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兰州拉面为何那么出名
其实我觉得牛肉面也好牛肉拉面也好,它们都代表同一种民族风味的小吃,没必要在这一个字上去做文章,我是甘肃人,在兰州我们都去吃面就叫牛大,但出了甘肃去面馆吃面的时候就叫拉面也或牛大,面馆的人是知道这个涵义。
2. 兰州牛肉面和兰州牛肉拉面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兰州牛肉面和兰州拉面的本质区别
在兰州,牛肉面馆大多数是早上5点营业,过了下午2点基本都关门了,连锁店和个例除外,因为牛肉汤时间长就不好了。
在外地,10点以前能有兰州拉面开门的那都是勤快的,晚上11点以后关门的有的是,因为他们的“牛肉汤”是调料做出来的。
在兰州,稍好一点的店没有一家在兰州以外的地方开分店的,因为离开那片地方,做不出来那个东西。而在外地,开的不错的,有点名气的兰州拉面兰州一家也没有,因为他们打不进兰州市场。
拉面,说点废话,牛肉面的面那必须是拉出来的(别想歪了)。
关键在那汤里!!!!!!!
为什么在兰州的是牛肉面,而在外地的是拉面的??
因为在外地,拉面的功夫足以成为名片,成为小店的招牌。
而在兰州,牛肉面馆子的小伙们是个师傅都能轻轻松松的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坨面拉成一碗细面,不会断。
在兰州的牛肉面馆里,从开票到把票给拉面师傅,到他手拉出叠面,再丢进锅里,到出锅入碗,到放葱花蒜苗,到放辣椒和牛肉,到顾客手里,不到3分钟
汤,那必须是熬出来的,而且还得会熬,否则根本无法在兰州生存。
关于汤的传说太多太多,甚至有人说里面有罂粟壳,所以吃了会上瘾。全是扯淡!!
在外地的兰州人对牛肉面想是想,但也没到活不了的地步啊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汤的重要性
外地的拉面,面整的还有些像,汤,啥汤都有,就是没有正宗的牛肉汤
有人说离开了兰州,牛肉面就不是那个味了,一点不假!
3. 兰州拉面有什么特色
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今天,清汤牛肉面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国各省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兰州牛肉面馆。
4. 兰州拉面有何特点
兰州牛肉拉面也有悠久的历史,兰州牛肉拉面传说起源于唐代,但已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真正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河南省怀庆府(今河南博爱县)清化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也就是老汤,是小车牛肉里最入味儿的,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兰州的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这其间凝聚着陈马及后来无数专营清汤牛肉面厨师的智慧与心血。今天,清汤牛肉面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国各省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兰州牛肉面馆,兰州不愧为是世界牛肉面之乡。
5. 兰州拉面为什么屹立不倒
在兰州本地餐饮业利润最低的就是牛肉面了,牛牛肉面作为消费品很难进行差异化竞争提高利润,那店家就只能选择大规模战略以期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可是整个行业充分竞争,就连洗碗这种事情都实现外包,没有谁能够在成本上取得领先,大部分牛肉面馆只是针对自己所在街道利用地理优势瓜分市场,上千家牛肉面馆真正能让人坐车开车去吃的真没几家,大家都是就近吃了解决!
在兰州,牛肉面的汤都是用牛骨熬的汤,而开在外地的青海拉面馆多是用调料勾兑的汤,所以成本自然就低了。如果用这种汤在兰州开牛肉面馆,不用一个月就倒闭了。至于在外地的兰州拉面馆都是家族式的经营方式,在人工成本上也省下一些。
兰州拉面有以下优势:
1.营业时间超长。晚上营业到深夜的很普遍,靠延长营业时间获取利润。
2.家庭化经营。夫妻兄弟父子等齐上阵,不雇佣外人,保证利润不外流。
3.口味大众化,本地化严重。各地的“兰州拉面”事实上并不主要靠卖牛肉面为生,更重要的是推出了适应大众口味个各类炒菜、盖浇饭,甚至推出烧烤,这在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馆是基本看不到的。就像麦当劳,在中国也推出了各种饭和违背传统的新式汉堡(正宗汉堡必须是牛肉饼)。
4.走低端路线,保证销量。南方面食少,兰州拉面能满足部分饮食要求低的顾客需要。一线城市,8-10元的价格很难吃到除路边摊盒饭以外的盖浇或炒菜,但可以轻松吃到一碗管饱的拉面;北方虽然面食多,但兰州拉面价格始终稍低于当地主流面食价格,薄利多销。
5.铺面选择。兰州拉面馆的位置基本处于繁华地段的外围或居民区旁,没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位置,作为主要经营成本的房租较低。
6.制作成本低廉。兰州牛肉面的汤,需要用牛肉、鸡肉和牛骨熬制5个小时,而青海拉面的汤主要靠牛油和胡椒粉等调料的勾兑(摘自东方宫负责人原话)。如果一碗兰州拉面的成本是5元,青海拉面的成本可能就是2元。所以在低价的快餐市场,青海拉面能赚钱,兰州牛肉面就会亏本。
7.有严格的行业内规定。坊间传闻为50米之内不能出现第二家“兰州拉面”。
8.形成一股紧密团结的势力。这个不必多说,大家想必略有耳闻。
6. 兰州牛肉拉面的发展情况
兰州牛肉拉面的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5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创始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没有普及,新中国成立后最多时也就十多家面馆。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数量激增,品质差异大。有了品牌认识,单店的知名度开始影响销售,经营大量向外地扩展。当时在牛肉面馆座位不足的情况下,地点狭窄不舒服、卫生差,食客也只有蹲在街边品味拉面,这也是兰州旧时的一大景观。从1990年代初期开始新式的牛肉面连锁店对使以上缺点得到改进。但整个牛肉面馆的快食的特性依然保留。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连锁特许经营开始出现,企业化标准经营逐渐成为共识。
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企业文化建设和标准化工业流程开始建立并发展。兰州牛肉拉面在数量的裂变式增长中迅速实现了从地方小吃向大众快餐质的转变。
兰州牛肉拉面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营品种日益丰富,经营网点大幅增长,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呈现出区域饮食特色与现代餐饮产业相融合的发展趋势,这为兰州牛肉拉面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3年粗略统计,兰州市有牛肉面馆1200家左右,规模巨大。
1999年,兰州牛肉拉面和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兰州牛肉拉面由此晋升为“中华第一面”。
2007年6月,兰州市面对海内外征集标识,从近五百余幅作品中选定一幅作为了兰州牛肉拉面的统一标识,并已申请注册成商标。其图案以绿为主色调,图形似牛头却又展现拉面动作。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仅以食客的身份无法了解“标准”达标情况。因此,官方对符合标准的面馆,统一授权使用“兰州牛肉拉面”商标,以便消费者就餐时一眼便知店家是否“正宗”。
2007年9月28日,由兰州市政府、甘肃省商务厅主办的首届“中国·兰州牛肉面节”在东方红广场盛大开幕,兰州牛肉面标识揭开神秘的面纱,“牛大碗”雕塑亮相东方红广场。开幕式上,甘肃省长助理、兰州市市长张津梁和甘肃省工商局局长朱同心共同为兰州牛肉面标识揭幕。主办方向标识获奖作品作者于凌颁发了5000元奖金,并为评选出来的“市民喜爱的牛肉拉面馆”和“礼仪之星”授牌、颁发证书。评选出的10家“市民最喜爱的牛肉拉面馆”成为首批使用兰州牛肉面标识的面馆,首块商标授给了位于北京市的兰州宾馆。
2009年,这项商标授权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2010年,兰州市拥有牛肉拉面经营馆(店)1099家,其中清真面馆(店)639家,总营业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年营业额12亿元。兰州市政府规划在未来三至五年里,建立起集科研开发、技术培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为一体的覆盖全国的牛肉拉面产业体系,发展加工、配送、销售、标识、管理、服务等“六统一”的连锁经营店。
2010年5月,国家商标局通过“兰州牛肉拉面”的注册申请。
2010年7月2日,中国烹饪协会的专家将甘肃省兰州市命名为“中国牛肉面之乡”,旨在将这一民族餐饮的名牌发扬光大。
2012年3月31日下午,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行座谈会,就如何促进兰州牛肉拉面规范化、职业化、产业化发展听取专家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聘请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咨询员、甘肃省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原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志良为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制作国家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委员会顾问。聘请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领军人才、省京剧团副团长马少敏为“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形象大使”。
2012年8月6日上午~8月26日,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国烹饪协会、兰州市委、市政府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共同举办的“2012中国·兰州牛肉拉面节”隆重开幕。
2012年8月6日下午,中国·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升级跨越发展高峰论坛在兰州举行。
2012年9月7日上午,甘肃省兴陇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在兰州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国首家兰州牛肉拉面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学校诞生,这将为兰州牛肉拉面规范化、职业化、产业化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在民间兰州牛肉拉面与山西刀削面、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杭州片儿川,吉林延边冷面,为中国十大面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面食。
7. 兰州拉面
业内人士估计,兰州地区大大小小的牛肉面馆约有4300家,一家牛肉面馆用工5人至10人,目前有几万人在牛肉面馆就业。兰州牛肉面馆每年付出的劳动力报酬至少在1.3亿元以上。有人统计过,兰州清汤牛肉拉面馆仅在国内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了肯德基和麦当劳连锁店在全球的总和,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正走向世界,兰州清汤牛肉拉面在国内外的发展方兴未艾。随着兰州牛肉面知名度的提高,已有很多海外中国餐厅开始经营兰州牛肉拉面,兰州的牛肉面拉面师在国际市场上也越来越吃香。为此,兰州市有关部门把兰州的牛肉面拉面师作为向境外劳务输出的一个“拳头产品”,积极将牛肉面拉面师送出国门。从1979年至今年,甘肃民间已累计向韩国、日本、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沙特、伊朗、菲律宾、马来西亚、英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蒙古、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荷兰、加拿大、丹麦、法国、土耳其、埃及、瑞士、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德国、牙买加、黎巴嫩、立陶宛、卢森堡、立陶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匈牙利、希腊、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保加利亚、马耳他、摩纳哥、挪威、波兰、罗马尼亚等国输出了5310多名牛肉面拉面师。
8. 兰州拉面的特点是什么
兰州拉面的特点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指汤清,二白指萝卜白,三红指辣椒油红,四绿指香菜、蒜苗绿,五黄指面条黄亮)。
兰州牛肉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兰州牛肉拉面最早起源于唐代。史料记载兰州牛肉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创始人:陈维精 。经后人传承改进,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
(8)兰州拉面市场定位扩展阅读
兰州拉面的发展阶段:
1、从1915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没有普及,新中国成立后最多时也就十多家面馆。
2、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数量激增,品质差异大。有了品牌认识,单店的知名度开始影响销售,经营大量向外地扩展。从1990年代初期开始新式的牛肉面连锁店对使以上缺点得到改进。
3、20世纪90年代中期,连锁特许经营开始出现,企业化标准经营逐渐成为共识。
4、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兰州牛肉拉面在数量的裂变式增长中迅速实现了从地方小吃向大众快餐质的转变。2013年粗略统计,兰州市有牛肉面馆1200家左右,规模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