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企业团队合作的培训方案。
网络一搜一大把
❷ 如何激励员工打造团队正能量团队氛围
1.我们要从基础做起,鼓励员工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工作中能做自己做的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发言。
2. 有良好的办公环境。目前,很多团队不能真正合作,所以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或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朋友们,他们使用的协同云平台还不错。对于团队分工,任务、进度、建议等问题都是众所周知的。加强团队沟通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
3.定期进行一些培训或活动,以增强团队的活力。
4. 更私下地交流,在适当的时候玩得开心。
经常使员工得到积极的暗示,如信任和赞扬,人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并尽力满足彼此的期望。然而,“说你能做,你能做,或者你不能做”这种简单的方法很难有效。管理者必须信任下属的能力,给予他们支持、鼓励和温暖的氛围。例如,当你分配一项任务时,你不妨说,“我相信你能做好,虽然有困难,但你会找到方法的”这样,下属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老板总是对他的员工大喊“白痴”和“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他的员工真的会变成白痴。
值得注意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只能是画外音。管理者是否有足够的控制,任务是否在下属的能力范围内,员工是否会尽力。例如,对于新员工,领导者可以关注和肯定他们的成长过程;对于容易产生工作倦怠的老员工,我们应该提出更高的期望,鼓励他们带头,让他们感到公司仍然需要他们自己。
在企业中,一般有四种激励员工奋斗的动力:外部激励,如加薪或补贴;内在动机,也就是对任务本身感兴趣;成就动机,如工作认可;社会动机,如获得人际认可和支持。因此,加薪并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例如,美国IBM公司有一个声明:加薪不是必然的。最近,一项针对美国5388名员工的研究发现,如果员工能够预见到两年内晋升的可能性,他们将会有更好的绩效和满意度,其效果相当于加薪69%。可见,清晰的职业发展空间可以极大地提升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幸福感。
因此,管理者应该清楚地区分“做什么”和“鼓励什么”。“做什么”是指责任范围内的职责。不是设置物质奖励,而是对员工进行一点一点的肯定,从而增强员工的内在成就感,激发员工的成就动机。过于频繁的表扬和评价活动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为了照顾一些人的情绪,我们不能赞美别人。只有那些对普通人来说比较困难或者需要员工“踮脚走路”的任务,才能得到物质奖励。
❸ 高效提高团队领导力,打造高效团队的培训课程有哪些
源自王大琨教授团队领导力教程:
第一部分:团队领导力综述
团队训练:从“同心杆”开始
1、 中高层为什么强调领导力?
2、 影响领导力的原因?
3、 什么是领导力?
4、 领导力提升模型?
团队领导力的四个方面:目标导向、建立共识、形成制度、确定角色
5、 明确公司对领导者领导力的要求
6、 标杆企业领导力提升方法?
第二部分:如何提升对部门的领导力
(了解组织、了解团队、了解团队绩效)
1、 理解所在企业战略,明确战略部门定位和职责
2、 熟悉流程、明确部门之间的分工和界面
演练内容:1、团队工作各阶段提交成果、成果标准及责任人清单
3、 明确团队工作各个阶段的工作输入条件和工作输出成果
案例分析:设计流程执行的关键------概念设计的标准和要点解读
4、 团队的人员编制和组合
习练:部门中的八种角色的测试、自己团队的角色优化
5、 团队文化的在领导力中的应用
6、 如何明确领导者的团队管理目标?
案例分析:某个团队通过目标提升领导力的分析
7、 如何编制部门的进度、成本、质量计划
案例分析:某集团部门的计划讲解
8、 如何针对进行团队协调?
工具分享:团队协调“七对眼睛”工具介绍
9、 如何在团队执行中进行控制?
案例:某专项计划控制管理的讲解
10、 如何在执行中加强团队的沟通?
案例分析:某公司沟通与协作解读
情景习练:如何组织一次设计评审会议?
11、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案例解读:团队工作月报分析、动态成本报告
12、 如何通过考核提升团队效能?
13、 如何有效激励提升团队执行力?
14、 如何组织学习来领导团队进步?
团队习练:如何建立团队自己的学习体系?
第三部分:如何提升对员工个人的领导力
(了解员工、了解岗位、了解个人绩效)
1、如何发现员工的专长、帮助员工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
2、如何帮助认知员工岗位的任务、工作成果与工作特点?
案例分析:设计总监的岗位分析
3、如何通过提升专业和管理能力来提升个人的能力?
案例分析:成本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
4、如何辅导员工制定个人计划?
5、如何提升员工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6、如何加强对员工执行中的指导和监控
7、针对不同员工的个性化激励
8、情境领导艺术在领导员工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如何提升对合作伙伴/供应商的领导力
(了解供应商、了解控制方法、了解组织间的领导力提升)
1、 提升供应商领导管理的理念?
2、 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案例分析:设计院选择的五条标准
3、 如何编号供应商任务书?
案例分析:某个设计任务书解读
4、 如何编制好供应商的合同?
5、 如何明确供应商的交工标准?
6、 如何培训好供应商?
案例分析:总包进场培训
7、 如何在执行中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指导?
案例分析:某公司“设计方案评审”案例点评
8、 如何对供应商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案例案例:景观设计单位数据库
说明:为客户量体裁衣的顾问式培训是我们的核心优势所在,确定合作后,我们将展开专业的课前调研。我们将关注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设计案例,并在授课中重点关注与展示。
❹ 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培训方式都有哪些
拓展训练外是最能够增强员工的团队凝聚力的一种方式阿,要说其他的我还真不知道效果,比如聚餐
❺ 如何打造正能量团队
您好,很乐意为您解答
想要打造正能量团队,首先从自我做起,自己是否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如果是的话,你自己的正能量是否能给传递他人?可以的话,你周边的人也会充满正能量!
❻ 如何打造有责任心管理团队 执行力提升管理方案
员工缺乏责任心的病根
首先是管理者不知道该如何体现和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其次是企业的管理者思想懈怠或疏于管理监督,员工自然跟着懈怠。再次是源于人的懒惰天性。企业原本规章制度执行得很好,时间一长自然懈怠,思想上一放松,责任心就减弱,行为上自然就松懈。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是执行力下降。根据中国培训网的内容,整理关于打造有责任心管理团队的要点,希望能够给予参考:
严格流程
要想保证员工尽职尽责,首先对业务流程、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等所有工作流程要科学设计,从流程上确保工作质量,只有流程上科学合理,才能高效。如果我们把工作流程能严格地规定出来,要求必须完成所有程序,员工的责任心也就有章可循。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表格化。所有的经营管理事务工作都应流程化、标准化。没有流程化和标准化,就很难统一要求,每个人都由着个人的性子来,企业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只要把流程设计得科学合理,做到了标准化,那么所有参与工作的人的岗位责任也就设计进去了;只要照此流程和标准去做,自然也就尽职尽责了。
强化制度监管
我们对员工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要求,而要求的内容,就是制度。制度是从物质上、精神上等多方面约束,是强迫员工按照流程标准来做、强迫员工尽职尽责的手段。如果说流程是流水的钢管的话,那么制度就是钢管之间的铆丁。企业要通过制度,让员工明白违反流程、不尽职的代价是什么?监管是管理工作所必须的,监管分传统人力上的监管和技术上的监管,随着工作复杂程度的提升,技术监管也越来越重要。监管者首先自己要遵守应该遵守的制度,其次还要破除情面不徇私情进行监管,监管同样需要智慧,需要原则和灵活相结合。
教化人心
如果说流程和管理工作是硬性的强迫性约束,那么行为教育则是让员工自愿接受约束,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这就是教化的作用。行为教育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另一部分是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是企业领导者最基本职责之一,也是领导者责任心的体现。要想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都充分体现出来,必须首先让员工学会遵守工作流程,严格按工作标准工作,不违反工作制度,自觉接受组织监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
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反复做正确的事情,把演练和实战相结合,使员工达到对业务流程熟悉的程度,对业务标准形成条件反射的程度,行为达到习惯的程度,达成统一的行为模式和企业氛围,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责任心,构建企业的防火墙。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企业对员工责任心的经营。行为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领导身体力行。想要员工有责任心,那么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身体力行,起到模范的作用。如果只是要求一般的工作人员如何按照流程和标准来做,要求一般工作人员严格按制度办事,而作为领导者超越制度和监管,出了问题,领导率先逃避责任,那么无论怎么培训教育,员工的行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❼ 如何提升团队凝聚力培训
团队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一般情况下,高团队凝聚力带来高团队绩效。团队凝聚力培训主讲老师:陈馨娴课程时间:1-2天课程对象: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学员讨论、现场演练等使培训效果达到最好!前言: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但一定有完美的团队现代的成功必然是一个团队的成功“团队”就是每个成员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工作经验达到合理的互补,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的群体。最优秀的人加起来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但最合适的人组合在一起一定是最优秀的团队。课程背景:团队领导由于不知道如何建设高效团队,于是只好大声呼喊:“我们一定要加强团队合作,要讲奉献,要上下凝成一股绳,我们的工作则无往而不胜。”喊口号可以,但效果却很不佳。团队领希望部属和员工工作时像年终聚餐把酒时那样士气高昂,充满工作热情!但员工的实际表现却远非管理者所想。而企业最终的关键是“让员工众志成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潜能,为企业创造绩效”,因此,建设高效团队提高其凝聚力尤其显得重要。团队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一般情况下,高团队凝聚力带来高团队绩效。课程大纲:第一部分:高尚品格:非凡凝聚力的基石1.用“人格魅力”凝聚人心2.塑造自己的领导风格3.信守诺言——领导者的生命4.身体力行,以身作则5.用自信激发团队的信心6.宽容是领导必备的品质第二部分:共同愿景:伟大的“凝结核”1.描绘一片美丽的愿景2.启动远景规划,打造团队凝结核3.近期目标同样重要4.制订科学的行动策略5.团队目标一定要清晰明确第三部分:团结合作:凝聚力产生的源泉1.团队合作是凝聚力的源泉2.充分发挥个体的独特优势3.协作产生战斗力4.确立主人翁地位,培养员工归属感5.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6.锻造一支精诚合作的团队第四部分:企业文化:永久的“凝聚剂”1.做能创新的“火车头”2.创新文化让团队永葆活力3.和谐成就高效团队4.妥善处理团队冲突5.信任是高效的第一步6.建设有“人情味”的企业文化7.实行有效的绩效管理第五部分:协调沟通:高效团队的润滑剂1.没有沟通,就没有团队2.耐心地倾听不同声音3.积极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4.用各种方式构造万能沟通5.顺畅的协调沟通6.协调沟通,快乐工作7.建立渠道,避免沟通障碍第六部分:有效激励:打造凝聚力的保障1.团队成员需要激励2.敢于授权,激发责任心3.赞美可以收到神奇的激励效果4.情感激励,凝聚力产生的源泉5.高薪酬带来高效益6.竞争同样是激励7.危机也可以用来激励第七部分:以人为本:提升团队凝聚力1.选好人,才能用好人2.用重金“买”能人3.形成平衡互补的人才结构4.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5.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第八部分:团队凝聚力培训课程总结
❽ 如何更好地打造学习型团队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目标定位,注重排头兵的示范功能。
教育改革的深厚动力应该来自教师自身。一支叫得响、拉得出的师资队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心轴,而最关键的是需要敢拼敢为的排头兵。
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积极进取、勇于超越的渴望,如何激发这种内驱力?不断梳理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呢?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并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
基于此,我们对师资队伍重新“洗牌”,采取了两个重要步骤:一是壮大“排头兵”队伍。把凡是经常注重自学,有进取精神的优秀教师推荐到“先进”行列;二是选取精兵强将,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实战实拼,“锋从磨砺出”,让教师在跌打滚爬中,彰显才智,亮出本领。
教育科研这棵大树,在我园已是枝繁叶茂,为了让教科研更具生命力,我们又嫁接了一支新苗:成立了教科研“沙龙”活动小组,每月举办活动,教师们在交流中学习、在探讨中反思、在争辩中提高。这一新兴的群众性组织,吸引了广大教师广泛参与。为了有效引领教师不断学习,不仅向书本学,还要向别人学,要学理论,更要学实际操作知识与技能,我们不断推举出各位教师的长处,要求教师自觉反思,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让反思成为学习的“深水区”,在反思中看到亮点,也找出斑点。
二是制度革新,注重措施的激励功能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感人的话语:“我所理解的‘合格’的‘格’不是用量化来衡量的,而是国家的要求、人民的嘱托,国家把自己的希望交给我们,人民把自己的子女交给我们,这个‘格’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我一辈子不断地否定自我、自我超越,力求做一名合格的基础教育的教师。”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会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快。团体学习的修炼从“深度汇谈”开始,“深度汇谈”是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而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
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需要一辈子奋斗,要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自我超越。这就需要终身学习。
为了让终身学习这一概念深入人心,真正建立一个学习型团队,保证我们这支队伍紧紧跟上一日千里的新形势,成为永不落伍的生力军,我们采取了制度革新措施。
我们重新修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八幼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八幼青年教师成长规划》、《八幼阳光读书社章程》等,以制度促发展,以规范增效益。保障学习交流活动的质量,每次活动,都力争做到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保障月月有活动,次次有成效,像教育“沙龙”、读书“沙龙”等,都已成为我园教师教育活动中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三是活动引路,注重管理的服务功能。
有人说,学而优则师,师而优则学。
我们在引导教师学习中,提出“优师优学”的目标与要求,为了让他们持久地、更好地学习,我们积极做好服务鼓动工作。
为了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形成,我们给每位参与者提供各种服务,每次活动,总是“粮草先行”:场所、茶水、咖啡、点心。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带动教师积极去参与,在活动中锻炼人,在活动中提高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我们的“沙龙”活动,以资源为原则,敞开大门,每时每刻都乐意接受教师加盟。同时为鼓励广大教师,我们公开了三项优先举措:一是优先赠送公费图书;二是优先推荐参与者在园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三是优先参与各种外出培训交流学习活动。
广大教师在学习型团队的活动中逐渐成长,近年来,我园教师在各级各类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四十多篇,在各类论文大赛中获奖三十多人次。所有的这些,我们归结为一句话:没有苦和累,就没有甜和蜜。只有努力学习,潜心研究,不懈进取,才会有可能成为事业的赢家。让八都的每一个孩子成为成功者,是我们 全园老师的心声,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仍将不懈努力……
❾ 如何激励员工打造团队正能量团队氛围
对员工多鼓励可以提升工作热情
岁末年初,正是企业好好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时候,如果管理者能有效运用一些激励策略,员工不仅离职率会大大降低,工作热情也会被再次激发。那么,该如何管好团队呢?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杨东、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宝峰等专家,为大家解读5种能激发员工正能量的心理学效应。
多鼓励工作热情高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A、B两组,并告诉饲养员,A组老鼠很聪明,B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老鼠进行迷宫测试发现,A组老鼠比B组能更快地走出迷宫。对此,罗森塔尔深受启发。他又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学生名单上随机圈了几个名字,告诉老师这几个学生的智商很高。一段时间后,奇迹发生了,这几个随机选出来的学生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人会被自己喜欢、钦佩的人所影响和暗示。如果常受到信任、赞美等积极暗示,人们会由此获得向上的动力,尽力使自己达到对方的期待。不过,“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简单做法很难有效。管理者一定要相信下属的能力,给他们支持、鼓励和温暖的氛围。比如,在交办任务时,不妨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困难是有,不过你肯定会有办法的”……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上司总是对员工吼“笨蛋”、“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之类的话,那他手下的员工就真可能变成笨蛋。
值得注意的是,积极心理暗示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管理者是否有足够的掌控力、任务是否在下属的能力范围内、员工会不会尽力等因素都应该考虑到。比如,对于新员工,领导者可以对其成长的过程给予关注和肯定;对于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老员工,要在鼓励他们挑大梁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期望,让他们觉得公司依然需要自己。
用奖励激发成就感
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过这样一个寓言,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让老人难以忍受。老人想了一个办法,他给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我觉得自己年轻了,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但老人只给他们5美分。第三天,孩子们只得到2美分,令他们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发誓,再也不会为老人而玩了。寓言中,老人将孩子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奖赏而玩”,他通过操纵外部因素掌控了孩子的行为。
企业中,能促使员工奋斗的动机一般有4种:外在动机,如加薪或补助;内在动机,即对任务本身感兴趣;成就动机,如工作受肯定;社会动机,如获得人际肯定和支持。因此,加薪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比如美国IBM公司就有一句宣言:加薪非必然。近日,美国一项针对5388名员工的研究发现,如果员工能预见到2年内有晋升的可能,那他们会有更好的表现和满意度,效果相当于薪酬提升了69%。可见明确的职业发展空间,能大幅提升员工的职场幸福感。
因此,管理者应明确区分“该做”和“该鼓励”的行为。“该做”的是指分内职责,不应设置物质奖励,而应点到为止地给员工肯定,以增强他们的内在成就感,激发成就动机。过于频繁的表彰和评比活动并不可取,尤其不能为了照顾某些人的情绪,拿表彰送人情。只有对那些一般人难以做到,或需要员工“踮着脚才能够着”的任务,才能用物质奖励。
重人情最能留住人
南风效应: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能脱去一位农夫的衣服。北风自以为力气大,使足了劲向农夫一顿猛吹,瑟瑟发抖的农夫反而裹紧了外衣。南风却是向农夫轻抚慢拂,送去温暖熏风,让农夫遍体发热,自己脱下了衣服。
这则寓言说明,“以人为本”的软性方法能顺应人的内在需求,往往比生硬的“角力式”刚性方法好用得多。对管理者而言,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重视情感上。为了留住老员工,管理者除提供升职加薪的机会外,应重视关心员工生活,对有困难的员工伸出援助之手。近日,武汉一家公司请老师给员工上恋爱指导课就是个例子。这位老板认为,公司里许多技术员都没结婚,也不会谈恋爱,如果他们的感情生活不稳定,则势必会影响工作,所以这次活动很有必要。
专家同时给出8个能营造温暖氛围的小细节:1.真诚地说声“辛苦了”、“谢谢”、“你真棒”。2.由衷地赞美“这个主意太妙了”。3.拍拍下属的肩膀,或给一个信任的眼神。4.分享下属成功时一个忘情的拥抱。5.一张鼓励的便条。6.及时回复下属的邮件。7.在下属的生日或纪念日时,打个电话,或送一件小礼物,或发一条简短而且温情的短信。8.一次无拘无束的郊游或团队聚会。
批评人忌讳反复说
超限效应: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去教堂听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打算捐一大笔钱。可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少捐点。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喋喋不休,让他1分钱都不想捐了。等牧师结束冗长的演讲时,马克·吐温已经气愤难耐,不仅没捐钱,反倒从募捐盘里偷了2元。
超限效应给管理者4个启示:一是要开短会。一定要在3分钟内抓住听众的注意力,重点内容要在前30分钟内讲到,整个会议不超过40~50分钟。二是不定过高的目标,否则会引发员工抵触。三是不给员工施加长期慢性压力,否则会消磨员工的意志。管理者应给员工“拉弓式压力”,即慢慢地拉紧,待奋力一搏后再短暂休整,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蓄力。四是批评要适可而止。有的管理者会“记仇”,把员工犯过的错挂在嘴边,一有类似情况发生,就反复数落。殊不知,反复批评会使犯错人由原本的内疚不安转变为不耐烦,甚至反感厌恶。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此,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即便员工真的在某一件事上一错再错,管理者也要试着换个角度和说法。
善倾听提高忠诚度
霍桑效应:1924年~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在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9年间,实验者不断改变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福利,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效率的关系。但奇怪的是,福利制度完善了,但生产效率却未提高,工人们仍愤愤不平。后来,心理学家在两年时间内与两万余名工人进行个别谈话,让他们尽情抒发意见、宣泄不满,耐心倾听他们对厂方的意见,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大提高。
这个实验堪称管理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点。过去,管理者通常把人假定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而霍桑实验则证实,人其实是社会人,归属感和受尊重等高级心理需要才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心理学家的耐心聆听被员工视为对自己的肯定,并且让员工宣泄了内心的不满。因此,比起开高薪来说,管理者更需要一双能聆听员工疾苦的好耳朵和与员工分忧的好心肠。
日本“以公司为家”的企业文化值得借鉴。他们有三大管理学法宝:1.年功序列工资制,即工资随着资历(年龄、工龄和学历等)逐年稳定上涨,其中保障性的基本工资约占65%,绩效工资占25%,补贴占10%。2.终身雇佣制,不仅给员工安全感,还促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共同利益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3.企业工会制,即除管理层以外的所有职工都是工会成员,工会在劳资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尽量满足员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