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智能汽车越来越火爆了,未来智能汽车的领头羊会是谁
最近,网络要造属于自己的电动车的传言愈演愈烈,网络和传言中的合作车厂对此皆不予置评。为何"网络造车"传闻屡屡成为热点?我们认为这是因为网络有成为一家顶级汽车公司的潜质,其在智能汽车、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三大赛道上积淀深厚,隐隐有全球领头羊的苗头露出,故而让市场对其造车一事拥有无比的期待,所以,网络每一次与汽车主机厂的互动都引人注目;正因为如此,全球的各大机构和投资者也纷纷看好网络,工银国际、蓝莲花、Arete 等知名投行纷纷给予网络"买入""跑赢大盘"评级;市场也没有掩饰对网络的宠爱,自 12 月 8 日网络召开 Apollo 生态大会后,股价就开始狂飙,并创下 2020 年新高,即 201.11 美元 / 股,市值约为 680 亿美元。不过,这依然不能体现网络的价值!
网络造车传闻愈演愈烈,源于和车企的频繁互动?
风起于青萍之末。12 月中旬,外媒的报道又一次引发了行业内外对"网络造车"的无限猜想——网络正在试图自己制造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并与包括吉利、广汽、一汽红旗等车企进行了磋商,探讨成立合资公司的可能性。
汽车行业决战智能化的总攻号角已经悄悄吹响,一切反对或抵触这一浪潮者都将成为历史车轮下的看客。Apollo 在汽车智能化领域有着强大的先发优势,有着得天独厚的本土化条件,未来,一定是汽车智能化领域的王者。而目前,网络及 Apollo 还是在被低估。
❷ 威马汽车投资成立软件科技公司
据企查查APP显示,11月19日,湖南衡威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李锦明,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开发,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建设,汽车充电系统及设备、节能与能源管理系统及设备研发等。企查查股东信息统计分析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15%的股份。
威马EX6Plus,图片来源:威马官网
日前,威马汽车也公布了2020年10月份的销量数据,该月共销售新车3003辆,同比增长46%,环比上涨42.5%,同时也创下了年内销量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威马汽车已经连续8个月实现环比正增长。
此外,上海证监局网站还曾于10月披露,威马汽车正接受上市辅导,并计划于2021年初在科创板上市。如顺利进行,威马汽车将成为第一家科创板上市的新势力车企,届时,科创板将诞生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菲玛特是什么公司
菲玛特电子商城(Femart)是斐贝国际集团旗下的核心成员企业。商城是以女性消费者为主要服务对象,致力于帮助百万女性实现创业梦想的电子商务平台。斐贝旗下电子商城以B2C2C【商家—店主(消费者)—消费者】为创新模式,创造性地打造出全球首个“3G”概念网店平台,该平台以先进的创业模式、“分享成就价值”的经营理念及“生产消费公民”的生活倡导赢得了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已经有超过70万的注册会员与店主在菲玛特商城(Femart)进行消费与经营。
❹ 百度下场造车身未动,心已远
文/Hanmeimei
12月15日,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周二,网络的股价却突然暴涨了13.83%,周三开盘后继续走强,盘中涨幅一度超过7%。截至12月16日收盘,网络股价已突破200美元,市值达到了649.41亿美元。
另一方面,目前网络的开放模式让它拥有众多的主机厂合作伙伴,不过这种合作模式不具有排他性,如果想要有更深度的绑定,在底层架构层面进行更具开放性的合作,更好地推进新技术的商业化落地,那么与车企合资造车也是更适合的方案。
所以,“网络下场造车”并不只是一个猜想,从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来看这更像是一种水到渠成的选择,不过相比自己造车,我认为网络更有可能选择与车企合资合作的共赢模式,所以对于接下来网络与车企还会碰撞出哪些火花,我充满了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美团打车合作了哪个公司
美团打车合作了威马汽车。
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与美团打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探索“新零售+网约车”的新模式,不断升级高品质的用户出行体验。
据介绍,此次合作,威马汽车将旗下首款量产互联网智能纯电SUV EX5引入到美团打车平台,尝试将新零售引入网约车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的出行服务体验。
美团打车则依托自身平台优势,开放流量、大数据和产品运营能力,为用户提供连接,助力威马汽车将较为低频的新零售体验环节前置到用户高频的日常出行场景中,从而打破买车与用车的界限。
美团打车:
美团打车是美团旗下网约车平台,于2017年2月正式上线,并开始在江苏南京试点运行。美团的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作为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公司拥有美团、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美团打车、摩拜单车等消费者熟知的App,服务涵盖餐饮、外卖、打车、共享单车、酒店旅游、电影、休闲娱乐等200多个品类,业务覆盖全国2800个县区市。
打车业务源自美团用户需求驱动,平台用户存在出行需求,网约车业务能够帮助用户便捷实现“吃喝玩乐行”。
❻ 新能源汽车行业还能发展下去吗会不会倒闭
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参考如下:
预测2019年补贴退坡政策落地 新能源汽车价格将上涨
“买新能源车的话,要尽快了。”深圳一家上汽荣威4S店的销售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如果2019年新的补贴政策落地之后,全系产品或涨价一至两万元。而北京一家吉利新能源4S店的销售也表示,补贴退坡后全系产品可能涨价30%。
早在2018年年底,各地经销商便以2019年补贴退坡后车型可能涨价为由,鼓励消费者尽早购车。而直至2019年春节假期结束,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仍未落地,但坊间版本层出不穷,并指出2019年补贴退坡幅度将高达50%、地补取消等多项变化。而一旦该政策施行,这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巨大的震荡。业内简单估算,单车补贴退坡预计最高可达7万元。
而相比上述4S店的观望态度,有新能源车企已经坐不住了,推出涨价和保价方案。春节前,小鹏汽车官方宣布,其首款量产车型小鹏G3自2月1日起综合补贴后统一售价由13.58万-16.58万元调整至15.58万-19.98万元,相比12月份新车上市的售价增加幅度为2.00万-3.40万元,涨幅接近15%。更早些时候的1月24日,新特汽车DEV1两款车型也分别涨价5000元、6000元。
与小鹏汽车和新特汽车的涨价不同,蔚来汽车和威马汽车则选择推出稍微含蓄的“保价政策”来应对补贴退坡。例如,蔚来公布的保价政策提出,用户在2月份购买蔚来ES8,并在国家补贴政策发布前提车并上正式牌照,可按2018年标准享受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2月份支付大定,国家政策发布后4月30日前上正式牌照,国家补贴按2018年标准享受,地方补贴则按2019年政策执行。
北京一家比亚迪4S店的销售也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补贴退坡政策落地后,新能源产品价格将会上调,而在3月份之前完成上牌的购车用户则能享受2018年的补贴优惠。位于北京的一家奇瑞4S店的销售告诉记者,目前下一批次的车可能因为补贴政策而涨价。相比推出保价政策稳固市场,有些品牌则选择了暂停销售等待政策落地再行定价。位于北京的另一家奇瑞4S店的销售告诉记者,店面从2019年1月1日开始便暂停销售,直至新的补贴政策落地。“有一些品牌没有涨价,但是由于补贴少了,消费者需要掏出更多的钱;而另一些品牌车型的到手价格会有小幅上调。但在2019年底,实际价格将重新回到下降通道。”有分析人士指出。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情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1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5万辆,同比增长38.2%,环比增长32.9%,单月销量创历史新高。累计方面,2018年1-12月份累计销量为125.6万辆,同比累计增长61.7%,全年胜利收官。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6.6万辆,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19%,占比74%;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降8.8%,环比增长97.8%,占比26%。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9.2万辆,同比增长33.8%,环比增长39.1%,占比85%;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万辆,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3.2%,占比15%。整体销量增长符合预期。
2018年12月,狭义乘用车(轿车+SUV+MPV)零售销量达221.7万辆,同比下降19.2%,环比增长9.8%;2018年全年累计销量达2235万辆,同比下降5.8%。2018年全年狭义乘用车产量2309万辆,同比增速下降5%。
2012-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统计情况
2012-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补贴退坡后影响到底多大?
对于2019年补贴退坡政策落地后产品是否涨价,蔚来、威马汽车都保持着谨慎观望态度。如果保价政策到期而不采取其他措施,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则顺其自然上涨。与此同时,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补贴退坡后车企成本增加,2019年大多数电动车都会有升级换代,包括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都会升级,而升级后的产品价格也会适当向上调整。
举例来说,广汽新能源GE35302018年享受的补贴为9.9万元,但2019年的补贴将直降至2.9万元,补贴退坡幅度高达7万元。不过,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电动车涨价并不会成为一种趋势。“涨价不会成为一种趋势,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整个还会下调。”他表示。
其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上游企业在前几年整车厂的传压之下成本已经实现稳中有降,随着2019年特斯拉等外资品牌电动车产品的加入,如果自主车企不自掏腰包补齐差价,那么产品竞争力也将极大减弱。“整车如果因为没有补贴就涨价是不现实的,第一消费者不会买单,第二并没有更高性价比的车让消费者买单。”于清教说。“变相涨价说明新能源整车在控制成本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于清教认为,涨价对限购城市而言影响不大,主要影响更关注性价比的二、三线及以下市场。“补贴进一步退坡至少让那些以补贴为生,或者说目的不是研发和开发有价值新能源产品的企业退出市场,清理了市场环境。”上述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进入后补贴时代,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要做的不单单是整合现有技术开发一款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这么简单,更要实现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各个细分市场产品的全覆盖,强化企业综合竞争力。“新能源汽车目前产品处在快速迭代的时期,整个供应链任何一个环节技术没有快速跟进的话,对没有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的企业来说,很容易掉队。”上述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说。
电池成为成本核心 价格下降将成为未来主要趋势
依托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扶持,过去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了高速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即便是在乘用车销量28年来首次负增长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也实现了61.7%的同比大幅逆势增长。尽管对补贴的梯度式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做出了一定的适应,但在资金紧缺以及市场导向还未完全形成的大环境下,2019年补贴的进一步退坡对车企而言仍带来成本压力。
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下降被认为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其关键在于电池等核心部件的成本下降。2018年年底,威尔森发布的《2018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白皮书》指出,2020年电池成本相比2018年可以再降20%左右。纵向来看,动力电池系统成本从2015年的3元/瓦时,降低至2018年的1.2元/瓦时。若同比计算,电池容量60千瓦时的整车电池成本估计下降了2-3万元。
与此同时,非电池关键部件的其他部件成本,也在下降通道当中。在科技进步和规模效应的双重带动下,电机、电控、智能系统等主要部件成本也在下降。不过,威尔森同时表示,这依然难以覆盖补贴全部退出带来的影响,建议未来双积分政策奖惩力度进一步加强,如设置更高的积分比例要求、更严格的技术参数指标以及提高经济惩罚的金额等。目前中国推行的双积分制度还不能有效地化解补贴退坡之后的影响。
在2018年的一次论坛上,江淮新能源乘用车营销商务中心总监王辉用清晰的数据,展示了双积分交易初期微薄的“填坑”能力——一辆能获得6万元—8万元补贴的电动车,积分只能卖出5000元—6000元,仅为补贴的1/10。而与此前6万到8万的单车补贴相比,双积分的收入就是“毛毛雨”,可以想象,2020年补贴取消之后,企业日子的艰难程度。
这对于试图将卖积分作为收入来源的新造车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而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新造车企业而言,由于补贴下滑,未来企业的资金压力会进一步加剧。新造车企业产品尚未形成大规模销售,资金正向回流有限。除此之外,随着各家产品陆续批量交付,2019年新造车企业将全面开启销售端的比拼,届时整车售价大概率将会走低。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