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商促销 > 焦点访谈通和电子商务

焦点访谈通和电子商务

发布时间:2022-04-18 18:28:35

❶ 焦点访谈联系方式

焦点访谈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如下:

热线电话:010-8585959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jdftcctv

通讯地址: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邮政编码:100859

(1)焦点访谈通和电子商务扩展阅读:

《焦点访谈》于1994年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节目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自开播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多次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栏目平均每天收到数千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电子邮件、QQ等方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焦点访谈》为新闻舆论监督树立了一面旗帜,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标杆性节目。

《焦点访谈》坚持“用事实说话”,挖掘独家题材深度报道解读,出色发挥自身的新闻舆论导向作用,创造了新闻舆论监督的艺术化样板,创下了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的一个“奇迹”。

❷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放过的历史

1993年底,中央电视台对《东方时空》栏目开始了实质性的改革――成立新闻评论部,同时筹备在晚间黄金时段创办一个新闻深度评论的日播节目,以填补中国这个最大的电视台历史上没有自己旗帜与号角的空白! 推出《焦点访谈》无疑是个创举。
1994年2月初,《焦点访谈》的创业者们在北京的梅地亚会议中心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筹备会议。刚刚担任新成立的新闻评论部主任的孙玉胜、副主任袁正明、制片人张海潮、梁建增、张步兵等人对这个即将创办的新栏目进行了首次把脉。
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作为东方时空的子栏目开播,在每天的新闻联播之后播出。晚上19点38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传出一段浑厚的男中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日请看《焦点访谈》。”伴随着激昂的音乐,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矗立在地平线上的简洁的城市楼群,一只由红、绿、蓝构成的大眼睛标志从中升腾而出。同时《焦点访谈》分别在CCTV-2(经济生活服务频道)、CCTV-3(戏曲音乐频道)、CCTV-7(少儿军事农业科技频道)设立重播。
从此,这段为人熟悉的《焦点访谈》片头,每天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而成为《焦点访谈》栏目标志的大眼睛,从此时刻注视着观众,关注着社会。
1997年7月1日,由于香港回归,《焦点访谈》更换片头。
2000年11月27日,配合新闻栏目的改版,焦点访谈更换片头,增加配音“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
2001年11月5日,焦点访谈更换彩色片头。
2002年5月12日,因CCTV12(西部频道)开播,《焦点访谈》在CCTV-12设立重播。
2002年8月5日,《焦点访谈》撤销在CCTV-7的重播。
2003年5月1日,因CCTV-新闻(现CCTV-13)的开播,《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于该频道和CCTV-1连续并机直播。同时设立《焦点访谈》在CCTV-新闻的重播。同时,《焦点访谈》撤销在CCTV-3的重播。
2003年10月20日,因CCTV-2更名为经济频道,《焦点访谈》撤销在CCTV-2的重播。
2004年末,因CCTV-12更名为社会与法频道,《焦点访谈》撤销在CCTV-12的重播。
2010年4月3日,焦点访谈更换高清版片头,动画不变。
2013年《焦点访谈》迎来开播以来首次大改版,时长增至17分钟,每期不再只关注一个焦点,而是关注两个乃至多个热点,并增加了新主持人劳春燕。2013年1月1日,焦点访谈大改版,片头有所变化,完整的音乐呈现给大家,配音与此同时进行。由原来的坐播改成站播,时间延长,每天播两条消息。
此外,改版后的节目坚持舆论监督特色,更贴近民生,并会强化“有深度、有锐度”的评论功能。在看完首期改版的节目后,许多观众都觉得新版《焦点访谈》亲民时尚,甚至连郭德纲的相声也上了《焦点访谈》。 让普通人自拍说心声
央视的王牌新闻栏目《焦点访谈》创建于1994年,可以说是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这一对中国社会有重要影响的舆论监督节目,长期以来只是对节目进行了些小的调整。2012年9月开始,央视大规模预告这个老牌新闻节目要进行大改版,改版方向就是加强突发性新闻的深度报道,加大社会民生类节目的比例,并在主持人播报方式、演播室包装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
2013年第一天,《焦点访谈》正式改版了,时长由原先的13分钟增加到了17分钟。 之前每期节目只是一个话题,从昨晚开始就增加到两个话题,未来还将可能会出现3个以上的话题。昨晚播出的两个话题都与民生相关,首先是梳理2013年开始实施的新规新法,特别聚焦了新的交通法规。第二个是开设了一个小板块——百姓“连连拍”,采用普通人采访普通人的方式,回顾2012年,展望2013年。此外,还增加了白岩松、杨禹两位评论员。
从首期改版节目来看,许多观众对于《焦点访谈》的选题偏民生表示认可,觉得很接地气。特别是央视记者不再高高在上地采访别人,而是把摄像机交到了百姓手里,让他们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让许多观众觉得很难得。昨晚一个小男孩面对镜头说:“2012年我上学了,太累了,每天要早起,还要写作业,那么难的题……干嘛啊,我才6岁。”这个采访,许多观众大赞很真实,说出了很多小孩的心声。
新主持站着主持
除了内容和话题选角上的变化以外,这次《焦点访谈》的包装和主持人的变化也很大。昨天早上《焦点访谈》节目组就在网上曝光了节目的新片头,新片头显得很时尚,吸引了许多网友的目光,在微博上短短半天就有几千条的转发。昨晚开播后,新加入的主持人劳春燕更是改变了以往坐着主持的方式,首次站立主持,播报时还用了触屏导播。劳春燕早前主持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中国法制报道》和《大家看法周末版》栏目。
此外,节目内容的包装也很轻松、很亲民。节目内容加入了flash动画,还有郭德纲的相声出现在节目中,这是以往《焦点访谈》从来没有过的。有观众调侃:“《焦点访谈》是和春晚抢郭德纲亮相央视首秀吗?”不仅如此,在讨论交通新规时,居然举例有人遮挡车牌,车牌号是“亲O 594SB”。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表示当场笑喷了,严肃的节目变得轻松自在了,看起来也更津津有味。
电视新闻改革的信号
针对《焦点访谈》改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江博士表示,《焦点访谈》的改版其实是央视新闻转变语态和文风“大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闻联播》的改版其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可孤立看待,这一变化释放出电视新闻改革的信号。
常江表示,其实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通常要沿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行:先是观念的松动,然后是形态的调整,最后才能冲破重重阻力,进入到内容层面的变化。观念的变化,是从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逐渐积累下来的,到了“质变”的程度。因此,到了2013年,电视新闻节目的变化应该可以全面进入形态调整的阶段。常江指出,按照国际惯例和趋势来看,下一步形态上的变革应该是将播报类新闻节目(如《新闻联播》)和新闻评论节目(如《焦点访谈》)整合为一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杂志。这一思路,其实在观念上并不存在什么障碍了,但央视内部的权责划分和部门设置等因素,也许会形成阻碍。

❸ 焦点访谈除甲醛骗局是哪个

搬入新房之后,处理甲醛问题真让人一个头两个大,甲醛的杀伤力极强,长期与甲醛接触会有损人体健康,市面上的除醛方法多种多样,让人难辨真假,下面为您介绍几种常用除醛方法,让您高效快速的把甲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1.开窗通风可以快速的将游离态的甲醛排出到室外,只要当地的空气质量达标,就不会再引入其它污染物,并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但是需要长期坚持,因为甲醛的释放年限较长,在通风不畅时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

❹ 焦点访谈

8月1号下午《焦点访谈》栏目接到举报说,黑龙江省的多名病人在使用了一种“欣弗”的药物后,出现了明显的药物...其实在黑龙江的部分患者出现这些症状之前,7月27号青海省西宁市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并且他们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进行了报告,国家药监局迅速派人赶往青海进行调查。因为这次临床中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都和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有着较明确的关联性,卫生部8月3号连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立即暂停使用并封存今年6月以来生产的所有批次的“欣弗”,对已经使用了这些批次药品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发现药品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置、上报。同时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暂停购入这些批次的药品,把好药品采购关,坚决杜绝不合格药品进入临床。

❺ 2008年10月11日《焦点访谈》

讲的是农行如何办理小额农户贷款的,见http://space.tv.cctv.com/act/video.jsp?videoId=VIDE1223728541507608

❻ 焦点访谈在哪个频道什么时候播出

姓 名:焦点访谈

英 文:Topics in Focus

生 日:1994年4月1日

创办单位: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

栏目性质: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

时 长:13分钟

播出时间:每晚19:38 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

重播时间:次日06:17 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

次日06:17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简 历:《焦点访谈》诞生至今已十二年。十二年中,它迅速成长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平均每天栏目能收到2300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写信、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成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作为一个电视栏目,《焦点访谈》曾得到共和国三任总理的题辞和赠言:

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题辞为: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专程来到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座谈,并郑重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2003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祖国同在 与人民同行 与世界同步 与时代同进。

人们称,《焦点访谈》所进行的舆论监督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进程。

在节目管理和制作上,《焦点访谈》采用制片人制。制片人是栏目的管理者和节目创作的组织者与把关人,也是节目的第一责任人,对节目的全程制作、经费使用、人员调配具有决定权。

??在节目形态上,《焦点访谈》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几年来,《焦点访谈》推出的一批较为观众认可的记者和主持人,如敬一丹、水均益、方静、翟树杰等。

《焦点访谈》目前有从业人员80人,由制片人、主持人、记者、策划和制作人员组成,分为策划组(负责节目的策划和协调)、记者一组、记者二组、记者三组,从事《焦点访谈》节目的日常采制和播出。

《焦点访谈》在这些年的新闻评奖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罚”要依法》、《巨额粮款化为水》、《难圆绿色梦》、《和平使沙漠变绿洲》、《“粮食满仓”的真相》、《吉烟现象》、《铲苗种烟 违法伤农》、《河道建起商品楼》、《洗不掉的恶行》、《追踪矿难瞒报真相》、《想要通知书 先拿十万来》等节目曾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并获得每年度中国新闻奖评论类大奖。《焦点访谈》曾两次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十大名栏目”,1999年和2001年获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新闻名栏目奖,1994年至今,连续获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一等奖。

❼ 焦点访谈是哪个频道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于1994年4月1日推出的深度新闻报道栏目。

节目通过调查、追踪和隐性采访报道揭露社会生活多个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实现电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功能。

特点:

《焦点访谈》采用了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先以演播室主持人引出当天节目的主题或话题,通过现场采访的形式完成对事实主体的叙述,再回到演播室由主持人实现对事件本身的评论。

《焦点访谈》在演播室布置上,以朴素、稳重为主,以大屏幕为背景,提示当天节目的主要内容,主持人以坐的形式出现,整体上给人以沉稳、踏实的感觉,充分衬托了整个栏目的内涵和风格。

❽ 焦点访谈给出的结论靠谱吗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食品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有些消费者,对“包装食品”的质量安全有担心,好像没有亲眼看到食品的制作过程,就不能放心地把它吃进肚里。所以现场制作、边做边卖的销售方式十分流行。榨油的作坊就是典型代表。亲眼看着清澈的油脂流进瓶子,好像确实安全可靠。可实际呢?这么卖东西,真的更靠谱吗?

在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记者发现很多农贸市场里都能看到一些花生油作坊,在梧州市两广批发市场里,仅一条街上就有5家。这些油作坊里大多有一套榨油设备,可以当着顾客的面直接用花生榨油。所以,这些油作坊都打着新鲜、纯正的招牌招揽顾客。这些油作坊不仅以花生油的新鲜、纯正来吸引顾客,而且价格上普遍比一般正规油厂的花生油要低,所以,生意都还相当不错。

不过,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都是新鲜出炉的花生油,但是它们的价格却是相差悬殊。记者在梧州、肇庆两地走访了20多家油作坊,这些号称是纯正的花生油,低的只要8元一斤,高的则要16元一斤,价格差了一倍,普遍的则在一斤10元。

记者了解到,在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的花生批发价,无论什么品种,最低的也要超过一斤4.5元。榨一斤花生油需要2斤半花生,按最低每斤4.5元计算,2.5斤花生的价格至少在11元以上,也就是说一斤纯正花生油的价格不可能低于11元。那么,那些低于11元的花生油所用的到底是什么花生呢?在记者的追问下,有些油作坊的老板向记者透露了实情。

原来,号称花生油,里面却掺了大豆油,大豆油的批发价一般每斤5元左右,比花生油价格低了至少一半。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有的低价花生油除了掺入大豆油,还掺了别的油,那到底是什么呢?很多油坊的老板对此避而不答。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找到了答案。在广东肇庆的一个食用油批发市场,主要批发棕榈油。记者了解到,棕榈油的价格比大豆油更低,不到3元一斤。一位卖棕榈油的老板告诉记者,有不少花生油作坊来她这里进货,因为她有办法可以大大降低花生油作坊的生产成本,她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原来在花生油里,掺入棕榈油的比例可以高达70%或80%,成本不到6元,这样即使最低卖到8块一斤,也有不少赚头。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为了降低成本,还有更离奇的配方,一位食用油批发商向记者透露:“48斤这个(棕榈油),放2斤纯的花生油,这是50斤一桶。”

50斤油中,花生油只有少得可怜的2斤,也就是说按这个比例调出来的油,花生油只占百分之4。这样的油成本只要3块钱一斤,却要卖到至少8块钱一斤。

这些油作坊当着顾客的面用花生榨出纯正的花生油,但背地里,却往这些花生油里掺入其他便宜的油。经过掺假,油的价格是降下来了,但味道也是不可避免的改变了。没有了花生油的纯正香味,如何吸引顾客呢?

记者调查到,这些花生油作坊,往掺假的花生油里加香精是很普遍的做法,所以,那些卖榨油机的商家也搭配着卖花生油香精:“三、四块一瓶,这个不能用多了。”

究竟有多少家油作坊在所谓纯正花生油里掺入了其他的油呢?记者在广西梧州、广东肇庆两地的京梧、大塘、竹湾、新龙、两广、新兴、黄塘、黄岗、石咀等农贸市场上的19家花生油作坊各购买了一瓶所谓纯正的花生油,随后,把这19份油品送到了广东中测食品化妆品安全评价中心进行检测。检测人员首先用简单的冷冻方法就发现了这批油品的异常现象。

广东中测食品化妆品安全评价中心主任陈智勇说:“在5度的冰箱里边把油冷冻一段时间,可以看,这是纯正的花生油,比较澄清透明;这个我们怀疑添加了棕榈油,它看起来就浑浊一些;这个就很明显了,变成了乳白色的膏状物,很明显它加入了动物油脂的成份。”

通过仪器的检测,很快,准确结果出来了。检测结果显示,19家油作坊,居然只有3家在卖纯正花生油,其他16家都掺杂了其他油品,掺假比例高达84%。而在检测中,检测人员在那3个纯花生油样品中又有了惊人的发现:“这3个样品有2个黄曲霉毒素是超标的,超标在3到4倍之间,属于严重超标。”

陈主任告诉记者,这次检测出来的毒素是黄曲霉素B1,这是一种毒性非常大的物质:“武侠小说当中有鹤顶红,吃一点就死掉了,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相当于鹤顶红的68倍,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它是一类致癌物,是苯并芘致癌性的4000倍。”

接着,检测人员又在其他4个掺假的花生油样品中也发现了黄曲霉素B1超标,这样19个样品中有6个样品超标,黄曲霉素B1的不合格率超过了31%。对于这个结果,从事多年食用油检测的陈主任感到很吃惊。

黄曲霉素B1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容易污染花生、玉米、小麦等粮油作物,尤其是霉变的花生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正规的花生油生产企业首先必须要对花生原料进行严格挑拣,防止使用霉变的花生。但记者看到,在这些油作坊里,花生原料一般就堆放在墙角,榨油时,有的油作坊就把花生直接散落在地上,不经过任何挑拣就直接铲进榨油机里。在这些原料里,记者很容易就挑出来一些已经霉变的花生,甚至还有土块。

按照国家花生油生产的强制要求,花生油出厂前必须要批批检测,尤其要检测黄曲霉毒素,而这些油作坊却没有任何产品检测环节。对于自己没有条件保证黄曲霉素不超标,这些油作坊的老板也是心知肚明。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些油作坊,掺假现象严重,质量安全无法保证,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正规的花生油生产企业对压榨机、过滤机等生产设备每次使用前后,都要清洗消毒,但是这些油作坊里的很多榨油设备,上面的油垢已经积累得很厚了。

一位油作坊的老板说,这些榨油设备从买回来以后,就没有清洗过一次。当记者对这样的卫生状况表示担忧时,他却不以为然:“干净干净,100%干净,你放心。”

在正规花生油生产企业,花生油必须要封闭储存,防止受污染变质。记者注意到,这些油作坊里的储油桶都不是封闭的,有顾客来了,就得随时打开来装油,而且使用的都是回收来的塑料瓶子,大大小小各式各样,都是敞开着口,随意堆放在一起,也不知道存放了多久。

据了解,广东、广西两省,近年来对这些花生油作坊进行了多次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也发现有多个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腐败变质和黄曲霉素B1超标。广西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去年就特地颁发通知,明确要求这些花生油作坊必须具备黄曲霉素指标的快速检验能力,否则必须要送样检测,而且是要批批检验,并要向消费者出示检验报告。通知的要求不可谓不严,颁布了大半年,实际执行情况如何呢?一些油作坊老板说,对于黄曲霉素“我们自己不用检,现在没有这个检测机器。”

记者调查了广西梧州20多家花生油作坊,没有一家具备黄曲霉素指标的自检能力,也没有一家能做到批批送检,而且也没有一家因此受到任何处罚。这样看来,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这个通知,贴在油作坊里,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看来,眼见也未必为实。消费者仅仅依靠自己的眼睛,显然还无法实现有效监督,解决这类问题,归根到底,还得靠法、还得依靠强大的社会监督系统。这个系统,不是没有,实际上,在违法的店铺里也看到了执法机关的通知,可是显然这个通知没有发挥作用。这是为什么?这该怎么办?有关部门有义务就此做出回答。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因为我们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执法者,而不是只会发通知的执法者。

《焦点访谈》
20150507 “土榨油”靠谱吗?

❾ 怎么评价《焦点访谈》如今是否变味了

细细回味一下,《焦点访谈》确实已不再是那个敢于报导真相,发现真相,揭露真相的节目了。现在的《焦点访谈》谈论的话题不再是那么“焦点”,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避重就轻。现在的《焦点访谈》越来越少的去触碰那些敏感尖锐的话题,报导深度也越来越浅,杀伤力远远不及以前。难不成中国已经是天下太平,没有值得聚焦的话题?私以为中国的社会问题还有很多并且其中有很多值得推到风口浪尖的话题。

《焦点访谈》的初衷是利用舆论的力量达到监督管理的目的。《焦点访谈》自1994年4月1日开播以来,《焦点访谈》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24个年头的茶前饭后,其功劳及其带来的影响还是不能忽视的。但发自内心的希望《焦点访谈》不要这样一直走下坡,希望节目的制作人员也能牢记节目设立的初衷,真的为大家汇聚“焦点”,让《焦点访谈》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预祝我们的《焦点访谈》能早日拾回昔日应有的光芒!

阅读全文

与焦点访谈通和电子商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会展管理策划方案怎么写 浏览:597
钉钉的推广方案 浏览:229
微信群裂变营销 浏览:416
家装微信营销聊天 浏览:625
制作一份赛事赞助的策划方案 浏览:410
新店开业促销活动方案 浏览:87
单身派对策划方案奖品 浏览:863
上海钢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658
kfc市场营销策划 浏览:754
幼儿园暑期师资培训方案 浏览:456
分析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浏览:238
银行11月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38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企业类型 浏览:762
市场营销营销毕业生去富士康 浏览:583
线下水果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599
清华市场营销博士 浏览:809
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786
冬季瑜伽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28
鞋子的网站策划方案模板 浏览:853
农夫山泉品牌营销策略 浏览: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