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有哪些品牌的文化营销做得比较好
多啊!各个城市的中央四套的文化品牌推广都做的不错呢,企业类的有联想、海尔、红蜻蜓、哈药等等,各个行业都有龙头这方面做的很好呢!
㈡ 什么是品牌文化营销
营销团队文化应该是说:不管是你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
做事都是代表着这的整内个团队的容意思
而不能是代表一个人的意思
看重的团队精神
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这时大家是一个共同体
要代表大家的意志
要以集体为重
有时就要牺牲小我以完成大我
应该是这样的
参考下
㈢ 关于兰蔻、雅诗兰黛的销售模式
雅诗兰黛中国总来代理在源上海,考虑销售量的问题一般总代理发展的区域代理(设专柜)都在省会城市。我见过其它小城市的都在太平洋百货专柜拿货。你想做就只能在区域代理那拿货。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香港购货,因为免税的缘故价格也有优势,还有香港的公司直接从美国进货,他们进货的价格比美国官网的还要低,没有其它中间环节,这也是个选择。
兰蔻不太了解
望采纳!
㈣ 化妆品 品牌故事
1.雅诗兰黛品牌故事
雅诗兰黛夫人一直认为“每一个女人都可以永远拥有美丽和时尚”。由此,她将自己的生活品位和对时尚的敏感度融入雅诗兰黛品牌中,不但重塑了美国化妆品行业的面貌,更影响了全球的化妆品市场。 1946年,雅诗兰黛夫人凭借着想为每个女性带来美丽的渴望创立了雅诗兰黛公司。当1953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Youth Dew香水被推出之时,雅诗兰黛品牌因其不断追求创新、精于科研开发、优良的品质而赢得广泛美誉。如今,雅诗兰黛的护肤、彩妆及香水产品系列已以领先的科技和卓越的功效闻名于世,在全球130多个国家有售。 雅诗兰黛从诞生至今有无数的革新和创造。例如,现在已经普遍被众多化妆品品牌采用的营销手段:产品试用、购物送礼、提倡女性为自己选购香水等都是雅诗兰黛最早创新提出的。同时,品牌也在不断地推出专利的科技和成分,用更多更好的产品为每位女性带来美丽。
2.美宝莲纽约品牌故事
美宝莲纽约专业彩妆来自纽约时尚之都,引领中国彩妆时尚潮流。 创立于1920年的美宝莲纽约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发展最为成功的品牌之一。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强大,它也走过了十多个辉煌的春夏寒暑,确立了品牌在中国极高的知名度,见证了中国女性对美的追求历程。欧莱雅集团分布在巴黎、纽约、东京及上海四大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不断突破创新,为世界第一彩妆品牌美宝莲纽约研制了融合各种科技结晶、引领时尚、且亲和自然的产品。 自从美宝莲纽约来到中国,便把“美来自内心,美来自美宝莲”的理念作为一种对中国女性的长期承诺履行起来。时至今日,美宝莲纽约在中国大陆覆盖660个城市,消费者可以选购的产品超过550个单品,平均每1.5秒便售出一支睫毛膏。通过强大的销售网络、专业的美容顾问团队以及高质量的产品,美宝莲纽约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女性更好地展示属于自己的“美”,内在的美,形象的美,自信的美!
3.兰蔻品牌故事
这个法国国宝级的化妆品品牌创立于1935年,迄今已有近70年历史。自创立伊始,就以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作为品牌标记。在近70年的时间里,兰蔻以其独特的品牌理念实践着对全世界女性美的承诺,给无数爱美女性带去了美丽与梦想。
很多人都说,兰蔻的诞生起始于彩妆大师Armand Petitjean的一个华丽的梦,在梦的开端,有一地的玫瑰厚厚铺散,玫瑰的红搭配优雅的香,蔓延成一段精致的表演,Armand Petitjean便是这场表演的发起者,也是唯一的演绎者,他挥霍着自己独有的对美的灵感还有不断散发的热情,为美容界带来了一幕幕关于品牌,关于时尚的精彩。
兰蔻香水,当芬芳泄进梦中对芬芳一直情有独钟的Armand Petitjean选择了用香水来开启自己完美的梦,1935年,他从5个有名的香料中提取灵感,大胆的创造了兰蔻的品牌。此举看似狂妄,却又和Armand Petitjean&ldquo20世纪奢华香水之父&rdquo的身份极为契合,晚些时候,兰蔻又推出了 Oceane产品系列(1955),产品的概念至今仍然在使用:即配方中含有非常纯净的海草,辅之以海藻和标记元素。这些革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ldquotechniciennes&rdquo,即那些毕业于兰蔻的学校并将兰蔻的品牌带到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技术人员的努力。
4,.资生堂 品牌故事
资生堂创办于1872年,最初是设在日本东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的一家西式药房,取名源自中国《易经》中的“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涵义为孕育新生命,创造新价值。日本著名企业“资生堂”(Shiseido)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相结合,用西方文化诠释含蓄的东方文化。
5.柏宁品牌故事
柏宁坚持“品质第一、不断创新”的品牌精神,在美容行业也显得锋芒渐露。
蓓兰作为法国尼姆一个官方医院的皮肤科医生,从未料到在28年后的今天,她的品牌会传播整个欧洲,甚至亚洲中国。 ◆1980年的法国尼姆在皮肤烧烫治疗医学上及化妆品研发上已是相当成熟。而此时法国化妆品品牌已经在国际上占有不可替代的王者地位。尽管如此,并没有让蓓兰这位皮肤烧烫伤专科医生移情别恋。 ◆改变蓓兰医生的命运源于一个长达6个月的加班接诊。在尼姆任何一个医生一周的工作时长都不会超过15个小时,但那半年里蓓兰每周工作量达到了40小时。面对突然增多的皮肤患者,蓓兰陷入了深思与困惑。
这想法一旦确定,一发不可收拾,蓓兰深度沉迷化妆品研发的奥秘之中,时间居然长达5年之久。1985年,第一款无伤害产品“活泉修复晶”(现名:抗敏修护精华素)经蓓兰之手问世,医生调制化妆品在法国已经不是什么奇事,但能将护肤品销售到顾客手里并形成销售风暴,确实很少。这归于蓓兰成功的营销,更离不开其品质的稳定性和卓越疗效为恒久长远服务于她的病人,蓓兰为这款具有代表意义的产品取名“柏宁”。正式开始了财富航行路上的启程。
6.OLAY玉兰油品牌故事
二战时,一位军医精制了一种治疗灼伤的药,军医太太误当作乳液使用,没想到几个月后皮肤竟然变得有弹性,皱纹也减少了,OLAY保养品便诞生了。
这位杰出的化学家就是Graham Wulff,一直致力于护肤方面的研究。终于他调配出一种可以恢复滋润、保湿、保护皮肤,而且在使用后十分钟内就会让皮肤看起来柔嫩而不泛油光的产品,这就是第一款OLAY的产品OLAY滋润霜,从此开启了这个品牌超过半世纪的美丽传奇。在之后的产品研发过程中,Wulff的妻子Dinah一直在旁边协助他,提供让配方更完美的建议,她不断试用他所发明的产品,直到达到最佳的功效为止。他们不但一起修改产品的特性,例如吸收性与油脂,也选择了女性化的粉红色及香味。等到他们对配方感到满意,才开始制造首批产品。
㈤ 雅诗兰黛集团的销售渠道
雅诗兰黛集团主要抄通过袭有限的销售渠道销售产品,这样做是为了取得与其产品形象相符的效果。这些销售渠道包括高档百货商店、专卖店、高档香水商店和药房,其次,还包括自营的商店和供应柜、游船上的商店、飞机上以及机场和城市里的免税商店等。收Jane和Aveda品牌后,公司的销售点再添两条新的渠道,即自选式零售店和专业美发廊。1998年11月,公司还开始在网上销售部分产品。2000年4月,公司宣布了包括兼并网站在内的综合性网络战略。
㈥ 雅诗兰黛的发展历程
1946年,雅诗兰黛夫人凭借着想“为每个女性带来美丽”的渴望创立了雅诗兰黛品牌,并于1946年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司,同时推出了她的第一款产品:由她当化学家的叔叔研发的一瓶护肤霜。而在这面霜被最终贴上雅诗兰黛商标之前,它已经赢得了一群忠实粉丝。当1953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Youth-Dew香水被推出之时,雅诗兰黛公司已经赢得了不断创新,精于研发,品质优良美誉。如今,雅诗兰黛旗下的护肤,彩妆以及香氛产品都成为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佳范例。鉴于公司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和顾客承诺的忠实履行,标有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字样的产品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用户的爱戴。历经半个多世纪,它以领先科技和卓越功效在全球赢得广泛美誉。现今,雅诗兰黛的护肤、彩妆及香水产品系列已在全球130多个国家销售。
坚持为每个女性带来美丽的初衷、致力于科研的突破和创新、保持与顾客良好的交流,这些优秀传统延续至今并成为未来发展的宝贵基础。而与时尚先驱创造性合作、邀请多位在各自领域有突出成就的精英人士代言,则赋予品牌全新的魅力和内涵,象征着雅诗兰黛的当代精神,更传达了品牌长期以来所推崇的优雅和内涵,共同诉说着女性美的回归——年轻、自信,极富女性魅力。
雅诗兰黛夫人一直认为“每一个女人都可以永远拥有美丽和时尚”。由此,她将自己的生活品位和对时尚的敏感度融入雅诗兰黛品牌中,不但重塑了美国化妆品行业的面貌,更影响了全球的化妆品市场。雅诗兰黛公司大约有12000名雇员,除美国以外,它的化妆品也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英国和瑞士生产。
尽管业绩斐然,雅诗兰黛品牌始终坚持创造这个美丽事业时的初衷——为每个女性带来美丽。坚信科学研发的力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况;体验护肤品带来的改变;保持与人良好的交流,这些精神至今仍是品牌为女性带来的指引与启迪。
雅诗兰黛公司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诞生于纽约。雅诗·门泽尔1907年出生在纽约皇后区一个匈牙利犹太移民家庭,父亲家里的第九个孩子。雅诗的叔叔是一位药剂师,平日喜欢在实验室里调制各种化学制剂。上世纪30年代,雅诗从叔叔那里获约著名大百货公司“SAKS第五大道”让自己开设专卖柜台,雅诗兰黛作为高档美容护肤品品牌的知名度从此直线上升。
1953年,雅诗兰黛推出“青春之露”(YouthDew),这是一种香氛沐浴油,可以当香水使用。“青春之露”上市后大获成功,打破了法国香水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高档香水不再是少数贵妇才能使用的奢侈品,而雅诗兰黛也获得了创新和优质的美誉。此后,雅诗兰黛的香水一直颇受时尚界推崇。比如它的 BEAUTIFUL香水,其广告一直以新娘为主角。据说,BEAUTIFUL香氛的创作灵感源自兰黛夫人此生最美好的回忆以及令人感动的誓言。“我不希望BEATIFUL闻起来像是玫瑰花、栀子花或任何一种单独的花香,我要令BEAUTIFUL成为世上最奇妙、最丰富、最和谐的千百种花香调集于一身的香氛。”
事实上,兰黛夫人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我生命中工作的每一天无不是在推销。”她不仅对时尚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在生意场上也是营销高手。她在化妆品推销上有两大创举:一是免费派发小包试用装,因为她相信“好产品会为自己说话”;另一个是购买产品的时候,顾客可以获得同一品牌的赠品。这些创举在今天,已经成为化妆品营销的经典手段。
上世纪60年代雅诗兰黛开始大举拓展国际市场,先后进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和日本。雅诗兰黛的专柜大多设立在高档百货店内,如伦敦的哈罗德、巴黎的老佛爷等。越是时尚昂贵的地方,就越合兰黛夫人的心意。
此外,公司还不断扩充自己的产品线,1964年推出男用香水和美容护肤产品,1968年建立倩碧(Clinique)实验室,研制生产经过抗敏试验,不含香精的美容护肤产品。1990年,为适应全球环保潮流,雅诗兰黛成立Origin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制的产品突出纯天然植物配方,不经动物实验,所有包装都可以回收利用。
1985年,雅诗兰黛的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美元。1995年公司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雅诗兰黛产品在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2004年财年公司的净销售收入为57.9亿美元,是名副其实的化妆品帝国。EsteeLauder、La Mer、Clinique、Origins、MAC等品牌都属于雅诗兰黛旗下,占据了美国知名化妆品品牌的半壁江山。
雅诗兰黛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家族色彩,最高管理层中有4人是家族成员。2004年4月,一手创建雅诗兰黛的兰黛夫人在曼哈顿的家中去世,享年97岁。兰黛夫人在1998年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20位商业奇才之一,并且是惟一的女性。
兰黛夫人1946年创办公司时,就怀有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那就是:“每个女人都可以美丽”。到2004年她去世的时候,这一简单理念几乎改变了化妆品世界的面貌,在美国,雅诗兰黛已经是时尚完美的典型代表。
㈦ 雅诗兰黛集团的营销
从一开始,雅诗兰黛集团就非常注重保持品牌的平衡,并将此作为公司的一个根本立专足点。即使在集中力量开发新品属牌的时候,公司同样强调通过保持“经典”产品的完整性、发明护肤和化妆品的新种类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使用新技术,使现有品牌获得纵深的发展。公司对于锐意进取、资金充盈的营销计划,不惜投以重金。在广告和商业促销中,它的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全球独一无二的形象。
雅诗兰黛集团成长的诀窍之一,就是收购对公司具有意义的品牌。它在兼并新品牌或公司时,奉行自己的标准,即这些品牌或公司必须带来独特的商业机会,而且与公司现有品牌形成互补而不是削弱的关系。另外,它们必须为公司在美国乃至国际上的长期发展,增添潜力。M·A·C、Bobbi Brown、Jane、Aveda和Stila这些品牌的购进,充分体现了公司的这一战略。
㈧ 品牌文化的营销功能
品牌文化是文化营销的核心内容,是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品牌文化是指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淀和品牌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以及它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属、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和。它能增强品牌溢价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忠诚度。实施品牌文化营销需要设计品牌的名称和标志,强调品牌文化的民族内涵,对品牌进行独特的文化定位以及塑造个性的品牌文化。品牌文化营销的主要功能有:
1.增强品牌溢价能力
如果某个品牌产品由于顾客方形成了很高的期望价值,从而使客户能够按照更高的价格进行购买,就可以认为这个品牌具备了很强的产品溢价能力。消费者在选择品牌产品时,就会对不同的品牌产品形成不同的心理预期价值。只有心理预期价值(收益)大于购买产品付出的代价(成本)时,消费者才会购买产品。品牌价值等于预期价值减去成本。预期价值包括功能价值、附加价值、文化价值;成本包括货币成本、精力成本、体力成本、时间成本。用公式可以表示:
品牌价值=预期价值-成本
预期价值=功能价值×x%+附加价值×y%+文化价值×z%
成本=货币成本+精力成本+体力成本+时间成本
x:功能价值在预期中所占的比例
y:附加价值在预期中所占的比例
z:文化价值在预期中所占的比例其中:x+y+z=100%
在这个方程式中,假定成本不变,品牌价值取决于X、Y、z的值。在以“情感消费”为基本特征的新时代,消费者对品牌的功能价值并不特别看重,他们注重的是精神需求的满足。在消费时,更追求个性、情趣和文化品位,z的值越来越大。尽管对z的值没有准确的界定,但通过对我国手机品牌溢价能力的深度分析可知:大约x=30%、y=10%、z=60%,在服装、饮料等行业中,z值会更大。
假设预期价值不变,则成本越小,产品价值越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为了购买一个商品要支付货币成本、体力成本、精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品牌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包括传递生产厂商的基本信息、产品的质量信息、产品的价值信息和文化、情感、地位等个性化信息。品牌作为一种品质的承诺,可以减少消费者购物过程支付的成本。当品牌节约消费者的精力成本、体力成本、时间成本大于货币成本(价格)提高的幅度时,对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一种成本的减少。在品牌消费时代,品牌文化意味着预期价值的增加,购物成本的减少,进而增加品牌价值,品牌价值的增加就使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变小,使消费者对价格变动不敏感,为产品提高价格提供了空间。消费者愿意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支付更高的价格。一项研究发现,72%的顾客表明,将为他们选择的品牌支付高出与之竞争的次优品牌20%的额外费用;50%的人说他们将支付25%;40%的人将支付高达30%。可口可乐的爱好者愿意比竞争品牌多付50%的费用;汰渍(Tide)和亨氏的用户将多支付100%;沃尔沃(Volvo)的用户将多支付40%。因此,品牌文化在增加了品牌溢价能力的同时,也避免了价格战,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竞争水平。
2.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不等于产品的竞争力,较低的价格、较高的质量不等于较强的品牌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市场上有过“挑战”外国产品的宣言:“同等质量比价格,价格最低;同等价格比质量,质量最高。”由于外国厂商在中国实施的是品牌战略,和我们不在一个竞争层面上,所以,人家没有来应战,“挑战者”就像大战风车一样显现出了一种“堂·吉诃德”式的滑稽。
通过价格战可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但缺乏美誉度,至今还很少有企业通过价格战使得品牌形象得到提升,美誉度得到增强。高质量的产品也不是必然能提升品牌竞争力。因为产品质量分为技术质量和认知质量。所谓技术质量是指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标准,既包括国家或国际标准,又包括行业标准。技术质量作为产品的内在质量是产品质量水平的最低要求,低于技术质量要求的产品是没有竞争实力的,甚至是不具备进入市场资格的。认知质量(PerceivedQuality)也称消费者认知质量,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特性及其适用性的心理反应或主观评价。认知质量不同于技术质量,技术质量作为一种富有科学性的可辨识的标准,具有客观性;而认知质量则是消费者对产品技术质量或客观质量的主观反应。消费者认知质量的形成基础是产品的技术质量,但又不等同于技术质量。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时两种产品的技术质量可以完全一样,但消费者对这两种产品的认知却可能不相同。比如,尽管丰田的凌志和丰田的佳美在美国市场(1998年)有着相同的发动机,但凌志比佳美的标价高出1万多美元。只有被消费者感知到的质量才能转化成品牌的竞争力。在市场营销实践中,很多企业只看重技术质量,而忽视消费者对其认可与接受状况,结果使产品失去市场竞争优势。价廉(低价)能提高知名度,但不能提高美誉度;物美(质量)能提高美誉度,但不一定带来忠诚度,物美价廉加文化等于品牌忠诚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是品牌文化的三重境界,也是提高品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增强品牌忠诚度
Oliver(1997年)认为忠诚是消费者不受能引致行为转换(switchingbehavior)的外部环境变化和营销活动影响,在未来持续购买所偏爱的产品或服务的内在倾向和义务。Dick和Basu(1994年)认为只有当重复购买行为伴随着较高的态度取向时才产生真正的消费者忠诚。Gremlen&Brown将忠诚分为行为忠诚(behaviorloyalty)、认知忠诚(cognitiveloyalty)及情感忠诚(affectiveloyalty)三个要素。行为忠诚是指消费者实际展现的购买行为;认知忠诚是指消费者未来意图再购买的行为表现;情感忠诚则定义为消费者对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态度表现。Seines(1993年)指出:消费者忠诚主要表现为未来购买的可能、服务的延续、转换品牌的可能性及正面的口碑宣传。Kotler(1991年)指出:消费者忠诚所体现的重复购买,有助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总之,消费者忠诚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方面指消费者主观上对产品和服务持有的良性评价惯性和情感依赖程度,以及对其他竞争性产品或服务的心理忽略、扭曲和排斥。另一方面指消费者的购买频率和购买后果。消费者忠诚意味着消费者的重复购买,意味着口碑传播、推荐购买,意味着对企业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研究表明,一个不满意的客户至少会向11个人讲述自己不愉快的购物经历,而这11个人中,平均每个人又会告诉其他5个人。也就是说,一个不满意的顾客有可能带来67个顾客的流失。客户服务方面的研究指出,开发一个现有客户的费用(广告费和产品推销费)是留住一个现有客户费用的4—6倍。美国营销学家认为:一个公司若能使其顾客流失率降低5%,其利润率就能增加25%至85%。所以培养顾客的忠诚度,降低顾客的流失率,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影响顾客购买物品的因素包括:
(1)合适的商品,能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
(2)合适的价格,能给顾客满意的心理价位;
(3)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能方便顾客的购买;
(4)完善的服务,能使顾客得到额外的满足;
(5)品牌文化,能使顾客感到精神愉悦。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价格、地点和服务都趋向同质化,由于同质,消费者很难分辨这些产品,当然也很容易改变自己购买产品的偏好。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既满足了顾客的基本需求,又满足其最高需求的产品品牌,才能培养顾客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