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色彩营销的应用要点
在应用过程中,要着重抓住以下两点:
1、对顾客心理的影响作用
运用色彩对顾客心理的影响作用,不同色彩会对顾客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感觉。如:
l 红色会给人兴奋、快乐的感受,产生温暖、热烈的、欣欣向荣和喜庆的联想;
l 蓝色给人宁静、清洁、理智的感觉,产生对万里晴空、碧波海洋的联想;
l 黄色可给顾客一种庄重、高贵、明亮的心理感受;
l 绿色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色彩,被认为是春天的代表,能使人联想到广阔的田园和牧场;
l 红橙色使人感到成熟的瓜果而产生甜的感受;
l 紫色给人的情感是高贵、娇艳与幽雅;
l 白色能够使人联想到诚实、清洁、神圣、品质优良。
企业可根据自己生产经营商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色彩达到促销的目的。
2、顾客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
运用色彩对顾客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根据色彩理论研究和对顾客购买行为分析,色彩对顾客购买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方式有四种。
一、色彩追求。当市场出现流行色时,顾客会对流行色进行追踪寻求,产生一种随潮购买行为。
二、色彩兴趣。如顾客对某种色彩产生好奇和兴趣能激发其购买热情和欲望,会欣然购买。
三、色彩惊讶。当顾客突然发现某商品具有自己喜爱的而平时少见而求之不得的色彩时,会迅速调整购买行为,果断而兴奋地购 买。
四、色彩愤怒。当顾客认为某种商品是不祥、忌讳的色彩时,会产生一种潜伏的不安全的因素,厌恶而不屑一顾,甚至反感。企 业在运用色彩促销中要尽量利用前三种的影响作用,防止出现第四种情况。
② 色彩营销的历史发展
色彩营销理论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的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创办的ColorMe Beautiful(简称CMB)公司在企业营销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该理论的实质是根据消费者心理对色彩的需求,运用色彩营销组合来促进产品销售,它是把上百种颜色按四季分为四大色彩系列,各系列的色彩形成和谐的搭配群,根据不同人的肤色,发色等自然生理特征以及个 人面貌、形体和性格,职业等外表特征选取最合理的色彩系列,从而最大限度的发现美。
国外有一种理论叫“七秒钟色彩”。它认为:对一个人乃至对一种商品或事物的认识,可以在七秒钟之内以色彩的形状留在人们的印象里。因为根据国外相关机构的研究表明:能被消费者瞬间进入视野并留下印象的产品,其时间是0.67秒,第一印象占决定购买过程的60%,而这60%是色彩带来的,由于公司产品与色彩的特殊联系,色彩营销理论一开始就受到美容美发、化妆品、服饰等行业的重视,并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加以运用。
伊顿在《色彩艺术》中指出:“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说明了人类的眼睛只有在互补关系建立时,才会满足或处于平衡。”“视觉残像的现象和同 时性的效果,两者都表明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生理上的事实,即视力需要有相应的补色来对任何特定的色彩进行平衡,如果这种补色没有出现,视力还会自动地产生这种补色。”“互补色的规则是色彩和谐布局的基础,因为遵守这种规则便会在视觉中建立精确的平衡。”伊顿提出的“补色平衡理论”揭示了一条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对色彩艺术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色彩构成过分暖昧而缺少生气时,那么互补色的选择是十分有效的配色方法,无论是舞台环境色彩对人物的烘托 和气氛的渲染,还是商品广告及陈列等等,巧妙地运用互补色构成,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到20世纪末,“色彩应用”及“色彩营销”理论已被欧美及世界其它许多国家的企业广泛运用到企业的营销活动当中,并在激烈的市场中战胜竞争对手,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一个小策略。在意大利,服装色计师们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完美地融入到服装中,引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和反思。
现在色彩营销在范围上越来越广,她突破了原来的个人诊断,而更广泛运用到商品橱窗设计、商品陈列设计、产品及包装设计、企业品牌形象、广告宣传、城市色彩规划等方面。
总之,随着色彩营销理论的发展与传播,色彩策略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并将逐渐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
③ 色彩在广告中的应用
设计用色技巧使用最多的领域还是广告行业,本节着重介绍广告中配色的规范、技巧,以及各种媒介中用色效果。
一、广告色彩
现代广告已是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家在购买生活必需品、消费品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那些有广告、有品牌的产品,感觉这些产品比较可靠的,有保障。广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推销一种产品、宣传一个品牌,让消费者接受和了解,因此广告公司的设计师们在帮客户制作广告的时候,必须将产品和市场、消费者心理结合起来。
(一)广告色彩的传达、识别与象征作用
色彩是广告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告色彩的功能是向消费者传递某一种商品信息。因此广告的色彩与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色彩对广告环境、对人们感情活动都具有深刻影响。广告色彩对商品具有象征意义,通过不同商品独具特色的色彩语言,使消费者更易识别和产生亲近感,商品的色彩效果对人们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现在,色彩在广告宣传中独到的传达、识别与象征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企业家们的重视。国外一些大公司、大企业都精心选定某种颜色作为代表自身的形象色。
广告设计中,除了色彩的象征性影响着人们的感受外,还需要利用文字与图像说明的配合来充分发挥广告作品丰富的联想作用。广告色彩的应用要以消费者能理解并乐于接受为前提,设计师还必须观察、总结生活中的色彩语言,避免使用一些消费者禁忌的色彩组合。
(二)广告色彩与消费心理
色彩能影响人的情绪,广告作品中的有些色彩会给人以甜、酸、苦、辣的味觉感,如蛋糕上的奶油黄色,给人以酥软的感觉,引起人的食欲。所以食品类的包装与广告普遍采用暖色的配合。
对商品色彩的恰当运用,在广告设计中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广告设计中必须考虑色彩的心理因素(本专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中有关于色彩和人的情感关系介绍),下面我们再就几个基本色相共有的心理效应作一个简单介绍。
1、红色
视觉刺激强,让人觉得活跃、热烈,有朝气。在人们的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样、好运、喜庆相联系,它便自然成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的常用色。同时红色又易联想到血液和火炮,有一种生命感、跳动感,还有危险、恐怖的血腥气味的联想。灭火器、消防车都是红颜色的。
2、黄色
明亮和娇美的颜色,有很强的光明感,使人感到明快和纯洁。幼嫩的植物往往呈淡黄色,又有新生、单纯、天真的联想,还可以让人想起极富营养的蛋黄、奶油及其他食品。黄色又与病弱有关,植物的衰败、枯萎也与黄色相关联。因此,黄色又使人感到空虚、贫乏和不健康。
3、橙色
兼有红与黄的优点,明度柔和,使人感到温暖又明快。一些成熟的果实往往呈现橙色,富于曹养的食品(面包、糕点)也多是橙色。因此,橙色又易引起营养、香甜的联想,是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颜色。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橙色又与欺诈、嫉妒有联系。
4、蓝色
极端的冷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恰好与红色相对应。蓝色易产生清彻、超脱、远离世俗的感觉。深蓝色会滋生低沉、郁闷和神密的感觉,也会产生陌生感、孤独感。
5、绿色
具有蓝色的沉静和黄色的明朗,又与人目然的生命相一致相吻合,因此,它具有平衡人类心境的作用,是易于被接受的色彩。绿色又与某些尚未成熟的果实的颜色一致,因而会引起酸与苦涩的味觉。深绿易产生低沉消极、冷漠感。
6、紫色
具合优美高雅、雍容华贵的气度。含红的个性,又有蓝的特征。暗紫色会引起低沉、烦闷、神秘的感觉。
以上通过一种色相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心理效果介绍。在广告没计中的用色,需要把握住消费者心理,运用特定的色彩关系,发挥出色彩特有的个性.为广告创意锦上添花。
二、印刷色彩
印刷和广告可以说实际上它们有一致性,广告有多种表现手段,如电视、多媒体动画、平面设计等,广告的传播途径又有平面媒体、报纸、户外广告牌、灯箱牌等等。那么在平面媒体和报纸上的广告是为了更大范围的宣传广告产品,在纸面上印刷出版的。像我们平时看的电脑类报刊、时尚杂志上都有许多广告。
当然印刷制品并不一定都是为了宣传广告产品,它也包含新闻、人物介绍、小说故事等文字性的内容。不过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印刷和广告在某种范围内是一个意思。下面我们介绍的印刷中的色彩运用是和广告的色彩联系在一起的。
(一)报纸
现在的报纸有很多都已经采用了彩色版,经研究证实,在报纸广告中套印上红色,可将黑白广告的注意程度提高50%,采用全色广告可比黑白广告提高70%注意程度。在报纸广告中正确运用色彩,有很好的宣传作用。
1、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消费者对彩色广告的注意力要比黑白广告的注意率高很多,其中暖色调(黄色、红色等)较之冷色调(蓝色、绿色等)更宣有吸引力。
2、能真实地再现商品、人物和景物的形态。很多商品只有通过色彩才能将其外形特点、质地再现出来。如彩色胶卷、彩色电视、汽车、工艺品、服结等,有了色彩才能显得更加美观。
3、突出宣传的重点。在广告中如果要重点突出四方面内容,或是商品的哪一个部位,可以通过色彩便其显得更为醒目。
4、提高画面的感染力。彩色广告较之黑白广告更能激发话者的情感.使画面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作用。一般来说,女性多喜爱暖色,男性多喜爱冷色,青少年喜爱鲜艳色彩,中老年则喜爱深沉、稳重的色彩。
5、提高记忆效果。彩色广告较之黑白广告能给捎费者留下更深的印象,记忆效果也比较好。
色彩在广告表现中虽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广告作品中,如广告摄影或广告绘画,并不是色彩越多越好,应根据所表现的特定内容和实际视觉效果选择和运用色彩。有时色彩运用得过多.反而会破坏宣传效果。在报纸广告设计中,要注意恰到好处。
(二)杂志
杂志广告比报纸广告更多地采用彩色印刷。由于一般杂志印刷较精美,纸张精细,所以广告作品的传真实性更好,同时要求杂志广告在设计过程中更注重色彩的运用,充分发挥画面的视觉感染力。例如,在宣传食品、服装(如下图)、室内装饰用品、豪华灯具、新轿车等的广告中,逼真色彩的价值是明显的。
在这些广告中,色彩能比文字更绘声绘色地告诉人们这些产品的优点和特色。如果消费者曾经在杂志广告中见过某种食品的包装或商标,那他们在超级市场里就更易对之进行辨认,并迅速作出购买决定。同样是一幅杂志产告作品,黑白广告与双色广告及彩色广告相比,其注目率是不同的。
由此可以说明彩色广告比黑白广告或双色广告,更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一些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把广告画加上彩色以后,对于增加女性消费者的注目率影响更大(如下图)。因而在杂志广告的设计过程中.对于一些定向的、以女性为主要目标对象的广告,更多地采用彩色画面,或用彩色加以渲染,可以大大提高广告的注目率。当然,彩色广告的费用会高些,不过彩色广告的读者增加率比起成本的增加率更高。
平面设计师们发现,暖色调的广告较之冷色调的广告更具有吸引力。不少杂志的广告,常采用暖色调为主的设计方法。在杂志广告的色彩运用中,我们需要考虑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在一些场合里金色和银色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表现豪华。黄色表现是高贵的象征。绿色表现松弛、休息,象征着自然、健康、新鲜。黑色意味着庄重、严肃等等。广告的设计,必须根据其内容和视觉效果来选择整体的冷暖基调,然后再考虑局部的色调。
总结:本系列专题主要为大家介绍了色彩的专业知识,以及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配色方法和技巧。不知道大家看了文章之后,对色彩的理解是不是更深刻一些,希望大家在设计作品的时候,能时时回忆起本文提到的色彩运用知识,帮助你准确的用色。
④ 色彩形象展示设计在商场中是怎样应用的
商场的色彩设计也可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1、在炎热的夏季,商场以蓝、棕、紫等冷色调为主,有凉爽、舒适的心理感受。2、采用这个时期的流行色布置女士用品场所,能够刺激购买欲望,增加销售额。
3、儿童对红、粉、橙色反应敏感,销售儿童用品时采用,效果更佳。
4、色彩还可以弥补营业场所缺陷。如将天花板涂成浅蓝色,会给人一种高大的感觉;将商场营业场所墙壁两端的颜色涂得渐渐浅下去,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一段时间变换一次商场的色彩,会使顾客感到有新奇感。
5、商场一层营业厅,入口处顾客流量多,应以暖色装饰,形成热烈的迎宾气氛。也可以来用冷色调装饰,缓解顾客紧张、忙乱的心理。
6、地下营业厅沉闷、阴暗易使人产生压抑的心理感觉,用浅色调装饰地面、天花板可以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清新感受。
7、色彩形象运用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商场应定出标准色,用于统一的视觉识别,显示企业特性。但是在运用中,商场的不同楼层不同位置,又要有所变化,形成不同的风格,使顾客依靠色调的变化来识别楼层和商品部位,唤起新鲜感,减少视觉与心理的疲劳。
色彩是神奇的,也是多变的。商场的色彩形象设计也可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一般情况形象中鹏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选择色彩的组合方式,不同的色彩组合,不同的的风格,唤起顾客的新鲜感,减少视觉与心理的疲劳。
⑤ 色彩营销的应用案例
美国人亨利的餐馆设在闹市,服务也热情周到,价格便宜,可是前来用餐的人却很少,生意一直不佳。一天,亨利去请教一位心理学家,那人来餐馆观察了一遍,建议亨利将室内墙壁的红色改成绿色,把白色餐桌改为红色。果然,前来吃饭的人士大增,生意兴隆起来了。亨利向那位心理学家请教改变色彩的秘密,心理学家解释说:“红色使人激动、烦躁,顾客进店后感到心里不安,哪里还想吃饭;而绿色却使人感到安定、宁静。”亨利忙问:“那把餐桌也涂成绿色不更好吗 牵”心理学家说:“那样,顾客进来就不愿离开了,占着桌子,会影响别人吃饭;而红色的桌子会促使顾客快吃快走。”色彩变化的结果,使饭店里的顾客周转快, 从而使食物卖得多,利润猛增。
一些企业在产品制造、包装装潢上也运用色彩的感召力来促销。如1987年,日本厂商根据市场调查,改变了铅笔红蓝黑三种固定色彩,推出了30多种中间色,制成轰动一时的“彩色铅笔”,这就是善用色彩变化取悦消费者的成功事例。
在商品的包装上,像高档礼品包装用金银色并扎以色带,能给人以雍容华贵的感觉,受礼人也有情谊深重的感受,可以产生促销效果。
的确,色彩是一把打开消费者心灵的无形钥匙。以“色”悦人营销法则的有效运用,能产生一种无形却又非常有效的沟通作用,能很自然地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⑥ 色彩营销的著名案例有哪些
美国人亨利的餐馆设在闹市,服务也热情周到,价格便宜,可是前来用餐的人却很少,生意一直不佳。一天,亨利去请教一位心理学家,那人来餐馆观察了一遍,建议亨利将室内墙壁的红色改成绿色,把白色餐桌改为红色。果然,前来吃饭的人士大增,生意兴隆起来了。亨利向那位心理学家请教改变色彩的秘密,心理学家解释说:“红色使人激动、烦躁,顾客进店后感到心里不安,哪里还想吃饭;而绿色却使人感到安定、宁静。”亨利忙问:“那把餐桌也涂成绿色不更好吗 牵”心理学家说:“那样,顾客进来就不愿离开了,占着桌子,会影响别人吃饭;而红色的桌子会促使顾客快吃快走。”色彩变化的结果,使饭店里的顾客周转快, 从而使食物卖得多,利润猛增。
一些企业在产品制造、包装装潢上也运用色彩的感召力来促销。如1987年,日本厂商根据市场调查,改变了铅笔红蓝黑三种固定色彩,推出了30多种中间色,制成轰动一时的“彩色铅笔”,这就是善用色彩变化取悦消费者的成功事例。
在商品的包装上,像高档礼品包装用金银色并扎以色带,能给人以雍容华贵的感觉,受礼人也有情谊深重的感受,可以产生促销效果。
的确,色彩是一把打开消费者心灵的无形钥匙。以“色”悦人营销法则的有效运用,能产生一种无形却又非常有效的沟通作用,能很自然地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⑦ 色彩营销的色彩运用
1、色彩文化的社会价值
随着传媒业逐步放开和国际接触的不断延伸,国与国之间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已成定局,经济差 距逐步缩小,文化差异逐渐统一。各行业在做研发和拓宽业务范围的时候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因素,注重加强服务理念。色彩产业就是基于人的心理需 要而产生的,它的服务及涵盖范围十分宽泛,国外的色彩行业发展趋势就是不断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细化、时尚化各项服务,精确各行业定位。
国内许多企业已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以色彩为卖点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尚未正式大规模开展色彩营销。色彩的应用从产品的色彩设计、开发,到产品外观设计与包装,产品展示的色彩布局陈列,生产环境的色彩气氛烘托等,色彩视觉设计的触角无所不及。基于这一点,中国流行色协会目前已经 建立色彩设计中心,以色彩为基础,对社会的流行色彩做调查研究,同时考虑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的进行色彩的设计和选配;此外,从全球的角度观察、收集色彩文化的动态与变迁,力求色彩与建筑物、与人、与大自然最大程度的和谐共存,借鉴国际品牌的运作模式,帮助企业突出品牌文化。
色彩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价值,色彩咨询业的诞生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理颜色彩以先行者的角色在色彩行业以其独到的眼光发现了色彩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潜在的巨大商机,并以其独特的理念影响了色彩行业的发展趋势,使色彩行业不断展现新面貌。
色彩营销不仅在企业营销组合策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商业创造巨大市场价值,而且在非盈利组织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政府的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美容,社会团体的公益性广告宣传等。
2、企业形象的色彩策略
企业形象策划又称CI策划,是企业经营理念MI,行为活动规范BI和视觉传达设计VI三位一体的综合体,是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其中视觉识别系统包括企业标志、标准色、专用字体等等。有时一种色彩就能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由于目标顾客主要针对年青的消费群体,因此代表活跃的红色和明快的白色便成了企业的标准色。其次,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文化特征,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产品性质、行业地位、公司的目标、领导人的风格以及企业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因而所形成的组织文化就各有特色,所以企业的“标准色”的选择要和企业独特的文化相吻合。
3、产品及包装设计的色彩营销
色彩的选配要与产品本身的功能、使用范围、目标受众色 彩爱好相适应。因而对产品进行科学的色彩包装可以产生巨大的销售力,因为适当的色彩包装能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美感的良好认同,乃至产生强烈的消费需求,实践证明,化妆品宜于用米色、石绿、海水蓝、乳白、粉红等中间色包装,以产生高雅富丽、质量上乘的美感效果;食品一般宜采用红、黄、橙色包装,以显示其色香味美,加工精细;药品则宜采用代表干净、卫生、疗效可靠的白色包装。
4、广告的色彩营销
据不完全统计,消费者平均每天所接触的广告至少在一百则以上,而最终能够被消费者所记住并产生购买决策的则微乎其微,国外色彩研究的权威人士法伯·比兰曾精辟地指出:往往不在于使用了多少色彩,而关键在于色彩运 用得是否恰当,因此在广告中选择色彩时就既要根据目标市场的色彩需求及偏好特征,又要结合企业的文化、产品的特色以及与环境相协调,形成企业独特的广告宣传效应。
5、政府的色彩营销
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交换,让目标市场消费者获得需求的物品。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大计。最近几年全国各个省会城市推出了城市美容,南昌市在二十一世纪初,提出了共建美丽花园城市的目标,这也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人文环境的高质量的要求,因而,城市规划和美容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城市的色彩营销不仅依靠于政府各个部门的大力协助,城市规划部门技术提高,而且还依靠于城市商业和人们的共同建设。比如:城市建筑设计师们把色彩运用在建筑上,从而在外在的形象上,达到和谐美的享受。政府通过公益性建筑配合城市建筑师,从而让公益性建筑与商业楼房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感,从而在整体上、布局上,给人一种愉快、温馨的美的感受。无论从道路规划、住房建筑、公益性设施、公益性建筑、城市附属设施上,如何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美图,这还是城市设计师的工作职责。
因而,政府在城市色彩营销的作用之一便是成立城市规划局,规划城市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加强色彩宣传,大力提高人们对色彩的鉴赏力。人是色彩的鉴赏者、消费者。所以,只有人懂得欣赏,色彩才会有它的生命和活力,色彩营销才有它的市场基础。
⑧ 色彩在文化方面的应用
自古以来,色彩有着它不可动摇的地位,或作为象征,代表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当然能代表历史也就代表了时尚。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是不可泯灭的,那么相伴随的色彩也曾是辉煌的,四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已懂得运用色彩进行装饰,但是近代色彩的发展和研究我们却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虽然我们起步晚,但色彩的魅力就在于,每个人对色彩的感知不同、理解不同,尤其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更是今后色彩发展运用的沃土。流行色的预测研究国际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中国是上世纪 80年代初起步的。国际上有一个流行色的专门研究机构——国际流行色委员会,有19个成员国,亚洲有中国、日本、韩国。中国是1984年正式加入的,从那时起,中国的流行色预测研究就开始与国际接轨。1963年成立的国际流行色协会,每年召开两次专家会议,而今年是他成立40年后首次在亚洲在中国召开。这不仅预示着中国的流行色的发展进程,也标志着中国色彩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都在逐步提升。
对色彩的感知依托于人的感观,随着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色彩的市场应用也成为越来越关注的方面。在国外色彩的市场运用已经发展成相当规模的产业,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时尚产业、产品的推行,使色彩地位更加凸现。最初,只是服装等日用传统色彩行业在关注,这也是社会进步,人们对个性化生活追求以及需求差异的体现。而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让一些奢侈品,不再奢侈,使曾经的特定消费群体变成了大众消费群体.
色彩是商品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包括商品的实物色彩、包装色彩和广告宣传色彩。而同样一种商品色彩的差别往往使其在档次、价格和受欢迎的程度上截然不同。色彩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存在一个 “7 秒钟定律 ”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只要 7 秒钟,就可以确定对这些商品是否有兴趣。在这短暂而关键的 7 秒之中,色彩的作用达到了 67% ,成为决定人们对商品喜好的重要要素。因此,厂商若想使自家的产品深得目标客户群体的认可,需要深入挖掘 “ 颜色 ” 之中蕴藏的巨大商机。
色彩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正日益受到重视。在发达国家已风行 10 多年的色彩咨询业方兴未艾,作为一个 “ 色彩工程 ” ,色彩咨询早已不局限于个人服饰,还运用于产品包装、商店货品色彩陈列、企业甚至城市的色彩形象设计等范畴。像苹果电脑的彩色机壳、麦当劳快餐的红黄、柯达胶卷的金黄标志、可口可乐的鲜红色彩等,这些都与企业品牌特征紧密相连,色彩也就成为了商品附加值的一部分。这种用亮丽的色彩装点商品、包装商品以及品牌宣传,以加深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记忆程度,激发购买欲望,便是色彩营销的无限魅力。
⑨ 如何理解色彩营销的重要性
色彩营销,从字面的意义来看,就是应用色彩这个要素来进行营销活动,将色彩灵活运用于营销的各个阶段以期增强营销的效果。具体来讲,就是从产品的包装设计,到宣传与促销,再到企业的形象战略等,都充分溶入色彩的因素,发挥色彩的作用。
色彩营销在企业营销策略中的地位
在企业的营销策略中,色彩营销一般都是扮演着一个辅助性的角色。无论是很早就进行色彩管理的公司,还是近年才开始关注此领域亦或是尚未有色彩管理概念的公司,色彩都是为了配合其他更加重要的因素而存在着。
首先,从长期来看,对企业品牌的支撑。
其次,在支持具体产品方面。从产品的设计之初,到最后成型,色彩的选择都是相当重要的,好的产品是应该有其相应的色彩来支撑的。
最后,在支持促销方面,色彩往往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视觉的冲击往往是我们征服消费者、销售产品的一个重要手段,促销能否成功,一方面要有其“里”,即确实我们的促销对象是消费者需要的东西。而另一方面,要有其“表”,就是表面的东西,而这个“表”中,色彩往往会起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