。脑白金广告虽简单,却也谨守了这一金科玉律,只通过姜昆、大山以及后来的老头、老太太等的表演,形象地传递出以脑白金为礼物可达到收礼者开心的效果。想想看,如果脑白金广告中不仅宣传自己是送礼首选,还孜孜不倦地讲解自己改善睡眠、畅通大便的好处,消费者恐怕也难以清晰地记得“收礼只收脑白金”了。
启示:广告必须提出购买商品后可获得什么利益的主张,并且这个主张一定是强有力的,聚集于一个点上的,这样才能集中打动、感动和吸引消费者来购买商品。
频频亮相VS 有效展露
重复是记忆之母。刘易斯·卡罗尔的《猎鲨》中有这么一句:“我已经说过三遍了,无论什么,只要我说过三遍,就是真的!”这用来描述广告的投放效果似乎也很合适。广告专家艾尔文·阿肯保姆曾在1977年提出了有效展示(effective exposure)的概念,指出广告展示存在一个下限,低于这个下限,广告信息与消费者就无法建立牢固的联系,广告就会浪费。研究同时发现,同样的广告播放多次会增加20%~200%的记住率。特别对于消费者低参与度的产品,广告展示的频次需要更高才能达到诱发购买的目标。脑白金绝对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极有魄力地一年就在广告上甩出十几亿。显然,没有媒体上的高投入、高投放,其广告显然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但是重复也要注意时机和次数的适当。据研究,广告展示的频次增加到一定程度,很可能引发消费者的负面心理,反而拖产品销售的后腿。如脑白金在1999年3~6月保健品淡季,也疯狂加大电视投入,费用花了一亿多元,可销售并未相应增加,反而引起消费者的普遍反感,真是弄巧成拙。
启示:如何安排媒体投放,在广告管理中的重要性决不低于设计。只有合理安排广告投放的媒体以及投放密度,才能保证广告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使广告主的钱落在实处。
阳春白雪VS 下里巴人
常有商贩以“洋气”来形容自己卖的衣服设计超凡脱俗、卓尔不群。这也是许多广告人追求的目标,“土气”则成了大忌。在消费者被浩如烟海的信息包围的今天,平庸单调的广告是很难引起消费者注意、达到广告效果的。故而有些广告人就沉溺于别出心裁、哗众取宠的效果,结果往往是消费者记住了广告,却忽视了是什么产品的广告,广告创意人的声誉提高了,产品的销售却不升反降。以世界级的CLLO大奖为例,历届大奖作品的广告主中,将近一半在获奖后破产或是更换了广告人,因为设计太过阳春白雪的广告并没有帮助销售。还是奥格威父亲说得好,“广告为什么一定要象广告呢?如果能卖出东西,我希望消费者记住广告中的产品而不是记住了广告本身。”创意必须与广告受众的欣赏水平、审美观、消费心理等相适应,即必须有度,过了度让广告受众不知所云,就只能孤芳自赏了。按“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说法,我们也可以说,“洋广告土广告,能促进销售就是好广告”。衡量创意好坏得用市场说话,千万别用专家的眼光替消费者做判断,毕竟广告是服务于产品的。脑白金的CF片,无论是“大山版”,还是“老头版”,都是直白、俗气,演员一副娘娘腔调,市侩形象十足,但却很有生活气息,易于理解,成为促进销售最好的力量。因而从广告服务产品的角度说,脑白金广告是成功的。当然,若由主张处理方式同内容同等重要的广告大师威廉·伯恩巴赫评判,恐怕他还会要求脑白金广告在创意上多下点功夫,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启示:创意对广告能否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起着重要作用,但广告不是纯艺术,所以创意决不能只用艺术的标准评价,不要忽视消费者的眼光,评价创意的最终标准是市场。
脑白金的广告并不完美,应该说存在很大缺陷。在几年的市场开拓中,没有注意培养品牌的内涵价值,知名度高而美誉度不高,导致缺少忠诚消费者。如今市场上出现愈来愈多企图在礼品市场瓜分蛋糕的公司,脑白金的定位优势已经大大减弱。如海王金樽在春节前喊出了“不送礼品送新意”的口号、某PDA厂家叫着“送礼就送╳╳短讯王”等等,无疑是针锋相对地向脑白金叫板。海王金樽们或许正击在脑白金的软肋之上,因为崇尚时尚性的礼品市场,总是喜新厌旧的。在众多新品的冲击下,脑白金还能凭借它的土广告坚守住阵地么?
⑤ 脑白金案例对广告策划活动有什么启示作用
脑白金之所以成功,和它的营销策略是由直接关系的。它的产品诉求点不在于产品专本身,而是在于营属造一个特殊时段的特殊感受(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同时也给了客户一个心理暗示,反向营销从客户的收礼人角度去提示客户的选择。
现代市场营销早就过了推销产品的阶段,更重要是从客户的需求以及客户体验上去挖掘。
可以建议你去看看国产手机 OPPO 这个品牌的诉求营销的成功之道。就是这个感觉。
⑥ 我们如何看史玉柱的“脑白金”及其营销战略
营销是必须依附于社会与时代的商业活动行为。
“送礼就送脑白金”这在当时脑白金诞生的回年代里,当时的答中国商品还是比较贫乏的,脑白金作为人对健康的追求与我们心里怕丢失掉的尊敬长辈,爱护老人的传统文化的观念相楔合,谁都不愿意被别人指着脊梁骨骂没良心……
脑白金并不是最早和最成功把商品提炼岀“礼品”这一概念作为卖点的品牌,当然,脑白金营销方面有诸多成功和好的方法可供后来者借鉴;或因年代时间方面的局限或因其他原因,脑白金品牌营销总体上虽然算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可以明显看到还是存在一些缺憾的,比如脑白金的品牌知名度与购买行为的促成是明显不匹配的,品牌号召力外延也明显不足,脑白金一不强势投入大量广告几乎就没有销量,强广告的投入在覆盖地很难向外蔓延,这可能算得上品牌的内在美誉度不够吧…………
关于类似的探讨欢迎你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