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中国进口食品的调查报告
进口食品在中国市场现状分析研究报告
2008/11/19/09:57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1、进口行业无人争锋
进口零食、进口休闲食品专卖店是近两年国内的新兴行业,进口食品以口味新奇、包装精美、口感好的优点,赢得了国人的认可,零食族队伍在不断扩大,吃零食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因此,零食专卖店越来越炙手可热。然而,由于流通渠道匮乏,目前,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至今仍与进口食品无缘!国内进口食品销售的渠道仅仅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型城市KA国际超市(如沃尔玛、麦德龙),即便如此,近5年来,中国进口食品市场总额年平均增长率仍高达15%。专家预测:随着中国国民收入不断增加,进口食品必将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对国内市场产生长期冲击和巨大影响……
令人惊喜的是,面对这座尚未发掘的金矿,虎视眈眈的对手几乎没有!虽然有KA国际超市销售,由于其仅仅在大型城市,其高昂的价格以及有限的品类限制了它成为进口食品销售的主渠道。可以说,至今中国内地没有一家形成规模的进口食品专卖销售的品牌企业,投资进口食品专卖,投资中国零售市场唯一尚未发掘的金矿必将为您带来滚滚财源!
1.2、市场容量大得惊人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指出:自2005年以来,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且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结构出现整体升级的明显趋势!研究显示:中国80后甚至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群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力量!他们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必将颠覆性的改变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架构!以时尚、品质、美味为代表的进口食品将迎来超高速发展期。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大陆进口食品市场规模高达4800亿人民币。21世纪属于中国,未来十年是中国进口食品“井喷式”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投资进口食品专卖=投资未来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产业,必将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无限美好的前景!
1.3、盈利模式登峰造极
犹太人说:“赚女人和孩子的钱”。这一创业金言经过时间的考验屹立不倒!只赚女人钱算什么?只赚孩子钱又算什么?进口食品目标消费者“女人+孩子”,面对世界各国2200多种系列顶级美味的诱惑,女人、孩子,必将失去理智,疯狂追捧……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礼尚往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因为如此“礼品经济”在中国一直高速增长,长盛不衰!进口食品无论在包装、口味、品种、档次等各个方面都堪称送礼佳品。走亲访友时送进口食品绝对是一种品位和身份的象征,情人节时送极具诱惑力的进口巧克力,体现出一种时尚、潮流和对浪漫爱情完美的诠释……
两大行业优势占尽,投资进口食品专卖。想不赚钱?都难!
1.4、行业暴利令人震撼
目前,中国市场制造业的平均利润为15%,零售业平均利润为20%,餐饮业的平均利润为30%。中国入世以来关税一降再降,RMB汇率一升再升,市场经济透明度越来越高!一个个利好消息使进口食品的平均利润高达40%-50%!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投资中国进口食品专卖,投资令人垂涎三尺的暴利行业,必将带给您一个高额的回报!!!
业内现状
就商业结论而言,成为成功连锁加盟店母体的标准是:自有店铺超过十间以上,并且整体达到赢利标准,且净利率高于销售收入的10%为获利底线,自有店铺的知名度已经得到所在地的高度认知。
在这一基础上,母体则有能力拓展加盟连锁店,将自身的成功盈利模式通过有偿商业行为拓展至他人取得成功。
然而,在这样一个标准中,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国内许多连锁加盟的母体在并未达标,甚至没有母体店的基础上盲目拓展加盟连锁店,以赚取加盟金,或者以免费加盟为诱饵,以收取保证金为本质目的、占用他人资源而获利。我们高度怀疑这一商业行为,这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加盟店的成功率低于20%,反之,80%的加盟店处于亏损乃至倒闭的边缘,而其中20%成功加盟店主的成功并非来自于母体成功经验的复制,而完全依靠个人的努力达到。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在休闲食品零售加盟店体系中,若每十万元为一个加盟投资单位计算,加盟店发展商的母体每拓展十间连锁店,便有八间最终倒闭,如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17万元。这样的结论是:加盟商宁可牺牲加盟者117万的经济损失来换取其6-8万不等的加盟费。
鉴于此,我们更鼓励独立创业精神,不可以盲目轻信于加盟之约。
Ⅱ 中国的食品年需求与消费是多少
调研报告序言 如果您企业的方便类食品存在以下品牌、市场或销售方面的营销问题或难题,请了解和掌握《2009年方便类食品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1、如果您企业的方便类食品从未做过专业、科学和精准的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使品牌定位模糊和产品销售增长缓慢;
2、如果您企业想快速做强方便类食品品牌和做大方便类食品市场规模,又没有精准的营销策略支持;
3、如果您计划进入方便类食品市场,又不能真正了解方便类食品的消费者心理、消费习惯和潜在的消费需求;…… …… 以下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数据和北京精准企划的营销建议会对您企业的方便类食品品牌和产品销量的快速、稳健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调查报告可以让您的企业做到方便类食品的消费者需求与市场机会尽在掌握。第一部分:消费者需求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北京精准企划——中国食品行业市场调研与整合营销策划专家。凭借15年数十家大、中小食品企业成功营销策划的实战经验,我们隆重推出:《2009年方便类食品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
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六大部分,一百零七项主要内容,21个方面方便类食品做大品牌和市场的营销建议。A.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六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方便类食品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序言
第二部分:方便类食品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主要结论
第三部分:方便类食品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主体内容
第四部分:方便类食品潜在的消费需求是什么
第五部分:方便类食品未来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第六部分:对方便类食品生产企业做大品牌和市场的营销建议B.调研报告一百零七项主要内容和21个方面的营销建议一、消费者经常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有哪些;
二、消费者认为是否有最好的方便类食品品牌;
三、方便类食品品牌消费状况排名;
四、消费者喜欢吃这些品牌方便类食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男性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偏好;
六、女性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偏好;
七、不同性别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差异对比;
八、21-25岁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
九、26-30岁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
十、31-35岁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
十一、不同年龄的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差异对比;
十二、月收入在1001-2000元的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差异对比;
十三、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差异对比;
十四、月收入在3001-4000元的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差异对比;
十五、不同收入的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品牌差异对比;
十六、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种类有哪些;
十七、男性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种类有哪些;
十八、女性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种类有哪些;
十九、不同性别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种类差异对比;
二十、21-25岁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种类差异对比;
二十一、26-30岁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种类差异对比;
二十二、31-35岁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种类差异对比;
二十三、不同年龄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种类差异对比;
二十四、不同收入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方便类食品种类差异对比;
二十五、消费者最喜欢吃哪种口味的方便类食品;
二十六、男性消费者最喜欢吃哪种口味的方便类食品;
二十七、女性消费者最喜欢吃哪种口味的方便类食品;
二十八、不同性别消费者最喜欢吃哪种口味的方便类食品差异对比;
二十九、不同年龄消费者最喜欢吃哪种口味的方便类食品差异对比;
三十、不同收入消费者最喜欢吃哪种口味的方便类食品差异对比;
三十一、消费者认为好的方便类食品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
三十二、男性消费者认为好的方便类食品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
三十三、女性消费者认为好的方便类食品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
三十四、不同性别消费者认为好的方便类食品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差异对比;
三十五、不同年龄消费者认为好的方便类食品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差异对比;
三十六、不同收入消费者认为好的方便类食品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差异对比;
三十七、消费者购买方便类食品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三十八、男性消费者购买方便类食品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三十九、女性消费者购买方便类食品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四十、不同性别消费者购买方便类食品首先考虑的因素差异对比;
四十一、不同年龄消费者购买方便类食品首先考虑的因素差异对比;
四十二、不同收入消费者购买方便类食品首先考虑的因素差异对比;
四十三、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能满足哪种消费需求;
四十四、男性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能满足哪种消费需求;
四十五、女性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能满足哪种消费需求;
四十六、不同性别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能满足哪种消费需求;
四十七、不同年龄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能满足哪种消费需求;
四十八、不同收入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能满足哪种消费需求;
四十九、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的主要方式;
五十、男性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的主要方式;
五十一、女性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的主要方式;
五十二、不同性别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方式的差异;
五十三、不同年龄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方式的差异;
五十四、不同收入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方式的差异;
五十五、消费者主要是在什么时间吃方便类食品;
五十六、不同性别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时间的差异对比;
五十七、不同年龄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时间的差异对比;
五十八、不同收入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时间的差异对比;
五十九、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的主要顾虑;
六十、男性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的主要顾虑;
六十一、女性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的主要顾虑;
六十二、不同性别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顾虑差异对比;
六十三、不同年龄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顾虑差异对比;
六十四、不同收入消费者吃方便类食品主要顾虑差异对比;
六十五、消费者认为吃方便类食品主要适合哪个年龄段的人吃;
六十六、不同性别消费者认为吃方便类食品主要适合哪个年龄段的人吃;
六十七、不同年龄消费者认为吃方便类食品主要适合哪个年龄段的人吃;
六十八、不同收入消费者认为吃方便类食品主要适合哪个年龄段的人吃;
六十九、消费者最喜欢吃哪种包装方便类食品;
七十、不同性别消费者最喜欢吃哪种包装方便类食品差异对比;
七十一、不同年龄消费者最喜欢吃哪种包装方便类食品差异对比;
七十二、不同收入消费者最喜欢吃哪种包装方便类食品差异对比;
七十三、消费者认为每桶(盒)方便类食品的重量多少最合适;
七十四、不同性别消费者认为每桶(盒)方便类食品的重量多少克最合适;
七十五、不同年龄消费者认为每桶(盒)方便类食品的重量多少克最合适;
七十六、不同收入消费者认为每桶(盒)方便类食品的重量多少克最合适;
七十七、消费者认为每桶(盒)方便类食品多少钱最合适;
七十八、不同性别消费者认为每桶(盒)方便类食品多少钱最合适差异对比;
七十九、不同年龄消费者认为每桶(盒)方便类食品多少钱最合适差异对比;
八十、消费者每月吃方便类食品的花费大约是多少钱;
八十一、不同性别消费者每月吃方便类食品的花费大约是多少钱;
八十二、不同年龄消费者每月吃方便类食品的花费大约是多少钱;
八十三、月收入1001-2000元的消费者每月吃方便类食品的花费大约是多少钱;
八十四、月收入2001-3000元的消费者每月吃方便类食品的花费大约是多少钱;
八十五、月收入3001-4000元的消费者每月吃方便类食品的花费大约是多少钱;
八十六、不同收入消费者家每月吃方便类食品的花费大约是多少钱差异对比;
八十七、与去年相比,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数量变化;
八十八、与去年相比,男性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数量变化;
八十九、与去年相比,女性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数量变化;
九十、与去年相比,不同性别的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数量变化;
九十一、与去年相比,不同年龄的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数量变化;
九十二、与去年相比,不同收入的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数量变化;
九十三、与去年相比,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档次变化;
九十四、与去年相比,男性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档次变化;
九十五、与去年相比,女性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档次变化;
九十六、与去年相比,不同性别的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档次变化;
九十七、与去年相比,不同年龄的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档次变化;
九十八、与去年相比,不同收入的消费者今年吃方便类食品的档次变化;
九十九、消费者经常购买方便类食品的地点;
一百、不同性别消费者经常购买方便类食品的地点差异对比;
一百零一、不同年龄消费者经常购买方便类食品的地点差异对比;
一百零二、不同收入消费者经常购买方便类食品的地点差异对比;
一百零三、消费者认为现有方便类食品有哪些不足;
一百零四、消费者认为方便类食品最有效的品牌传播方式是什么;
一百零五、消费者认为方便类食品最有效的促销方式是什么;
一百零六、消费者对方便类食品提出的营销建议;
一百零七、北京精准企划对方便类食品做大品牌和市场规模策略的营销建议:
1、对方便类食品品牌规划策略的营销建议;
2、对方便类食品品牌定位策略的营销建议;
3、对方便类食品市场竞争策略的营销建议;
4、对方便类食品目标市场策略的营销建议;
5、对方便类食品产品线规划策略的营销建议;
6、对方便类食品包装策略的营销建议;
7、对方便类食品口味策略的营销建议;
8、对方便类食品容量策略的营销建议;
9、对方便类食品形态策略的营销建议;
10、对方便类食品色泽策略的营销建议;
11、对方便类食品价格策略的营销建议;
12、对方便类食品卖点提炼策略的营销建议;
13、对方便类食品品牌传播口号策略的营销建议;
14、对方便类食品品牌传播策略的营销建议;
15、对方便类食品渠道策略的营销建议;
16、对方便类食品招商策略的营销建议;
17、对方便类食品终端展示策略的营销建议;
18、对方便类食品终端宣传策略的营销建议;
19、对方便类食品市场促销策略的营销建议;
20、对方便类食品销售管理策略的营销建议;
21、对方便类食品销售队伍培训策略的营销建议等。第二部分:消费者调研报告目的 北京精准企划作为中国最专业的食品行业市场调研与整合营销策划机构,凭借15年数十家食品企业的成功营销策划经验,希望通过“市场调研报告”来加深与食品企业的沟通,增加相互的信任度,继而与食品企业进行年度的整合营销全案策划服务,建立全面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实现为广大食品企业低成本,无风险营销策划的公司理念。 因此北京精准企划对调研报告只是象征性的收费,该系列食品调研报告的价格远远高于其价值,可以让广大食品企业以每项调研报告5000元的价格获得价值超过5万元的《2009年方便类食品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如果食品企业购买报告后认为该调研报告不值5万元的价值,北京精准企划会在当天无条件退回5000元的报告购买费用。第三部分:调研报告十大核心优势1、中国最新和唯一的2009年食品行业全品类专业的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每类调研报告需要精准企划市场调研部和营销策划部等不同职能部门的10多位专业人员日夜加班工作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2、调研报告来自北京精准企划2009年最新消费者实地市场调研与分析的第一手数据,所有调研数据与分析权威、精准。
3、由中国食品行业市场调研与整合营销策划专家机构——北京精准企划荣誉出品。
4、市场调研部对调研问卷进行了专业的设计,并对被访消费者在性别、年龄和收入等方面做了科学的配额,调研数据能真实展现2009年各食品品类最新的市场状况和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
5、采用国际通行的CLT(Central Location Test),即集中定点市场调研方式。
6、 实地问卷调研各食品品类产品的消费者300个样本以上,调查置信度达到95%以上,完全符合专业市场调研的准确度。
7、调研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我公司市场调研部全面、科学的质量控制。
8、北京精准企划市场调研部运用SPSS 11.5 for window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对调研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在进行科学的频数和交叉分析后得出调研数据结果。
9、最后经过精准企划具有15年食品行业营销实战成功经验的权威专家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归纳和分析,撰写成《2009年方便类食品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
10、调研报告能够是使食品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变的更加精准,做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品牌和产品市场推广,最大限度降低食品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市场营销风险,快速提升产品的销量,稳健地做强品牌和做大市场规模。第四部分:调研报告的形式和价格 《2009年方便类食品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采用PPT文件格式,内容有110个以上的调研与分析图表,180多页的PPT文件,文字总数达到2万字以上。
每份市场调研报告的价格为5000元人民币,报告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供给客户。调研报告实施与数据分析:北京精准企划市场调研部
调研报告归纳与撰写:北京精准企划首席策划 丁华
Ⅲ 关于食用油的市场调查报告
食用油中国版图品牌格局 看不见的战场
去年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几大品牌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等品种的价格,且涨幅均在10%%上下……有人开始高呼:请有关方面正视此次食用油涨价的“民生痛感”。甚至有人说食用油涨价无疑加重了生活成本,加重了民众的生存压力。也有人慷慨激昂:这是外资垄断的必然结果!放眼市场,近年来,橄榄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等小品种、新品类食用油不断涌现,以大米为主要产品的利是品牌又推出了“利是”稻米油,这些号称更健康食用油的出现,对中国食用油品类及品牌格局的影响值得人们拭目以待。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禁要问,食用油真的有必要大幅提价?此次调价,到底是供不应求?还是产量过剩、存在滞销而由某些油品品牌进行的商业炒作?抑或是粮油制品加入国际竞争行列随行就市?食用油多品类的格局对价格趋势有何影响?或许,回眸近年来中国食用油品牌市场的发展状况,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中国食用油行业发展现状———从小包装食用油热潮到健康、营养用油的“食用油新时代”
18年前,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出现在中国市场。从此这种安全卫生的桶装油逐渐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散装油逐步退出国内大中城市。从这个时候起,中国的食用油消费就开始了快速的增长,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小包装食用油已经取代散装油成为市场主角。
食用油是人们的日常必需品,人们的消费习惯正由散装油向小包装精致油方向发展。这样小小的一个转变却造就了一个市场容量超过200亿,年增长速度超过30%的小包装食用油大市场,而这个市场几乎被外资及南方品牌垄断,辽宁品牌大多昙花一现,2009年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稻谷深加工产业基地,以利是品牌进军食用油市场,辽宁本土食用油品牌登上中国油脂大市场的版图,与群雄共竞争。
然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中国全年食用油消费大约在2400万吨,进口的棕榈油、豆油、菜籽油的总量高达68%%,由于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油料作物的耕种面积已经无法扩大,直接导致了中国食用油无法自给自足、以及中国食用油市场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之一。稻米油———这种与稻谷共享耕地资源并依赖于稻谷加工的副产品的诞生,使得食用油的本土供给占比有了改变的可能,促进了中国食用油品牌市场的再次洗牌。
“时势造英雄”———食用油市场竞争状况及主要品牌
早在利是稻米油出现之前,油脂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丰厚的利润空间也造就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上巨头,出现了“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和“鲁花”等著名品牌和“嘉里”、“中粮”等产业巨头。中国市场上食用油品牌众多,约600多个,但据资料显示,国内约有70%%的销售收入集中在占总数7.5%%的企业,“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品牌占据了市场42.20%%的市场份额。中粮集团&“福临门”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公司之一,连续10年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具有巨大的资本优势。1995年,中粮集团以“福临门”品牌进入利润丰厚的小包装食用油行业。中粮集团和美国ADM公司联合新加坡WILMAR公司等国际知名公司合作进行产业运作,耗资20亿打造“福临门”的生产布局,目前旗下的主要企业有: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东洲油脂工业(广州)有限公司、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中粮艾地盟(山东)有限公司、山东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等。自从2001年底,中粮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龙鱼”的全部股权后,向外界表达了集中资源和精力全力打造“福临门”品牌的决心。嘉里粮油&“金龙鱼”
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是新加坡郭兄弟集团专为中国的粮油企业而设立的一个投资公司。嘉里粮油1990年组建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第一批小包装食用油的生产,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就是“金龙鱼”。在随后的十年内,嘉里粮油又陆续在防城港、上海、青岛、营口、成都、西安和厦门先后投资建立了7家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形成了布点广泛、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的油脂生产体系。已经发展了包括“鲤鱼”、“元宝”、“胡姬花”、“花旗”等16个国内小包装油知名品牌,涵盖调和油、色拉油、花生油、葵花油、粟米油、芝麻油等多油种的大型系列产品。
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设———应对中国市场可能形成的“双寡头”
几年前,中国内地恰逢食用油价格上涨。郭氏家族那场资产重组也引发了中国食用油市场的震荡。
中国最大的两家国有粮油企业———中粮集团和中谷集团完成了高达700亿元的合并,成为我国最大的油料油脂加工企业集团,旗下食用油品牌主要是福临门。
丰益国际整合后,受母公司兼并影响,郭氏集团旗下的嘉里粮油和益海集团很可能将被丰益国际收编为一家人。嘉里粮油是郭氏集团旗下粮油资产,主打品牌“金龙鱼”在中国食用油小包装市场排名第一,而旗下“胡姬花”品牌也颇有声誉。此外,嘉里旗下还有鲤鱼、元宝等品牌。当丰益国际完成所有股权转换后,中国市场上几大知名食用油品牌背后几乎都能找到它的影子。而这也意味着,在中国食用油市场将形成国有大鳄和外资寡头两相对峙的局面。
中国品牌建设专家李光斗指出,在后WTO时代,将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受到挑战。据其介绍,在入世最初,汽车、家电等行业最先受到冲击。如今,在科技含量不高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也将面临这一问题。在西方成熟市场上,行业前四名的品牌往往能占据行业75%左右的份额,“品牌寡头时代最终会形成,关键还是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设。”
迎接食用油新时代———“利是”稻米油在江湖大战中精彩亮相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首次锁定食用植物油
众所周知,作为13亿人口大国,中国以世界十分之一土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以上人口,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战略安全重中之重,但近几年来,中国的粮食自给已得到基本保障,且出口开始大于进口。相比之下,食用油却一直过度依赖进口,依存度高达60%%以上。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石油、粮食价格持续性上涨,以及中国南方百年未遇冰冻雪灾直接因素,中国出现了以食用油、猪肉为明显特征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已凸显中国食用油的战略安全隐患。
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特别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及基本生活必须品和其他食品生产”。并提出“国际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必须充分做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各种准备,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这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首次锁定食用植物油。
他山之石———用优势产品“稻米油”跻身食用油市场,化硝烟于无形
在这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食用油涨价风波里,辽宁中稻集团的赵毅总经理显得淡定而胸有成竹。
多年从事期货贸易的赵总在这场风波的外围,充分印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话———旁观者清。他说他羡慕整合之后的中粮集团所拥有的昭然实力,但是,我们的粮食集团为什么不走出国门?为什么不想办法在全世界种中国的地?因为只有控制了土地,才控制得了价格。所谓“巨头游戏”,说白了就是一种控制———资源的绝对控制。
中国是稻米的生产大国,拥有2982公顷水稻种植面积及年产2亿吨的水稻产量。然而,由于提炼技术及设备的困扰,尽管众所周知米糠油(稻米油)是迄今为止最健康的食用油,但却无法走进人们的视野和餐桌。
早在2006年,时任生威粮食集团董事长的赵毅就对中国的水稻产业、物流体系以及深加工等方面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布局。他曾表示:稻谷加工业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稻米企业在物流上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稻米加工和稻米物流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水稻期货上市是大势所趋,南粮北储、稻米深加工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商机。因此,港口在稻米加工和稻米物流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2009年6月末,通过对稻米油加工过程的持续改良及精心研制,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批“利是”稻米油新品终于成功下线。
2009年9月10日,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中稻2009———利是稻米油全国推介会”在沈阳宾馆隆重召开。中国油脂学会副会长刘世鹏教授和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淑媛教授分别做了《稻米油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和《稻米油与健康》的精彩讲演,从产品高度和营养解析角度分别给予稻米油产品高度评价。
由于稻米油是“新生事物”,所以在市场推广伊始,颇为艰难。商超均以“炒作概念”、“价值不高”、“消费者很难认可”等多种理由将“利是”稻米油产品拒之门外。
然而,应了中国人那句老话———好东西自己会说话。
稻米油是备受营养学家推荐的健康食用油,因为和其他食用油相比,稻米油脂肪酸比例均衡,可有效预防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富含谷维素,维E维物甾醇的营养之素,又可以降低胆固醇、缓解疲劳、增加免疫力,是适合全家老小的健康食用油,在美国,被心脏病学会推荐为心脏病人指定食用油,在日本厚生省指定为中小学生烹饪营养用油。
稻米油高烟点的优点,又特别适合中国人煎炒烹炸的饮食习惯,烹饪少油烟,厨房更洁净。
强劲的品牌宣传与货真价实的产品特性,使“利是”稻米油产品终于从7月中旬陆续在家乐福、沃尔玛、新玛特、兴隆、中兴、乐购等系统卖场上架销售。令中稻公司始料未及的是,摆货当天在无任何优势排面、无任何促销、导购的情况下实现了自然走货。
随着消费者逐渐对稻米油产品认可,辽宁中稻集团的赵毅总经理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
新的产品就是新的机会、新的产品就是新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只有油烟的食用油江湖大战中,辽宁中稻可以说是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的品牌“利是”自然最先品尝到当中的美味,自然也是创造“历史”的人。
[2009中国十大食用油]
上榜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金龙鱼中国名牌,嘉里粮油出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福临门FORTUNE中国名牌,中国粮油食品集团,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鲁花食用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山东鲁花集团,十佳食用油品牌
香满园/胡姬花含元宝/鲤鱼,中国名牌,嘉里粮油,十佳食用油品牌
多力食用油葵花油一流品牌,上海佳格食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海狮食用油上海名牌,上海良友海狮油脂,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盛洲食用油福建名牌,厦门中盛粮油,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红蜻蜓重庆名牌,重庆市油脂公司,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刀唛/红灯新加坡/香港名牌,深圳南顺油脂,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鹰唛食用油广东省名牌,中山市鹰唛食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