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感官营销 感官营销如何运用
感官营销应该就是利用身体的感受器官进行营销的一种策略了。感官营销的产品版应该是多种多权样的。根据产品的不同,感官营销的策略也不同。如果是食品的话,主要利用人的眼睛,鼻子和嘴进行感官了解。看清颜色,闻它的味道,然后品尝它的滋味。得出对产品的评价。达到售卖商品的目的,这就是感官营销。感官营销是最直接的营销方式,应该值得推荐。
『贰』 食品感官评定如何分类不同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章 食品感官检验
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内容:
了解食品感官评价、感官检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了解感官检验的类型、方法及基本要求;掌握感官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食品的感官评价;熟练地掌握常用的感官检验法,如差别检验法、分类检验法验法。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
感官检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感官检验的类型、方法及基本要求;感官评价的基本方法,
1.感官检验技术概论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1.1感官检验的类型
1.1.1分析型感官检验
分析型感官检验是把人的感觉器官作为一种检验测量的工具,来评价样品的质量特性或鉴别多个样品之间的差异等。
必须注意评价基准的标准化、试验条件的规范化和评价员的素质选定。
分析型感官检验是评价员对物品的客观评价,其分析结果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干扰。
1.1.2偏爱型感官检验
偏爱型感官检验是以样品为工具,来了解人的感官反应及倾向。这种检验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能客观地评价不同检验人员的感觉状态及嗜好的分布倾向。
1.2感官检验的发展过程
统计学、生理学、心理学是感官检验的三大科学支柱。
在食品工业中应用:酒的品味、食品新鲜度的鉴别、罐头容器与内容物的检验、冻肉变质的目测、香料的香味检验、啤酒的气泡检验、酱油的香气检验、食品的包装检验等。
1.3感觉的概念
1.3.1感觉的定义
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反应。一种特征或属性即产生一种感觉。
1.3.2 感觉的分类及其敏感性
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除上述的五种基本感觉外,人类可辨认的感觉还有温度觉、痛觉、疲劳觉、口感等多种感官反应。
感觉的敏感性是指人的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识别和分辨能力。
1.3.3感觉阈
它是指从刚好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范围。
感觉阈值:就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依照测量技术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感觉阈的概念分为下列几种。
(1)绝对感觉阈 指以使人的感官产生一种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刺激强度范围值。
(2)察觉阈值 对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我们称它为察觉阈值或感觉阈值下限。
(3)识别阈值 对能引起明确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我们称为识别阈值。
(4)极限阈值 对刚好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我们称它为感觉阈值上限,又称为极限阈值。
(5)差别阈 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差别阈不是一个恒定值,它随某些因素如环境的、生理的或心理的变化而变化。
1.4 感觉的基本规律
1.4.1适应现象(除痛觉)
是指感受物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4.2对比现象(量的影响)
当两个不同的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一般把一个刺激的存在比另一个刺激强的现象,称为对比现象,所产生的反应叫对比效应。
1.4.3协同效应和拮抗效应
当两种或多种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官时,感觉水平超过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或相乘效应。
与协同效应相反的是拮抗效应(相抵、相杀)。它是因一种刺激的存在使另一种刺激强度减弱的现象。
1.4.4掩蔽现象
当两个强度相差较大的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官时,往往只能感觉出其中一种的刺激,这种现象称为掩蔽现象。
2.食品的感官评价
2.1视觉与视觉的评价
2.1.1视觉的产生及其特征
(1)视觉的产生 光照 → 物体发出的波 → 视网膜物像形成 → 刺激感觉细胞 → 视神经 → 视觉中枢 → 视觉
(2)特征 视觉强度取决于光的波长和强度
2.1.2视觉的评价
外形、光泽、色泽
2.2 听觉与听觉的评价
2.2.1听觉的产生与特征
(1)听觉的产生 声波 → 鼓膜 → 刺激耳蜗内感受器 → 听觉神经 → 听觉中枢
(2)频率 音调高低。频率的绝对感觉阈16~20 000HZ。
2.2.2 听觉的评价
人耳对一个声音的强度或频率的微小变化是很敏感的。利用听觉进行感官检验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2.3 嗅觉与嗅觉的评价
2.3.1嗅觉的产生及其特征
嗅区:嗅区内的嗅黏膜是嗅觉感受体,嗅细胞是嗅觉感受体中最重要的成分。
嗅觉的产生;气味 → 嗅细胞 → 大脑 → 嗅觉神经
刺激物必定具有挥发性及可溶性。
由于感觉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时,由淡气味→浓气味。
2.3.2嗅觉评价
嗅觉在食品生产、检验和鉴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4味觉与味觉的评价
2.4.1味觉的产生及其特征
(1)产生 可溶性呈味物质 → 味蕾(味细胞)→ 大脑 → 味觉
(2)特征 不同部位对味觉的灵敏度不同,对不同味觉的敏感度也不同
(3)影响因素 呈味物质的水溶性 、温度 、性别 、年龄 、身体状况、饥饿状态、呈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光学性质等。
2.4.2味觉的评价
刺激性的产生: 弱→强
呈味现象和效果:对比、变调、相乘、相杀
2.5触觉与触觉的评价
2.5.1触觉的产生及其特征
触觉:皮肤的感觉称为触觉。
皮肤上冷点与温点 → 温度刺激感觉 10~600C
2.5.2触觉的敏感性
触觉感受器在皮肤内的分布不均匀,手指尖的敏感性最强。皮肤冷点多于温点,人对冷的敏感性高。
2.5.3触觉的感官评价
触觉的感官评价是通过人的手、皮肤表面接触物体时所产生的感觉来分辨、判断产品质量特性的一种感官评价。
2.6口感的评价
物理性的感觉:硬度、黏度、弹性、酥性、咀嚼性等等。
『叁』 1、什么是食品感官评定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用最简单的话说,因为人的感觉是没有办法量化的。所以用感官评定这个手段,将感性的东西变成和衡量量化的理性指标。比如吃东西咸的程度,辣的程度;化妆品的效果。
这是一门边缘科学,涵盖多门学科。广泛用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等方面。随着人们对产品感觉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行业会用到。
『肆』 食品感官分析包含的四种活动分别是哪些
食品感官分析四种活动是:组织、测量、分析和结论。
①组织:包括评价员的组成、评价程序的建立、评价方法的设计和评价时的外部环境保障。其目的在感官分析实验应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在规定的程序下进行实验,从而使各种偏见和外部因素对结果影响降到最低。
②测量:评价员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的行为反应、采集数据,在产品性质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表达产品定性、定量关系。
③分析: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自评价员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它是感官分析过程的重要部分,可借助计算机和优良软件完成。
④结论:在基于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判断,包括所采用的方法、实验的局限性和可靠性。
『伍』 食品的感官分析从哪几个方面分析的
感官分析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某些感官特性,根据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设计出的一套科学方法,同理化分析一样是重要的检测手段。本项目为感官分析提供了标准化的术语和方法。适用于一切以感官作为重要特性指标的产品检验,例如农产品、食品、饮料、香精香料、化妆品、纺织品及其它消费品等。主要用于原料及产品的质量控制、质量评审、竞争产品的对比,贮藏效果的检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市场调查等。本项目的技术指标:1.提供了感官分析术语137条,其中包括一般性术语;与感觉有关的术语;与感官特性有关的术语;与分析方法有关的术语。2.提供了感官分析的系列方法,分三类:(1)差别检验,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规定了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二~三点检验;五中取二检验;“A-非A”检验五种具体的差别检验方法。(2)标度和差别检验,用以估价差别的顺序与大小或者样品归属的类别或等级,规定了排序、分类、评估、评分、分等五种具体的标度和类别检验方法。(3)分析或描述性检验,用以识别存在于样品中特殊感官指标。规定了简单描述检验和定量描述的感官剖面检验两种具体的分析描述性检验方法。本项目逐一给出了以上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具体作法和结果统计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解决全部实践中遇到的感官指标的分析与评价问题。本项目第一次以标准的形式将感官分析这门新技术引入我国,开辟了我国标准化的新领域,为众多相关行业的现代化及产品质量控制、评比、更新换代、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本项目已在一些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广泛应用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质量、品种、效益意识的增强,可以预期更多的行业和人们将会对感官分析技术有更强烈的需求,必将加快本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产生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
益。本项目吸取了国际标准及相关国外标准的先进技术内容,并有所创新和发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陆』 在食品中感官要求和质量要求是一样的意思吗
食品感官检验就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具体地讲就是凭借眼、耳、鼻、口(包括唇和舌头)和手,对食品的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也就是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用口品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
食品质量的优劣最直接地表现在它的感官性状上,通过感官指标来鉴别食品的优劣和真伪,不仅简便易行,而且灵敏度高,直观而实用,与使用各种理化、微生物的仪器进行分析相比,有很多优点,因而它也是食品的生产、销售、管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广大消费者从维护自身权益角度讲,掌握这种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应用感官手段来鉴别食品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食品感官检验能否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除了与人体感觉器官的健全程度和灵敏程度有关外,还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当人体的感觉器官正常,又熟悉有关食品质量的基本常识时,才能比较准确地鉴别出食品质量的优劣。因此,通晓各类食品感官检验方法,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选购食品或食品原料、依法保护自己的正常权益不受侵犯提供了必要的客观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条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第七条规定了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其中第一项有:“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这里所说的“感官性状异常”指食品失去了正常的感官性状,而出现的理化性质异常或者微生物污染等在感官方面的体现,或者说是食品这里发生不良改变或污染的外在警示。同样,“感官性状异常”不单单是判定食品感官性状的专用术语,而且是作为法律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而严肃。
感官鉴别不仅能直接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在宏观上出现的异常现象,而且当食品感官性状发生微观变化时也能很敏锐地察觉到。例如,食品中混有杂质、异物、发生霉变、沉淀等不良变化时,人们能够直观地鉴别出来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处理,而不需要再进行其他的检验分析。尤其重要的是,当食品的感官性状只发生微小变化,甚至这种变化轻微到有些仪器都难以准确发现时,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如嗅觉等都能给予应有的鉴别。可见,食品的感官质量鉴别有着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越性。在食品的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中,第一项内容一般都是感官指标,通过这些指标不仅能够直接对食品的感官性状做出判断,而且还能够据此提出必要的理化和微生物检验项目,以便进一步证实感官鉴别的准确性。
『柒』 1、什么是食品感官评定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用最简单的话说,因为人的感觉是没有办法量化的。所以用感官评定这个手段,回将感性的东西变成和衡量答量化的理性指标。比如吃东西咸的程度,辣的程度;化妆品的效果。
这是一门边缘科学,涵盖多门学科。广泛用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等方面。随着人们对产品感觉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行业会用到。追问我想了解感官评价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追答具体应用范围很广,这里难以说清。建议去书店的食品行业书架,取一本书,翻阅15分钟,就基本清楚了。从原料到成品,从市场到投诉,都有用到的。当然只有比较大的企业用,有成本的。
『捌』 对食品感官评定有哪些认识
食品感官评定是依靠人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听觉、嗅觉)对食品进行评价、测定或检验并进行食品质量评定的方法。
但是有些食品安全问题 ,是不会通过感官物理现象能够评判出来的,这就需要运用化学实验的方式进行相应的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来判定食品安全系数。可能涉及到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质量等问题。
所以日常要分清楚,到底是怎么不合格,不必要过度敏感,也不能放松警惕。
冠宇仪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真菌毒素定量分析仪、ATP荧光检测仪、ATP菌落总数检测仪、胶体金读数仪、荧光定量分析仪、荧光定量PCR检测仪、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酶联免疫检测仪、药物残留及动物疫病检测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注水肉快速检测仪、食用油品质检测仪、环境监测设备、水质检测仪器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设备。
冠宇仪器本着秉承“重合同、守信用、优质服务、互利双赢”的经营理念为核心,以产品技术创新为依托、保障食品、药品、环境、水质安全为己任 , 愿为政府执法部门、食品生产企业、种植养殖单位、消费者提供科学、公正、可靠、及时的检测技术指导与仪器供应。
『玖』 食品检测报告中的感官指标具体指的是什么
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口感、杂质、这些统称为感官!但是产品不一样,每个产品所指的感官也不一样的!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