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建设
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的项目背景
关于农村信息化广播建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已有大量的论述以及相关的文件。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是亿万农民都会进行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需要把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生产服务信息及时送到农民的手中。早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就提出:“加强预警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构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公用渠道,提高全社会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等信息末端的预警能力,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千米的瓶颈问题”,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之前有些省份在“村村通”和“村村响”工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购置了很多村组一级的广播设备,建设了一批乡村大喇叭。但由于技术问题和营运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么设备闲置,要么成了“半拉子”工程。相应的“传递信息服务农民、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央1号文件关于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及实施步骤,农民对党政国策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及农业生产信息的渴求不断增强,农村信息化广播平台建设也日益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国务院有关部门、一些省份都在积极探索、争相试点。一方面,寻求能够普遍推广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在探索长效的运营机制。
农村信息化广播到底应该怎么建?是只满足某一方面的功能需求,比如应急广播,解决应急预警抢险信息的发布,还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甚至基层乡镇村都可使用的综合平台。应急广播要求快速响应,在一定的范围内统一播报。但仅仅是满足应急需要,没有长效运行机制,日常维护比较困难,难以确保长期运转的可靠性,就有可能导致真正应急要用的时候急不起来,应急不了。我们认为,农村信息化广播建设要做到平战结合,把可运营的广播和应急广播结合起来,综合应用。在日常的农村信息服务中,依靠运营来建立设备维护的长效机制。
建起来,谁来用?主要有哪些功能作用?一是提供给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用,成为党委政府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喉舌。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委、政府应急办、农业局、气象局、水利局、林业局、科技局、文化局、卫生局、计生委、公检法等部门都可以切入进平台系统,宣传党政国策,宣讲传递农林业科技信息、气象信息、水利信息、文化信息、民主法制信息、科学育儿科学饮食与生活小窍门,发布应急预警、灾害预防及抢险救灾指(命)令信息,播发重要通知等。二是提供给基层政府用。乡镇村等基层领导,虽然单个通信很发达,但由于广大农民朋友居住分散,要宣传党政国策,及时把上级党委政府的惠农政策、制度规定、重要会议精神传达到家喻户晓,播个乡政府或村委会的通知等等,还是缺乏一个有效的手段。三是提供给农业种子公司、农业机械设备公司、农药化肥公司等直接服务于农业的经济实体用,他们通过这个广播平台的运营商把各自最新的产品信息及时低成本大面积的送到亿万农民手中。一个全省整体连接的农村广播系统,有较大的广告传媒价值。四是直接提供给农民朋友使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需求也逐渐增强。张家有个喜事,李家有个高兴事,都可以到村广播室去点个歌,或播放一段祝词,增添喜气。
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后期的运营维护怎么办?这是农村信息化广播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不是没有钱,问题是掏钱建设以后,长期运营维护怎么搞?各个政府部门都有很多经费,但是单独拿出来都不够建设和维护一个整体的广播网络。所以需要探索一种模式。广播平台的建设,需要两个重要的角色:一是平台建设的牵头,协调组织实施;二是建好以后的运营维护。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政府各部门财政都出一点,找到投资者更好,先把广播平台建起来。建好以后,各级各部门要使用,相应每年财政补贴一点。基层组织使用最多,每年也适当出一点。向农民朋友宣传推荐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的新产品的企业,也出一点(这应该可以成为长期运营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几个方面的经费加起来,足以支撑这个平台的运转。因此,可以围绕农村广播的建设成立专门的公司,打造这个新传媒,来承担这个平台的投资、运营、工程维护等几方面的职责。
现有的各个广播平台,包括有线电视、调频电台,为什么难以满足农村信息化广播的应用需求呢?因为这些广播平台是单向的,频道的数量也有限。农村信息化广播系统,大多的时间是各个村、各个乡镇这些基层在使用。同一时间,一个省可能会有几千个内容在播放。这种满足运营条件的个性化播放要求要用IP网络来覆盖。
IP终端覆盖到哪一级?到行政村还是到自然村?要想满足应急和日常播出的需要,必须覆盖无盲点。所以纯粹的IP网络也不行,一是造价太高,二是有些地方还没有通IP网络。没有IP网络的地方用低成本的调频覆盖方案。传统的调频缺乏安全性,一个发射台只有一个声音。采用数字调频,一个发射台可以有好几个声音,并且还可以加密。综合起来,我们的终端方案就是IP加数字调频的方案。要想几千个节目同时在网上跑,几万个终端同时播出,这得用分布式网络,所以我们设计了云广播平台。
什么是西派CEO-PA云广播?关于广播发展的技术背景
广播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在车站、机场、厂矿、学校、酒店等场所,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广播系统的发展历史,也经历了定压广播、智能广播、调频广播、数控可寻址广播等过程。这些广播技术,虽然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和增加了控制数据,但声音都还是模拟信号传输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解决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和噪声干扰的问题,传输的距离、接入的广播点数目都受到限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应用到广播领域。采用TCP/IP网络协议传输声音信息的广播系统称之为IP广播。在IP广播系统传输的声音信号需要先经过采样编码为数字信号,传输的是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失真,信号传输距离不受限制,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模拟广播在信号传输上的缺陷。IP广播主要由服务器软件系统、IP终端设备以及中间的网络传输设备构成,服务器软件将音频流发送到指定终端,终端将接收到的音频流解码还原为模拟信号,驱动喇叭播放声音。
随着IP广播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人们希望采用IP广播技术构建更大规模的广播网络,譬如全省、全地区统一建立的农村广播,连锁机构广播系统,集团公司广播系统等等。现有IP广播系统,大多数厂家所采用的技术,基于单服务器架构模式,服务器硬件性能、网络带宽限制了广播终端节点数目,一般单台服务器能够支持的终端节点数目为200-500个。为了突破了单合服务器性能瓶颈,支持大规模IP广播网络,西派云广播技术应运而生。什么是云广播呢?云广播就是采用云计算的模型分布部署实施的广播系统。云广播系统,突破了单台服务器性能瓶颈,支持多层次跨地域广播,构建全省乃至全国的IP网络广播系统,可以广泛应用在农村、连锁机构等需要跨地域统一建设的广播系统中,促成了广播系统再一次质的飞跃,开创广播系统应用的新纪元。
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功能要求
实现最小细分单位到行政村或者自然村的语音通播、分区组播和点对点广播。实现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性质、程度、可控性和范围等分类分级广播。实现播放内容提前推送并存储到终端,由终端在指定时间本地离线播放。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发布。实现来源于邮件、短信、文件等途径的文本转换语音广播(TTS)。系统具有可靠的容灾备份能力。系统具备全网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支持部分参数远程配置。实现对其他公共信息的发布支持。无盲点,覆盖自然村。
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建设原则
先进性: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系统实现信息的分级定向分发,实时联网发布,多级管控。适应性:农村自然环境复杂,容易受地势、气象等影响,要求相关设备成熟、稳定、适应能力强,以保证系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经济性:合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投资,同时考虑农村的现有经济状况,尽量采用低能耗产品。实用性:应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终端延伸到广大农村,应急终端必须安装维护简单,易学易用。安全性:系统必须要有安全保障管理,对所发布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存档、日志记录。信息发布传播机构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性和高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手段。
可靠性:突发应急系统要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极高的可靠性,具体要求包括电源热备份、设备(链路)冗余、软件冗余、终端自用电源等。确保应急预警信息能第一时间发出,没有时延。
维护性:从人员、制度、技术上保证该系统正常运行,系统中所有重要设备应具有远程可控可管功能。
『贰』 农村公路户户通政策是怎样的能否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每个省份或者城市的农村公路户户通政策细节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整体可以理解为户户通“硬化路”。农村户户通政策暂时还不是像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这样的普遍政策,而是一个“意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或者规划(《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所以也不像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这样有一个全国通行的标准,而是指“有条件”的农村要实现公路户户通,并且每一个地方在实施农村户户通政策时,细节上也会有所不同,但整体上农村公路户户通指的就是农村户户通硬化路,财大气粗的农村可以铺沥青路,经济发展一般的就铺个水泥小道,没有条件的暂时也可以不实施这个政策。
最后,我国一直非常关注三农问题,现在的“新农村”“中心村”都非常干净整洁,很是宜居。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除了农村公路户户通以外,还有其他很多配套的政策,现在很多地方实施了“新农村”或者“中心村”,农村也变得由规划起来,户户通宽带,快递下乡,取消了旱厕,修了下水道或者公厕,也会修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村食堂,条件好一点的还会修篮球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只要不是非常偏远的地方,生活也非常舒适和便利。
『叁』 中央电视台户户通营销中心在那可以购买得到正版的户户通
http://www.sdhanrui.cn/?gallery-55.html
『肆』 户户通工程建设项目需要老百姓拿钱吗
摘要 您好,农村公路户户通是不需要老百姓拿钱的,但是部分财政紧张的情况也会让百姓捐助的。户户通工程,其中将户户通列为重点工程,并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出台了专项的补贴。具体的补贴标准是,每公里路面硬化补贴5万元,通往农户的公路每公里补贴1万元,不足的部分由村集体进行集资。原则上农户门口有超过3米的路,就要进行路面硬化。具体的路面硬化,由施工单位进行全权负责,村委会及上级单位负责验收,符合相关验收标准的,发放补贴款。同时明确规定,不允许要求村民进行免费施工的情形出现。
『伍』 户户通水泥路国家政策
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都有提及农村道路“户户通”,并将其纳入到了乡村生态振兴之列。
在具体的施行中,各地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政策标准。具体的你要去你们交通运输厅了解。
农村水泥路指的是村村通工程,户户通工程指的是电力,电话,电视的要到农村的每家每户,有线电视到不了的地方还可以买户户通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村村通水泥路只是修村里的主干道,村里如果想修小路到户的话只能向村民集资。如果向老百姓收钱的话,首先需要通过村民会议的一事一议通过才可以。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4号)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由其向地方人民政府建议对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在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过程中,强制单位和个人集资,强迫农民出工、备料的;
(二)擅自降低征地补偿标准,或者拖欠工程款、征地拆迁款和农民工工资的。
(5)户户通工程营销方案扩展阅读:
在后池村,村民刘虎全是最早提议修路的。采访中,听到老伴儿说修路的事儿,瘫痪在床近两年、话也说不成的他激动得大哭。
通往山上梯田那条道路开工后一个月零三天的那个晚上,刘虎全因脑出血栽倒在与村干部商量租用铲车的路上。
术后,需要老伴儿刘群弟给他喂饭喂水、擦屎擦尿,负责照顾他饮食起居。然而刘群弟却说:“要不是修路,肯定不会病这么严重,但俺不怨他。现在路修得这么好,造福了村里多少子孙后代啊!”
『陆』 有项目有人投资吗,我管找技术人员,广电工程户户通
具体什么意思广电现在很少有人用,
『柒』 昌宁县全面实现户户通工程
在广电所下属的广播电视服务公司。你说的对,有线电视不能到达的地方才能同意安装。 山寨机大街上都是100元右右;原则上是不准卖; 中九一代机,
『捌』 求高手给户户通一锅十户的解决方案。最好详细点。。手头有双输出高频头两进六出两个最好有图。连接方法。
户户通工程高频头,包括双输出、四输出,双输出高频头可以同时带两台户户通机顶盒,搭配二进四出切换器可以带四台机顶盒。四输出高频头可以直接带四台户户通机顶盒,搭配二进四出切换器可以带八台机顶盒,搭配二进八出切换器可以带16台机顶盒
『玖』 农村公路户户通基本政策
统筹考虑村镇布局、产业发展、人口数量、地形条件、生态环保及资金筹措能力等。
以河南省为例,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是指,自然村(组)与外部连接的一条出口道路实现硬化,路线穿越自然村居民聚居区域,或通至自然村某个人口较多的居民聚居区域边缘并与其内部的一条道路连接。
统筹考虑村镇布局、产业发展、人口数量、地形条件、生态环保及资金筹措能力等,合理确定我县通村组道路建设标准。路面宽度原则上不低于4.5米,对于占地多拆迁难、地质复杂、工程艰巨、对环境影响大的特殊路段以及通至人口较少自然村的道路,路面宽度可适当放宽至3.5米,但需在会车困难路段设置一定数量的错车道(错车道设置原则按照交通运输部JTG2111—2019标准执行)。
(9)户户通工程营销方案扩展阅读:
农村公路户户通的相关要求规定:
1、县交通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乡镇上报的“通村入组”项目,进行实地核查。要负责通村入组道路项目的设计、招投标、路面施工,监督检查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2、要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原材料抽检,重点加强对影响结构强度的水泥、钢筋、砂石等关键原材料的质量检查。
3、县政府将“通村入组”工程纳入乡镇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对乡镇承担职责进行督导考核,奖优罚劣。各乡镇要成立专班,合理规划,紧密组织,全力抓好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工作。
『拾』 国家农村户户通水泥路有这项目吗
有的,是一个系统工程——村村通。让家家户户有公路是国家一个奋斗目标。
"村村通"是国家一个系统工程,其包涵有: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等。让家家户户有公路是国家一个奋斗目标。
(10)户户通工程营销方案扩展阅读:
工程的目标
基本目标:根据邮电通信“十五”规划,到2005年底,在全国至少有95%的行政村开通电话。要达到此目的,还需要完成近四万个行政村的通电话任务。
通电话村的最低标准:每个行政村至少开通两部以上电话,其中原则上至少有一部电话作为有人值守公用电话,以提高电话利用率和设施安全性,并避免因交不起月租费而被停机。村通工程开通的电路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或移动的。
分年度目标的制定:原则上,到2004年底完成全部目标的40%左右,到2005年底完成剩余部分。具体实施计划由各家企业按照整体目标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