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配电系统的改造
中国地区和企业的供配电系统,电能浪费很大,其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如下述。
① 目前电网容量与负荷不匹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迅速增加,原建配电网的设备和导线均与用电量不相匹配,不少地方超负荷运行,不仅影响供电安全,还大大增加了配电系统的损耗。节能改造的办法就是更新线路与设备。
② 供电电压不合理
有些地区和许多较大型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偏低,如过去规定企业进线电压应为6千伏,中间需经过多次降压,既需较多的建设资金,又增加了系统的电力损耗。适当提高供电电压,将原二次乃至三次降压减少为一次,可大大减少供电系统的设备与线路损耗。
③ 布局不合理
许多地区的用电户和企业的用电设备远离配电中心,使得低压(0.4千伏)送电距离过长,造成很大的线路损耗和电压降落。这种情况在旧的大、中型企业中普遍存在,原因是当时设计规定配电中心要建在企业的引进电源的一端。改善的措施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移近配电中心与用电设备的距离,将原来低压长距离送电改为高压长距离、低压短距离送电,可以大大减少送电线路的损耗。
④ 无功功率短缺
随着经济的发展,供配电系统中感性负荷迅速增加,众多的配电变压器和电动机处于低负荷率的非经济运行状态,造成供配电系统无功功率的大量需求,如不及时补充,将引起供电电压质量下降,系统损耗增加,既要浪费电能,又将影响供配电设备的使用率,甚至造成事故。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措施是在供电方和用电方加装补偿电容,前者称集中补偿,直接受益者是供电部门,用户的效益来自少受功率因数不达标的罚款;后者称为就地补偿,直接受益者是用户,主要是减少线路损耗。无功补偿的效益除上述之外,还可以增大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供电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⑤ 配电设备陈旧落后
我国在用的配电设备如配电变压器及各类开关,许多是陈旧落后的,由于资金不足和相关部门节能意识不够等原因,不能及时更新,结果浪费了大量电能。如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60年代初的ST型变压器是70年代初期产品S1型变压器的1.32倍,S1系列又比S6系列的大约14%,而90年代后期以前应用的S7系列变压器又比S6系列的小45%,90年代末国家推广使用的S9系列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更小。其它如电磁开关、电缆接头及连接金具等情形类似。如能及时更新这些陈旧落后的配电设备,可使配电系统减少大量无谓的电能浪费。
⑵ 小区配电室因有凹陷所以要改造施工方案怎么做
改造施工方案就必须是这个机密下沉的情况加以改造,可以把它进行分段进行改造,是停掉一部分,把基础弄牢固,使它不下陷,你就恢复弄好的这段供电再停掉那个下陷的,再这样处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改造的方案。
⑶ 35KV配电站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编制,要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做。一般根据合同内容和甲方的要求,按照工期工期和安全、质量目标,进行人员配置(组织机构、专业配置、劳动力安排等);材料计划准备;机具配置;分阶段工期计划安排;施工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最后,施工方案还应报监理审批,业主同意。
⑷ 电气工程的施工方案
不知道你要哪方面的?给你说个建筑方面的吧。
1.电气工程概况
1.1 电气工程主要有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消防报警与控制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电缆电视系统。
1.2 本工程供电电源由本场区l0kV开闭所引来两路l0kV高压电源,经电缆沿托盘直接敷设至地下1层变配电室。高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两路l0kV电源分别供给两台630kVA干式变压器,低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运行,由地下1层低压配电室配出的电缆干线均沿电缆桥架明敷至电缆竖井和各供电点。
1.3 建筑物竖向供配电设在电气竖井内。照明配电干线、空调与试验配电干线采用密集型插接母线在竖井内垂直引上,再由各层插接开关箱引至各层配电箱。由各层照明配电箱配出的照明及插座铜芯塑料线沿回路均采用BV-2.5m㎡托盘敷设,出托盘后穿钢管在吊顶及墙内敷设。
2.施工前准备工作
2.1 技术准备工作
施工前技术人员必须详细审图,对照招标文件,提出问题并在图纸会审时落实。然后要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土方案,并编排进度计划。根据施工方案提出材料计划,并向施工人员下达详细的技术交底。
2.2 现场准备工作
施工道路、施工用水、临电和场地由总承包方统一规划,生产、办公、库房等临时用房由总承包方提供,现场设办公室、库房各一间。因本工程场地比较狭小,所以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材料人员需与建设(监理)和土建单位密切配合,做到材料随用随进。
2.3 人员准备工作
施工人员上岗必须经过培训,掌握施工工艺、技术操作方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4 电气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详见表13-1。
3.电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3.1 管路敷设分项、检验批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3.1.1 首先要求在配合结构预埋中,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图纸,严格按设计要求的管路规格、型号及敷设方式进行施工。
3.1.2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年×月×日图纸会审记录,有吊顶的房间管线为自线槽引出钢管明设,地下1,2层照明支路为沿150 × 100mm 钢线槽明设。配合土建作好如人防、设备层、楼梯间等处的暗管敷设,筒体混凝土墙内开关、插座管路,无吊顶房间处管路的敷设以及电源进户保护管和电信人口保护管。
3.1.3 关于管路的连接、防腐、弯扁度、弯曲半径、跨接地线、保护层、管盒固定、标高、管口处理等要求详见技术交底记录。在施工中应认真加强看护,保证管路畅通,及时做好自检(互检、隐检、预检工作,并及时报验监理,保证施工符合实际和规范要求。
3.1.4 吊顶内管路的敷设:吊项内敷设的管路的固定方式均采用膨胀螺栓及吊架固定在楼板上,具体做法按照《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操作。
4.电气安装各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要求及电气通病的预防措施
4.1 电气安装各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标准
4.1.1 管路敷设分项检验批质量标准:
材质及规格、品种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各种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件,在10层内敷设必须内外防腐后,外壁另进行两道沥青漆处理,在混凝土内敷设宜做内防腐,Φ30以下管子连接采用套管焊接,所有连接处及进出盒箱处均应焊跨接地线,管路弯曲半径≥10D,凹扁度≤0.10,保护层≥15mm。
4.1.2 管内穿线分项、检验批质量标准:
材质及品种、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导线绝缘电阻必须≥0. 5MΩ以上,穿线前应在盒、箱位置标高准确、无误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在穿线前必须将箱、盒清理干净,做到 导线分色正确,余量适量。
4.1.3 接地装置分项、检验批质量标准:
材质的品种、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及钢材抄件,接地电阻摇测必须符合要求,焊接长度:圆钢≥6D,圆钢与扁钢≥6D,扁钢与扁钢≥2D,且须三面焊,要求焊缝饱满,平整光滑,焊后将焊药清干净,在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
4.1.4 电气器具及配电箱安装质量标准:
材质及品种、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必须有合格证。开关、插座及配电箱安装应做到横平竖直,标高准确,紧贴墙面,固定牢靠,接地保护良好。灯具安装必须牢固,并符合规范要求,接线正确。所有接压线不伤线芯及绝缘层,箱内接压线做到整齐、美观、牢靠并编号正确。
4.1.5 建筑电气分部(子分部)观感质量标准:
工程所有材料必须选用优良产品,并做到品种、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合格证检验报告;施工安装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工程质量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在线路敷设,配电箱、开关插座、照明器具及防雷接地等分项上,外观质量必须达到优良标准。
4.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病预防措施
4.2.1 管路敷设通病:
5.施工管理措施
5.1 技术管理措施
5.1.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发的技术方针、政策、规范、技术规程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且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规定的管理制度。
5.1.2 在分公司(项目部)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建立本工程由项目经理主管,专业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包括质检员、外埠施工队队长、工长、班组长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开展技术工作。
5.1.3 施工资料管理:
(1) 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规定,由现场技术人员负责收集、整理本专业工程的各种质量控制资料及竣工资料,工程竣工后,按规定移交归档。
(2) 工地设专人负责文件和资料的收发、登记,施工图纸的发放要按规定做好登记。
(3) 设计单位、建设(监理)单位提出的变更及工程洽商记录,必须有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的签字后方可生效。重大变更应由主任工程师签字。
⑸ 如何搞好配电网改造工程现场作业安全,文明施工
摘要 施工班组现场安全自控
⑹ 配电室改造成二楼,一楼是配电室,二楼作为其他用途,如休息室,值班室,有单独出口
你的图片是在二楼,想到进行改造,把它搬到一楼,二楼作为其他用途,如修细细及班组出口,这样可以以找一个施工队来帮你施工,你自己做的话,可能会比较累,比较辛苦,施工队就比较简单的多了。
⑺ 配电房改造能不能业主自行找施工单位做
配电房属于公共设施,不属于哪个业主所有。配电房改造应该由物业管理公司牵头找施工单位,业主自行找施工单位不合适,做得好了,没有人表扬您;做得不好,埋怨的人倒是不少。这种顶着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少管闲事为妥。
⑻ 制定配电网络改造方案应注意什么
一、制定配电网络改造方案应注意什么:
1、对地区配电网进行改造时,所制定的方案应具经济性和地区合理性,并符合负荷发展的需要;
2、供电电压质量不能满足要求的地区,是制定配网改造的依据之一;
3、不能保证安全供电的配电线路是制定配网改造的依据之一;
4、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在制定配网改造方案时,对各电源的联络要具有灵活性和可行性。
二、配电网络改造的措施
为应对“电荒”,供电部门通过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等五项措施,并加大配电网络改造力度,保障居民生活用电。这五项措施是:
1、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按照有保有限的原则,切实做到有序供电、合理错峰、确保重点。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的原则进行错峰,合理安排企业轮休,加强监督巡查,减少强制错峰,千方百计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确保政府机关、医院、学校、金融机构、交通枢纽、重点工程等重点单位正常用电不受影响,确保高科技等优势企业用电的合理需要;
2、精心调度,科学合理地安排运行方式,充分挖掘现有电源、电网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努力增强电力供应;
3、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认真做好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及时排查整治各类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大打击各类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电网设备运行安全;
4、积极改善供电服务质量,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抢修工作力度,加快事故抢修进度,全力解决市民燃眉之急;
5、全面推行节约用电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节约用电的典型经验,协助政府推进节约用电工作。并加大配电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