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市场营销学中对"市场"的定义是什么要名词解释
市场营销学是站在卖方的角度来理解和运用“市场”这一概念的,因此市场通常仅指买方,即专指需求,而不包括卖方即供给一方。在市场营销学的范畴里,“市场”往往等同于“需求”。
2. 市场营销学中的交换和经济学中的交换的区别在哪
经济学的交换在我复看来制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就是等价,在某些时候,交换可能取决于市场的供需状态。也就是说经济学的交换取决于以上两个原则:一是等价交换,二是供求关系。
市场营销方面在我看来并不是交换那么简单,首先交易的双方属于博弈双方,博弈双方对信息的掌握程度是不对称的,所以交易不可能公平,也就是经济学里面的等价原则失灵。
当代指导市场营销的理论越来越倾向于心理学范畴,关于定位,心理认知等的理论最为前卫,而且商业收益也最高。更多的应该把市场营销看成是资源的争夺、获取、抢夺的学问,夺什么呢,夺的是消费者的心理位置。我们把位置的总和看成是资源的综合体,只要人出生,这类资源就存在,可以当成是公共资源。如何获得及利用公共资源是市场营销的首要任务!
3. 上海世博会为例市场营销学 里市场的概念是什么
市场的概念
1.市场的形成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存在可供交换的商品。
(2)存在着提供商品的卖方和具有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买方。
(3)具备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价格,行为规范及其他条件。
2.市场的含义
(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2)市场是某种商品需求的总和。
(3)市场是买主、卖主力量的集合。
(4)市场是指商品流通的领域,是交换关系的总和。
3.营销市场
市场是由人口、购买力和购买动机有机组成的总和。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动机
人口因素: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人口越多,现实和潜在的消费需求就越大。
购买力:指人们支付货币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
购买动机:指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愿望和要求,它是消费者将潜在的购买力变为现实购买行为的重要条件。
二、市场的类型
1.根据市场范围划分
2.根据市场客体划分
3.根据市场状况划分
4.根据竞争程度划分
5.根据商品流通环节划分
6.根据市场交换方式划分
7.根据市场出现的先后划分
1.根据市场范围划分
(1)区域市场:商品在地区范围内流通形成的区域市场。
(2)国内市场
(3)国际市场
2.根据市场客体划分
商品经济的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
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
3.根据市场状况划分
(1)卖方市场:商品供不应求,卖方把持市场主动权。
(2)买方市场:商品供过于求,买方具有市场主动权
4.根据竞争程度划分
(1)完全竞争市场:一个行业中有非常多的独立生产者,他们以相同的方式向市场提供同类的标准化的产品。
(2)完全垄断市场: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或一种产品只有一个销售者或生产者,没有或 基本没有别的替代者。
(3)寡头垄断:一种产品有大量消费者或用户的情况下,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了绝大部分生产量和销售量,剩下的一小部分则由众多小企业去经营。
(4)不完全垄断:指一个行业中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同一种产品,每一个企业的产量或销售量只占总需求量的一小部分
5.根据商品流通环节划分
(1)批发市场:将商品卖给最终消费者以外的任何购买者的交易活动。
(2)零售市场:将商品直接卖给最终消费者的交易活动。
6.根据市场交换方式划分
(1)易货交易市场:以货易货的市场。
(2)现货交易市场:立即进行交割的市场。
(3)期货交易市场:在未来指定时间进行交割的市场
7.根据市场出现的先后划分
(1)现实市场:指对企业经营的商品有需要,有支付能力,又有购买动机的现实顾客。
(2)潜在市场:指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市场的市场。
(3)未来市场:指暂时尚未形成或只处于萌芽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必将形成并发展成为现实市场的市场。
潜在市场可分为三类
1)对某种产品有购买动机但没足够支付能力的人或组织机构。(有动机,没能力)
2)对某种产品有支付能力但没有形成购买动机的人或组织机构。(有能力,没动机)
3)对某种产品具有潜在需要的人或组织机构。(有能力,有动机,但自己还没意识到)
三、当代市场特征
1.市场的科技化
2.市场的国际化
3.市场的软化
4.市场的绿化
5.市场的标准化
6.市场的差别化
7.市场的替代化
8.市场的高级化
4. 市场营销学到底是什么
市场营销观念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市场营销,市场和顾客让渡价值的含义
难点:市场营销观念
1.1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1)
一,市场营销的涵义
活动,行为 营销活动管理 动态市场
Marketing
学科 市场营销学 市场学
市场营销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1985)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的这种职能,认识目前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大小,选择和决定企业能最好地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劳务和计划(或方案),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
—— Philip Kotler(1984)
市场营销的通俗定义:
市场营销就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手中移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过程.
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
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性一门科学.
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市场营销的涵义:
第一,市场营销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市场营销是反映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实现社会目标.微观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它是根据目标顾客的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生产者流转到目标顾客,其目的在于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实现企业的目标.
第二,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是交换,但其范围不仅限于商品交换的流通过程,而且包括产前和产后的活动.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往往比产品的流通过程要长.现代社会的交易范围很广泛,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形成了普遍联系的市场体系.
第三,市场营销与推销,销售的含义不同.市场营销包括市场研究,产品开发,定价,促销,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而推销,销售仅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一个环节或部分,是市场营销的职能之一,不是最重要的职能.
1.1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2)
二,市场定义及分类 :
(一)市场的概念
1,市场的定义
(1)狭义: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如:赶墟,菜市,超市.
(2)广义:
市场是指某种商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总和.
(3)现代市场的涵义不仅包括买卖双方现实的和潜在的交换活动,而且主要是买方的活动,即认为市场是由具有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消费者群所组成,是指某种商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总和.当人们提出"中国是个很大的市场"这一说法时,并不是指地理区域的大小,而是说明中国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包括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
2,构成市场的三个基本条件:
①可供交换的产品;
②卖主和买主;
③交易的价格及条件.
3,市场构成三要素:
人口
购买动机(欲望)
购买力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动机(欲望)
例:桂林市小汽车市场
=60万人口 ×20%的人有购买力 ×50%的人有购买动机
①人口是基本要素,一般地人口多现实和潜在的消费需求越大.
②购买力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市场容量的大小,如发达与不发达地区.
③购买动机是将购买力转化为购买行为的催化剂.
(二) 市场的分类 (1)
1,根据市场出现的先后划分为现实市场,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
现实市场是指对企业经营的某种商品有需要,有支付能力,又有购买欲望的现时顾客.
潜在市场是指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市场的市场.
未来市场是指暂时尚未形成或只处于萌芽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必将形成发展成为现实市场的市场.
2,根据顾客的性质划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
消费者市场(又称为消费品市场)是指为了个人或家庭消费需要而购买或租用商品或劳务的市场.
组织市场是指购买者由各类组织所组成的市场.组织市场又可分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和政府市场.
(二)市场的分类(2)
3,从经济学角度划分市场模式
纯粹垄断市场.是一种不存在竞争或基本不存在竞争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上,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没有或基本没有其他的替代者.
寡头垄断市场.是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的市场.
垄断性竞争市场.是最常见的一种企业市场模式.它是指在一行业中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同一种产品,且每个企业的产量只占总产量的一小部分,有少量较大的企业占有一定份额的市场.
竞争性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有非常多的独立生产者,每个企业都很小,他们都以相同的方式向市场提供同类的,标准化的产品.
1.1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3)
三,市场营销的相关概念 (1)
1,需要,欲望和需求
2,产品
3,效用,费用和满足
4,交换
5,市场
5. 市场营销学是如何定义市场的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传统观念的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如商店、集市、商场、批发站、交易所等等。
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广义的市场是指由那些具有特定需要或欲望,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顾客所构成的。
市场=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
(3) 商品行销的区域
例如: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4) [coverage]∶比喻言论、风气等所影响的范围。
这种理论在群众中是没有市场的
(5)市场营销(marketing):1.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是指企业超越本国国境进行的市场经营活动。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营销一样,需要企业文化整合、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营销组合、实行目标营销等一系列营销过程的战略确定及战术实施。在确定正确的市场定位后制定适当的营销组合方案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从而实现企业的利润。国际营销既要适应国内环境,又要适应国际环境,国际市场营销比之国内市场营销具有更大、更多的差异性、复杂性和风险性。2.国内市场营销(Domestic Marketing)。
市场
基本解释
1. [market]
2. 买卖商品的场所,把货物的买主和卖主正式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易的地方
农贸市场
3. 商品行销的区域
国内市场
4. [coverage]∶比喻言论、风气等所影响的范围
这种理论在群众中是没有市场的
详细解释
1. 商品买卖的场所。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每阅市场,登酒肆,逢人即与相喜。” 清 兰陵忧患生 《京华百二竹枝词》:“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赵树理 《三里湾·回驴》:“牲口市场在集市的尽头接近河滩的地方。”
2. 商品行销的区域。如: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农村市场等。
3. 比喻思想言论影响所及的地方。多含贬义。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不加批评,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它们去占领市场,当然不行。”
基本概念
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而此交易场所乃为消费者为了减少搜寻成本所形成。
今日,市场具备了两种意义,其中一个意义是场所,如传统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等,另一意义为交易行为的总称。市场一词不仅仅只是场所,还包括了在此场所进行交易的行为。故当谈论到市场大小时,并不仅仅指场所的大小,还包括了消费行为是否活络。
市场虽为交易行为的总称,但交易行为不一定是自由,尤其是在提供商品或选择交易对象时,会因外部的干扰如法条、公约等加以限制。可以自由提供商品与选择交易对象的称为自由市场,反之则为非自由市场。
商品经济运行的载体或现实表现。相互联系的有4层含义:一是商品交换场所和领域;二是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汇合和总和;三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四是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劳动分工使人们各自的产品互相成为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人们互相成为市场;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范围和容量就越扩大。同时,市场在其发育和壮大过程中,也推动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通过信息反馈,直接影响着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上市时间、产品销售状况等;联结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供、销各方,为产、供、销各方提供交换场所、交换时间和其他交换条件,以此实现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自的经济利益。
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交换关系,形式上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实质上体现着交换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因而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市场上商品交换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市场的社会性质。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市场的实现首先是为资本家实现其剩余价值,商品运动受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规律的驱使,因而决定了市场的资本主义性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市场上所发生的交换关系是作为公有制主人的广大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互助的关系,市场的实现首先是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因而决定了市场的社会主义性质。
市场类型的划分是多种多样的。按产品的自然属性划分,可分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按市场范围和地理环境划分,可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城市市场、农村市场等;按消费者类别划分,可分为中老年市场、青年市场、儿童市场、男性市场、女性市场等。
1.含义:所谓市场,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指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由买卖关系引发出来的卖方与卖方之间的关系以及买方与买方之间的关系
2.分类:交易对象——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交易范围——地方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交易数量——批发市场、零售市场
3.现代市场的主要特征:
①统一的市场——意义:不仅使消费者在商品的价格、品种、服务上能有更多的选择,也使企业在购买生产要素和销售产品时有更好的选择
②开放的市场——意义:一个开放的市场,能使企业之间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③竞争的市场——竞争是指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各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和扩张行为
努力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品种等方面创造优势
意义:充分的市场竞争,会使经济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④有序的市场——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
意义:市场有序性能保证平等竞争和公平交易,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市场的交易原则: 自愿原则 平等原则 互利原则 商业道德
“市场可以增加50%的税收,而它也同时会增加由奢侈品所产生的笑脸的数目:
第一种 和 第二种 奢侈品 = 1 个笑脸
第三种 和 第四种 奢侈品 = 2 个笑脸
第五种 和 第六种 奢侈品 = 3 个笑脸
第七种 和 第八种 奢侈品 = 4 个笑脸
当城市成长并且繁荣起来后,住在城市邻近区域的农夫、工匠、技工们就会开始互相交易并且对城市的经济产生贡献。显而易见的,最好的交易方式就是在城市中有一个集中的地方,像是市场,可以让人们在此提供货物以及买卖服务,方便人们寻找货物及接洽生意。当一个城市的市场变得庞大而且更开放时,城市的经济活力也相对会增长起来。”
而市场营销中的市场则是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这就明显区别了市场的区别。因此作为营销人员要明白其中的区别真的很重要。
现在的市场形式有传统市场,资金市场,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服务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技术市场。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对市场笼统的定义为:为了满足某种特定的需求和欲望而购买或准备购买某种特定商品的消费者群体。
现代市场营销把市场形容为“流动的消费者群体”也由此而来。
6. 市场营销学中对"市场"的定义是什么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5年对市场营销下了更完整和全面的定义:市专场营销“是对思想、产品属及劳务进行设计、定价、促销及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从而产生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这一定义比前面的诸多定义更为全面和完善。
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即研究企业如何识别、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从满足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出发,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的整体活动,通过交换
,将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向消费者手中,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7.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的区别是
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学都是英文单词Marketing
以下:
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期产生于美国。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市场营销学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其应用从赢利组织扩展到非赢利组织,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当今,市场营销学已成为同企业管理相结合,并同经济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边缘管理学科。西方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哲学的演变是密切相关的。美国市场营销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什么是市场营销
西方市场营销学者从不同角度及发展的观点对市场营销下了不同的定义。有些学者从宏观角度对市场营销下定义。例如,麦卡锡把市场营销定义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或人类需要,实现社会目标。又如,Philop Kotler指出,“市场营销是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市场营销意味着和市场打交道,为了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去实现潜在的交换”。
还有些定义是从微观角度来表述的。例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于1960年对市场营销下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引导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企业营销活动”。
麦卡锡于1960年也对微观市场营销下了定义: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责,它将产品及劳务从生产者直接引向消费者或使用者以便满足顾客需求及实现公司利润”(《基础市场学》第1 9页)。这一定义虽比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前进了一步,指出了满足顾客需求及实现企业赢利成为公司的经营目标,但这两种定义都说明,市场营销活动是在产品生产活动结束时开始的,中间经过一系列经营销售活动,当商品转到用户手中就结束了,因而把企业营销活动仅局限于流通领域的狭窄范围,而不是视为企业整个经营销售的全过程,即包括市场营销调研、产品开发、定价、分销广告、宣传报导、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售后服务等。Philop Kotler于1984年对市场营销又下了定义:市场营销是指企业的这种职能,“认识目前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大小,选择和决定企业能最好地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劳务和计划(或方案),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 。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5年对市场营销下了更完整和全面的定义:市场营销“是对思想、产品及劳务进行设计、定价、促销及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从而产生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这一定义比前面的诸多定义更为全面和完善。主要表现是:
(1)产品概念扩大了,它不仅包括产品或劳务,还包括思想;
(2)市场营销概念扩大了,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包括赢利性的经营活动,还包括非赢利组织的活动;
(3)强调了交换过程;
(4)突出了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但是在200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市场营销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一概念为:市场营销是组织的一种功能和一系列创造、交流并将价值观传递给顾客的过程和被用于管理顾客关系以让组织及其股东获利。
[编辑]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即研究企业如何识别、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从满足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出发,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的整体活动,通过交换 ,将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向消费者手中,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市场营销涉及到其出发点,即满足顾客需求,还涉及到以何种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如何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即通过交换方式,产品在何时、何处交换,谁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联接。可见,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应当包含需求及相关的欲求、需要,产品及相关的效用、价值和满足,交换及相关的交易和关系,市场、市场营销及市场营销者。
1.需求及相关的欲求和需要
(1)需要(Needs)
指消费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如人们为了生存,需要食物、衣服、房屋等生理需求及安全、 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市场营销者不能创造这种需求,而只能适应它。
(2)欲求(Wants)
指消费者深层次的需求。不同背景下的消费者欲求不同,比如中国人需求食物则欲求大米饭,法国人需求食物则欲求面包,美国人需求食物则欲求汉堡包。人的欲求受社会因素及机构因素,诸如职业、团体、家庭、教会等影响。因而,欲求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市场营销者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欲求,如建议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
(3)需求(Demand)
指有支付能力和愿意购买某种物品的欲求。可见,消费者的欲求在有购买力作后盾时就变成为需求。许多人想购买奥迪牌轿车,但只有具有支付能力的人才能购买。因此,市场营销者 不仅要了解有多少消费者欲求其产品,还要了解他们是否有能力购买。
2.产品及相关的效用和价值的满足
(1)产品(Proct)
是指用来满足顾客需求和欲求的物体。产品包括有形与无形的、可触摸与不可触摸的。有形产品是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载体。无形产品或服务是通过其他载体,诸如人、地、活动、组织和观念等来提供的。当我们感到疲劳时,可以到音乐厅欣赏歌星唱歌(人),可以到公园去游玩(地),可以到室外散步(活动),可以参加俱乐部活动(组织),或者接受一种新的意识(观念)。服务也可以通过有形物体和其他载体来传递。市场营销者切记销售产品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如果只注意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就会产生“市场营销近视症”。
(2)效用、价值和满足(Utility,Value,Satisfaction)
消费者如何选择所需的产品,主要是根据对满足其需要的每种产品的效用进行估价而决定的。效用是消费者对满足其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效能的估价。产品全部效能(或理想产品)的标准如何确定?例如某消费者到某地去的交通工具,可以是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飞机等。这些可供选择的产品构成了产品的选择组合。又假设某消费者要求满足不同的需求,即速度、安全、舒适及节约成本,这些构成了其需求组合。这样,每种产品有不同能力来满足其不同需要,如自行车省钱,但速度慢,欠安全;汽车速度快,但成本高。消费者要决定一项最能满足其需要的产品。为此,将最能满足其需求到最不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进行排列,从中选择出最接近理想产品的产品,它对顾客效用最大,如顾客到某目的地所选择理想产品的标准是安全、速度,他可能会选择汽车。
顾客选择所需的产品除效用因素外,产品价格高低亦是因素之一。如果顾客追求效用最大化,他就不会简单地只看产品表面价格的高低,而会看每一元钱能产生的最大效用,如一部好汽车价格比自行车昂贵,但由于速度快、修理费少、相对于自行车更安全,其效用可能大,从而更能满足顾客需求。
3.交换、交易和关系(Exchange、Transactions、Relationships)
(1)交换(Exchange)
人们有了需求和欲求,企业亦将产品生产出来,还不能解释为市场营销,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才使市场营销产生。人们通过自给自足或自我生产方式,或通过偷抢方式,或通过乞求方式获得产品都不是市场营销,只有通过等价交换,买卖双方彼此获得所需的产品,才产生市场营销。可见,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要完成一笔交换,必须满足下列5个条件:
•至少要有两个参与交换的伙伴;
•参与的一方要拥有另一方希望获得东西;
•参与的一方要能与另一方进行沟通,并能将另一方需要的商品或是服务传递过去;
•参与一方要有接受或是拒绝的自由;
•参与一方要有与另一方交往的欲望。
有时,上述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交换也不一定发生。但是若没有这些条件,交换肯定不会发生。
(2)交易(Transactions)
交换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事件。如果双方正在洽谈并逐渐达成协议,称为在交换中。如果双方通过谈判并达成协议,交易便发生。交易是交换的基本组成部分。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价值的交换,它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而交换不一定以货币为媒介,它可以是物物交换。
交易涉及几个方面,即两件有价值的物品,双方同意的条件、时间、地点,还有来维护和迫使交易双方执行承诺的法律制度。
(3)关系(Relationships)
交易营销是关系营销大观念中的一部分。精明能干的市场营销者都会重视同顾客、分销商等建立长期、信任和互利的关系。而这些关系要靠不断承诺及为对方提供高质量产品、良好服务及公平价格来实现,靠双方加强经济、技术及社会联系来实现。关系营销可以减少交易费用和时间,最好的交易是使协商成为惯例化。
处理好企业同顾客关系的最终结果是建立起市场营销网络。市场营销网络是由企业同市场营销中介人建立起的牢固的业务关系。
4.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及市场营销者
(1)市场(Markets)
市场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并且愿意和可能从事交换来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潜在顾客所组成。一般说来,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换的场所。但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看,卖方组成行业,买方组成市场。行业和市场构成了简单的市场营销系统。买方和卖方由四种流程所联结,卖者将货物、服务和信息传递到市场,然后收回货币及信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是由诸多种类的市场及多种流程联结而成的。生产商到资源市场购买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及原材料),转换成商品和服务之后卖给中间商,再由中间商出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则到资源市场上出售劳动力而获取货币来购买产品和服务。政府从资源市场、生产商及中间商购买产品,支付货币,再向这些市场征税及提供服务。因此,整个国家的经济及世界经济都是由交换过程所联结而形成的复杂 的相互影响的各类市场所组成的。
(2)营销(marketing)
营销(Marketing)的任务是辨别和满足人类和社会的需要。对营销所作的最简明的定义是:“满足需求的同时而获利。”美国营销协会(AMA)从管理角度所下的定义是: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顾客价值,管理顾客关系的一系列过程。我们从社会和管理角度对营销下定义。社会角度的定义说明了营销的社会作用。从这一角度看,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他的需要并形成产品自我销售。营销的对象有十大项:有形的商品、无形的服务、事件、体验、人物、地点、财产权、组织、信息和理念。
(3)市场营销(Marketing)及市场营销者(Marketers)
上述市场概念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市场营销概念。它是指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亦即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而利用市场来实现潜在交换的活动。它是一种社会的和管理的过程。
市场营销者则是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人。市场营销者既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作为买方,他力图在市场上推销自己,以获取卖者的青睐,这样买方就是在进行市场营销。当买卖双方都在积极寻求交换时,他们都可称为市场营销者,并称这种营销为互惠的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