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營銷模式和傳統營銷模式有什麼區別
傳統營銷模式都是來以著名自的4p理論為基礎, 這4p分別指產品、價格、渠道、促銷。4p理論的出發點是企業的利潤,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新營銷理論將顧客的需求放到與企業的利潤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地位上來。可以說新營銷模式是對傳統營銷模式的升級版。
傳統營銷模式對應的是實體經濟,而新營銷模式是建立在互聯網之上。兩者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只有真正的把他們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發揮營銷的最大威力。
B. 傳統營銷模式
傳統的營銷模式是先有了產品再尋找顧客,而網上營銷模式更多的是先了解到顧客專的需要再調集貨源,有時屬甚至能夠達到零庫存。傳統的營銷買賣雙方基本上是用電話,郵件,和各式各樣的展覽會等等傳統的方式交流意見和建議,而網上營銷則可以在網路這個大平台上接觸到更多的買賣雙方,雙方的信息也會在最快的時間里被獲得。舉個例子,比如某市急需某種葯品,要是按照平常的路線肯定會耽誤病人的寶貴時間,而要是用了網路,不到幾分鍾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葯品信息就會都擺在醫生的面前。這就是縮短了買賣雙方交易時長的最好例子。但是有優也有劣,在網路上是個虛擬的世界,任何東西都可能是不現實的,你不能看到對方貨物的好壞程度,沒法評判買賣雙方的誠信程度,甚至貨幣都是虛擬的,所以也是有劣勢的。
C. 傳統營銷真的已經死掉了嗎
真正的營銷理論是不太在意你用什麼媒體的。比如非常經典的4P理論:Proct(產品),Price(價格),Place(銷售地點),Promotion(促銷)。把營銷那點事拆分成四個維度,根據具體情況而變化,這才是營銷理論要做的事。從來沒有什麼能夠登堂入室的營銷理論會和你講究竟該用什麼媒體的——那不是理論要解決的事。
所以,新營銷就變成一個很古怪的東西。要講現實講眼下吧,傳統營銷方式其實還是被用得很多。營銷三板斧宣傳、鋪貨、促銷至今還是實實在在的有效。要講理論講趨勢吧,離所謂理論的要求又極遠只好說自己是務實派。這種兩頭不粘的話語,無非就是和庸醫動輒說你病很重其實是意圖賣葯一樣的,很多甲方公司被忽悠得不輕。
真正的有效的營銷方式,其實和產品非常有關系。微博上杜蕾斯這個品牌運作得相當不錯,對它而言,傳統宣傳層面上的營銷(但不是不鋪貨不促銷)的確不太適用——這和我國有關的廣告管控有關。另外,產品的不同階段也需要有不同階段的營銷手法,本文前面所提及的例子,無論是小米手機還是360殺毒,初期啟動時段都採用了所謂的傳統手法。因為一個是講用戶體驗的設備,一個是想針對最廣泛意義上的電腦用戶。傳統營銷手法的好處在於覆蓋面比較廣,而且營銷內容能夠為企業主所控制,再加上比較容易測量效果,初期用於撬動市場,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營銷是一種組合拳,談不上什麼過時不過時。正如電影《赤壁》里的台詞所提及:過時的陣法,用得合適,就不過時了。
D. 互聯網營銷的發展真的能夠完全使傳統商業模式消失嗎路邊的小攤又作何解釋
肯定不會完全消失的。
傳統營銷一步一步走向衰亡。這是因為廣告、公共關系、品牌推廣以及企業宣傳等傳統營銷手段已經失效;企業主們已經沒那麼多耐心等待傳統營銷方式發揮作用;並且在社交媒體日益發展的大環境下,傳統營銷效果不好。但建立在同伴影響力基礎上的、由社區導向的新型營銷手段,卻可以透過真實的顧客關系網路,為企業創造持續的增長。
傳統營銷時代,消費者對產品的體驗局限在銷售終端這一個渠道,如果不去終端的話,消費者是沒有機會對產品進行體驗的。但是消費者每周每月能去幾次商場呢?如果不去的話,他們根本沒有機會獲取商品信息和去體驗產品。廣告媒體(電視、平面)雖然也在對商品進行宣傳,但由於播放時間短、介紹內容少,消費者是不可能全面了解產品的,更談不上體驗。
而如今的網路營銷(PC端和移動端)為客戶體驗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人們不用去商場、不用看電視報紙廣告,就能大量而完整的接觸產品信息,並對產品的價值做出評判,從而決定是否購買。
用戶沒有使用產品卻能做出購買決策,正是因為企業給用戶提供了多維的產品體驗。如果用傳統營銷工具做推廣,企業需要投入大量廣告費用。有多少人看到廣告?看到廣告能否被打動?被打動後是否願意去商場購買?這一切都存在未知性。
客戶對產品沒有感覺,沒有體驗,就談不上購買。因此網路營銷時代,企業要把為客戶提供美好的產品體驗提升到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中國客戶關系網)
E. 傳統營銷模式是什麼
4P理論是營銷策略的基礎,所有的營銷模式都是在這基礎上進行。
產品(proct) ,價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銷(promotion),
傳統營銷是指通過層層嚴密的渠道,並以大量人力與廣告投入市場,從而達到滿足現實或潛在的需要的綜合性經營銷售活動過程。
營銷模式是指企業在未來時期,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依據自身的資源和能力,通過滿足市場需要而實現其營銷活動目標的營運戰略。
傳統營銷模式是絕大部分企業選擇的營銷模式,也是最普遍的一種營銷模式。
傳統營銷模式又可以細分成:
1、代理商營銷模式。
企業營銷主要依賴於代理商團隊,企業在各個地區招聘區域代理或者獨家代理,然後通過這些代理,再發展下線經銷、分銷、零售隊伍;企業只需要負責對口聯系這些代理商,其他工作都不需要介入。
代理商營銷模式通用於各行各業,尤其是在企業成立之初、或者是企業剛進入一個新的地區、新的領域,大多會選擇代理商營銷模式。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節約企業發展壯大的時間,搶占市場份額。
現代社會的各種會議營銷(招商會議),基本上都屬於代理商營銷模式。這種模式,尤其適用於新、小企業。
2、經銷商(分銷商)營銷模式。
在市場競爭很激烈的行業,或者是綜合實力比較強大的企業,多會選擇經銷商營銷模式,這是代理商營銷模式的一種進化。因為企業發展壯大了,同時市場競爭激烈導致企業利潤空間大幅度壓縮,為了更好的開拓市場,企業必然會選擇「淘汰代理商、重點扶持經銷商」 的營銷政策。
這種營銷模式更多適用於那些發展比較成熟、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
3、直營模式。
採取這種營銷模式的企業,主要業績來源於自我經營,而不是依賴於代理商、經銷商等渠道合作夥伴。
比如:絕大部分保險、直銷企業,都是採取直營模式;另外,還有一些企業,通過登門入戶拜訪、或者是掃馬路等形式,來做自己的營銷推廣,他們這種營銷模式都屬於是直營模式。
直營模式在某些特定的行業、特定的地區非常有成效。
傳統營銷模式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尤其是金額較大的產品銷售,更依賴於傳統營銷模式。因為金額較大的產品銷售,客戶在沒有見到廠商的員工時,一般都會非常謹慎,不會提前支付款項。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某個客戶要購買房產,在這個客戶沒有見到房產中介和房子業主前,這個客戶是不會支付購房款的——因為一套房產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上千萬,客戶肯定不會傻兮兮的相信「網路營銷」或者「電話營銷」的!
所以,凡是金額較大的產品銷售,脫離不了傳統營銷模式!
傳統營銷模式的弊端
1.傳統營銷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市場導向。
在傳統營銷模式下,企業首先是進行市場調查,並藉此確定目標市場和營銷策略組合,然後再集中企業的可利用資源,以盡可能地滿足顧客的需要,讓顧客滿意。但是它忽略了顧客的不成熟性和企業資源的有限性對市場營銷的影響。顧客有時只是有一個創意,希望廠商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市場變化的加快,產品種類的增加,要求廠商必須整合多種資源,尋求多方共贏的營銷模式,這樣才能滿足顧客的多樣化需求。所以,樹立以實現用戶價值為目標導向的開放式營銷,才是企業的現實選擇。
2.傳統營銷模式滿足市場個性化需求的成本過高。
傳統營銷特別強調選准目標市場,試圖以有限的市場網路建設成本獲得盡可能大的銷售收入,但在營銷實踐中卻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傳統的市場受地理條件和交通工具的限制,構建廣泛的市場網路需要耗費大量成本。我國許多上市公司籌集資金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實現市場網路的尢規模擴張,其耗資之大由此可見一斑。通常情況下,企業降低平均成本的關鍵在於增加銷量,而企業增加銷量的必然選擇就是差異化營銷,可是,差異化營銷又導致經營成本的提升。在現代市場中,產品多樣化、需求個性化趨勢不斷加強,傳統的生產製造模式為每一個顧客提供個性化產品的成本很高,所以拒絕了許多顧客對個性化產品的需求。
3.傳統營銷模式滿足市場需求的時間長、速度慢。
現代的市場競爭是時間與速度的競爭。傳統觀念認為,企業的發展和持續贏利能力受市場開發和製造能力的約束。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發展和持續盈利能力主要受滿足市場需求的時間和速度的制約,即確認顧客的需求、市場的機遇,並把它們轉化為產品和服務組合的時間和速度。傳統的營銷過程是,先開發概念產品,然後製造樣品,再試制產品,最後才是產品營銷。因此,滿足市場需求的時間長、速度慢。
F. 是傳統營銷失效,還是營銷人落伍
營銷本身就是伴隨著技術革命而變化。電視、報紙、郵件是舊技術產物,移動互聯網本身代表著新技術,微信、今日頭條,AR就是新技術,基於新技術新媒體的營銷可以稱為新營銷。比如微信營銷就跟微博營銷玩法有區別,平台特點、人群屬性、背後社交邏輯都不相同,所以營銷方法就不同了。營銷人必須更換思維,與時俱進,了解新工具,否則成為落伍營銷人。
G. 傳統營銷模式下企業營銷管理的缺陷求專業回答!
1.企業營銷管理為的是更好的了解客戶,從而能滿足顧客的多樣化需求。而傳統營銷模式企業首先是進行市場調查,並藉此確定目標市場和營銷策略組合,然後再集中企業的可利用資源,但是它忽略了顧客的不成熟性和企業資源的有限性對市場營銷的影響。
2企業營銷管理為的是更好的減低成本,傳統營銷特別強調選准目標市場,試圖以有限的市場網路建設成本獲得盡可能大的營銷收入,但在營銷實踐中卻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傳統的市場受地理條件和交通工具的限制,構建廣泛的市場網路需要耗費大量成本。我國許多上市公司籌集資金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實現市場網路的尢規模擴張,其耗資之大由此可見一斑。通常情況下,企業降低平均成本的關鍵在於增加銷量,而企業增加銷量的必然選擇就是差異化營銷,可是,差異化營銷又導致經營成本的提升。在現代市場中,產品多樣化、需求個性化趨勢不斷加強,傳統的生產製造模式為每一個顧客提供個性化產品的成本很高,所以拒絕了許多顧客對個性化產品的需求。
3營銷管理為的是更快速的去佔領客戶,傳統營銷觀念認為,企業的發展和持續盈利能力受市場開發和製造能力的約束。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發展和持續盈利能力主要受滿足市場需求的時間和速度的制約,即確認顧客的需求、市場的機遇,並把它們轉化為產品和服務組合的時間和速度。傳統的營銷過程是,先開發概念產品,然後製造樣品,再試制產品,最後才是產品營銷。因此,滿足市場需求的時間長、速度慢。
H. 大數據時代下,營銷方式發生哪些變化
在這互聯網發達,數據為主的時代,我們先來看看目前企業營銷人員的心頭都有哪些痛。
第一,營銷核心的受眾發生「質」的變化。
我國市場消費階層的購買力分為金領階層、白領階層、灰領階層、藍領階層和無領階層。從消費趨勢的角度看,真正領導消費趨勢的是白領階層、金領階層。這兩個階層一般是25~45歲,大專以上學歷,個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群,近日發布的(2014年全球社交、數字和移動》報告顯示,中國有13.5億人口,城市人口比例為51%,其中互聯網網民比例為44%,中國手機設備持有量超12億台,調查結果表明,都市白領和金領正逐漸成為互聯網用戶的中堅力量,網路已成為他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這些人群正是營銷的核心受眾,他們普遍具有收入較高、購買力強、消費需求旺盛的特點。由於大眾的生活方式改變,由傳統媒體向網路媒體「漂移」,優質的核心用戶向網路媒體「集結」時,基於傳統媒體的傳統營銷效果便會大打折扣,甚至是逐漸失效。
第二,消費者行為模式的改變,購買決策流程的改變,讓以往的營銷管理流程,對於潛在銷售機會的把握,變得更加困難。研究已經證實買家的決定跟傳統營銷溝通基本上沒有任何關聯,消費者通常用自己的一套路子來獲取產品和服務信息,其中最常用的是網路,當然還有企業之外的信息來源,比如人們的口頭表述或者是客戶反饋。
第三,互聯網讓市場更加廣闊,價格也變得透明,競爭也變得激烈,在企業運營中不斷「成本控制」的高壓下,營銷的預算也成為營銷人員的痛。人們都說CEO(首席執行官)們已經沒那麼多耐心。根據201
1年倫敦Foumaise Marketing
Group(營銷集團)對600名CEO和決策者的調查顯示,73%的人認為他們的CMO(首席營銷官)缺乏商業信譽更重要的是無法驅動收入增長,72%稱很多人只是嚷嚷著要錢但卻無法解釋這些投入如何帶來新增收人,77%的人表示他們天天跟你談品牌資產和其他類似的東西,但他們卻無法將這些工作與真正的市場估值或是其他重要的金融指標聯系起來。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極高的ROI(投資回報率)考核讓很多營銷人員都覺得崩潰。
第四,社交媒體、電子營銷的出現,讓很多企業專門劃歸出一些新興針對客戶的服務部門,來嘗試新事物。因此,面對同樣的客戶,同樣客戶的各種反饋被把持在不同的部門中,不同的營銷部門之間就會出現在企業資源、客戶信息上的競爭。企業的營銷人員確實有點內憂外患。相應地,這種內耗和無序也帶來企業整體運營成本的上升,而利潤卻未見提升。
第五,我們要講,在日益發展的社交媒體環境中,傳統營銷不僅起不到作用卻也沒有意義。你僱用的多個員工,但是他們並不是買家,不能站在另一方來看待事情,利益和買家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在社會媒體的世界裡,傳統媒體已經失效。所以當今的局勢就是這樣,傳統營銷策略已經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有創意的、符合現代環境理念的、跟得上科技的模式。
I. 傳統營銷模式和整合營銷模式執行流程是什麼
傳統營銷模式流程:
小組成員頭腦風暴
出具方案
客戶不高興,客戶說話內不清容
嘗試修改
執行
報告
客戶不滿意
整合營銷模式流程:
客戶提出營銷目標
市場調研營銷診斷
營銷目標數據解構,消費者素描
小組成員頭腦風暴
定製化參照數據,優化KPI方案
提出附帶KPI的方案
客戶也許迷茫,但是認為有道理
方案執行
輿情監測,優化營銷方案
營銷診斷消費者洞察
活動復牌,下一階段整合營銷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