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企業資源計劃原理及應用》中,什麼是BPR
一、一些教訓和存在的問題1、急功近利----企業中具有條件的部門客觀上不可能完整的設計整個系統的管理信息系統MIS,僅從本部門的利益出發率先實現了計算機管理。就企業的整體MIS而言是重復投資,造成人、財、物極大浪費的直接原因。2、貪大求全----許多管理信息系統MIS設計的非常完善,項目完成後確難以發揮作用而成為失敗的例子,其原因忽視企業的當前實際情況盲目追求高新技術。3、重復開發----重復開發不僅浪費時間和人力、物力,而且重復開發的系統經常性的處於修修補補的完善過程中。4、重『硬』不重『軟』----企業使用不懂管理信息系統MIS的人員搞MIS的工作。這些人被戲稱具有『電燈泡『思想,只重視購買設備而不了解『軟體』才是管理信息系統MIS的根本內容。5、只重開發不重維護----許多管理信息系統MIS花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投入使用運行後不久就夭折了,原因在於嚴重忽視軟體工程的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維護而導致MIS的失敗。二、比較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統MIS的開發方法----完整實用的文檔資料是成功管理信息系統MIS的標致。科學的開發過程從可行性研究開始,經過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等主要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應有文檔資料,並且在開發過程中不斷完善和充實。目前使用的開發方法有以下兩種:瀑布模型(生命周期方法學)結構分析、結構設計,結構程序設計(簡稱SA—SD—SP方法)用瀑布模型來模擬。各階段的工作自頂向下從抽象到具體順序進行。瀑布模型意味著在生命周期各階段間存在著嚴格的順序且相互依存。瀑布模型是早期管理信息系統MIS設計的主要手段。快速原型法(面向對象方法)快速原型法也稱為面向對象方法是近年來針對(SA—SD—SP)的缺陷提出的設計新途徑,是適應當前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及對軟體需求的極大增長而出現的。是一種快速、靈活、互動式的軟體開發方法學。其核心是用交互的、快速建立起來的原型取代了形式的、僵硬的(不易修改的)大快的規格說明,用戶通過在計算機上實際運行和試用原型而向開發者提供真實的反饋意見。快速原型法的實現基礎之一是可視化的第四代語言的出現。兩種方法的結合使用面向對象方法開發MIS時,工作重點在生命周期中的分析階段。分析階段得到的各種對象模型也適用於設計階段和實現階段。實踐證明兩種方法的結合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三、意義提高科學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科學管理的意識,進行管理信息系統MIS的開發首先要具有科學的開發方法。成功管理信息系統MIS的基礎是科學的管理加上科學的開發方式。企業的MIS開發必須結合實際,嚴格按照軟體工程的思想進行才能保證管理信息系統MIS的高成功率和高效率。
2. 跪求一篇<企業資源計劃應用及研究>論文
111111111
3. 企業資源計劃是什麼意思
企業資源計劃即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
企業資源計劃即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由美國GartnerGroup公司於1990年提出的,MBA、CEO必讀12篇及E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ERP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及其戰略意義有所關注。企業資源計劃是MRPⅡ(企業製造資源計劃)下一代的製造業系統和資源計劃軟體。除了MRPⅡ已有的生產資源計劃、製造、財務、銷售、采購等功能外,還有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業務流程管理,產品數據管理,存貨、分銷與運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定期報告系統。
一、概念簡介
ERP是由美國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ner Group
Inc提出的一種供應鏈的管理思想。企業資源計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統支持離散型、流程型等混合製造環境,應用范圍從製造業擴散到了零售業、服務業、銀行業、電信業、政府機關和學校等事業部門,通過融合資料庫技術、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查詢語言、客戶伺服器結構、計算機輔助開發工具、可移植的開放系統等對企業資源進行了有效的集成。
它匯合了離散型生產和流程型生產的特點,面向全球市場,包羅了供應鏈上所有的主導和支持能力,協調企業各管理部門圍繞市場導向,更加靈活或「柔性」地開展業務活動,實時地響應市場需求。為此,重新定義供應商、分銷商和製造商相互之間的業務關系,重新構建企業的業務和信息流程及組織結構,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有更大的能動性。
ERP是一種主要面向製造行業進行物質資源、資金資源和信息資源集成一體化管理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ERP是一個以管理會計為核心可以提供跨地區、跨部門、甚至跨公司整合實時信息的企業管理軟體。針對物資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財流)、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體。
ERP的提出與計算機技術的高度發展是分不開的,用戶對系統有更大的主動性,作為計算機輔助管理所涉及的功能已遠遠超過MRPⅡ的范圍。ERP的功能包括除了MRPⅡ(製造、供銷、財務)外,還包括多工廠管理、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設備維修管理、倉庫管理、運輸管理、過程式控制制介面、數據採集介面、電子通訊、電子郵件、法規與標准、項目管理、金融投資管理、市場信息管理等等。它將重新定義各項業務及其相互關系,在管理和組織上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對供應鏈上供需關系的變動(包括法規、標准和技術發展造成的變動),同步、敏捷、實時地作出響應;在掌握准確、及時、完整信息的基礎上,作出正確決策,能動地採取措施。與MRPⅡ相比,ERP除了擴大管理功能外,同時還採用了計算機技術的最新成就,如擴大用戶自定義范圍、面向對象技術、客戶機/伺服器體系結構、多種資料庫平台、SQL結構化查詢語言、圖形用戶界面、4GL/CASE、窗口技術、人工智慧、模擬技術等等。
二、技術發展
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學上的應用可分做如下發展階段:
A.MIS系統階段(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
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是記錄大量原始數據、支持查詢、匯總等方面的工作。
B.MRP階段(MaterialRequire Planning)
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對產品構成進行管理,藉助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及系統對客戶訂單,在庫物料,產品構成的管理能力,實現依據客戶訂單,按照產品結構清單展開並計算物料需求計劃。實現減少庫存,優化庫存的管理目標。
C.MRPⅡ階段(ManufactureResource Planning)
在MRP管理系統的基礎上,系統增加了對企業生產中心、加工工時、生產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實現計算機進行生產排程的功能,同時也將財務的功能囊括進來,在企業中形成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閉環管理系統,這種管理系統已能動態監察到產、供、銷的全部生產過程。
D.ERP階段(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
進入ERP階段後,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企業級的管理系統更為成熟,系統增加了包括財務預測、生產能力、調整資源調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業實現JIT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和生產資源調度管理及輔助決策的功能。成為企業進行生產管理及決策的平台工具。
E.電子商務時代的ERP
Internet技術的成熟為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增加與客戶或供應商實現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數據交換的能力,從而強化了企業間的聯系,形成共同發展的生存鏈,體現企業為達到生存競爭的供應鏈管理想。ERP系統相應實現這方面的功能,使決策者及業務部門實現跨企業的聯合作戰。
三、功能模塊
ERP系統包括以下主要功能:供應鏈管理、銷售與市場、分銷、客戶服務、財務管理、製造管理、庫存管理、工廠與設備維護、人力資源、報表、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ve
System,MES)、工作流服務和企業信息系統等。此外,還包括金融投資管理、質量管理、運輸管理、項目管理、法規與標准和過程式控制制等補充功能。
ERP是將企業所有資源進行整合集成管理,簡單的說是將企業的三大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全面一體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統。它的功能模塊以不同於以往的MRP或MRPII的模塊,它不僅可用於生產企業的管理,而且在許多其它類型的企業如一些非生產,公益事業的企業也可導入ERP系統進行資源計劃和管理。
在企業中,一般的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生產控制(計劃、製造)、物流管理(分銷、采購、庫存管理)和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財務管理)。這三大系統本身就是集成體,它們互相之間有相應的介面,能夠很好的整合在一起來對企業進行管理。另外,要特別一提的是,隨著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重視的加強,已經有越來越多的ERP廠商將人力資源管理納入了ERP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四、供應鏈管理
是對企業供應鏈的管理,即對市場、需求、定單、原材料采購、生產、庫存、供應、分銷發貨等的管理,包括了從生產到發貨、從供應商到顧客的每一個環節。供應鏈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商業循環系統,是企業電子商務管理中最重要的課題。統計數據表明,企業供應鏈可以耗費企業高達25%的運營成本。SCM能為企業帶來如下益處:(1)增加預測的准確性。(2)減少庫存,提高發貨供貨能力。(3)減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產率,降低供應鏈成本。(4)減少總體采購成本,縮短生產周期,加快市場響應速度。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網路實現SCM。即利用網際網路將企業的上下游企業進行整合,以中心製造廠商為核心,將產業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應商、產業下游經銷商、物流運輸商及產品服務商以及往來銀行結合為一體,構成一個面向最終顧客的完整電子商務供應鏈。目的是為了降低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對市場和最終顧客需求的響應速度,從而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五、銷售與市場
市場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只要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就必然存在市場,因此商品銷售與市場存在著一種客觀的必然聯系。個體、私營企業的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不受國家計劃的制約,它完全是在市場環境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為此,個體、私營企業必須樹立正確的市場觀念,特別是要注重市場研究,這是搞好商品生產銷售的前提條件,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
市場觀念是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立足於滿足用戶需要的經營指導思想。現代市場觀念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1)用戶是企業活動的中心,企業根據用戶需要確定自己的生產經營方向;(2)企業的營銷活動要形成整體,協調一致,圍繞滿足用戶需要進行活動;(3)在滿足用戶需要的同時,實現本企業的利潤。在取得利潤的策略上,並不著眼於每次交易利潤的大小,而是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把爭取顧客、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開拓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作為企業的目標,從而取得利潤。
市場研究又稱市場營銷研究,它是運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搜集、整理與分析有關消費者需求的商品和勞務的營銷資料,進行市場分析與規劃,以確定市場營銷策略。要搞好企業的財務管理,亦必須注重市場,加強市場營銷研究。這是因為:第一,市場是聯系生產和消費的中介,它能靈敏地反映社會需求的變化及其狀況,企業要在競爭中居於有利地位,就應及時掌握市場動態;第二,企業要想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財務效益,就要通過市場研究,生產經營適合市場需要的,適銷對路的產品;第三,企業的購銷活動都必須完全依靠市場營銷機制進行,這是由個體私營企業生產經營特點決定的。市場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市場調查、市場預測及銷售策略的制訂等。
六、財務管理模塊
企業中,清晰分明的財務管理是極其重要的。所以,在ERP整個方案中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ERP中的財務模塊與一般的財務軟體不同,作為ERP系統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統的其它模塊有相應的介面,能夠相互集成,比如:它可將由生產活動、采購活動輸入的信息自動計入財務模塊生成總賬、會計報表,取消了輸入憑證繁瑣的過程,幾乎完全替代以往傳統的手工操作。一般的ERP軟體的財務部分分為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兩大塊。
1、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主要是記錄、核算、反映和分析資金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變動過程及其結果。它由總賬、應收賬、應付帳、現金、固定資產、多幣制等部分構成。總賬模塊:它的功能是處理記賬憑證輸入、登記,輸出日記賬、一般明細賬及總分類賬,編制主要會計報表。它是整個會計核算的核心,應收賬、應付賬、固定資產核算、現金管理、工資核算、多幣制等各模塊都以其為中心來互相信息傳遞。
2.應收賬模塊:是指企業應收的由於商品賒欠而產生的正常客戶欠款賬。它包括發票管理、客戶管理、付款管理、賬齡分析等功能。它和客戶訂單、發票處理業務相聯系,同時將各項事件自動生成記賬憑證,導入總賬。
3.應付賬模塊:會計里的應付賬是企業應付購貨款等帳,它包括了發票管理、供應商管理、支票管理、賬齡分析等。它能夠和采購模塊、庫存模塊完全集成以替代過去繁瑣的手工操作。
4.現金管理模塊:它主要是對現金流入流出的控制以及零用現金及銀行存款的核算。它包括了對硬幣、紙幣、支票、匯票和銀行存款的管理。在ERP中提供了票據維護、票據列印、付款維護、銀行清單列印、付款查詢、銀行查詢和支票查詢等和現金有關的功能。
此外,它還和應收賬、應付賬、總賬等模塊集成,自動產生憑證,過入總賬。
5.固定資產核算模塊:即完成對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以及折舊有關基金計提和分配的核算工作。它能夠幫助管理者對固定資產的現狀有所了解,並能通過該模塊提供的各種方法來管理資產,以及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它的具體功能有:登錄固定資產卡片和明細賬,計算折舊,編制報表,以及自動編制轉賬憑證,並轉入總賬。它和應付帳、成本、總賬模塊集成。
6.多幣制模塊:這是為了適應當今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對外幣結算業務的要求增多而產生的。多幣制將企業整個財務系統的各項功能以各種幣制來表示和結算,且客戶訂單、庫存管理及采購管理等也能使用多幣制進行交易管理。多幣制和應收帳、應付帳、總帳、客戶訂單、采購等各模塊都有介面,可自動生成所需數據。
7.工資核算模塊:自動進行企業員工的工資結算、分配、核算以及各項相關經費的計提。它能夠登錄工資、列印工資清單及各類匯總報表,計算計提各項與工資有關的費用,自動做出憑證,導入總賬。這一模塊是和總帳,成本模塊集成的。
8.成本模塊:它將依據產品結構、工作中心、工序、采購等信息進行產品的各種成本的計算,以便進行成本分析和規劃。還能用標准成本或平均成本法按地點維護成本。
2、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於會計核算的數據,再加以分析,從而進行相應的預測,管理和
結構圖
控制活動。它側重於財務計劃、控制、分析和預測:
財務計劃:根據前期財務分析做出下期的財務計劃、預算等。
財務分析:提供查詢功能和通過用戶定義的差異數據的圖形顯示進行財務績效評估,帳戶分析等。
財務決策:財務管理的核心部分,中心內容是作出有關資金的決策,包括資金籌集、投放及資金管理。生產控制管理模塊
這一部分是ERP系統的核心所在,它將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得企業能夠有效的降低庫存,提高效率。同時各個原本分散的生產流程的自動連接,也使得生產流程能夠前後連貫的進行,而不會出現生產脫節,耽誤生產交貨時間。
七、生產控制管理
是一個以計劃為導向的先進的生產、管理方法。首先,企業確定它的一個總生產計劃,再經過系統層層細分後,下達到各部門去執行。即生產部門以此生產,采購部門按此采購等等。
1.主生產計劃它是根據生產計劃、預測和客戶訂單的輸入來安排將來的各周期中提供的產品種類
製造計劃圖
和數量,它將生產計劃轉為產品計劃,在平衡了物料和能力的需要後,精確到時間、數量的詳細的進度計劃。是企業在一段時期內的總活動的安排,是一個穩定的計劃,是以生產計劃、實際訂單和對歷史銷售分析得來的預測產生的。
2.物料需求計劃在主生產計劃決定生產多少最終產品後,再根據物料清單,把整個企業要生產的產品的數量轉變為所需生產的零部件的數量,並對照現有的庫存量,可得到還需加工多少,采購多少的最終數量。這才是整個部門真正依照的計劃。
3.能力需求計劃它是在得出初步的物料需求計劃之後,將所有工作中心的總工作負荷,在與工作中心的能力平衡後產生的詳細工作計劃,用以確定生成的物料需求計劃是否是企業生產能力上可行的需求計劃。能力需求計劃是一種短期的、當前實際應用的計劃。
4.車間控制這是隨時間變化的動態作業計劃,是將作業分配到具體各個車間,再進行作業排序、作業管理、作業監控。
5.製造標准在編制計劃中需要許多生產基本信息,這些基本信息就是製造標准,包括零件、產品結構、工序和工作中心,都用唯一的代碼在計算機中識別。
a零件代碼,對物料資源的管理,對每種物料給予唯一的代碼識別。
b物料清單,定義產品結構的技術文件,用來編制各種計劃。
c工序,描述加工步驟及製造和裝配產品的操作順序。它包含加工工序順序,指明各道工序的加工設備及所需要的額定工時和工資等級等。
d工作中心,使用相同或相似工序的設備和勞動力組成的,從事生產進度安排、核算能力、計算成本的基本單位。
八、特點
ERP把客戶需求和企業內部的製造活動以及供應商的製造資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業一個完整的供應鏈,其核心管理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體現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二、體現精益生產、敏捷製造和同步工程的思想;三、體現事先計劃與事前控制的思想。
ERP應用成功的標志是:一、系統運行集成化,軟體的運作跨越多個部門;二、業務流程合理化,各級業務部門根據完全優化後的流程重新構建;三、績效監控動態化,績效系統能即時反饋以便糾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四、管理改善持續化,企業建立一個可以不斷自我評價和不斷改善管理的機制。
ERP具有整合性、系統性、靈活性、實時控制性等顯著特點。ERP系統的供應鏈管理思想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企業在信息化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繁榮發展的核心管理模式。
九、主要特點
(1)面向銷售,能夠對市場快速響應;它將供應鏈管理功能包含了進來,強調了供應商、製造商與分銷商間的新的夥伴關系;並且支持企業後勤管理。
(2)更強調企業流程與工作流,通過工作流實現企業的人員、財務、製造與分銷間的集成,支持企業過程重組。
(3)納入了產品數據管理PDM功能,增加了對設計數據與過程的管理,並進一步加強了生產管理系統與CAD、CAM系統的集成。
(4)更多地強調財務管理,具有較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這使價值管理概念得以實施,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機地結合。
(5)較多地考慮人的因素作為資源在生產經營規劃中的作用,也考慮了人的培訓成本等。
(6)在生產製造計劃中,ERP支持MRP與JIT混合管理模式,也支持多種生產方式(離散製造、連續流程製造等)的管理模式。
(7)採用了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如客戶/伺服器分布式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基於WEB技術的電子數據交換EDI、多資料庫集成、數據倉庫、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語言及輔助工具等。
十、優缺點
ERP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縮短周轉的時間;物流與資金流的集成;加強物料和生產計劃;模擬不同市場狀況對生產計劃、能力需求計劃、物料采購計劃和儲運等工作的影響;增強企業對經營環境改變的快速反應能力;實現管理層對信息的實時和在線查詢;為企業決策提供更加准確、及時的財務報告;及時提供各種管理報告、分析數據;系統本身具有嚴格的內部控制功能。
中國企業實施ERP系統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1)大量的外來詞彙設置了較高的ERP心理門檻。圍繞ERP系統集合了BRP、JIT、CIMS、虛擬企業、協同商務等龐大的新名詞和外文詞彙,為廣大的企業管理人員設立了心理門檻,對於ERP實施過程的把握顯得非常難。(2)國外ERP軟體商有非常規范的ERP實施方法,但是不太了解我國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定製過程。(3)國內眾多ERP企業管理軟體商有豐富的ERP實施經驗,但無科學規范的實施方法。(4)ERP軟體商、提供業務流程重組的咨詢公司、政府部門提供的ERP服務、倡導第三方監督的監理大都從自己的角度提供ERP實施建議和經驗,但是企業由於不能全面看到具體的實施周期,使得企業不能深入了解具體的ERP實施方法和具體實施活動。
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供應商是有利於企業成功實施ERP的。
十一、注意問題
據相關資料統計表明,ERP的實施成功率只有10%~20%。
基於供應鏈管理思想的ERP,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確立ERP系統實施的決策者
決策者就是對企業各方面的情況掌握較全面,對企業的整體發展目標較明確,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人。由其擔當ERP項目實施的領頭羊,進行統籌規劃,就會走好每一步,下好整盤棋。在企業內部成立完善的三級組織機構:領導小組、項目實施小組和職能小組。通過決策者和組織機構的科學決策,確定ERP的實施計劃步驟、實施細則與人員分工。
做好前期咨詢與調研工作
咨詢就是要通過管理咨詢專家對企業當前發展和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及存在的核心問題進行診斷與分析,重新設計業務流程,調整組織分配;調研就是要知己知彼,搞清企業生產與業務構成、服務需求、ERP供應商的開發能力及軟體產品特點和其成功案例的了解、供應鏈的構成環節、市場供求關系與未來變化特點等情況。確保基礎數據的准確性、時效性、可靠性和前後、上下數據間的一致性,為科學決策與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選擇適合企業特點的ERP管理軟體
關系圖
ERP產品比較多,不同企業間的規模、產品結構、市場戰略、管理模式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企業在選擇ERP軟體的時候,應該著重從企業需求、軟體功能的拓展與開放性、二次開發工具及其易用性、完善的軟體文檔、良好的售後服務與技術支持、系統的穩定性、供應商的實力與信譽、合適的價格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另外也要做投資效益分析,包括資金利潤率、投資回收期、實施周期及難度,以避免造成實施時間、二次開發或用戶化時間過長而影響效益的兌現。
切實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
分別對車間和部門負責人、財會人員、生產計劃員、購銷人員、生產統計員、倉庫管理員等進行貫穿於ERP系統實施全過程的培訓。因為ERP系統的使用會在較大程度上改變員工現有的操作方式或操作流程。要從精良生產、准時制生產、全面質量管理等方面,對ERP項目涉及的人員分不同層次、不同程度地進行軟體功能使用培訓。
建立健全工程項目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
ERP系統是一個具有投資大、周期長、系統復雜和高風險等特點的企業管理系統工程。因此,企業在ERP應用過程中必須從系統工程和科學管理的角度出發,確保ERP項目的成功實施。
實現ERP與電子商務的整合
電子商務是企業參與未來國際競爭,優化企業經營的主流商務模式。電子商務時代的ERP系統將充分利用Internet技術及信息集成技術,將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企業辦公自動化等功能全面集成優化,以支持產品協同商務等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如果ERP一味固守原有的管理思想,只停留在企業內部流程的管理上,將不能適應電子商務時代資源優化及企業間協同發展的需要。計劃上ERP的企業,就必須爭取能夠實現ERP和電子商務的無縫對接,為企業在電子商務時代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4. 4C營銷理論及企業應用研究 論文寫作 請給我一些思路和文獻參考
BingJie avec les jeunes, la mode, la vigueur et l'affinité que le positionnement de la marque, "réchauffer à respirer librement, un type mince est le slogan, des années successives invité ZhangNaLa Sud porte-parole de la force Corée image actrice. Avant ChenZhiPeng à Shenyang, centre étoiles s'enfonçant vente veste,mbt mwalk, ChenZhiPeng avec quatre mots pour répondre à leurs propres manteaux , un paragraphe, ont un type."
"Il ya un type de BingJie" est également à l'explication de manteaux à la mode. Si une marque à la mode le secret succès et la popularité? Le président chinois BoSiDeng vet d'eider l'instrie avec leurs victimes GaoDeKang membres-des entrepreneurs, plutt que le chat sort sac: conire au succès,Air Jordan 11, est suivie.
BingJie est l'une des marques BoSiDeng, GaoDeKang pense, en s'appuyant sur le puissant soutien BoSiDeng BingJie, il peut tre dit est "célèbre porte, dans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la conception, la proction et la vente etc, formé le mode de fonctionnement efficace unique. Il est plus important, BingJie au processus de développement, a été rement interne.
BingJie depuis leur naissance,ugg ley button 5809, a réalisé, doit briser la concurrence homogénéité proit. Par conséquent,tory burch shoes, le segment de marché BingJie but, après 80, 90 après la foule que le groupe cible de consommation, en fonction de leur caractéristique de la demande, un lot de tissu est introit à Taiwan, le Japon et d'autres anti flocage eau bloc résistant, tissus lacération,Discount Tiffany's Rings, les matériaux sont aussi très populaires, mme fermoir petites tenir la tte aussi très à la mode,beats by dre headphones, similaire à nid d'oiseau,lady gaga headphones, cube d'eau" boutons sont populaires auprès des jeunes comme le vent. Plume a mouldproof et la fonction antimite, éviter l'odeur particulière.
Topics related articles:
clarks sandals Avec l'usure passé comme
mbt mwalk robe de la série
5. 企業資源計劃是指什麼
企業資源計劃即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由美國GartnerGroup公司於1990年提出的,MBA、CEO必讀12篇及E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ERP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及其戰略意義有所關注。企業資源計劃是MRPⅡ(企業製造資源計劃)下一代的製造業系統和資源計劃軟體。除了MRPⅡ已有的生產資源計劃、製造、財務、銷售、采購等功能外,還有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業務流程管理,產品數據管理,存貨、分銷與運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定期報告系統。
6. 什麼是企業資源計劃企業戰略與企業資源計劃是什麼關系
企業資源計劃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在MRP II 的基礎上,通過反饋的物流和反饋的信息流、資金流,把客戶需要和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供應商的資源整合在一起,體現完全按用戶需要進行經營管理的一種全新的管理方法。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統一的世界市場正在形成,MRPⅡ管理系統經過擴充與進一步完善而發展為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美國Garter Group Inc.咨詢公司最早提出了ERP的概念。與MRPⅡ相比,ERP更加面向全球市場,功能更為強大,所管理的企業資源更多,支持混合式生產方式、管理覆蓋面更寬。ERP是站在全球市場環境下,從企業全局角度對經營與生產進行計劃的方式;是製造企業的綜合的集成經營系統。ERP管理系統的擴充點與主要特點如下:
(1) ERP更加面向市場、面向經營、面向銷售,能夠對市場快速響應;它將供應鏈管理功能包含了進來,強調了供應商、製造商與分銷商間的新的夥伴關系;並且支持企業後勤管理。
(2) ERP更強調企業流程與工作流,通過工作流實現企業的人員、財務、製造與分銷間的集成,支持企業過程重組。
(3) ERP納入了產品數據管理PDM功能,增加了對設計數據與過程的管理,並進一步加強了生產管理系統與CAD、CAM系統的集成。
(4) ERP更多地強調財務,具有較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這使價值管理概念得以實施,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機地結合。
(5) ERP較多地考慮人的因素作為資源在生產經營規劃中的作用,也考慮了人的培訓成本等。
(6) 在生產製造計劃中,ERP支持MRP與JIT混合管理模式,也支持多種生產方式(離散製造、連續流程製造等)的管理模式。
(7) ERP採用了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如客戶/伺服器分布式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基於WEB技術的電子數據交換EDI、多資料庫集成、數據倉庫、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語言及輔助工具等等。
一般而言,除了MRPⅡ的主要功能外,ERP系統還包括以下主要功能:供應鏈管理、銷售與市場、分銷、客戶服務、財務管理、製造管理、庫存管理、工廠與設備維護、人力資源、報表、製造執行系統 (Manufacturing Executive System,MES)、工作流服務和企業信息系統等方面。此外,還包括金融投資管理、質量管理、運輸管理、項目管理、法規與標准和過程式控制制等補充功能。
ERP是信息時代的現代企業向國際化發展的更高層管理模式,它能更好地支持企業各方面的集成,並將給企業帶來更廣泛、更長遠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企業資源計劃與企業升級變革戰略
文章內容:一,的應用理念是企業升級變革的助推器企業資源計劃是基於供應鏈管理(),應用現代技術,把顧客需求與企業內外部資源整合,以實現優化的先進管理體系,也是一種新的經營策略和管理思想.其核心是.供應鏈結構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和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化的網鏈,充分體現整個企業資源管理和優化的觀點,即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它從以往以生產為中心的管理,轉向以供需為中心的管理;從以往關注企業內部的生產資源優化,轉向關注企業內外部聯系實現整體的資源優化.它作為繼.之後發展起來的管理信息系統,除功能外,還集成了諸如采購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項目管理,運輸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模塊,並藉助先進的計算機和網路技術實現整體網鏈的資源管理.這是繼分工理論,流水線生產為標志的第一次企業資源優化後,又一次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資源優化;是傳統生產模式,當代生產模式向未來生產模式發展進步的階梯.的另一個本質特徵是業務流程重組()的觀點.的基本內涵是以作業過程為中心,擺脫組織分工理論的束縛,提倡客戶導向,組織變通,員工授權及正確運用'技術,適應快速變動的環境.該理論的核心,一是"過程"觀點.即從定單到售後服務的業務活動集成一連串的作業過程,跨越原有部門與職能的界限,以求管理和作業過程的重建.二是"再造"觀點,即打破舊的管理規范,程序,回歸原點,以零基的新觀點和思維再造新的運行系統.企業實施遵循的主要原則是實現從職能管理到面向業務流程管理的轉變;注重整體流程的優化,強調流程中每田經濟論壇2003?23口任翔個環節都實現最大增值,減少無效和不增值的環節;依流程設置組織機構,實現組織的扁平化;面向客戶和供應商整合業務流程,體現供應鏈的業務流程設計思想;權力下放,將決策點定位在流程中;充分發揮個人的作用,強調員工素質,提倡團隊精神;充分利用技術協調分散與集中的矛盾.應該說,所提倡的觀念和應用原則,對國有企業的升級變革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應用價值.國有企業的薄弱環節,一是製造企業與商品供銷鏈脫節,致使新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後勁不足.二是企業運作不是以業務流程為中心,而是以職能部門為中心,條塊分割,機構大而全,冗員多,責權不清.在金字塔型組織的背後是過多的無效勞動和粗放管理.管理模式受官本位的影響,組織形式按層次劃分,權力遞階分解,封閉而不開放.雖然企業也進行過多輪改革,但距以業務流程重組為中心的徹底變革相距甚遠.脫離業務流程而進行的變革,不可能是本質性的變革,只能是在實質問題的外圍變動,甚至是形式上的變化.這是企業改革難以奏效的症結之一.的實質特徵,還在於它實施的是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特別重視在企業活動中的信息流傳遞,視過程為信息傳輸的過程,視產品為物化的信息,通過發揮現代技術與網路信息的作用,實現企業內外信息的高度共享.共享的基礎是相關信息的一致,有效和相容,其中涉及到數據的轉換,軟體的集成,網路的連接維護和安全.數據不具備惟一性,同一性,完整性和相容性的特徵,就難以實現信息的共享.從我國企業的現狀看,不僅企業間信息難以有效地,及時地溝通,而且同一企業內由於機構設置與職能部門分割,各自為政,數據缺乏透明性,同一性和相容性.沒有有效的信息技術作支持,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實現的升級變革只能流於空談.二,企業實施的條件與時機是一項復雜,系統,新型的管理工程,涉及到企業活動的各個層面,自然要求適合的企業現狀條件來保證.首要的是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運營狀況和企業文化環境.基礎性的管理工作不扎實,基礎數據不準確,甚至常規管理還停留在低級階段,期望通過實施一蹴而就,跳躍到現代企業管理的水平上,是不現實的.應該指出的是,應用將觸及到業務流程的重組,組織機構的變革,信息技術的引入與掌握,涉及到企業各個層面的利害關系,沒有員工的積極參與,很難取得很好的結果.但凡是一場組織變革,定會打破原有的平衡,進入新的不平衡狀態,都會帶來員工觀念的疑慮與行為,習慣上的抵觸.對此,思想工作基礎與企業文化傳統會緩解這種壓力,會縮短不平衡期,加快新平衡態的恢復.人的因素應該作為企業實施的重要因素,通過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參與熱情,保證工作目標的實現和工作程序和規章的實行.引入時機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一般情況下,當企業在低速發展初期,由於各種基礎設施不完備,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基礎數據不齊全不準確,在此基礎上實施成效不會理想,不是的最佳引入期.同樣,當企業產品老化,企業發展進入困難時期,業務活動不正常,員工與企業組織結構不穩定,需要改變或調整發展方向時,也不是引入的最佳時機.只有在企業處於正常快速發展期,且基礎條件完善,領導和員工狀況俱佳.具備了實施的經濟,技術條件和良好的企業人文環境時,才是實施的最佳時期.三,影響成功的關鍵因素及其應用模式1.企業經營現狀,包括企業現存的經營過程,組織結構,信息技術和文化.它全面反映著企業的經營特徵,包括目前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組織結構與技術水平.實質上是實施的物質與文化基礎.企業實施必須進行業務流程重組().對此,有人從的定義出發,強調"重新考慮並徹底重新設計業務流程",提出一張白紙的工作方式.實際上,任何重新徹底的重組也離不開原來流程的基礎作用,只能在原流程功能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簡化綜合,才能構成新的流程.突破性的結果取決於對原工作流程分析的准確,簡化的科學和綜合的完美.一張白紙的工作方式有相對歷史和過程的內涵,代表著企業業務流程變革的方向.另外,作為企業現狀一部分的組織與文化更直接影響著實施的所有技術環節,影響著人們對實施的態度.2.企業經營戰略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不能解決企業的戰略問題.正確,超常的經營戰略,不僅能充分發揮企業的特色與優勢,為新產品開發,市場開拓明確方向,也為發揮的潛能奠定策略依據.3.人員.人是實施的最活躍因素,無論是一般員工對實施的態度,還是項目組的人員構成,人員素質,都直接影響著實施的進程.要通過培訓,交流和明確責任來激發員工支持與參與的熱情.企業高層領導直接參與的實施,親自解決實施中出現的問題,是企業實施是否順利的關鍵.要建立專職人員組成的項
7. 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帶給企業什麼好處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統集中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為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反映時代對企業合理調配資源,最大化地創造社會財富的要求,成為企業在信息時代生存、發展的基石。 當今的社會發展中,電子工業發展的最快,特別是計算機為核心的IT行業發展更為突出,IT行業有別與其他傳統的行業相比較而言 1.專業性 和普通消費品相比,IT行業的產品則顯得很專業,產品的更新換代非常快。和其他工業化產品相比,IT產品則更加接近大眾,近20年來,IT產品的需求一直處於上升勢頭,這個產業也隨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2.規模化經營 IT產品的高利潤時代已經過去了,為了提高盈利水平,IT公司往往是通過擴大規模,同時也就帶來了管理問題,規模化經營和規范化管理已經成為IT公司發展的重要手段。 3.時尚與變化 IT行業的產品變化是最快的,技術上的不斷進步,滿足客戶的時尚化要求,這就要求IT公司能跟上這種變化,產品的多樣性也給經營和管理帶來很多麻煩。 4.業務多樣性 IT公司的業務已經突破傳統意義的銷售模式,增加了很多能夠刺激銷售的業務模式,例如:欠款銷售、賒銷、代銷、DIY或BTO銷售模式、專業的分銷、專賣店、行業銷售等。 這些銷售方式在帶來利益的同時,給管理帶來非常大的難度。 5.周轉速度快 和其他傳統的行業相比,IT行業的銷售周轉速度是最快的,對於運作產品的公司而言,資金周轉的速度一般在7-10天,最短可達3天,這對於有效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經營風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對管理的要求也就高了。 6.分散式管理 分店/分公司是近些年發展過程中的普遍現象,互聯網的技術發展,使得計算機實現遠程聯網,這是能夠推廣使用軟體管理的前提。 7.DIY業務 DIY業務,用戶自己選擇配件進行組裝已經形成了時尚,選擇組裝電腦的客戶具有相當的比例,這就是DIY市場經久不衰的原因。 DIY業務是簡單的生產管理,已經不是簡單的商品銷售問題,增加了管理上的麻煩。 8.返修業務 對於計算配件市場而言,故障率是比較高的,行業的規范就是在保修期之內是可以更換的。由於批量較大,使得管理過程非常復雜,但返修件的管理對公司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9.售後服務 由於IT產品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售後服務就顯得非常重要,同時也是客戶選擇IT公司的重要原則之一。 結論: IT行業的管理和其他行業存在很大差別,比其他傳統行業復雜了很多。返修折款,返點,價保,折扣,對發,代發貨,代收貨,代收款,稅點計算,庫存實時性 多店管理,分部門,人員的考核體系等等,這些都是IT行業的特性所以很公司都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化軟體。 ERP系統的特點及核心內容包括有: ·企業內部管理所需的業務應用系統,主要是指財務、物流、人力資源等核心模塊。 ·物流管理系統採用了製造業的MRP管理思想;FMIS有效地實現了預算管理、業務評估、管理會計、 ABC成本歸集方法等現代基本財務管理方法;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在組織機構設計、崗位管理、薪酬體系 以及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同樣集成了先進的理念。 ·ERP系統是一個在全公司范圍內應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統。數據在各業務系統之間高度共享,所 有源數據只需在某一個系統中輸入一次,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 ·對公司內部業務流程和管理過程進行了優化,主要的業務流程實現了自動化。 ·採用了計算機最新的主流技術和體系結構:B/S、INTERNET體系結構,WINDOWS界面。在能通信 的地方都可以方便地接入到系統中來。 老闆聽完這些新名詞的時候差點沒有暈掉,什麼供應鏈、ERP、電子商務,一夜之間來到自己身邊還真有點招架不住。其實類似這家客戶的企業不在少數,國內的很多中小型企業實施ERP的動因不少是來自於下遊客戶或者上游供應商。 那麼實施ERP究竟有什麼好處呢?很多客戶往往把ERP當成了企業管理的「靈丹妙葯」,結果各執己見,不能從根本上理解實施ERP的好處。 舉例來說:有一家客戶前不久ERP剛剛上線,問老闆:「您覺得實施ERP後貴企業最大的收獲是什麼?」,老闆就說了四個字「查詢」、「報警」,現在老闆要查什麼經營數據,非常方便、准確和快捷,過去需要一兩天知道的數據現在一兩分鍾即可,數據有了,決策就快了和准了。還有一個是「報警」功能,過去企業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只能事後才知道,就像大家都比較擔心身患重病,最好的避免方法是及時到醫院化驗相關的生化指標,企業也是一樣,如果這些數據隨時可以報警出來,就可以避免很多大的損失,如「安全庫存」、「應收仗款比率」等等。 從老闆的角度來看,實施ERP,實施信息化,更多的是可以提升企業的規范化管理水平。沒有系統,你會發現企業現場管理非常混亂,單據滿天飛,有了系統,大家在計算機平台上統一操作,按照統一的流程規范化管理,效率自然大幅度提升。 而從中層管理者來看,實施完ERP後,庫存會降低多少?采購准確率會提高多少?停工待料會降低多少等等。從國際權威的APICS上摘錄的信息可以充分證明實施ERP後的效果。我們就舉一例:庫存問題,對於中國的製造業來說,庫存一直是困擾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問題,要減少庫存就必須先動態准確的知道庫存為多少,否則很難降低庫存。 我們的企業在實施ERP之前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實施ERP給企業帶來什麼好處,何不先問一下自己,目前企業有哪些管理障礙,哪些可以通過信息化解決的,哪些不是信息化解決的范疇?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定下合情合理的目標,後期的實施過程也不會好高騖遠,引發無謂的煩惱。ERP其實就是一套工具,先進的企業需要,落後的企業更是需要! ·集成性、先進性、統一性、完整性、開放性。 ERP能給企業帶來什麼好處 國內很多企業紛紛實施ERP系統,並不代表所有企業的主動性大大提升。一家企業決定實施ERP項目,鮮有是靠中層或者基層幹部推動高層促成的,絕大多數是高層決定後吩咐屬下跟辦。道理很簡單,ERP是徹頭徹尾的「一把手」工程,過去一提到「一把手」工程,認為項目過程中領導負責協調決策即可,從近幾年的項目調查來看,真正的「一把手」工程的定義又增補了新的內容:項目上線後,一把手在日常的工作中親自使用該系統。 剛才提到國內很多企業實施ERP的時候是處於被動的角色,即是被迫實施ERP的。為何呢?舉一個例子,溫州一家客戶年初參加了某國外客戶的供應商大會,回來後突然希望一個月內能實施完ERP,當時筆者很震驚,因為去年一家ERP廠商曾經推動了一年該企業就是紋絲不動,現在怎麼卻是180度大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