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通过大数据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的范围和行业
在2005―2010这五年中,中国对外出口经济年增长率维持在5%左右,对外贸易增长率很长时间没有突破10%。随着各行业的电子商务化,各大网上销售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从2011年起,跨境电子交易数量开始急速增加,仅2011年当年的交易额就达到了17300亿美元,到2012年全世界网络销售额达到22900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近1/3。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对外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的贸易额就达到了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电子商务交易的贸易额占对外出口贸易总额比较小仅在15%左右,但相比2011年的7%,同比增长100%。这样的情况表明电子商务模式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处于急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收益有望在2016年达到对外出口贸易总额的30%,将成为我国对外出口贸易提升的强大推进因素。
2 大数据时代下的跨境电子商务运作
现今无论电子商务还是互联网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都在于数据的应用,国内所有基于互联运作的公司都注重数据的保存与分析,因为数据可以带来新的产值增长动力。到2014年年末,阿里巴巴公司的每日交易数额可以达到3000万美元,每天的交易次数超过一万,近两年阿里巴巴的用户数量增长率达到惊人的700%。现在每年的三月份都在阿里巴巴园区举行中国互联网数据大会,近两年大会的主题都是大数据对于企业不同应用的讨论,马云表示:“将在未来十年内,在大数据前提下,关注基础数据,掌握更多跨境数据材料、残缺数据或者完整的数据服务,在速卖通等旗下跨境平台上,有来自全球数以千万计的用户,数亿的交易物品,阿里巴巴有着大量的交易信息,其中数据纵横是平台运营中最值得拥有的。”[2]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普通软件或者硬件工具处理、开发、管理的大量数据集合。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全球各国大量不同消费习惯的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进行精准营销;二是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服务转型;三是传统企业面对产业模式升级压力时可利用大数据进行企业改革。
B. 我国有关跨境电商发展政策有哪些
一、支持国内企业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加快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特点的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提高贸易各环节便利化水平。鼓励企业间贸易尽快实现全程在线交易,不断扩大可交易商品范围。
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企业加强与境外企业合作,通过规范的“海外仓”、体验店和配送网店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逐步实现经营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物流生产集约化和监管科学化。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合理增加消费品进口。
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影响力较大的公共平台,为更多国内外企业沟通、洽谈提供优质服务;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全面配套支持;培育一批知名度较高的自建平台,鼓励企业利用自建平台加快品牌培育,拓展营销渠道。鼓励国内企业与境外电子商务企业强强联合。
三、优化配套的海关监管措施。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管理模式,优化跨境电子商务海关进出口通关作业流程。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商品简化归类的可行性,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统计制度。
四、完善检验检疫监管政策措施。对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实施集中申报、集中查验、集中放行等便利措施。加强跨境电子商务质量安全监管,对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及商品实施备案管理制度,突出经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开展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进境商品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违反生物安全和其他相关规定的行为要依法查处。
五、明确规范进出口税收政策。继续落实现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退税或免税政策。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由财政部按照有利于拉动国内消费、公平竞争、促进发展和加强进口税收管理的原则,会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另行制订。
六、完善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管理。稳妥推进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鼓励境内银行、支付机构依法合规开展跨境电子支付业务,满足境内外企业及个人跨境电子支付需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支持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拓展境外业务。加强对电子商务大额在线交易的监测,防范金融风险。加强跨境支付国内与国际监管合作,推动建立合作监管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七、提供积极财政金融支持。鼓励传统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利用现有财政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重点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适合的信用保险服务。向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保险支持。
八、建设综合服务体系。支持各地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引导本地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通关、物流、仓储、融资等全方位服务。支持企业建立全球物流供应链和境外物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驻外经商机构作用,为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信息服务和必要的协助。
九、规范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行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评估机制,实现各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保障体系。推动建立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售后服务制度。
引导跨境电子商务主体规范经营行为,承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执法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跨境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各种违法侵权行为。通过有效措施,努力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在规范中健康发展。
C. 我国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收入水平的上升,眼下我国正迎来新一轮的消回费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境答电商虽然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是挑战也如影随形。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的分析,预计到2020年全球跨境电商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万亿美元,而且亚太地区将会成为跨境电商的主战场。纵观整个消费市场,人口红利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精准挖掘用户,成为跨境电商企业扩大规模的必经之路。
从目前人们的消费趋势来看,消费者对于正品、质保、时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个性化、定制化与去中间化也是大势所趋。毕竟,以往那种厂商统一生产、再卖给所有消费者的模式已经十分落后,如果能够提前将消费者的个性化订单提交给厂商,再根据订单进行生产,那么有望为跨境电商行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