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大全 > 红绿之争市场营销

红绿之争市场营销

发布时间:2021-04-21 04:27:32

① 对王老吉和加多宝共享红罐包装的结果有什么看法

我的想法就是没事不要帮别人运营品牌,不然他们到时间收回来了,就是直接收钱,并且还可以告之前的运营团队侵权,而共享红罐包装的时候,加多宝的金罐包装已经打响了,又来共享红罐,也就看着加多宝没被打死而已。

当然,如果论口感上面,加多宝肯定是以前王老吉的味道,不管是不是红罐装,它的口味是没有改变的,现在提出共享,也仅仅是搭了共享经济的一次便车而已。

② 王老吉红绿之争的相关知识点

●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商标使用人依法对所使用的商标享有的专用权利。是商标注册人依法支配其注册商标并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的排他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
●品牌价值是品牌管理要素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品牌区别于同类竞争品牌的重要标志。迈克尔·波特在其品牌竞争优势中曾提到:品牌的资产主要体现在品牌的核心价值上,或者说品牌核心价值也是品牌精髓所在。
●商标授权又称商标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通过签订商标使用授权合同,授权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被授权者按合同规定从事经营活动(通常是生产、销售某种产品或者提供某种服务),并向授权者支付相应的费用——权利金;同时授权者给予人员培训、组织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协助。
●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传播过程中所接收到的所有关于品牌的信息进行个人选择与加工之后留存于头脑中的有关该品牌的印象和联想的总和。
●经营权一般认为,对于经营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营权“是指人们利用物资,从事经营活动的物权形态。”是“经营的法律形式”。狭义的经营权则是“资产(资本)所有权衍生的、具有商品经营职能的法人他主物权。”

③ 中国商标第一案---王老吉红绿之争的始末。最终受益方会是哪一方

你也很关注这个事情啊,这个第一商标案就是加多宝和广药之间的商标之争。话说90年代,广药将罐装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租给了香港加多宝,加多宝也一直将这个品牌运作的很好,将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升值至一个品牌价值过千亿的品牌。王老吉火了以后,广药集团想收回其商标授权,还自己弄个新闻发布会什么的。告诉媒体,“王老吉”品牌是属于广药的,并且广药要借此做一个大健康的战略。
这个事情基本就是红绿之争的导火索了。加多宝历经10余载将品牌运作成超千亿的品牌,广药坐享其成要做大健康战略不说,那次发布会加多宝也被拒之门外了。
于是便有了这个经典的案件。而今仲裁结果也有了,加多宝败诉。一手把王老吉做起来的加多宝,将失去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
其实于我而言这倒没什么,没有了王老吉的名号,加多宝依然是正宗的凉茶.这源自于它始终如一的好品质。和他在汶川 玉树地震的时候,两次捐款都过亿元,这样的企业,偶们肿么能不支持?
楼主,如果瞧着我说滴还比较在理,给我多加点分数吧,谢啦!

④ 加多宝与广药是怎样的关系,最近的一些商标官司又是怎么回事,请详细介绍此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相识:王老吉的历史-加多宝的过去
并不遥远的历史和一样不长的过去——
王老吉凉茶由王泽邦始创于清道光八年,至今已有184年历史。在动荡的社会中几经周折依然维持着经营。1949年之后,王老吉凉茶分成了两支:一支被收归国有,后更名为“羊城药业”,隶属于广药集团。另一支由王氏后人带到了香港,经营王老吉香港及海外业务,即“香港王老吉国际”,1993年,王氏后人王健仪出任该公司执行董事。

她们从哪里来-原来是这样——
按理说,王老吉分家后隶属不同主人,本应互不相干,怎又牵扯出这么大一桩品牌诉讼案件?这要从一名东莞籍商人陈鸿道说起。
陈鸿道是一名活跃于粤港两地的贸易批发商,1995年,有意在内地经营凉茶产业的他与王氏后人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然而,王氏后人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业寻求合作。
1997年2月13日,广州羊城药业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与陈鸿道的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同规定鸿道集团自1997年取得“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红色纸包装及红色铁罐装凉茶饮料的独家使用权,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为15年,后双方又于2001年续签合同,有效期共计20年。为了王老吉凉茶的发展,鸿道集团投资成立了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由香港王老吉集团提供配方,经广州王老吉药业特许在中国内地独家生产,专门负责“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和销售,加多宝集团在内地先后设立了四个加工厂,把广药集团授权的王老吉凉茶品牌运作的风生水起。

二、联姻:加多宝的推动,王老吉的品牌之路
相拥的里程很精彩——
从1997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鸿道集团后,加多宝就开始了对王老吉品牌的苦心经营,然而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凉茶只是一个区域品牌,销售业绩连续数年维持在1亿元左右,无法走出广东和浙南一带。为此,陈鸿道聘请成美公司对“王老吉”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品牌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加多宝对王老吉的重新的定位,为王老吉凉茶走向全国扫清了障碍。此后几年间,加多宝集团投资十多亿元,强化广告宣传,扩建生产基地,拓宽销售渠道,甚至拍摄了一部讲述王老吉凉茶创始人行医的电视剧《岭南药侠》。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捐款1亿元的高调慈善,更是让王老吉声名大振,最终奠定了红罐王老吉在中国饮料品牌中的地位。公开数据显示,加多宝集团2002年销售额还不及2亿元,2003年销售额窜升至6亿元,2007年飙升至50多亿,2008年高达140亿元,2011年已达到160亿元。借助王老吉品牌的巨大号召力,广药集团也顺势于2005年推出了绿色盒装王老吉,由此,市面上出现了两个“王老吉”。
借红罐王老吉的东风之力,绿盒王老吉年销售额也从2004年的8000万,迅速升至2011年的近20亿元。2006年二者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北京名牌资产评估公司评估,王老吉品牌价值已达1080.15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品牌。可以说,两家公司的亲密合作,让一个有着近180年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字号重又风生水起。

行走的路程有故事——
甚至到这里,加多宝与广药大体上还是“共赢”的。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眼看着“寄养出去的儿子”名利双收,王老吉凉茶已培育了一个成熟的市场,广药集团不免着急眼红了。随着王老吉品牌在市场上高歌猛进势头不减,从2008年起,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双方在“王老吉”商标使用费和商标使用年限上,开始出现杂音。
这要先从2002和2003年双方签订的两份脆弱的补充协议说起。1997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约定香港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租赁期限至2010年。2002年至2003年期间,时任广药集团总经理的李益民又与加多宝签订了“王老吉”商标租赁期限延长合同,在两份补充协议中同意加多宝对“王老吉”商标租借期限延长至2013年和202年。
在这两份补充协议签订之后不久,一手促成此事的李益民即被调查出在收受加多宝300万港币贿赂,案发后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广药集团据此认定,王老吉商标被李益民“严重贱租”了:公开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红罐王老吉已从2亿的销售额增加到了160亿元,而同期加多宝给广药的年商标使用费仅从450万元增加到506万元,即便到2020年也只有537万元。而加多宝集团一手将王老吉抚育壮大,觉得功劳苦劳都是自己的,在这一点上,当然也不愿意轻易给广药集团这个“生父”太多退让。于是,这场争夺历时两年而不休可以说,这成了二者“婚变”的直接导火线。

三、婚变:“吉祥宝宝”红绿之争
王老吉-加多宝宝婚变起因——
2010年11月10日,广药集团在“中国知识产权高峰论坛暨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宣称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已达1080亿元,成为目前中国评估价值最高的品牌。而作为将王老吉打造成国际品牌的最大功臣,红罐王老吉的生产商加多宝集团,竟然被排斥于该新闻发布会之外,并对广药集团的“大健康产业”计划一无所知,其愤怒自是可想而知。须知,王老吉之所以达到千亿的品牌价值,最大的功劳应是香港加多宝集团,正是依赖他们多年的苦心经营与卓越眼光,王老吉才屡屡创造中国饮料产业的新高度。现在瓜熟蒂落,广药却要做摘瓜人?可想而知,加多宝当然不会答应。

谁动了谁的奶酪——
然而,如果仅仅是因为广药眼红王老吉的高歌之势和品牌价值,或许还不足以使二者走向决裂。加多宝集团从长远发展考虑,本可以在剩下的数年内适当提高商标的使用费,努力与广药集团实现谅解,争取获得更久的商标授权,在维护与提升王老吉品牌的基础上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为何最终却走向决裂呢?就在双方为品牌使用权而互相博弈的时候,广药的一项举措,促使了加多宝作出“去王老吉化”的决心。2011年11月起,广药集团宣布开始实施“大健康产业战略”,具体举措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共享“王老吉”品牌资源,把“王老吉”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等多个领域扩张,计划到2015年将王老吉品牌下属产品的销量提升到500亿元。消息传出,加多宝立刻指责广药集团“缺乏商业伦理”。加多宝的不满可以理解,毕竟如今“王老吉”的价值,是加多宝一手经营的,而广药的“大健康计划”不仅有坐收渔利之嫌,更无形中稀释了加多宝红罐装王老吉的品牌价值——这是加多宝无论如何都不愿接受的。
2012年5月12日,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加多宝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至此,这场旷日持久的中国第一商标案终于落幕,一手缔造了王老吉神话的加多宝,不得不接受这个“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局。

最终伤害了谁——
这场争斗,看似以广药夺回“王老吉”品牌使用权大获全胜为结局,然而,果真如此吗?从过去的经营模式来看,加多宝负责红罐王老吉的品牌运营与产品营销,广药负责绿盒王老吉及其他凉茶的品牌延伸与市场销售,两家公司联而不争,相辅相成,不断提升着王老吉的品牌力量。现在双方走向决裂,且广药在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品牌运作等方面经验欠缺,不仅导致了王老吉的品牌的生硬解体,而且大大损害王老吉的品牌美誉度,王老吉的品牌可谓前途未卜。即使已有加多宝苦心经营多年的市场,离开加多宝,回到广药集团怀抱的王老吉还能火多久?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⑤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红绿之争

王老吉“红绿之争”,终于到了摊牌的时刻。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间的“红绿之争”最近再起波澜,王老吉嫡系传人、香港同兴药业董事长、王老吉合资企业新一任董事长王健仪公开对媒体表示,支持红罐王老吉所属的加多宝集团,并希望在任内将海内外王老吉商标整合到王老吉药业。对此,广药集团则坚称集团已于去年年底向红罐王老吉的商标使用者加多宝发出了正式终止授权的律师函,如需续约,必须重谈合作。红罐王老吉何去何从令人关注。 王老吉的“红绿之争” 的背后
广药与加多宝的“红绿之争” 背后还是利益在作祟,目前双方正在博弈的关键时刻,“广药并非真的想收回红罐王老吉商标,而是试图通过‘提出终止合约’的手段,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抬高继续合作的租赁价格,二是扩大双方合作内容,不排除再租赁其他凉茶品牌共同做大凉茶产业。”该市场人士认为,“哪怕是真的收回来了,广药也可以利用王老吉药业的平台,进一步做大凉茶产业,最终实现大健康产业的目标。” 王健仪表示,2004年同兴药业和广州药业(21.40,0.20,0.94%)合资成立王老吉药业的时候,双方约定把国内外的王老吉商标转入到王老吉合资企业,但广药集团“始终没有能够落实下来”。王健仪希望在任期内将“尽快把国内外的王老吉商标转到合资企业,为王老吉凉茶成为国际性的饮料品牌铺平道路”。
对此,广药方面称,“合资时同兴药业有提过这个要求,但我们没有同意。”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而依照惯例,一般组建合资企业都会把无形资产先剥离,不会将无形资产放到合资企业,因为这涉及到合作解除后无形资产怎么分的问题,“1997年广州药业上市后,就把所有控股公司的商标所有权收归广药集团,也不可能为了2004年的合资就单独把王老吉商标放到合资企业。” 董事会讨论未公布
在王老吉药业开董事会的前夕,王老吉嫡系传人现身指责广药未履约转让商标。但业内人士称,广药已经为王老吉品牌未来发展定下了大计划,放手的可能性非常小。
最近,不少媒体都刊登了以王老吉药业董事长、王老吉嫡系传人王健仪的名义发出的广告软文,公开指责广药没有履行承诺将王老吉商标转到王老吉药业,但蹊跷的是,刊登的时间竟然在王老吉药业开董事会的前夕,让此前一度降温的王老吉之争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不过消息人士透露,王健仪此举另有别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媒体施压以实现其背后利益团体加多宝公司对王老吉商标的控制权。但是前天持续了一天的董事会到底作出了什么决议,目前双方皆不透露任何消息。
但从别的渠道了解到,王老吉董事会共有9名成员,广药方占3席,同兴药业占3席,另外还包括著名经济学教授毛蕴诗在内的3名独立董事,很明显独立董事在王老吉药业的事务表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健仪选择在此时通过广告软文的形式来向广药施压,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3月份广药将白云山和黄凉茶交由王老吉药业来经销,这让加多宝倍感紧张。一位熟悉王老吉的人士透露,加多宝也想做瓶装王老吉,但是现在还没有成品出来,一旦王老吉药业开始经销白云山和黄凉茶,就意味着王老吉药业很快就切入了瓶装市场。这次事件让加多宝方感受到他们对王老吉药业的控制权逐渐失去,而这也是前天董事会的议题之一。 广药新的授权行为,无疑使广药与加多宝的王老吉商标争夺案风波再起。加多宝方面对记者称,广粮实业新推出的王老吉新品尽管不是凉茶,但在外观上与红罐王老吉非常相似,有侵权嫌疑。
“加多宝集团一直以来坚决维护整个王老吉品牌声誉和消费者的权益,我们一直致力于将整个百年历史品牌的中国凉茶推向世界,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侵害王老吉权益的做法都将坚决抵制。”加多宝方面昨日发给记者的邮件如是表述。 2012年5月11日晚间,广州药业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该裁决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2012年5月12日,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药集团”)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收回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的红色罐装及红色瓶装王老吉凉茶的生产经营权。至此,引起食品行业乃至社会广泛关注的广州药业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关于王老吉商标的纠纷终于落定。
加多宝悄然换装似有前兆
在广药集团负责此案的仲裁代理人看来,鸿道集团透过“非正常手段”与广药集团原高层李益民签订的2个商标使用许可补充协议,直接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他称,也正是因为鸿道集团触犯《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最终导致了鸿道集团的败诉。
广药目前保留追索权利
2012年5月12日,广药集团的案件代理人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保留追究鸿道集团违规销售的权利,或会启动追索程序。”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多达160亿元至180亿元。
据该代理人透露,如果追索过往2年的商标侵权的话,广药有三个方法可使用。其一,根据红罐王老吉所获得的利润计算赔偿;其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按照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计算赔偿金;其三,按照行业惯例推算。
按照国际惯例,商标使用费应该是销售额的5%。“即便是广药下属的合资公司王老吉药业,每年都要按销售额的2.1%缴纳商标使用费。如果加多宝也按照2.1%的比例给广药,按照其160亿元的销售,要付费3.3亿的费用。”
据透露,从2000年至2011年,鸿道集团付给广药集团的商标使用费仅从450万元增加到506万元。即使是到2020年,商标使用费年租金也仅为537万元。
不排除再次与鸿道合作
对于广药在收回红罐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后如何经营,广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表示,不排除自己经营的可能,但也会考虑再次与相关企业合作。当记者追问是否会继续与“鸿道”合作,该高层表示,还是要看双方是否有共同的愿景,能否为“王老吉”品牌作出贡献。 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情况下,加多宝集团突然于5月27日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重要声明,称鸿道(集团)有限公司不服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2012年5月9日作出的裁决结果,并以该裁决违反相关规定为由,于5月17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提起了撤销上述裁决的申请。目前,该法院已经立案。
就在加多宝向法院提起申诉的前一天,即5月16日,加多宝在北京召开了媒体说明会,表达了对“王老吉”商标案败诉的“失望”和“遗憾”之意,在回答“会不会上诉”时,加多宝方面表示“正在积极研究相关法律,会否选择申诉尚无定论”。
而此前,加多宝集团已开始逐步推动“去王老吉化”的运作,广告语由“怕上火喝王老吉”改为“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原来的红罐包装也加上了大号的“加多宝”字样;还一再强调拥有“凉茶创始人”王泽邦的秘方,换装后口味不变等等,明显给人一种感觉——王老吉商标之争已然落幕。
按照《仲裁法》规定,当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时,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另一方当事申请人申请执行裁决;因此,广药集团不得申请执行裁决。这显然让裁决后高调表态要做大做强“王老吉”产业的广药集团措手不及。
在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裁决结果出来后,广药集团曾先向加多宝发出公函,要求协商解决相关侵权行为。加多宝集团董事长办公室总监冯志敏也此前的媒体说明会上,回答记者关于广药集团可能会提出高达数亿元的赔偿问题时表示,“我们相信各方一定会积极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以求和平过渡这样的局面,”并相信“广药不会索赔”。
双方似乎都想平静收场;孰料“明争暗斗”却在背后升级。5月25日,广药集团发布一份郑重声明,再次打破宁静的局面。该声明表示,“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未经广药集团授权的各种红罐王老吉和红瓶王老吉凉茶产品,均属于侵权商品,任何企业和个人销售上述产品将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广药集团保留追究相关侵权方法律责任的权利。”并强调,未经广药集团授权许可,任何企业均无权对外发布任何关于“王老吉”、“红罐王老吉”、“红瓶王老吉”的产品经营信息及经营性广告,亦无资格散布“红罐王老吉更名”等虚假信息。广药集团的矛头所向,不言而喻。据了解,目前市场仍有部分加多宝的红罐和红瓶王老吉凉茶在销售。
5月28日,加多宝将在北京举行凉茶全国上市仪式,据称“一定会震撼”;而广药集团也将针对加多宝申诉一事,举行媒体说明会。 广药与加多宝之间的关系要从2000年说起
2000年签署主商标合同(时限至2010年);
2002年11月签署第一份补充协议(时限延长至2013年),此前广药集团原老总李益民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港币200万元;
2003年6月签署第二份补充协议(时限再延长至2020年),李益民收受陈鸿道港币100万元,随后李益民落马;
2010年11月广药在北京发布王老吉品牌价值过千亿一事,随后加多宝发声明澄清与广药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让矛盾公开化;
2011年4月广药递交“王老吉商标”仲裁申请;
2011年12月“王老吉商标”案进入仲裁程序;
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胜诉。 广药出租了罐装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看起来是笔“双赢”的交易——既借力加多宝做火的王老吉,又开创出了绿色利乐包王老吉的一片市场。然而,红罐的80亿与绿盒的7亿,这个巨大的数字反差,让广药如鲠在喉。
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却被广州药业轻轻松松地搭了顺风车,加多宝却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字为上,毕竟,王老吉的真正东家还是广州药业。对于加多宝而言,和广州药业搞好关系才是重点,因为这关系到加多宝租借王老吉品牌的续约问题。
对当年签订租借合同的金额,以及上一次续约,双方似乎都不愿再提及。何舒华和贺庆均表示自己“不清楚”此事,而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市场部则对记者的采访要求不予回复。 有报道披露,2001年,香港鸿道集团为了能够与广州医药集团续签“王老吉”商标使用合同,在香港分3次给了广州医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2005年以受贿罪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300万元港币。
虽然何舒华肯定的回答加多宝租借王老吉品牌经营权到2020年才到期,但国家商标局的公告显示与李益民案件中的时间一致,广州药业将王老吉品牌租借给香港加多宝集团的续签时间为2003开始至2013年为止。
北京百世福达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告诉记者,可能双方达成的合作意向是到2020年,但一个商标的许可有效期为10 年,因此需要10年一续签。但这不等于加多宝一定能使用到2
020年,因为到2013年时,如果出现一方反悔,合同能不能受到法律保护还得具体看合同约定。
李益民受贿案的“后遗症”将持续到2013年。至于广州药业是会继续“借光”加多宝,对赚取巨大利润的零头甘之如饴,还是会“过河拆桥”,抢下加多宝巨资打下的这片江山?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⑥ 王老吉红绿之争的成功策略

从零到一亿王老吉走过了近百年,从一亿到五十亿,王老吉用了五年多的时间,而从五十亿到百亿却只用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按照常规一亿到五十亿用了五年已经不易,但短短的一年从50亿上升到百亿,这个突破在饮料行业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但王老吉却做到了。
当众多营销人把王老吉的成功归结为定位的成功、营销的成功时,个人觉得还欠缺点什么,因为营销成功因素很多,王老吉成功的核心似乎还比较朦胧。当我们回归营销的原点重新梳理王老吉的运作轨迹时,我们惊奇的发现王老吉的成功可以用两个字的策略概括——“知”和“信”。 知即知名度,亦可引申为品牌知名度等。在中国没有知名度的产品很难卖好,而有很好知名度的产品大都卖的不错,除非你的产品力实在太差。
上世纪,王老吉一直是广东地区的区域产品,以凉茶的形式存在,卖了百年屹立不倒,在广东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这说明产品力够强劲,为啥一直卖不好?很多营销人早已给出了答案,除了产品定位模糊外最主要的还是在全国缺乏较好的知名度。
2000年左右王老吉迈出了打造知名度的步伐,先后上央视、卫视、赞助体育赛事、公益活动等,经过前后近七年的努力,王老吉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销售也在节节攀升。但无论怎样,王老吉的销量一直未能突破百亿,似乎到达了常规饮料销售的瓶颈了。虽然王老吉占据权威媒体如央视、卫视,并赞助体育赛事等树立了较高的口碑,但老百姓的信任度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还有很大的族群只是看广告而很少购买。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老吉只是成功了第一步,但这一步已经足够羡煞众多的企业了,可王老吉似乎不满足这样的市场表现,一直没有停止追寻突破的步伐。 只有知名度没有信任度,是不能创造真正的成功,这一点在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知”是营销的上策,而“信”却是营销的纲领,偏离了这个纲领,势必是知名度越高死的越快。相信王老吉深刻的看透了这一点,对于“信”的打造王老吉从来没有放松过脚步,从较早的赞助公益、体育以及广告传播的调性都非常注重品牌形象这个“信”的打造。成功的企业都善于抓住时机,显然王老吉没有把这句话当作空话。
2008年汶川大地震,5月18日晚,央视一号演播大厅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总共筹资逾15亿元。其中,罐装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震撼了国民的心,这笔捐款敲响了王老吉全力打造 “信”的号角。很快就有网民抛出“买光王老吉”的帖子,并迅速占据了各大网站、论坛、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头条,引发了王老吉在各地卖断货现象,同时也极大的点燃了老百姓的民族热情,王老吉以突破之势席卷了大江南北,多年积累的品牌知名度在此刻联合民族的“信”一起爆发,其威力把众多营销人惊呆,甚至多年只看广告从未购买的人也加入购买的大潮,至此王老吉才正式完成“知信”的两步走,这个时间定格在2008年年中。 对新品牌而言,常见的有三种建立“知信”的方式,一种是先让你知道,再让你信任(典型:王老吉);二种是先让你信任,再让你知道(典型:佳洁士);还有一种是让你一开始就知道和信赖(典型:黄金酒)。显然王老吉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先打造良好的知名度带动销售,持续不断的树立信任度。
而对于知名品牌而言,“信”的增加,不仅可以抢占到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更令我们惊奇的是,他可以挖掘到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这或许是王老吉突破百亿的核心策略吧。

⑦ 王老吉红绿之争的广告争端

“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将被禁止使用,备受关注的广药集团诉加多宝公司虚假宣传案有了新进展。31日,广州市中级法院下达诉中禁令裁定书,裁定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等被申请人立即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或与之意思相同、相近似的广告语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
广州医药集团与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因“王老吉”商标权之争从昔日的合作伙伴变成冤家对头,在广药集团成功收回“王老吉”商标后,纠纷并没有就此打住。
2012年11月30日,广药集团以加多宝公司及广州某店铺经营者彭某涉嫌虚假宣传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由向广州市中级法院提起索赔千万的诉讼。广药集团还同时向法院申请诉中禁令,要求被告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等广告词。
2012年12月27日,广州中院专门就诉中禁令事项组织双方进行听证。听证会上,广药集团认为,被告加多宝公司的广告语向消费者传递了错误信息,即原来的红罐“王老吉”已经改名为“加多宝”,“王老吉”这个名字被弃用,加多宝公司的行为是恶意攫取原告‘王老吉’的品牌商誉,延绵不断的广告‘轰炸’对广药集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加多宝方面则请求驳回原告的禁令申请,其认为诉中禁令制度不应适用于虚假宣传等涉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侵权事实还未查清,且申请人也无从证明其正在或即将面临难以挽回的损失,及该损失系加多宝的宣传行为所致。
广州中院经审查认为,根据本案证据可以推定或确定“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系加多宝公司投放或使用。名为“加多宝”的凉茶饮料是加多宝公司近年生产并新投放市场的产品,不存在由其他名称的凉茶饮料“改名”而来的事实基础。而在此之前,红色罐身且名为“王老吉”凉茶饮料已畅销多年,且处于内地凉茶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因此,对于相关公众而言,谈及“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首先会联想到“王老吉”凉茶。加多宝公司使用上述广告语会在客观上误导相关公众,使后者误以为两者为同一产品或“王老吉”已改名为“加多宝”。
法院认为,为避免正在实施的虚假宣传行为对本案原告的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有必要禁止加多宝公司及在经营场所摆放相关广告牌的彭某实施上述虚假宣传行为。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诉中禁令。
广州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诉中禁令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它不是纠纷的最终解决方案,只是暂时性地对申请人提供保护,一旦裁判的结果不同于诉中禁令的内容,那么诉中禁令在与裁判结果冲突范围内自动失去效力。

⑧ 王老吉杂了 红绿之争是啥意思

这两种王老吉并不是出自同一家公司哦。品牌火了都要抢利益。

红罐王老吉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授权,由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生产。而绿盒包装的王老吉,则是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食品饮料分公司生产的。

90年代,广药将罐装王老吉的品牌使用权租给了香港加多宝集团,从此加多宝拥有了独家经营红罐王老吉的权利。不过最近,广药集团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他旗下的“王老吉”品牌价值超过千亿元,成为目前中国评估价值最高的品牌。这种做法引起了多加宝集团的不满,随后,加多宝集团在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广药集团借用红罐王老吉的销售数据.多加宝集团在一次新闻发布会谴责广药集团对王老吉凉茶品牌的随意性经营。

3月,广药集团发表声明:由王老吉“整合”白云山凉茶,将白云山凉茶全面转入绿罐王老吉凉茶销售渠道,由王老吉药业总经销。

广药集团的此项声明实则向红罐王老吉产品的东家香港鸿道集团,进而向弘道旗下的加多宝集团发出“最后通牒”:欲终止王老吉商标租赁。

阅读全文

与红绿之争市场营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豆瓣与电子商务 浏览:188
安防电子商务 浏览:613
38活动促销图片 浏览:222
浅论电子商务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浏览:327
电子商务中专工资待遇 浏览:332
花店会员策划方案 浏览:730
电子商务模式gtog什么意思 浏览:629
郑州中南国际建材物流园推广方案 浏览:492
微信公众账号营销方案 浏览:593
泉州电子商务协会会长 浏览:761
空调小区活动策划方案设计 浏览:571
小学六一儿童节唱红歌策划方案 浏览:840
安徽饕餮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257
杭州淘境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96
电子商务行业应用毕业论文 浏览:804
美食推广方案怎么写 浏览:8
技术培训活动方案范文 浏览:725
医药新产品推广方案ppt模板 浏览:280
网络运营培训方案分为哪几项 浏览:574
杭州开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