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的傳染病有哪些
甲類傳染病(霍亂、鼠疫)、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方式向屬地疾控中心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同時,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1)傳染病報告網路直報培訓擴展閱讀
管理制度
疫情管理、直報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技術指導文件,嚴格按要求進行該院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
報告的方式:本單位的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路直報,並按要求進行電話報告。
報告的程序:傳染病病例的報告由首診醫生或其它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報告卡(按要求電話報告)—>疫情管理人員收卡、登記—>網路直報(需電話報告縣CDC的按要求報告)。
『貳』 傳染病的報告時限
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到無網路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後,應於2小時內通過網路直報。
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報告。
『叄』 如何規范管理傳染病網路直報帳戶
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到無網路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後,應於2小時內通過網路直報。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報告。
『肆』 我國傳染病網路直報屬於A主動檢測B被動檢測C常規檢測D哨崗檢測多選題
我國傳染病網路直報屬於被動監測。
下級單位常規向上級機構報告監測數據和資料,而上級單位被動接受,稱為被動監測。
中國傳染病網路報告系統是各級醫療機構將發現的我國法定傳染病患者或疑似者通過該網路進行報告的系統。
責任報告人填寫報告卡,交責任報告單位的疫情管理員,核實確認後直接報傳染病報告系統,縣級疾控中心及時對轄區內上報的報告卡進行審核,對有問題的報告卡向責任報告單位質詢和調查。所以,中國傳染病網路報告系統屬於被動監測。
(4)傳染病報告網路直報培訓擴展閱讀:
中國傳染病網路報告系統業務數據,以法定傳染病報告為主。報告內容包括:責任報告單位、地區名稱及編碼、人口/社會/經濟學資料、自然地理資料、傳染病個案資料、傳染病漏查調查資料。
同時,採集數據還包括個案調查表和專項調查表。根據實施情況分析為常規監測報告,不明原因疾病監測,防災疫情監測報告和突發疫情監測報告。
業務功能大致分為傳染病報告卡直報、傳染病報告卡核查、傳染病報告卡統計、傳染病報告卡定製查詢、傳染病報告卡轉院處理5個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