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中国航空运输市场调查

中国航空运输市场调查

发布时间:2021-05-16 16:15:03

❶ 用SWOT的分析方法来说航空运输市场

因为我不是从事相关的行业的,我只用简单的事项说明一下SWOT的分析方法:
优势:专运输属时间短 劣势:运输费用高
机会:快速增长的物流运输行业,对于时间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给航空运输带来了新的挑战
威胁:高铁事业快速发展,在成本上给航空运输带来潜在的威胁
如果熟悉相关的航空运输行业,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SWOT分析

❷ 我国航空运输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在此我想从三个方面就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做一个简要的介绍。首先,中国民航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民航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可以用8个方面概括:
1、航空运输保持了较为快速的增长。在去年全行业航空运输总生产量达到261亿吨公里,十五期间年增长是15.3%,比九五期间加快了3.9个百分点,旅客运输1.83亿人次,年增长13.1%,比九五增加9.9个百分点,货运总数307万吨,年增长13.8%,与九五基本持平。十五期间通用航空生产累积33.7万小时,年均增长11.7%,比九五期间加快了7.4个百分点。
2、安全质量稳步提高。十五期间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0.29%,比九五期间降低了0.39%,通用飞行万小时事故率是0.06%,比九五降低了0.12%。2005年航班正常率为82%,比2000年的时候提高了4.6个百分点。
3、经济效益可以说基本良好。在十五期间全行业利润总额100亿左右,比九五增长156%,在这期间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包括非典和美国9.11以后受到一些影响。05年正班客座率达到70.5%,载运率76%,比03年增长10.3%和7.7%。
4、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十五期间,完成机场建设项目73个,2005年末运输机场142个,比2000年增加21个,空管系统运行保障能力明显增长。2005年保障飞行245万架次,比2000年增加140万架次,航油供应290万吨,储油能力达到160万立方米,03年230万吨,增加了38万立方米。航线网络不断扩大,从这个表中大家可以看到,到去年年底中国民航已经通航33个国家75个城市,国际航线达到233条,在国内通航132个城市,一共1024条,包括两个特别行政区,运输机队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我们国家航空运输机队527架,到05年达到863架,中国运输机队已经到了900多架。机队基本构成62%是波音飞机,另外空客以及其他公司的飞机占到38%。
5、科技教育取得较大的进展,科研体系初步形成。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特别是中国民航业信息化八大工程建设进展比较顺利,计算机离港系统基本覆盖全国的机场,特别是在加入世贸之后,计算机服务系统怎样履行中国方面的承诺,同时进一步改善整个计算机服务系统,下一步发展和建设当中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年底统计数字,05年民航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2.7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增加比较快,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6、管理体制平缓转型。十五期间实现行业体制改革,基本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经济性管理政策进一步放松,我们现在和国际方面,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进行一些交流,在经济监管和安全监管方面逐步在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安全监管,包括安全、技术、标准方面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确保公众的安全和航空运输企业与机场规范有序的运行。在经济监管方面随着市场化进一步推进,在经济监管方面逐步采取放松的态势。
7、国际地位提升。运输总周转量在民航国际缔约国中的地位由9位提高到第2位,大型航空公司和机场地位有所提高,我国以高票当选国航组织第一类理事国,航空大国地位不断确定。
8、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与98个国家签订民航协定,与美国等国家签署扩大航权方面的协定,在利用外资方面共利用外资7.47亿美元,作为民航业是比较小的行业,外资利用力度下一步要加强,基础设施方面包括飞机方面。
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的展望。十五期间我国民航业发展进入难得的机遇,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十五期间社会、政治环境基本稳定,城乡消费水平快速增长,城镇化步伐加快,对外贸易和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对我国航空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振兴,中部崛起和东中西互动,全方位发展战略实施,交通运输发挥更大的作用。祖国统一大业,两岸三通不断推进,北京、奥运、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重大活动的举办,对航空运输产生旺盛的需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将会促进中国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和结构的优化。
民航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定因素增多,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存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航空运输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十五期间我国民航业还面临着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空域资源紧张,基础设施滞后,管理水平不高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从初步情况来看和分析,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从十五期间来看是短缺的,机务人员可能需要0.5万人,机队人员需要1.5万人,现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十五期间中国民航将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增长方式,将确保航空安全为前提,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科技促进民航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实现实施新一代航空民用系统的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为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方向有这么几年,持续快速的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保持航空运输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解决存在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以科教兴业和人才强业,提高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保障能力,改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通用航空发展,作为发达国家通用航空可以说是量还是比较大的,美国的飞行人员方面需要有很大的储备,通用航空方面的飞行员美国达到60万人,对航空运输有很大的支撑和后备,我们在这方面下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通用航空进一步发展,为运输航空做基础,为整个社会的需求进一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提供更多的服务,在结构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
2、确保安全发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民用航空的全过程,坚持安全第一。安全的问题可以说是全球民用航空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保证航空安全空防安全和地面的安全,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较高的安全水平保持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3、全面协调发展。优化民用航空结构,统筹国际与国内、干线与支线,以及旅客运输与货邮运输的发展,统筹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的发展,统筹民航事业的发展,统筹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协调发展。统筹科技教育与生产建设的发展。
4、转变增长方式,主要依靠航空资源投入、扩大规模转变为更加注重提高航空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航空运输的供给,通过转换机制和改进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转变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增长方式。
5、实施科教兴业,深入实施科教兴业和人才强业的战略,加强教育培训和科技创新,在十一五期间要重点解决民航的人才瓶颈问题。重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的能力,为民航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人才保证和科技的支撑。
6、深化改革开放,民航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航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以改革和开放促进我国民航业的发展。以上是民航发展基本的取向。
民航9个方面的目标:1、航空运输要快速发展。2、通用航空总量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结构要趋于优化。3、基础事实建设得到加强,保障能力显著增强。4、体制和法制要基本完善,民航2002年改革以来,包括行政监管体制和政企分开有一个基本的雏形,不是说机场放了,航空公司脱钩了,我们有一个政府机构就完了,整个航运运行机制和行政监管体制要进一步优化调整。游戏规则,行业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以及法律监管体系,进一步建设和完善。5、基本建成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前几年全球因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和指挥的问题造成空难事情是比较多,在这方面特别是中国民航业如何进一步尽快建成现代化的空中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建设。6、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7、飞行、空管和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8、新的航空运输系统建设展开。9、到2010年末,中国民用航空业在国家交通运输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从未来五年的发展预测来看,总周转量到2010年达到500亿吨公里,增长速度14%,旅客运输量达到2.7亿人次,增长速度14.4%,货邮周转量达到570万吨增长速度,13%。
到2020年做预测,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翻两一番,年均增长7.2%,对航空运输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大,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后十年,也就是从2010年到2020年,仍将保持11%左右的年增长速度。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这样几个方面加强建设,首先要加强机场建设,“十一五”期间以及2020年机场布局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乐器和发展红色旅游战略,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按照东部提升,中部加强,西部加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民用机场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当中未来五年要坚持改造、扩建和新建机场相结合,扩充大型机场,完善中型机场,增加小型机场。航班运行的机场总数从05年年末142个增加到2010年年末190个,机场布局规划同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研究当中。民航机队的发展,机队结构要得到明显的改善,适当提高大座机飞机的比重,适应主干线客流量增长的要求。2大力支持发展货运和支线航空,根据需要配置货机和支线飞机,在飞机增加方面,包括引进的手续方面要进一步简化,特别是在货运发展方面,中国民航总局也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从04年发布关于发展我国货运航空政策措施,在去年年末中国民航总局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支线航空运输发展政策措施,下一步关于国家的政策措施,国家综合部门会同航空部门正在抓紧研究。
2、加快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第一,飞行标准试行审定,空中标准、航空保安等法规和标准建设,从民航法规体系来看,从安全监管方面和国际方面基本接轨,在经济监管方面的法规有待进一步加强、补充和完善。第二,进一步加大政府安全监管的力度,从目前来看,监管体制特别是监管的框架已经形成了,民航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各省及城市的监督管理办公室,最近国家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监管的力度,从机构规格编制有一些支持。三是大力家加强安全审计工作,安全审计工作会同国家民航总局和相关的机构对航空业内机构包括机场和航空公司进行了安全审计,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安全审计方面民航总局也加大力度。
3、进一步加强宏观的建设。首先提高管制的能力,二是提高保障水平,三是增强气象服务,四是要推进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气象服务方面,中国民航总局准备在这方面进一步投入和改善,特别是在整个预报系统方面,使公众尽快得到信息,飞机不好的时候,不要到机场,涌到机场,是信息没有和旅客及时沟通。
4、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二是研究启动行业综合性、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使旅客火主、运输和通用航空运输人、机场等用户方便获取各自所需的信息。三是推动电子商务和电子客票应用的发展,电子客票推进水平比较快,甚至有的达到70%,推进速度比较快,有些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5、完善航空市场体系。一是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最近成立航空公司比较多,作为一个市场准入制度来讲,有一定保有量,另外有一定的竞争淘汰率,将来既要有一个良好的严格的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透视我们还要建立规范的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价格改革总体趋向由市场进行调节,将来有一个过渡期。四是放松航空流量和航空运输地面服务市场准入。航空燃油服务大部分机场用中国航空燃油集团公司负责提供保障服务,有一些机场用航油公司和外国的石油公司以及中国石油石化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为机场航空公司提供服务,随着下一步市场竞争的放开,特别是放松准入以后,相应的一些运营主体进入到航空燃油服务队伍里面来,另外航空地面的服务市场准入规则也正在抓紧制定,使航空公司选择地面服务代理商方面更加灵活,更加有选择,使服务能够有所改善。
6、加快科技和教育培训。一是大力加强民航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民航的人力资源的平静2问题,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得到缓解,比如飞行员从多方面渠道解决紧缺的问题,民航的院校,培训的机构加大培训的力度,同时我们也利用其他境外的资源,比如说航空公司送到国外的飞行机构进行培训,最近采取了吸收外籍飞行员加入到中国民航队伍中来,几个方面缓解人才方面的压力。二是构建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
7、积极开展对新的航空运输系统的研究。一是应对市场对我国民用航空系统更高的要求,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速度,最近新航行系统列入国家863计划,抓紧这方面的研究。前一段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组织美国七部门研究美国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解决未来发展问题,中国民航业也在抓紧研究这个问题,到2020年,根据我们的预测,我们的发展和运输的量可能回答道美国现在的水平,中国民航业整个系统,包括监管机构,包括我们的航空营运,包括我们现在运营机制和现在的基础设施,能不能满足和支撑发展需求,我们能尽快在这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二是在空管和航空气象系统率先启动新的民用航空运输系统的建设。空中交通管制运行方面首先要率先在这方面加快新一代民用航空系统的建设,从“十一五”开始,现在研究工作在十五末期已经开展了,特别是民航总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以及美国相应航空企业合作研究课题,在中国怎样率先启动空中交通管理和航空气象系统的建设。
8、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二是积极推动双边和区域航空开放。三是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实现和国际接轨。四是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鼓励外商参股国内民航企业改组改造。航空公司通过境外上市IPO吸收一些外资,机场方面有一些合作的项目,总体来讲项目不是特别多,都停留在一般的合资合作和利用国外政府贷款方面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拓宽渠道,包括把基础设施逐步推向资本市场,把航空运输企业进一步重组,吸收国外战略合作伙伴,参与民航企业改组和改造。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历史性跨越关键时期,也是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重要起步时期。我们民航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改造和优化,提升现有民用航空体系,使我国航空运输不仅在质量上有较大的增长,在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一定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立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突破瓶颈制约,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由民航大国向强国坚实迈进,真正做到由大到强的发展。

❸ 中国航空业现状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喔,我国航空目前发展算比较缓慢的了,且周围全是星光联盟等大型联盟,而中国本身航空并没有最大限度的进行发展,所以就光亚洲来说,中国的航空算弱的了。目前各地都向省委提交要在本地造机场的申请,但按中国的国情和物流、客流情况来统计,到处造机场只会造成资源浪费,且某些机场造好后一直处于困难境地,因为航班少,货邮少,旅客少。

所以国家一面再加大枢扭机场的扩建,一面要求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机场

❹ 支线航空的中国市场现状

2002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16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旅客周转量1269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5.4%、14.2%和14.8%。中国支线城市对航线共631条,约占国内航线总数的39.6%;完成总旅客周转量100亿人公里,占国内旅客周转量的10.3%;旅客运输量1575万人,占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的20.3%。
2002年,中国100座级以下的支线飞机68架,约占国内运输飞机总量的11.3%;支线飞机旅客运输量257万人,占3%;旅客周转量20.4亿人公里,占1.6%。中国民用机场140个,其中年旅客吞吐量小于10万人次的机场73个,约占机场总数的52%。 1.1999年民航总局正式提出将支线航空作为民航经济增长点后,逐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2.支线航空市场运输工具逐步由1998年以前以涡桨飞机为主转向以涡扇飞机为主,机队机构得到改善,支线飞机运输量大大超过民航运输量增长速度,支线飞机运营量占支线市场比重大幅度提高,支线飞机运营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支线飞机旅客周转量仅占支线市场的20.3%。
3.涡扇支线飞机加入,运输能力增强。例如支线飞机旅客运输量近三年年均增长29.45%,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44.82%,尽管支线飞机数量没有出现很大变化,飞机机队结构和飞机性能得到改善,运输能力大大提高。500公里以下航线经营成本压力大,增长缓慢。支线市场增长的主体在500-800公里之间,增长速度低于中国民航运输增长速度。但是2002年支线市场开始曾现快速增长态势,旅客运输量增长19.7%,超过国内旅客运量13.5%的增长速度6.2个百分点,应引起充分重视。
4.支线机场数量进一步增加,正在建设和新建一批支线机场,支线航线市场覆盖面将逐步扩大,国内开始逐步构筑有利于支线航线的枢纽工程。 E系列,是面向21世界采用了电传操控、新一代航电和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具有高效率、经济性的特点,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产品,成为目前世界支线航空承运的主流飞机。该系列飞机由四款机型组成,E170(70-78座)、E175(78-88座)、E190(98-114座)、E195(108-122座)。截至到目前,E系列有超过650架飞机在全球39个国家56个航空公司服役,累计飞行时间超过440万小时。
E190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所研制的面向21世纪的、E系列的飞机中的其中一款。E190客机长36.24米、翼展28.72米、高10.28米,载客98-114人,最大航程4448千米,续航时间在5小时30分以上。其动力装置采用了2台通用电气公司的GE CF34-10E发动机,并采用了电传操控、新一代航电和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由于飞机设计无中间座位,其舒适性也优于干线飞机。
E190客机获得457架确认订单和373架承诺订单,总数量达830架,是E系列中获得订单最多的产品。加拿大航空公司和美国蓝色喷气公司一次性签订数量最多,分别签订了88架和200架的E190订单。另外,美国GE航空金融服务公司、英国航空公司、汉莎航空、法航、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也都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190的主要客户。
E-190型飞机于2008年开始在中国国内服役。
- 海南航空50架确认定单,已交付26架,由旗下天津航空运营。2008年5月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向海南航空交付首架其定购的E-190飞机。
- 河南航空5架确认定单,全部已交付使用。2008年8月,向鲲鹏航空公司(即河南航空)交付其定购的首架E190飞机。
- 天津航空的E-190运行的可靠性,签派可靠率在全球的E-190客户中居领先地位。天津航空E190客机自引进以来上座率持续走高,整体稳定在85%左右。截至2010年8月24日,天津航空公司运营的E-190飞机飞行时间达65,695.43小时,飞行循环总计52,261次。 ARJ21是中国第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支线飞机ARJ21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切面机身、下单翼、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尾吊两台发动机布局。所选装的发动机具有低油耗、低噪声、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特点。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高度综合化,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
中国2002年批准立项研制的ARJ21飞机由上海飞机制造厂总装,2007年12月21日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ARJ21“翔凤”完成下线。按照计划,将于2008年3月试飞。 新舟60飞机是中国首次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民航适航条例CCAR-25进行设计、生产和试飞验证。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多种国际合作方式,包括向波音公司技术咨询、引进成品的技术培训、聘请乌克兰飞机设计专家咨询、特邀加拿大试飞员协助试飞等。西飞按照CCAR-142部标准建立了新舟60飞机飞行训练中心。

❺ 中国航空货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2019年我国民航运输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19年货邮运输量超过750万吨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尤其是民航货运的进步,我国民航货邮运输量不断提高。2012-2019年,民航货邮运输量复合年增长率约4.7%。据民航局统计快报统计,2019年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753.2万吨,同比增长2.1%。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❻ 国内市场调研公司哪家比较好公司想做航空交通领域的市场调查,有好的推荐么

市场调研领域,“汇调研”、“尼尔森”都是顶级专业的公司。

❼ 中国航空市场去年客运量达多少亿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2017年全球航空业旅客总量为40.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7%。明年,预计旅客人数将增加5.6%,达到43.11亿人次。其中,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市场是今年乘客增长最强劲的地区,增长率为10%。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空市场,尽管去年中国4.88亿的客运量,与美国的8.23亿还有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而在全球最大航空公司(按可用座位公里数(ASK)排名)的榜单上,美国三大航空公司仍占据前三位置,阿联酋航空列第四。中国南方航空已上升到第六,东方航空列第10,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则排名第12名。

❽ 中国的航空运输企业是怎么样的

航空运输企业是利用航空器从事运输生产的企业。

中国政府在1985年颁发了《关于开办民用航空运输企业审批权限的暂行规定)。《规定》指出:开办航空运输企业,应当具备相应条件——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持有民航局颁发执照的空勤人员、航空器维修人员,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有与所经营业务相适应的、经民航局登记注册、发给适航证件的航空器;有必要的经营资金;所使用的机场能够保证运营安全;航空器的维修设施能够保证适航要求。当上述条件符合后,凡申请经营国际航线业务的,由中国民航局审查报国务院批准;凡申请经营省际航线的,由民航局审查批准;凡申请经营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航线业务的,由各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报民航局备案。企业经审查、批准、备案后,向民航局申请经营许可证,航空运输企业应当持经营许可证,按照《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相应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方可开始经营运输业务。

航空运输企业的特点:(1)确保飞行安全是航空运输企业的首要任务;(2)投资大,高技术人才需要多;(3)不生产有形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是提高飞机的利用率、客座率和载运率。为此,必须发展航空运输企业的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按隶属关系不同,中国的航空运输企业分为民航局直属企业和非直属企业。非直属航空运输企业即地方和其他部门所属的企业。

1.中国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家全民所有制航空运输企业,经营着中国绝大部分国际航线和国内主要干线及通用航空业务,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国际国内航空运输网络。公司正式成立于1988年7月1日,现为中国国际航空集团(1993年12月成立)的核心企业。现经营103条航线,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线42条,国内航线61条。国际航线连接28个国家和地区的39个城市。机队自1955年建立以来,一直保持安全飞行记录。公司下设内蒙古、天津两个分公司。1994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千米,旅客运输量536.5万人,实现利润5亿元。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合资的Amoco是中国民航较大的一家航空维修公司。

机队:总数63架。16架B747(B747-SP4架、B747-combi3架、B747-4008架、B747-2f10F1架)、9架B767、20架B737、4架BAl.46-100、2架L-100-30、1架An-12、4架Y-7,另有7架Y-5。

总裁:殷文龙雇员:8300

总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00621)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是在原中国民航华东管理局的基础上,于1987年成立的一家以航空运输为主、相关产业配套;多元化经营并举的国内骨干航空公司,现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1993年10月成立)的核心企业。不仅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国内航线网,而且开辟了上海至洛杉矶、布鲁塞尔等数条远程国际航线。公司下设安徽、江西两家分公司,并控股浙江、齐鲁和江苏三家地方航空公司。1994年公司完成总周转量8.9亿吨千米,运送旅客561万人,货邮运输15.9万吨。公司兼营航空维修、饭店、航空食品、旅游等业务。

机队:总数历架。5架MD-11、1架MD-11F、8架A300-600、14架MD-82、10架福史100、3架BAl46-100、3架An-24、9架Y-7、4架肖特360、3架冲-8,另有18架Y-5。

总裁:王立安雇员:6291

总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00335)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成立于1993年10月)0日,是中国六大骨干航空公司之一,也是发展最快的航空公司。目前经营着184条国内航线、36条国际和地区及包机航线,以广州为中心,通往马尼拉、曼谷、香港等东南亚城市。下设河南、湖北、湖南、深圳、海南、珠海、汕头,厦门,广西10家分公司或控股公司。公司与美国洛克希德、香港和记黄浦合营Garaeco飞机维修公司,同时兼营航空食品、饭店等。194年旅客运输量990万人,运输总周转量10.07亿吨千米,货邮运输量18.49万吨,分81j比上年增长25%以上。

机队:总数102架。6架B767-300、20架B757-200、12架B737-500、X架B737-300、2架An-24、5架Y-7、3架肖特360、4架Saab-340、18架-5、4架BELL214ST、1架M20T、4架S-76、1架“海岛人”。

总裁:于延恩雇员:8032

总部:广州市白云国际机场(510406)

中国北方航空公司组建于1990年6月,是中国六大骨干航空公司之一,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为基地,下辖长春、哈尔滨和大连三家分公司,还在海南三亚与当地政府合营北亚航空公司。目前主要经营121多条国内、国际航线,其中国际、地区航线5条,并承担着至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的不定期包机飞行业务。1994年完成总周转量4.8亿吨千米,运送旅客359万人,货邮运输量5.3万吨。公司兼营航空维修、房地产开发、旅游、航空食品等。

机队:25架M1)-82、5架A300-600、11架An-24/Y-7、25架Y-5、9架Mi-8。

总经理:王开元雇员:4721

总部:沈阳东塔机场(110043)

中国西北航空公司是中国六大骨干航空公司之一。成立于1989年12月6日。以陕西咸阳机场为基地,下辖兰州分公司。目前已开辟国内和国际航线74条,通达全国多数大中城市及日本名古屋等。1994年完成总周转量2.4亿吨千米,客运量210万人,货运3.2万吨。

机队:总数42架。2架A300-600、3架A310-200、10架Tu-154、3架BAl46-100、3架BAl46-300、1架An-24、7架Y-7、11架Y-5和安-2。

总裁:高俊岳雇员:4124

总部:西安市劳动南路(710082)

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于1987年10月15日,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家骨干航空运输企业。目前经营着以成都为中心的148条航线,连接22个国内外城市,并开辟了拉萨至加德满都的国际航线。公司下属一家重庆分公司。1994年客货运输量分61j比上年增长31%和26%。

机队:总数39架。11架B757-200、19架B737-300、1架B707、5架Tu-154、3架Y-7。

总裁:周正权雇员:4000

总部:成都双流机场(610202)

中国新疆航空公司组建于1985年1月1日,是中国民航直属航空运输企业。现辖11个航空站,开辟有35条国内航线和4条国际航线。现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典型的枢纽一辐射式营运网。1994年完成总周转量2.3亿吨千米,客运量106万人。客货运输量分别比1984年增长13倍和15.4倍,逐渐成为中国西北开放的门户。

机队:总数23架。7架Tu-1MM、3架IL-86、2架737-300,2架An-24、2架DHC-6“双水獭”、7架Y-5。

总裁:张瑞甫雇员:4597

总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830016)

中国云南航空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是中国民航直属航空运输企业。基地设在著名的旅游胜地昆明,现已开通34条国内航线和3条国际航线,新加坡、泰国航空公司有航班直达昆明。1994年完成总周转量1.5亿吨千米,旅客运输:145万人。

机队:7架B737-300。订货:3架B737,3架B767。

总经理:薛孝明雇员:2300

总部,云南省昆明市巫家坝机场(650200)

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于1989年由中国民航工业航空服公司改名,是中国民航直属企业,中国一家大型通用航空业。以山西太原为中心,连接34个城市,58条航线,为客提供摄影、探矿、石油勘探、测绘服务。有太原、石家庄个运输基地。1994年完成总周转量0.5亿吨千米,运送旅46万人。

机队:总数70架。5架雅克42、3架Y-7、6架双水獭5架LL-14、3架An-30、5架Y-12、8架Y-5、2架“空中王”、2架BO-105、9架BELL、10架Mi-8以及C-130等。

总裁:张长景雇员:3791

总部,山西太原武宿机场(030031)

中国长城航空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21日,是由中民航飞行学院创办的以经营国内客货运输为主的航空企业陆续开通10条国内、省内航线。1994年完成总周转量0.亿吨千米,载运旅客11万人。

机队:总数5架。2架Tu-154、3架Y-7-100。

总经理:黄明顺雇员:150

总部:四川重庆江北机场(618307)

2.非中国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

上海航空公司成立于1985年12月,是我国第一家自主经营国内干线客货运输的地方航空公司。现已开辟了上海至北京、广州、深圳等57条航线,通达城市28个。1991年8月8日成立上海航空企业集团,使公司逐步走向多元化经营的道路。1994年完成总周转量12亿吨千米,旅客运输量108万人。

机队:6架B757-200,1架B767-300。已订购4架B767-300,2架B757-200于2000年前交付。

总经理:孙仲理雇员:1300

总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00335)

四川航空公司成立于1986年9月,是一家地方性航空运输企业。现已开通以成都双流机场为中心,通达全国及省内的48条航线。1994年完成总周转量0.7亿吨千米,载运旅客85万人,均比上年增长20%以上。

机队:6架Tu-154M,5架Y-7。已订货3架A320。

总经理:杜定欢雇员:850

总部:四川成都一环路南三段9号(610041)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3月,是我国地方航空:公司中较大的一家,前身是1984年由福建省、厦门市合作成立的厦门航空公司。现已形成了以厦门为中心通达全国的55条航线。1994年1月兼并福建航空公司。1994年运输总转量1.91亿吨千米,客运量214.59万人,货邮运量3.79万吨。

机队:4架B737-200,4架B737-500,4架Y-7。已订货2架B757-200。

总经理:吴荣南雇员:2000

总部:福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361009)

海南省航空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8日,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航空运输企业,由海南省政府与中国国际旅行总社、光大信托投资公司、交通银行海南分行、海南东亚房地产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参股。基地设在海南省港口机场,现已开通海口至北京、广州、上海等地18条航线。1994年利润1.14亿2元。

机队:4架B737-300。2架Metr023,已订货1架Learid55。

总裁;陈峰雇员:810

总部:海口市海秀大道9号海航发展大厦(570206)

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成立于1986年12月25日,是军队与国内部分省、市、企业合办的一家经营航空客货运输的企业。现已在各地建立30个分公司,通航51个城市,每周有144个航班。基地设在北京南苑机场。

机队:8架Tu-154、2架An-24。

总经理:杨康琪雇员:96

总部:北京西三环南路14号(100073)

中国新华航空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是一家客货兼营的航空公司。下设天津、深圳两个分公司,并在上海、广州等地设有8个办事处和业务代理。基地设在天津张贵庄机场。现已开通国内25条航线,通航16个城市。

机队:5架B737-300。

总经理:蒋伯约雇员:5印

总部:北京左安门外左安东路1号(100021)

武汉航空公司成立于1986年4月,是一家主要经营湖北省及相邻省市客货运输的地方性航空公司,基地设在武汉王家墩机场。

机队:4架Y-7、3架LL-14、2架Y-5、1架P-650。订购3架B737-300。

总经理:程耀坤雇员:200

总部:武汉航空路230-1号(430030)

深圳航空公司是由中国旅行总社、国际航空公司、中银信托投资公司、深圳市南方通发公司共同参股组建的股份制航空公司。现已开通13条国内航线。基地设在深圳黄田机场。

机队:4架B737-300。

总经理:段大扬雇员:368

总部:深圳机场凌霄花园凌天阁(518128)

中原航空公司成立于1986年5月,是河南省地方航空公司,经营省内及省际航空客货运输,开通了郑州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19条航线。基地设在郑州机场。1994年旅客运量7.2万人,货邮565吨,总周转量590万吨千米。

机队:3架B737-300,2架Y-7。

总经理:谢永亮雇员:300

总部:河南郑州金水大道106号(450003)

福建航空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原是地方航空运输企业,现由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控股。1994年完成周转量268万吨千米,运送旅客12万人。基地设在福州义序机场。

机队:4架Y-7

总经理:候振山

总部:福建市五一路铁道大厦(350005)

浙江航空公司成立于1990年9月,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东方航空公司合营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经营省内外十余条航线。

机队:3架冲-8,2架Tu-154。

总经理:罗强

总部:浙江杭州与塍路7号

贵州航空公司成立于1991年9月,是贵州省的地方性航空公司,现已获准经营省内及相邻省市的客货运输业务。基地设在贵阳磊庄机场。

机队:3架Y-7,1架Y-12。

总经理;马永兴

总部:贵州贵阳市省府路20号

长安航空公司成立于1992年底,是陕西省地方航空客货运输公司,现已开通西安至汉中、榆林、银川、敦煌等多条省内、省际航线。基地设在陕西咸阳国际机场。

机队:3架Y-7-100。

总经理:折益宁雇员:250

总部:西安劳动南路2号信箱(710082)

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始建于1981年初。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和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合资组建的专业航空公司。它是国内第一家地方专业航空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农业航空、航空物探、航空遥感、人工降雨、海洋环境监测及短途客货运输和各类包机飞行。基地设在哈尔滨平房机场。

机队:8架Y-12、14架Y-11、3架Z-9、8架AS350B2“小松鼠”直升机、4架DHC-6-300“双水獭”。

总经理:吴财宝雇员:610

总部:哈尔滨平房区友协大街15号(150066)

中国海洋直升机专业公司1983年3月成立。该公司是一家地方性民用航空服务公司。公司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开发海洋石油及其他方面的飞行服务,同时还随时提供紧急救护飞行服务,开辟不定期旅游包机航班,提供专业飞行服务。基地分别设于深圳、湛江、上海、天津塘沽直升机场。

机队:5架“超美洲豹”及“海豚”直升机。

总经理:王兵雇员:400

总部:深圳市红荔路四川大厦14楼(518028)

翼华航空公司成立于1987年4月,隶属于航空工业总公司石家庄飞机制造厂。主要业务包括:航空探矿、空中照像、农林牧作业、有限度游览飞行。基地位于石家庄大郭村机场。

机队:6架Y-5。

总经理:吴风霞雇员:85

总部:石家庄机场路164#-95

双阳通用航空公司成立于1991年9月,是西南地区第一家地方通用航空公司。隶属于航空工业总公司双阳飞机制造厂。经营范围包括:航空播种、航空护林、航空化学处理、农林航空规划视察、资源调查,空中拍照等。基地设在贵州安顺机场。

机队:4架Y-12、3架Y-110

总经理:范月民雇员:37

总部:贵州安顺8#信箱(561018)

江南通用航空公司成立于1990年5月,是华东地区通用航空公司。隶属于航空工业总公司常州飞机制造厂。主要经营华东地区农林业飞行和江苏省内工业飞行及有限游览飞行。基地设在常州洪庄机场。

机队:4架Y-11,2架Y-5B,3架Y-5。

总经理:骆镇锡

总部:常州西郊机场机场路23号(213016)

山西省航空公司是一家地方航空公司,成立于1991年1月。主要经营华北地区通用航空业务,包括航空摄影、航空遥感、航空护林、人工降雨等。基地设在太原武宿机场。

机队:3架Y-7-100。

总经理:秦建明,雇员:33

总部:太原迎泽大街36号(030001)

荆门联合通用航空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中南地区一家地方通用航空公司。由宏图飞机制造厂、中国民机开发公司、荆门人民政府投资组建。主要经营中南地区农林业飞行及工业飞行,经营有限游览飞行。基地设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

机队:3架Y-5B。

总经理:吴传荣

总部:荆门市305信箱(434534)

中飞通用航空公司是经中国民航总局批准的专门经营通用航空业务的航空公司,隶属中国试飞研究院。主要从事航空摄影、航空遥感遥测、机场航道校准、科研试飞等科技服务。基地设在西安阎良机场。

机队:3架CITATION“奖状Ⅱ”,1架Y-12,1架Y-5。

总经理:程敦滨雇员:75

总部:陕西西安市乃#—90(710089)

龙垦通用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害、护林防火、磁测、航磁和旅游观光等通用航空业务。基地设在牡丹江海浪机场。

机队:2架PLI-T400,1架NSA,5架M-18A,9架GA-200,2架-Y-11。

总经理:洪军

总部:佳木斯市升平路86号(154002)

南京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是由南京市政府和中国西北航空公司合资经营的地方性航空公司。现已开通数条省际航线。1994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2万吨千米,旅客运输量1.4万人次。

机队:3架Y-70

总经理:江和平

总部:南京大校场机场

山东航空公司成立于1994年11月5日,由山东省地方政府投资兴办。

机队:1架Y-7

总经理:孙德汉

总部:济南遥墙机场

阅读全文

与中国航空运输市场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药品终端营销方案 浏览:244
市场营销专业有资格证吗 浏览:408
市场营销策划及其特点 浏览:382
中山市市场营销调研 浏览:791
华为品牌营销策略 浏览:84
恒大营销品牌是干嘛的 浏览:847
职业培训运营方案 浏览:141
学校消防志愿者培训方案 浏览:974
17年市场营销5月考试答案 浏览:947
关于市场营销问卷调查 浏览:498
实体书店市场营销策略 浏览:270
简答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包括哪几种观念 浏览:871
2015年年会策划方案百度 浏览:144
鱼的美食节策划方案 浏览:430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属于 浏览:280
贵州财大市场营销期末考试试题 浏览:495
党员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70
师资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912
百度竞价推广计划方案 浏览:850
2015年度公司培训计划方案整理版 浏览: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