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跑腿的市场前景
有人说‘跑腿’是挣懒人的钱,这完全是歪曲了市场,‘跑腿’服务的宗旨为客户节约时间专为那些忙于工作而无法分身的人提供便利,不要因为烦琐的事物影响了精心策划的工作,跑腿全然是你工作与生活不可缺少的。
跑腿主要是病人挂号
病人到医院去排队取号码条,按先后次序见医生的一种登记手续。病人挂号发展有“电话热线登记”及“网上挂号”等利民制度。
2. 同城代跑腿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懒人”的产生,市场需求的增大,同城代跑腿行业的发展前景可观的。只是作为同城跑腿的台子,使用快跑者配送系统来系统化管理配送员和商户,提高效率,增加用户体验感是必要的。
3. 代跑腿是什么市场需求大吗
代跑腿就是帮一些“忙人”“懒人”做一些跑腿的事,并收取跑腿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很大的,不过需要挖掘。
4. 跑腿行业目前的前景好吗跑腿系统可以用在哪些场景里面
美团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19》指出,过去一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2万亿,这是行业首次突破“四万亿”大关!
从增长率来看,近两年餐饮行业的整体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这一数据远高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增长率6.7%。
近年来,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着扩张趋势,而与之相对应的同城跑腿配送服务行业也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应用场景也很多,除了传统的外卖配送,还有代买、代排队、代送礼物等等,任何一切你能想到的,都能办。
现在已经有很多跑腿小哥都选择自己开跑腿公司创业了,不仅成本低,还不受平台的剥削。那么该如何操作呢,一起来看看:
一、选择跑腿系统,组建配送团队
首先要选择一款合适的跑腿系统,通过对跑腿系统的功能、稳定性以及价钱综合对比发现,趣来跑腿系统是一款高性价比的系统,是跑腿人士的首选。
确定系统后,要对系统的商家端、骑手端、用户端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操作,这样去谈商家的时候,才能教商家如何使用。前期配送团队人不用太多了,最好是身边的朋友一起,愿意做的一起做,后期订单多了再招人也可以,或者招临时的兼职人员。
二、洽谈商家,承包周围商家的外卖配送
现在有些地区商家外卖都是不忙的时候自己配送,或者是招了个人专门来送,一个月下来其实外卖赚的钱只够支付配送员的薪资,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将外卖配送这一环节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做,不仅省时省力还放心。
后期再根据市场环境进行业务发展以及调整,商机已经到了,抓不抓得住就看你了。
5. 在县城开一家跑腿中心分析一下市场
作为鲁西的一个县城,我感觉需求没有城市中心区域大,但是也可以搞,不知道你的侧重点是哪方面的,现在跑腿服务项目,基本上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公司服务,一类是家庭服务。
公司服务主要是:公司注册、行政审批、年检、增资、变更、转让、融资贷款等;承接各类商场、超市、房地产公司、各类培训学校、宾馆、酒店、医院等单位或个人的宣传品发放、临时促销以及大型会议、培训等活动。
家庭服务包括:接送货物;接送客人;送花送信;寄取包裹;代购物品;代购车(船、机)票;代交费(水电费、养路费、电话费等);代请家教;提醒服务;代人陪护;陪人看病以及把物品送往指定位置等等。
具体有没有市场,除了客观的需求外,你要去挖掘市场,对于公司服务类,你要搞好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联系,对于家庭服务,不但要讲服务信息传达到家庭,而且有一个比较好的信誉保障措施和服务质量。宣传基本上以宣传单为主,也可以在你们县的电视台做一下宣传,主要是服务质量。如果经济条件好,这方面需求还是存在的。
6. 跑腿帮的现状
追溯跑腿公司的历史,大约回到2005年。当年,全国首家跑腿公司在温州出现,以收劳务费的形式专门代理购物、送物、缴费。至2006年1月,这家温州跑腿公司已有20多个员工,日营业额接近千元。很快,全国各地的跑腿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在当时,上海的跑腿服务只有两家公司月营业额超过了2000元。成立于2005年9月的号称上海首家跑腿公司——杨柳跑腿服务中心由4个大学生投资创办,而在次年就因为盈利微薄而解散。
2006年3月份转行“跑腿”的圆心愿跑腿服务公司,前身是一家从事通信服务的公司,当时号称是“上海投入最大、起点最高的一家跑腿公司”,还欲求“打造跑腿服务的中高端品牌形象”。其业务包括代办业务、调查服务、网络维护、陪护陪游、速递和通讯等。记者拨打了三个服务电话,都已经纷纷停机、无人接听,甚至变成空号。根据公司在网站上公布的地址,记者来到位于普陀区江宁路上的一个商住小区。敲开21楼某室的门,里面仍旧堆着纸箱和货物,本以为终于找到了公司所在,里面的人却告诉记者,这里是一家软件公司,并非什么跑腿公司,也从来不知道之前的租户是干什么的。
上海快马商务公司曾在2008年开设快马跑腿服务,意图打造上海跑腿界的“旗舰品牌”。在当年的报道中,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只把“跑腿”作为他们1/3的业务,但是他对跑腿行业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会一直把它做下去”。然而,时隔3年,记者致电该公司一位张姓先生,他却表示,跑腿仅1年,便没了业务。尽管如今还能零散地帮人排队、挂号,上海快马跑腿却只剩下一个名字而已。“当年全国刮起一阵热潮,我们也顺势开了跑腿公司。但是始终没有得到过与此相关的工商执照,主要业务也不过是排队、发传单,找的都是兼职,没有全职员工。”
不只是上海本地,在江浙一带的其他城市,曾经红火一时的“跑腿公司”也早就不复当年的如日中天。杭州五代跑腿公司虽然是杭州第一家跑腿公司,连负责人王先生自己都说,现在,整个“跑腿业”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没落”。
“2005、2006年开办的跑腿公司都在逐渐消失,我想上海也是一样。”王先生告诉记者,在2005年下半年,公司的业务量不少,那真是一段“旺季”。“代购物、送货等等,媒体也很关注,不少人愿意尝试,现在就大不如前了。”如今,跑腿服务成了副业,业务量寥寥无几,“主要以挂号为主,有客户委托意愿我们才会去排队挂号,这和黄牛、号贩子还是不同的。一次挂号50到100元左右,到跑腿员手里是30元,公司的收入其实并不多。”而跑腿员的身份,主要是大学生和下岗工人,“因为兼职的报酬低,只有他们愿意做。”此外,还有快递类的文件送达也都是比较信任的老客户还在使用,送的文件重要性也较高。“不同的是,我们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按照路程收费,我们的收费比快递贵多了。”
同样的情况在杭州快马跑腿公司创始人刘先生那里也得到了证实。想起曾经的兴盛,他不禁感叹:“当初,一天最多能接到几百个电话,买票、送吃的、代理道歉、送鲜花、送钱等等,各种业务都有,很多时候,我们是对快递的补充,一般跑一次50元。试用过之后,还有不少回头客。”但是,他也承认,曾经开跑腿公司是一种潮流,叫人跑腿也是一种潮流。而这波潮流的鼎盛时期,公司一年的纯利润就有十几二十万元,旗下的专职员工也有近20名。公司营业的这段时间里,确实也发生过一些纠纷,“比如买的东西质量不佳,顾客不满意,或者是代购的商品价格有了变化,但是大多都能妥善处理,毕竟差距不会太大。”
然而,2008年,刘先生把这家以“家政服务公司”注册的跑腿公司注销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没业务”,另一方面则是“缺人手”。“价格太过透明,一个普通劳动力的人力成本也越来越高。现在连一个工地上的工人一天都有100元,跑一次腿却只能拿到几十块钱,实在太便宜,连大学生都不愿意做。”就这样,原来的员工逐渐流失,业务的收费不能降低,人力的成本却不断提高,两相叠加,快马跑腿公司和整个跑腿行业都渐渐萧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