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目前我们公司在做16949的体系,我是人力资源部的,培训老师要求写一个企业的员工激励制度或者方案,急求
员工激励制度及贡献奖发放
管理办法
编 号:Q/BY6042—SD—030901
版本号:1
修改码:0
页 数:2
为有效调动我公司员工积极性,促进公司的整体持续发展,准确反映每名员工能力与实绩,全面考核奖励员工业绩,提高队伍凝聚力,特制定激励奖金发放管理办法。
(一)发放范围
公司的正式员工,不包含下列人员:
1、进入公司的新员工,工作未满半年者;
2、在公司受通报批评者;
3、半年内旷工3天者,迟到、早退9次以上或请病假(不含计划生育假和产假,婚丧假等)、事假9天以上者。
(二)考核程序
1、公司成立考核工作小组,负责考核工作。
2、按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考核工作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的方法。
3、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考核办法并设计本部门的《业绩自评表》。
4、被考核人需填写《业绩自评表》,进行自我评定。
5、员工根据规定时间将《业绩自评表》交各部门的考核小组。
6、考核小组评议。考核组成员根据员工《业绩自评表》,对被考核人进行评议、考核,根据各自考核办法确定等级,填写《部门考核写实表》。
(三)发放时间
半年一次,分别在本年度的7月和下一年度的1月进行。
(四)等级比例
分三个等级,控制比例如下:
一等
二等
三等
比例
20%
60%
20%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获得一等:
*半年内没能出满勤者;
*因生产、质量、违反劳动纪律受到通报批评者;
*受到其他奖励者可兼得。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评为三等:
*请计划生育假、产假、婚丧假等;
*有旷工记录者;
*迟到、早退3次以上(包括3次)者;
*病、事假超过3天(包括3天)者。
Ⅱ 内部培训师的激励
内部培训师的激励方式,可以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职业生涯发展等几方面入手,从而充分调动内部培训师的积极性。
就精神激励而言,企业内部应该对选拔出的内部培训师给予一定的宣传,同时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或聘书。
就物质激励而言,企业应当从多方面对内部培训师加以奖励。例如,为内部培训师支付一定的课时费用,支付参加相关外部培训课程的费用,设立培训师津贴等,从而使内部培训师能够切实地得到相应的利益和好处。
就职业生涯发展而言,一方面,企业应当为内部培训师优先提供各类国内外的培训机会,从而使内部培训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这既可以保证内部培训师自身含金量的不断提升,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转移给其他的员工。另一方面,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应当为内部培训师设计相应的职业发展通道。这种职业发展通道既可以是基于内部培训师基础之上的通道:如对内部培训师进行分级,之后企业可以根据内部培训师的培训评估效果和培训时间长度加以升级,使他们可以按照“培训师、高级培训师、资深培训师、首席培训师”的通道不断得到提升。这种职业发展通道也可以是内部培训师在整个企业内部发展的通道:一般来说,企业在选拔人才或晋升人员的过程中,应当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内部培训师。
如今,国内大多数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上投入了越来越大的力量。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将极大提高企业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通过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一系列切实而有效的内部培训师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克服内部培训师可能存在的部分漏洞,从而发挥更大的优势。
Ⅲ 培训的奖励方案
贪图小礼物而来参加培训的员工,就是胸无大志!不建议用这种方式!当然,培训首先得有针对性,培训内容得是员工渴望得
Ⅳ 培训学校求员工激励方案
你的这个方法就抄完全把老师的注意集中到了招生上了。
一个培训学校招生固然重要但是课程质量也不能说不到去,让老师去招生是应该的,但是不能把压力压到老师的头上。在人力资源上讲这是指标设计不准确。
招生和讲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还有50元的补助是不是少了点,老师的招生方式最好的就是在教好课的时候让学生转介绍。当然在课余时间发一下单页也是可以的。
Ⅳ 企业管理团队培训中的激励方法有哪些
企业管理培训方法
实景化
对员工而言,获得职业技能、拓宽职业发展方版向、提高获得更权多报酬的机会、收入潜力最大化永远是他们的追求。
这根源在于年轻的员工目前对自身的成长渴望非常强,希望抓住机会,对岗位成长抱着非常高的期望值。
?
个性化
毋庸置疑,员工对管理培训有强烈的渴求,希望通过企业管理培训效果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在职场上进一步提升,从而获得有利的竞争位置,通常他们缺乏的东西,学习需求也最强烈。
企业从公司的整体战略出发,也希望能给予员工必要的培训,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确保企业文化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型。
?
全程化
无法量化就无法管理,培训工作也不例外,科学的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
否则,培训效果无法得知,纠偏行动无法展开,培训的成本更无法合理的控制。
培训需要形成一个闭合的管理系统,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应该进行评估.
?
众人行官方网站:
Ⅵ 培训激励的形式
发奖品是一种比较物质的激励方式。你可以从精神鼓励方面去下功夫呀。
比如荣誉墙,比如PK赛。
其实没有最适合的,只有更适合的。只要有激励方式,对于培训的学员来说已经很好的。
Ⅶ 培训学校奖励机制怎么制定
培训学校奖励机制怎么制定
方案一:以部门为单位,按照所占奖金总额的比重分配
方案二:以个人月工资为标准,按照年终考核成绩而定
1、普通员工个人奖金=工资倍数*月工资*个人考核分数÷100;
2、部门管理奖金=工资倍数*月工资*部门考核分数÷100;
3、执行校长奖金由校长根据其成绩发放。建议奖金=奖金总额*个人考核分数÷100。
4、工资倍数的评定标准包括:
标准一:入职时间,入职0-1年1倍工资;入职1-2年的1.5倍工资;入职2年以上两倍工资;
标准二:个人贡献度,以部门为单位分配名额,比例为:1倍工资30%,1.5倍工资40%,2倍工资30%,部门经理不计算在内;部门经理的工资倍数没有名额限制,由副总直接评定(人数四舍五入)。
六、说明
1、员工2018年内请假累计60天(含)者,年终奖在评定相应的数额后自动减半;请假累计90天(含)者不参与本年度年终奖的评定(享受带薪休假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2、在2018年12月31日前尚未转正的不参与本年度年终奖的评定,如需提前转正需董事长审批。
3、进入公司未满3个月的(包括试用期时间),一律发放500元作为年终奖。
4、员工在年终奖正式发放前主动辞职、被公司辞退、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不参与本年度年终奖的评定。
5、员工在自然年内严重违反公司相关规定并受到严重警告的不参与本年度年终奖的评定。
6、员工在自然年内出现旷工的不参与本年度年终奖的评定。
Ⅷ 培训的激励机制
有关企业信息系统培训的理论研究,多是假定培训的数量(时间)与IT技能、接受程度有直接的联系,即培训越多则效果越佳[31]。然而,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不仅在于培训的内容、方式,还涉及员工参加培训的动机,Gallivan认为其关键因素在于本人对培训认知、IT经验及同事们的操作熟练程度[32]。从而既可以把把信息系统的培训看成是员工学习、提高的机会,也可以把它看做是消除员工抵制情绪、促进接受的工具。下面从博弈论角度首先对员工参加培训的态度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增强培训效果的激励机制。
4.3.2.1 员工对待培训的态度
假定员工是自愿参加培训的,每个人的投入越多收益也就越大,即投入与收益成正比。设员工i对培训的投入为yi(y≥0),全体员工的总投入为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求解,可得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员工预算总收入的大小直接影响员工对培训的投入,任何一个员工的投入依赖于其他员工的投入,他人投入越多自己投入就越少,这样就容易出现各个员工都不愿意投资于培训的现象。例如,假设只有两个员工参加培训,他们的预算收入分别为I1=2、I2=1,由反应函数可得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进一步求解可得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比较两式有
现实的ERP系统实施中,企业更多的是要求员工必须参加相关培训,也就是说员工参加培训不是自愿的。此时,若把员工对于培训的努力程度看作投入水平,员工的预期收入变成IT技能、教育水平等,按照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那些具有IT经验(或较高教育水平)的员工就会积极参加培训,而IT技能(或教育水平)低的员工可能采取消极对策。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对于获取同样的知识,缺乏IT经验的员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未能明察到培训所带来的利益(如工资提高、职位提升)变化时,他们则会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4.3.2.2 激励机制
由于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培训项目常作为系统开发商(或咨询顾问)与企业签订系统开发合同的一部分,开发商对企业员工实施的培训不仅受到合同的制约,培训效果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实施的进度、质量等,从而可以假定他们对培训的态度是积极的。这样,培训效果就仅与员工参加培训的努力程度有关了,而解决员工培训中愉懒行为、消极应付的最直接方法便是建立激励机制。由于员工的努力程度很难被管理者直接观察到,从而可以像第3章那样引入监理机制督促员工的学习,然而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多阶段的),学习效果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显露出来,也就是说“时间”本身可以完成监理,其实际上是一种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的激励问题。由于我们分析的是员工参加培训的努力情况,其过程只有两个阶段:培训期间,上线后工作期间。令t=1,2表示两个阶段,并假定处于同一位置员工的能力相差不大,或者说员工第二阶段能力的差异主要来自培训过程努力程度的不同。
假设员工效用函数为U(a1,w1,a2,w2),其中at表示努力水平,wt表示工资报酬;员工在t阶段的产出函数πt=at+εt,εt是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且εt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F(εt)和f(εt),给定努力at观测到产出为πt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F(πt-at)和f(7rt-at)。若员工最小努力
只要得到高工资的员工是被观察到高产出的员工,就能够起到激励员工努力学习的目的,这样员工第二阶段的期望工资为PwH+(1-P)wL。如果参加培训的员工足够多(AP-CIS认为,对于一个2000名员工的中型企业,要想实施MRPⅡ成功,必须有80%的员工接受过不同程度的培训[33]),激励机制等价于企业事前宣布一个观测值π*,只要πt≥π*就可以得到wH,否则将得到wL,且wL<wH,其中P与π*的关系满足P=1-F(π*-at)。由于这里并不关心第二阶段中员工的努力程度,可把此阶段代理人的努力设定为最小值,即假定a2=a。这样,员工的期望效用为: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因此,员工最优努力a1满足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假定模型存在内点解,令解为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在
也就是说,奖励面过大或过小都不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至于临界点的具体设计则需要管理者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而定。而对员工参加培训的激励,不仅可以采用提高工资报酬的方法(多数企业在系统上线后都要奖励一批员工),还可以通过员工职位的变动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
Ⅸ 如何通过培训激励员工
除了奖金激励外,想办法提高员工对工作成就的期望,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重要途径。
1、工作细节决定来自激励感满足
员工的工作往往来自于对工作细节的把握,细节做到位了,那么工作就会得到一个较好结果。同时,工作团队越小,工作成果中员工个人的贡献越清楚,越能激发起员工对个人贡献体验的期望。
2、明确个人的责、权、利
员工在进行工作过程中,明确责权利。团队中个人的地位越重要,体验到的成就感就越强烈,员工感受到这种激励感就越强。
3、构造公正、透明的业绩比较平台
通过业绩比较,使优秀的员工产生成就优势体验,从而提供成就需要的满足。提高员工的期望。组织制定一系列的业绩竞赛制度、业绩排名公开制度和业绩进步评比制度,可以使员工对业绩优势体验有一个明确的期望,从而激发员工的成就感。
4、提供有效的个人培训
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实现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所有培训,而且能够使这种培训成为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这也是使员工的视野由本职工作拓展到多个岗位或更高的岗位主要需求。使员工拥有沿着生涯规划的路径一步一步实现既定目标的期望。
5、挑战来自企业对员工的实践
挑战性的工作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学到很多新东西,激发其自身潜能,并且这个挑战经过他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的期望。当这个目标实现时,它给员工带来的自信和成就感,会给今后完成更出色的业绩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