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品牌营销的营销价值体现
有附加值才有竞争力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的附加值。但附加值是从哪里来的呢?来自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为什么苹果电脑卖得那么贵,还能卖得那么好?就因为苹果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消费者喜欢苹果这个品牌。所以说,好产品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但只有基础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品牌营销的方法把好产品的价值激发出来。
企业要成长,先要建立品牌意识
对于品牌营销的认识,中小企业往往存在一些观念上的错误,比如没有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以为只要把产品做好就可以了。如果企业还很小,或许是这样。可是企业要发展,进入更大的市场,就要面对其它也有好产品的同行的竞争。这时如果没有品牌的支撑,是绝对行不通的,很难突破发展瓶颈。所以,企业要成长,首先必须转变这种观念,建立起品牌意识。
还有的企业老板,他知道品牌的重要,但是认为自己的企业现在还小,品牌营销可以等将来再做;或者现在生意还很好,等不好了再说。殊不知,企业做品牌营销越早开始越好,一则如果你不及早跨出第一步,就永远不可能有第二、第三步;二则现在的广告营销费用一天比一天高,你等到将来再做,要收到同样的品牌营销效果笃定要付出几倍于现在的成本。这就跟人锻炼身体一样,你不能等到六十岁再来锻炼身体,那时已经太晚了。同样的,也不能等到有病的时候再去看病,那样医治起来就很麻烦了。
做品牌,为则易,不为则难
也有的企业,面对销量做不上去、经销渠道受阻、新品无人问津、团队士气不足、对手不断打压、经营成本年年上涨等等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难题,希望借助品牌之力快刀斩乱麻,可是因为没有品牌营销的经验和团队,以为品牌一定是高不可攀,做品牌营销一定投入非常大,难度非常高。因此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其实呢,做品牌是要分阶段进行的,一开始不一定要做大投入。企业可以先把整体的战略方向规划好,做好品牌蓝图。然后根据这个蓝图一步一步去做,先实现第一阶段的品牌目标,然后再用第一阶段得到的收益用于第二阶段的品牌营销上。 从“消费者”到“生活者”
新时代下,品牌营销者必须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消费者存在,因为每个人购买产品的目的不是让企业赚钱的,而是为了实现自己需要的价值。
因此,网时代的品牌就是能够帮助顾客进行轻松决策的重要参考,因为今天的顾客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而他们用于选择的时间又太少了。所以,当一个品牌帮助顾客选择了自己,而又能够真正的满足顾客的需求,那么,这个品牌就在顾客的头脑中牢牢建设起来。
新时代下,是个体验和分享的时代,顾客会把自己对产品、对服务、对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的感觉,通过手机快速的分享给这个世界。当顾客通过购买产品以及产品上面的服务,得到了满足后,品牌自然会建立起来。
所以,品牌营销者必须要把顾客当成人,当成活生生的人,当成生活者,而不能够再当成消费的符号(消费者)。品牌经营者必须以坦诚的态度来面对顾客,把顾客当成什么都不知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相反,在网时代,顾客掌握了比企业还多的信息,并且越来越多的顾客深谙营销传播之道,顾客的影响力十足,往往能够在短短几分钟内,仅仅用不到140个字(微博),就可以把一个品牌从神坛上,拉到地狱之中。这一点,在我们身边,已经有无数的案例了。 从形象之上到价值观至上
在全新的时代中,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实质,是个“鱼找鱼、虾找虾”的分类分群的时代,是个以价值观和爱好等区分社区的新时代,一个在美国的生活者可以通过网络,找到一个在中国内陆的顾客,只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价值偏好或者特别的爱好——这一点以前也可以做到,但是手机即刻即时的网时代,让这个寻找行为更加的便利了。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顾客希望能够购买到这样品牌的产品/服务: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和理念能够与自己所欣赏或推崇的价值观及理念相符合。所以,在今天,越来越多的顾客,越来越渴望了解企业品牌背后的价值观,品牌所信奉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对顾客越来越重要了。
这一点,尤其的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后的中国大陆,体现的更为明显。
企业品牌营销者,有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品牌价值观了。 一个人无法做成功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
网时代,品牌的本质就是关系,就是品牌的使用者和品牌的拥有者互惠互利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依靠的是在这个品牌工作的每一个人。
在今天,调查显示,很多人宁愿待在一家待遇稍差但价值观能够被认可的公司中,也不愿去那些待遇高,但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一群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就是“同事”。正如智诚灵动营销策划机构所强调的:同事,就是志同道合共同创造事业的一群人。
网时代,品牌营销者必须无比的关注内部的品牌建设力量,事实证明,在微博上,内部同事的力量,甚至都大过企业品牌的传播力量。因为,网时代的社交网络传播,是基于人与人的传播,传播中间带着的是浓浓的人情味,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位宣称自己是微博营销大师的人,都不得不再三强调要建设企业家的微博品牌。
从打工的员工概念,到志同道合创造事业的同事概念,其实传递的就是一个品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这种理念,让每一位企业人都成为了品牌建设者。 电视台插播广告的时间,就是家庭洗手间使用最高峰的时间。但这也已经是历史了。在全新的网时代,电视的打开频率越来越低了。而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在中国,有3.8亿人拥有手机,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更是达到2.77亿之多。
在今天,虽然你仍然可以通过购买媒体(电视台/电台的时段、报纸杂志的版面等),但是再也不能够轻易买得到受众的注意力了。网时代,受众的注意力只能够自己去赢得,而不再能够通过花钱去轻松解决。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营销者感觉到广告越来越没有效果的根本原因。这个事情,也不是能够通过广告创意来解决的。
在社交网络时代,“赢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品牌营销者必须从赢得上去思考:如何赢得媒体的关注?如何赢得生活者的关注?如何让品牌成为媒体与生活者之间相互链接的媒介?在这一点上,基于强有力的、人性洞察的、有吸引力的、富有创意的想法,就能够“赢得”,从而创建其强势品牌。依云矿泉水的“滑轮宝宝”作品就做的不错,大家可以搜索一下。
网时代,对专业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强,这是一个专业细分和专业强大的时代。强有力的专业能力,能够让品牌建设轻松有趣并且花费低廉。这也就是越来越多专业咨询公司、专业创意公司、专业制作公司越来越有价值的原因。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三种资源分别是“土地、资金、人才”。网时代,正是人才发挥价值的最伟大的时代。
Ⅱ 市场营销中,如何理解品牌资产的价值
价值也就是客户满意度是你的实际表现与他预期的比较,如果你的综合表现远超他的预期,那么他就觉得是超值,如果基本等同那就值,如果低于预期他就会认为不值。具体的方面可以从下面图中得以显示。
Ⅲ 品牌和营销有啥区别
一.品牌供给营销
区别于以往我们所说的传播与营销的关系,品牌所带给营销的最根本的一环就是供给,没有品牌就没有营销这个概念,概念永远只是概念,营销策略规划的再好,如果没有品牌来做供给的话,难道要卖理念么?通俗的来讲,华为是一个品牌,而营销则是要把这个品牌旗下的产品给卖出去,所以这种最基本的供给关系,是很好理解的。
而品牌策略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方案规划就能够达到目标的一件事,品牌策略有点类似于为品牌树立方向,塑造人格的一个过程,拿德芙这个品牌为例,作为巧克力行业内的知名品牌,德芙的品牌策略走的就是情侣巧克力这个方向,情人节、女友生日、七夕等日子,都是德芙巧克力热卖的活动日,这就是德芙的品牌策略,也可以称之为品牌特征,与营销策略区分的很清楚,是一种起到长期作用的策略方式。
品牌与营销的区别,有点像CPU与GPU的关系,两者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都是相互供求的,但也都有各自的职能,所以在谈到品牌和营销的时候,一定要两者结合着去分析。
Ⅳ 在营销策划中强调品牌的核心价值的作用是什么
很多业内专家都误以为在品牌策划过程中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传播观念,与广告的诉求点差不多,其实就其本质而言,核心价值是价值概念。作为价值,就必须通过产品、服务当然也包括营销策划、营销传播把价值提供并传递给顾客。因此,核心价值不仅要体现在品牌策划、营销传播中,更要体现在营销乃至整个企业价值链中。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向顾客承诺的功能性、情感性及自我表现型利益,如果仅仅在品牌策划、营销传播上得到体现,营销策略如产品功能、包装、终端未能有效体现品牌核心价值或干脆背道而驰,顾客就会一头雾水,品牌核心价值无法在顾客大脑留下清晰印记或根本不信任品牌核心价值。
没有一台宝马车会象奔驰的外观那样庄重、威严,相反每台宝马车的造型看上去都十分轻盈而富于灵性,那是宝马的品牌管理者十分睿智地把“驾驶的乐趣、潇洒、激情、活力”的品牌核心价值贯穿到产品的工业设计中;登喜路只会在五星级的酒店或商场出售,因为只有富丽堂皇的店堂才能体现登喜路“皇家贵族经典品牌”的核心价值;我们在给飞雕电器做年度的品牌策划时就特别强调一点,飞雕的影视广告无论造型、道具、画面色彩都十分精美,人物发型、服饰十分时尚,让人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飞雕的“中国创造精品、国际时尚设计”,与飞雕品牌核心价值不谋而合。
由于企业活动不管做多么炫丽的品牌策划、营销传播,说到底就是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工业设计、制造、包装、分销、物流、售后服务、品牌策划等所有活动串成了企业一整条价值活动链,链上的每一个点都能为客户创造价值。所以更深一层讲,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都要体现品牌核心价值。
Ⅳ 21世纪企业推崇品牌价值观为核心营销的时代,四思而后行。
我是开发的
21世纪
Ⅵ 举例分析在实际营销中如何选择品牌的核心价值
一、长寿花玉米油品牌运作
定位于健康。广告:长寿花玉米油,健康当家油。
品牌差异化:原料的不同。广告:金胚玉米油,健康当家油,值得我信赖。
行业标准:工序。广告:健康12道,道道真品质。
缺点转化为优点。广告:健康不油腻,清香不长胖。
产品概念升级。广告:清香的、健康的、不油腻的,3低更健康。
品牌地位升级:广告:中国玉米油,源自长寿花
二、公牛插座营销立体切割
品牌认知——安全插座。
产品标准——三重防护甲,安全+++。
形象升级——形象国际化、多元提升品牌形象。
复合式渠道模式——各种渠道交差。
电器火灾猛于虎,公牛插座提醒您——使用公牛安全插座,公牛安全插座保护电器保护人。
三、情怡袜业——出口型小企业的内销之道
调研,什么是好袜子?答案:舒服感,具化是含棉的数量与质量。
定位,新棉健康袜专家,广告:一双情怡袜,99多新棉花
营销处处是广告,打造“视觉专柜”;产品包装——S流线型半包式时尚袜签
品牌两极法则——要么“第一”要么“唯一”
1、品牌
品牌给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它赋予了购买的价值。
品牌建设,就是争夺认识制高点。无形高度决定命运。做第一,最有价值。
人们只会被利用,不可能被改变,除了他们自己。
没有真相,只有认知;没有唯一的一成不变的认知,只有每个人自己的认知。营销工作最重要的事情,改写认知!
营销到最后是对人性的理解。
2、灯塔的力量取决于
灯塔的高度
灯塔放射出的光芒的色彩
3、争夺高度,构建角度。
高度制造“第一”
角度构建“唯一”
4、“第一”和“唯一”是长期生存的需要
全力以赴争夺“第一”
做不了“第一”,就做“唯一”
今天的“唯一”,就是明天的“第一”
只有“第一”和“唯一”具有绝对竞争力
5、行业无第一品牌,你就应该努力争夺第一,打造等一品牌。以最快速度抢占消费者心智中的制高点。
6、构建品牌角度
总有一个角度成就你的“唯一”
角度不同,产品不同
角度不同,遭遇阻力的性质和大小不同
恰当得角度能化“平庸”为“神奇”
7、差异化角度举例: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功效、历史,感性、身份、自我表现、与未来命运对接、价值观。
8、品牌运作的机理
从某一角度将某一差异—— 放大!放大!再放大!强化!强化!再强化!
当差异被放大和强化到一定程度,就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产生了质变,形成产品的 “唯一性”!
9、反木桶原理:后进者要有所突破,不能没有致命的优势。
笔记参考来源:
课题:《互联网环境下的切割营销与品牌两极法则》
授课老师:路长全
班级:中山大学营销总监高级研修班
望采纳,希望能给你有所启发哦~
Ⅶ 品牌和营销最大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这个算是比较复杂的系统了,可能做起来容易,但效果评估还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Ⅷ 提升品牌价值的几种策略
品牌价值,可以随着品牌资产的增加而逐渐积累,也可以从好的营销策划实践中不断收获。许多企业都在寻求快速提升品牌价值的突破口,因此,天策行总结十年品牌策划及营销经验,为您整理出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一:资源整合最大化 所谓借船出海策略,就是利用各种有利于品牌价值提升的现有资源(包括企业内外部资源),采取强强联合、搭顺风车、借势等手段,实现以最小或最经济的成本支出,来达到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种策略。案例:蒙牛品牌一直擅长使用借船出海的品牌策略,其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联合,其与中国载人航天合作,都是比较经典的提升品牌价值的杰作。 策略二:利用品牌的延伸性 品牌延伸策略,包括副品牌策略和多品牌策略。副品牌策略是介于一牌多品和一牌一品之间的品牌策略。它是利用消费者对现有成功品牌的信赖和忠诚,推动副品牌产品的销售。品牌延伸策略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以核心品牌为中心的品牌战斗群的市场战斗力,品牌群的相互推动与支撑,确保了品牌价值得到持续地累积。案例一:宝洁公司就是采取这种策略的典型代表,其旗下品牌众多,以洗发液为例,就有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等品牌,香皂、女性用品、婴儿用品、浴液、洗衣粉、化妆品等都采用不同的品牌,形成了强大的品牌群。案例二:海尔品牌是我国最具价值的民族品牌之一,它采用的品牌延伸策略与宝洁不同,在海尔这一核心品牌周围,又相继推出小王子、帅王子、探路者、净界、节能风、智慧风、博越、时光、心动V5等副品牌,极大地丰富了海尔品牌的品牌内涵,对于海尔品牌价值的累积和沉淀,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策略三:渠道创新模式的拓展 所谓渠道堵塞策略,就是充分利用市场营销渠道资源,发挥品牌的强势,通过终端布控、广告宣传、强力推广、舆论攻势等手段,强势堵塞渠道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品牌的强势灌输,达到增强品牌价值的目的。案例:史玉柱的脑白金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该品牌通过强力的终端铺货和终端控制、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各种媒体的软文宣传和新闻报道、大量终端人员的终端推广等手段,迅速提升其品牌价值。 策略四:巧妙借用产品理念 所谓产品理念强势支撑策略,就是通过新颖、时尚、前瞻性、环保、爱心等颇受公众认可的概念,与产品有机结合起来,并坚持执行这样的产品理念,来实现打造品牌,提升品牌价值的策略。案例:比亚迪倡导做爱心企业,将社会责任当成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加以传扬,关注支持并积极参与赈灾救危、捐学资教、社会安定、支持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充分体现了比亚迪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阐释了公司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这正与其主打产品电动汽车和IT产业群极为匹配,从而极大比提升亚迪品牌价值,其创始人王传福能够成为中国首富,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以上的品牌价值提升策略,还有品牌收购策略,如联想强势收购IBMPC全球业务,就极大地提升了联想品牌的国际地位和品牌价值;还有挑战行业领导者的策略,比如娃哈哈的非常可乐品牌,就是通过向可口可乐叫板,并采取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建立并提升了非常可乐的品牌价值。
Ⅸ 品类营销的品类营销-四大价值
确定新的产品品类,迅速占领市场进入消费者内心并做到品类第占先,其实只是做好了品类打造的第一步,要真正在这一新品类市场中做大,还需要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把品类引爆。任何一个成熟的品类市场都会存在两到三个成熟品牌,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创新的品类要发展壮大单纯依靠一个品牌来推动市场也很困难,所以一定要有跟进者才能共同把这一品类市场做大。而最先进入者只要能将自己的实力保持住,其市场王者地位会在跟进者的烘托下进一步增强。 这些年,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非常不容易,如果生产现有的传统产品参与竞争,困难太大,胜算太低。
(1)是这些产品利润已经很薄;
(2)是大凡已经立得住的品牌在实力、技术、营销管理上都不是等闲之辈,跟这些企业去拼争不是好玩的。
虎口夺食危险,那么创造一种新的产品类别,然后独占独享岂不妙哉?红牛、承德露露、椰树牌椰汁等均是如此。他们的市场跟随者至今没有找到分食新品类开拓者市场的良方。保暖内衣不仅厂家赚得盆满钵溢,他们的许多经销商从几十万元起家,一年暴赚一个亿已经不是新闻。二是传播费用降低。
新品类因为新,产品自身已经携带着鲜明、独特、有记忆点、有利益点的营销信息,新,就成为传播的要点和对消费者的吸引点,就好象自己会说话一样。统一鲜橙多上市时用得着教消费者怎么喝吗?完全不用,甚至连喝它有什么好处在其它模仿者到来之前也不用说。
因为鲜橙多开创了一个这样的新品类:既解渴又有营养果汁水,它不像纯净水那样无味,也不像纯果汁那么浓稠(瞧,果汁多、水分少在这里变成缺点了),更不像“三精”(糖精、香精、色精) 兑的果味饮料水对人体无益。在无味的纯净水和糊嘴的纯果汁之外,给了消费者一个高兴的选择。三全创造了新品类,把水饺、汤圆冻起来卖,三全不用嘱咐顾客说一定要煮熟了再吃。没有一个人把三全冰水饺像吃冰棒一样吃,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性不说皆知。
新品类的第一品牌通常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成功的关键在于开创一个新品类,然后把你的品牌烙刻在那个品类上,你就成了这个品类的代表!
(3)是能够做得很大,活得很长。
可口可乐品牌价值是700亿美元。为什么其品牌会达到这么高的价值?如果仅仅与原有产品为伍,是无论如何不行的。当时饮料市场有乐啤露、沙士、姜汁汽水、橙汁、柠檬汁和其他调味饮料。可口可乐能发展成一个大品牌,是因为它创建了一个叫做可乐的新品类。
第一品牌能存活很长时间,并且容易保持领导地位。可口可乐118年来一直是可乐第一品牌。通用电器102年来一直是灯泡第一产品。舒洁80年来一直是纸巾第一品牌。健力宝,这个开创了运动健康饮料品类的品牌,即便被张海们“折腾”成现在这样,仍然占据着运动饮料的概念,虽然形象有些老旧,但消费者对它仍有好感。在二三级市场仍然有很大的销量,就是品类的力量。
(4)是具有天然规避竞争的屏障。
第一者创造领导地位。如果你的品牌是品类中的唯一品牌,你的品牌就必定是领导品牌。当竞争对手加入时,会更强化你是第一的认知。
就产品本身而言,可口可乐只不过是一种容易仿制的糖水,但是在大众心智的可乐阶梯上占据首位并因此代表美国价值,这是你无论把瓶子中的棕色的水做得多么逼真都代替不了的。非常可乐在城市里总也干不过可口可乐,道理就在这里。市场规律已经证明,很难借助品质差异建立起战略,质量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起码条件,但甚难形成战略性差异。
当你的品牌是新品类的第一品牌时,它就被普遍认为是原创者、正宗和先锋,并且是最好的。当其他品牌侵犯你的领域时,它们被普遍认为是模仿品。现在,你能再出一种白加黑感冒片吗?就算国家允许,有人相信吗?承德露露长期以来几乎一个产品撑天下,这看似“极不正常的”的现象靠的就是品类的力量,而不是其它营销秘笈。在消费者心中,露露的杏仁饮料专家形象成熟后,再想扳倒它几乎不可能,顶多是骚扰。
领导地位的认知制造出一种强烈感觉,即,你的品牌肯定是最好的,对竞争对手的认知就差很多。第二层品牌为了扩大销量,常常被迫降价,这是无奈。结果,领导品牌总是拥有主导性份额,获得最丰厚的利润,具有最多的话语权。康师傅在是在大陆第一个建立方便面品类第一品牌的,在台湾原比它大得多的统一,在大陆一直超越不了康师傅,就是这个规律在起作用。 1972年,里斯和特劳特提出了营销史上著名的定位观念,并一直在寻找和定义“营销和品牌创建中的关键力量和法则”。2004年,里斯与劳拉· 里斯推出了打造品牌的定义之作《品牌之源》,揭示了商业界竞争规律与自然界竞争规律的共通之处。而品类,正是商业界的物种,是隐藏在品牌背后的关键力量,从此宣告人们对营销的认识从品牌进入到品类时代。
品类时代的营销,注重和强调品牌是代表品类的名字或者符号这一实质,强调以品类导向来发展品牌和营销,以主导一个品类为品牌发展的目标。创建一个全新的品类,是创建品牌的有效方法之一。 从形象或者体量的角度看,格力似乎远不如海尔,但是从品牌竞争力的角度看,海尔远远不如格力,格力甚至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家电业最有前途的品牌。格力为什么能够如此强大?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格力独特的渠道模式上。确实,格力的渠道模式很特别,但这不是格力品牌强大的关键。是什么让格力敢于向渠道巨头国美叫板?当然是品牌竞争力。格力为什么能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因为格力专注于空调品类。
格力也许是世界上唯一只生产空调的家电企业。2006年,在国内空调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格力的销售增长为2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接近30%。格力品牌已经逐渐锁定于空调品类。检验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利润,在家电行业集体疲软的情况下,格力是利润率最高的家电企业,2006年利润超过 8亿元,2007年保持50%的增长率。只要格力的聚焦战略不改变,格力将有机会成为全球空调行业的代表,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喜之郎的成功看起来有运气的成分。实际上,喜之郎是第一个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果冻品类认知的品牌。在喜之郎之前,果冻市场已经有很多区域性品牌,但都没有进入消费者心智。于是,喜之郎依靠一个好的名字以及大规模广告传播,抢先占据了果冻这个品类,一度拥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今天,喜之郎面临巨大挑战,这个挑战并非品牌的原因,而是果冻这个品类出现了萎缩。 遵循了品类规律和法则成功创建品牌者不少,因对品类无知而痛失良机者更多,青岛原生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从技术上看,青岛原生有机会开创一个新品类,因为在保持啤酒鲜活度和口感工艺方面,它比纯生更进一步,可以保持啤酒的原味,但是,随后的营销活动彻底扼杀了这个原本很有希望的产品:
首先,在品类的命名上出了问题,原生这个名字只是对纯生的模仿,而不是一个新品类,不足以和纯生拉开距离;
其次,整个营销活动聚焦于品牌宣传而非品类的建立,传播方向出现重大偏差,邀请原生态舞蹈家杨丽萍作为代言人,口号是“原生态,活啤酒”,原生变成了原生态,新品类的特征进一步消失;采用了副品牌而非独立品牌策略,则注定了青岛原生的失败。
柒牌、太子龙、云烟印象、东风龙卡等一批品牌都错过了借助品类创新建立强大品牌的机会,而珠江啤酒、九牧王等品牌则因为破坏了品牌的品类特征葬送了主导品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