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益营销的原则
公益营销的原则是指公益营销的整个过程中需遵守的准则,在总结国内外公益营销实践与案例的基础上,我们将公益营销的原则分为关联性原则、长期性原则与适时性原则。
1、关联性原则
安利全球总裁德·狄维士说:“其实可选择的公益项目非常多,但要确定哪些事业可以通过你实现一些变化。我们在中国的公益事业已经确定以儿童和环保为重点。当时有许多项目可供选择,但是我们认为儿童代表未来,有无限潜力,对他们的点滴帮助都可以改变其人生的发展方向。环境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安利的经验透露出公益营销的关联性原则。关联性原则是指企业所选择的公益团体或者公益活动应该与企业的品牌、价值观念相符。品牌一词源自古挪威文字,意指“烙印”,它形象的表达出了品牌的含义,即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现代意义上的品牌已经演变成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它向消费者传递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取向(李援,2004)。品牌与价值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品牌因价值观念而有性格和灵魂。如安利在中国确立了“儿童、环保、健康”三大主题,并视为三大品牌进行管理。而这三大品牌始终围绕着安利的价值观念——作为社会的每一分子,每个企业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2、长期性原则
国外研究认为,公益营销要趋向于“公益事业标记活动”(Cause Branding),它代表了一项长期的承诺。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某企业一直支持公益事业,有87.5%的消费者表示将会对企业的行为有更好的评价(马轶红,2007)。企业实施公益营销应坚持长期性原则
3、适时性原则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举国悲恸,全国动员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浪潮。然而在这次突发灾难面前,一些跨国公司的表现却让国人失望。一则网络流传的顺口溜反映了国人心态的一个侧面。“以后喝王老吉(1亿元),存钱到工商(8726元万元),还是用移动(5820万元),买电器到苏宁(5000万元),……,如果大家都买联想,联想将在5年内超越戴尔;如果大家都买吉利,吉利将在5年内超越大众丰田。”而在这之前,民众却对跨国公司的表现赞赏有加。民众态度转变的如此之快,这里面的奥妙值得深思。我国是一个有着慈善文化传统的国度,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已经深入民众心中数千年。在大灾大难面前,跨国公司的迟钝反映与民众的期望发生巨大反差,这样便有了网络上流传的“斗鸡大会”。上述事例反映了,企业参与公益活动(如慈善活动)有时候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使然。因此,我们主张在某些不得不参加的公益活动,企业何妨不试实施公益营销策略。
营利性企业永远摆脱不了逐利的形象,适时的公益营销活动容易摆脱“作秀”之嫌;另一方面,企业有时必须参加公益活动以满足社会民众对企业的期望,此时企业实施公益营销则无“作秀”之嫌。因此,适时性原则也是企业实施公益营销策略应坚持的一个原则。
⑵ 赞助公益事业是什么营销策略
如你所说,赞助公益事业确实是大社会营销观念的体现,属于4P中促销中的版公关
是品牌营销权策略,对品牌形象的树立很有帮助
特别是选择好的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进行资助,光是媒体深度报道的宣传效果这一块就能取到打广告做不到的效果。
⑶ 2020最后一波营销案例盘点,个个都是「圈粉」收割机
|烧文|烧脑广告(shukewenzhai)
2020馀额不足,剩下的几天,告别魔法幻想的2020,进入新的2021。
回顾今年,广告业的市场营销江湖依然充满活力,各种市场营销玩法层出不穷,收获了很多精彩的案例。抓住2020年的尾巴,一起回顾今年最有创意的屏幕营销案例吧。
中国银联诗长河
继去年屏幕上的诗POS机公益IP之后,今年中国银联回到山上,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合作,在张家界举行了诗长河公益转播。以没有商品只有才能的宗旨,温暖地实践了看山里孩子的才能的承诺。
在线,中国银联将孩子们写的诗和古今诗作为百米长卷艺术装置,悬挂在悬崖绝壁上,创造了真正版本的诗长河,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诗源远流长的味道
另外,中国银联跨境农民山泉推出诗瓶,使山上孩子写的诗登上亿瓶以上农民山泉的瓶身,释放出更多的公益能量,进一步扩大了诗长河活动的声音。
总的来说,今年中国银联通过传统诗意和温暖的创造性组合形式和跨境合作官媒公益转播等新游戏,连接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圈层,真正传达了公益的温暖和能量。同时,通过不断深化诗歌POS公益IP,也有助于品牌进一步沉淀更有生命力的品牌资产,形成更有责任感、更温暖的品牌形象。
美团销售x麦当劳CP官宣
近年来,CP联动成为品牌营销的常见操作。在今年520的节点上,被网民称为霸总追妻的美团和麦当劳,成功地构成了西红柿炒菜CP,获得了声量。
回顾这条培养CP的道路,从在线快递骑手的互动、触摸、杀死在线官方微博的互动,肯定为CP埋下了爱的种子。正式官宣当天,西红柿炒菜CP在线撒狗粮,发布宣传电影和一系列充满爱意的海报,同时发布双方平台合作的信息和优惠,激发了用户的观众和消费欲望。
与传统的跨境营销方式相比,集团CP显然是现在年轻人最喜欢的形式。这次的CP联动,对麦当劳来说,利用美团的用户流量,扩大了新的会员成长口,对于美团来说,利用麦当劳的声音,进一步深入人心。简而言之,两个词:双赢。瑞幸咖啡厚奶咖啡轻奶茶
一直是市场营销和广告名人的瑞幸,2020年上半年经历一系列骚动后,下半年强烈带着最新产品厚奶咖啡回来,魔性广告电影
详细复印链接打开:https://v。qq。com/x/page/b3214bpepob。html
这个洗脑广告,着重于职场人员的魔性瞬间,利用厚生胃、厚薄发等系列带有厚字的语言,连接5个日常故事场景。所有短片的最后,通过反复的口号,将厚乳拿铁冷萃取厚牛奶注入的亮点植入参加者的心中,加强了产品的记忆点。更有趣的是,电影的最后以猫为幕后大学boss的设计,在刺入年轻人的萌点的同时,开始了猫的代言热潮,引起了各大品牌的相继模仿。
除了魔性视频之外,作为视频创造性的延伸,瑞幸还发表了厚乳时代海报,继续将沙雕风格推进到最后,以各种魔性姿势,为新产品创造了强有力的视觉记忆点,使品牌受到了更多目标群体的关注。12月,瑞幸继续发力,推出啡对应的0植脂末轻乳好茶系列。在市场营销中,与厚奶咖啡的沙雕风格不同,这次轻奶好茶锁定了国风路线,通过联名现代着名青年艺术家文那,结合宋代语牌名制作了高颜值、非常艺术的杯套和包装,受到了很多年轻职场人士的喜爱。另外,瑞幸邀请了茶圣陆羽等6大古代茗家成为仙人,自己下凡代言人的国风茶,对瑞幸来说,这无疑是另一个大爆炸性的IP。这两个市场营销,可以看出瑞幸在市场营销中的大胆和创新。无论是沙雕风还是国潮风,都正确抓住了现在职场年轻人的喜好,为品牌找到了与年轻消费者对话的有效切入点。
网易严格选择消费,不消费主义
每年双十一,是各大电气商务平台的纷争之地。今年的双十一,网易严格选择了另一条路,从理性消费的观点出发,开始了消费、消费主义的主题。
首先,网易严格选择了反讽广告。在电影的前半部分,网易严格选择了复印和戏剧虐待感的画面,巧妙地包括百达翡翠、SK-II、CUCCI等几个大品牌的古典广告,在diss之后,最后明确了自己的态度。
详细复印链接打开:https://v。qq。com/x/page/o3165nuu1pm。html
除TVC外,网易严格选择了更直观的平面广告,各海报对应商品,公布了产品在各个环节所需的消费者承担的费用,重新定义了现代青年的消费观。
中毒的网易严格选择,11月6日再次给自己演戏,在官方微博上发表文件说要退出双十一战争,附上给用户发信的长图,再次成为网络的话题。这封退战信,不仅给人诚实感,还正确强调了品牌的立场和理念,提高了消费者对网易严格选择的价值共鸣。众所周知,网易严格选择的广告营销一直以反常规为中心。今年的双十一,网易通过消费,不消费主义的新主张,从竞争激烈的双十一营销战争中脱颖而出,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果然,还是套路得人心。
今年下半年,饥饿或品牌战略升级,品牌定位也从配送平台转变为当地生活服务平台。为了打破消费者饥饿或外卖只能送餐的固有印象,他们开始疯狂地改名。
详细复印链接打开:https://v。qq。com/x/page/k3154a9h6up。html
在线,饥饿或发表魔性宣传片,用魔性洗脑演绎各种各样的XXX,进一步将改名与用户需求场景深入联系起来。同时在推特上开始话题#饥饿或改变1万个名字#,联合伊部、有力等平台业者发布主题海报,撬开更大的传播力。
在线、饥饿或承包上海地铁9号线徐家汇站,创造蓝色海洋。投入的海报画面非常简单,是饥饿还是改名的标志,如买菜还是喂猫等,引起了各大社交平台的分裂传播。
同时,饥饿或为上海万名蓝骑士定制新装备,充分发挥蓝骑士的传播能力,饥饿或改名事件实际登陆用户生活。
饥饿或在该系列更名营销中,紧紧抓住饥饿或更名1万个的传播概念,实现了从在线到在线的全权复盖。另外,从结果来看,不仅实现了用户心理的占领,还成功地构筑了用户对品牌的新认知。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现在的品牌越来越能玩了。2020年,整个行业的大环境遇到了寒冷的冬天,但各大品牌然可以从中找到新的游戏方法,给行业带来参考和参考,令人吃惊。
。⑷ 国内外哪些知名品牌做过公益广告或者公益事业
娃哈哈、农夫山泉、怡宝等
⑸ 公益营销的定义
公益营销其实就是与公益组织合作,充分利用其权威性、公益性资源,搭建一内个能让容消费者认同的营销平台,促进市场销售的营销模式。这里所说的非盈利组织的资源往往都是能让公众广泛认同、信任的,由于这些组织的权威性可以被最广泛的消费者接受,而他们的公益性又可以得到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公益营销就是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在产生公益效果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并由此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营销行为。这个定义突出了公益营销的本质是“营销行为”,从而与单纯的慈善活动划清了界限。
⑹ 企业公益活动的例子有哪些,求介绍
金马之家百万爱心献老区
关键词:公益活动舆论宣传经营人心促销
活动目的:公益版性与商业性权相结合的义拍义卖营销活动
响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和“青春家园建设”关爱行动,与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武汉市农业局、武汉市文化局、武汉市卫生局、武汉晚报社、武汉市广播电视局、武汉晚报社、武汉爱心文化传播中心等单位联手,推出大型公益活动“金马之家百万爱心献老区”。
联合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共同举办,增强该活动的权威性、公益性、新闻性和可信度,这是企业组织公益活动的关键问题。
在即将到来的销售淡季,推出与金马之家经营项目和营销活动紧密相连的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挖掘新闻点,吸引大众眼球,提升品牌形象,带动淡季的人流和销售,并为旺季销售做铺垫。
⑺ 慈善营销的案例分析
王老吉一亿元带来的“意外收获”
在中国北方和中部都缺乏饮用凉茶的习惯,王老吉作为灌装饮料领域的后起之秀,2002以前一直盘踞于华南地区,属于地区性的饮料。但是近几年凭借着其完美的定位,恰如其分的解决了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普遍担心的“上火”问题,可以说,王老吉从2002年前维持在的1亿多元销售额迅速成长为2007年销售额近90亿的饮料品牌,关键在于找到了这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之处,并成功包装为市场上的“紫牛”产品。紫牛是指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之处。在市场上表现为:通过在产品、服务、概念中寻找到自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之处的“创意病毒”,接着找到“创意病毒”的早期接受者即“喷嚏者”,通过对“喷嚏者”的感染,使“创意病毒”快速扩散,成为市场上受消费者欢迎的流行物。
可以想象,一家深知紫牛策略的企业在日常的传播活动中,对于市场上存在的“创意病毒”是十分敏感的。5月18日晚,央视一号演播大厅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让广东加多宝集团一夜成名。国内民营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在财富积累增长同时,逐步开始树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参与社会公益的企业公民形象,所以才有了王老吉热心捐助1亿元参与抗震救灾的壮举。对企业本身来说,则是在市场上传播了一个引发争先讨论的“创意病毒”,后续关注度之高直逼当年蒙牛赞助的“超级女生”,带来的营销效果也许大大超出加多宝早先的预期。
著名社区天涯上出现“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胆敢是王石的500倍!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的帖子后,马上在聊天室、论坛社区和MSN、QQ等网络工具上疯狂传播开来,“封杀令”这个“创意病毒”经过“喷嚏者”的传播,热迷症在网民中开始相互感染,纷纷采取实际行动“封杀”王老吉,与此同时,王老吉开始出现在以前不曾覆盖的销售渠道中。不难发现,处于热迷状态的消费者对紫牛产品的态度是紧紧跟随,而不接受甚至主动屏蔽对紫牛产品不利的意见,在消费者中出现了就算“王老吉是营销,我以后也要喝它的声音,所以才有了“捐了一亿,王老吉凉茶重庆卖断货”的火爆局面出现。
从王老吉本身来说,刚刚踏进年度销售的旺季,前期的广告活动已经产生预热效果,但是忠实消费者真正开始大量饮用多半是要在完全进入夏季以后。如何在凉茶饮料市场跟进者已经增多,消费者对王老吉处于充分知晓的情况下吸引眼球,成为王老吉品牌的一大营销阻点。正如初到草原,忽然在看到远处一群花白奶牛觉得很新鲜,而如果一路下来,你将不断的看到花白奶牛,你还会觉得有趣吗?但是突然在一片花白奶牛间出现一头紫色的奶牛,你是不是觉得很惊奇。王老吉就是要做这头紫色的奶牛,要将消费者的目光聚集过来。如此一来,捐款数额就只是数字上的问题,但必须是一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数额,最好还能出人意料。可以说,“一亿元”对王老吉来说就是一个完美的“创意病毒”。
如今,人们不仅熟知了王老吉,而且知道了加多宝。品牌对饮料企业的重要性相比其他行业更重要,相比较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市场上活动而言,王老吉确实需要一次声名鹊起的,才能稳固其中国第一罐的美誉。
与其说王老吉是一次意外的收获,不如说是一次紫牛实效的完美演绎,但是行动第一,公关第二,千万别留下为营销而营销的印象,反而会得不偿失。王老吉终究是应是中国人的老话“善有善报”。 家乐福的“第一先锋”
家乐福在2008年可以说是招来横祸一场,因为“圣火传递”而卷入民族情绪的漩涡,在人们抵制家乐福的初期其并不曾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而此次地震过后,家乐福可以说还是处于藏独事件的“扑火”状态,公关事务还处于紧张运转中。所以才有了5月12日下午,汶川受灾的消息一传出,家乐福当即指示位于成都的五家门店向灾区紧急捐赠帐篷、棉被等救灾物品,同时通报法国总部。家乐福国际基金会随即决定,向中国受灾地区捐赠人民币200万元。
可想而知,作为第一个反应的国际企业其行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而中国人一向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相比起后来在网络上被批得狗血淋头的国际大企业,家乐福此次公关之旅可谓合格。
然而,更多的国际企业则在捐款活动中因网民广泛传播“国际铁公鸡排行榜”而苦恼,但其中恰恰却没有家乐福。事实证明,在市场上,只有紫牛才会值得关注,才有价值,家乐福果断决策,获得的先发优势是其他跨国企业所不及的,避免了在抗震救灾捐款活动再次受到攻击。一般来说,国际企业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时,一般需要向总部申请,获得批准后才能动用资金参与,所以很多跨国公司因此在起初的捐款并不太多,陆续才将捐款额扩大至千万级别,这才导致国内的网民的批判声。
紫牛实效强调的就是在市场行为中寻找到有利的“创意病毒”,并通过“喷嚏者”传播出去,在消费者中引起热迷症,成为市场上受欢迎的流行物。家乐福通过第一个参与捐款,接着在各大媒体发布家乐福鼎力支持北京奥运和抗震救灾,而且与地震和救灾的话题一概回避,言谈务实、态度诚恳。既淡化了前期的“支持藏独事件”的不利印象,同时也在国内树立了有爱心的国际企业形象,反而使前期批判者失去了借机批评的口实。
可以说,家乐福此次慈善营销是抓住了“第一个参与”这个创意病毒,通过早期接受者如媒体的记者、支持家乐福的消费者、政府代表等即时的传播出来,使消费者接受了家乐福是支持中国社会公益的国际企业,通过网络上网民的口耳相传使更多的人接受这一点,最终使家乐福的“藏独门”危机得以平息化解。 奥康集团的慈善营销
2007年中国慈善事业风光无限的就是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其凭借独特的慈善模式一举获得2007中国慈善排行榜“特别贡献奖”。4月6日,王振滔在北京正式启动了第一个由中国民营企业家设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王振滔慈善基金会”,该基金会推出了全新的慈善模式:受资助学生要在工作后资助一名贫困学生,这个基金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预计2011年起每年受助者超过1万名。
如果说资助贫困学子的善举有很多,而且王振滔的捐助也不是最大,但慈善的标准不是以捐款多少而论,而是看这一举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多大,能否以自己的善举带动更多的人行善。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振滔慈善基金会”这一善举意义深远,而获得慈善排行榜“特别贡献奖”也是理所应当。
2007年奥康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举动就是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皮具产品供应商。与此同时,奥康的慈善营销也顺势展开。5月10日,奥康集团宣布:秉承“人文奥运”精神,通过帮助奥运冠军实现个人“公益梦想”,构建2008“公益奥运”的“圆梦行动”正式启动。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圆梦基金同时成立,总额约为3000万元人民币。马燕红、高敏、钱红、王军霞、杨凌、田亮等6位奥运冠军成为第一批“圆梦大使”。“杨凌,奥运之光,白内障儿童康复计划”、“田亮爱心病房,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康复项目”、“马燕红,退役体操运动员脊椎矫正康复计划”、“钱红,公开水域救助工程”等慈善工程也相继展开。吸引了新浪、SOHU等网络媒体及10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在短时间内,营造出社会热点。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发现,虽然奥康所做的都是慈善事业,本着以一颗慈爱的心去扶助贫困弱小群体,是没有追求任何回报的,但是,也正是这种无私的举动吸引了媒体与社会的关注,获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同,无形之中,对于提升奥康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有了极大帮助。这就是慈善营销的魅力所在,不去刻意追求名誉,而让社会主动去关注。业界有句话说的好“做广告不如做新闻,做新闻不如做公益”,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功利营销的今天,大多企业都是以赢利为目的采取一系列营销方式,而公众也早已对那种赤裸裸的企业、产品宣传不以为然。不可否认,营销是企业的终极目的,但是可以采用的手段很多,以慈善事业为载体的运作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不失为一种高明的营销方法,既回馈了社会,博得了公众的赞誉,也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慈善营销,必将能大行天下。
⑻ 为什么用品牌营销来做公益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做公益?
我答:“私心,每个人都有,私心大了就成了公益,公益就是做利益更多人的事。”很多人对公益存在误解,认为过着苦行憎的生活就是公益。是这样吗?我认为做公益的前提就是你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如果连自己身边的人都照顾不好,那么这个人所做的公益只是作秀。
中国人对做公益的概念和形态是很单薄的,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人心皆善,公益事业的善举善德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但囿于个人资质和实力,鲜有人将公益思想付诸于行动。究其原因,盖因将“公益”二字抬举过高,以为非捐资千万而不能谓之“公益”。声浪传播理论发现,公益由于发声不明确导致公众的认知判断错误。想要创造并维护一个品牌发声点,就要从品牌的原点出发,提炼出一个有力的发声点,并聚焦在这一点展开一系列的品牌声浪传播运动,慢慢积累发声能量,公益的概念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为此付诸行动。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营销公益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公益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快速、有效的推广公益。只有将公益植入到每个人的心理,利用它独特的品牌发声,才能呐喊出更强大的声音,变成声浪,浪浪激荡。让做公益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时尚,让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及时的关怀。
我们分散在都市森林的各个角落,每天为不同的理想奔忙着,但我们身边都会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能变得更加美好。但钱财的富余比不上精神的富足。
⑼ 公益营销的起源
1、筹划阶段
筹划阶段是企业决定实施公益营销,并就公益营销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计划的阶段。
1.1分析公益营销环境
企业从其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从而决定是否适合实施公益营销策略。
1.2制定公益营销计划
企业在分析公益营销环境的基础上,决定实施公益营销策略以后,企业应着手制定公益营销计划。公益营销计划至少包括:①主题的选择。②预算资金。③类型的选择。④手段的选择。
1.3公益营销宣传原则
企业选择实施公益营销,就应该坚持适时、适当性原则,偏向宣传公益行为,让民众意识到企业在做公益,公益第一,企业第二。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从一些惯用的宣传手段中选择适当的宣传方式。
2、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是整个公益营销的核心。企业在基于对统筹分析的基础上,应该着手执行公益营销。
2.1组织营销管理队伍
公益营销的专业性决定了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公益营销管理队伍,这样,活动的执行往往会具有最大的影响力,而且便于企业的内部沟通,加强内部资源的支持,得到最有效的管理和实施。
2.2与相关参与者的沟通
公益营销是在相关参与者参与下开展的营销方式,公益营销执行过程中,与相关参与者进行沟通则是企业实施公益营销的重要保证。公益营销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媒体、消费者等企业外部参与者,而且还包括企业职工。企业应该坚持诚实信用的原则,向有关参与者明确其实施公益营销的目的。
2.3诚实履行承诺
公益营销需要企业给予相关参与者承诺,如与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公益营销,企业往往会许诺给予该组织相应的捐赠。企业在执行公益营销的过程中,应诚实履行承诺,不然企业的品牌或形象将会损坏殆尽。
3、评估阶段
对公益营销的评估应集中在:①宣传的评估,公益营销的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宣传的成与否。②其他机构、组织及民众度评估。③员工态度评估,公益营销能够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因此员工态度评估也是验证本次公益营销程度的方式。 大工业时代以后,经济追求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人们对经济变得又向往、又回避——大家向往得到财富,但又回避着别人把它从自己兜里再“营销”出去,大家一面苦练推销术,一面又在拒绝推销。在今天看来,极具功利性的、被人文化了的现代货币,给人类交往筑起了一道道无形的高墙。
与此同时,相对无功利的艺术、文化、体育、教育、血缘关系等中介,却成为人们交往中较容易放松戒备、袒露心扉的高效载体,当然,高尚的公益事业自然也在其中。于是,个别有先见之明的企业人士,逐渐避开世俗的视野,搭上公益的快车,驶向营销的彼岸。这样一来,传统营销理念的公益营销等新思路、新方法便传播开来。 说到“公益营销”概念的提出以及该学科的由来,还有实证性的统一说法,但它作为一个理论词汇的出现,应当晚于营销学科的建立。最初,企业苦于竞争压力,为了在营销中找寻差异化,便开始尝试着结合产品的特点通过对社会公益事务的支持,快速获得民众的信任,进而嫁接和渗透到消费行为中,以换得营销的出路。后来,大家从经验的总结中,积攒了些理论,开始为更多的企业所了解、尝试,逐渐地,成为营销体系的一个理论分支。今天,有关此类学问的书籍亦由不少出版,特别是海外的译本占多数,中国本土对公益营销理论的研究尚未普及。实际上,无论我们在现实中怎样吆喝传达公益思想、慈善理念,但爱心公益营销的实质是以公益为后缀、营销为前提的,归根结底是为企业利润服务。那么,公益营销何以被社会普遍认可、接受呢?它就是因为不像传统营销观念的急功近利,或是体育营销、艺术营销充满着纯娱乐色彩那样,公益营销对公众利益的尊重和支持,体现出一种莫大人性和道德的关怀。
大量的企业事实和社会公益文化的迫切需求告诉我们,公益营销已经是受到社会广泛认可、接受了的,且为某些企业的营销方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我这里说“某些”,指的是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
⑽ 多力今年在做公益了吗
多力一直在做公益。去年就有给贵州大湾村、河北西柏坡希望小学捐赠爱心油。今年举办了一个谁是多力广场舞公益推广大使的活动,从全国选出48支广场舞队伍成为多力的公益大使,还挺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