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寫圖書漂流策劃書
1.漂書概念的來源
2.開展圖書漂流活動的可行性
3.活動專方案
(1)活動主題
(2)活動時間
(3)主辦單位屬
(4)活動目的
(5)活動口號
5.活動過程:
(1)書的來源
(2)漂流書本裝幀的問題(註:圖書裝幀採用書面名片標記、封3貼漂流標簽及書內蓋章的形式)
(3)關於漂流站點(設定、負責單位、布置和管理規則)
(4)圖書漂流活動的交流方式(網路博客、學生會)
(5)圖書漂流活動的地點
6.啟動儀式
7.其他後續活動
2. 急求!!!關於深圳市讀書月「圖書漂流」活動的廣告語是什麼
1.傳遞知識,讓書香遠播。
2.以書為媒,廣交朋友。
3.好書共享,經濟實惠。
4.傳遞文明,傳遞誠信。
3. 讀書活動主題簡潔名字有哪些
1 、閱讀成長書架
2、飛花令
3、時代讀書會
4、朗讀者
5、百社精薦
6、邂逅經典
7、JIC講堂
8、書房讀書會
9、善讀者
10、詩歌現場
11、親子閱讀會
12、雲間讀書會
13、學習讀書會
14、閱讀小火車
15、傳承經典,好書共讀
16、閱讀漂流瓶
17、愛讀書,愛朗誦
18、閱讀馬拉松
19、讀書修身勵志、永葆為民本色
4. 小月看一本書原計劃每天看16頁十五天看完因為參加讀書漂流活動學校要求六
先算出計劃一天要看幾頁,也就是285除於19=15(頁),然後在算出實際一天所看的頁數,也就是285除於15=19(頁),然後再用實際一天所要看到頁數減去計劃一天所看的頁數,19-15=4(頁)
5. 關於漂流瓶的故事
微信的漂流瓶,我撿到一個來自東莞的漂流瓶,是個長年被丈夫家暴的女人,她說想自殺……
我那時是我第一次在微信玩漂流瓶,看到這個消息心裡真的一緊,就回復她了,讓她放寬心。
剛好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是人感覺最孤獨寂寞的時候,我跟她沒有加好友就這么在瓶里聊了起來,聊以前的種種,後來的變故,這么一聊就是一整夜。
我們往往不會跟親近的人說起的事,卻可以跟一個陌生人聊起,甚至入了心的聊,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體驗。
她跟我分享了她的生活,還有她那個不成氣候的老公,最可憐的是她有一個讀初中的女兒,因為長年看見自己的爸爸打媽媽,性格變得特別內向,也沒有什麼朋友。
我問她為什麼不選擇離婚,她說她在東莞的一個小廠做普工賺不到幾個錢,老公的工資也不高,女兒又要讀書,離了他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最重要的是她娘家人不許她離,只讓忍耐忍耐就過去了。
那時我正處於失業期,身上的錢也所剩無幾了,去漂流瓶可能也只是想跟陌生人吐糟吐糟心裡的郁悶,但對比這個大姐的生活我又覺得自己蠻幸運的了。
此後的幾天里我每到晚上就會去跟這個大姐聊幾句,後來我找到工作了去告訴她,她還讓我好好工作存點錢,以後就算嫁的老公不好也不用因為沒錢而去看他的臉色。
我挺喜歡這個大姐的,所以添加了她的微信,後來除了逢年過節向她祝賀外就再沒有聯系了。
就這樣過去了幾年,她突然發信息告訴我她終於離開了那個打她的男人,女兒也有穩定的工作了,離婚後她就像開了掛一樣,開始健身減肥,一有時間就到處去旅遊,每當看到她發的朋友圈我就好佩服、好羨慕她。
人到中年突然逆轉真的需要下定好大的決心和勇氣,可這位大姐她做到了,我見證她從黃臉婆變為氣質貴婦,給我的視覺沖擊是驚為天人的。
這么勵志的人我一向很欣賞很喜歡的,現在我雖然不常常和她聯系,可她永遠都是我學習的偶像,遇事不必怕,當你下定決心變好時一切都為時不晚。
這是一段起源於微信漂流瓶上的友誼,非常有趣和不可思議,也給了我莫大的心靈安慰,謝謝這個可愛溫暖的大姐,願你一生幸福安康。
6. 讀書漂流瓶是一本書還是每個人飄一本
我從小就是個十足的書迷。但是在我看過的眾多如雲的書中,最讓我手不釋卷的卻是《小童話大智慧》這本童書。
這本書是我今年在託管書架上找到的。這本書原是這里一個學生的,因託管老師見這本書內容精彩、引人入勝、詞句優美,而且內容也是一些教我們如何做人的道理,於是就把這本書選在了書架上,讓大家欣賞,我也看了這本書,的確不假。
我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的封面深深的吸引住了,那淺綠色的封面,那富有藝術魅力的字體,那栩栩如生的畫面……讓我一看就迫不及待的想把它看個透。掀開第一頁,就可以看到作者寫的前言,品讀一下前言,就覺得這本書與眾不同、非同凡響。再掀開第二頁,你就可以把這本書上的故事看個透,那一個個故事名取的真是別具一格,讓你看了就想飽一眼福。這里的每一個故事都被作者用生動的語句寫的與眾不同、引人入勝。那一個個優美的詞句,讓我感覺受益匪淺,好像這些事就出現在自己身邊一樣……就因為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讓我知道了人生的可貴……
它可是我看過的最精彩的一本書,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蘇州服
7. 如何使圖書漂流在學校有效的運行
要使圖書漂流在學校運行的話,那麼就應該做好宣傳工作,一定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個活動,也能夠讓一些贊助商能夠贊助自己,這樣才能夠買一些禮品獎勵給那些參與者,這樣也能夠吸引別人來參加。
8. 用於深圳市讀書月 「圖書漂流」 活動廣告的廣告語
讓我們來分享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