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稀土资源的市场调查研究

稀土资源的市场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20:53:52

Ⅰ 简述稀土元素的研究意义

世界上,90%以上的稀土资源都在我国,而稀土资源的作用范围非常广,从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生活用具,到能源应用,都离不开它。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当然,它还有许多其他价值,这里就不一一累述了。总之,掌握了稀土资源,无论是在科技还是生活,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Ⅱ 中国稀土资源状况

中国稀土矿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截止目前为止,地质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新疆等省区亦有稀土矿床发现,但是资源量要比矿化集中富集区少得多。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Ⅲ 稀士资源的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稀土是世界上少有的优势战略资源,我国稀土工业虽然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资源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产品廉价出口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稀土产业健康发展。 在“稀土之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近年来中国稀土资源消耗很快,资源浪费严重。世界稀土消费市场比较集中,目前已形成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美国和欧洲四大消费市场,其稀土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稀土消费总量的35%、28%、20%和13%。中国的稀土大部分用于出口,并造成了稀土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稀土价格比较高,大量资金涌入稀土行业,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冶炼厂,再加上上千家民营或私人大小矿点的一哄而上,使得中国的稀土总产量急剧增加、出口量也随之迅速增加。从1990~2005年,中国的稀土产量由1.6万吨增加到11.87万吨,年均增长14.3%。由于中国的稀土出口量过大,且出口秩序混乱,导致国际稀土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稀土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而且,中国的初级稀土生产厂有100多家,而国外的进口商只有那么几家,造成进口商“一单发百家”、而中国供应商则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可是平均价格却一落再落。 近年来,我国稀土资源低价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稀土年出口量已比1990年翻了九倍,但价格却下降了55%以上。据中国稀土信息中心等机构公布的数据,2005年我国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1.9万吨,同比增长21%,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2.7%,其中出口稀土产品约5.53万吨,同比增长11.43%。据统计,2006年1至8月,我国出口稀土产品4.66万吨,出口值为3.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7%和49.1%。出口企业主要是江苏、北京、江西及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内蒙古出口稀土产品为9764.12吨,占总量的20.96%,排名第一。但是稀土产品依然附加值偏低,有人曾诙谐地说:“稀土卖成土价钱了。 ”
我国的稀土产品出口每年递增近七成,目前的出口价格却是15年前的一半左右,甚至在近几年全球各种有色金属价格飞涨的背景下稀土价格依然面临着下跌趋势。也就是说大量出口,使我国的稀土行业却陷入了“卖得越多,赚得越少”,甚至还出现过“不卖不赔,越卖越亏”的可怕局面。2004年与1998年相比,稀土企业数量增加4倍,稀土精矿产量增加2倍,单一氧化物产量增加16倍,稀土金属产量增加120倍,钕铁硼产量增加141倍,但是销售收入只增加16倍,利税只增加了10倍,出口创汇增加约3倍多。可见,我国稀土产业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应的高效益。
目前国外90%以上的稀土上中游产品从我国进口。由于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低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部分拥有稀土矿的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土矿,转而从我国进口。在市场价格低迷的时候,一些稀土资源稀缺的国家则趁中国出口厂家低价竞销之机大量购买,增加储备。美国从1999年开始停止开采本国的稀土矿,全部从中国购买。日本从中国采购稀土精矿以后,将其沉入海底以备日后使用。因此,尽管最近几年中国对稀土出口加以宏观调控,限制稀土大量出口,但成效甚微。每当稀土价格略有上涨时,外商就停止采购使用库存,中国企业则由于承受不了库存的压力而再次降价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因在我国购买稀土原料初级产品不受配额限制,近年来又大规模在我国稀土资源区投资设厂,由此,我国所实施的稀土产品配额制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架空。目前仅内蒙古就有近10家外资工厂,这些企业在当地大量买入稀土原料和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成功地规避了我国出口配额限制。国内企业仅加工头几道工序就出口到国外深加工,把耗能、耗水、高污染的工序留在了国内。国外企业拿到初级产品,提纯后产品增值10倍。 作为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储量、产量、销售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国际市场定价权,我国在国际稀土市场上只是一个被动的价格接受者,国际稀土市场的定价权完全被外国垄断,只能被动接受国外定价者的摆布。定价权的缺失,不但让我国的稀土行业“捧着金碗要饭吃”,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始终处于被宰割被剥削的被动地位。
目前,我国稀土产品及相关应用产业的年产值仅500亿人民币左右。我国稀土科研、应用起步晚,整体落后于发达国家10年左右,尤其在尖端产品产业化上面临瓶颈。稀土产品分为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低端产品)和稀土功能材料产品(高端产品)。目前中国的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在世界上已经独树一帜,但在稀土功能材料的生产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掌握了生产稀土功能材料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系列专利。这些专利不仅代表着技术,还意味着市场和利益,制约了中国稀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的转移。 稀土科研、应用水平是对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工业水平的检验,发达国家技术积累多、装备制造和自动化水平高,研发取得突破后可很快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我国相关的硬件设备、自动化水平低,很多稀土应用技术虽然已在实验室内获得突破,但产品中试甚至小试都难过关,大规模产业化更是步履艰难。以制造高性能动力电池的稀土储氢材料为例,我国专家10多年前即开展研究,实验室内制备早已实现突破,但至今未能大规模产业化。因无法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我国工业、国防等领域需要的很多尖端稀土产品只得在实验室采取作坊式生产,自动化水平低、手工操作多还导致产品性能一致性较差。此外,由于每批稀土产品的产量小,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掣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Ⅳ 现在稀土行业前景如何

很好,很有未来

Ⅳ 稀土资源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情况是什么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丰度并不稀少,只是分散而已。因此,虽然稀土的绝对量很大,但就目前为止能真正成为可开采的稀土矿并不多,而且在世界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前苏联、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等几个国家,其中中国的占有率最高。
中国 中国占世界稀土资源的41.36%,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稀土资源大国。稀土资源极为丰富,分布也极其合理,这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Ⅵ 稀土资源的应用有哪些

稀土并不是土,它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高新技术工业的重要原料,如军事装备方面一些精确打击武器,一些汽车零部件和高科技产品,都依赖用稀土金属制造的组件。 稀土元素又称稀土金属。

稀土金属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

稀土用途:

  1. 军事方面: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而且,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压倒性控制,以及能够对敌人肆无忌惮地公开杀戮,正缘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

  2. 冶金工业方面: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钢中,能起到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的作用,并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稀土硅铁合金、稀土硅镁合金作为球化剂生产稀土球墨铸铁,由于这种球墨铸铁特别适用于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球铁件,被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稀土金属添加至镁、铝、铜、锌、镍等有色合金中,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并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

  3. 石油化工方面:用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因而取代了硅酸铝催化剂用于石油催化裂化过程;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为助催化剂,其处理气量比镍铝催化剂大1.5倍;在合成顺丁橡胶和异戊橡胶过程中,采用环烷酸稀土-三异丁基铝型催化剂,所获得的产品性能优良,具有设备挂胶少,运转稳定,后处理工序短等优点;复合稀土氧化物还可以用作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环烷酸铈还可用作油漆催干剂等。

  4. 在玻璃陶瓷方面:稀土氧化物或经过加工处理的稀土精矿,可作为抛光粉广泛用于光学玻璃、眼镜片、显象管、示波管、平板玻璃、塑料及金属餐具的抛光;在熔制玻璃过程中,可利用二氧化铈对铁有很强的氧化作用,降低玻璃中的铁含量,以达到脱除玻璃中绿色的目的;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制得不同用途的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其中包括能通过红外线、吸收紫外线的玻璃、耐酸及耐热的玻璃、防X-射线的玻璃等;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减轻釉的碎裂性,并能使制品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被广泛用于陶瓷工业。

  5. 在新材料方面:稀土钴及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被广泛用于电子及航天工业;纯稀土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铁化合而成的石榴石型铁氧体单晶及多晶,可用于微波与电子工业;用高纯氧化钕制作的钇铝石榴石和钕玻璃,可作为固体激光材料;稀土六硼化物可用于制作电子发射的阴极材料;镧镍金属是7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贮氢材料;铬酸镧是高温热电材料;近年来,世界各国采用钡钇铜氧元素改进的钡基氧化物制作的超导材料,可在液氮温区获得超导体,使超导材料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6. 稀土还广泛用于照明光源,投影电视荧光粉、增感屏荧光粉、三基色荧光粉、复印灯粉;在农业方面,向田间作物施用微量的硝酸稀土,可使其产量增加5~10%;在轻纺工业中,稀土氯化物还广泛用于鞣制毛皮、皮毛染色、毛线染色及地毯染色等方面。

  7. 农业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系对养分吸收。稀土还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除了以上主要作用外,还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强抗病、抗寒、抗旱的能力。 大量的研究还表明,使用适当浓度稀土元素能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转化和利用。玉米用稀土拌种,出苗、拔节比对照早1~2天,株高增加0.2米,早熟3~5天,而且籽粒饱满,增产14%。大豆用稀土拌种,出苗提早1天,单株结荚数增加14.8~26.6个,3粒荚数增多,增产14.5%~20.0%。喷施稀土可使苹果和柑橘果实的Vc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均有所提高,促进果实着色和早熟。并可抑制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降低腐烂率。

Ⅶ 稀土资源的世界分布和中国的分布

世界稀土资源拥有国除中国外,还有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扎伊尔等;主要稀土矿物是氟碳铈矿、离子吸附型矿、独居石、磷钇矿、黑稀金矿、磷灰石、铈铌钙钛矿等。主要进行开采、选矿生产的国家是中国、美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等。1998年全世界稀土精矿产量13万余吨(自然吨位)。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在未来五年内,将克服技术障碍,生产高附加值的单一稀土产品。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2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

中国稀土矿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截止目前为止,地质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新疆等省区亦有稀土矿床发现,但是资源量要比矿化集中富集区少得多。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稀土主要赋存于独居石矿、氟碳铈矿、磷钇矿和淋积型矿(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澳大利亚的韦尔德山矿是典型的独居石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矿是世界上著名的氟碳铈矿。中国稀土分布“北轻南重”,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矿)、山东微山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矿分布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七省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中国特有的新型稀土矿物-稀土元素不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是呈离子状态吸附于粘土矿物中,该类矿的主要特点是中重稀土元素含量高,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丘陵地带。

Ⅷ 中国稀土产业的现状如何

我国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稀土产业成绩令人瞩目。然而,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绝大多数稀土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下滑,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一些新上马的稀土企业,其发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高能耗、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据资料显示,由于多年来超市场需求的大量盲目开采,造成稀土市场严重供过于求。个体矿点乱采滥挖屡禁不止,弃贫采富、用土压矿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资源开采的回收率低,国营矿山一般在60%,个体矿山仅达到40%。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稀土市场每年需求折合成100%稀土氧化物约8万吨,而目前我国稀土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8万吨,实际生产量超过10万吨,有80%以上的过剩量。
中国稀土学会考察团在调查南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时发现,由于南方稀土矿含量特别低,多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几,因此提取稀土时用的土地量非常多,翻过来倒过去,象是搞“翻山运动”。
据测算,每生产1吨南方稀土离子矿,产生尾矿2000到3000吨,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超过20到30万吨,占地约20多亩。采矿点的不断增加,遇到雨水,造成水土大面积流失。据报道,江西稀土矿的开采冶炼使赣南地区约有1500万亩土地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4000多万立方米尾沙废土未得到妥善处理,水土流失严重;赣江水系河床升高,据有关部门报告,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鄱阳湖湖底每年升高15厘米,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四川矿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稀土“热”时,县、乡、村、个体和私营业主纷纷开矿。包头的白云鄂博矿也不例外,由于该矿是以轻稀土和铁混合的共生矿,包头钢铁

Ⅸ 稀土功能材料 调查报告

。国家稀土产业政策如新的稀土资源税标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工信部、国土部、商务部、环保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家部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大管理力度,对稀土行业与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稀土产业区域规模化进程明显加快,行业生产秩序向有序化转变,稀土企业环保水平明显提升,非法开采与走私得到初步遏制,稀土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涨;同时中国以外的稀土开发十分活跃,美国已经开始生产,澳大利亚在马来西亚建立了规模化稀土工厂,日本与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家建立了稀土资源供应关系,稀土产品多渠道供应的世界稀土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一、现状
中国稀土行业原有稀土企业126家,产能约32万吨(稀土氧化物),远远大于每年约12万吨的世界总需求,因此需要进行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根据有关统计,2011年稀土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2.4亿元,销售收入943.1亿元,较此前的任何年份都有很大提高。
1、资源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9年对稀土资源的普查结果,我国稀土基础储量已经减少到1859.1万吨,而非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3600万吨,结合2009年美国地质调查局调查世界其他国家稀土储量统计数据(表1),我国的稀土资源仅占世界的23%(图1)。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的最新储量调查显示,该矿储量达1840万吨,几乎与我国相当。我国稀土资源优势已经很不明显。

表1 2009年世界稀土储量(万吨)

澳大利亚

中国

独联体

印度

美国

其他国家

合计

540

1859

1900

310

1300

2200

8109

研究表明,世界上有三十多个国家都拥有可工业化开采的稀土资源(图2),中国将在促进自身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推动稀土供应的多元化。

更多的一些东西发个邮箱给我 或者自己找 稀土产业发展报告 和十二五规划 或者白皮书里面都有的

阅读全文

与稀土资源的市场调查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院1年营销方案 浏览:769
幼儿绘画展览策划方案 浏览:64
二级电子商务师书 浏览:787
外嫁女齐齐回娘家策划方案 浏览:619
818超市活动促销方案 浏览:113
村镇银行营销工作方案 浏览:348
微营销策划方案怎么写 浏览:939
主要负责人培训班方案 浏览:383
就业大培训教育实施方案 浏览:426
技术协会展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38
成都铭宇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19
白面促销方案 浏览:258
酒类市场营销策划书 浏览:483
天津易创富电子商务 浏览:654
金亿通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278
市场营销第四章宝洁案例 浏览:516
安利大网络营销 浏览:10
动漫展策划方案 浏览:243
职工活动中心揭牌仪式策划方案 浏览:681
市场营销中11p 浏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