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对光明乳业发展建议
我现在是光明的股东,觉得光明的发展应该比蒙牛伊利好,但是体制没有他们灵活,所以这些年发展不快。
相对于他们,光明的优势在可以低温保存的巴氏杀菌奶,营养要比常温奶高得多。国外常温利乐包的牛奶很少的,营养不高,包装浪费也大。据我所知,光明在大城市还是有很好的奶源的。我在武汉,记得前些年光明就是收购的本地企业进入的武汉市场。
我的建议是:顺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在大城市的郊区布点牧场,就地生产低温奶(当然要宣传相对于利乐包装奶的优势),这样可以实现送奶到家,新鲜到户,牛奶这东西其实还是主要早餐喝嘛,谁都想喝新鲜的。或者可以和当地教育局合作,给学生一些优惠实现送奶到户,培养消费忠诚度。
逐步以大城市为据点,收购当地的老字号国有企业,实现奶源本地化,保证新鲜。
说实话,我觉得常温奶是没有前途的,只不过中国人喜欢跟风,浪费严重。低温奶又便宜,又新鲜。
Ⅱ 光明乳业这个品牌怎么样
光明乳业始于1911年,至今已跨越百年,陪伴一代又一代消费者健康成长,可以说,光明品牌现在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
Ⅲ 光明乳业有什么样的企业理念能让消费者放心
光明乳业的使命是创新生活,共享健康。他们的价值观是超越自己,追求卓越,奉献社会,成就自我,诚信正直,热忱宽容。从它的使命和价值观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理念就是让广大消费者喝上放心的牛奶呢。
Ⅳ 光明乳业是国企还是民营啊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企。
成立于1996年,是由国资、社会公众资本组成的产权多元化股份制上市公司,从事乳和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奶牛的饲养、培育,物流配送,营养保健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乳制品生产、销售企业之一。
这个企业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了,是非常老的一个乳品行业了,他们的产品是非常值得信赖的。
(4)光明乳业市场定位扩展阅读:
光明乳业作为一个行业的标杆式的国企集团,在这一路上也是一个企业文化浓厚的沉淀。
2000年
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制, 更名为“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
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代码SH600597)
2003年
“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
公司战略为“聚焦乳业、领先新鲜、做强常温、突破奶粉”
2010年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有限公司
2011年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
2012年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93.4亿元,净资产达到44亿元
2013年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的新莱特在新西兰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乳品境外收购并在境外成功上市的乳企;华东中心工厂项目建成投产,成为世界最大乳品单体工厂;中国乳制品行业唯一的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验收,实现科技光明领跑行业。
2014年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干酪乳杆菌LC2W和植物乳杆菌ST-III菌种搭载中国探月工程三期返回飞行试验器,顺利完成深空搭载返回试验,开启专利菌株研究新篇章;光明乳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建立,光明乳业科技定位由“国内领先”向“国际有影响力”转变。
下属全资子公司荷斯坦牧业引入战略投资者RRJ,成立合资公司,扩大牧场建设。2014年销售业绩首次突破双百亿,达到204亿元。
2015年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受托管理以色列第一食品集团特鲁瓦,双方将在战略、市场、产品、科技等多方面开展协同,打造更国际化的光明乳业。
在国家新版《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的大背景下,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业内首份食品安全白皮书,向消费者公开生产全过程,承诺全产业链打造“安全奶”,接受社会监督。
Ⅳ 光明乳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从各项新闻来看,光明乳业对今后的发展十分乐观,步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其实像光明乳业这样历经百年依旧矗立的老品牌,在国内不管是口碑还是形象都非常好。希望光明乳业越做越好,从一个国内知名品牌转化为国际知名品牌会需要很多考验,把一切交给时间默默的支持就可以了。。
Ⅵ 光明乳业在全国新鲜牛奶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新鲜牛奶,市场排名第一,占全国新鲜牛奶市场份额的45%,占华东地区市场份额的79%;新鲜酸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22%,占华东地区的54%。常温牛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2.7%,占华东地区的9.8%,占上海地区的51%。
Ⅶ 用PEST分析光明乳业
p政治环境分析
(1)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和实施后备母牛补贴政策。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将全部能繁母牛纳入补贴范围,并对经过后裔测定并注册的优良种公牛冻精液加大补贴力度。这样可以使得奶牛养殖农户风险成本降低,保护奶牛后备资源。
(2)将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购置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国家对奶牛养殖农户购置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给予补贴。机械的补贴可以减轻奶牛养殖农户的经济负担,同时可以提高奶农的工作效率。
(3)调整疫牛扑杀补贴政策范围。降低了农户奶牛养殖疫病风险。
(4)建立奶牛政策保险制度。增强奶农抗御风险能力,有效保障奶牛养殖安全。
(5)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使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降低奶农的养殖成本。
(6)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的信贷支持。帮助奶农度过经济危机,恢复信心,保护奶业的基本生产能力。
(7)完善奶业产业政策。对乳品加工项目实行核准制,促进企业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
e经济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大,GDP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也稳步增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
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居民有能力把消费用于温饱之外,更加关注健康、营养,为乳业消费奠定了基础。
s社会环境分析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以“崇尚勤俭节约,主张谨慎消费,反对浪费”为核心的传统消费文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使人们形成了喝奶有益健康的共识。中国人喝奶的习惯在渐渐地形成,居民的保健意识在逐渐增强。这种文化现象为中国乳品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市场占有率角度来看,国内乳品人均占有量在10公斤左右,只相当与世界人均消费的7%。说明我国的乳产品生产、消费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也说明我国乳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将会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t技术环境分析
科学技术在乳品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奶源基地的建设方面,科学技术主要用于牧草的良种选育、培育优良的奶牛、用科学的方法饲养奶牛,对奶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机械化挤奶等。在乳品生产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来发展乳品的内涵,乳制品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如增强免疫功能的乳品,补钙的乳品等等。在乳品包装材料方面,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杀菌和包装技术,保证了牛奶的长期保鲜和远途运输的需要,使乳品业由以奶粉为主的产品结构向液态奶为主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