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是怎么样的一个商业模式
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是英德市政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建设,是一个囊括英德农特产品O2O(online to offline )线上到线下体验馆、农村淘宝英德服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和青年电商创业孵化中心。
英德电商产业园在哪?
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主要由“一馆”、“三中心”组成。
“一馆”是指农特产品O2O体验馆,是一个以实体展厅与网络交易相结合的电子商务产业链配套综合体,可将英德红茶、麻竹笋等农特产品展示给各地客商;
青年电商创业孵化中心主要为创业青年、创业团队提供金融、管理、设计、培训、检测、物流、技术支持等“一站式”电商服务,可为创业青年、创业团队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货源、摄影美工等,实现“零成本”创业。这种模式有效减少创业青年、创业团队的创业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在这里参加培训人员由创业青年、贫困户组成,截止目前共举办了培训班61期,培训了2000多人次,带动了200多人成功就业。中心设有团队孵化室和个人创业区域,孵化室已进驻的企业有果康源合作社、鸡鲜生、英德微宝等6家企业。
青年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农村淘宝英德服务中心除了作为英德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的“大本营”外,还可为创业青年免费培训网上开店等技能。
近年来,英德紧抓农村综合改革的有利契机,以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等各类电商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富农惠民。经过两年的
探索和实践,电商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成功创造了农村电商“英德模式”,得到省、清远市的高度认可和市民的广泛点赞。
青年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农村淘宝英德服务中心除了作为英德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的“大本营”外,还为创业青年免费培训网上开店等技能。
特别是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从2015年8月正式投入运作以来,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带动示范作用正逐步显现该市市、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已趋完善,包括农村淘宝、京东、苏宁等共建成241个电商服务站点,实现全市各镇(街)全覆盖。在该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带动下,全市电子商务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在电商人才培育方面,该市技术职业学校已开设电商专业并对外招生,已开设三届电商专业班,培养超过300名电商人才。这些学生毕业以后都很受电商企业欢迎,就业情况相当乐观。除此之外还建立了电商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农产品电商实验基地。
在电商扶贫方面,英德市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通过“电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等模式,引导企业、合作社或贫困户相互合作,提升农产品品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并逐步形成了“1+N”电商扶贫产业体系。在电商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下,发展电商企业131家,培育电商扶贫企业41家,带动贫困户就业超3000人,有力推动了全市脱贫攻坚进程。目前,英德市已依托中国邮政快递、顺丰速运、菜鸟物流、四通一达等快递物流企业构建从市区至23个镇区的二段物流配送网络,实现物流快递全市24个镇街全覆盖。争取到2019年实现镇级、村级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完善农村地区末端物流配送网络,解决制约该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末端物流配送力量不足及乡村电商宣传发动不到位的问题。
目前首期试点已开展,现已安排适合乡村地区运营的45辆物流配送车辆,试点构筑基于各农村电商村级服务站点为原点,服务覆盖村点周边自然村的物流配送末端网络及电商宣传体系。在2017年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使物流配送宣传车辆能够部署到更多的边远村级服务站(点),进一步降低上、下行的物流成本,切实解决好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英德市获得了“广东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殊荣。2017年,全市茶叶、麻竹笋、桑叶等农特产品卖出成交总额超过3亿元,电商产业已成为扩大销售、培育品牌、提高效益、助农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突破口。截止今年9月,在电商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下,全市累计建成农村淘宝、新供销(即送网)、京东、苏宁、乡城品等电商服务站点241个,发展电商企业131个。
㈡ 岭南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园区历史
2009年——成立岭南鞋城
2010年——获得广东省皮革鞋业十大商贸基地
2010年——岭南鞋城电子商务服务基地
2011年——岭南鞋城升价改造,岭南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挂牌
2011年——联合百家淘宝卖家共同成立岭南商盟
2011年——进驻企业纯电商企业150户
2011年——参加网货交易会,广东电视台跟踪报道,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2011年——建立电商物流街,四通一达签订战略合作
2012年——百胜软件联合园区开发超级ERP软件
2012年——建立园区线上分销购物平台,获得淘宝平台最高权限API接入口
2012年——被评为网络联盟全国6大园区之一
2012年——国家工信部及专家组莅临园区调研指导工作
2012年——与番禺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人才定型培养框架
2012年——公司案例被纳入2013十一五规划选材
2012年——园区企业融资平台筹建,与农业银行,广发银行,番禺村镇新华银行战略合作
2012年——落成10栋TOP电商大楼,成功引入10家著名电商企业
2012年——参与组织华南首次六大B2C平台联合招商咨询会(京东,当当,亚马逊,凡客V+,苏宁易购,拉手网)
2012年——成功引入600多家左右电商企业进驻园区
2012年——岭南国际大学生创业中心成立。
2012年——2012岭南网商网货购物节圆满成功
2012年——协办电子商务投融资峰会
2012年——建立电商园区全国唯一一家电商快递分拨中心
2013年——建立国内最大网拍基地之一
2013年——启动广州首届大型电子商务专场招聘会
2013年——联合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番禺新华村镇银行建立电商资本互助社
2013年——打造“快速、准确、廉价”电商第三方仓储物流平台
2013年——联合园区所有电商企业共同推出岭南同城购物网
2013年——携手网盈机构搭建电商培训基地
2013年——联合番禺政府打造番禺沙溪专业市场电商集群区
㈢ 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吗
新增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名单已经公布了,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深圳)在列
㈣ 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有举办什么活动
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举办的活动有39余场,各类展会、高峰论坛、经贸洽谈会、专题讲座、培训交流会等大型商务活动。
㈤ 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电子商务产业园的产生
电子商务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日益明显,部分传统制造业正在依托电子商务,延伸上下游价值链,促进企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城市空间资源紧缺与环境提升需要,城市生产性企业大量外迁,城市产业空洞化现象凸显。电子商务产业园做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突出表现,正在成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城市旧工业区、旧厂房等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有助于城市、区域破解发展空间束缚、弥补工业下降空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㈥ 肇庆城市怎么样和江门比如何
珠三角是我国三大经济发达的都市圈之一,早在2015年的时候,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珠三角已经超过东京都市圈,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珠三角共有9个城市,发展水平不一,经济最强的是深圳,最低的是肇庆,其中江门中山经济总量比较接近,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在珠三角城市中,江门和中山是邻居,江门知名度是不如中山的,因为八九十年代时中山就是广东四小虎城市了,出尽了风头,而那时的江门还是默默无闻,所以说江门与中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个城市发展了这么多年,江门实力比中山要强一些,不过,这个差距是很小了,说不定中山会反超江门。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中山这个城市地理位置不错,位于珠江口西岸,上至佛山广州,下通珠海澳门,隔海与深圳香港相望,可以说是跟发达城市为伴。中山旧称“香山”,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1988年升为地级市。面积1783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是个侨乡,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中山是四小虎城市之一,在2014年以前的中山经济发展是比较好的,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第5的经济总量。2014年后,中山发展进入慢车道,被惠州超过了,2018年中山GDP为3632亿元,到了2019年只有3101亿元,排名珠三角城市第8名,被珠海、江门超越,这几年可以说是中山失落的时候。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当然,中山的城市面积太小是不利因素,1783平方公里跟一个县面积一样,没地确实不好发展。本来中山发展的根基在于制造业,不过,中山很多地是用来发展房地产,造成中山房价有点高。中山也许是看准了将来深中通道通车后,很多深圳人来这边,所以大力发展房地产。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江门是广东中南部的城市,位于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门历史上属于新会县管辖,1983年设为地级市。全市总面积9505平方公里,代管台山、开平、恩平、鹤山4个县级市,人口400多万,江门有很多的华侨,在海外及港澳台的华侨近400万,江门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江门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发展也不是特别好,虽然跟中山相接,但是以前的发展长期落后中山,值到2019年才反超中山。2019年江门经济总量3146亿元,比中山多45亿元,排名珠三角城市第7名。江门土地资源在珠三角得天独厚,有很多没开发的土地,这是江门发展的一大优势。
㈦ 电商产业园招商是不是骗子
不一定,要看实际情况。
电商产业园(全称电子商务产业园)以电子商务为发展主线,重点构建以B2B、B2C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平台,重点引进电子商务、信息软件、设计研发、仓储物流等一系列围绕电商产业发展的企业,重点依托并持续优化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专业园区。电子商务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日益明显,部分传统制造业正在依托电子商务,延伸上下游价值链,促进企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互联网与传统商务结合的产物,可以将其看作全新的专业市场模式。电子商务产业园涉及到网商、网货,包括品牌、设计、加工、物流、融资、培训等诸多领域,是一种全新的专业市场模式。研究项目“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功能定位与优化路径”研究将针对电子商务园的界定与发展、功能定位、优化路径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具体领域展开分析与挖掘,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