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BA籃球經營最成功例子
NBA目前被大家奉為經典的市場運作模式,也經歷了大約30年的培育期,卧薪嘗膽而取得的成就。對於目前市場推廣剛剛起步的中國「國球」來講不失為最好的教科書。
從1946年至今,美國全國籃球聯合會(NBA)已經走過了近59個年頭。在這59年中,NBA從一個連電視轉播都沒有的國內聯賽,變成現在世界上最成功的職業聯賽之一,NBA的商業運作將體育產業這個概念詮釋得淋漓盡致。
NBA的商業運作涉及到各個方面,有很多都是NBA獨創的經營方式,並推廣成為全世界籃球聯賽,乃至各種體育聯賽效仿的成功典範。在50多年歷史中,NBA用前30年作聯賽水平的培養和商業運作的內部基礎;後20多年將其推向市場,推向世界,並逐漸發展成為現在世界上最富有、最知名、最有發展前途的職業聯賽之一。
NBA前30年的發展歷程一直按部就班。真正成就世界范圍內的地位,始於大衛·斯特恩在1984年入主NBA,出任其第四任總裁。
當今NBA幾乎所有的規章條例、運作理念、經營手段、市場推廣、國際化進程,全部是斯特恩親手締造或者是他主要參與的。斯特恩是現今NBA王國的奠基人和締造者,沒有斯特恩,就沒有NBA的今天。
斯特恩創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經營推廣方式,但這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打造一個優秀聯賽。斯特恩上台時正值洛杉磯湖人隊和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爭霸天下,兩支球隊各有一個巨星——湖人隊的「魔術師」約翰遜和凱爾特人隊的「大鳥」拉里·伯德。斯特恩將這一黑一白巨星作為整個NBA聯賽的形象向市場推廣,使球迷在喜歡球星的同時喜歡上NBA。NBA正是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美國人體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
在「魔術師」和「大鳥」兩人相繼在上世紀90年代退役之後,斯特恩又以邁克爾·喬丹作為主打球星在全世界推廣NBA。這一策略再次收到奇效,喬丹迷人的笑容、經典的吐舌頭動作和神話般的技術征服了全世界的球迷,甚至包括其他國家的籃球球員,使得NBA成為國際化的聯賽。如今喬丹已經退役了,斯特恩又開始尋找新的聯賽代言人,科比·布萊恩特、凱文·加內特、特雷西·麥克格雷迪以及姚明,都是斯特恩新的人選。
NBA的全國電視轉播從1984年的每年近2300萬美元,增加到現在的每年4億美元;有線電視轉播從1984年的每年1000萬美元,增加到現在的每年3.66億美元。
除去電視轉播這一最主要的收入,NBA的廣告收入也與日俱增。NBA現在的服裝有阿迪達斯,運動鞋有耐克和銳步,飲料有可口可樂,食品有麥當勞,網路有AOL,就連兒童玩具都有樂高公司贊助。
在斯特恩上任期間,NBA的總資產翻了五番。俱樂部從原來的22家增加到現在的30家;聯賽從過去單一的NBA,到現在的WNBA(女子NBA)和NBDL(全國籃球發展聯賽);從過去的國內聯賽發展到現在的用42種語言在全世界212個國家和地區轉播。
斯特恩並不只是將聯賽推上一個高度就算完事,他做了很多相關的輔助工作來保證NBA的良性運作,從他1978年進入NBA高層管理階層以來,他先後在NBA建立了經紀人制度、球員工會與俱樂部談判制度、引進工資封頂、反毒品公約等。斯特恩還建立了NBA有線電視、NBA網站、NBA城、NBA商店、NBA流動大巴等娛樂項目,這些推廣方式已經幾乎成為籃球聯賽固定的運作模式。
近10年來,由於美國國內各職業聯賽發展都很迅速,棒球大聯盟、職業橄欖球聯賽和職業冰球聯賽都搞得如火如荼,同時一直興盛不衰的大學聯賽這幾年也有超過職業聯賽的勢頭。NBA及時地調整戰略,將眼光放到國際市場。NBA在世界各地有11處辦事機構,NBA中的國際球員也佔到全部球員的15%。NBA的這些策略使其成為國際上最知名的美國國內聯賽。他們的成功已經影響到其他聯賽的發展方向,國際化也成為美國國內聯賽的發展趨勢。
NBA的商業運作是極其成功的,他們將籃球推廣成為最有國際知名度的聯賽。在提高聯賽聲譽的同時,也大幅度增加了聯賽的資產,並使經營NBA俱樂部成為一種趨之若鶩的商業活動。
2. 求比較經典的體育營銷案例,最好是近期的~
說一下近期的體育營銷案例,近幾年不少品牌都開始體育贊助,通過運動會來增加品牌的曝光度。
8月26日至9月8日,勞力士以官方贊助商的身份,參與了美國網球公開賽(US Open)並為大會賽事提供指定時計。今年,曾在美國公開賽奪得五連勝的勞力士代言人羅傑·費德勒及其他勞力士代言人如盧卡斯·普伊、格里戈爾·迪米特洛夫、卡洛琳·沃茲尼亞奇等頂尖球員都會重返紐約,參與此次賽事。
觀察腕錶行業近年來的動向會發現,但凡大一些的高端品牌,都有自己支持的體育賽事項目。那麼他們為什麼那麼熱衷於贊助體育運動?真相只有一個,就是撬動品牌營銷。
一般概念里,體育營銷一是指將體育本身作為產品營銷,二是指運用營銷學的原量,以體育賽事為載體而進行的非體育產品的推廣和品牌傳播等營銷現象。
腕錶品牌贊助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對其品牌資源的利用是非常綜合立體的——一方面,在這些體育賽事里,贊助商的產品露出往往會非常豐富、多元,且腕錶常常會因有趣、有用而令人產生較高的好感度;另一方面,腕錶品牌也會大力贊助一些在專業領域有較高知名度的運動員,甚至讓他們擔任代言人,以他們命名一些限量款產品,共享這些優秀運動者們在專業領域的高光時刻獲得的好感度、曝光度加權。
3. 體育賽事經典案例(十個)
你到圖書館去找一下那個 關於奧運會的 賽事多的是
4. 耐克在奧運年有哪些重大的營銷活動(比如它贊助了劉翔)謝謝,急
耐克營銷策略的成功,在於其手中的明星牌和大眾牌。從營銷上看,以明星做廣告至少有三種收效:增加銷售額、提高知名度、改善形象。早在1984年,耐克就投資100萬美元來推廣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喬丹。1987年,喬丹在NBA聯賽中以一個漂亮的飛身扣球贏得了該隊進軍決賽的資格。於是,電視廣告中出現了這段清晰的慢動作片子:他左躲右閃、起步飛身、空中灌籃,此瞬間滿場的閃光燈如星星閃爍,喬丹足上的耐克鞋猶如火箭助推器般劃出優美的弧形軌跡。從那天起,這種運動鞋成為市場寵兒,是美國人就得擁有這種運動鞋。飛人喬丹鞋(Air Jordan)更震動了運動鞋行業,該牌子推出當年就賣了1.3億美元。到1990年,喬丹牌運動服和運動鞋為耐克每年獲得約2億美元收入,而銷售總額達26億美元。而鞋類市場分析家更認為,喬丹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他的影響和價值所帶來巨大商業收益,當為直接銷售額的兩倍。
客觀地說,這些效益在時間上和影響力上都不能歸結於耐克網站,它是傳統廣告媒體的功效所至。但在大眾層面上,網站的營銷效果將與日俱增。通過該網上建立的一對一營銷模式,耐克在體育用品行業中的競爭力將極大增強。它將以不同的規則、更靈活便捷的方式在不同層面上控制整個行業,以明星化、個性化、交互化服務培養各國、各年齡層段客戶對耐克品牌的忠誠度,以保持並擴大其擁有的廣大顧客群。
NIKE沒有贊助08奧運會
北京奧運會的贊助計劃由三級架構組成:一級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合作夥伴」,二級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三級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供應商」。北京奧組委合作夥伴有:中國銀行、中國網通、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移動、大眾汽車(中國)、阿迪達斯、強生、國航、人保財險和國家電網
5. 有哪些品牌的體育營銷做得比較成功
體育營銷機構現在多如牛毛,參差不齊,推薦雙刃劍體育,比較知名的。我認為好的體育營銷機構有幾個必備條件:1.有專業的數據和內容支持,以供
科學決策
2.有專業的解決方案,懂體育,懂營銷,懂品牌。
6. 銳捷網路有哪些大型體育賽事網路運維成功案例
北京奧運會,以及建設北京奧運村、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天津奧體中心等奧運場館網路平台; 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上, 銳捷承擔管理網的設計、建設及網路運維保障服務;深圳大運會上,銳捷網路監控大運會網路設施;倫敦奧運會再次牽手新華社負責移動報道網路工程。
7. 成功的互動營銷案例有哪些
例如星巴克在微信上做的音樂營銷,一號店推出的你畫我猜活動,都屬於版成功的互動營銷案例。互權動營銷包含多種細化的營銷方式,戈壁傳媒都可以為你提供。例如體驗式營銷、社區營銷等。他們是專業的營銷機構,有五年4A廣告與公關公司營銷合作背景。
8. 體育營銷十大經典案例的內容簡介
2010年是體育的大年,冬奧會、世界盃、NBA中國賽、亞運會……頂級賽事交相輝映,央視體育報道亮點不斷,體育傳媒大有可為。體育活動的影響力在當代達到了頂峰。奧運會、世界盃等重大賽事真正成了全人類的盛典。這一影響力的形成,根本原因在於大眾傳播的迅猛發展。通過媒體,體育活動跨越了地緣的界線,直接呈現在世界各地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的眼前。從某種程度上說,媒體成就了體育。而與此同時,體育也成就了媒體。成功的體育活動,成為媒體最有價值和吸引力的內容。依託體育運動,媒體變成受眾不可缺少的夥伴,牢固地樹立了媒體的形象。
隨著市場的成熟,品牌日益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這個不進則退的競爭環境中,對希望做大做強的企業而言,沒有屬於自己的品牌是寸步難行的。沒有品牌基礎的企業需要盡快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而有一定品牌基礎的企業,面對激烈而殘酷的市場競爭,更要不斷地深化品牌的內涵和進行謹慎的品牌管理。與此同時,中國的傳播環境越來越復雜,大眾媒體高度密集,新媒體又帶來新的沖擊,在這個環境中,品牌管理在使用廣告等傳統手段時,也必須要在充分利用各種強勢傳播平台,以新的方式,深入地與消費者進行溝通。體育營銷則是首選的傳播方式之一。
《2010十大體育營銷經典案例》甄選了2010年度中國市場上體育營銷的十大經典案例,對提升中國體育營銷的水平,探討中國特色的體育營銷的規律模式,促進中國體育營銷的進一步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體育營銷經典案例的深入研究,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體育營銷意識,強化企業的體育營銷能力,而且進一步助推了企業的全球體育營銷,錘煉了體育營銷的理論和評價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