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攀岩要怎麼宣傳
你要思路開闊一下。攀岩你可以宣傳野外拓展訓練的。見下面的資料。將野外拓展訓練改為你的攀岩就好了。。。。。祝好運!!
野外拓展訓練-起源
拓展訓練的早期形式源於二戰時期的海上生存訓練。在戰爭結束後,人們普遍認為這種訓練應保持到和平年代,於是,拓展訓練的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逐漸被推廣開來。訓練對象由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人員等各行業、各類群體;訓練目標由單純的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重要方面。在世界各等地,拓展訓練高級經理人員必須參加的一項訓練。
野外拓展訓練-項目
野外拓展訓練項目
部分經典訓練項目:
信任背摔 空中單杠 空中斷橋 競技攀岩 團 隊 橋 獨 木 橋 高空速降 巨 人 梯 智力電網 盲人方陣 罐 頭 鞋 有軌列車 孤島求生 穿越雷陣 法櫃奇兵 定向越野 抽板過湖 交通阻塞 緬 甸 橋 水上救生 輪環橫渡 人 腳 八 搶濰登陸 越 障 破密碼 核彈危機 鱷 魚 潭 天使之手 捆綁行動 破冰之旅 共同進退 飛越激流 穿越曲徑 宇宙泥漿 翻越泰山 仙 人 指 怪獸過河 水上尋寶 荊棘取水 艱難使命
其他項目:
快艇沖浪 登山探險 出海捕魚 海岸徒步 皮 劃 艇 獨 木 舟
野外生存 高山溯溪 野外露營 篝火晚會
野外拓展訓練-過程
野外拓展訓練
1、團隊熱身。在培訓開始時,團隊熱身活動將有助於加深學員之間的相互了解,消除緊張,建立團隊,以便輕松愉悅的投入到各項培訓活動中去。
2、個人項目。本著心理挑戰最大、體能冒險最小的原則設計,每項活動對受訓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3、團隊項目。團隊項目以改善受訓者的合作意識和受訓集體的團隊精神為目標,通過復雜而艱巨的活動項目,促進學員之間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
4、回顧總結。回顧將幫助學員消化、整理、提升訓練中的體驗,以便達到活動的具體目的。總結,使學員能將培訓的收獲遷移到工作中去,以實現整體培訓目標。
野外拓展訓練-特點
野外拓展訓練
1、 綜合活動性。拓展訓練的所有項目都以體能活動為引導,引發出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交往活動,有明確的操作過程,要求學員全身心的投入。
2、 挑戰極限。拓展訓練的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難度,表現在心理考驗上,需要學員向自己的能力極限挑戰,跨越「極限」。
3、 集體中的個性。拓展訓練實行分組活動,強調集體合作。力圖使每一名學員竭盡全力為集體爭取榮譽,同時從集體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體中顯示個性。
4、 高峰體驗。在克服困難,順利完成課程要求以後,學員能夠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勝利感和自豪感,獲得人生難得的高峰體驗。
5、 自我教育。教員只是在課前把課程的內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項向學員講清楚,活動中一般不進行講述,也不參與討論,充分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即使在課後的總結中,教員只是點到為止,主要讓學員自己來講。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6、 通過拓展訓練,參訓者在如下方面有顯著的提高: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學會關心,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習欣賞、關注和愛護大自然。
野外拓展訓練-目標
利用崇山峻嶺、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活動,使學員在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過程中,達到「磨練意志、完善人格、挑戰自我、熔煉團隊」目的的一種訓練形式。
遠離都市喧嘩,走進山河大地的懷抱,回歸自然原始的感動,舞動沉寂已久的生命活力;消除隔膜,拉近感情;通過創造相互表現和接受意見的氛圍,培養隊員的團隊協作精神、集體工作方法、組織學習能力和溝通技巧,找到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增強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培養自信心和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面對壓力和在困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通過盡力付出而獲得成功的感受,認清自我,超越自我,增強體質,磨練意志,陶冶情操,放鬆身心,思考問題,加強隊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認清人與自然的關系,關心環境保護,熱愛大自然。
野外拓展訓練-作用
通過兩天或三天的戶外拓展訓練和海上項目,可以使學員在培訓活動中完全打破界限,充分融合,在完全不同於「日常的環境中」,充分激發學員的心理潛能,突破心理極限,挑戰自我。在團隊氛圍中體驗相互關心、相互協作、相互信任和相互鼓舞的團隊合作精神,從而使學員通過活動而感知「合作」對於個人、團隊、企業的作用;另外通過野外培訓讓大家共同處在同一個環境,讓同伴更了解您,通過一系列的培訓活動的接觸而進一步加深彼此的感情聯系,同時能通過野外穿越等經歷而體驗與您的同伴同舟共濟的感動。通過豐富的娛樂活動和精彩的煙花篝火晚會,在兩天培訓課程的基礎上,使學員之間的感情得到進一步升華。1、了解企業文化,建立員工的歸屬感;2、建立良好的同事關系;3、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4、培養積極進取的心態。
野外拓展訓練-比較
傳統學習體驗式學習
過去的記憶即時的感受
記憶領悟和體認
自主學習團隊學習
注重知識、技能注重觀念、態度
無接觸直接接觸
單一刺激高峰體驗
以教師為中心以學員為中心
標准化學習個性化學習
理論化現實化
強調學強調做中學
B. 登山的口號有哪些
1、情系華誕挑紅綾,夢回寧金綻青鋒。
2、向著愛的山峰努力攀登。
3、登山望海,海納百川。
4、再也不想坐著等春天啦!
5、呼吸新鮮的空氣,強健我們的身體。
6、登幸福山頂,尋初春情懷。
7、挑戰新高,獻禮中華。
8、威·動海內;海·納百川;登·峰造極;山·容海納;協·力齊心;會·友怡情。
9、登山我為峰,心暢自然通。
10、山高我為峰,登協快樂行。
11、健康步步高。
12、海到無邊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13、手牽手體驗登山樂趣,心連心共享健康生活。
14、相識、牽手,共同走進愛的港灣。
15、逃出喧鬧的城市,回歸幽靜的自然。
1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7、挑戰與突破並納,寧金與祖國同輝。
18、健康生活每一天。
19、與綠色為伍,與自然相伴。
20、登高望遠、山秀水清、攜(協)手同行、匯(會)聚頂峰。
C. 登山者說的名言
1、堅持者能在命運風暴中奮斗。
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有志者事竟成。
4、耐心之樹,結黃金之果。
5、百敗而其志不折。
6、失敗是塊磨刀石。
7、忍耐和堅持是痛苦的,但它會逐給你好處。
8、駱駝走得慢,但終能走到目的地。
9、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10、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才完成的。
11、成功是一段路程,而非終點,所以只要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一切順利,便是成功。
12、毅力是永久的享受。
13、斧頭雖小,但經歷多次劈砍,終能將一棵最堅硬的橡樹砍刀。
14、不經歷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
15、看日出必須守到拂曉
D. 有哪些適合爬山時發的朋友圈文案
1、淺淺花開料峭風,苦無妖色畫難工,十分不肯精神露,留與他時著子紅。
2、這些可愛的野花,象徵著那些經受巨大打擊卻依舊勇往直前的人。
3、小野花也能開出芬芳的詩意,小石頭也變幻出想要的樣子。簡單的擺弄,就能擺出心中想要的樣子。一頁,一花,一瓶,一石頭,皆情意。
4、美景留不住,花開一樣繽紛傾心。
5、自家良田無心耕,一心只想采野花。
6、餘生不短不長,猶能看見花開。
7、早春暮春,酒暖花生。
E. 那句有名登山者說的「因為山在那裡」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那麼有名
紐西蘭有位希拉里一輩子的事業就是登山不止,有人不理解問他:「你為什麼登山?」希拉里風趣地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這就是答案?這也是答案?
是的。對於希拉里來說,這肯定就是答案。
對於許多人來說,如果這也真的就是答案,人生一定活得像希拉里一樣風趣、灑脫、明亮:因為山在那裡,所以我就去登;因為這件事在那裡,所以我就去做。
著名的圍棋高手世界冠軍曹薰鉉不知與希拉里是不是認識,不管認不認識,絕對應該算是希拉里的知音,他知道了希拉里的故事,為希拉里寫文章闡釋道:「仙和俗的區分何在?答案很簡單,不過是在人字邊上加個山字和谷字的區別。換句話說,人登山成仙,下山即成俗人。」真是高妙呀。
讀完曹薰鉉這句話,真就看到了英雄相知相惜的情愫在里頭了。
我們做事前總愛問人或問己:給我一個做這件事的理由?做一件事非要有一個充滿功利心的世俗的理由不可。不然就不做,或者認為不值得去做。
世界因此變得如此的復雜,人心因此變得如此的復雜,難以捉摸了。
對此,冰心老人有她自己將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練人生經驗總結出來的辦法,她說:「如果你簡單,那麼這個世界也就簡單。」
初讀到這句話,讓我無比的欣喜,忽然感到得著了解脫,一身輕松。
那時我正處在種種復雜尷尬的人際關系中,感到這個世界充滿了陰謀、傾軋,充滿了陷阱、險惡。
其實上這個世界確實有很多的陰謀、傾軋、陷阱和險惡,但是更多的還是來自我們的臆想,更多的還是因為我們用了陰暗的心來面對人面對這個世界。
自從讀了冰心老人的話後,我就嘗試著像冰心老人那樣看問題簡單一點,對人單純一點。
漸漸地我發現,原來,你用單純的心對待的那個人其實也是有顆單純的心的,其實也是很願意用一顆單純的心來回報單純的人的。
這使我對人生對社會覺得莫大的喜慰,從此再也沒有感到人際關系的那種令我無所措足的復雜尷尬了。
當然,盡管我要求自己做一個單純的純凈的簡單的人,我知道,我遠還沒有做到。
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像希拉里那樣,對別人的問話坦然地回答道:因為山在那裡。
F. 登山成功者的故事
有兩個登山者,讓人溫暖而心動。
一個叫野口健,是個日本小夥子,他在16歲時,就登上了勃朗峰,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創下了征服七大洲最高峰最年輕登山者的世界紀錄。
作為登山者,攀登與征服每一座山峰是最大的榮耀,但野口健卻是個例外。從2000年起,野口健開始了在珠穆朗瑪峰撿垃圾的工作,他一邊登山,一邊清理其他登山者留下的垃圾。6年多時間里,他從珠峰上總共撿回了9噸垃圾。
當其他登山者為夢想與榮譽向珠峰頂端攀登時,他卻選擇背著別人丟棄的垃圾走向山下。野口健的想法很簡單,登山者扔掉的垃圾正破壞著珠峰的環境,自己多背些垃圾下山就能讓它變得干凈些。
另一個人叫梅根,是加拿大某航空公司的女職員。梅根酷愛登山,她最大的夢想是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2007年5月21日,梅根的夢想即將成為現實,因為她已經成功攀登到8500米的高度,望著不遠處的頂點,梅根激動而興奮。但就在這時,她發現了躺在山坡上、已經奄奄一息的尼泊爾女登山者比斯塔。
此刻,比斯塔隨身攜帶的氧氣即將用盡,人也漸漸昏迷,只剩下微弱的呼救聲。而她所處的位置是珠峰最著名的「死亡地帶」,這里空氣稀薄、風力強勁,坡面布滿了危險的冰層。關鍵時刻,梅根望瞭望近在咫尺的頂峰,毅然做出抉擇:下山!她冒著生命危險,救起比斯塔,走向山下。
用了整整12個小時,直到當天晚上9點,她才把比斯塔送到了7500米處的3號營地。由於治療及時,比斯塔只是兩根手指和幾根腳趾被凍傷而已。
我不關注登山活動,也從沒有聽說過野口健與梅根這兩個人。讓我溫暖心動的,不是這兩個登山者的輝煌與榮譽,而是他們從高處走向山下的故事:一個背下了9噸垃圾,另一個背下了一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G. 關於登山活動的內容
樓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決問題祝願你天天快樂你想組織登山活動 可以建議你些登山簡報簡報
簡報是指我們日常就一個題目而簡單向聽眾簡述報告內容的過程。今日的簡報中,簡報軟體都不可或缺。Microsoft PowerPoint、Harvard Graphics或Lotus Freelance都是很常用的簡報軟體。但當我們要表述一些復雜的圖表,而這些軟體的有限功能未能有效幫助我們,就要藉助Adobe Illustrator之類的專業軟體來輔助製作。
簡報的架構
要做一個好的簡報,可以依從下列四個步驟:
●計劃:了解你的聽眾,如他們的背景、需要、甚至演講的地點。對小學生作的簡報,要活潑簡明;對大學生作的簡報,要清楚而不含糊。在會議室作簡報,可以講得快一點;在學校的禮堂簡報,因為迴音的影響而要慢慢講。當時間不夠,就要對內容有所刪減。所以要事前計劃可以怎樣放棄而不會遺漏最重要的內容。
●准備:先設立主題,然後是這個簡報的各個目的;之後開始寫大綱、銜蓋的范圍。簡報應該鼓勵講者和聽眾的互動,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並鼓勵他們作出回應。
●發表:現今發表簡報,都會藉助簡報軟體,而很少印出或手寫投映片,所以在發表時要好好熟習。避免在簡報上引入過量的動畫,以免聽眾分神。如果簡報內容對聽眾很重要,可以考慮把講稿放在每一張投映片的筆記欄內,並把全份投映片連同筆記列印交與聽眾。
●檢討:很多時我們做簡報後,都需要向另一班聽眾重覆。因此,賽後檢討非常重要,以使下一次簡報時可以做得更好。
有用的道具
●瀑布圖:圖的Y軸表示100%的市場佔有率。這種圖會把市場佔有率由大至小,順序以棒型圖枚舉。
●BCG矩陣:一般的本科課程只會簡單講BCG矩陣的四個方格所代表的意思,但其實這個圖並非固定,反而我們可以從圖里看出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從而扭轉形勢。
●SWOT分析:SWOT分析的好處是簡明清楚,每一項都詳列,有助決策。
簡報要避免的地方
●字體要夠大。太細的話,擺出來也沒有人可以看到,就失去了意義。
●切忌在簡報內插入表格,特別是資產損益表之類的表格。沒有人有心機去細閱每一行細字所表達的內容。
●切忌貪心,在每一版塞入太多內容。每一版內最多放四、五行。太多的話,也最多分成兩版或三版表示。要是你發覺你的內容超過三版,那表示你的簡報不夠簡潔。
作為公文的「簡報」:
一、概念
簡報是各行政機關之間用來下情上報、上情下達和互通情況、交流信息的一個文種,是信息類公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種。它是一種機關文書。
二、作用
1、反映情況。通過簡報,可以將工作進展情況以及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及時反映給各級決策機關,使決策機關了解下情,為決策機關制定政策、指導工作提供參考。
2、交流經驗。簡報體現了領導機關的一定指導能力,通過組織交流,可以提供情況、借鑒經驗、吸取教訓,這樣對工作有指導和推動作用。
3、傳播信息。簡報本身即是一種信息載體,可以使各級機關及從事行政工作的人互相了解情況,吸收經驗、學習先進、改進工作。
三、簡報種類
可分為三種類型:
1、工作情況簡報。主要用於反映工作中的動態和一般工作進展情況,
2、經驗交流簡報。專門用來簡要介紹一些工作經驗的簡報。
3、會議簡報。在某一會議召開期間,為交流代表觀點、反映會議動態而縮寫的簡報。
四、簡報的格式結構
簡報的種類盡管很多,但其結構卻不無共同之處,一般都包括報頭、標題、正文和報尾四個部分。有些還由編者配加按語,成為五個組成部分。
簡報一般都有固定的報頭,包括簡報的名稱、期號、編發單位和發行日期。
1、簡報名稱印在簡報第一頁上方的正中處,為了醒目起見,字型大小易大,盡可能用套紅印刷。
2、期號位置在簡報名稱的正下方,一般按年度依次排列期號,有的還可以標出累計的總期號。屬於「增刊」的期號,要單獨編排,不能與「正刊」期號混編。
3、編發單位,應標明全稱,位置在期號的左下方。
4、發行日期,以領導簽發日期為准,應標明具體的年、月、日,位置在期號的右下方。
報頭部分與標題和正文之間,一般都用一條粗線攔開。
有些簡報根據需要,還應標明密級,如「內部參閱」、「秘密」、「機密」、「絕密」等,位置在簡報名稱的左上方。
報尾部分應包括簡報的報、送、發單位。報,指簡報呈報的上級單位,送,指簡報送往的同級單位或不相隸屬的單位,發,指簡報發放的下級單位。如果簡報的報、送、發單位是固定的,而又要臨時增加發放單位,一般還應註明「本期增發×××(單位)」。報尾還應包括本期簡報的印刷份數,以便於管理、查對。報尾部分印在簡報末頁的下端。
H. 次洛的人物專訪
次洛:大家好,我是次洛。
記者:大家好,我們現在看到笑的這么開心的其實是我們火炬上珠峰隊伍的教練,他叫次洛,但是很多人都叫他老爺。次洛老師,大家為什麼叫你老爺啊?
次洛:這個已經很早了,因為有一次我們登珠峰的時候,是大連的大劉提的,我們去撤營的時候,我的冰鋯留在次依,那個時候雪特別厚,冰鋯上面粘的雪特別多,剛開始大劉敲了,我提醒他說敲一下,後來大劉就很主動的說老爺,抬一下,開始敲雪了,然後就開始叫老爺。
記者:然後大家就都叫你老爺是嗎?
次洛:對。
記者:你是第一個登頂珠峰的在校大學生,而且當時第一次登頂就是獨立完成的,是這樣嗎?
次洛:那是我們中斯聯合攀登珠峰,不是獨立的,只不過最後登頂的時候中方隊員就我一個人而已。
記者:這次我們火炬上珠峰隊伍里邊有九個都是大學生,你覺得他們表現怎麼樣?
次洛:再加三個吧,北京體育大學還有三個,他們九個是漢族隊員,他們從去年的表現來說都挺好的,其中有兩個登頂的重要的,還有一個到旗艦隊的,在內地裡面,不管是在校大學生,也是那種戶外愛好運動員裡面他們都是佼佼者,但是跟專業的西藏隊比的話還差一點。
記者:您覺得現在高校登山愛好者跟你們有什麼不同嗎?
次洛:我們是97、98年高校登山活動相對來說次數比較少,他們參加這個活動跟我97年、98年參加的那個活動差不多,機遇好,登山有這樣一個比較好的機遇也是比較難得,現在高山登山活動特別活躍,他們每次做的登山報告書比我們還專業,還豐富。因為在網上也好,雜志也好,很多登山資料都是高校登山活動他們做的。
記者:所以對登山活動的普及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次洛:對,現在旅遊局劉主席也特別重視高校登山活動。
記者:這次登頂火炬手的選拔有哪些具體指標嗎?
次洛:這個指標早就已經公布過了,所有參加集訓活動的都是合格的火炬選手。
記者:都有很多的指標。目前表現最突出的您覺得是哪幾位隊員?
次洛:現在因為今年的測試活動中都表現的挺好,也是可能各種原因吧,到達7790。這個不是很突出,差別不是很大。
記者:大家都差不多。
次洛:嗯。
記者:您當年在校大學生登頂之後第一批到現在您已經第四次登珠峰了吧?
次洛:第三次。
記者:您是一個很有經驗、成熟的登山隊員了,您覺得這次任務跟以往有什麼最大的不同?
次洛:這個一看名字就知道了,因為這次火炬傳遞,是一個特別大的任務,第一個,首先簡單講它是一個任務,第二,它是跟其他登山活動可能都不一樣,每個人心裏面,為什麼那麼多人積極參與這個活動,都是每個登山隊員的夢想吧。
記者:老隊員在訓練方面已經特別成熟了,作為教練,在他們訓練方面有沒有什麼特殊的?
次洛:訓練的這種,完全從體能,還有耐力,爆發力、速度這些方面,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多的,因為在訓練過程中,比較強調的是自我調整,因為他們像高校也好,像西藏登山學校也好,西藏登山隊也好,每年都有那麼多活動,每次登山之前都是他們自己訓練的,訓練內容基本上都差不多,但是我要強調的是他們在訓練過程中能有一個自我調節的能力,而且是在訓練過程中其實就是訓練一個人的作風和一種習慣,點點滴滴養成一種習慣的話,山上就會自己好過一些。
記者:這次我們到了珠峰,明年再登珠峰的時候,您還是教練嗎,還是會作為隊員?
次洛:一切聽從安排。
記者:現在你們教練其實也在做一些積極的准備,如果上面安排的話,如果領導安排的話,你們也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次洛:對,因為在訓練過程中,我們第一個是安排訓練項目,但是真正實施過程中,我們跟隊員一樣,有時候可能比隊員很苛刻一些。
記者:因為你們要以身作則。
次洛:對。
記者:因為我們知道你是特別受女孩子歡迎的,人緣特別好,您覺得是不是做您的妻子也會付出很多艱辛和不容易?
次洛:那肯定是的,不光是我,作為一個登山者的妻子我覺得都應該是一樣的。
記者:老是在家等丈夫回來?
次洛:對,一個是他出山次數,跟一些比較忙的人一樣,可能更多的是擔心吧。
記者:你一般登山的時候,太太會怎麼叮囑你?
次洛:剛開始可能比較擔心,因為以前的登山性質和現在也不一樣,現在裝備也好,科技方面,比如說宣傳,比如以前到了大本營,基本上連電話都通不了,現在電話也有,網路也有,相對來說差不多好象沒有以前那種感覺了,通訊什麼都發達了以後,每天都能夠聯絡信息,可能心裡比較踏實一些。
I. 登山者正能量的語句
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高度」,義大利登山運動員米什尼竟能不帶氧氣瓶成功登頂珠峰。有記者問他有什麼特異功能,米什尼回答,他的肺絕不是禿鷲的肺,秘訣只有一個:在8000米高度之上,每走一步都要停下來,深呼吸20次,直到吸足氧氣再走。
人生如登山。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要懂得快與慢的辯證法。
有時,走得快並不表明走得好,走得到終點。
有時,走得快只能保持一段路程,「全程高速」幾乎不可能。
因此,走人生之路,必然也是起起伏伏,快快慢慢,甚至要時刻保持「停下來」的心理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