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500强企业涉及医疗器械的有哪些
大概有:
强生,以3753.6亿美元的市值排在总榜单第九位。强生产品线广泛,有药品、医疗器械,也有卫生消费品。强生的医疗器械产品也很多元化,涵盖微创手术、电生理、糖尿病护理、骨科等领域。
罗氏集团,以2183.4亿美元市值排在总榜单的25位。罗氏是全球IVD四巨头之一,更是老大。
美敦力,以1093.0亿美元排在第77位。美敦力是全球医疗器械老大,也是医用耗材界老大,产品覆盖心脏节律、心血管器械、微创治疗、糖尿病、神经调控、骨科、外科等领域。
雅培,以993.4亿美元排在第97位。雅培的产品线也很多元,有药品、医疗器械,也有营养品和医院。雅培的医疗器械产品覆盖IVD、心血管、血糖仪等领域,系IVD四巨头之一。
赛默飞世尔科技,以761.4亿美元排在第140位。主营IVD产品,其过敏源检测等被誉为行业金标准。
丹纳赫,以645.7亿美元排在第170位。IVD领域四巨头之一。
史赛克,以579.5亿美元排在第200位。全球骨科耗材巨头之一。产品也还涉及神经外科、耳鼻喉、微创手术等方面。
BD,以491.1亿美元排在第261位。医用耗材巨头企业,产品涵盖注射器材、IVD、呼吸诊疗系统、药物管理业务等领域。
百特国际,以352.2亿美元排在第405位。也是耗材巨头,产品涵盖肾病治疗、输液系统、吸入麻醉等领域。
波士顿科学,以340.4亿美元排在第423位。产品主打心血管、心脏节律管理、医学外科等领域。
费森尤斯医疗,以325.1亿美元排在第440位。全球血透巨头。
Illumina医疗,以391.0亿美元排在第445位。全球基因测序巨头。
依视路,以302.7亿美元排在第469位。主打眼科产品。
❷ 药品学术策划调研之药品DA怎么做
和所以营销策略、产品策划一样,其前端必须经过市场调研。学术策划扎实不扎实、DA做的到位不到位、学术推广实效不实效,涉及许多环节、取决于多种因素,但策划前市场调研,是关键性因素之一。 有如下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 愿不愿意调研? 这个问题,在多数企业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出于常规策划的流程,除外少数仅凭借主观经验、草率出台的学术策划外,很多企业都会做调研,只是规模不同。 但很多企业的误区是,做调研,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沦为走形式;或者是只是通过调研来去佐证自己主观得出的观点。 比如,一种典型的思维习惯是“我立场”。比如很多创新品种,单纯地强调“技术含量高”、“工艺好”,沿着这个方向,在调研上去诱导医生,是不是认可这些。而结论往往是肯定的。不站在“消费者立场”思考问题,结果就会以偏概全。 如何看待调研,决定了调研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史玉柱在其语录中谈到,我在我的公司只管一件事“市场调研”。他说的“不把消费者需求搞清楚一天,我就痛苦一天”和“每天做10个小时的网游客服”,都强调了理解消费者,是多么地重要。 第二, 做哪些调研? 在处方药调研的信息维度上,医生、竞品和自身品牌的透彻了解,是必须做的。 在信息点采集上,则是瞄准“处方品类走势”、“处方理由筛查和处方机会扫描”、“基于竞争和认知维度的FAB分析”等方面。 在营销的世界里,唯一的事实是消费者认知。所有的调研,都是要争夺这个桥头堡。竞品已然抢先占据了,但他们的根基深不深、医生认可不认可、他们有没有医生比较敏感的软肋、自身的优势等等,都是为了去“投机取巧”。 贺普丁上市前两年,就成立了“项目小组”,组成由医学部经理、产品经理、销售经理组成,其核心职能之一就是“调研”,包括医生对乙肝病毒基因的认知程度和对乙肝药物的临床价值的判定。最终将贺普丁概念确立为“抑制病毒”,并据此形成了机理图、证据系统,并制定了临床研究方向。 第三, 用什么调研手段? 在调研手段上,可以通过座谈会、一对一沟通、问卷、数据库筛查等手段,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是座谈会和一对一深访,用于了解医生的认知习惯,发现机会;另外则是对文献的整理,是为了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的过程,通过去梳理内容,找到整个学术策划和DA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体系。 这些调研手段操之简单,如能在问题上设置得当,调研氛围轻松舒适,会得到大量一手有价值的信息。而文献调研,则可以通过把握准确方向和设置好框架,召集辅助人员,进行文献检索和整理。 以个人经验判断,对于处方药策划,不要僵化地局限在教科书上的调研方法,必须与处方药的实际市场情况相结合。问卷调研是一种低效的调研方式,投入大、容易偏差,一旦调研设计不当,反倒会得到大量错误信息,加大了信息的判别成本,甚至造成误导。 另外,很多企业喜欢将“调研”层层下放,或找外部调研公司合作,结果却是几个兼职大学生,弄来一堆无效问卷,其结果可想而知。 调研必须有产品经理等专业人士牵头,不能到现场,则必须回顾录音,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线索。
❸ 贺甘定拉米夫定片与贺普丁拉米夫定片的区别
你目前的肝功能从化验单来看是正常的.不知道有没有拍片子看看.因此不能给你内下个肯定的结论.
不知道吃容贺普丁是你自己听别人说的呢还是你的主治医生建议的.
若是听别人说的,你的肝功能目前看是正常的,病毒量只高了一点点,大概处于检测到与检测不到的线上.只是以上信息判断的话,你是处于潜伏期的,不用吃药的.只要一年或半年做个病毒与肝功的检查,定时检测就行.若病发了再吃药也不迟.当然,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发病.祝你好运!
若是医生建议你吃的,可能是除了这张检验单外,还有别的病情.你遵医嘱就行了.
吃贺普丁的话,疗程建议是三年,一天一片,不能断药.若要停药须听医嘱.不知道你的乙肝五项结果是什么,如果是大三阳的话,一般是要吃到转为小三阳,再巩固半年到一年.
贺普丁拉米夫定片与贺甘定拉米夫定片的区别:
贺普丁是世界第二大药企葛兰素史克原研生产的,是进口药,在国内销售了12年了.临床效果和患者口碑较好.
贺甘定是今年四月份贺普丁专利到期后国内厂家的仿制药,刚刚上市.效果还有待观察.
PS:千万不要乱吃药,否则可能会将病从目前的潜伏引发为发病
❹ 拉米夫定哪个牌子
进口品牌是贺普丁,国产有很多如丁贺等;但是,拉米夫定因为极高的耐药发生率,各国乙肝防治指南都不作为首先推荐的药物了
❺ 拉米夫定片(健甘灵)和拉米夫定片(贺普丁)有什么区别 本人患有乙肝大三阳,DNA病毒有点高
问题分析:
你好来,根据你所描述的源情况,贺普丁和健甘灵的成份都是拉米夫定片,只是生产的厂家,品牌不同,贺普丁属于中外合资生产的,健甘灵属于国内生产的,原则上来说相同的成份以及相同的剂量的拉夫米定效果是一样的.
意见建议: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综上所述,你这个不叫改服药物,只能说是换了不同厂家的,一般效果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影响的,希望我的回复能帮到你, 谢谢!!!
❻ 福建天行健医药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2011年3月29日,尽管是周末,位于“闽东药城”宁德柘荣县的福建天行健医药有限公司里依旧熙熙攘攘。生产车间内,一线员工有条不紊开足马力制药忙;公司大楼中,为期两天的市场营销培训,销售精英“加油充电”,直面金融危机信心满满。 “一年之间企业贡献的税收就翻了十倍,今年还将继续攀升!”说起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公司研发总监叶宝春一脸得意,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儿子叶剑宇统帅的福州OTC团队,也占据了福州地区80%的乙肝抗病毒核苷类药物市场份额,连锁药店实现了处方药全覆盖,阿甘定销售额达到全省第一名。从2007年创利税不足50万元增长至去年的500多万元,仿制的国际最先进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广生堂药业依靠的极低的价格的三大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夫定片、阿德福韦酯片、恩替卡韦)在中国肝药市场踏入重要的第一步。 福建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是2001年6月,由福建奥华集团、福建万利达集团共同出资收购原闽东第二制药厂而重新组建的一家股份制企业。重组之初,企业靠着出口乌龙减肥茶这一单一保健产品,在群雄逐鹿的药业市场中勉强维持着“生计”,发展步履缓慢。“企业要生存、要壮大,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不断提升竞争力。”研发总监叶宝春言之凿凿。以“科技兴国药”为宗旨,福建广生堂踏上了破茧重生之旅。针对占地8亩的原闽东第二制药厂老厂房,公司通过实施技改,提升生产标准,成功取得国家药监局GMP认证,乌龙减肥茶由“地标产品”跃升为“国标产品”。2008年企业又斥资200多万元对片剂、茶剂两个车间进行改造,生产条件日臻完善,老厂房焕然一新。获得自营出口权的广生堂,在北欧等海外新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 老厂区生机勃发,广生堂又在柘荣富源工业区征地100亩,2004年10月一期投资3000万元的现代化制剂厂房拔地而起,年底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二期的原料药车间、中药提取车间技改建设随后也一蹴而就,企业所拥有的药品生产线全部通过GMP认证,生产能力大大提升。技改提升,广生堂药业规模初具,而自主研发,则让企业实现了产品结构的完美转型,发展后劲十足。 砸下千万巨资,2002年广生堂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成立新药研发中心,仿制目前世界最前沿的肝药产品。继2006年公司独家产品———茵白肝炎胶囊获得国家药监局生产批准文号大规模上市后,2007年9月,拥有M晶型、单酯制备及检测、合成工艺三大专利技术的国家一类新药阿德福韦酯原料和片剂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投放市场。仅当年底的两个月时间,阿甘定就创利税数十万元,2008年更是走入全国600多家医院大药房,一举斩获1.1亿元产值,中国已在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道路上走过了十多个年头,跨国药企无疑在由它产生的用药市场中跑在前列。目前全球临床广泛使用的抗病毒类药物多达7种,除了替诺福韦酯尚未在中国上市以外,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罗氏、先灵葆雅和诺华等一批知名跨国药企的明星产品都在其中,并在为扩大各自的市场占有率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另外,本土企业也早已嗅到广阔的空间而纷纷踏足,“贺普丁”作为在中国上市最早的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每年为葛兰素史克公司带来近10亿元的收入,长期位居乙肝抗病毒用药市场的前列。“博路定”因为较强的病毒抑制作用和较低的耐药发生率而取得医生和患者的认同,5年内就对“贺普丁”的霸主地位产生了冲击。而罗氏的长效干扰素“派罗欣”也借助其不良反应低的优势及良好服务而占得一席之地。除了跨国药企,本土企业在这一市场中也有着不错的表现,福建广生堂药业后发制人的三大乙肝抗病毒药物,也收获了不错的业绩,占据部分市场份额。 “在药品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特别是眼下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形势下,没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就没有立足之地。”研发总监叶宝春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已拥有4种剂型33个药品品种、3个保健食品,今年还将陆续推出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抗乙肝病毒产品,是国内首家同时申报三大抗乙肝病毒一线用药的企业。
❼ 科研低效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体验
和所以营销策略、产品策划一样,其前端必须经过市场调研。学术策划扎实不扎实、做的到位不到位、学术推广实效不实效,涉及许多环节、取决于多种因素,但策划前市场调研,是关键性因素之一。 有如下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 愿不愿意调研? 这个问题,在多数企业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出于常规策划的流程,除外少数仅凭借主观经验、草率出台的学术策划外,很多企业都会做调研,只是规模不同。 但很多企业的误区是,做调研,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沦为走形式;或者是只是通过调研来去佐证自己主观得出的观点。 比如,一种典型的思维习惯是“我立场”。比如很多创新品种,单纯地强调“技术含量高”、“工艺好”,沿着这个方向,在调研上去诱导医生,是不是认可这些。而结论往往是肯定的。不站在“消费者立场”思考问题,结果就会以偏概全。 如何看待调研,决定了调研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史玉柱在其语录中谈到,我在我的公司只管一件事“市场调研”。他说的“不把消费者需求搞清楚一天,我就痛苦一天”和“每天做10个小时的网游客服”,都强调了理解消费者,是多么地重要。 第二, 做哪些调研? 在处方药调研的信息维度上,医生、竞品和自身品牌的透彻了解,是必须做的。 在信息点采集上,则是瞄准“处方品类走势”、“处方理由筛查和处方机会扫描”、“基于竞争和认知维度的FAB分析”等方面。 在营销的世界里,唯一的事实是消费者认知。所有的调研,都是要争夺这个桥头堡。竞品已然抢先占据了,但他们的根基深不深、医生认可不认可、他们有没有医生比较敏感的软肋、自身的优势等等,都是为了去“投机取巧”。 贺普丁上市前两年,就成立了“项目小组”,组成由医学部经理、产品经理、销售经理组成,其核心职能之一就是“调研”,包括医生对乙肝病毒基因的认知程度和对乙肝药物的临床价值的判定。最终将贺普丁概念确立为“抑制病毒”,并据此形成了机理图、证据系统,并制定了临床研究方向。 第三, 用什么调研手段? 在调研手段上,可以通过座谈会、一对一沟通、问卷、数据库筛查等手段,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是座谈会和一对一深访,用于了解医生的认知习惯,发现机会;另外则是对文献的整理,是为了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的过程,通过去梳理内容,找到整个学术策划和DA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体系。 这些调研手段操之简单,如能在问题上设置得当,调研氛围轻松舒适,会得到大量一手有价值的信息。而文献调研,则可以通过把握准确方向和设置好框架,召集辅助人员,进行文献检索和整理。 以个人经验判断,对于处方药策划,不要僵化地局限在教科书上的调研方法,必须与处方药的实际市场情况相结合。问卷调研是一种低效的调研方式,投入大、容易偏差,一旦调研设计不当,反倒会得到大量错误信息,加大了信息的判别成本,甚至造成误导。 另外,很多企业喜欢将“调研”层层下放,或找外部调研公司合作,结果却是几个兼职大学生,弄来一堆无效问卷,其结果可想而知。 调研必须有产品经理等专业人士牵头,不能到现场,则必须回顾录音,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线索。
❽ 左亮是谁啊
http://www..com/?sr=&tn=cb6&word=%D7%F3%C1%C1&ba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