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医务人员培训制度
缺乏有效的健全的急诊从业医务人员培养制度和准入制度,因此人员不整,技术参内差不齐,规范程度不够,影响了急容 制度化、规范化。不仅要培养医务人员,还要培养社会的相关人员,这是一项长期制度化任务。 目前我国仍
㈡ 护理人员培训制度
通过上岗培训,使新护士了解我院护理队伍的基本概况,树立爱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护士行为规范,履行护士神圣的职责,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护理知识和技能,以良好的职业素质走向护理岗位。
㈢ 全院护士分级培训计划护理部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计划
为保证病人安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强化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和急救处理的能力,特制定“三基三严”培训工作如下:
一、规范化培训管理
(一)新护士(1年)培训
1、培训目标:
①做好岗前培训,教导护士爱岗敬业。
②抓好“三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③工作中要求掌握核心制度、各班职责,掌握基础护理技术。
④了解精神专科理论与技能。
2、具体要求:
①新护士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
②护士长结合每个护士制定出具体培训计划。
③须加强临床护理实践,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主,可适当安排药疗工作。
④参加所在科室业务学习和技术操作。一年内独立完成护理文件书写。
⑤新护士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综合素质),工作时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工作认真,遵守纪律,服从领导安排,尊敬老师,勤奋好学,搞好团结。
⑥3个月试用期满后能胜任护士岗位工作。
(二)工作1-5年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①具有熟练的基础护理技能,掌握基础护理和护理专业知识。掌握各项抢
救治疗仪器(心电监护仪、吸痰器、呼吸机、简易呼吸器)的操作方法;常用急救药品的药理作用、用法、注意事项。
②能规范化书写护理文书。
③掌握专科护理常规、技能及疾病健康教育。
2、培训方法:
①各科护士长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培训内容,结合实际有计划安排自学或科
内组织学习。
②熟练掌握基础护理22项操作(详见规范化护士培训手册)。
③组织提问:各科护士长每半个月至少一次提问,提问内容可以多样化,
如专科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的预防、风险防范措施等。
④ 组织考试:各科护士长每季度按护理部的部署,组织基础护理操作考
试、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考核,考试成绩记入规范化护士手册。
二、 继续教育培训
(一)对护师的培训
1、培训目标:
①具有综合护理能力和专科护理技能(监护、康复、健康教育等进行定向
培训,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能,达到主管护师任职水平。
②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护理技能。
③熟练掌握对危重病人的观察方法,并掌握急救技能
④掌握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心身整体护理。
⑤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及教学能力。
⑥每人每年撰写护理论文一篇。
2、培训方法:
①多安排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工作,做好抢救记录,并不断总结抢救经验。②担任护生及进修生的带教工作。
③参与护理科研工作。
(二)对主管护师的培训
1、培训目标:
①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精通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
②能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危重、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评估与实施,不断更新知识,能在管理、教学、科研中发挥骨干作用。
③具有课堂教学、临床带教能力,能组织本科护理查房工作。
④具有科研能力,能写出一定水平的论文。
⑤逐步达到副主任护师的任职条件。
2、培训方法
①护理部组织系统讲课,聘请院内外专家授课,学习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科室有计划地安排讲授常见病的防治、康复、护理知识等。
②有计划的选送人员到院外短期学习。
③负责参与临床带教工作。
④每年每人写出1-2篇护理论文。
⑤每季度结合院内学习内容进行考试,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
(三)副主任护师的培训
1、培训目标:
①在护理部领导下,能够负责指导全院护理、科研、教学工作。
②指导本院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组织指导疑难病人护理查房、会诊
及院内护理技术讲座。
③组织并指导主管护师的查房,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④了解国内外精神科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努力引进先进技术,用于临床实践,从而促进护理专科发展。
⑤担任科室专业授课及临床带教工作。⑥组织制订护理科研计划和监督实施,并写出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⑦向护理部提出对全院护理工作、护理队伍的建设、业务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意见。
2、培训方法:安排全院性护理查房、护理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拟订教学计划并负责授课;负责参与临床带教工作;协助护理部做好主管护师的晋职、晋级的业务考核工作。
三、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1、各科室进行急救知识和抢救仪器的应用技术培训与考核,如:抢救生命技术的流程、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呼吸机应用、电动机洗胃法、密闭式输液法、氧气吸入法、吸痰法、噎食的急救等。组织学习常用急救药物的药理作用,并能正确及时应用。
2、门急诊科的护士重点培训各抢救仪器和“五机”、“八包”的应用。
3、全员CPR培训与考核合格率达100%。
四、专科护士培训
选送人员外出短期培训。全年计划安排护理人员4-8名到上级医院短期培训。
五、护理管理人才培训
1、选派4-8名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不断增进新知识、新理论,以带动护理质量的提高。
2、拟举办1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及护理服务中人文关怀,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护理工作展望等。
㈣ 2016年护理人员培训计划书
1、协助医生做好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咨询、辅导、接诊和治疗工作。对病人要有内高度的同情心,容体贴爱护、主动热情,表情亲切,说话温和,工作耐心细致,有问必答,不与病人争吵。
2、执行医嘱及护理技术操作;注意巡视、观察病情及输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协助新入、手术、急、危重病人的处理;负责备血、取血,护送危重病人外出检查。
3、经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获得有关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虑,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给予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向家属和病人解释病症的原因、治疗原则、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生活指导、健康教育指导。
4、加强医学及护理新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科室的相关知识,比如,本科常见病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机制,治疗、预防护理,多看本科室每个病人的病历、治疗经过、疗效及各项化验指标,对本科室每个病人的病情用药治疗了如指掌,在进行治疗护理查对时,做到心中有数
㈤ 医院在职培训实施方案
2012年护理人员在职培训计划
2012年护理部计划在全院营造“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的继续教育氛围,目的:提高知识、提高技能、提升服务、创优质护理团队。方法:讲课,观看视频,高年资护士示范,护士练习。要求:人人掌握,分层次考核,考核贯穿于全年。
1月份:
1月12日 下午 2:30—3:30 无菌技术操作
2月份:
2月22日 下午2:30—3:30 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及语言沟通
3月份:
3月28日 下午2:30—3:30 氧气吸入法操作
4月份:
4月25日 下午 2:30—3:30 口腔护理操作
4月30日 8:30—17:00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比赛
5月份:
5月11日 18:00—19:00 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演讲竞赛
5月30日 18:00—19:00 素质培训—护理优质服务
6月份:
6月27日 下午 2:30—3:30 妇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7月份:
7月25日 下午 2:30—3:30 专科培训—硬式内镜的清洗保养灭菌
7月30日 下午 2:30—3:30 护士长培训—护理安全管理
8月份:
8月8日 下午 2:30—3:30 肌肉注射操作及语言沟通
8月30日 下午 1:30—3:30 氧气吸入法操作比赛
9月份:
9月19日 下午 2:00—3:30 心电图的识别(护理版)
9月26日 下午 2:00—2:30 急救培训—除颤仪、简易呼吸器操作
10月份:
10月31日 下午 2:00—3:00 心肺复苏操作及语言沟通
11月份:
11月28日 下午 2:00—3:00 护理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法律法规
12月份:
12月12日 下午 2:00—3:30 患者跌倒的预防、静脉留置针操作
12月24日 下午 2:00—4:00 心肺复苏操作比赛
㈥ 医护人员知识培训都有什么
医护人员知识培训一般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大块。
㈦ 护理人员培训方案
要学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 、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 护理学基础、内外科护理学、 妇产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 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社区 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心 理学等课程
㈧ 护士培训计划怎么写求一篇。
护士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培养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浓厚的专业兴趣,高昂的工作热情,激发护理人员热爱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掌握各项常规护理和部分专科疾病护理知识,逐步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能正确、规范、清晰地书写护理病历。掌握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做好安全护理,严格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基本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工作。逐步培养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时的工作能力。
二、培训方法
集中讲小课,业务学习和疾病查房。示范培训。临床实践中讨论交流互动形式。书面资料发给自学形式。早会提问形式。
三、培训内容
基本理论
科室相关制度及规定、各班职责(见分册)
掌握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输血制度、抢救制度等。
讲解护理病历书写的规范要求。
基本知识
掌握科室各种疾病的护理要点。
基本技能
静脉穿刺;铺床法;呼吸皮囊的使用;心肺复苏;床边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吸氧、吸痰;无菌技术、输液;各种标本采集法;进出入院病人的处理;背部护理(预防压疮护理);卧床病人更换床单;骨折病人的搬运,轴线翻身;备皮、导尿
具体做法:
1.护理部培训
1.1岗前专业思想教育为减轻上岗前紧张情绪,熟悉环境,指导做一名合格护士,护理部协同医院人事部门及相关科室安排一周左右的岗前教育。主要内容包括院史、专业思想及医学道德教育,医院的创业宗旨,各组织部门的情况介绍,护士行为规范,岗位纪律及工作制度,基本操作要求,明确质量标准,医院内、外环境特点和市场竞争的压力等。使她们对医院的经营活动和服务目标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从而激发护士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献身护理事业的决心。
1.2护理安全教育首先要教育她们学会尊重病人,学会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始终以理智的态度抑制非理性的冲动,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同情心,接待每位病人。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的医疗规范,以增强法制观念,掌握遵照法律程序处理护患矛盾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护患纠纷,学习病历书写标准,使每一位护士都知晓护理记录单在医疗纠纷举证中的重要作用。认真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学会在保证病人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同时保护自己,从细微之处做起,力求服务于病人开口前,让病人称心,让家属放心。
1.3礼教爱心教育组织安排外出参加礼仪学习的护士长对合同护士的进行礼教爱心教育,进行日常礼仪、电话礼仪、上岗礼仪、交接班规范等严格训练,并将这些行为融入各项护理工作中,纳入护理质控标准,使护士的形象工程、爱心意识得到了强化,护士的人文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1.4护理部按照全院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把合同护士纳入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培训中,每2个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大查房,要求合同护士人人参加,并根据学习内容定期抽查学习笔记,考核检查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把考核成绩记入护士技术档案,作为年终考核、末位淘汰的依据。
2.科室培训
2.1岗位职责培训合同护士分配到具体科室后,由科护士长安排年资最高的护师根据个人特点进行1~2个月的带教指导,首先让她们熟悉科室环境及各类物品的放置,讲解科室的发展及特色,各种规章制度,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质量标准等,并培养她们与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协同服务精神,循序渐进地适应护士角色的转变。
2.2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科护士长根据具体情况,亲自带教或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逐步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3个月内试用期护士由护理部直接考核,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每月由科护士长考核,护理部不定时抽考,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
2.3沟通能力培训指派年资高有一定沟通经验的护师,通过入院评估、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护理操作、特殊治疗、出院指导等环节,与病人交谈,向病人解释操作和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健知识等通过实际训练可提高与病人的交流能力,让他们知道该与病人交谈什么,如何去与病人交谈,最终达到交谈时轻松自如和充满自信。
四、考核方法
基本素质考核
包括德、能、勤、绩四项内容,结合病人的满意满意度调查结果,有无表扬,有无纠纷投诉等,由护士长记录的平时成绩。
理论和操作考试
护理部负责组织考核,理论和操作成绩各占50%。
五、考核结果
合格、不合格
㈨ 医院培训的培训内容
简单的医患服务中需要的行为礼仪
患者接待中的沟通方式……
微笑的原则和以及微笑的练习
表情的使用规范和禁忌
职能部门接待礼仪与办公礼仪常识
接待准备:环境准备、心里准备;
接待礼仪:亲切迎客、热忱待客、礼貌送客涉外接待:礼宾次序、迎送礼仪……
礼仪常识:握手、名片的递交、引领、拉门、电梯使用、乘车礼仪、会议礼仪、公众发言、座次礼仪、手机和电话的使用禁忌……
医护人员职业仪态训练
标准站姿、标准坐姿、标准行礼方法、标准手位指引、服装服饰、
与人沟通的要领、谈吐与寒暄、医患称谓、树立医患关系的公众形象……
仪态——注意交谈形态,坐、立、行姿态和问诊坐姿,基本手势,面部表情,待患区域内修饰避人,女士优先,注意交际距离。
医护服饰——穿衣原则,服饰三美,医护工作禁忌配饰。
1、服饰礼仪的重要性:服饰体现企业形象、服饰体现群体形象、服饰体现个人形象。
2、着装原则:着装的基本原则、造型和谐原则、色彩搭配原则。
谈话——形态距离,中方称呼,西方称呼,谈话内容,礼貌用语,交谈艺术,言辞技巧。
1、适应语境:应合对象、适应场合、创造气氛。
2、待患交谈内容适当:
不谈论个人家庭、私人问题;
谈论病情有根有据;不谈论双方的国家内政和民族宗教的问题;
不谈论领导或其它同事的事情;谈话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
3、词雅语美:
语音柔美、用词文雅、艺术用语、医患称谓用语。 团队管理、团队沟通与协作
团队角色、团队的定义和特色、我与团队的协调性、
学雁群飞舞、团队能力测试、沟通能力测试……
团队概念
什么是团队
队员具有哪些品质
学雁群飞舞
团队协作的测试游戏:
团队领袖
团队角色诊断
角色测试:在团队中你的角色
角色分析:不同角色的特征
团队活动:共同的任务
共同分析: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
个人性格测评建议
合理看待医患的冲突
什么是冲突
医护人员如何看待和理解医患冲突
医护人员如何解决医患冲突——有效避免激化的情绪
有效冲突和有害冲突的分水岭位置
培育团队协作解决冲突:
善待他人、合作共赢
高效绩团队与沟通
构成沟通的要素
合理有效的沟通态度
倾听的重要—50%的成年人不懂倾听
医院卓越团队管理与建设培训 1 提升医院前台工作人员个人形象与服务品质;
2 掌握不同环境中接待礼仪,商务沟通规范、专业、到位的技巧;
3 塑造并维护医院的整体形象;
4 更好的对服务对象表示尊重,创造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院是社会服务的窗口,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队、企业、院校所办的医院、卫生院已普遍向社会开放,再加上遍地的个体诊所,加剧了各医疗单位对有限的医疗市场的竞争。对于病人来说,面对众多的医院,要选择就医,常常是“慕名而至”,这个“名”就是医院的形象。
医院形象是医院通过自身行为得到社会认可的医院文化的综合反应和外在表现,是社会公众对医院的综合评价和印象,既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医院社会效益的反映。
第一节:医院前台接待人员职业素养必备
一、确定角色
5 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
6 “晕轮效应”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
7 企业和来访客户对角色的需求
二、专业前台岗位素养
8 前台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9 优秀前台的素质品质
10 工作情绪管理
第二节:专业医院前台接待职业形象塑造
一、职业形象辅助事业发展
11 职业形象的构成要素
12 职业形象对事业发展的影响
13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14 定位职业形象
案例一:赵薇的日本军旗事件
案例二:穿着得体的奥巴马夫妇
案例三:尼克松的失败
二、医院前台仪容仪表礼仪
15 面部修饰
16 局部修饰
17 肢体修饰
18 淡雅的职业妆容指导
19 基础色彩的认知
20 色彩配搭的技巧
21 淡雅精致的面部彩妆
22 温婉简约的职业发式
二、医院前台仪态礼仪
23 站姿-不雅站姿
24 坐姿-不雅坐姿
25 蹲姿拾物-不雅的蹲姿
26 行姿-不雅的行姿
27 目光-不雅眼神
28 引领病人
29 鞠躬
30 微笑
三、医院前台着装礼仪
(一)医院前台着装规范
31 佩戴胸卡
32 工作鞋
33 佩戴饰品或装饰
34 进出病区的便装
(二)职业着装的基本原则
35 适宜原则
36 TPO原则
37 和谐原则
38 个性原则
案例一:IBM员工着装规范
案例二:希尔顿酒店的员工形象
案例三:海尔的安装工人
(三)专业人士整体职业形象设计
39 男、女职业服饰风格搭配
40 西装、套裙与制服的穿着礼仪及忌讳
41 配饰、用品与发型礼仪
42 服饰搭配三要素
43 常见着装误区点评
(四)出色形象,服装的色彩搭配
44 肤色分类
45 服装色彩搭配
46 与天气、场所的搭配
47 不同季节的着装要点:春秋,夏季,冬季
第三节:医院前台接待引领礼仪
48 迎接礼仪
49 待客礼仪
50 引导礼仪
51 走廊
52 楼梯
53 电梯
第四节:医院前台电话礼仪
54 电话接听礼仪
55 打电话的礼仪
56 替人接电话的礼仪
57 电话礼貌用语
58 电话忌语
59 医院内线电话的接听与转接礼仪
60 让电话成为医院的第二品牌
第五节:医院前台沟通礼仪
一、沟通原则
61 语言文明
62 态度友善
63 方式恰当
64 内容得体
65 回避禁忌
二、沟通礼仪
66 沟通的语言艺术,学会倾听
67 沟通中的红绿灯,巧化阻力为助力
68 保持情感的同步、恰当运用心理暗示
69 沟通时的语气、语速、语调
三、沟通技巧
70 干扰沟通的因素
71 如何与上司沟通
72 如何与下属沟通
73 如何与病患沟通
74 如何与来访者沟通
第六节:办公室礼仪训练
一、办公室礼仪
75 与他人良好合作
76 公司利益至上
77 办公室行为规范
二、日常交往礼仪
78 社交礼仪的五大原则
79 称呼礼仪
80 握手的礼仪
81 名片的礼仪
82 自我介绍的礼仪
83 为他人作介绍的礼仪(为他人作介绍的手势、眼神、顺序)
第七节:医院前台其他岗位工作礼仪
84 会客室预定礼仪
85 车辆预定礼仪
86 为公出人员订购车票/预定酒店礼仪
87 传真/信件(或电子邮件)/文件资料收发礼仪
88 第九讲:医院前台接待礼仪培训总结
㈩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计划
医疗卫生行业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医务人员是构成社会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部版分 。医务人权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疾病的患者 ,经常暴露于生物
、化学、物理有害因素中 ,并处于高度紧张及心理学过度应急状态 ,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还需要面对并处理濒临危难的个体 、群体
,有时甚至处于危险的环境中 ,其所遇到的职业性危害 ,既有慢性长期的影响 ,又有急性突发性的危害 。医务人员担负救死扶伤的使命
,是掌握着疾病诊断和救治丰富知识和技能的群体 ,其工作环境充满危险 ,如何保护该特殊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 、生命安全 ,并改善他们的生命质量
,是职业卫生工作者和社会都必须担负的责任 。医务人员具有传染病易感者和感染源的双重身份 ,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既保护了医务人员
,又保护了病人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