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产手机对比国外手机的真正差距在那
中国人多,最主要的是价格优势,当然以减少成本为前提,大部分手机能省就省,所以销量大的还是国产手机。说到国外手机,无非是指几个大品牌的,相对来说技术积累深、工艺要求高,属于精雕细琢,当然价格也高。但是感觉目前这种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国内也有几家求品牌效应了,国外大品牌也出破烂货。关键还是在于市场定位,而不是国外的月亮就比中国圆那种盲目的自卑。
搂主可能以为关键是大公司技术优势,其实国内这些年水平也是突飞猛进,技术创新很多,总体已经谈不上谁强谁弱了。在新东西刚出来的时候,国内的倒是一下子跟不上,主要还是垄断的结果,再就是财力和手机芯片制造等等综合因素,需要巨大投入。
我个人的看法,买手机还是买国内的一线品牌合算。买老外的,等于烧钱
② 为什么国产手机的销量,国外市场比中国市场高出那么多
因为国内太多的人为了满足虚荣心,都买进口货,看不起国产。
③ 国产手机靠什么打开海外市场
1、专利。专利是中国手机厂商海外扩张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拦路虎”。影响最大的案例是HTC与苹果爆发的专利大战,HTC经此一役后元气大损,全球智能手机份额更是跌出10名以外。
程立新表示,美国是一个成熟市场,专利战更是“家常便饭”。中兴1998年开始拓展美国市场,1999年即与高通签订了国产厂商中第一份技术转
让和授权协议,由此开始全面拓展CDMA国际市场。除此之外,中兴每年拿出营收的10%用于技术研发,目前在全球LTE基础专利占比约10%。中兴美国市
场拓展过程中也屡遭专利诉讼,但大都最终获胜。
2、运营商。美国运营商如在品牌、质量、售后、元器件、生产线甚至环保等方面都有非常细致的要求,门槛相对较高。
程立新表示,美国手机销售依然主要依靠运营商渠道,销售方式分为:后付费(主要)、预付费(增长很快)、裸机销售(较少)。产品销售和定价都需要深度配合运营商套餐。如何了解运营商需求、采购政策,学会与运营商打交道是国产厂商进入美国市场的首要功课。
3、质量。在美国消费品市场,中国、日本、韩国等企业都因质量问题摔过跟头。而美国消费者手机更新平均速度为18-24个月,比国内手机更新速度明显要慢,因此手机质量要求更加严格。
美国一款手机上市需要通过美国国家准入认证(FCC)、第三方认证、运营商在网实测;Android手机还需要通过谷歌认证、WP手机微软认
证,每一款产品版本改动都需要重新走一遍流程。中兴手机在市场拓展初期也曾因此受过挫折,后被列为“董事长工程”逐条加以解决,目前已成为
AT&T等美国运营商主流供应厂商。
4、价格战行不通。价格战曾是国产手机市场“利器”,但在美国市场来说效果并不明显。美国运营商更希望与手机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一年两次的集采中也不会把价格压的很低,大家都有钱赚,这也是美国是全球手机利润最高的市场原因之一。
5、本地化。与国内市场相比,美国市场销售的智能手机会与Facebook、Google+、WhatsApp等本土互联网公司合作,而不是简单内置。
而国产手机目前缺乏有针对性的应用优化,以及与 UI的深度结合。硬件层面更多的拿国内版本进行修改,并不适合美国用户。
6、4G。美国是全球4G网络覆盖最好的地区,实际使用下行速率可达20M,45%在售手机都支持LTE,而国内4G手机市场才刚刚开始。
程立新称,美国市场目前45%在售手机都支持4G网络,中兴目前在美国市场有8款LTE手机在售,年内还有10款上市。国内品牌进入美国市场,4G已成“标配”。
7、“国际化”沟通。
1)、与美国主流社会和运营商成功沟通,用客户听得懂的方式进行沟通,学会和利用“游戏规则”;
2)、与本地员工沟通,目前中兴在美国本土员工占比超过80%;
3)、与中国总部沟通顺畅,最大努力获得支持,保证市场策略顺利实施。
8、品牌。美国是传统运营商主导的后付费手机市场,用户更多使用运营商“贴牌”手机,但这一情况正在改变,随着苹果iPhone等高端产品推动,近年来预付费市场迅速崛起,美国市场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手机品牌重要性迅速提高。
为加强品牌营销,中兴刚刚宣布在外来三年投入数亿元与NBA联盟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约火箭队成为其唯一手机战略合作伙伴。按照协议,火箭队主场
比赛场将播放中兴手机的电子广告,火箭队球员帕森斯将作为球员代表为中兴手机形象代言,中兴还将联合火箭队场外一起赞助街头三人篮球等社区活动。
中兴同时还在美国市场发售了GrandS和NubiaZ5两款旗舰手机,主要针对开放渠道市场,售价分别为349.99美元和449.99美元,并在两款手机中内置了更多NBA和火箭元素。
④ 国产手机能否在国外使用
手机无锁和有锁
1. 有锁版就是加了网络锁,也就是绑定了运营商,比如美版的AT&T,英国的O2。这样的手机只能插入相应运营商的SIM卡才能使用,插入其他的卡则无法使用,大家通常管这种机器叫做小白。比如在国内购买这种有锁的类型的iPhone就是通过和某运营商签订一份为期1–2年的入网协议,绑定信用账户承诺月消费多少多少元,折价购机或免费送机。这种方式iPhone的手机费用已经折算到相应运营商的话费中了。如果想使用别的卡,那么iPhone就需要先越狱,再解锁。只有通过这两部过程,一部有锁版的iPhone才可以使用别家运营商的卡。 解锁的个别机型信号超差
★不要摆着问题不处理,浪费资源、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我的回答您认可,望采纳,您的采纳对我是一种尊重;在我的回答左下方点一下【选为满意答案】按钮,谢谢
⑤ 被定位中低端的国产手机在美国怎么玩
本文转自新浪科技,作者郑峻,原文标题为《国产智能机在美国:定位中低端 挑战需时日》,虎嗅删节后发布。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现了6年来的首次下滑。对中国厂商来说,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就必须向海外市场寻求新机会。华为、小米、联想、中兴、魅族、OPPO、酷派,几乎所有一线国产厂商都在积极寻求海外空间,而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更是成为竞争热点。
进军美国难上难
美国是一个运营商渠道占据绝对优势的高端市场。目前可以找到的市调机构CIRP最近渠道数据(去年第四季度)显示,美国运营商渠道占智能手机总销量比重高达55%,苹果自有渠道占了13%;在其他公开渠道中,百思买和亚马逊占比分别为12%和7%。运营商渠道又分为合约机(后付费)和非合约机(预付费)两种模式。
由于运营商提供高额补贴,消费者只需199美元就可以两年合约价买到原本售价649美元的苹果与三星旗舰机。正因为如此,comScore今年5月数据,苹果iPhone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高达43.5%,远远超过他们在其他市场的份额,而且还在不断上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两个百分点。而三星市场份额持续稳定在28%,并未出现中国市场那样的剧烈下滑。
与前两强相比,排名第三的的LG市场份额仅为8%左右。而摩托罗拉和HTC这曾经的两大巨头则在近年不断萎缩,目前市场份额在5%和3.5%徘徊。四年前HTC还曾经以20%的份额成为美国市场榜首。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LG迅速超越摩托和HTC成为市场第三,而苹果的份额增长主要来自于摩托与HTC的市场萎缩。
虽然国产手机都在群体寻求出海,但大多数厂商的眼光都放在了东南亚、东欧、南美以及非洲等新兴市场,而很少涉及北美和西欧这两大发达市场。这其中主要存在几大问题:市场定位、渠道销售以及专利问题。其中尤以专利问题最为关键。虽然国产厂商拥有性价比的竞争优势,但除了华为与中兴之外,其他厂商整体专利积累相对薄弱,在发达市场很容易成为专利诉讼的猎物。
统计数据表明,美国“专利流氓”发起的专利诉讼正在不断增加。这些“专利流氓”持有收购等途径获得的专利,但自身并没有专利相关的业务,而靠专利诉讼索赔与授权来盈利。专利积累薄弱的公司很容易成为他们的开火对象,即便是几年前处于鼎盛时期的HTC也不例外。
中兴以渠道取胜
正因为如此,实际上真正在美国市场销售智能手机的国产厂商只有中兴、华为、酷派以及小规模销售的一加。此外,联想收购了美国老牌厂商摩托罗拉之后,联想品牌手机也不需要再进入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摩托在美国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市场规模。(本文所指国产厂商仅限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华硕和HTC并不算入其中)
但在这四家厂商中,真正具有规模效应的厂商只有中兴。中兴也是唯一一家和美国所有主流运营商以及地区性小运营商均有合作的中国厂商,同时还在亚马逊、eBay、新蛋网等电商渠道销售。得益于运营商与公开渠道双管齐下的举措,中兴成为美国市场表现最好的中国厂商,其出货量和市场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内厂商。
美国已经成为中兴表现最好的海外市场,去年占据了中兴整体营收的10%。在美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之际,去年中兴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50%,成为美国市场增长最为迅猛的厂商,去年年底在线用户达到了2000万。按照IDC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兴已经成为美国预付费手机市场第二大厂商,运营商市场份额排名第四(与comScore数据有所差别)。
本周中兴美国将在纽约召开发布会,宣布在美国市场的新战略产品。据中兴终端CEO曾学忠透露,去年中兴终端在北美成立了第六个终端研发中心,引入了黑莓此前的研发人员,有望大大提升研发能力和全球布局实力。
按照中兴美国的规划,他们计划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继续增长20%,达到2000万部。中兴美国CEO程立新也因此提出了三年内成为美国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的目标。如果这一目标实现,中兴将成为美国市场真正主流的智能机厂商。
华为增长看海思
相比之下,华为手机在美国的发展则有些坎坷。在三年前,华为通过与美国地区小运营商合作预付费手机的方式,曾经一度占据了美国市场3%的份额;但随着美国运营商的整合,华为原本的小运营商被主流运营商收购,导致华为失去了大笔订单,从而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
与此同时,华为终端全球战略也在发生重大调整。为了实现整体产品的定位提升,华为大幅砍掉低端机型,因此在美国市场也没有继续与运营商合作再推出预付费手机,而是选择了走公开渠道推品牌机的道路。不过,华为在美国市场长期遭受来自政府机构的非贸易壁垒,也多少影响了他们与运营商的合作前景。
去年华为终端美国成立了电商官网,组建了完全本地化的客服与售后网络,为未来的长远增长打下了基础。
今年华为继续与亚马逊、百思买以及Fry’s等线上线下零售商达成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公开市场的销售渠道。华为终端美国总裁许志强表示,华为相信随着美国运营商逐步削减补贴,会有更多消费者因为价格因素转向公开市场的裸机。
但华为美国未来的增长关键却在海思芯片上。由于华为自有的海思芯片未在美国获认证,华为美国的上市机型都是国内上市之后数月后才推出的低配高通版,绝大多数华为全球渠道智能手机,包括P系列、Mate系列和荣耀系列都没有进入美国,这严重影响了华为手机在美国的竞争力。
去年华为美国仅推出一款Mate 2机型,实现了200多万部的销量。今年目前推出了P8的高通芯片低配版本,并计划下半年继续推出其他机型。许志强也提出了五年时间进入美国三强的长远规划,并改变华为美国上市机型严重落后于全球市场的现状。这或许预示着海思芯片即将进入美国市场。
酷派一加小规模
除了中兴与华为这两大国产巨头,酷派进入美国市场也有四年之久。酷派美国主要与地区小运营商合作定制机,其产品集中在低端机型,主要面向美国的低收入群体和功能手机转向智能手机的用户,5款机型售价从40美元到150美元不等。据酷派美国预计,今年出货量有望增长50%,达到百万级别。
而一加主要是通过官网向美国Android玩家小规模销售一加手机,且大多数时间都处于限购状态。虽然一加手机在美国的销量只有几十万的规模,但考虑到一加在美国长期处于限购状态,而且一加仅仅发布了一款产品,整体销量也在200万部下方;实际上,美国已经是一加表现最为抢眼的海外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凭借着与Android第三方ROM提供商CM的此前合作,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一加成功打开了美国市场,以低定价高参数以及不错的设计做工,获得了众多Android玩家的青睐以及美国主流媒体的高调报道。
本月底一加就将发布第二代产品,海外版也将换用自家ROM氧OS。CM曾经给一加在美国市场带来了品牌知名度,但今年没有了CM的光环之后,一加手机在美国能否获得去年的人气甚至销量更进一步,将成为检验一加真正研发实力的试金石。
专利与品牌问题
由于专利问题,国内增长迅猛的小米以及魅族、OPPO等实力厂商并没有在美国销售,短期也没有在美国上市的计划。一加之所以能在美国销售,或许更大的原因是他们仅仅在官网线上小规模销售。销量规模太小,专利诉讼也没有太大价值。如果一加在美国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毫无疑问会遭到专利诉讼。
实际上,中兴、华为、酷派都曾经在美国遭遇专利诉讼。不过,这三家国产厂商自身专利积累都非常雄厚,也有足够实力应对专利诉讼。举例来说,中兴曾经连续三次击败了三家专利公司发起的专利诉讼,为他们后续的业务顺利进展铺平了道路。华为与中兴是去年全球专利申请数量首位和第三位的企业。
品牌也同样是中国厂商未来增长的重要挑战。为了提升品牌形象与定位,中兴已经将所有运营商合作手机都打上ZTE的标志,并与三支NBA球队签署了广告合作,其中就包括了今年的NBA总冠军金州勇士队。而华为则直接砍掉了运营商定制机手机业务,专注于通过公开渠道销售品牌机。但由于华为手机美国目前业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因此暂时还没有品牌推广和赞助活动。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无论是中兴还是华为,其美国销售的智能手机依然停留在裸机售价低于250美元的中低端机型,产品定位在性价比机型(Affordable Premium)。出于市场定位或者产品战略问题,中兴与华为在国内销售的中高端机型始终没有进入美国市场。
要摆脱中国智能手机“低端便宜货”的标签,真正挑战苹果、三星及LG等主流厂商在高端市场的地位,中兴和华为等国产厂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两家专利实力雄厚的国产厂商也是最有可能在美国走进主流的中国品牌。
⑥ 国产手机为什么在国外异军突起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华为已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50377件,其中外国专利30613件。目前,华为仍在不断升级迭代的麒麟芯片跨入全球手机芯片第一阵营,这进一步提升了华为高端手机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vivo则精准定位于充满活力、年轻时尚的用户群体,在外观、音质、影像上重点发力,其缔造了4.75mm机身厚度这一全球最薄智能手机纪录,颇受市场青睐。
在拥有过硬产品的基础上,OPPO和vivo又采取了出其不意的市场策略,在众多手机厂商忙着做电商时,这一对双生兄弟却全力布局三、四线城市的线下渠道,并配合大面积、高频度广告,开启了疯狂逆袭。在吉隆坡市中心一条一百多米的过街通道里,从头到尾都是OV的广告牌,其宣传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与前两者相比,传音的成功来得更为突然。这家公司在国内悄无声息,却是非洲的手机霸主,攻占了非洲40%的市场份额,2016年上半年,传音的手机出口量甚至超过了华为。
样的成功就源于传音基于当地市场调研进行的创新。
对于非洲的手机用户来说,因肤色问题导致自拍效果欠佳始终是一大遗憾。问题就是机会,传音将这个痛点当成了开辟市场的机遇。
他们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大量搜集当地人的照片,进行脸部轮廓、曝光补偿、成像效果的分析研究,最终成功发展出以眼睛和牙齿进行定位、适合黑肤色用户的美肌模式,一举赢得非洲用户的热烈追捧。
随后,传音又继续实施本地化策略,结合本地语言、本地声音、本地审美研发出不同产品,成功闯入中东市场。
除上述几家外,在激烈的内外市场竞争下,其它国产手机也各显其能,对国外品牌发起进攻,在视频、拍照、多媒体、信息安全等不同细分领域进行定位突破,国产品牌手机以星火燎原之势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⑦ 国产手机与外国手机差距在哪里
国产手机基本不输国际品牌了,而且未来肯定会有所超越,这是有必然性的。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核心技术的缺失,其实我觉得根本无关紧要,以现在我们的工业基础和市场规模,只要国外停止供货SOC或者感光元件,我们自己也能发展起来,一开始质量可能会差点,若干年迭代更新之后就能赶上了。再说,你看高通三星还根本没有减少供货,麒麟不也发展起来了嘛。
⑧ 为什么中国的手机品牌非常多,在海外也很有竞争力
这主要是因为最近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导致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在逐渐的提升。而且我们国家的手机拥有非常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在海外非常的有竞争力,并且在价格上国内的手机也非常的便宜,但是质量却依然非常的出色,所以在海外一直受到国外的老百姓欢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代表着我国的科技实力达到了一个非常出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