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商促销 > 百货商场促销活动资金来源

百货商场促销活动资金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12 12:16:15

⑴ 急求!!.商家假期疯狂打折.到底商家从中是否获利

当然有钱可赚了,没钱赚谁会打折呢?难道商家会愚蠢到扔了钱仅仅为了听个响嘛?

商家策略:兵不厌诈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特价、七折、八折、甚至一、二折,折头看起来特别低,使人动心。但这些打折商品,除部分物有所值外,多数情况下,商家不会做真正亏本的买卖,也就是说,这“打折”不过是个“幌子”、一种销售策略而已。

大家也知道,新品上市的时候,不管是服装、鞋帽,还是水果,其价格定位是高出进价(或成本)很多的,这时,由于人们追求新款、追求时尚的心理驱使,商家的销售势头一般都很旺,换言之,此时的商家是在高额利润下经营。随着季节的变换,时尚的东西逐渐被人们淡忘其“时尚”,加上时令的因素,再不像当初那样“趋之若鹜”了。于是,“打折”便不可避免。可很少有消费者去考虑这些“打折”的水分有多大。据业内人士介绍,多数情况下,这些“打折”下的商品并不会低于成本价出售,就是说,即使打了很高的折扣,商家都不会亏本——当然,不排除个别情况。

一般情况打折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积压(换季)品,这种商品如衣服换季、款式过时、布料质差(更多的属“三无”产品);二是促销品,这类商品,有些是新上市,为做广告宣传

有些是正常销售中的促销,这些商品基本上没问题。但是某些优惠价、超值价等,如果细心的顾客注意留心就会发现,有些打折后的商品,实际是未打折前的原价;有些优惠价(如20-30元以内的商品)只是在原价基础上,优惠1至2角钱,容易使顾客产生购买心理;有些特价牌也标有原价,相比似乎优惠了几块钱,实际与另一商家相比,还是要高出几块钱。前段时间,在幸福路、盘江路各开了一家“19元店”,所卖的商品一律19元,家住幸福路的张先生就在幸福路花了38元买了一件T恤和一双皮鞋,后来他在宣化街一夜市摊点上发现,相同的T恤才卖18元,而鞋子呢,正应了“便宜没好货”的古语——不到一个月就报废!事后,这位自以为是的张先生懊悔不已:遭了这些精明人的“道”了!

早些年人们所熟悉的“十元店”,在刚开始开的时候很红火,也觉得很新鲜,反正都是十块,人们会选择一些划得来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就会发现,“十元店”已经改成了“九元店”了,商家打上的标语就是“门面到期最后三(五)天,全场九块”,这个时候人们就会蜂拥而上了,但过了三、五天后,你走到那个商店一看,它还存在,就是标语换了,“九”已经改成“六”了,许多人都在心里暗暗后悔了,“晓得我过几天来买,还可以便宜点”。朋友们还开玩笑说要等它降到3块的时候才来买。

其实,我们透过种种促销手段,不难看出,这些“打折”不过是商家的一种策略而已,正所谓“兵不厌诈”。也许在无意中,你就被“俘虏”了。

消费心理:能省则省

既然大家都明白打折、特价是商家惯用的一种经营手段,那为什么还会有消费者“前赴后继”呢?

能省则省是人们在潜意识里就有的一种思维定势(当然,把它说成是一种美德也未尝不可)。刚上市的前期,商家抓住了顾客喜欢“新”的心理而提价,等赚了个“盆满钵满”时,把价格一降,或什么买一送一的,让人觉得这个时候买更便宜,划得来!于是就为了这个便宜,不得不把一件件商品拿来压“箱底”。在某打折现场,笔者遇到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士,她说,她光是套裙就有10多套,原因就是起初买的很贵,后来看到价格比最初的低得太多,觉得合算就一股脑买了。“便宜呗!”这位王姓女士显得很轻松。

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其实都在利益的驱使下打折或购买的。对此,笔者无意评价什么,只一点需要提醒的就是,正如一位市场管理人员说的那样:对于消费者,在购买打折商品时,一是留意商品析标签。打折商品标签也应具备生产厂家、厂址、合格证、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等级、质地等相关信息。无厂家、厂址、合格证的商品慎买;二是索要发票信誉卡。打折商品享有“三包”服务,商家应为消费者开据发票以保证其能正常获得服务;三是购买处理品、残次品,要挑好。处理品、残次品不具备商品要件,商家无“三包”责任,购买 此类产品出现纠纷,不好处理。

而对于商家来说,不管是特价也好,打折也好�“诚信”二字最重要,否则,你就是喊破嗓子也是无济于事的。

⑵ 百货商场如何在满额送券的同时保证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这个还要看送的券的使用规则,如果送的券是全场可以当现金用的话,一般赠送部分是由商场和商家甲乙双方各承担一部分,举个详细点的例子:
1、满100送50,相当于花100元现金,买了150元商品,即100/150=6.7折
如原扣率为25%,原利润为25元,供应商结算额为75元。
参加活动后,供应商结算是以含券销售额来计算的。假设扣率25%不变,供应商可结150*(1-25%)=112.5元,但这150元的销售里券占了50元,现金只有100元,所以商场还要倒贴12.5元,这样就亏了。所以要提高扣率。
按100元现金,商场保证得25元,供应商得75元倒推:
75/150=0.5,商场扣率要到50%,才能保证扣下的75元中,除去50元的券,商场还有25元现金赚。而供应商如果进货价是5折,就一分钱没赚,而不打折的话,150元的销售,供应商可以赚150*(1-25%)-150*50%=37.5元。
2、“只送不收”和“只收不送”两种情况
例一:商场做满100送50活动,损失率33%,在比较仁慈或不够强势情况下
对于参加活动的A专柜,商场扣率为45%。
对于只收不送的B专柜,由于该品牌比较强势,商场只在该专柜原扣20%的基础上增加了5%,即扣25%。

顾客在A专柜购买了100元商品,得到50元现金券全部用于B专柜
在该轮交易过程中,商场毛利额=100*45%-50*(1-25%)=7.5元
商场毛利率=7.5/150=5%

例2:对于只送不收的C专柜,商场只象征性的在25%的扣率上增加了2%,即扣27%。

顾客在C专柜购买了100元商品,得到50元现金券全部用于A专柜
在该轮交易过程中,商场毛利额=100*27%-50*(1-45%)= -0.5元
商场毛利率= -0.5/150= -0.3% (呵呵!亏了)

顾客在C专柜购买了100元商品,得到50元现金券全部用于B专柜
在该轮交易过程中,商场毛利额=100*27%-50*(1-25%)= -10.5元
商场毛利率= -10.5/150= -7%

商场扣点计算,指的是商品供货方与商场方利益分配问题。许多人,包括厂方的工作人员和商场企划工作人员有时候都不大搞得清楚。说白了,所谓的商场扣点无非就是数学中的加减陈除问题罢了。如果要与商场打交道,了解这一块那是属于基本的工作常识。

⑶ 大型商场做一次活动宣传大概需要多少钱

看活动的具抄体宣传方式和袭活动的内容。一般情况下:
1。DM单印制、派发,沈阳是彩印加派发大约0。30元/张。大型活动至少30-50万份;
2。店内促销布置,吊旗、X展架、海报等,这个费用不算高,应该在1万以内;
3。促销赠品是否采购,一般商场增礼分级的成本是。20、50、100、150、200、300几个等级;
4。促销期间是否让利或向厂家收取额外的提成扣率。。
5。人员的额外费用。。等等
总的算大约10万-50万比较多,特大型活动100万以上费用的也不少见。

⑷ 百货商场与购物中心的区别

一、业态构成不同

传统百货以零售为主VS购物中心的多业态(零售+休闲娱乐+餐饮等)

1.传统百货主要是以零售品项(即销售服务)为主,目前转型/升级中的百货店会适当新增一些餐饮、休闲等业态,这方面,尤其是以连锁型的龙头百货店更常见。

2.购物中心是多业态多业种复合,体现“一站式消费”的多功能大型商用物业,一般是一组统一规划的建筑集群,集购物、休闲、娱乐、饮食、旅游等各种商业功能于一体;要有便利的室外停车场/地下车库、舒服的购物环境、宽阔的购物通道和良好的动线设计,充分考虑到来客的休息区和停车设施,要通过环境的塑造、品牌的提升、良性的宣传推广来形成自身聚客的引力,其建筑美学与商业功用相结合。

二、获利方式不同

百货以扣点为主VS购物中心的租金、扣点或两者取高

1.传统百货以统一收银为主,主要通过专柜销售收入的分成方式获利(即联营),也有少数外租区以收租金为主(商户自行收银),因此营运部门需逐日对相关的品牌商销售业绩分别进行确认和复核;尤其是涉及大型促销活动时(例如:买送,买减、直接打折等),往往客流增加、营业额增加,但是基于百货商场不同的促销活动,让利幅度不同,会出具不同的开单条码以作为内部复核及结算的依据。

2.购物中心主要通过分租物业,从而收取商户租金收入来获利,相对较少直接管控到商户的营业额(除少数涉及纯抽成或两者取高的商户)。

三、日常运营管理重点不同

1.传统百货运营管理的重点是商品组合和促销,以联营专柜经营为主,少量自营品项及辅助性独立服务项目配套,采取柜台销售和开放式销售相结合方式,通过统一收银,实施进、销、结、存管理;其中,营运部对自营商品、联营专柜商品的进货、销售会关注的较多。

2.购物中心运营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在项目前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从主次力店的落位、业态组合的配置和租户管理的效果,并以经营租户为主,通过商场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宣传推广、统一物管等管理模式,为众多商家的分散经营创造统一营造的购物环境和顾客服务保障体系;同一个购物中心里可以包括一家甚至多家百货店、超市、影院等主力店。

四、服务对象不同

1.传统百货业态主要是商品买卖为主,面对的是相对集中的、且有直接购买目的和购买力的顾客,主要经营的是商品这一单一品项。

2.购物中心是物业出租,管理的是商户和环境,经营的是全客层、潜在购买需求的顾客。

五、商圈不同

1.传统百货店的商圈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个别定位奢侈品或高端商场除外),辐射面较购物中心要小的多。

2.购物中心的商圈较广,除购物中心周边的客流外,还可以是旅游者,可以来自周边城市,也可以来自全国,甚至是境外游客。

这点,尤以北上深广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更为突出,辐射面更广,不单单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单一城市。

六、物业体量不同

1.传统百货通常是中等规模物业,一般为2-5万不等;个别超大体量的百货店或小百货店不在此列。

2.购物中心通常几倍甚至十几倍于传统百货,占地面积大,建筑面积大,楼层高,停车面积大;为此,管理的重心差别较大;购物中心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物管及安全管理方面。

七、布局模式不同

传统百货以壁柜+中岛为主VS购物中心则以主力店(超市、影院、儿童体验馆、KTV、游乐场等)+零售店+餐饮店+休闲娱乐业态+特种经营点位(动态展+静态展)

1.传统百货以商品中岛方式布局,只能在相对有限的商场内共享空间。

2.购物中心多以数条步行街或回廊式多层布局,其共享空间不仅要通透,且有利于各业态的聚集和互动,更要扩展到周边环境。

广州太古汇是个典型性项目,在业界,有十年磨一剑的称号,为此,以它的图片作为示例(LOGO部分,请大家忽略,谢谢)

八、购物环境要求不同

1.传统百货重点强调在有限的百货空间展示商品效果,公共区域走道较为狭小,且顾客休息设施相对较少。

2.购物中心要求整体氛围、综合体验的效果;

餐饮店门前,更是数不胜数,高峰期时,可以让顾客坐着等候,非营业高峰期时,如果累了,也有一些顾客会稍坐休息,一举两得;而且,在用餐高峰期时,能够起到排队效应;人多的地方,往往最热闹;餐饮店门口排队的地方,里面有更吸引你的地方。

九、餐饮、娱乐、休闲业态比重不同

1.传统百货里通常以零售业态为主,且一般只有少量快餐、小吃、餐饮等,目前基于零售业的整体下滑,已经有部分龙头百货率先引入餐饮业态、体验业态等;金鹰百货、银泰百货、大洋百货等,都是比较鲜明的例子。

2.购物中心的餐饮业种多样,美食城、主题餐饮、异国料理、休闲餐饮比重逐步增大,而娱乐和休闲项目则形成购物中心的主题特色和特定优势的内涵;

早期的购物、餐饮、娱乐的黄金比例大致为50:32:18,或者后者更多,目前仍在摸索新的比例上。截止目前为止,尚没有最新的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黄金比例。

因为不同的项目,基于其城市地位、人口基数、当地人消费习惯、项目体量、周边竞争对手、项目定位等,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所以,购物中心业内近几年也流行一种说法,叫“同业差异、异业互补”,用于修正以往“千店一面”“购物中心同质化”的现象。

十、体验消费概念引入

1.传统百货以商品销售为主,相对较少有体验式服务项目;个别临时展位,例:按摩椅、健身器材等常规性销售商品除外。

2.购物中心作为业态组合的必需,顾客体验式项目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会有健身、运动、美容、休闲、文化等主题项目进驻。

十一、商务展览功能(部分知名项目偶尔会有明星出席活动)

1.传统百货承接群体活动的空间有限,相对较小。

2.购物中心中宽阔的多格局的空间提供了极好的公众展示及商务活动功能。

十二、观光游览功能

1.传统百货商城的观光性通常较差;不论是外立面,还是商场内的装修装饰(百货精品店或奢侈品店等特例店面除外)。

2.购物中心因建筑独特往往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又因内部功能齐全、服务项目多样性,环境美学价值高,而成为观光游览地,部分项目更成为全市地标性项目。

十三、客诉及突发性事件

1.传统百货的客诉主要出现在零售商品的质量问题、服务问题等方面为主。

2.购物中心的客诉除零售商品的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外,既有可能出现在餐饮、休闲、娱乐等商户方面,也有可能出现在停车场、客用设施等方面。

此外,传统百货的突发性事件相对购物中心范围要小的多,例如:停车场顾客车辆相撞导致商场内交通堵塞;夏季商场中央空调出现故障、商场临时停电或停水等;以及台风、暴雨天气所带来的灾害性影响等。

此外就是,近几年,类似于手扶梯夹伤顾客(小朋友居多),电梯关人的现象屡有发生,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处理,必要时,可让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报警。

手扶梯方面,建议相关商场做好醒目的提示,并让现场保安在巡查时,多关注手扶梯区域,尤其是小朋友。

十四、节假日装饰氛围

1.传统百货的节假日装饰氛围相对比较简单,且主要以商场内零售品牌的促销活动为主。

2.购物中心节假日装饰氛围相对会比较到位,商场内商户促销活动未必会是商场的主打,而是以商场统一的特色装饰(例:圣诞树、春节装饰、中秋节等)作为购物中心的亮点来打造。抓住节假日的时机,打造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特色装饰,成为项目的一大亮点,不仅可以促进场内的整体消费,带动人气,更能增加商场的名气。

十五、装修要求及效果不同

1.传统百货内品牌店面的装修基于合同期较短、硬件(层高、承租场地大小等因素)的限制,相对来说会比较简单,而且形象上比较大众化,装修材料、效果较雷同,且装修投资成本较低。

2.购物中心品牌店面的装修,整体形象上会比较美观一些,且购物中心的橱窗、广告位相对较大,视觉上较为美观。

十六、其他

1.传统百货方面极少涉及外围绿化带、户外停车场、地下停车库等物管事务,或者只涉及其中较小的一部分。

2.购物中心则会大面积涉及到商场红线范围内的园林景观、喷泉、停车场、广告位等具体事例的管理上。

停车场的管理,并不局限于停车收费、停车场维护、相关导示系统等,也涉及突发性事情处理、安保、保洁等。

⑸ 商场促销活动方案

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销推广等各种促销手段,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的活动。企业将合适的产品,在适当地点、以适当的价格出售的信息传递到目标市场,一般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人员推销,即推销员和顾客面对面地进行推销;另一种是非人员推销,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同一时间向大量消费者传递信息,主要包括广告、公共关系和营销推广等多种方式。这两种推销方式各有利弊,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此外,目录、通告、赠品、店标、陈列、示范、展销等也都属于促销策略范围。一个好的促销策略,往往能起到多方面作用,如提供信息情况,及时引导采购;激发购买欲望,扩大产品需求;突出产品特点,建立产品形象;维持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等等。

现在很多都是用买 赠的方式做促销,可以参考乐 乎成功案列::http://www.leehuu.cn/newsinfo?news=34778

⑹ 促销活动都需要商场的哪些支持

需要卖场首先提抄供场地袭支持。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争取到一点人力资源更好。奖品的领取就在销售场地呀。凭你们事前设定的领奖凭证领取。并要做好凭证登记。为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做好准备。活动控制你要观察消费者对此活动的反应程度。看是否足够调动起了购买的积极性。如没有。则还需加大刺激的程度。。

阅读全文

与百货商场促销活动资金来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购丽电子商务 浏览:61
教育局暑假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294
电子商务师鉴定考试软件 浏览:369
全国一线城市哪个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比较好 浏览:971
华强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336
迎新促销活动广告语 浏览:831
早教中心父亲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13
电子商务公司工作计划 浏览:117
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培训方案 浏览:299
银行培训方案ppt 浏览:552
市场营销专业职务发展路径 浏览:922
网络营销如何赚钱 浏览:648
直通车饰品推广方案 浏览:879
北京促销优惠活动 浏览:630
315电子商务创意活动 浏览:19
哈尔滨对俄电子商务 浏览:302
xx村农业科技推广实施方案 浏览:446
绵阳市11月7日电器促销活动 浏览:73
营销品牌发布会 浏览:71
2018教师师德培训方案 浏览: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