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龙眼催花有哪些技术要点
(1)龙眼不同催花时期的评价①9月至翌年2月催花效果最好,其中最稳定的是11月中旬至翌年1月施药,开花和果实成熟期与自然开花和果实成熟期一致效果显著,植株成花率高达90%以上,枝梢成花率在85%以上。但此期施药催花处理的花期与正常花期重叠,难以说明处理效果,故催花的意义不大。然而在广东、广西、海南较普遍认为在我国偏南地区,正常龙眼成花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应用氯酸钾对正造龙眼树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催花不失为龙眼丰产稳产栽培的一项辅助性的措施,值得推广。但实际应用因气候因素影响,效果不稳。
②龙眼8~9月施药处理成花容易,催花成功率高,但其开花期正逢干旱、幼果发育期正值冬季、低温季节容易造成幼果大量脱落,故不适宜露地催花。但在海南省及广东南部或建造大型控温调水设施栽培,果实在五一节前后应市,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也有成功的范例。
③龙眼6~7月催花正值盛夏高温,与树体原本的生长发育节奏和环境需求扭曲甚大,容易造成生物钟的紊乱,控梢、促花、护穗难,且果实生长后期还要保暖防寒,商品价值也低,一般不易选择这一时间段进行反季节栽培。
④龙眼4~5月施药催花与龙眼原本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对生态环境需求基本相近,只要根际应用地膜覆盖避免氯酸钾淋失和防范花穗冲梢、催花效果好。特别可利用因花穗“冲梢”或其他原因造成正造未结果树作为补救措施,促使再次开花结果可挽回一季损失,且果实在11、12月应市经济效益好。因此,主攻三、四月施药,十、十一月采收是我国近期龙眼产期调节的首要任务。(2)氯酸钾施用的方法①土壤施用台湾的经验把氯酸钾平均洒于龙眼植株树冠下(树干至树冠3/4位置),再加上搅拌覆土及浇水至微湿(如1~2天内有雨,可不必浇水),即可催花,成花率达73%。大陆的龙眼主要种植在红壤丘陵地,定植前一般挖大穴施基肥,且多为嫁接苗,同时逐年进行扩穴改土。因此,施药时须先扒开表土,让其露出白根,然后在树干至树冠3/4处施药,回土后淋足水,诱导率可达88.3%。植株过大者常因根系入土较深,使催花效果降低。药剂处理后有短期残留效应,第1次开花后1~2个月内少数枝梢仍能再开少量花穗,亦能结果,部分花穗如未结果,可能在残留花穗之上迅速花芽分化,再度开花。②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氯酸钾也可以诱导龙眼开花,而且施用剂量(0.1%)和残留量比土施淋失小,诱导率可达97%。不过叶面喷施易造成落叶现象。喷施浓度大和气温升高,会加剧落叶现象。因此,喷施处理需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并注意田间灌水。叶面喷施28天后出现花芽,2个月后开花,约7个月后即可收获。③树体注射泰国有关专家也曾试验过树干注射氯酸钾诱导开花,注射量为每厘米树干直径注射0.25克,获得80%的诱导率(供试品种为Chompoo)。注射后应马上给树浇水,以促进氯酸钾向上输送。
(3)龙眼催花的技术要点①培养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是龙眼催花成功的基础正常或反季节龙眼催花,都必须有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才能实现丰产优质。要培养合理的群体和个体结构,就得通过合理的修剪和整形,以保证枝梢的生长和光照空间,保证枝条的质量一致性和有效性,对提高催花成功率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加强果园的培肥管理,特别注重花穗形成后,侧花穗枝(花架)抽生5~6厘米时的花前肥施用以增壮树势,提高着果和促进幼果迅速长大。在病虫防治上一定切实搞好新梢萌动、抽梢展叶期和花穗形成初期连续2~3次病虫防治。
②保持60天以上叶龄是龙眼催花成败的前提我国龙眼属于休眠之后形成花芽的果树,枝梢顶芽必须暂时减缓或停止营养生长(称之为假休眠),才能满足龙眼形成花芽对生理的需求。据柯冠武研究认为,龙眼本身生育状况(品种的敏感性、生理状况)与氯酸钾催花效果成强烈地正相关。当新枝正处在旺盛生长期,叶色红褐或黄绿色阶段,施用氯酸钾催花几乎没有什么结果而再次萌发新梢;而新梢处于缓慢或停止生长期,且叶色深绿(春、夏梢叶色淡绿)时,施用氯酸钾催花的成功率较高,且能够直接从成熟枝梢顶芽抽出纯花穗。因为这些充实新梢已进入花熟的生理状态(即可接受温、光、激素的诱导而进入成花的生理状态),这时作为效应子——乙烯的含量增加,加速了新梢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发育,叶芽转变为花芽导致成花。这一结果与泰国曼谷农业大学S.Subaclrandbu教授研究土施氯酸钾催花以深绿色成熟叶片效果最好的结论相辅证。我国龙眼产区主要地处亚热带,受海洋气候影响,温湿度变化不稳定,易诱发新梢的抽生,难以保持叶龄60天以上失去了氯酸钾诱导龙眼成花的效应,而再次抽生新梢是我国龙眼催花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龙眼四季土施氯酸钾催花时,都必须辅以短暂的控梢措施较为理想,才能具备60天以上叶龄的充实新梢母枝。控梢要求新梢母枝叶片淡绿时(约30~40天)进行,如若叶片深绿,顶芽已经发育完善具备再次萌芽,因此,环剥仍然会抽出新梢。对2~3级主侧枝环状环剥(不搞螺旋环剥),环剥宽度要小,一般掌握在0.2~0.3厘米。要求主枝开张度小于45°时环剥两圈,大于45°时环剥一圈。当叶龄尚未达到60天以上,如若发现环剥处愈伤组织愈合太快,还须再次在原处刮除愈伤组织。掌握氯酸钾施用时期很重要,叶龄达40天以上,在环剥控梢前土施氯酸钾;叶龄不足40天的,在环剥控梢后土施氯酸钾。
③防范发育的花穗发生“冲梢”是龙眼催花成功的保证我国各地试验示范实践业已证明,氯酸钾土施后30天内,直接从老熟枝梢(母枝)顶芽抽生花序主轴形成纯花穗,是催花着果率和产量的保证。目前我国各地土施氯酸钾之后,普遍出现“叶包花”型花穗“冲梢”,或者枝梢母枝顶芽先抽一段新梢,然后再在新梢的顶部抽生纯花穗,出现“梢上花”型花穗“冲梢”。花穗“冲梢”往往会逆转成营养新梢而失败。其次,树体营养物质积累水平是龙眼花朵发育优劣的基础。如若发生“冲梢”往往就消耗了树体营养而不利于花朵的完善发育,导致成穗率低、产量低。防范花穗“冲梢”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持60天以上叶龄使枝梢母枝充实。再次,新梢母枝顶芽萌动抽生2~3厘米,待其上变态叶(俗称猴叶)展开呈莲花状时,相隔5~8天连续2~3次视气温高低,喷洒100~300毫克/千克乙烯利,以防范花穗“冲梢”的发生。但在第一次喷射乙烯利控穗防范花穗“冲梢”时,每50千克水加入60~80克多效唑效果更好。
⑵ 龙眼怎么疏花疏果
(1)花前复剪在春季花芽萌动后至开花前进行,在能分清是否为花芽的前提下越早越好,过晚则营养物质消耗大,作用不明显。花前复剪是冬季修剪的补充,在冬季修剪时花芽不易辨认,通过花前复剪可以疏除过多的花芽,确定适当的花、叶芽比例,平衡生长和结果的关系,克服大小年结果,减少树体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保持树势健壮生长。红富士苹果花前复剪工作如下:
①对外围延长枝是花芽的串花枝,根据从基部起着生第一花序处串花枝的直径确定留花序的数量,直径小于3毫米的串花枝疏除,直径3~5毫米的留1~2个花序回缩,直径5~7毫米的留3~4个花序回缩,直径7毫米以上的留5~7个花序回缩。
②外围延长枝是叶芽的串花枝,外围枝长30厘米左右,此类串花枝中庸偏壮,要保留不剪,待花序分离期疏花;对生长过弱者,按上述方法处理。
③大于30厘米的长花枝破顶芽。此方法其他品种可参考应用。(2)疏花在坐果率较高、花期气候条件较稳定的园片应用。疏花比疏果更能节省养分,更有利于坐果及形成花芽和提高产量。疏花的时期是在花蕾分离期至盛花期,其中最好是花蕾分离前期。疏花的方法是用剪子只剪去花序上的全部花蕾,留下果台上的叶片,其剪量应保持果枝量占总枝量的20%左右为宜。
近年来,有些地方推广“以花定果”,其方法是,根据树势强弱、管理水平确定留果数量,再加10%~20%的保险系数即为留花数量,然后按20~25厘米间隔留1个壮花序,其他的花序全部疏除。保留下来的花序将边花全部疏除,只保留中心花。“以花定果”的时间从花序分离期到开花前,越早越好,一次完成。这种措施的优点是节省树体养分,用中心花结果有利于果实的发育,经疏花后可不再疏果。由于疏花后留下的花比较整齐,花期相近,授粉时间只有3~4天,比正常缩短了2~3天,减少了授粉机会。在实施该项措施时必须注意:第一,要有健壮的树势和饱满的花芽;第二,疏花后留下的中心花要全部进行人工授粉;第三,只能在坐果率较高,花期气候条件稳定的园片应用。在春季低温多雨等不良环境条件下,可以采取先疏花序后定果的技术,即从花序分离到开花前,按留果标准要求,选留壮枝花序,把其余的花序全部去掉,坐果后再定果。(3)疏果①疏果时期。
疏果分两次进行较好。在子房膨大时(落花后1~2周)进行第一次疏果叫“间果”;在生理落果以后(落花后1个月左右)进行第二次疏果叫“定果”。这段时间疏果后留下空果台的副梢,在营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有些品种当年还能形成花芽。如疏果过晚,不但消耗营养,而且影响幼果发育。②疏果方法。
间果主要是将疏花时多留在花序上的幼果疏掉。定果时应首先疏除过密、有病虫、机械损伤和畸形痩小的果,然后再根据留果量疏除多余的果。
⑶ 在广西灵山,想快递龙眼到深圳坂田,想查下几天到可以到,怎样的收费,顺风快递的
这个直接打电话给顺丰就可以了
⑷ 荔枝、龙眼等水果销售如果想做网络推广,该怎么运作好一点
建议先在广东及其周边省份进行推广,如果是做网络推广的话,建议用旺道SEO推广系统来做推广。因为旺道系统操作简单方便,是自动软件,每天操作5到10分钟就行了。然后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给您做指导,能在短时间就能把您的网站排名提上来。一到三个月之内,您的网站就能排在网络的首页了。
⑸ 自家种的龙眼怎么在网上卖出去呢
首先你要保证你家的龙眼品质是好的,至少要比那些卖得便宜得多的龙眼品质好,这样你才有最根本的优势。
其次你要有推广优势。朋友圈是其中一条道路,但是要广撒网才能多捕鱼。还有其他渠道,比如网络贴吧,新浪微博,QQ空间,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网络的百家号,还有淘宝直播以及其他的比较火的直播平台(抖音,一直播,快手等等)。当然,你要能发动起来你周围亲朋好友的资源帮你宣传,现在的情况大多数都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
最后就看你自己能不能长久坚持下去宣传以及老天给不给你好运气了。
⑹ 广西荔枝、龙眼有何优势
广西是荔枝、龙眼的优势产区。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龙眼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主要产地为:钦州市、玉林市、贵港市、崇左市、南宁市、梧州市、北海市等。广西荔枝品种众多,早熟品种有三月红、妃子笑,中晚熟品种有黑叶、桂味、钦州红荔、禾荔(怀枝)、鸡嘴荔、灵山香荔等,成熟期5月中旬至7月下旬。
⑺ 什么使泰国龙眼生产如此有魅力
泰国的龙眼生产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果品出口名列世界第一位,经济价值超过菠萝、榴莲和芒果,成为泰国经济效益最好的水果。其魅力主要表现在:
(1)得天独厚适宜龙眼生产的生态环境泰国龙眼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清迈府、喃奔府两府,这里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28℃,最高温度38~39℃,最低温度4℃,与我国海南省海口市相似。年降水量1200毫米,但年雨量分布不均,旱雨季明显,5~10月为雨季,降雨天数90~100天,11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龙眼开花期在2月份,此时,有足够的热量和良好的授粉条件,龙眼成熟期为6~8月,此时正遇雨季,有充足的水分,保证果实正常发育和采后秋梢的抽生与生长,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的龙眼果实大、果肉厚、味浓甜且质脆。而我国却相反,龙眼开花期正值春雨,不利于授粉,果实迅速增大期又逢秋旱,且缺乏灌溉设施,不利果实正常发育和品质提高。(2)注重优良品种的选育泰国龙眼系从中国引进,传说在1896年,一位来自中国南部的移民带着11株龙眼苗送给泰国Rama五世国王的王妃,其中5株在清迈种植,6株在曼谷种植,以后逐步繁殖扩大。在近50多年来,泰国从众多经热带生态驯化的龙眼实生树中,选出许多具国际竞争力的早、中、晚熟优良品种:如7月中下旬成熟的早熟优良的依多(Ee-Dor),适应性强,容易开花,坐果率稳定,单果重12.5~13克,可溶性固形物22%,可食率高达77%,肉厚、味甜、有香气。适于鲜食、罐藏。8月上旬成熟的中熟果肉粉红色的施冲蒲(Sri-Chumpoo),果大14.5克,质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9%,适于鲜食。晚熟有香味的苗翘(Beow-Koew)、适合罐藏和制干的依嚣(Ee-Hea)、果特大(单果重25克)、稳产优质的番通(Faimtouing)、花量多稳产的南萍(None-Ping),以及具有一年多次开花倾向、反季节催花成功率高的依多和菲萨空(Phet-Sakon)等。而我国目前主栽品种多为焙干或罐藏,鲜食品种固然质优,但果实普遍偏小。(3)早熟抢市泰国座落于赤道附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使龙眼比其他生产国的开花和结果期早得的多(见表3),加上早熟品种如依多约占栽培总面积的1/3以上。泰国龙眼充分利用早熟优势来满足消费者尝新的心理需求,抢占港澳、东南亚及世界市场,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表4 2000年泰国出口的龙眼新产品种类、数量及价值
⑻ 龙眼主要出产地在哪里
龙眼原产于中国南部地区,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主产于福建、台湾、广西,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也常有栽培。
龙眼生长在南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能忍受短期霜冻,在0-4℃的低温条件,短期内不会冻死。中国福建莆田主产区年平均气温为20-22℃,四川产地年平均气温约18℃;冬季短期低温有利于龙眼花芽的分化和形成。
龙眼产区一般年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龙眼为阳性树种,要求阳光充足。龙眼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中国福建莆田主产区,主要为红砂壤、粘土,均能生长,只要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几乎各种土壤均能适应。
繁殖方法
龙眼的繁殖方法有嫁接、高压和种子育苗。由于种子培育的实生苗变异大、品质优劣参差不齐,定植后需要15-20年才能开花结果,经济效益差,生产上一般不采用实生苗。
嫁接方法很多,有芽片贴接、舌接、切接、靠接及芽苗砧嫁接等。以芽片贴接、舌接、芽苗砧接方法简单易行,成活率高。此外,有些地区也采用高接换种对果实小、品质差、产量低的实生树进行改造,提高经济效益。
采用嵌接法。嫁接育苗繁殖系数高,能保持名优品种特性,结果早,产量高根系发达,适应上山栽培,抗台风能力强,适于沿海丘陵地开发栽培推广。
⑼ 龙眼如何分布
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果树,乔木。又名桂圆。学名Dimocarpus longana Lour.。
起源与分布
原产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和越南北部。据《三辅黄图》、《群芳谱》等书记载,中国栽培至少已有2000多年。四川栽培的历史约有2000年,福建则在1600多年前引入。现今福建龙眼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为最多,其次为台湾,再次为广东、广西,而四川、云南、贵州的产量较少。世界上种植龙眼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除中国外,尚有泰国、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而美洲、非洲、大洋洲的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在19世纪之后,才逐渐引入,且多处于引种试种阶段。
特征与特性
龙眼是长寿果树,正常结果期近百年。树高多为6~10米。树冠近圆头形。根系深广,垂直根入土达2~3米,水平根扩展范围大多比树冠大1~3倍,吸收根多集中在40~50厘米以上土层;具菌根,菌根较吸收根肿大,无根毛。树干粗大,外皮呈纵裂纹。枝条顶端优势较强,分枝较少,质坚,硬脆。叶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3~6对,对生或互生,多呈长椭圆形,全缘革质、叶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叶脉明显。花序为聚伞花序、圆锥状排列的混合花序,花数达数百至二三千朵,花朵小且密,黄白色,被毛茸,微香,以雄花、雌花为多,亦有少数两性花和变态花。果实核果状,扁圆形或圆球形,单果重10~15克。果皮黄褐色,皮薄且较光滑,食用部分是假种皮,乳白或淡白色,肉质带脆,清甜。种子圆至扁圆形,暗黑色或红棕色,圆滑有光泽(见图)。
根系在年周期生长中有3~4个高峰,新根和新梢生长互相交替,6月至8月高温多湿,根系生长量最多。每年抽梢3~4次,即春、秋梢各1次,夏梢1~2次(夏梢有时可抽3次),新梢多由已充实的枝梢顶芽延生,亦有从短截枝上或不定芽抽出。龙眼属当年花芽分化当年开花结果的类型,2月至4月花芽形态分化,4月至5月开花,单株花期约30~45天,单花丛的雌雄花交替或交错开放。坐果率约为雌花的10~20%。龙眼授粉后3~20天落果最多,为第一次生理落果,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第二次生理落果,以后直至成熟落果较少。果实增大有3个生长高峰,增长最快在中后期(7月上旬以后)。一般成熟期在8月至9月。
龙眼性喜温,年平均温度20~22℃较为适宜,冬季绝对低温低于-5℃的地区,不宜栽培。花芽分化需要有一段相对低温最冷月均温12℃左右,较耐旱,华南亚热带地区的年降雨量通常能满足其生长结果的需要,但花期及幼果期多雨常导致落花落果,应及时排水。果熟期要注意防台风。龙眼对土壤适应性颇强,但以土层深厚,pH值4.5~6.5的沙壤土域壤土为佳。
主要品种
中国龙眼品种资源丰富,其中以福建省最多,次为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栽培最多的品种为①福眼。该品种适应性较强,产量高,果大,皮较薄,品质中,适于罐装、鲜食和焙干。②乌龙岭。是福建重要主栽品种,产量高,果大,含糖量高,品质中上,焙干率高。③东壁。系著名稀优品种,较丰产,果较大,肉厚,质脆,浓甜,有香气,含糖量高,品质极上,为鲜食良种。此外,赤壳、水涨、油潭本、普明庵、大鼻龙、栖本、蕉眼、红核子也是福建较重要的品种。广东最主要的品种为石硖,丰产,果中等大,皮较薄,含糖量高,肉较厚,爽脆,品质优,适于鲜食和制干。较重要的品种还有脆肉、乌圆、双孖木、大广眼、草铺种、秋风子、顶圆、大个圆。台湾主要品种有麒麟坑早生、圆粉壳、乌粉壳、凤梨味、十月龙眼、白杷早生、龙目、牛栏种。广西主要品种有大乌圆、下对龙眼、冰糖肉、广眼、博白龙眼。由于各地长期沿用实生繁殖,还有不少优良类型或株系。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方法以高压条和嫁接为主。福建高压繁殖的历史悠久,苗木具有品种纯正、生长快、结果早的特点,但繁殖系数低。嫁接法主要有高位舌接、切接、靠接,嫁接成活率高。近年各地推广应用小苗嫁接法如芽片切接、长枝腹接等,效果好,可提高苗木的繁殖系数。
龙眼园地宜选南向,丘陵山地修筑水平梯田,株行距5~8米。一般春、秋季定植,有霜害地区以春植为宜。幼年果园可间种速生短期果树、豆科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幼树整形主干高度以60~100厘米为宜:选3~4条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枝条留作主枝,并培养成圆头形树冠。成年树年施肥5次:在抽穗前;疏花穗后至开花前;疏果后;果肉迅速膨大期;采果后。施肥量通常按每产果50~100千克,全年施纯氮(N)1~2千克,磷(P2O5)0.5~1千克,钾(K2O)1~1.5千克,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配合适量化肥。成年果园每年浅耕3~4次,于8月至9月及1月至2月进行犂翻,采果后深翻结合培土,每株培土约0.5吨。夏秋旱期结果树要注意灌水,以提高产量,并促进秋梢萌发。成年树的修剪,以保持树势健壮和培养优良结果母枝为原则,分别在春、夏、秋季进行,将过密、衰弱、病虫、杂乱枝疏除。
龙眼大小年结果现象较为明显。对开花结果多的植株,适时适量疏去部分花穗和果实,促进在开花结果的同时,有一定数量强壮的夏梢抽生,作为翌年开花结果的母枝。疏折花穗宜在花穗抽生12~15厘米时进行,福建以4月上、中旬为宜。花穗疏折量约50~70%,疏折原则是:“树顶少留,下层多留,外围少留,内部多留,去龙留副(龙即龙头穗,是突出树冠外面枝条顶端的花穗;副是生长次强的侧生花穗),折上留下”。同时,把病穗、弱穗和带叶发育不良花穗疏去。所留花穗必须均匀分布。疏果多在6月进行,疏剪密生果、并蒂果、病虫果、畸形果。
龙眼害虫以荔枝蝽象和爻纹细蛾、卷叶蛾、桃蛀螟、荔枝灰蝶等果蛀虫类最为重要。病害以丛枝病为主要的危险性病害,对生产影响较大,其次有叶斑病类、煤病类、果腐病类、根、茎病类等。
经济价值
龙眼是中国南亚热带著名的特产水果。果肉含糖量高达12~23%,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含量也很高,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43.1~163.7毫克,维生素K196.5毫克。除供鲜食外,可焙制桂圆干,具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等药效,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为重要出口商品,畅销东南亚一带。果实还可加工制糖水罐头及龙眼膏,果核含淀粉量高,可供酿酒。木材坚硬耐久,纹理细致,是高级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