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析一下小米和魅族品牌營銷的優劣勢 詳細一點
魅族是後起之秀。因為小米開始使用飢餓營銷,贏得了很多米粉。主打價格優勢,性價比非常高。之後魅族也學習了小米營銷方式,效果還是不錯。
現在各大廠商都嘗試延伸品牌做手機,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比如360,聯想,樂視,海爾等知名企業紛紛推出自己旗下的智能手機,殊不知現在手機界現在已經趨向飽和,機智的小米早看清楚這一點,所以重心也沒有完全放在手機營銷及開發上。當小米已經已經知道這一點的,很多廠商卻來復制小米的飢餓營銷,雖然在短期內,效果確實不錯,那也是曇花一現。
其實很多廠商殊不知做好自己原來的品牌專業領域才是最好的選擇,就拿聯想來說。本來在電腦行業銷量第一,就應該做好電腦。延伸做手機只會加重企業運行負擔,更何況手機行業已有霸主,蘋果,三星,小米等。
其實品牌延伸並不是說不好,只是在這個時代延伸並品牌做手機並不合適。說到這里我們來談談魅族,現在魅族確實來說,也是在用心做手機,也很上進。各種性價比超值的手機不斷推出,但是卻忽略了一件事情,是否考慮到企業的利潤。從各大媒體平台的魅族投入的廣告,我相信花費也並不小,所以本人估計可盈利利潤並不怎麼高。
還有是否為自己以後長遠發展考慮,不止是人不要迷失自我,企業也一樣。所以需要時候反觀市場及格局變化。
B. 小米線下營銷與線上營銷相比有何優勢
1、小米團隊「少而精」
小米團隊採取「小而精」的模式,「小」是指團隊的人數少,精減團隊,「精」是指專注只做一兩款產品,把單款產品的量做大,從而分攤每台手機的研發成本。
2、拒絕傳統的零售、線下渠道
單獨通過電子商務渠道來出售手機,避免了零售環節和線下渠道的資金付出,從而手機可以以接近成本價出售。
3、基本「零」市場費用
小米基本避免了傳統的廣告宣傳方式,主要通過社交媒體作為宣傳手段,構建社區平台和消費者參與,採用口碑宣傳的方式,省去了大筆的市場費用。
小米手機「低價高配」,盈利模式是什麼?
小米和傳統的手機公司不同,小米看重並不是硬體上的利潤,而是整個長期經常性收入,以及其它高利潤產品收入,即軟體生態系統和智能家居設備產品。因此,小米要做的就是提高用戶量,從而帶動其它營收。
尤其在軟體方面,小米的MIUI操作系統是基於安卓的分支版本,小米加入自家的MIUI游戲、Mi生活、MIUI字典等服務,不存在谷歌需要從中抽成的現象,反而小米可以通過其用戶購買小米設備從而使用其服務來收取利潤。
小米手機商業模式調整迫在眉睫
為了迅速開拓低端智能機市場,並以此迅速提升其市場佔有率,2013年小米推出針對低端市場的紅米系列,從而出貨量及市場份額不斷攀升。而新機型發布也從簡單的一年僅有兩三款機型發布,到2016年最多一年發布機型多達十款以上。然而,2016年卻未能在多機型的支持下有所增長,全球出貨量不足5000萬部,市場份額僅有3.4%。因此,小米從16年開始走下坡路,也正因為這樣,小米的經營戰略的轉變迫在眉睫。
隨著手機市場的變遷, OPPO、vivo的崛起以及客戶消費喜好的變化,使得小米不得不改變原本引以為傲的銷售模式。
2011-2016年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及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旭日大數據
今年線下渠道布局初見成效?
首先從渠道方面來看,或許受到OPPO、vivo成功的啟發,小米今年的主要任務是迅速布局線下渠道。小米從原本單一的電商模式轉換到目前線上結合線下渠道的方式,截止今年7月,國內的」小米之家」接近150家,預計今年年底將達到200家,2020年達到1000家。而按目前情況看,」小米之家」的每天的坪效能達到26萬元,業內僅次於蘋果的40萬元。而二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出現大逆轉和」小米之家」的布局起到重大作用,
然而,」小米之家」的和普通的手機線下渠道店還有所區別,」小米之家」的銷售和服務結合在一起,並且更看重服務。主要通過產品體驗和購買體驗作為最大特色,整體購物感受更優於OPPO、vivo等傳統的線下門店,更類似於蘋果體驗店。除此之外,小米手機還入駐了蘇寧、國美等大型賣場。雖然在門店普及方面無法做到OPPO、vivo如此廣泛,但也成功吸引了鍾愛產品體驗的消費者。
而針對偏遠地區,」小米之家」或許暫時無法覆蓋。為了增加小米在小縣城甚至鄉鎮的知名度以及普及率,小米欲通過「小米小店」採取直供模式,砍掉中間多層經銷商,讓生產商直接對接零售商。針對不同地區採取因地制宜的方式,鼓勵店主自主創新。然而,該種方式的成效還有待考究。
廣告代言大量來襲,小米也開始投廣告了
小米一直以來皆採取口碑宣傳的方式,鮮有投放廣告。然而,在OPPO、vivo的強烈勢下,小米也大量投起了廣告,從請吳秀波、劉詩詩、劉昊然共同代言紅米PRO,到請梁朝偉代言小米 Note2,邀請日本男團拍攝小米之家宣傳片,還耗資4457萬將小米MIX廣告推上春晚黃金廣告位,小米6冠名奇葩說等節目,雷軍甚至親自參加奇葩說節目,廣告曝光率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也說明小米在近一年內耗資巨額投放廣告以增加曝光率。
小米渠道廣告大額支出,小米手機依舊能低價嗎?
小米手機一直以來給用戶的印象都是高性價比,如果大規模的擴張線下渠道,請大量明星代言,並大量投放節目廣告,難免會造成高昂的渠道費用,小米手機還能依舊低價的到底嗎?
其實,小米或許想通過線上流量帶動線下的方式,線下店面除了小米手機體驗外,裡面展示的產品還包括小米耳機、小米充電寶、小米手環等高利潤周邊產品,而小米手機的供應卻很少,估計每天26萬的坪效裡面就包含不少周邊產品的銷售額。除此之外,小米之家的線下店面還起到宣傳作用,頻繁出現在消費者視野。
總而言之,通過小米之家銷售手機並不是小米的用意,也並不適合小米的經營模式,而其它小米產品才是小米彌補線下渠道支出並盈利的方式。然而,在手機價格方面,如果小米採取提升價格來維持利潤估計會流失一部分追求其高性價比的「米粉」。在這手機市場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小米估計不會採取提升價格的方式維持利潤。
C. 小米手機公眾號有什麼營銷創意和亮點
小米手機從研發開始就不缺少新聞,從與魅族的創意之爭,到成本真相專再到斷貨嫌疑,屬再到小米手機出現的各種問題,各種報道和猜測都把小米機推到聚光燈下,而小米官方卻不急於對其加以澄清和辟謠,任由網路上發起一輪又一輪口水戰。
D. 小米雷軍創業的經驗之談:產品與營銷哪個更重要
小米手機是最近幾年來最暢銷的一款國產手機之一,它的品牌憑空崛起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到底小米背後隱藏網路營銷手段,小米手機的品牌價值塑造方法:
微博
微博是如今人氣非常高的一個互動平台,在小米還沒出名之時,他每天都會以各種方式先吸引到一定量的粉絲聚集在一起,然後通過他微博龐大的粉絲軍團,在發布新產品測評時都會放上微博,讓消費者快速關注的小米手機這個品牌。而且小米經常在微博上面舉辦活動,讓更多的人紛紛轉發微博,這樣消費者的品牌意識漸漸的樹立起來。
論壇社區
論壇作為一個龐大的交流社區,互動是自然必不可少的地方。特別是一些手機愛好者,經常會逛一些手機論壇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為此小米的團隊就在這些論壇中與壇友技術互動和發測評帖子來推薦這款手機。
高級文案
想做好一款產品的品牌推廣,讓消費者建立到品牌意識,高端的文案寫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篇好的軟文,能讓很多人去轉發和閱讀,從而來帶動消費者對小米手機的品牌認知。
手機測評
通過對一些IT、數碼媒體的門戶網站進行投放測評軟文,對該手機的功能、性價比等等的數據進行介紹,並且在評論方面做到一片贊美之詞,讓消費者的觀念停留在好的基礎上。
水軍
每一次成功的網路營銷,水軍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主力軍。小米在每一次測評或者新產品發布時,都有大量的水軍在下方評論或者轉發,提高產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飢餓營銷
這一點才是小米網路營銷的關鍵點,原先在小米手機積累到一定人氣的時候,小米果斷採取了飢餓營銷的模式。導致了一群小米粉絲在搶小米,搶到的人會在空間、論壇、微博上來分享搶到的手機。這樣一來,好奇者往往都會在關注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手機產品,居然要去「搶」,這無疑又給小米手機做了一個活生生的廣告。
E. 小米營銷策略
小米營銷策略:飢餓營銷。
小米手機策略:
小米手機供貨緊張,在一個月份只有一萬兩千人才能拿到真機。對於小米手機供貨緊張的問題,雷軍曾對外表示,大量高端定製器件在生產環節很復雜,一時難以滿足用戶們的需求。
而對於小米手機供貨緊張,我們都知道這是雷軍的飢餓營銷,要知道小米手機上市之初,按照小米科技之前發出的公告,首批預定小米手機的用戶將根據排位順序支付,完成支付-發貨-收貨流程。
小米手機定價1999利潤不多,這個定價也只是為了吸引別人的關注。等大家都關注小米手機的時候,小米手機再來個供貨不足。當時,在小米論壇上很多網友在求預定號的相關貼子,這樣看來,飢餓營銷作用算是達到了,小米公司做好了前期的大肆宣傳,等大家有興趣想購買時,小米手機就宣布供貨不足。
(5)小米的產品和營銷擴展閱讀:
營銷原理:飢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表面上,飢餓營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後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象,從而提高售價,賺取利潤。
最終目的:飢餓營銷的最終作用不僅僅是為了調高價格,更是為了對品牌產生高額的附加價值,從而為品牌樹立起高價值的形象。
因素:「飢餓營銷」與市場競爭度、消費者成熟度和產品的替代性三大因素有關。也就是說,在市場競爭不充分、消費者心態不夠成熟、產品綜合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較強的情況下,「飢餓營銷」才能較好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