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thinkpad t系列和x系列有区别吗
E系列是联想收购thinkpad之后推出的低端系列,饱受thinkpad饭的诟病,认为它不是真正的thinkpad本了,性价比虽然高了,但是质量,稳定性差多了,跟现在的中端性价比本差不多。
T系列仍然是美国那边的thinkpad事业部负责研发的,虽然配置可能低一些,但是坚固性,稳定性,那是仍然没的说。
就性能方面而言:
ThinkPad E系列在采用英特尔酷睿i处理器后,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再配以独立显卡较为强劲的3D图形处理能力,使其在家用笔记本市场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ThinkPad T系列在坚固性,稳定性上面哪是相当的出色。目前没有哪一款笔记本的综合性能有这么高。
『贰』 翻译一篇英语文章,在线等啊!!
iphone,ipad,每一个苹果公司的产品听起来都很棒,都引领了一次新的潮流,苹果公司已经很明显地拥有了字母i的优势,很多其他的品牌也来模仿,允许网络用户在线看电视节目的bbc公司的iplayer,就是在2008年时候(模仿苹果)取的名字,一个在美国和英国很有名的表演音乐和视频的乐队叫iTeddy,英国独立报上一个关注率很低的栏目上周突然升高也是因为用i取名字,普遍来说,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以一个字母作为前缀已经很普遍了像email,ecommerce这些都已经开始使用。很多以i开头的产品的目标人群是年轻人,他们选择i这个很潮的名字一点儿也不意外,但是很难理解i为什么会这么特别,为什么不是ab或者c,根据位于伦敦的皇家学院语言学中心的院长Tony的说法,i之所以实用是因为它开始变得磨棱两可了,当苹果开始用i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到底代表的是互联,是信息,是个人还是交互,Tony对bbc杂志说,“甚至是苹果开发出来ipad的时候好像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过也谢谢苹果,这个字母现在已经和轻便联系在了一起”,很显然这个字母也和西方国家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每个人都认为他们有自己的需求,我们喜欢个性化的产品也是这个原因,和google,blog一起,i也被bbc杂志选为20个可以用来给上个世纪定义的单词之一。但是像从前一样,人们厌倦了一时的潮流,在1900到19世纪90年代之间,名字里面有“2000”的产品引领了一个潮流,因为这一年代表着前卫和现代化,然而当我们进入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时候,这种潮流不可阻挡地消失了。同学,看在我大半夜耐着性子看着最不喜欢的英语一句一句给你翻译的份上,就给个好评吧
『叁』 thinkpad r系列比t系列差多少
T:Thin and Light for Travel(性能与便携性的完美结合)面对在办公室或随地办公室的高级移动客户。
X:EXtreme portability(超轻、便携)面对很少在办公室的超级移动客户。
R:Reliable, Affordable Mobility(经济易用)面对需要便携、易用以及合适价格的客户。
R系列,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将卓越的性能和平易近人价格的集于一身,这一点从其设计上和几款配置上都不难看出,也就是说这个系列是充分的考虑到性能价格比的,走占领中低端路线的产品。
T系列,要说的就只有“经典”两个字,属于ThinkPad系列的拳头产品,配置上大量的采用了新的技术,完美的产品设计已成为工业设计界的典范,当然价格也比其他的贵一些。属于IBM笔记本产品线中的高端,对于经济能力比较强的朋友,Thinkpad T系列是很好的选择,IBM的在用户中的良好的口碑也证明了他的品质。
X系列,IBM要表达的是时尚的“轻薄”二个字,毕竟笔记本属于移动型电子产品,体积硕大携带不便的大块头机型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爱机的重量出行的便携性是用户必须要考虑进去的因素。这个系列的产品很人性化,适合经常出差商务人士和热爱旅行到处走的朋友。
具体而言,两者的定位不同,即使是有的R系列的机子比T系列的配置高,但是价格也会低出不少。
首先,R系列是定位低端(不是配置低,而是用户的需求),主要是室内商用的机型(注意不是商务),娱乐的性能比T系列的高,仔细看看就会发现,R系列现在的机子好像都是宽屏的,而T系列还是依然的普通屏。有点商务知识的人都会知道商务会议上要求严肃认真,普通屏比较适合这样的场合,而宽屏过于娱乐的意味。像你说的那个摄像头更是商务场合所不允许的!!!!
其次,安全性方面,T系列很全面的,而R系列相对来说比较的弱,很多的机子,指纹、蓝牙都是没有。而对于商务人士来说,这些都是不可少的功能。
还有,R系列的机子普遍的很重,这也是室内商用的定位所决定的。而T系列,功能和便携性的完美结合(虽然和X比起来重不少)
本贴来自ZDNetChina中文社区 http://bbs.zdnet.com.cn ,本贴地址:http://bbs.zdnet.com.cn/viewthread.php?tid=399562
『肆』 生产型企业采购计划书
附件2
评标办法
本办法采用100分制,设技术分60分,商务分40分,两部分得分相加即为投标人所得总分。以总得分最高的投标单位为推荐中标单位。
一、评分标准
(一)技术评分标准
技术分满分为60分,将根据产品品牌、功能配置、产品质量、保修期限、维修服务等指标进行评分,具体按以下项目设置分值:
1. 功能配置(40):满足《设备技术要求》的得35分,主要技术指标(打★)缺项的按废标处理,优于《设备技术要求》的根据情况每项加0.5分,最高加分5分;非主要技术指标(一般指标)每少一项减1分;最高加减分为5分;
2. 市场影响力、销售业绩(8分):
(1)根据投标公司近三年在浙江地区同类投标机型的销售业绩进行评分:提供销售合同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须加盖单位公章,同时提供相应的同类机型用户名单(附电话号码),,30家及以上者得8分,10家至29家者得5分,10家以下者得3分;
3. 培训计划(2分):根据提供的计划分别得分;
4. 保修期限、售后服务(5分):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得4分,未满足的得0分;优于招标文件要求的每一项加0.25分(其中每延长保修期六个月的加0.5分),最高加分为1分。
5. 评委综合评分5分:
由评委根据询标情况,结合技术指标和满足采购人需求情况进行打分。
(三)商务部分评分标准
商务部分满分为40分,其分值设计规则是:
商务报价总分40分
分析报价是否合理,报价范围是否完整,有否重大错漏项。报价分计算方法:
评标基准价: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其价格分为满分。其他投标人的价格分统一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40×100%
报价超过最高上限价的投标单位该价格得分为零分。
报价是中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最低报价不是中标的唯一依据。
二、评标程序
本评标办法在评标前由评标委员会审核后正式确定。
在评标过程中,先进行技术评分,最后进行商务评分。
三、其他注意事项
1. 中标人由评标委员会推荐,采购人确认;
4. 最低报价不能作为中标的唯一保证;
3. 本评标办法所有设置分值的项目,投标人须向评标委员会提供文件、证书等书面资料原件(其中合同可为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嵊州市招投标中心
2007年11月5日
需求分析报告编写规范
文件编号:
NW503101 生效日期:
2000.3.20 受控编号:
密级:秘密 版次:Ver2.1 修改状态:
总页数 16 正文 4 附录 12
编制:杨利 审核:袁淮 批准:孟莉
文件修改控制
修改记录编号 修改
状态 修改页码及条款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修改日期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术语及缩略语
4. 编写规范
4.1 排版规范
4.2 模板使用
5. 引用文件
5.1 NW503102《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编写规范》
6. 附录
1. 目的
为使需求分析的结果能够完整、无遗漏地反映待开发系统的要求,本文件规定《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制。
3. 术语及缩略语
本程序采用NQ402100《质量手册》中的术语和缩略语及其定义。
4. 编写规范
4.1 排版规范
2 整个规范由2节构成,模板单独一节。
3 正文样式采用“规范正文”。
4 标题编号采用每节独立编号。
4.2 模板使用
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写可依据具体情况选用摸板的格式或编写指南的格式。
1 拷贝规范。
2 删除第一节(需求分析报告封面前的所有页)。
3 在修改完内容后,更新目录域和相关的页数域。
5. 引用文件
5.1 NW503102《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编写规范》
6. 附录
以下部分为需求分析报告的模板与编写指南。密级:机密
文档编号: 第 版
分册名称: 第 册/共 册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需求分析报告
(部门名称)
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总页数 正文 附录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1.2 背景
1.3 参考资料
1.4 术语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2.2 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3. 假定和约束
4. 需求规定
4.1 软件功能说明
4.2 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
4.3 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
4.4 其他专门要求
4.5 对安全性的要求
5. 运行环境规定
5.1 设备及分布
5.2 支撑软件
5.3 接口
5.4 程序运行方式
6. 开发成本估算
7. 尚需解决的问题
8. 附录
1. 引言
1.1 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背景
指出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行业情况;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 参考资料
列出编写本报告时参考的文件(如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等)、资料、技术标准,以及他们的作者、标题、编号、发布日期和出版单位。
编号 资料名称 简介 作者 日期 出版单位
列出编写本报告时查阅的Intenet上杂志、专业著作、技术标准以及他们的网址。
网点 简介
1.4 术语
列出本报告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2.2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的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2.3 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如果是产品开发,应列出本软件的特点,与老版本软件(如果有的话)的不同之处,与市场上同类软件(如果有的话)的比较。说明本软件预期使用频度;
如果是针对合同开发,则应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软件预期使用频度。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
3. 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
4. 需求规定
4.1 软件功能说明
列出本系统中所有软件功能子系统和功能。如果子系统比较大,每个子系统按照NW4043102《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编写规范》分别编写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在本处列出编号和分册名称。
4.2 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
本处仅列出对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或一部分)的共同要求,如要求界面格式统一,统一的错误声音提示,要求有在线帮助等。
4.3 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
对数据精度、响应时间的要求。本处仅列出对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或一部分)的共同要求,针对某一功能的专门性能要求应列在该功能规格说明中。
4.4 其他专门要求
视具体情况,列出不在本规范规定中的需求,如对数据库的要求,多平台特性要求,操作特性要求,场合适应性要求等对一具体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或一部分)的共同要求,针对某一功能的专门要求应列在该功能说明中。
4.5 对安全性的要求
指出系统对使用权限的管理要求(使用权限分为几级、是否与部门权力体系对应等)、信息加密、信息认证(确定穿过系统或网络的信息没有被修改)方面的要求。
5. 运行环境规定
5.1 设备5.2 及分布
1 主机类型
2 网络类型
3 存贮器容量
4 其他特殊设备
5 设备分布图
5.3 支撑软件
3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他支撑软件
5.4 接口
简要说明该软件同其他软件之间的公共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如果外部接口仅与某子功能有关,该接口说明应列在子功能规格说明书中。
5.5 程序运行方式
说明该软件的运行方法。如是部件、还是独立运行程序、API等。
6. 开发成本估算
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功能规定所需的开发人时和费用(如差旅费)。
7. 尚需解决的问题
以列表的形式列出在需求分析阶段必须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
8. 附录
需求分析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记录如调查表格、业务系统单据等。记录或报告的存档编号和名称填写在下表中。其中类别是记录的分类,一般有业务系统说明书、业务系统数据说明书、业务系统调查表、原始数据单据、业务系统参考资料。
编号 名称 类别
需求说明书编写指南
1. Objectives 目标
阐明需求说明书的标准格式,做为合同和需求分析的结果。
2. Scope 范围
2.1 适用于指2.2 导需求说明书的编写。
2.3 本模板力图覆盖所有可能在需求说明书中出现的主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并不2.4 是要求每一个需求说明书都要包括这里定义的全部章节,而2.5 是提供一个所有需求说明书都应当遵循的框架。一些特殊的章节应当提供但不2.6 要求有详细的说明,2.7 只需在说明书中包含下面有适当文字说明的标2.8 题即可,2.9 例如,2.10 不2.11 适用。
3. References 参考
4. Outstanding Issues 尚存主要问题
5. Approvals 批准
销售主管
6. Responsibilities 职责
客户经理有责任确认本模板被切实执行。
7. Template 模板
7.1 Lead-in sections 引导部分
7.1.1 以下是需求说明书的起始部分。在文档格式规范中有关于它们的更详细的描述。
1)Objectives目标
2)Scope范围
3)References参考
4)Assumptions前题条件
5)Outstanding Issues尚存主要问题
6)Document Control文档控制7)Approvals批准
8)Distribution分发
9)Amendment Record更改记录
10)Traceability可追溯
7.2 Component or System Description 部件或系统描述
7.2.1 本说明书所覆盖的部件或系统的简要介绍。本部分可以很简要,7.2.2 因为它仅包含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所说明内容的信息。
7.2.3 应当提供一个上下文相关图来帮助确定被描述的部件或系统的定位。使用USER-CASE图来描述。
7.2.4 参考应当做成关联文档(例如建议,7.2.5 合同,7.2.6 项目编号)。
7.3 Purchaser Requirements 客户需求
7.3.1 Summary 概要
7.3.1.1 本部分应当包括那些直接影响到客户使用本部件或系统的需求。它分为两个部分,功能和特性。
• 部件或系统的功能描述了什么可以做,例如,打印一个报表。
• 部件或系统的特性提供了那些可以描述和评价系统质量的属性。
7.3.1.2 每个段落(或段落组)应当包含一个参考来跟踪需求的出处。每个句子或段落应当编号;无论何种情况每个编号的项目仅应当定义一个需求。
7.3.1.3 每个段落(或段落组)应当指出它的重要程度,按以下方式分类:
1)强制的:最基本的特征;没有它产品将不可用。
2)必需的:单独的非基本的特征,但是它们加在一起会影响产品的能力。
3)期待的:最好能有的特征;一个或多个这些特征被忽略也不会影响产品的能力。
7.3.2 Purchaser-Related Functionality 客户要求的功能
7.3.2.1 Application Functionality 应用程序的功能
7.3.2.1.1 在系统或子系统一级,这一部分应当包含可用的应用程序所提供的功能的描述。
7.3.2.1.2 在应用程序一级,这一部分细化应用程序必须做到的功能。
7.3.2.1.3 功能应当用结构化的英语或适当的形式化的方法学来描述。
7.3.2.2 Human Interface 人机界面
7.3.2.2.1 这一部分应当定义所需的菜单结构,屏幕/窗口设计,报表设计和其它操作/或管理界面。在这一过程中,需求可能广泛地涉及已有的标准或产品。
7.3.2.2.2 参考应当指向其它的说明书和标准。
7.3.2.3 Data Types 数据类型
这一部分应当包括对系统或应用程序中对用户有用的所有数据类型的描述,包括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用到的或表单,显示,报表和输出用到的。
7.3.2.4 Control Structures 控制结构
这一部分应当描述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控制结构。
7.3.2.5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应用开发环境
这部分应当指定可供用户用来开发应用程序的系统部件。它应当至少包含数据类型和语言或者可用的应用程序生成器。
7.3.2.6 Hardware 硬件
这部分应当详细说明根据用户需要提出的硬件需求。
7.3.2.7 Software 软件
本节将详细说明因为用户需要所产生的软件需求。如果用户已经提供了面向系统或部件或与系统或部件合为一体的产品,那么这些应当在需求和所有设想以及需求文档中清晰的定义出来。这些需求可能包括下列各项:
1) Operating System 操作系统
2) Database 数据库
3) Communications 通信
4) Interfaces 接口
7.3.3 Purchaser-Related Characteristics 客户相关的特征
在多数情况下,用户会指定一些如下的特性。如果它们能够增强系统的能力则应当被包含进来,另一种选择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对某些特性进行限定以避免验收测试时无休止的争论。如果一些特性没有在本部分被指定,它们应当在公司需求部分被指定,举例来说很多特性关系到系统投入使用后公司的技术支持成本。
7.3.3.1 Pre-operational 运行之前
7.3.3.1.1 Packaging 包装
7.3.3.1.2 Installation 安装
7.3.3.1.3 Configuration 配置
7.3.3.2 Functionality 功能
7.3.3.2.1 Suitability 适用性
7.3.3.2.2 Accuracy 精确性
7.3.3.2.3 Interoperability 协同工作能力
7.3.3.2.4 Compliance – standards 遵循标准
7.3.3.2.5 Security 安全性
7.3.3.3 Reliability 可靠性
7.3.3.3.1 Maturity 完备性
7.3.3.3.2 Fault tolerance 容错能力
7.3.3.3.3 Recoverability 可恢复能力
7.3.3.4 Usability 可用性
7.3.3.4.1 Understandability 易懂
7.3.3.4.2 Learnability 易学
7.3.3.4.3 Operability 可操作能力
7.3.3.5 Efficiency 效率
7.3.3.5.1 Time behaviour 时间特性
7.3.3.5.2 Resource behaviour 资源特性
7.3.3.6 Maintainability 可维护性
7.3.3.6.1 Analyzability 易于分析
7.3.3.6.2 Changeabilty 可变性
7.3.3.6.3 Stability 稳定性
7.3.3.6.4 Testability 易测性
7.3.3.7 Portability 轻便
7.3.3.7.1 Adaptability 适应性
7.3.3.7.2 Installability 易安装
7.3.3.7.3 Conformance 一致性
7.3.3.7.4 Replaceability 可替换
7.3.3.8 Documentation 文件
本部分应当详细说明系统或部件必须为用户提供的文档。
7.4 Company Requirements 公司需求
2 本部分定义那些必须确认的与用户需要有冲突的系统或部件需求。所有的冲突都必须被解决,或者得到用户的让步或者满足前述的用户需要。
3 说明书中哪些是分布在公司以外的,这部分可以省略或放在一个单独的文档中。
7.4.1 Business Requirements 商业需求
7.4.1.1 Cost 开销
7.4.1.1.1 这部分应当论述与指定系统相关的开销。它可以通过参考项目详细计划来得出一个合计值放在这里。
7.4.1.1.2 这些开销应当包括所有开发费用和可能的项目支持费用。如果可能这部分还应当论述弹性的开销,以及所有削减的开销,离开这些开发将会因为没有有效的费用来完成系统而停止。
7.4.1.2 Make/Buy 制作/购买
本部分应当讨论确定是否这个系统或部件(或它们的一部分)比起开发更适于买入或再开发的标准。例如日常应用程序,缺乏经验,缺乏资源等等。
7.4.1.3 Relationship to future procts 与将来产品的关系
本部分应当覆盖基于系统或部件所涉及的与尚未开发的其它产品的关系的需求。例如确认与将来产品和系统的兼容性。
7.4.1.4 Scheled ship date 预定出货日期
本部分应当讨论项目出货日期,包括任何按计划进行的临时发布或阶段出货。本部分还应当描述与这些出货日期相关的约束和依赖关系。
7.4.1.5 Support considerations 支持考虑
本部分应当讨论系统或部件可能需要的任何特殊的或不常用的支持考虑,例如首先应当安装一个UNIX系统。
7.4.2 Company Hardware Requirements 公司硬件需求
7.4.2.1 Hardware Functionality 硬件功能
本部分应当覆盖公司明显需要的,但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或无关的硬件功能。例如支持多操作系统所需的硬件功能,或必须支持以太网等。
7.4.2.2 Hardware Characteristics 硬件特性
本部分应当覆盖公司明显需要的,但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或无关的硬件特性。至少应当包括硬件诊断所需要的。
7.4.3 Company Software Requirements公司软件需求
7.4.3.1 Software Functionality 软件功能
本部分应当覆盖公司所需的,但对用户来说是无关的或不需要的软件性能。例如,数据库,操作系统,通讯(远程访问),诊断。
7.4.3.2 Software Characteristics 软件特性
本部分应当覆盖公司明显需要的,但是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见或无关的软件特性例如代码的可复用性,包装等。
7.5 Architecture Overview 结构概述
高层设计或结构的概述。仅在用户需要一个特殊的系统结构例如客户-服务器,或者用户把定义部分或全部的系统结构作为合同的一部分时才应包括进来。
7.6 Acceptance Criteria 验收标准
7.6.1 本部分应当详述验收标准的要点以做为需求确定后进行确认验收计划的基础。
7.6.2 需求与一些具体的合同有关的部分,可以直接写相应合同中验收标准的一个引用。
7.7 Glossary 术语表
招标书格式
第I部分 招标邀请
某某公司互联网站点及多媒体系统建设项目工程进行公开招标,特邀请贵单位前来投标。
1. 项目名称:*********建设项目。
2. 投标须知:详见第II部分。
3. 项目时间:合同约定。
4. 招标文件售价:免费
5. 招标文件发售时间:*********(节假日除外)每天上午8:00~11:30,下午1:30~5:00在*********公司发放。
6. 投标截止时间:*********。投标单位必须在此时间前,将投标文件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到*********公司,逾期的投标文件将被拒绝。
7. 投标地点:*********公司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
电子邮箱: *********
联系人:*********
8. 投标时间:*********
9. 开标地点:*********
地址*********
第II部分 投标须知
1.投标费用:
投标方需承担与本投标有关的自身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标书准备、提交、以及其他相关费用。无论投标结果如何,招标方不承担、分担任何相关类似费用。 投标方在招标方规定日期内到招标方免费领取招标书。
2.投标书要求:
投标方在投标之前必须认真阅读本招标书的说明、图表、条件及规范等所有内容,投标方因未能遵循此要求而造成的对本招标书所要求投标方提供的任何资料、信息、数据的遗漏或任何非针对招标书要求项目的报价均须自担风险并承担可能导致其标书被招标废弃的后果。
3.投标资格:
凡持有工商行政核发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具备组织及实施本项目能力(指具备自行设计开发维护互联网网站和多媒体系统能力,同时该单位必须同时具有互联网网站和多媒体光盘系统的开发经验,并具有实际为企业开发网站的经验)的单位。
4.招标书的修改:
在投标截止日前任何时间,招标方具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无论是招标方提出的或有投标方要求招标方澄清招标书内容而引起的)而修改本招标书之内容的权利。
招标书的修改将会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所有已从招标方取得招标书的投标方,同时为了使投标方有充分的时间在投标书中反映所有招标书修改的内容,招标方根据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延长递交投标书的截止日期。
5.投标书组成:
(1)投标书
(2)详细的设计方案和对*********总体实施计划
(3)项目质量、服务承若条款
(4)费用估算表
(5)其他特别要求或说明。
(6)附件:
授权书
资格证明文件
投标单位情况介绍
投标保证金保函(或保证金)
6.有关费用:
(1)投标费用:
无论投标过程的作法和结果如何,投标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均由投标单位自行承担。
(2
『伍』 bility是什么意思
possibility————可能性。 feasibility————可行性。
Bility 不是一个单词,而是一个单词后缀。即是:---- bility
==========================================================================
bility:
1. 可收回程度
常用的商务英语用语(1) ...
bility可收回程度
collection托收
comfort level方便程度
2. 其它负债
社会政治与经济类英语热点词块翻译(4) ...
bility 其它负债
Out 在...之外
out of balance 不平衡 ...
==========================================================================
BILITY是指吴春明,吴春明资料: http://ke..com/view/1105884.htm
==========================================================================
bility 一词有能力的意思。
后缀名词后缀-ability,-ibilityable—abilityflexible—flexibility-agepost—postageshort—shortage-alarrive—arrivalrefuse—
名词后缀:
-ability,-ibility
able—ability
flexible—flexibility
==========================================================================
ability是单词,若加在别的单词后做词缀的话,和ibility的区别就是看前面的单词的词尾,根据发音需要决定是a还是i
=========================================================================
-ability 构成抽象名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等
absorbability n. 被吸收,被吸收性
acceptability n. 可接受性
accountability n. 有责任,有义务
adaptability n. 适应性
addressability 可寻址性 寻址能力 可编址性 可寻址能力
adjustability n. 可调整性
adoptability n. 采纳性
adsorbability n. 吸附性
advisability n. 明智
affability n. 和蔼,殷勤,亲切
affectability 感触性, 易感性
affordability 支付能力
agglutinability n. 粘结力,可凝集性
alienability n. 可让与性,可疏远性
alterability n. 可变更性,可更改性
amenability n. 顺从,服从的义务
amiability n. 和蔼可亲的,友善的,亲切的
amicability n. 友善,亲善
analyzability 可分析性
annihilability 可消灭
appealability 可上诉性
applicability n. 适用性,适应性
approachability n. 可接近,易接近
arability 适合耕种
assignability 可转让性 财产的可转让性
assimilability n. 可同化性
attainability 可达到 可及
auditability 可审性
availability n. 有效,有用,有益
bankability 银行可贴现性
biddability 顺从 驯良
bioavailability 生物药效率 生物利用度
biodegradability 生物降解能力
bleachability n. 漂白率
breathability 透气性
brushability n. 刷涂性
capability n. 能力,才能,性能,容量
castability n. 可铸性(流动性)
changeability n. 变化无常
cleanability 除尘度
cleavability n. 可裂性
coagulability n. 凝结力
codifiability 编码可能性
commensurability n. 公度(成比例,相称)
comparability n. 相似性, 可比较性
compensability n. 可补偿性
computability 可算性
conceivability n. 想得到,可想像
condensability a. 可压缩性,可简约性
crossability n. (异种的)可交配性
crushability n. 压碎, 压不皱
cutability n. 可切性
decidability 可判定性
decomposability n. 可分解性(分解性能)
degradability n. [化]降解性
deliverability n. 供应能力
demonstrability n. 论证可能性
deniability n. (官员等的)否认本领,推诿于不知情的本事
denumerability 可数性
dependability n. 可依赖性
desirability n. 称心如意的人(东西)
detachability n. 可拆卸性(脱渣性)
detectability n. 探测能力(觉察录敏度,可检测性)
developability 可展性
differentiability n. 可微性
dilatability n. 膨胀性
disability n. 无力,无能,残疾
discriminability n. 鉴别力
dispensability n. 可分配,可宽恕,可特别恕免
disreputability 声名狼藉
dissociability n. 可分离, 孤癖
dissolvability 溶(解)度, (可)溶性, 溶(解)性
distinguishability n. 分辨率
drawability n. 可塑性(可拉性,塑性,回火性)
drillability n. 可钻性(种子流动排出性能)
drivability n. (汽车的)驾驶性能,操纵性能,操纵灵活性
driveability n. (汽车的)驾驶性能,操纵性能,操纵灵活性
rability n. 持久性(耐久性,耐用年限,寿命)
dyeability n. 可染性(染色性)
ecability n. 可教育性,可陶冶性
employability 可用性, 适于雇用 受雇就业能力
ensilability 青贮能力
enumerability n. 可数性(可枚举性)
equability n. 平静,无变动
erasability n. 可擦度(记录消除的可能性)
evaporability n. 挥发性(可蒸发性,汽化性)
exchangeability n. 可交换性
excitability n. 易兴奋性,兴奋性,激动性
exorability n. 容易说服, 心肠软
expandability 伸延性 扩展性 膨胀性
expendability n. 消费性
exploitability n. 可开发性,可利用性,可剥削性
extendability n. 可延伸性(拉伸性)
extractability n. 可萃性
extrapolability n. 凭已有资料进行推断(或外推)的能力
extrudability n. 可挤压性(压出可能性)
fatigability n. 易疲劳性
fermentability 可发酵性, 可发酵的状态
fertilizability n. 可受精, 可施肥
filterability n. 过滤性(滤过率,可滤性)
filtrability n. 过滤性(滤过率,可滤性)
fissionability n. 能分裂度(分裂能力)
flammability n. 易燃的,可燃性的
floatability n. 漂浮性
flowability n. 流动性
flyability 能进行飞行的性质
foreseeability 预见性
forgeability n. 可锻性
formability n. 可成形性(可模锻性)
friability n. 脆弱
germinability n. 发芽(或发育)力 发芽(或发育)性
gradability n. 可分等级性
gradeability n. 爬坡的能力
habitability n. 可居住
hardenability n. 可硬化度(淬硬性)
hatchability 孵化能力
heritability n. 遗传可能性
hyperirritability n. 应激性过度,高度过敏
hypnotizability 催眠易受性
ignitability n. 可燃性(着火性)
illimitability n. 无边的(无边无际的,不可计量)
immovability n. 不动,不变
immutability n. 不变,不变性
impalpability n. 不能触觉或感知的状态或性质
impassability n. 不通
impeccability n. 无罪,无缺点
impenetrability n. 不能贯穿,不可入性,不可测知
imperishability n. 不减,不减性,不朽性
impermeability n. 不能渗透的性质或状态,不渗透性,不透过性
imperturbability n. 沉着,冷静
implacability n. 难安抚的性质或状态,执拗,无情
imponderability n. 无重量性,极轻,无法测知的性质或状态
impracticability n. 无法实施,不能实施的事项,难于驾驳
impregnability n. 攻不破(坚固,浸透本领)
impressionability n. 可印性(易感性,敏感性)
improbability n. 无或然性的事物,未必有之事
improvability n. 可改良的性质或状态,可改善
imputability n. 可归罪,可使负责
inability n. 无能,无力
inadvisability n. 不能变更的,不变的
inalienability n. 不能让与,不能夺取
inalterability n. 不变性
inapplicability n. 不能应用
incalculability n. 无法计数,无数,无数量
incapability n. 无能力,无力,无资格
incommensurability n. 不能通约(无公度)
incommunicability n. 不能表达(不能联系)
incomparability n. 不可比性
inconceivability n. 不能想象(想不到)
indefatigability n. 不屈不挠(不疲倦,坚持不懈)
indispensability n. 不可缺少
indistinguishability 不可分辨性
inbitability n. 毋庸置疑, 明确无疑
inecability n. 不可教性(或状态),不堪启迪( 的状态)
ineluctability n. 不可避免的,无法逃避的
inevitability n. 必然性
inexorability n. 不宽赦免,无情,冷酷
inexplicability n. 无法说明,费解
inextricability n. 逃脱不掉的,解不开的,无法解决的
inflammability n. 可燃性,易兴奋性,易激动性
insatiability n. 不知足,贪求无厌
inscrutability n. 不可预测,不可解,不可思议
inseparability n. 不可分离性
instability n. 不安定,不稳定,基础薄弱
insurability 可保性
integrability n. 可积分性
interchangeability n. 可交换性(互换性,替代)
interoperability 互操作性,互用性
interpretability 可解释性
intolerability n. 难耐,无法忍受
intractability n. 难驾驭,棘手
invariability n. 不变,不变性,安定性
inviability 生存不能
inviolability n. 神圣
invulnerability n. 不会受伤害,刀枪不入
irreconcilability n. 不调和性(不可和解性)
irrefutability n. 不能反驳之事
irremovability n. 不能移动
irreplaceability n. 无法调换,不能取代
irreproachability n. 无可责备, 无懈可击
irretrievability n. 不可挽回(无法弥补,不能恢复)
irrevocability n. 不能唤回的事
irritability n. 易怒,过敏性,兴奋性
justifiability n. 合理, 可辩解
knowledgeability n. 知识丰富的,聪明的
lability n. 不安定性(易滑性)
leachability n. 可滤取, 可滤去
liability n. 责任,债务,倾向
likability n. 可爱的,有人望的
livability n. (家禽,牲畜的)存活率, (住宅,环境的)适于居住性
liveability n. (家禽,牲畜的)存活率, (住宅,环境的)适于居住性
localizability n. 可局限性(可定域性)
machineability n. 切削性
maintainability 可维护性
malleability n. 可锻性,延展性
manageability n. 易办,易处理,顺从
maneuverability n. 可操作性,机动性
marketability 变现性,适销性
marriageability n. 结婚适龄
measurability n. 可测性
meltability n. 可熔性
memorability n. 值得记忆,忘不了,易记得
mensurability n. 可测量,可测性
merchantability 可销性 适销性
metastability n. 亚稳定性
modifiability 可变性
molability n. 调制能力
movability n. 可动,易动,可动性
mutability n. 易变性,性情不定
navigability n. 适航性,耐航性
negotiability n. 可磋商性,可转让性,流通性
nonflammability 不燃性
notability n. 著名,显著
obrability n. 物质的坚固性,强韧性
observability [计算机] 可观察性
operability n. 可操作性
opposability n. 可反对,对抗性,可相对性
palatability 嗜食性 适口性 风味
palpability n. 可触知性,明白,明了
patentability 专利性
penetrability n. 穿透性,渗透性,透彻性
perrability n. 延续时间(耐久性)
performability 可执行性
perishability 腐败性 易朽性 易腐烂性
permeability n. 弥漫,渗透
placability n. 易抚慰,易宽恕,温和
pliability n. 柔软,柔软性,可挠性
polarizability n. 极化性
portability 可移植性,可携带,轻便
potability 饮用性
practicability n. 有实行可能,实用性
predictability a. 可预言
presentability n. 票亮,中看,适于赠送
preventability n. 可预防性(可制止的)
probability n. 可能性,或然率,机率
processability n. 加工性能
profitability n. 收益性,利益率
programmability 可编程序性
quotability n. 引用价值
readability 可读性
recognizability n. 可认识(可辨认)
reconcilability n. 可调和性,一致
recoverability n. 可恢复性(可复性)
rectifiability 可求长性
recyclability n. 再循环能力
reliability n. 可靠性
removability n. 可移动性,可解职
repairability 可修理性 可修性
repeatability 可重复性
replicability n. 可复制性,复现性
resectability 可切除性
respectability n. 社会地位,受尊重
retrievability 可回收性 可恢复性
reusability n. 复用性(重新使用的可能性)
roadability n. 车辆行驶安定性能
salability n. 适销性
scalability n. 可量测性
semipermeability 半透性 半渗透性 半透过性
separability n. 可分离,分离性,可分性
serviceability n. 使用能力(操作性能,耐用性,维护保养方便性)
sewability 可缝纫性
sociability n. 社交性,好交际,善于交际
stability n. 稳定性
stretchability 拉伸性 延性
tenability n. 可防守,可维持,可主张
testability 易测性
thermolability n. 不耐热性(热失稳性)
thermostability n. 热稳定性(耐热性)
traceability n. 跟踪能力
tractability n. 驯良,温顺,易处理
trafficability 通过能力 车辆通过性
trainability 可训练性
transferability n. 可转移性,可让渡性,能转印
translatability n. 可译,可译性
transportability n. 输送能力(可运输性,转用能力)
unaccountability n. 无法解释(不能理解的,不负责任的)
uncontrollability 难以控制的性质[状态]
understandability n. 易懂
undesirability 不受欢迎, 不良, 不愉快 不合需要
unflappability n. 不慌张,镇定
unpalatability 不适口性
unsociability n. 不爱交际,非社交性,不和气
untenability 防守不住、站不住脚的性质或状态
untouchability n. 不能触摸,远不可及
usability 可用性
variability n. 易变,变化性,变异性
venerability n. 尊敬,尊严,壮严
verifiability n. 能证明(可检验)
violability n. 可侵犯
vulnerability n. 易受伤,易受责难,弱点
washability n. 可洗性
wearability n. 耐磨性(磨损性)
weatherability n. 耐气候性(经得住风吹雨打)
wettability n. 可湿性(可沾性,湿度性,吸湿度)
workability n. 可使用性
yieldability n. 可屈服性(沉陷性)
【以上这篇摘自 网络知道用户 “松松_becky(十一级知道魔导师)的某篇知道回答!】
==========================================================================
popular——popularize/popularize
=========================================
后缀ability和ibility有什么区别?
答:基本没什么区别,都是名词后缀。
-ability, —ibility 表示...有能力的,构成抽象名词。
如stability稳定,sensibility敏感性
==========================================================================
背单词时常用的后缀有哪些???
满意答案
1)名词后缀 ability(能力, 才干),ibility able(能...的, 有才能的, 能干的, 能够的)—ability(能力, 才干) flexible(有弹性的,柔韧的)—flexibility(弹性, 适应性, 机动性, 挠性) arrive(到达, 抵达)—arrival(到来, 到达, 到达者) refuse(拒绝, 谢绝)—refusal(拒绝, 推却) an, ian,arian library(图书馆, 藏书室)—librarian(图书馆员, 图书管理员) music(音乐, 乐曲)—musician(音乐家) ance,ence appear(出现, 公开露面)—appearance(出现, 露面, 外貌, 外观) refer(提交, 谈及,提到, 涉及, 查阅, 咨询)—reference(提及, 涉及, 参考, 参考书目, 证明书(人), 介绍信(人)) ancy,ency emerge(显现, 浮现, (事实)显现出来)—emergency(紧急情况, 突然事件, 非常时刻, 紧急事件) expect(期待, 预期)—expectancy(期待, 期望) ant,ent apply(申请)—applicant(申请者, 请求者) correspond( 通信)—correspondent(通讯记者, 通信者) cy accurate(正确的, 精确的)—accuracy(精确性, 正确度) private(私人的, 私有的, 私营的, 秘密的)—privacy(独处而不受干扰, 秘密) dom king(国王, 君主, (部落的)首领, 纸牌中的K,立...为王,做国王, 统治)—kingdom(王国, 〔宗]天国, 上帝的统治, 领域) free(自由的, 免费的, 免税的, 免费)—freedom(自由, 自主, 直率, 特权) ee employ(雇用, 用)—employee(职工, 雇员, 店员) interview(接见, 会见)—interviewee(被接见者, 被访问者) er,or,ar paint(油漆, 颜料)—painter(画家, 油漆匠) beg(请求, 乞求)—beggar(乞丐) ery brave(勇敢的)—bravery(勇敢) slave(奴隶)—slavery(奴隶身分, 奴隶制度) ery ese: China(中国)—Chinese(中国的,) Japan(日本)—Japanese(日本的) ess actor(男演员)—actress(女演员) waiter(侍者, 服务员)—waitress(女服务生) hand(手)—handful(一把, 少数) hood child(孩子, 儿女)—childhood(孩童时期) man(男人)—manbood(成年男子) ics electron(电子)—electronics(电子器件) linguist(语言学家)—linguistics(语言学) ism Marx(马克思)—Marxism(马克思主义) socialist(社会主义者)—socialism(社会主义) ist psychiatry(精神病学)—psychiatrist(精神病医师) violin(小提琴)—violinist(小提琴演奏者) ity,ty cruel(残酷的, 悲惨的)—cruelty(残忍, 残酷) pure(纯的, 纯粹的)—purity(纯净, 纯洁, 纯度) ment move(移动, 迁居)—movement(运动, 动作) retire(退休, 引退, 退却)—retirement(退休, 引退) ness dark(黑暗, 夜)—darkness(黑暗, 漆黑) happy(快乐的, 幸福的)—happiness(幸福, 快乐) ology climate(气候, 风土)—climatology(气候学, 风土学) future(未来, 将来)—futurology(未来学) ship friend(朋友, 助手)—friendship(友谊, 友好) scholar(学者)—scholarship(奖学金, 学问, 学识) sion,ssion decide(决定, 判决)—decision(决定, 决心) expand(使膨胀, 扩张)—expansion(扩充, 开展) 补充回答: th
grow(生长, 成长)—growth(生长, 种植)
wide(宽的, 广阔的)—width(宽度)
ure
close(关, 关闭)—closure(关闭,使终止)
(2)动词后缀
en
deep(深的, 纵深的)—deepen(加深, 深化)
fast(紧的, 牢的)—fasten(扎牢, 扣住)
ify
class(班级, 阶级)—classify(分类, 分等)
simple(简单的, 简易的)—simplify(单一化, 简单化)
ize,(现代人)—modernise/modernize(<主英>=modernize)
popular(通俗的, 流行的, 受欢迎的)—popularise/popularize(<主英> =popularize)
(3)形容词后缀
able, ible
question( 疑问)—questionable(可疑的)
al
nature(自然)—natural(自然的)
structure(结构, 构造)—structural(结构的, 建筑的)
an,arian,ian
suburb(市郊, 郊区)—suburban(郊外的, 偏远的)
Canada(加拿大)—Canadian(加拿大的,加拿大人)
ant,ent
differ(不一致, 不同)—different(不同的)
please(满足的, 使满足)—pleasant(令人愉快的, 舒适的)
ary,ory
advise(劝告, 忠告, 警告)—advisory(顾问的, 咨询的, 劝告的)
custom(习惯, 风俗)—customary(习惯的, 惯例的)
ate
consider(考虑, 照顾)—considerate(考虑周到的)
fortune(运气, 好运)—fortunate(幸运的, 幸福的)
en
gold(黄金, 金币)—golden(金色的, 金黄色的)
wood( 木材)—wooden(木制的)
『陆』 IBM与DELL笔记本电脑的比较。加送100分~
纳米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与
发展趋势
吸波复合材料主要是应用在飞机,坦克等表面
来降低其被探测和摧毁的概率,提高目标的生存能
力。吸波复合材料是一类功能复合材料,它能吸收投
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材料的介质损耗
使电磁波能量转变成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_1]。吸
波复合材料是由功能体(吸收剂)和基体组成。当吸
波复合材料中的功能体为纳米量级时,吸波复合材
料将产生不同于常规材料的吸波性能。在已公开报
道的纳米吸波复合材料中,性能比较突出的是美国
研制的“超黑粉”纳米吸波复合材料_2J,它实质上就
是以纳米石墨为功能体的石墨一热塑性复合材料和
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纳米吸波复合材料之所以具有不同寻常的吸波
性能是因为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引起的口]。一方面,
纳米微粒尺寸为1~100 nm,远小于雷达发射的电
磁波波长,对电磁波的透过率大大高于常规材料,这
就大大降低了电磁波的反射率;另一方面,纳米微粒
材料的比表面积比常规微粒大3~4个数量级,对电
磁波和红外光波的吸收率也比常规材料高得多。此
外,随着颗粒的细化,颗粒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
应变得突出,颗粒的界面极化和多重散射成为重要
的吸波机制,量子尺寸效应使纳米颗粒的电子能级
发生分裂,其间隔正处于微波能量范围(10 ~10
eV从而形成新的吸波通道_|J。
吸波复合材料按其应用形式可分为涂敷型吸波
复合材料和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
1 涂敷型吸波复合材料
纳米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_5。o]
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是既有一定介电常数和介
电损耗,又有一定磁导率和磁损耗的双复介质。它除
有电子共振损耗外,还具有铁氧体特有的畴壁共振
损耗、磁矩自然共振损耗和粒子共振损耗等特性。其
作用机理可概括为铁氧体对电磁波的磁损耗和介电
损耗。
23(5):796—800.
[37] 李华,Bocaz—Beneventi G,Have J.计算机与应用化
学_J],2002,1 9(3):296—297.
[38] 熊少祥,李建军,程介克.分析测试学报EJ3,1996,15
(3):69—73.
将铁氧体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复合而成的纳米复
合吸波材料能有效吸收和衰减电磁波和声波,被认
为是一种极好的吸波材料。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多
层膜在7~17 GHz的频率段内的峰值吸收为一4O
dB,小于一lO dB的频宽为2GHz_l 。王国强等人对
比了纳米铁氧体/导电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和非纳
米铁氧体/导电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实
验结果表明,在8~12 GHz的频段内,纳米吸波复
合材料的吸收率均高于非纳米吸波复合材料_1引。
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通过
调整材料本身的化学组成、粒径及其分布、粒子形貌
及分散性等来提高复合材料损耗特性和降低其密
度。美国已研制出一系列薄层状铁氧体吸波复合涂
料,并成功应用于F一117A战斗机。
纳米金属粉吸波复合材料_l ⋯
从金属的电子能级跃迁、原子相对振动的光学
波、原子的转动能级和原子磁能级的分析可以看出,
具有磁性的金属超细颗粒与电磁波有强烈的相互作
用,具备大量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条件_l 。
纳米金属粉吸波复合材料具有微波磁导率较
高、温度稳定性好(居里温度高达770 K)等突出优
点,己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金属粉吸波复合材料主
要包括羰基纳米金属粉复合材料和纳米磁性金属粉
复合材料两类。其中羰基纳米金属粉主要包括羰基
Fe、羰基Ni和羰基Co等:纳米磁性金属粉主要包
括Co、Ni、CoNi和FeNi等。
陈利民等人[1副制备了高抗氧化能力的纳米金
属吸波复合材料y一(Fe,Ni)。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
在厘米波和毫米波波段均有较好的吸波性能。法国
科学家最新研制成功了一种由CoNi纳米金属合金
粉与绝缘层构成的复合材料。将该材料与粘合剂复
合而成的吸波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高于5 Q•cm,在
50 MHz~50 G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吸波性
能 引。
纳米有机聚合物吸波复合材料
作为功能体的导电聚合物主要包括聚乙炔、聚
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其主要的吸波机理是:利用
某些具有共轭主链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化学或电
化学方法与掺杂剂进行电荷转移作用来设计其导电
结构,实现阻抗匹配和电磁损耗,从而吸收雷达波。
将不同种类的无机纳米相与有机聚合物复合可
以制成强吸收的电阻损耗型、介电损耗型、磁损耗型
纳米吸波复合材料。比如,将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复合
能形成一种性能优良的电阻型宽带吸波复合材料。
因为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引入到聚合物中
不仅可形成导电网络,而且对复合材料有增强作用,
比常规的炭黑、石墨填充到聚合物中的吸波性能强
得多。
结构型纳米吸波复合材料n。 们
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既能吸波,又能承载,具有
频率宽、效率高、不增加消极重量等优点。目前结构
型吸波复合材料主要有两大类:蜂窝夹层型吸波复
合材料和层压平板型吸波复合材料口 。。]。
下面主要研究作为功能体的结构型纳米复合材
料的特点与应用。
纳米SiC吸波复合材料lL2 。
SiC功能体具有密度小、耐高温性能好和吸收
频带宽等优点,但常规制备的SiC吸收效率较低,不
能直接作为吸波复合材料的功能体。因此,必须对
SiC进行一定的处理以提高其吸收效率。一般采取
以下两种处理方法:提高SiC的纯度和对其进行有
控制的掺杂。日本利用高纯度的原料,制得了纯度极
高的SiC粉体。前苏联曾用掺杂的方法提高了SiC
的吸波性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层复合的结构形式进行改
进。日本用二氧化碳激光法制备出了具有优良吸波
性能的Si/C/N 和Si/C/N/O 吸波复合材料 。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Si/C/N和Si/C/N/O纳米吸
波复合材料在毫米波段和厘米波段均有优良的吸波
性能。
纳米SiC纤维吸波复合材料
SiC系列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热膨胀系数
低、电阻率可调节等特性和耐高温氧化直径小、易于
编织等特点,是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剂。由于
常规SiC纤维的电阻率分布在10。~10 Q •C1TI的
范围内,而其电阻率在10 ~10。Q•C1TI范围内才具
备较好的吸波效果。因此,SiC纤维必须用适当的处
理来调节其电阻率。一般采用的方法为高温处理法
和掺杂异元素法。
王 军等人L2 制备出力学性能良好、电阻率连
续可调的纳米SiC/Ti复合纤维。将这种纤维与环氧
树脂复合后可得到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的结构型吸
波复合材料。
前景展望
针对吸波材料“薄、轻、宽、强”等性能方面的更
高要求,需要首先研制出具有吸波性能的纳米粉体,
然后根据具体要求将不同种类的纳米粉体进行各种
形式的复合以获得最佳吸波性能。在先进复合材料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能隐身又能承载的结构型吸波
复合材料,是当今吸波复合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其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复合材料层板的研制、介电性能
的设计匹配、有“吸、透、散”等功能的夹芯材料的研
制与设计及诸因素的优化组合匹配等。
随着先进探测器的相继问世,吸波复合材料必
将发展成能兼容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红外和激光
等多波段的吸波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1] 赵清荣.雷达与对抗[J]。2001,(3):20—23.
[2] 秦 嵘,等.宇航材料工艺[J],1997,(4):17—2O.
[3] 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4.
[4] 刘 列,张明雪,胡连成.宇航材料工艺[J],1994,24
(1):1—5.
[5] Shin J Y.Oh J H.IEEE Transa on Magne[J],
1993,29(5):3437—3439.
[6] Morihiko M,Yoshimori M.J Appl Phys[J],1996,
79(8):5486—5488.
r 7] Dishovski D,Petkov A,Inedkov Iv.IEEE Transa
on Magne[J],1994,30(2):969—971.
[8] 车仁超。李永清,陈朝辉.宇航材料工艺[J]。1999,
(6):46—48.
[9] Kimm S S,Chong G M,Yoon B I.J De Physique
[J],1997,7(1):425—426.
[1O] Han S.Sung S.IEEE Transa on Magne[J],19999。
35(5):3151-3153.
[11] Nedkov 1,Perkov A,IEEE Transa on Magne[J]。
1990,26(5):1483—1484.
[12] 王国强。章 平。邹 勇,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J],
2001,29(7):89—91.
[133 Yao X L.Mater and ae.~ig[J],2002,(23):51—57.
[14] 焦桓,罗 发。周万成.宇航材料工艺[J]。2001。
(5):9一l1.
[15] 陈利民,元家钟。朱雪琴。等、微波学报[J],1999,15
(4):312—316.
[16] 赵九蓬,吴佩莲.材料科学与工艺[J]。2002。10(2):
219—224.
[17] Courric S.Polym for Advan Techno EJ],2000。l1
(6):273—279.
[183 邢丽英,张佐光.材料工程03。2002。(4):48—5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8O• 化 学 世 界
[19] 曹辉.宇航材料工艺[J],I993(4):34—37.
[2O] Gan Y X.Chen C Q.Appl Compo Mater[J]•1994•
(13):259—263.
[21] Gao C Y.Zhao B L.J of Univer of Elec Sci and
Techno of China[J],1994.23(1):56—58.
r22] Belyaev A K,Irschik H.On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of components in complex structures[J].Interna J of
solids and Struc.1 997.21 99~ 2217.
纳米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与
发展趋势
吸波复合材料主要是应用在飞机,坦克等表面
来降低其被探测和摧毁的概率,提高目标的生存能
力。吸波复合材料是一类功能复合材料,它能吸收投
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材料的介质损耗
使电磁波能量转变成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_1]。吸
波复合材料是由功能体(吸收剂)和基体组成。当吸
波复合材料中的功能体为纳米量级时,吸波复合材
料将产生不同于常规材料的吸波性能。在已公开报
道的纳米吸波复合材料中,性能比较突出的是美国
研制的“超黑粉”纳米吸波复合材料_2J,它实质上就
是以纳米石墨为功能体的石墨一热塑性复合材料和
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纳米吸波复合材料之所以具有不同寻常的吸波
性能是因为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引起的口]。一方面,
纳米微粒尺寸为1~100 nm,远小于雷达发射的电
磁波波长,对电磁波的透过率大大高于常规材料,这
就大大降低了电磁波的反射率;另一方面,纳米微粒
材料的比表面积比常规微粒大3~4个数量级,对电
磁波和红外光波的吸收率也比常规材料高得多。此
外,随着颗粒的细化,颗粒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
应变得突出,颗粒的界面极化和多重散射成为重要
的吸波机制,量子尺寸效应使纳米颗粒的电子能级
发生分裂,其间隔正处于微波能量范围(10 ~10
eV从而形成新的吸波通道_|J。
吸波复合材料按其应用形式可分为涂敷型吸波
复合材料和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
1 涂敷型吸波复合材料
纳米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_5。o]
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是既有一定介电常数和介
电损耗,又有一定磁导率和磁损耗的双复介质。它除
有电子共振损耗外,还具有铁氧体特有的畴壁共振
损耗、磁矩自然共振损耗和粒子共振损耗等特性。其
作用机理可概括为铁氧体对电磁波的磁损耗和介电
损耗。
23(5):796—800.
[37] 李华,Bocaz—Beneventi G,Have J.计算机与应用化
学_J],2002,1 9(3):296—297.
[38] 熊少祥,李建军,程介克.分析测试学报EJ3,1996,15
(3):69—73.
将铁氧体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复合而成的纳米复
合吸波材料能有效吸收和衰减电磁波和声波,被认
为是一种极好的吸波材料。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多
层膜在7~17 GHz的频率段内的峰值吸收为一4O
dB,小于一lO dB的频宽为2GHz_l 。王国强等人对
比了纳米铁氧体/导电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和非纳
米铁氧体/导电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实
验结果表明,在8~12 GHz的频段内,纳米吸波复
合材料的吸收率均高于非纳米吸波复合材料_1引。
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通过
调整材料本身的化学组成、粒径及其分布、粒子形貌
及分散性等来提高复合材料损耗特性和降低其密
度。美国已研制出一系列薄层状铁氧体吸波复合涂
料,并成功应用于F一117A战斗机。
纳米金属粉吸波复合材料_l ⋯
从金属的电子能级跃迁、原子相对振动的光学
波、原子的转动能级和原子磁能级的分析可以看出,
具有磁性的金属超细颗粒与电磁波有强烈的相互作
用,具备大量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条件_l 。
纳米金属粉吸波复合材料具有微波磁导率较
高、温度稳定性好(居里温度高达770 K)等突出优
点,己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金属粉吸波复合材料主
要包括羰基纳米金属粉复合材料和纳米磁性金属粉
复合材料两类。其中羰基纳米金属粉主要包括羰基
Fe、羰基Ni和羰基Co等:纳米磁性金属粉主要包
括Co、Ni、CoNi和FeNi等。
陈利民等人[1副制备了高抗氧化能力的纳米金
属吸波复合材料y一(Fe,Ni)。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
在厘米波和毫米波波段均有较好的吸波性能。法国
科学家最新研制成功了一种由CoNi纳米金属合金
粉与绝缘层构成的复合材料。将该材料与粘合剂复
合而成的吸波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高于5 Q•cm,在
50 MHz~50 G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吸波性
能 引。
纳米有机聚合物吸波复合材料
作为功能体的导电聚合物主要包括聚乙炔、聚
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其主要的吸波机理是:利用
某些具有共轭主链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化学或电
化学方法与掺杂剂进行电荷转移作用来设计其导电
结构,实现阻抗匹配和电磁损耗,从而吸收雷达波。
将不同种类的无机纳米相与有机聚合物复合可
以制成强吸收的电阻损耗型、介电损耗型、磁损耗型
纳米吸波复合材料。比如,将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复合
能形成一种性能优良的电阻型宽带吸波复合材料。
因为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引入到聚合物中
不仅可形成导电网络,而且对复合材料有增强作用,
比常规的炭黑、石墨填充到聚合物中的吸波性能强
得多。
结构型纳米吸波复合材料n。 们
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既能吸波,又能承载,具有
频率宽、效率高、不增加消极重量等优点。目前结构
型吸波复合材料主要有两大类:蜂窝夹层型吸波复
合材料和层压平板型吸波复合材料口 。。]。
下面主要研究作为功能体的结构型纳米复合材
料的特点与应用。
纳米SiC吸波复合材料lL2 。
SiC功能体具有密度小、耐高温性能好和吸收
频带宽等优点,但常规制备的SiC吸收效率较低,不
能直接作为吸波复合材料的功能体。因此,必须对
SiC进行一定的处理以提高其吸收效率。一般采取
以下两种处理方法:提高SiC的纯度和对其进行有
控制的掺杂。日本利用高纯度的原料,制得了纯度极
高的SiC粉体。前苏联曾用掺杂的方法提高了SiC
的吸波性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层复合的结构形式进行改
进。日本用二氧化碳激光法制备出了具有优良吸波
性能的Si/C/N 和Si/C/N/O 吸波复合材料 。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Si/C/N和Si/C/N/O纳米吸
波复合材料在毫米波段和厘米波段均有优良的吸波
性能。
纳米SiC纤维吸波复合材料
SiC系列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热膨胀系数
低、电阻率可调节等特性和耐高温氧化直径小、易于
编织等特点,是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剂。由于
常规SiC纤维的电阻率分布在10。~10 Q •C1TI的
范围内,而其电阻率在10 ~10。Q•C1TI范围内才具
备较好的吸波效果。因此,SiC纤维必须用适当的处
理来调节其电阻率。一般采用的方法为高温处理法
和掺杂异元素法。
王 军等人L2 制备出力学性能良好、电阻率连
续可调的纳米SiC/Ti复合纤维。将这种纤维与环氧
树脂复合后可得到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的结构型吸
波复合材料。
前景展望
针对吸波材料“薄、轻、宽、强”等性能方面的更
高要求,需要首先研制出具有吸波性能的纳米粉体,
然后根据具体要求将不同种类的纳米粉体进行各种
形式的复合以获得最佳吸波性能。在先进复合材料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能隐身又能承载的结构型吸波
复合材料,是当今吸波复合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其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复合材料层板的研制、介电性能
的设计匹配、有“吸、透、散”等功能的夹芯材料的研
制与设计及诸因素的优化组合匹配等。
随着先进探测器的相继问世,吸波复合材料必
将发展成能兼容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红外和激光
等多波段的吸波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1] 赵清荣.雷达与对抗[J]。2001,(3):20—23.
[2] 秦 嵘,等.宇航材料工艺[J],1997,(4):17—2O.
[3] 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4.
[4] 刘 列,张明雪,胡连成.宇航材料工艺[J],1994,24
(1):1—5.
[5] Shin J Y.Oh J H.IEEE Transa on Magne[J],
1993,29(5):3437—3439.
[6] Morihiko M,Yoshimori M.J Appl Phys[J],1996,
79(8):5486—5488.
r 7] Dishovski D,Petkov A,Inedkov Iv.IEEE Transa
on Magne[J],1994,30(2):969—971.
[8] 车仁超。李永清,陈朝辉.宇航材料工艺[J]。1999,
(6):46—48.
[9] Kimm S S,Chong G M,Yoon B I.J De Physique
[J],1997,7(1):425—426.
[1O] Han S.Sung S.IEEE Transa on Magne[J],19999。
35(5):3151-3153.
[11] Nedkov 1,Perkov A,IEEE Transa on Magne[J]。
1990,26(5):1483—1484.
[12] 王国强。章 平。邹 勇,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J],
2001,29(7):89—91.
[133 Yao X L.Mater and ae.~ig[J],2002,(23):51—57.
[14] 焦桓,罗 发。周万成.宇航材料工艺[J]。2001。
(5):9一l1.
[15] 陈利民,元家钟。朱雪琴。等、微波学报[J],1999,15
(4):312—316.
[16] 赵九蓬,吴佩莲.材料科学与工艺[J]。2002。10(2):
219—224.
[17] Courric S.Polym for Advan Techno EJ],2000。l1
(6):273—279.
[183 邢丽英,张佐光.材料工程03。2002。(4):48—5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8O• 化 学 世 界
[19] 曹辉.宇航材料工艺[J],I993(4):34—37.
[2O] Gan Y X.Chen C Q.Appl Compo Mater[J]•1994•
(13):259—263.
[21] Gao C Y.Zhao B L.J of Univer of Elec Sci and
Techno of China[J],1994.23(1):56—58.
r22] Belyaev A K,Irschik H.On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of components in complex structures[J].Interna J of
solids and Struc.1 997.21 99~ 2217.
纳米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与
发展趋势
吸波复合材料主要是应用在飞机,坦克等表面
来降低其被探测和摧毁的概率,提高目标的生存能
力。吸波复合材料是一类功能复合材料,它能吸收投
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材料的介质损耗
使电磁波能量转变成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_1]。吸
波复合材料是由功能体(吸收剂)和基体组成。当吸
波复合材料中的功能体为纳米量级时,吸波复合材
料将产生不同于常规材料的吸波性能。在已公开报
道的纳米吸波复合材料中,性能比较突出的是美国
研制的“超黑粉”纳米吸波复合材料_2J,它实质上就
是以纳米石墨为功能体的石墨一热塑性复合材料和
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纳米吸波复合材料之所以具有不同寻常的吸波
性能是因为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引起的口]。一方面,
纳米微粒尺寸为1~100 nm,远小于雷达发射的电
磁波波长,对电磁波的透过率大大高于常规材料,这
就大大降低了电磁波的反射率;另一方面,纳米微粒
材料的比表面积比常规微粒大3~4个数量级,对电
磁波和红外光波的吸收率也比常规材料高得多。此
外,随着颗粒的细化,颗粒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
应变得突出,颗粒的界面极化和多重散射成为重要
的吸波机制,量子尺寸效应使纳米颗粒的电子能级
发生分裂,其间隔正处于微波能量范围(10 ~10
eV从而形成新的吸波通道_|J。
吸波复合材料按其应用形式可分为涂敷型吸波
复合材料和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
1 涂敷型吸波复合材料
纳米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_5。o]
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是既有一定介电常数和介
电损耗,又有一定磁导率和磁损耗的双复介质。它除
有电子共振损耗外,还具有铁氧体特有的畴壁共振
损耗、磁矩自然共振损耗和粒子共振损耗等特性。其
作用机理可概括为铁氧体对电磁波的磁损耗和介电
损耗。
23(5):796—800.
[37] 李华,Bocaz—Beneventi G,Have J.计算机与应用化
学_J],2002,1 9(3):296—297.
[38] 熊少祥,李建军,程介克.分析测试学报EJ3,1996,15
(3):69—73.
将铁氧体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复合而成的纳米复
合吸波材料能有效吸收和衰减电磁波和声波,被认
为是一种极好的吸波材料。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多
层膜在7~17 GHz的频率段内的峰值吸收为一4O
dB,小于一lO dB的频宽为2GHz_l 。王国强等人对
比了纳米铁氧体/导电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和非纳
米铁氧体/导电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实
验结果表明,在8~12 GHz的频段内,纳米吸波复
合材料的吸收率均高于非纳米吸波复合材料_1引。
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通过
调整材料本身的化学组成、粒径及其分布、粒子形貌
及分散性等来提高复合材料损耗特性和降低其密
度。美国已研制出一系列薄层状铁氧体吸波复合涂
料,并成功应用于F一117A战斗机。
纳米金属粉吸波复合材料_l ⋯
从金属的电子能级跃迁、原子相对振动的光学
波、原子的转动能级和原子磁能级的分析可以看出,
具有磁性的金属超细颗粒与电磁波有强烈的相互作
用,具备大量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条件_l 。
纳米金属粉吸波复合材料具有微波磁导率较
高、温度稳定性好(居里温度高达770 K)等突出优
点,己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金属粉吸波复合材料主
要包括羰基纳米金属粉复合材料和纳米磁性金属粉
复合材料两类。其中羰基纳米金属粉主要包括羰基
Fe、羰基Ni和羰基Co等:纳米磁性金属粉主要包
括Co、Ni、CoNi和FeNi等。
陈利民等人[1副制备了高抗氧化能力的纳米金
属吸波复合材料y一(Fe,Ni)。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
在厘米波和毫米波波段均有较好的吸波性能。法国
科学家最新研制成功了一种由CoNi纳米金属合金
粉与绝缘层构成的复合材料。将该材料与粘合剂复
合而成的吸波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高于5 Q•cm,在
50 MHz~50 G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吸波性
能 引。
纳米有机聚合物吸波复合材料
作为功能体的导电聚合物主要包括聚乙炔、聚
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其主要的吸波机理是:利用
某些具有共轭主链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化学或电
化学方法与掺杂剂进行电荷转移作用来设计其导电
结构,实现阻抗匹配和电磁损耗,从而吸收雷达波。
将不同种类的无机纳米相与有机聚合物复合可
以制成强吸收的电阻损耗型、介电损耗型、磁损耗型
纳米吸波复合材料。比如,将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复合
能形成一种性能优良的电阻型宽带吸波复合材料。
因为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引入到聚合物中
不仅可形成导电网络,而且对复合材料有增强作用,
比常规的炭黑、石墨填充到聚合物中的吸波性能强
得多。
结构型纳米吸波复合材料n。 们
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既能吸波,又能承载,具有
频率宽、效率高、不增加消极重量等优点。目前结构
型吸波复合材料主要有两大类:蜂窝夹层型吸波复
合材料和层压平板型吸波复合材料口 。。]。
下面主要研究作为功能体的结构型纳米复合材
料的特点与应用。
纳米SiC吸波复合材料lL2 。
SiC功能体具有密度小、耐高温性能好和吸收
频带宽等优点,但常规制备的SiC吸收效率较低,不
能直接作为吸波复合材料的功能体。因此,必须对
SiC进行一定的处理以提高其吸收效率。一般采取
以下两种处理方法:提高SiC的纯度和对其进行有
控制的掺杂。日本利用高纯度的原料,制得了纯度极
高的SiC粉体。前苏联曾用掺杂的方法提高了SiC
的吸波性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层复合的结构形式进行改
进。日本用二氧化碳激光法制备出了具有优良吸波
性能的Si/C/N 和Si/C/N/O 吸波复合材料 。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Si/C/N和Si/C/N/O纳米吸
波复合材料在毫米波段和厘米波段均有优良的吸波
性能。
纳米SiC纤维吸波复合材料
SiC系列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热膨胀系数
低、电阻率可调节等特性和耐高温氧化直径小、易于
编织等特点,是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剂。由于
常规SiC纤维的电阻率分布在10。~10 Q •C1TI的
范围内,而其电阻率在10 ~10。Q•C1TI范围内才具
备较好的吸波效果。因此,SiC纤维必须用适当的处
理来调节其电阻率。一般采用的方法为高温处理法
和掺杂异元素法。
王 军等人L2 制备出力学性能良好、电阻率连
续可调的纳米SiC/Ti复合纤维。将这种纤维与环氧
树脂复合后可得到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的结构型吸
波复合材料。
前景展望
针对吸波材料“薄、轻、宽、强”等性能方面的更
高要求,需要首先研制出具有吸波性能的纳米粉体,
然后根据具体要求将不同种类的纳米粉体进行各种
形式的复合以获得最佳吸波性能。在先进复合材料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能隐身又能承载的结构型吸波
复合材料,是当今吸波复合材料的主
『柒』 thinkpad t系列和x系列区别吗
thinkpad的T系列是IBM时代(后来IBM的PC事业部被联想收购了)就一直存在和保留至今的经典系列,它的含义是“极致性能,超级便携”,通常延续并全部保留了IBM的品质和做工,硬件配置属于商务笔记本里面高端的,同时材质和工业设计也追求轻薄便携,是目前唯一继承IBM的DNA设计的系列。X系列是联想最近几年开发的超级本的一种,含义是“全能轻薄,便携王者”,跟T系列最大的不同也是自身的特点就是,它都是12.5寸的屏幕,这样对比T系列14或者15.6的尺寸,可以更大程序采用减薄的工业设计,重量自然也更轻,更加轻薄便携。但顾及到尺寸和散热,X系列不会采用高端的处理器规格。
所以综上可以知道:X系列保证中端性能的前提下,主打轻薄便携,尺寸定义在12.5寸;T系列保证基本轻薄便携的同时,主打高端性能,尺寸定义在14和15.6寸。
『捌』 电子商务基础单词电子商务基础单词有哪些
Chap01:
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 Commodity 商品
Interdisciplinary 多学科交叉的 Surplus 剩余,过剩 Barter 易货交易 Intermediary 中介 Partial 部分的 Procurement 采购
Policymaking 制订政策 Auditing 审计
Ethics 伦理学 道德规范 Proposition 建议 主张 Complementarity 补充 Atom 原子
Integrator 综合者 整合者 Tender 投标
Affiliate 分支机构 附属 Viral marketing 病毒营销
Customization 定制 Ubiquity 普遍
Merchandise 商品 Rural 农村 乡村 Facilitate 促进 Bandwidth 带宽
Interoperability 互操作性 Incompatible 不协调 Components 组成部分 Justification 合理性 Deregulation 反常 Shrink 收缩
Subside 减弱,减轻
Obsolescence 废弃 陈旧过时 Agility 机敏
Empowerment 授权
mass customization 大规模定制 Netizen 网民
Consciousness 意识 感觉
Chap02:
Diminished 缩小 Asymmetry 不对称 Proximity 接近 Portal 门户
Authentication 认证 Trackability 可跟踪性 Accountability 可审核性 Transactions 事务 Groceries 杂货店 Proactive 积极主动的 Astonishingly 惊人地 Franchises 特许经营 Conjunction 联合 Brokers 经纪人
Appropriate 恰当的 Encryption 加密 Incur 招致
Preliminary 开端
Candidate 候选人 求职者
Marks & Spencer in the U.K. ( 英国玛莎百货)
La Redoute in France (法国乐都特) Jusco in Japan (日本吉之岛) Nordstrom in the U.S.A (美国诺德斯特龙)
Lotte and Hyundai in Korea (韩国乐天以及现代)
Retrieval 检索 Tabular 列表式的 Criteria 标准
Disintermediation 去中介化 Eliminate 消除 排除 SMEs 中小企业
Chap03:
Impulsive 冲动的
Substantial 大量的 充分的 Utilitarian 实用型 Hedonic 享乐型
Intervening variables 中间变量 Initiator 发起者
Moderating variables 调节变量 Demographics 人口特征 Negotiation 谈判 Exposure 曝光 Intensity 强度 Acquisition 获取 Disseminate 传播
Correspondence 信函 函件 Trait 特征
Disclosure 公开 信息披露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协同过滤 derived from 来源于
market segmentation 市场细分 questionnaires 调查问卷 incorporate 加上 使用 skewed 偏向于 disposal 处置权 clickstream 点击流 Spyware 间谍软件 Condensed 简述
Chap04:
Terminology 术语 Disseminate 传播
captive audiences 俘获的听众 compelling 引人入胜的 navigation 导航
attention-grabbing 吸引注意力的 obtrusive 冒失的
click-through rate 点击率 unintentional clicks 无意点击 pop-up 弹出式广告 pop-under 弹出式广告
return on investment (ROI) 投资回报率
interstitial 插播广告
Rich Media ad 富媒体广告 meta tags 中继标签 thematic 标题式的
AdSense google开发的广告传播程序 Advertorials 软文广告
splash screen 飞溅屏幕 leverage 影响
spamming 垃圾邮件 seamlessly 无缝 thumbnail 缩略图
affiliate marketing 加盟营销 webcasting 广播
admediation 广告中介 co-branding 联合品牌
Passive Pull Strategy 被动的拖的策略 Active Push Strategy 积极的推的策略 Stickiness 粘度
Chap05:
Redeploy 调整
aggregate 聚集 整合
consortium 财团 企业联盟 raw materials 原材料 expedites 加快进展 billing 开账单 laborious 困难的 slashing 鲜明的
budgetary controls 预算控制 Reverse Auctions 逆向拍卖
Chap06:
sealed-bid auction 密封递价拍卖 vickrey auction 密封递价次高价拍卖 sequentially 持续 liquidation 清算 collectibles 收藏品 anonymity 匿名 sniping 敲定
Proxy Bids 代理出价 invoicing 开具发票
P2P transfer service 端到端传输服务 escrow service 第三方支付服务 fraud 欺诈
shilling 雇佣的骗子 artificially 人工地 bid siphoning 虹吸竞价 appraisal 估量 bulletin 公告板
autonomously 自发地
volatile market 易变的 反复无常的 real estate 房地产 residential 住宅型的
overwhelmed 覆盖 淹没 census 统计 调查
Chap07:
Applets java小应用程序
Servlets 服务器端的java小应用程序 Java beans java组件 encrpytion 加密
Chap08:
legitimate 合情合理的 合法的 malicious 恶意的 eavesdropping 窃听 chicanery 花招
sensitive information 敏感信息 compromise 连累 multi-prong 多维
Penetration testing 渗透测试
Malware malicious software的合成词 恶意软件
Zombies 傀儡
homogenous 同质化的 unprecedented 空前的 clueless 无能的
vulnerability 攻击 botnet 僵尸网络 propagating 繁殖 hijack 连接盗用 sniffer 网络窃听 phishing 网络钓鱼
non-repudiation 不可否认性 indecipherable 难以辨认的 decryption 解密 biometric 生物特征 scheme 方案 计划 scrambling 加密 Plaintext 明文 Ciphertext 密文
encryption algorithm 加密算法 symmetric 对称的 asymmetric 非对称的 message digest 数字指纹 cipher 密码
premaster secret 预置秘密 interoperability 互操作性 portability 可移植性 divisibility 可分割性 tailored 裁剪
acquiring bank 收单行 issuing bank 开户行 kiosk 售货亭
supervision 监管者 joint-liability 连带责任 laundering 洗钱 anti-cash 套现
Chap09:
customer interface 客户接口 界面 core competencies 核心竞争力 strategy formulation 战略制定 exploit 开发 挖掘 plausible 可信的
scenario planning 情景规划 portfolio Map 投资组合地图 viability 生存能力 可行性 reintermediate 再中介 pilot Project 实验工程 allocate resources 资源分配 hosted externally 服务器托管 co-opetition 竞合战略
mutual benefit 彼此的利益 align 结合,使一致
target stakeholder group 目标利益相关者群体
plicate 复制品 co-location 主机托管 dedicated 专用的 Pitfalls 陷阱
hierarchical 分层的 color Scheme 色彩设计 aesthetics 美学上的
value proposition 价值主张 exclusivity 专营 encompasses 包括 cohesion 凝聚性
nonexistent 非存在式 archetypes 原型
『玖』 ibm笔记本电脑中的T系列、R系列、X系列是什么意思呀
R系列:品质优良、价格称心
R系列适合经常需要旅行的用户,其体态轻盈,最小旅行重量仅 2.4 公斤,携带性高。该系列采用802.11a/b无线局域网络、再配合自动硬盘保护技术和英特尔最新的Centrino技术,可谓功能完备先进。最为重要的是,R系列“高贵不贵”,合理的价位使其一直都是ThinkPad笔记本产品线中出货量最大的一个系列,从而成为ThinkPad R系列笔记本电脑中最接近大众的主流机型,在中底端笔记本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X系列:超轻、超薄、超便携
X系列专门为那些很少面对办公室的商务旅行用户设计,具有高移动性、高性能特性。其中X系列中的X40是市场上IBM笔记本中最轻薄的一系列产品,充分体现了其Extreme portability(完全超轻、便携)的设计初衷。X系列采用了底座分离式设计,充分减轻了机身重量。该系列采用功能强大、低能耗的INTEL处理器,性能上有了不小提高。同时X系列续航时间将近5小时,大大提升了移动性。
T系列:经典机型,完美设计
T系列定位于适用于办公室或商务旅行途中进行工作的移动计算用户。与超轻薄的X系列相比,T系列含有更加均衡成熟的设计因素,T系列完美演绎了Thin and light for Travel(性能与便携性的完美结合)理念。T系列是市场上IBM笔记本中最具代表性的高配置笔记本产品,其在配置上大量采用了新技术,产品设计完美经典。高性能与超便携性的完美统一使得该系列产品成为现代商务用机的典范,也使其成为IBM笔记本中的拳头产品。
『拾』 什么是J2ee
一、准备篇
1 什么是J2EE?它和普通的Java有什么不同?
答:J2EE全称为Java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J2EE平台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服务器应用程序设计环境——一个Java环境,它提供了:
·宿主应用的一个运行基础框架环境。
·一套用来创建应用的Java扩展API。”(引自《J2EE服务器端高级编程》)
2 J2EE好学吗?
答:J2EE是很多技术的集合体,并且还在成长中。
你会遇到很多专有名词:比如(X)HTML,Servlet/JSP,JDBC,JMS,JNDI,EJB,XML,Web Service……。
尤其是XML和Web Service正在快速成长。幸运的是,你不需要等到学会所有技术后再开始编程。
大体上J2EE可以分成3个主要应用:Servlet/JSP,EJB,XML/Web Service 和一些支撑技术例如JDBC和JNDI。
你可以一个一个的学。
3 J2EE有什么用?
答:用来建设大型的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程序。或者用更时髦的名词说就是“电子商务”应用程序。
这些企业可能大到拥有中心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集群和遍布全国的办公终端,也可能小到只不过想做一个网站。
4 学J2EE有前途吗?
答:在这一市场目前只有一种技术可以和J2EE竞争,那就是Microsoft的.NET。
相对来说.NET要“新”一些而J2EE要“老”一些。
但是.NET只能用于Windows平台(Microsoft声称要开发C#在Linux上的虚拟机但是尚未兑现该诺言),
考虑到Linux的发展势头,你可以相信.NET不会一统天下。
5 据说J2EE的性能不如.NET好,是真的吗?
答:在Sun公司提供的样例程序Pet Store上,Microsoft声称不如相同的.NET程序好。
而Sun公司反驳说这一程序不能真正体现J2EE的性能,并且指责Microsoft在数据库上做了优化。
作者没有学习过.NET因而不能妄下断言。
无论如何,大型分布式程序中的性能瓶颈通常首先来自于错误的设计。
6 听你说了这么多,我想学着玩玩。
答:除非你想靠它当饭吃或者作为技术储备,否则请不要浪费你的时间。
Flash要好玩得多。计算机游戏就更加好玩了。
7 学习J2EE该怎么开始?
答:首先,下载一个J2EE服务器。其次,去java.sun.com下载J2EE的API。第三,找一本好的参考书。最后,找一个顺手的IDE。
J2EE服务器。你可以用Sun的J2EE SDK(免费),或者Weblogic(性能最好,但是太大,而且作者不推荐盗版行为),或者JBoss(免费,就是文档太少),或者JRun(开发版免费,作者用这个)。参考书作者感觉Wrox的《J2EE服务器端高级编程》不错,但是太老(作者手头的是2001年中文版)。你还需要去下载一些最新的技术资料(当然肯定是英文的)。
IDE如果你的机器配置够好(内存至少512M以上,256M或以下请勿考虑),可以用IBM的WSAD,不然就继续用Eclipse或者其他。
你也可以经常去水木清华的Java版逛逛,但是在发贴前先看看精华区里有没有你要的答案。
8 我下了一个J2EE服务器但是不会配置。
答:请认真阅读随机指导文档,不同的服务器的配置都不一样,作者爱莫能助。
9 我发现你没有提到Tomcat。
答:Tomcat只是一个Web服务器,更准确地说主要只是一个Web Container。
如果你想要学习EJB的话,Tomcat无法满足你的需要。
二、 Servlet/JSP篇
10 什么是Servlet?
答:一个Servlet是一个Java类。它处理Http(s)请求并作出响应,包括返回一个HTML页面或转交给其他URL处理。
Servlet必须运行在一个Web Container例如Tomcat中。
Servlet必须是javax.servlet.http.Http Servlet的子类,
你可以继承doGet()或者doPost()方法,两者分别对应于Http(s)中的Get请求和Post请求。
11 我怎么获得Http请求里的参数?
答:HttpRequest的getParameter()方法。例如:String paramValue = request.getParameter("paramName");
12 我怎么返回结果?
答:你可以利用相关API打开一个输出流,并向流中直接写入一个HTML页面。
但是作者完全不赞成这样做。一方面这样做会很罗嗦。
另一方面从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在《J2EE核心模式》中被归为Front Controller模式)的观点来看,
你应当提供一些HTML或者JSP作为视图(view),而Servlet则根据请求参数决定转到哪一个视图。
你可以利用response.sendRedirect(...)方法或request.getDispatcher(...).forward()方法来实现。
13 sendRedirect()和forward()有什么不同?
答:sendRedirect()是向浏览器发送一个redirect通知,浏览器重定向到新的URL。
而forward是在服务器端直接转到新的URL,对于浏览器是透明的。
前者浏览器的地址栏显示的是新的URL,后者浏览器的地址栏显示的是Servlet的URL。
因而当目标URL会自动刷新时,两者会造成一些差别。
14 我写了一个Servlet程序,怎么运行它?
答:开发J2EE程序有一个部署(deploy)的概念,实际上是开发——部署——运行的三部曲。
大多数服务器支持Hot deploy。你只需要在相应的Application目录(具体路径依赖于服务器)下面
建立一个符合WAR或EAR格式(参见16,17)的目录,启动服务器,就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了。
特别的,你的Servlet的class文件应当放在/WEB-INF/classes目录中。
注意J2EE SDK不支持Hot deploy,你需要通过它的deploy tool来部署。
Tomcat只支持WAR格式。
15 EAR和WAR有什么不同?
答:EAR是一个完整的J2EE应用程序,包括Web部分和EJB部分。
WAR只是其中的Web部分。
16 EAR格式是怎样的?
答:一个EAR可以包含任意多个WAR或EJB JAR,并且包含一个META-INF的目录。
在/META-INF中包含了一个application.xml,其中描述了这个EAR包含哪些模块,以及安全性配置。
细节请看参考书。
17 WAR格式是怎样的?
答:一个WAR包含一个WEB-INF的目录,这个目录下包含classes目录,lib目录和web.xml。
/WEB-INF/classes存放按package组织的class文件,/WEB-INF/lib目录存放jar文件,
web.xml描述了很多东西,请读参考书。
18 我的普通HTML文件应当放在哪里?
答:放在除了/WEB-INF以外的其他地方。
19 我访问不到servlet,甚至连HTML文件都访问不到!
答:第一你没启动服务器。第二你敲错了端口。第三你没有正确配置context-path。
第四你的服务器不支持auto reload或者你关闭了这一选项,你得重启服务器。
第五确认你没有把HTML放在/WEB-INF目录下,那是访问不到的。
20 我能访问HTML但是访问不到servlet。
答:请检查你的web.xml文件。确保你正确定义了<servlet>和<servlet-mapping>元素。
前者标识了一个servlet,后者将一个相对于context-path的URL映射到一个servlet。
在Tomcat中你可以通过/context-path/servlet/package/servletname的形式访问servlet,
但是这只是Tomcat的便捷访问方式,并不是正式规范。
细节请看参考书。
21 什么是JSP?它和Servlet有什么区别?
答:你可以将JSP当做一个可扩充的HTML来对待。
虽然在本质上JSP文件会被服务器自动翻译为相应的Servlet来执行。
可以说Servlet是面向Java程序员而JSP是面向HTML程序员的,除此之外两者功能完全等价。
参考资料:http://www.osdn.cn/bbs/msg.php?id=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