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尔STP 4p分析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海尔的营销策略: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2007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86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8月,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2007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25%以上,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截止到2007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7883项(其中发明专利1736项);仅2007年,海尔申请专利875项(其中发明专利502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3项国际标准即将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5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25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2008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三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海尔开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海尔通过从目标到目标、从用户到用户的端到端的流程,打造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海尔的信息化革命,意味着 “新顾客时代”的开始。海尔通过流程机制的建立和卓越商业模式的打造,创造和满足全球用户需求。海尔已经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通过无边界的团队整合全球化的资源,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⑵ 1、分析海尔营销观念的演变,分析每种观念的背景及意义 2、从海尔营销观念的演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你提的问题既尖端又尖锐!给的悬赏分也太少了吧!
海尔营销观念的演变历程:狠抓产品质回量(事件:张瑞敏当众砸冰答箱)----狠抓售后服务(事件:海尔打出星级售后服务的口号)----大力推广专卖店经营模式(事件:在全国雨后春笋般地建立海尔专卖店)---大力开发新品(事件:建立海尔研究院,并先后推出系列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品和个性产品)---狂轰滥炸"地毯式"广告宣传(事件:中央多套的黄金时段广告,花样翻新的促销活动)---进军国际市场(事件:在国外建厂,在国外成立销售中心).......关于海尔,这里说不完,太多的行业领先模式,太多的先进理念!
但我们可以从海尔的成功之路中,领悟很多东西,以下是我个人的体会;
1,工作中及考虑问题时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学会转变思维!
2,凡事(比如做一个市场,再比如开一个店)要精耕细作,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
3,工作或做事要讲究效率,如海尔的工作用语"日事日毕...马上行动..."!
⑶ 市场营销 关于写海尔的营销策略是什么
从企业角度上看:企业文化深,平时日积月累,重注品牌宣传,凭借口碑效益,专客服方面做得好,用一颗真属心打动每位客户。还有一个就是网上营销模式,网上代理、网上直购等,信息共享化快速,方便快速,同时也有利于宣传。从物流角度上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供应链,供应商的小部件集全,等等。其运动模式——自营模式,因其本身物流管理做得好,这减少了成本,又提升了对商家的亲力亲为的态度,依托物流营销这一块,使更多的代理商、商家加盟进来,等等。
⑷ 海尔市场营销观念
做自己!
⑸ 结合市场营销战略分析:海尔集团品牌如何创立出来的,名声怎样传播出去的
没人给答案,自己收分
⑹ 谁知道海尔的发展史和其营销案例啊!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排行榜上,可口可乐荣登榜首,麦当劳排名第二,诺基亚
排名第三。
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800个。
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城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标志着海尔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又上升到新的阶段,说明海尔已经在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2003年8月20日,海尔霓虹灯广告在日本东京银座四丁目这一黄金地段点亮,这是中国企业第一个在东京银座竖起的广告牌,也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影响力上升的标志。
为应对网络经济和加入WTO的挑战,海尔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动,加快了与用户零距离、产品零库存和零营运成本“三个零”目标的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使海尔在整合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资源,目前,海尔物流、商流、制造系统等都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始社会化运做。2002年海尔创造新的资源,在家居、通讯、软件、金融等领域大展身手。2003年,海尔获准主持制定四项国家标准,标志着海尔已经将企业间竞争由技术水平竞争、专利竞争转向标准上的竞争。
海尔在管理和企业文化上的创新与贡献也引起世界管理界的关注与高度评价,目前,海尔已有十多个案例分别被收进哈佛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的MBA案例库,成为全球商学院的通用教材。
海尔的发展主题是速度、创新、SBU,三万名海尔人正在努力成为人人自主经营的S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