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商促销 >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鲜电商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鲜电商

发布时间:2022-04-21 09:48:35

❶ 我国网络零售业的趋势

网络零售行业一直是我国社会零售业重要的一环。2019年,得益于阿里系、京东以及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的持续加码,我国网络零售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其中2019年网络零售市场呈现出六大特征,分别为下沉市场继续下沉、百亿补贴持续加码、直播带货火爆、进口消费常态化、生鲜电商进入调整以及电商与实体融合紧密。

同时,从行业的市场规模来看,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15-2019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9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32万亿元,同比增长20.6%。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直播电商迅速走向大众视野,国家及地方政府均开始起草有关直播电商行业的相关政策以及行业标准,如2020年 3月,广州市商务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其中提到2022年,推进实施直播电商催化实体经济“爆款”工程——“个十百千万”工程。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对于网络零售行业的新形式的重视以及规划,未来,我国网络电商行业的市场发展将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此外,2015-2019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不断攀升。2019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万亿元的比重达到25.07%,较2018年上升2.57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我国网络购物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

行业用户规模达7.32亿人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规模呈现增长态势,但2015-2017年用户规模的增速逐年下降,2018年开始有小幅回升,2019年相较前几年,回升明显,用户规模达到7.32亿人,同比增长28.4%。主要是受到电商平台不断将市场延伸至下线城市,不断扩大市场容量。

天猫、京东保持稳定,拼多多异军突起
——年活跃用户数对比
目前京东、拼多多、阿里电商三巨头已完成下沉市场布局,挖掘三至六线城市及县级农村市场存在巨大潜力,开发用户增量。其中京东在市场下沉布局上主要采取了利用微信导流,打造了“京喜”微信一级入口购物平台,而天猫在2019年全面整合升级聚划算,从价格等角度吸引客流;拼多多则是坚持使用“百亿补贴”打入下沉市场。

从年活跃用户数对比维度来看,截至2019年底,阿里系年活跃用户数达7.11亿人;拼多多年活跃用户数5.85亿人;京东年活跃用户数3.62亿人。可以看出,在年活跃用户数角度,2019年拼多多已经超越京东,且直逼阿里。

——企业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对比
从企业市场份额来看,阿里与京东均领先于拼多多。2019年天猫的市场份额依然占据首位,达到50.10%,京东的市场份额为26.51,二者较2018年的份额有小幅变动,但总体保持稳定;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的市场份额由2018年的7.8%上升至12.8%,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总体来看,零售电商掌握在电商巨头手中,其中天猫、京东地位依旧领先,市场份额保持稳定,拼多多异军突起;此外,苏宁易购、唯品会、云集、蘑菇街等电商平台也在不断布局。

❷ 办公室零食为什么这么火

因为你爱吃我爱吃大家都爱吃,然后就火了!望采纳,谢谢!

❸ 不一样的生鲜电商市场,为什么生鲜独角兽每日优鲜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近4,000种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大多数公司处于亏损阶段,获利的公司很少。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凭借其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双重优势,每日优鲜在蔚蓝的海洋中获得了商机,并已成为行业独角兽。

每日优鲜的另一个优势是其领先的商业模式。成立于2014年的每日优鲜率先使用前仓库模式,并实现了前仓库模式的区域快速复制。与过去两年才进入这种模式的其他电子商务公司相比,每日优鲜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❹ 现阶段生鲜电商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生鲜电商突围的四个方向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生鲜产品最主要的特质在于其一个鲜字,从当前主流的生鲜电商物流配送时间来看,生鲜产品配送到当地区域最短的时间需要半天,而到附近的省市则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甚至更长,因此其“鲜”度的降低也导致了其根本竞争力的减弱。而在供货渠道方面决定了生鲜产品的品质。

如京东生鲜建立了专业的Sourcing团队,专门在全球各地搜罗特色食材,通过与原产地覆盖全产业链的优质供应商、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合作,从源头确保品质,这就恰好解决了京东在供应链方面的问题。

生鲜是基于本地化的服务,故而,有效的建立与当地各产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建立完善供应链成为满足生鲜购买消费群要求的重中之重。

生鲜产品的品种较多,复杂多样,因此相应的标准不统一,难以统一定价,难以规模化经营,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永辉和京东一样看到了目前生鲜电商最大的痛点是整个生鲜行业的标准化不够,所以永辉正在与一家韩国企业接洽合作,2015年下半年可能在北京建设一个生鲜工厂,把生鲜产品从非标品变成标品。永辉是京东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京东将会在线上及推广部分,给予最大支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生鲜产品在线上运营需要专业的团队去策划,线上销售对于如生鲜这种保质期较短的产品,最终要的就是确保从产品出货到消费者手中的需要时间。因此永辉超市依托京东这样专业的服务团队和强大的销售平台去打造生鲜食品的电商模式是生鲜销售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大部分鲜活产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没有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非冷藏状态下的散装鲜活产品物流,在运输、分销和零售的多次装卸搬运中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降低了产品的新鲜度,降低了产品质量。而在这尚不完善的生鲜物流配送体系中,冷链自然就成了生鲜电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京东、中粮我买网、菜鸟网络等不断加码冷链物流。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东生鲜冷链仓数量超过10个,全国超过3300个配送站,覆盖北京、上海、天津等120多个城市,布局速度加快。

为了尽可能地抢占这一市场,生鲜电商们也都是各自发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如何确保最快的送货速度、最佳的生鲜水果的保鲜质量等,都将是确保谁能笑到最后非常重要的因素。

产品价格与特色是吸引用户对于生鲜产品购买的关键因素。例如,京东、天猫、1号店、中粮我买网、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沱沱工社等生鲜电商都尝试通过促销活动,提供具有特色的生鲜产品来吸引用户。

因此,合适的价格和与差异化的产品成为如今生鲜电商获取用户的“杀手锏”。同时,电商们之间不同的侧重也能形成“错位竞争”,由此避免“价格战”,从而带领整体行业的能够稳定可持续发展。

❺ 什么是生鲜电商

生鲜电商,指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生鲜类产品,如新鲜水果内、蔬菜、生鲜肉类等。其实早容在2009至2012年,就涌现了一大批生鲜电商企业。根据数据表明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还在每年还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却在逐年降低,由于体验环节缺失等原因,发展一度遇冷。
电子商务这些年在国内可谓是风声水起,可惜在生鲜电商领域却始终没有激起浪花。在国内市场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传统的线下超市,甚至连物流企业都踊跃地加入到了这场生鲜电商的争夺战。

❻ 在2019年创投圈寒冬中,生鲜电商行业中有哪些“黑马”

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分析:竞争进入白热化,风口期尚未到来

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景气不佳

社区拼团这一个风口,仍不断有入局者。

腾讯投资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推出了每日拼拼,不过,上线了不到一天时间就按下了“暂停键”。

2019年2月26日,每日拼拼公开发布致歉声明称,由于前期产品内测上线时间准备不足,部分功能不完善,导致出现下载注册、购买、分享功能不稳定以及预计收益不能及时呈现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及使用流程。

为此,从当日开始对产品进行修复升级,“期间每日拼拼APP暂时关闭商品购买等部分功能,每日拼拼微信小程序系统全面升级维护,暂停使用。”

每日拼拼方面工作人员在回复《证券日报》记者时也表示,由于2月25日内测阶段出现问题,现在技术部门正在加紧修复中,恢复消息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告知,对于恢复的时间问题,其称,“应该会很快。”

年初出师不利

此前,每日优鲜合创始人、总裁曾斌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拼多多的意外走红,让其意识到过去把中国市场看得太单一了。

而这次推出的每日拼拼似乎是每日优鲜对这一失误的“补课”。不过,效果似乎并不如意。

在APP商城中,《证券日报》记者并未发现每日拼拼APP,消费者想使用必须关注每日拼拼社区微信公众号,获得官方邀请码。

在介绍中,每日拼拼称是由国内生鲜电商独角兽每日优鲜全资打造的社交拼团电商平台,最快一小时送达。

每日拼拼内测时间为2月25日12时,苹果手机需要在浏览器中打开下载链接,2月26日,记者发现,每日拼拼“下午4时”以及“明天预告”栏目下的所有商品全部在页面显示“已抢光”。

在APP首页有一份关于每日拼拼修复升级暂停部分功能的致歉声明,称由于前期产品内测上线时间准备不足,每日拼拼APP暂时关闭商品购买等部分功能,具体上线时间将另行通知。

目前可以正常使用的功能有:内测链接下载每日拼拼APP;邀请好友推广功能(生成专属邀请码部分)。

对于商品定价问题,《证券日报》记者对比每日优鲜和每日拼拼商品差价发现,以加拿大北极虾为例,1kg在拼团上的价格是99元,开团赚7.92元,已经有439人成团,但在每日优鲜上200g的价格是12.9元会员价享受7.7折是9.9元按照1kg计算。换言之这款加拿大北极虾在每日优鲜上的价格还要低于每日拼拼。

在上述致歉声明中,每日拼拼承诺,对内测期间的商品定价进行全面复查。

生鲜电商亟待破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仅达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到了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增长至1402.8亿元。截止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了1051.6亿元,较2017年上半年851.4亿元,同比增长23.5%。预测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将达2000多亿元。

2013-2018年H1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5年交易规模增速为86.9%)

随着新零售的到来以及社区团购迎来的新风口,电商巨头们纷纷布局生鲜电商。与阿里的盒马鲜生,京东的7Fresh,苏宁的苏鲜生,步步高的鲜食演义等同一赛道角逐的还有,美团的小象生鲜、顺丰优选、易果生鲜、天天果园、大润发优鲜、钱大妈等中部平台,生鲜电商平台可谓一片混战。

如何寻找到生鲜电商的突破口?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8年下半年,就在各界热议拼多多渠道下沉、获客奇效的时候,“社区团购”悄然井喷,融资额高达40亿元,巨头也开始入场布局,S2B2C的模式悄然站在了风口:通过“团长(社区店长)”,将小区用户与平台深度链接,以“单品爆款+预售”的轻资产方式,满足社区用户高频、快消刚需,以兴盛优选、美家优享等玩家为例,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快速突破200万。

融资方面,你我您和食享会分别融资额均高达上亿元,巨头也在纷纷入局,例如苏宁推出苏小团,美团推出松鼠拼拼,京东推出有家铺子等等,一时之间社区团购已然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社交拼团与生鲜产品高度的契合性,让每日优鲜也加入到这个战局中来,去年4月份,每日优鲜上线“每日一淘”,不足一年,每日拼拼亮相。据每日拼拼官方公众号介绍,每日拼拼是每日优鲜的全资子公司,而每日一淘则是每日优鲜旗下孵化的社交电商平台。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生鲜行业标准化程度低、损耗率高、品控难度大的难题,仍然未得到有效解决。“并非每日优鲜一家企业嗅到了社交、拼团、返利的风口。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使得这一风口行业进入混战局面,目前大多数的拼团平台均以返利为吸引点,但这类靠社交佣金获取流量红利的窗口期并不长,需要企业不断深挖自身特色,来达到持续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在曹磊看来,此前的社区团购已经把生鲜电商行业推上了浪尖,但真正的风口并未到来,构建核心竞争力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靠烧钱补贴市场,虽可获一时之利,但其模式却不可持续,尤其是在生鲜电商的风口尚未到来之际。

❼ 本来生活公司怎么样 生鲜跨电商前景怎么样

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分析:竞争进入白热化,风口期尚未到来

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景气不佳

社区拼团这一个风口,仍不断有入局者。

腾讯投资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推出了每日拼拼,不过,上线了不到一天时间就按下了“暂停键”。

2019年2月26日,每日拼拼公开发布致歉声明称,由于前期产品内测上线时间准备不足,部分功能不完善,导致出现下载注册、购买、分享功能不稳定以及预计收益不能及时呈现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及使用流程。

为此,从当日开始对产品进行修复升级,“期间每日拼拼APP暂时关闭商品购买等部分功能,每日拼拼微信小程序系统全面升级维护,暂停使用。”

每日拼拼方面工作人员在回复《证券日报》记者时也表示,由于2月25日内测阶段出现问题,现在技术部门正在加紧修复中,恢复消息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告知,对于恢复的时间问题,其称,“应该会很快。”

年初出师不利

此前,每日优鲜合创始人、总裁曾斌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拼多多的意外走红,让其意识到过去把中国市场看得太单一了。

而这次推出的每日拼拼似乎是每日优鲜对这一失误的“补课”。不过,效果似乎并不如意。

在APP商城中,《证券日报》记者并未发现每日拼拼APP,消费者想使用必须关注每日拼拼社区微信公众号,获得官方邀请码。

在介绍中,每日拼拼称是由国内生鲜电商独角兽每日优鲜全资打造的社交拼团电商平台,最快一小时送达。

每日拼拼内测时间为2月25日12时,苹果手机需要在浏览器中打开下载链接,2月26日,记者发现,每日拼拼“下午4时”以及“明天预告”栏目下的所有商品全部在页面显示“已抢光”。

在APP首页有一份关于每日拼拼修复升级暂停部分功能的致歉声明,称由于前期产品内测上线时间准备不足,每日拼拼APP暂时关闭商品购买等部分功能,具体上线时间将另行通知。

目前可以正常使用的功能有:内测链接下载每日拼拼APP;邀请好友推广功能(生成专属邀请码部分)。

对于商品定价问题,《证券日报》记者对比每日优鲜和每日拼拼商品差价发现,以加拿大北极虾为例,1kg在拼团上的价格是99元,开团赚7.92元,已经有439人成团,但在每日优鲜上200g的价格是12.9元会员价享受7.7折是9.9元按照1kg计算。换言之这款加拿大北极虾在每日优鲜上的价格还要低于每日拼拼。

在上述致歉声明中,每日拼拼承诺,对内测期间的商品定价进行全面复查。

生鲜电商亟待破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仅达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到了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增长至1402.8亿元。截止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了1051.6亿元,较2017年上半年851.4亿元,同比增长23.5%。预测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将达2000多亿元。

2013-2018年H1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5年交易规模增速为86.9%)

随着新零售的到来以及社区团购迎来的新风口,电商巨头们纷纷布局生鲜电商。与阿里的盒马鲜生,京东的7Fresh,苏宁的苏鲜生,步步高的鲜食演义等同一赛道角逐的还有,美团的小象生鲜、顺丰优选、易果生鲜、天天果园、大润发优鲜、钱大妈等中部平台,生鲜电商平台可谓一片混战。

如何寻找到生鲜电商的突破口?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8年下半年,就在各界热议拼多多渠道下沉、获客奇效的时候,“社区团购”悄然井喷,融资额高达40亿元,巨头也开始入场布局,S2B2C的模式悄然站在了风口:通过“团长(社区店长)”,将小区用户与平台深度链接,以“单品爆款+预售”的轻资产方式,满足社区用户高频、快消刚需,以兴盛优选、美家优享等玩家为例,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快速突破200万。

融资方面,你我您和食享会分别融资额均高达上亿元,巨头也在纷纷入局,例如苏宁推出苏小团,美团推出松鼠拼拼,京东推出有家铺子等等,一时之间社区团购已然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社交拼团与生鲜产品高度的契合性,让每日优鲜也加入到这个战局中来,去年4月份,每日优鲜上线“每日一淘”,不足一年,每日拼拼亮相。据每日拼拼官方公众号介绍,每日拼拼是每日优鲜的全资子公司,而每日一淘则是每日优鲜旗下孵化的社交电商平台。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生鲜行业标准化程度低、损耗率高、品控难度大的难题,仍然未得到有效解决。“并非每日优鲜一家企业嗅到了社交、拼团、返利的风口。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使得这一风口行业进入混战局面,目前大多数的拼团平台均以返利为吸引点,但这类靠社交佣金获取流量红利的窗口期并不长,需要企业不断深挖自身特色,来达到持续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在曹磊看来,此前的社区团购已经把生鲜电商行业推上了浪尖,但真正的风口并未到来,构建核心竞争力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靠烧钱补贴市场,虽可获一时之利,但其模式却不可持续,尤其是在生鲜电商的风口尚未到来之际。

❽ 生鲜电商死亡名单公布,还能突围吗

在经历了多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16年我国生鲜电商似乎集体进入寒冬期,业绩下滑、增长缓慢……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2017年间,就有14家生鲜电商企业倒闭,如鲜品会、菜管家、美味七七等。

然而,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国内生鲜电商2016年的整体交易额约900亿元,比2015年的500亿元增长了80%,与之相适宜的生鲜电商融资总额亦达到60亿元。一半进退两难,一半前程湛蓝,我国生鲜电商的发展到底该何去何从?

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按上线时间顺序梳理了2016—2017年度生鲜电商“死亡”名单表:

不难看出,在这份“死亡”名单里,生鲜电商以绝对性趋势夺得冠军,成为倒闭大种类……

一位资深生鲜人士算了一笔账:“现在生鲜电商中,物流加仓储一般占整体价格的10%;人工成本占10%;用于市场推广的用户补贴占10%;货物损耗占5%到10%。“而生鲜批发的毛利一共才多少?10~20%。这样的情况能盈利?这就是互联网人涉足生鲜电商的真实水平。”

❾ 2021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怎么样的

2021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别是:

2021电商行业发展现状是:总体情况是电子商务服务业属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在物流快递、在线支付和电子认证等服务业发展推动下,电子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

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5.45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0.98万亿元,同比增长21.9%。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线下遭遇关店潮,线上服务需求迅速增长。

直播购物、网上支付、无接触式配送、上门退货等成为疫情下消费者网购的“新常态”,商家对于IT解决方案、新型营销服务、专业运营服务、物流服务的需求直线上升。

2021电商行业发展趋势是:

1、人们对APP的依赖不断提升:2020年,全网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依赖度进一步加深,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及打开APP个数均有一定程度提升。

2、移动购物APP偏好最强:从APP用户人均日使用时长来看,随着线下生活场景的线上化转移,用户的使用程度也在不断加深2020年12月,从APP月均使用时长和使用次数来看,移动购物排行前列,月均使用时长和次数分别为545.1分钟和162.3次。

3、综合电商APP用户体量庞大:移动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社交、电商、视频娱乐及支付等领域TOP1 APP在行业渗透率均超五成。具体数据来看,即时通讯、综合电商分别为10.77亿人和9.92亿人排名前列;支付结算和浏览器渗透率最高,分别为94.7%和68.3%。

主要的电商模式是:

1、B2B–企业对企业: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供需双方都是商家(或企业、公司),她(他)们使用了互联网的技术或各种商务网络平台,完成商务交易的过程。电子商务是现代 B2B marketing 的一种具体主要的表现形式。

2、B2C–企业对个人:B2C 是 Business-to-Customer 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

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 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消费行为。

3、C2B–个人对企业:C2B(Consumer to Business,即消费者到企业),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新的商业模式。

这一模式改变了原有生产者(企业和机构)和消费者的关系,是一种消费者贡献价值,企业和机构消费价值(Consume Value)。

C2B 模式和我们熟知的供需模式(DSM, Demand Supply Model)恰恰相反,真正的 C2B 应该先有消费者需求产生而后有企业生产,即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

通常情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❿ 生鲜电商行业发展怎么样

传统的b2c、b2b、b2b2c等模式也已经被说烂了,现在流行一个叫o2o的。传统零售电商造就了一大批宅男宅女,如果o2o模式盛行,有可能把大批宅男宅女解放出来。然而,传统电商模式中涌现的另外一些元素则很有可能会把宅潮推向另外一个高潮,起码会从年龄结构上有很大的改变。这些元素当中,生鲜电商很可能就是 未来几年的主角。 中国的生鲜电商在2013年初才被提及得比较多,听到的都是几个失败案例,但是后面陆续有更多的企业在尝试。因此,目前国内的生鲜电商还处于一片蓝海的状况。欧美生鲜电商已经有不少成功案例,相对国内成熟不少。以下即是国外比较成功的生鲜电商案例: 1、freshdirect:以快物流致胜 2、peapod:平台商,本质是玩网站+物流 3、relayfoods:c2b+快物流模式 4、ocado:自建物流,覆盖英国70%家庭 5、amazonfresh:高密度仓库实现快物流服务 几大国外生鲜电商模式,无论怎么玩花招,都离不开两个字——物流。物流是生鲜的生命线,要想保鲜,配送一定耽误不得。因此,实际上物流在生鲜电商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前面国内的几个失败案例都在物流上面栽了跟头。刘强东烧钱打造生死时速般的物流可能 是为了避开淘宝,形成差异化的购物体验,但是做生鲜一切都得以物流为基础,没得商量。 目前国内有哪个生鲜做得比较好的呢?非常成功的还没听说,最近倒闭的应该是永辉的半边天,之前已有几家悄然倒下。目前正常努力尝试的也有不少,像易果、多利农庄、天天鲜果、海客乐等等。从些现存的生鲜电商来分析,目前比较有希望的是后起之秀海客乐有机食品连锁。这家立足上海的生鲜电商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壮大的光芒,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目前的生鲜借鉴的: 1、产品定位准 把菜市场直接搬到线上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一个菜场层次是在太多太杂,很难统一管理。所以那些一开始就在网上开菜市场的都落败了。生鲜一开始必须找准一个非常狭窄的产品切入点,之后再慢慢补全产品品类。海客乐从一开始就定位在高端的有机农产品,卖 的就是安全健康高品质,面向的也是中高端用户。 2、物流够硬 生鲜的物流是生命线,也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海客乐在这个环节下了重本,打造了业界领先的“一日三送”高效物流,满足了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在这个环节抓得够不够狠,是生鲜创业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3、建立自有农庄 这可能不是所有生鲜电商都能做到的,但是做到了就一定会加分不少。海客乐建立了大型的农庄培育自己的有机产品,在产品供应链上可以略去很多中间环节,为保鲜又增加了一个筹码。 4、线下实体连锁店 目前海客乐有机食品已经在上海建立了十多家实体连锁店,线上线下的结合不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物流,而且可以提升品牌形象。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是铺好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从海客乐的案例可以看出,它做生鲜电商,虽然说有电商两字,但是实质上线下的基础是打得非常牢固的。这种基础正是保鲜的有力支持,也是业界普遍看好其前景的原因。因此,生鲜在很大程度上是硬功夫,线上线下绝对不能脱节,用做平台的思维去做生鲜,下 场可想而知。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鲜电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促销活动预算价格 浏览:728
临沂汽车优惠促销活动 浏览:526
李宁公司2012到2013年品牌营销策略 浏览:759
网络营销模式和特点是什么意思 浏览:585
微信萌宝活动营销70 浏览:47
施工企业管理培训方案 浏览:465
校园微信营销策划案 浏览:990
近几年网络营销的发展 浏览:41
服装品牌市场营销论文 浏览:799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浏览:953
环卫宣传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02
二本院校市场营销毕业投简历 浏览:938
幼儿园大培训大执法方案 浏览:182
饮料广告促销活动 浏览:426
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举例 浏览:104
新产品的市场营销方案 浏览:847
市场营销项目组合 浏览:319
高端楼盘营销方案 浏览:307
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544
公司商务礼仪培训方案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