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營銷渠道策略有哪些
1、直接渠道或間接渠道的營銷策略
直接渠道又稱零級渠道,意指沒有中間商參與,產品由生產者直接售給消費者(用戶) 的渠道類型。直接渠道是產品分銷渠道的主要類型。
間接渠道是指商品從生產領域到達消費者或用戶手中要經過若干中間商的銷售渠道,即生產者通過若干中間商將其產品轉賣給最終消費者或用戶。
2、長渠道或短渠道的營銷策略
長渠道是經過兩道以上中間環節後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渠道,分銷渠道的長度取決於商品在整個流通過程中經過的流通環節或中間層次的多少,經過的流通環節或中間層次越多分銷渠道就越長。
3、寬渠道或窄渠道的營銷策略
分銷渠道的寬度,取決於分銷渠道內每個層次上使用同種類型中間商數目的多少。
(1)營銷分銷渠道策略擴展閱讀:
營銷渠道策略的發展趨勢:
1、渠道結構以終端市場建設為中心。以前企業多是注重在銷售通路的頂端和中端,通過市場炒作和大戶政策來展開銷售工作。當市場轉為相對飽和的狀態,對企業的要求由「經營渠道」變為「經營終端」。
2、渠道成員發展夥伴型的關系。傳統的渠道關系是「我」和「你」的關系,即每一個渠道成員都是一個獨立的經營實體,以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甚至不惜犧牲渠道和廠商的整體利益。
3、渠道體制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方向發展。銷售渠道改為扁平化的結構,即銷售渠道越來越短,銷售網點則越來越多。銷售渠道變短,可以增加企業對渠道的控制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營銷渠道策略
B. 金融營銷的組合分銷渠道策略有哪幾種形式
組合分銷渠道是指金融機構將其分銷策略與4Ps中的其他三種策略產品策略、專定價策略和促屬銷策略相結合,綜合考慮制定促進金融產品銷售的一種分銷策略。這種策略主要分為三種形式:①分銷策略與金融產品開發策略相結合的策略,即金融機構根據金融產品的特徵選擇分銷策略;②分銷策略與金融產品定價策略相結合,根據金融產品定價策略原則選擇分銷策略;③分銷策略與金融產品促銷策略相結合,即金融機構加大各種促銷力度,通過增加廣告投入或協助中間商宣傳來促進金融產品的銷售。
C. 營銷渠道和分銷渠道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營銷渠道是指某種貨物或勞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移動時,取得這種貨物或勞務所有權或幫助轉移其所有權的所有企業或個人。簡單地說,營銷渠道就是商品和服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轉移過程的具體通道或路徑。
2、分銷渠道是讓產品以正確的數量、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運送。
二、職能不同
1、營銷渠道的職能主要包括:
(1)研究。即收集制定計劃和進行交換時所必需的信息。
(2)促銷。即進行關於所供應的貨物的說服性溝通。
(3)接洽。即尋找可能的購買者並與其進行溝通。
(4)配合。即使所供應的貨物符合購買者需要,包括製造、評分、裝配、包裝等活動。
(5)談判。即為了轉移所供貨物的所有權,而就其價格及有關條件達成最後協議。
(6)實體分銷。即從事商品的運輸、儲存。
(7)融資。即為補償渠道工作的成本費用而對資金的取得與支用。
(8)風險承擔。即承擔與從事渠道工作有關的全部風險。
2、分銷渠道的職能主要包括:
(1)分類。包括對產品的分類,分等,裝配,包裝等,使商品能符合顧客的需要。
(2)物流。包括進行產品的運輸和儲存,以減輕生產企業的壓力。
(3)融資與擔保。即為渠道工作的資金取得和支出以及為企業生產進行擔保。
(4)風險承擔。即承擔與渠道工作有關的全部風險險以及為企業生產承擔的部分風險。
(5)尋找顧客與促銷。即尋找盡可能多的顧客以及進行相應的促銷活動吸引顧客。
(6)調查市場及反饋。即利用自己熟悉市場的優勢,及時把市場信息反饋給生產企業,使其能生產出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
三、功能不同
1、營銷渠道的基本功能在於把自然界提供的不同原料根據人類的需要轉換為有意義的貨物搭配。
2、分銷渠道的功能主要包括:
(1)研究,即收集制訂計劃和進行交換時所必需的信息;
(2)促銷,即設計和傳播有關商品的信息,鼓勵消費者購買;
(3)接洽,即為生產商尋找、物色潛在買主,並和買主進行溝通;
(4)配合,即按照買主的要求調整供應的產品,包括分等、分類和包裝等活動;
(5)談判,即代表買方或者賣方參加有關價格和其他交易條件的談判,以促成最終協議的簽定,實現產品所有權的轉移;
(6)實體分銷,即儲藏和運輸產品;
(7)融資,即收集和分散資金,以負擔分銷工作所需的部分費用或全部費用;
(8)風險承擔,即承擔與從事渠道工作有關的全部風險。
D. 什麼是營銷分銷策略
分銷渠道:分銷渠道是指某種貨物和勞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移動時取得這種貨物或勞務的所有權或幫助轉移其所有權的所有企業和個人。它主要包括商人中間商,代理中間商,以及處於渠道起點和終點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產品必須通過交換,發生價值形式的運動,使產品從一個所有者轉移到另一個所有者,直至消費者手中,這稱為商流,同時 ,伴隨著商流,還有產品實體的空間移動,稱之為物流。商流與物流相結合,使產品從生產者到達消費者手中,便是分銷渠道或分配途徑。
分銷渠道策略:為了使產品迅捷地轉移到消費者手中,企業應選擇最佳的銷售渠道,並適時對其進行調整與更新,以適應市場變化。銷售渠道策略包括:a開拓和滲透策略,即新建渠道時,企業通過自築營銷點或招引中間商來開拓渠道,若所嚮往的渠道已被對手控制,則可進行渠道滲透,一步步擠占對手的渠道;b鞏固策略,即為防止對手滲透進來,採用自動連鎖、工商連營、特許經營等方式來鞏固現有渠道;c擴展策略,有: 密集性擴展,即從量上擴大銷售點;專營性壟斷,即提高某一專業市場的佔有率,加強對其控制;和綜合性擴展,即綜合以上兩個。
分銷渠道管理:分銷渠道管理是指對分銷渠道成員進行協調和控制的的過程。包括三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選擇渠道成員,即在渠道設計完成後,具體選擇哪些中間商作為自己的渠道成員;二是如何激勵中間商並處理好與他們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協調好中間商之間的關系;三是對渠道成員的工作進行評估,並進行調整。
分銷渠道設計:分銷渠道設計是分銷渠道決策的重要內容,包括選擇最佳的渠道模式、確定每一層次所需中間商的數目,中間商的類型以及確定渠道成員的的權利與責任。分銷渠道設計的基本過程是確定渠道設計目標;評估渠道的寬度和深度、中間商的類型;影響渠道選擇的因素;確定渠道成員的任務;選擇具體的渠道組合模式。
間接渠道:指生產者通過流通領域的中間環節把商品銷售給消費者的渠道。基本模式為:生產者——中間商——消費者。間接渠道是社會分工的結果,通過專業化分工使得商品的銷售工作簡單化;中間商的介入,分擔了生產者的經營風險;藉助於中間環節,可增加商品銷售的覆蓋面,有利於擴大商品市場佔有率。但中間環節太多,會增加商品的經營成本
實體分配:實體分配也稱為物流。它指對原料和最終產品從生產者向使用者轉移,以滿足顧客需要,並從中獲利的實物流通的計劃、實施和控制。即產品通過從生產者手中運到消費者手中的空間移動,以保證產品在需要的地點,需要的時間里,達到消費者手中。實體分配的基本功能包括物質的運輸、保管、裝卸、包裝、流通加工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物流信息。
直接渠道:指生產者直接把商品出售給最終消費者的分銷渠道。基本模式為:生產者——————消費者。直接渠道減少了中間環節,節約了流通費用;而且產銷直接見面,生產者能夠及時地了解消費者的市場需求變化,有利於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作出相應的決策。直接渠道的具體銷售形式有接受用戶定貨、設店銷售、上門推銷、利用通訊、電子手段銷售。中間商:是商品從生產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的過程中,參與商品交易活動的專業化經營的個人和組織。中間商的出現,對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中間商在分銷渠道中發揮重要作用。體現在:促進生產者擴大生產和銷售;協調生產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方便消費者購買商品。中間商按其在流通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分為批發商和零售商。
E. 分銷策略的渠道類型
按流通環節的多少,可將分銷渠道劃分為直接渠道與間接渠道;間接渠道又分為短渠道與長渠道。 直接渠道與間接渠道其區別在於有無中間商。
直接渠道,指生產企業不通過中間商環節,直接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直接渠道是工業 品分銷的主要類型。例如大型設備、專用工具及技術復雜需要提供專門服務的產品,都采 用直接分銷,消費品中有部分也採用直接分銷類型,諸如鮮活商品等。
間接渠道,指生產企業通過中間商環節把產品傳送到消費者手中。間接分銷渠道是消費品分銷的主要類型,工業品中有許多產品諸如化妝品等採用間接分銷類型。 分銷渠道的長短一般是按通過流通環節的多少來劃分,具體包括以下四層:
(1)零級渠道
即由製造商——消費者。
(2)一級渠道(MRC)
即由製造商——零售商——消費者。
(3)二級渠道
即由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多見於消費品分銷。
或者是製造商——代理商——零售商——消費者。多見於消費品分銷。
(4)三級渠道
製造商——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
可見,零級渠道最短,三級渠道最長。 這是由生產企業、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的統一系統。垂直分銷渠道的特點是專業化管理、集 中計劃,銷售系統中的各成員為共同的利益目標,都採用不同程度的一體化經營或聯合經營 。它主要有三種形式:
(1)公司式垂直系統:指一家公司擁有和統一管理若干工廠、批發機構和零售機構,控制分 銷渠道的若干層次、甚至整個分銷渠道,綜合經營生產、批發、零售業務。這種渠道系統又 分為兩類:工商一體化經營和商工一體化經營。工商一體化是指大工業公司擁有、統一管理 若干生產單位、商業機構,如美國火石輪胎橡膠公司擁有橡膠種植園,擁有輪胎製造廠,還 擁有輪胎系列的批發機構和零售機構,其銷售門市部(網點)遍布全國。商工一體化是指由大 零售公司擁有和管理若干生產單位。
(2)管理式垂直系統:製造商和零售商共同協商銷售管理業務,其業務涉及銷售促進,庫存管理,定價,商品陳列,購銷活動等,如寶潔公司與其零售商共定商品陳列,貨架位置,促 銷,定價。
(3)契約式垂直系統:指不同層次的獨立製造商和經銷商為了獲得單獨經營達不到的經濟利 益、而以契約為基礎實行的聯合體。 指對同一或不同的分市場採用多條渠道營銷系統。這種系統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生產 企業通過多種渠道銷售同一商標的產品,這種形式易引起不同渠道間激烈的競爭;另一種是 生產企業通過多渠道銷售不同商標的產品。
F. 金融營銷的分銷渠道有哪些拓展策略
(1)增加自設渠道。這種模式適用於市場空間大、資金實力強的金融機構。
(2)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代理渠道。這種策略主要包括尋求更多的代理機構和更多的特約商戶。如商業銀行為爭奪客戶,將信貸員制變為客戶經理制,由固定工資的內部關系變為提取傭金的代理關系;信用卡公司拓展更多的特約商戶擴大刷卡消費覆蓋面,信用卡的發行有一部分通過尋找代理人網點,代理人按發卡數量提成;保險公司招募經紀人銷售保單;證券經紀營業部為擁有客戶資源的理財專業人士提供傭金返還,促使客源和股票交易量增加。由於代理機構代理的金融企業可能不止一家,因此對代理機構品質控制和促進其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3)通過並購快速擴張渠道。此種策略模式是金融企業拓展分銷渠道最快捷有效的策略,尤其是跨地區和海外並購。按目標和行業性並購方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①並購各種代理機構,使其經營本金融機構的產品和服務。如花旗集團以30億美元收購零售連鎖店西爾斯的信用卡部門。
②同業自身的縱向並購,如商業銀行之間、保險公司之間、證券公司之間的並購。這種並購方式已成為金融機構擴大零售網路的有效手段,同時有助於增強企業實力,節省經營費用。如2012年6月深圳發展銀行與平安銀行正式合並為一家銀行。兩行的整合是國內金融史上史無前例的巨大工程,在兩行合並完成之際實現了兩行絕大多數業務的互聯互通、產品和服務的基本一致,原兩行的特色業務也基本實現了共享,合並後的銀行為廣大客戶帶來了更加完善的產品體系、更加廣泛的網點渠道以及更加優質便利的服務。
③銀行、保險與證券之間的橫向並購,即銀行、保險、證券公司之間的並購。如2011年2月中國農業銀行收購嘉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4)聯盟拓展策略。金融機構根據各自的優勢,建立合作互惠聯盟渠道,相互提供服務,以增強自己的業務拓展能力。此種策略的優點是:金融機構不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過租借方式拓展渠道;具有靈活性和選擇餘地大,避免並購不當產生的風險;有時可以用來突破政策限制,開展跨地區和跨國業務。
G. 營銷渠道策略有哪些
營銷渠道策略有如下五點:
(一)、直接渠道或間接渠道的營銷策略
(二)、長渠道或短渠道的營銷策略
(三)、寬渠道或窄渠道的營銷策略
(四)、單一營銷渠道和多營銷渠道策略
(五)、傳統營銷渠道和垂直營銷渠道策略
策略簡介
企業營銷渠道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到其他的營銷決策,如產品的定價。它同產品策略、價格策略、促銷策略一樣,也是企業是否能夠成功開拓市場、實現銷售及經營目標的重要手段。
渠道策略
1、網路營銷渠道功能
與傳統營銷渠道一樣,以互聯網作為支撐的網路營銷渠道也應具備傳統營銷渠道的功能。營銷渠道是指與提供產品或服務以供使用或消費這一過程有關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機構,它涉及到信息溝通、資金轉移和事物轉移等。
(1)訂貨系統。它為消費者提供產品信息,同時方便廠家獲取消費者的需求信息,以求達到供求平衡。一個完善的訂貨系統,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庫存,減少銷售費用。
(2)結算系統。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後,可以有多種方式方便地進行付款,因此廠家(商家)應有多種結算方式。當前國外流行的幾種方式有:信用卡、電子貨幣、網上劃款等。而國內付款結算方式主要有:郵局匯款、貨到付款、信用卡等。
(3)配送系統。一般來說,產品分為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對於無形產品如服務、軟體、音樂等產品可以直接通過網上進行配送,對於有形產品的配送,要涉及到運輸和倉儲問題。國外已經形成了專業的配送公司,如著名的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它的業務覆蓋全球,實現全球快速的專遞服務,以致於從事網上直銷的Dell公司將美國貨物的配送業務都交給它完成。因此,專業配送公司的存在是國外網上商店發展較為迅速的一個原因所在,在美國就有良好的專業配送服務體系作為網路營銷的支撐。
H. 分銷策略的渠道管理
影響分銷渠道選擇的因素
影響分銷渠道選擇的因素很多。生產企業在選擇分銷渠道時,必須對下列幾方面的因素進行系統的分析和判斷,才能作出合理的選擇。 1.產品價格。
一般來說,產品單價越高,越應注意減少流通環節,否則會造成銷售價格的提高,從而影響銷路,這對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都不利。而單價較低、市場較廣的產品,則通常採用多環節的間接分銷渠道。
2.產品的體積和重量。
產品的體積大小和輕重,直接影響運輸和儲存等銷售費用,過重的或體積大的產品,應盡可能選擇最短的分銷渠道。對於那些按運輸部門規定的起限(超高、超寬、超長、集重)的產品 ,尤應組織直達供應。小而輕且數量大的產品,則可考慮採取間接分銷渠道。
3.產品的易毀性或易腐性。
產品有效期短,儲存條件要求高或不易多次搬運者,應採取較短的分銷途徑,盡快送到消費者手中,如鮮活品、危險品。
4.產品的技術性。
有些產品具有很高的技術性,或需要經常的技術服務與維修,應以生產企業直接銷售給用戶為好,這樣,可以保證向用戶提供及時良好的銷售技術服務。
5.定製品和標准品。
定製品一般由產需雙方直接商討規格、質量、式樣等技術條件,不宜經由中間商銷售。標准品具有明確的質量標准、規格和式樣,分銷渠道可長可短,有的用戶分散,宜由中間商間接銷售;有的則可按樣本或產品目錄直接銷售。
6.新產品。
為盡快地把新產品投入市場,擴大銷路,生產企業一般重視組織自己的推銷隊伍,直接與消費者見面,推介新產品和收集用戶意見。如能取得中間商的良好合作,也可考慮採用間接銷售形式。 1.購買批量大小。
購買批量大,多採用直接銷售;購買批量小,除通過自設門市部出售外,多採用間接銷售。
2.消費者的分布。
某些商品消費地區分布比較集中,適合直接銷售。反之,適合間接銷售。工業品銷售中,本 地用戶產需聯系方便,因而適合直接銷售。外地用戶較為分散,通過間接銷售較為合適。
3.潛在顧客的數量。
若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多,市場范圍大,需要中間商提供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宜選擇間接分銷渠道。若潛在需求少,市場范圍小,生產企業可直接銷售。
4.消費者的購買習慣。
有的消費者喜歡到企業買商品,有的消費者喜歡到商店買商品。所以,生產企業應既直接銷售,也間接銷售,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也增加了產品的銷售量。 1.資金能力。
企業本身資金雄厚,則可自由選擇分銷渠道,可建立自己的銷售網點,採用產銷合一的經營方式,也可以選擇間接分銷渠道。企業資金薄弱則必須依賴中間商進行銷售和提供服務,只能選擇間接分銷渠道。
2.銷售能力。
生產企業在銷售力量、儲存能力和銷售經驗等方面具備較好的條件,則應選擇直接分銷渠道 。反之,則必須藉助中間商,選擇間接分銷渠道。另外,企業如能和中間商進行良好的合作 ,或對中間商能進行有效地控制,則可選擇間接分銷渠道。若中間商不能很好地合作或不可靠,將影響產品的市場開拓和經濟效益,則不如進行直接銷售。
3.可能提供的服務水平。
中間商通常希望生產企業能盡多地提供廣告、展覽、修理、培訓等服務項目,為銷售產品創造條件。若生產企業無意或無力滿足這方面的要求,就難以達成協議,迫使生產企業自行銷 售。反之,提供的服務水平高,中間商則樂於銷售該產品,生產企業則選擇間接分銷渠道。
4.發貨限額
生產企業為了合理安排生產,會對某些產品規定發貨限額。發貨限額高,有利於直接銷售; 發貨限額低,則有利於間接銷售。 不同分銷途徑經濟收益的大小也是影響選擇分銷渠道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於經濟收益的分析 ,主要考慮的是成本、利潤和銷售量三個方面的因素。具體分析如下:
1.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指產品在銷售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它包括包裝費、運輸費、廣告宣傳費、陳列展覽費、銷售機構經費、代銷網點和代銷人員手續費、產品銷售後的服務支出等。一般情況, 減少流通環節可降低銷售費用,但減少流通環節的程度要綜合考慮,做到既節約銷售費用, 又要有利於生產發展和體現經濟合理的要求。
2.價格分析。
(1)在價格相同條件下,進行經濟效益的比較。通常,許多生產企業都以同一價格將產品銷售給中間商或最終消費者,若直接銷售量等於或小於間接銷售量時,由於生產企業直接銷售時要多佔用資金,增加銷售費用,所以,間接銷售的經濟收益高,對企業有利;若直接銷售量大於間接銷售量,而且所增加的銷售利潤大於所增加的銷售費用,則選擇直接銷售有利。
(2)當價格不同時,進行經濟收益的比較。主要考慮銷售量的影響,若銷售量相等,直接銷售多採用零售價格,價格高,但支付的銷售費用也多。間接銷售採用出廠價,價格低,但支付的銷售費用也少。究竟選擇什麼樣的分銷渠道?可以通過計算兩種分銷渠道的盈虧臨界點作為選擇的依據。當銷售量大於盈虧臨界點的數量,選擇直接分銷渠道;反之,則選擇間接分銷渠道。在銷售量不同時,則要分別計算直接分銷渠道和間接分銷渠道的利潤,並進行比較,一般選擇獲利的分銷渠道。 各類各家中間商實力、特點不同,諸如廣告、運輸、儲存、信用、訓練人員、送貨頻率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點,從而影響生產企業對分銷渠道的選擇。
1.中間商的不同對生產企業分銷渠道的影響。
2.中間商的數目不同的影響。按中間商的數目的多少的不同的情況,可選擇密集分銷,選擇分銷,獨家分銷。
(1)密集式分銷指生產企業同時選擇較多的經銷代理商銷售產品。一般說,日用品多採用這種分銷形式。工業品中的一般原材料,小工具,標准件等也可用此分銷形式。
(2)選擇性分銷,指在同一目標市場上,選擇一個以上的中間商銷售企業產品,而不是選擇所有願意經銷本企業產品的所有中間商。這有利於提高企業經營效益。一般說,消費品中的選購品和特殊品,工業品中的零配件宜採用此分銷形式。
(3)獨家分銷,指企業在某一目標市場,在一定時間內,只選擇一個中間商銷售本企業的產品,雙方簽訂合同,規定中間商不得經營競爭者的產品,製造商則只對選定的經銷商供貨,一般說,此分銷形式適用於消費品中的家用電器,工業品中專用機械設備,這種形式有利於雙方協作,以便更好地控制市場 。
3.消費者的購買數量。如果消費者購買數量小、次數多,可採用長渠道,反之,購買數量大,次數少,則可採用短渠道。
4.競爭者狀況。當市場競爭不激烈時,可採用同競爭者類似的分銷渠道,反之,則採用與競爭者不同的分銷渠道。
I. 分銷渠道的選擇策略主要有哪些
我是正宗教市場營銷學的大學老師我來回答您的問題。分銷渠道的選擇策略主要有三種:
1、密集分銷
2、選擇分銷
3、獨家分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