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房地产市场营销名词解释
房地产市场营销是指房地产商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按照市场形势变化的要求而组织和回管理企业的一系列活动,答直至在市场上完成商品房的销售、取得效益、达到目标的经营过程。房地产市场营销也是房地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内涵意义
所谓房地产市场营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企业经营方针、目标为指导,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资源的分析,找出机会点,选择营销渠道和促销手段,经过创意将物业与服务推向目标市场,以达到占有市场、促进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发展目的的经济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房地产营销是在对市场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高智能的策划。它蕴含在企业生产开发经营的全过程,由市场调查、方案制定和建筑总体设计、价格定位、广告中介服务、售后服务以及信息反馈等组成。
⑵ 房地产市场营销的介绍
《房地产市场营销》本书以房地产市场营销为出发点,依据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回紧密联系我国房答地产市场营销发展的实际,在积极吸收国内外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新经验、新成果、新理念的基础上编写的房地产、物业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教材。
⑶ 房地产市场营销的营销发展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自由发展,到1994年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后内,至今已由卖方市场容转向买方市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楼市中,对每个开发商而言,对楼盘营销的重视与研究,是立足市场的关键。房地产开发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多以及固定性等特点,这决定了它与一般的产品营销有很大的区别,除了一般产品营销所惯用的包装、广告宣传等销售途径外,有其独特、丰富的内涵。房产营销应贯穿于项目的立项开发,建筑施工以及竣工出售的全过程,要以运动的、立体的角度来考虑楼盘的推广。
任何一个楼盘的销售,其营销过程的策划、营销目标的确立、营销价格的制订、营销班子的建立、营销市场的调查、营销重点的选择、营销服务的善后、营销方案的细化、营销思路的更新、营销前期的介入乃至客户的接待和接待用语的推敲以及对楼盘自身综合因素的重视,比如房型设计、地理位置、小区环境、物业管理、售价、外立面效果等都需要综合考虑。
⑷ 市场营销和房地产市场营销方向未来哪个前景比较好
市场营销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力,在任何时代都有适用性的,市场营销包含房地产营销,核回心都是个人能答力的培养,只是房地产营销需要你再针对房地产专业只是做一些了解。在市场营销的大范围中,房地产营销相对来讲工作环境较好,特别是在开发公司,销售人员主要都采用座销的方式,而其他快销品营销更需要你走出去,自己挖掘和找到客户,房地产策划负责找到客户,销售负责搞定到现场的客户。房地产营销版块更建议你入行选择销售,了解基础,了解客户,然后转策划,学会如何挖掘客户,一直做坐等客户的销售的话,多年后环境发生变化就很难生存了
⑸ 房地产市场营销的内涵意义
所谓房地产市场营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企业经营方针﹑目标为指导,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资源的分析,找出机会点,选择营销渠道和促销手段,经过创意将物业与服务推向目标市场,以达到占有市场﹑促进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发展目的的经济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房地产营销是在对市场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高智能的策划。它蕴含在企业生产开发经营的全过程,由市场调查、方案制定和建筑总体设计、价格定位、广告中介服务、售后服务以及信息反馈等组成。
从中国的经济体制看,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低下,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还不够大,在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组织社会生产等方面,政府仍然起着较大的作用。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减少资源浪费,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就需借助市场营销的功能作用。同时,虽然房地产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其中许多经营理念却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显得相对滞后。在房地产营销方面,这个问题同样存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就是因为其为市场提供顾客所需要的产品,也就是说,开发商必须了解市场,按照市场需求开发建设住宅产品,通过交换实现产品的价值,最终获取利润或占领市场,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但许多开发商都还缺乏以顾客为导向﹑以交换为中心的理念,推向市场的住宅产品都没有到达消费者手中,或者说没有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或商品。市场营销就是连接市场需要和住宅产品开发建设的中间环节,是开发商将潜在市场机会转化为现实市场机会,从而实现企业自发展的有效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房地产营销是关系房地产开发经营成败的关键。
⑹ 销售房地产 未来趋势和前景
2019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增速放缓 谋求多元化业务布局
2019年3月以来,上市房地产企业密集发布2018年年报。从数据来看,多数房企在营收、利润方面业绩理想,但受调控政策影响,销售额增速趋缓,一些房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多元化业务布局。
龙头房企销售额创新高 涨幅趋缓
2018年,房地产交易规模再创新高,万科、恒大、碧桂园的全年销售额纷纷突破6000、5500、5000亿元大关。
年报数据显示,万科实现营业收入297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7亿元,同比增长20.4%;恒大营业额4662.0亿元,净利润722.1亿元,同比增长106.4%;碧桂园总收入3790.8亿元,净利润485.4亿元,同比增长68.8%。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对42家企业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发现,70%的企业利润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其中,A股的27家企业平均利润上涨了22.6%。
但在调控政策从紧的背景下,房企普遍出现业绩上涨乏力的现象。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万科销售额同比增长14.5%,恒大合约销售额增长10.1%,增速较2017年均有所放缓。2018年碧桂园权益销售额增长31.25%,2017年碧桂园合同销售额同比增长为78.3%。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17亿平米,同比增长1.3%,增速比
2017年低6.4个百分点;销售金额15.0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2017年低1.5个百分点。
2018年,在“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政策导向下,行业调控持续深化,市场也经历了由热转冷的变化。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房企销售业绩增速放缓,进入2019年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2018年全年为增长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2%,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5.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3.6%。——商品房销售额12803亿元,增长2.8%,增速回落9.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4.5%,办公楼销售额下降6.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9.4%。
2018-2019年1-2月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1-12月金额同比为12.2%)
“头部房企的增长速度变缓,但绝对增量依然可圈可点。”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一些房企的发展战略开始出现变化,从偏重规模化发展到规模和质量并重,尤其是负债水平较高的大型品牌房企则更为谨慎,不再过分倚重“高周转”战略。
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从年报来看,2018年,龙头房企继续发挥规模优势,销售业绩上涨幅度超过市场平均涨幅。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的《2019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2018年,百强房企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千亿房企数量达到30家,创历史新高。
测评报告指出,前四大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金额占比从2013年的6.93%上升至2018年的14.17%。龙头房企凭借在拿地、融资等方面的优势,快速进入相对活跃的市场。通过合理的业务布局,保证业绩的稳定性。
“此外,在因城施策的宏观背景下,中小型房企依然举步维艰,成长空间及市场份额进一步被挤压,500强房企中销售额小且呈现负增长的企业不在少数。”报告称。
万科在2018年年报《致股东》信中表示,行业集中度上升,已经不再是趋势,而是事实。现在处于“白银时代”,白银时代是一个更多变的时代,是一个更细腻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更激烈、需要更高技术含量的时代。
“行业集中度仍将进一步提升,预计2019年千亿房企的规模将扩大到40家左右。”张波说,需要关注“千亿”本身的含金量,步子迈大了,基础不牢固,风险也会随之增大。无论是兼并还是抢地,都离不开资金杠杆,虽然2019年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如果不注重风险、只看中规模,就可能倒在千亿的跑道上。
张波认为,中小型房企的生存在2019年将愈加困难,目前放松的流动性多倾向于大型品牌房企,更多的中小房企资金链承压现状难以得到改善,合作开发和并购将在2019年频繁上演。
多元化布局全面开展
面对激烈的竞争,除了注重发展的质量,多元化业务布局也一直是房企关注的重点。
近两年,房地产行业出现“去地产更名潮”。万科房地产、保利房地产、恒大地产、方兴地产、远洋地产、朗诗绿色地产、时代地产、中航地产、龙湖地产、大连万达商业地产等逾10家房企去掉了名字中的“地产”二字。
从年报来看,2018年,除主营业务之外,万科在物业、物流、教育甚至冰雪等小众领域都有发力。碧桂园在机器人产业和乡村振兴领域,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金茂在城市运营方面,越秀地产在养老项目上均有布局。
“2018年,TOP30房企70%发布了多元化战略,TOP100房企97%布局了多元化业务。”易居企业集团执行总裁张燕说,2018年房企多元化投资已接近千亿,和2014年相比翻了7倍。
关于房企寻求多元化业务布局的原因,张燕认为,有些是因为主业强大,做到一定程度顺势而为,看到了天花板。另外一类控股公司,企业先天具有多元化布局的优势和基因,当主业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多元化布局优势就会显现。
不过,在张波看来,目前房企的多元化或转型非常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主要有两个方向,一类是向主业相关或上下游行业衍生,例如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企,开始转向养老地产、租赁住宅、小镇开发、商业地产等领域拓展;另一类则是全新转型,逐步弱化开发属性,而转向物流、仓储、电子商务等和房地产无关联的行业。
“两类方向并无优劣之分,需视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愿景而定,但总体来看,全面转型的成功率往往不高,因此房企上市公司的转型节奏一般会较为缓慢。”张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