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登陸中國律師培訓網
新律師:省份首字母加職業證號,密碼:執業證後六位;實習人員:實習人員登錄培訓本網站的用戶名為:「省份首寫字母+s+實習證號碼
『貳』 北京青年律師學習的途徑有哪些
二、您認為青年律師的案源在哪裡,如何獲得案源?這是個大問題,很難說得清楚。那天在政法網路學堂青年律師案源研討會上,限於時間我只談了幾個綱目,沒有。我認為青年律師要為自己的目標做一個較為科學的設計,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亂碰。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的目標可以有不同的設計,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途徑可供參考。1.選擇一個有名氣的大所,接受規范化的系統的素質訓練。大的律師事務所一般都比較規范,對律師要求較嚴格,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後,你就知道怎樣做案子了。除此之外,大所是你一個好的平台。因大所在社會上有影響,名聲在外,除培養基本素質外,還可為你揚名。經過幾年之後,待你羽毛豐滿了,就可以闖盪江湖了。在大所你別指望掙大錢,只要學到本事就不愁日後沒錢賺。現在律所選人的標准不是看你有多高的學歷,有什麼學位,首先是看人品。所謂人品,就是人的品質,從道德層面上講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如果耍小聰明、挖空心思算計別人,那是不成的。律師這個群體都是精英,你精,還有比你精的,最後還是算計了自己。《紅樓夢》里有一句詩:「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第二,要勤奮。在大所給老律師當助理,要有敬業精神。哪個老律師都喜歡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人。譬如開庭前,協助老律師進行調查,搜集證據,整理證據目錄,並能勤於思考,向老律師適時提出你的真知灼見;庭後整理庭審筆錄、替老律師把代理詞或辯護詞整理得井井有條,並將案卷歸檔。每一個案件或開一次庭都是學習的好機會,注意吸取老律師的長處,久而久之,與老同志關系融洽了,老同志是會善待你的。古人講,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如只知索取,嫌薪水少,不知奉獻,整天萎靡不振、懶洋洋的,誰也不會喜歡的。第三是要有智慧,也就是要聰明一點。做律師這一行比做法官、檢察官難,法官、檢察官無生活壓力,案雖有期限,但不是硬指標,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搪塞過去,更為主要的是他們手裡有公權力,可以隨心所欲,你看時下司法部門的法律文書就知道他們的水平和能力,他們不用說理、以理服人,決斷式的霸王式的論斷就可以讓一方敗訴,一方勝訴。而律師則不然,不但要有智慧,而且要有大智慧才行,一個案件到手,要把法律關系搞清楚,有的案件比較復雜,有多個法律關系,你都要一一理清,然後選中切入點,這就需要把你學到的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這種結合就是智慧。除了案件本身之外,還要懂得社交,社交也需要智慧,這些我就不啰嗦了。總的來講,不能鑽牛角尖,不能太笨,否則你在哪個所都不會受歡迎。2.選擇一個有實力的、小的律師事務所。大所有大所的優點,但也有缺點和不足。一般大所是團隊作業,案件類型單一,比如搞企業兼並重組的就搞企業兼並重組,搞非訴的就專門搞非訴,這樣案的面較窄,不利於你以後獨闖江湖。並且大所的大律師也比較高傲,不容易接近,想得到手把手的教導是不容易的。而小所則不然,人少,很容易和老律師接觸,進所之後,要拜師,無論哪一行,都要先向老律師和有經驗的律師學習,這是案的初步。唱戲的基本功是手眼身法步,學當律師也離不開這幾樣,只是內涵不同罷了。對律師而言,手,即勤於動手,眼是指要有眼力,即是學老師的分析案情的眼光,且自己要有眼力見兒,想師傅之所想,急師傅之所急。俗話說:不打勤、不打懶,專打沒長眼睛的。所謂身,即不管大小案件都要身體力行,多去參加庭審活動,協助老律師作好庭審筆錄,並及時整理成文,供師傅修改。所謂法,即指法,除了吸取老律師的長處之外,認真研究分析案情,給老律師出出主意、想想法,老律師(我指的是比較成功的老律師)並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樣樣都好,但未考慮成熟的點子不要亂提,更不能老提,那樣容易遭到老律師反感。所謂步,就是要有方法和步驟。小所里各類案件都有,這就給了你磨練的機會。我認為青年律師入行之後,先不要搞專業化,那樣知識面太窄。這如同學習法學基礎理論一樣,先打好「築基」的功夫,待積累了一定的案經驗之後,再選擇一個熱門的或喜歡的專業領域,如債法、物權法、公司法、專利法等。另外,錢列陽律師講過,小所給你出錯的機會,你碰的壁多了,就積累了經驗。任何一個外科醫生都必然經過很多失誤的階段,律師也是一樣,沒有失敗,哪有成功之理?另外,我還想提醒一些青年同仁,不要有了一些資本原始積累之後覺得翅膀硬了,就想跳槽,掙大錢。當然跳槽是選擇的自由,但要慎之又慎。跳得好,可一帆風順,跳不好,就搞得人仰馬翻。我認識的一位青年律師,在京三年跳了四次槽,剛開始在老律師的關照下,每年能賺十萬八萬,現在連吃飯的錢都掙不來。你說,這是不是律師的悲哀?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應該知恩圖報,不能過河拆橋。我從業二十七年了,在這方面的感觸是很深的,須知你跳槽對老律師是有傷害的,不僅僅是我,在這次學堂青年律師案源研討會上,很多老律師都發出這樣的感慨:人心不古,世態炎涼。不用說,飛鳥各投林是必然的,但是會給為之付出心血和機會的老同志造成一定的傷害。3.尋找一個好的切入點。常言說: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這話一點不假。我有一個律師同行,在某個小城市當了幾年律師,始終默默無聞。後來他調到上海一家律師事務所,由於悟性很好,三個月就學會上海話,與本土市民交流就沒有了語言障礙。初到上海,他也遇到了很多困惑,茫茫人海,都是陌生的面孔,上哪去找案源?當時互聯網剛剛興起,社會上因「包二奶」引起的糾紛很多,他索性搞了一個《中國婚姻法律網站》,從網上攬案子,這樣一下就火起來了。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它的網站,甚至香港、新加波也都設了網點,幾年打拚下來,他成了婚姻法律專家,上了《鳳凰衛視》和央視《小崔說事》。這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在當時屬於創新,現在已經屢見不鮮了,但對青年律師是很有啟迪的。關於選擇一個好的切入點,還有一個例子。我的同鄉律師,他在北京專給買商品房的人做代理人,他平時很注意研究商品房買賣過程的一些陷阱,比如北京的房地產時常,看似有序,實際很亂,黑中介到處都是,賣房人由於利益的驅使,一房兩賣,甚至一房三賣、五賣的都有,買房的屢屢上當受騙。為此他搜集了很多這方面的判例,並對這些案例進行點評,編成了一本書,這樣他就成了買賣商品房方面的專家。我們有的青年律師也寫書,但卻是一些大而無當的書,缺少針對性,更乏操作性,實際並沒有深入某個業務領域,是為出名而出名。這些東西對開拓案源並無益處(評職稱時倒還用得上)。王才亮律師說,他的關於房地產拆遷的書被某律師抄襲,改頭換面地出版發行了,但那位律師並沒有鑽進去,所以也很難出名。總之,選擇切入點很重要,但確實要下一些研究的功夫,光擺花架子不行,要有李小龍的三拳兩腳的截拳道真功夫。4.到鄉下去,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我們有些青年律師思想上有一個誤區,怕到鄉下掙不到錢。其實不然。比如說長三角、珠三角、京津滬的郊區,經濟都很發達。北京一個律所主任告訴我,他的所已從城市走到京郊鄉下去了,干不完的業務,賺不完的錢。我聽了很受啟發,一些老律師都從城裡跑到鄉下去了,我們青年律師何必蹲在城市坐以待斃呢?在城鎮干出點名堂,有了一些資本積累之後,在進入城市也不遲。現在又正值農村進行第二次土地改革,人多地少,矛盾很多,我認為,那裡也是青年律師大顯身手的地方。有的同志可能說,那裡案子可能很多但賺不了大錢。可能有些情況是這樣,但我想提醒我們的青年同志,不要厭其小,也不要厭其少,不積跬步無以行千里,不積小流何以成江河,要想吃這碗飯,就要耐住性子,尋找機遇。當然,我不提倡青年律師到老少邊窮地區,而是應該到有潛在發展趨勢的鄉鎮去。除了到鄉下去之外,律師進入城市社區也是好法,如北京的社區外來移民多,是藏龍卧虎的地方,與街道居委會和物業公司搞好關系,多參加一些他們的公益活動,時間久了,也就有案子可了。5.選擇一個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先做一段公司律師,為以後當專職律師做鋪墊。我們的一些青年律師一旦取得律師資格,就想當專職律師,想一夜之間暴富,這是不可取的。一個企業就是一個社會,糾紛不會少,比如勞資糾紛、產品質量糾紛、融資糾紛、買賣糾紛等等。總之,企業給你可觀的薪酬,你也不會閑著,在企業做了一段時間之後,積累了訴訟和非訴訟方面的經驗,與方方面面的人際關系也都建立起來了,在你覺得能夠放飛的時候,就可以飛起來了。我十多年前曾給一家改制企業當專職顧問,一年給三萬元顧問費,但是案件特別多,一年下來開了300多次庭,平均每日一庭,真是忙得不可開交。但是,我感覺很充實,很愉快,在案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吸取了一定的教訓。有些大企業的老闆本事不大,但很高傲,一般是看不起青年律師的,他不管具體案情如何,而是以成敗論英雄,這樣你就要學會與老闆處好關系,要韜光養晦,不能一遇到批評就垂頭喪氣,要有一點能耐得住批評的性子(那怕是錯誤的批評),在老闆眼裡,他是不把你當律師看的,你們彼此不是平等主體,因為你是他的雇員,所以批評是很正常的。我在上海遇到一位給外企做顧問的律師,年薪達到一百多萬元。如你不能勝任公司律師的職責,專職律師也是做不好的。我前面說的是民營企業,青年律師最好選擇在國企從事顧問工作,特別是大型企業,那裡各種制度比較規范,雜事很少,待遇很高,在那裡無衣食之憂,是很自在的。6.經常參加一些企業家的聯誼會、商會和行會。中國是人情社會,要想建立社交圈子,就離不開人際關系。據我了解,哪個城市都有行會、商會,特別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會有同鄉會。你要千方百計進入這個社交圈子,與他們結交朋友,當他們有案子的時候,自然會想到你。為了攬到案源,一些小案你可不收或少收代理費,獲得當事人的好感,如果案子做得漂亮,在同鄉會中一傳二、二傳三,你的名聲會逐漸大起來的。這樣就不愁沒有案子做。7.媒體包裝。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各種信息的傳輸通過互聯網在整個地球之間也僅是瞬間之事。我經常想:象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在缺少媒介傳輸的唐代靠的是世代口傳身授,那些唐詩宋詞元曲和一些民謠能流傳到今天是多麼的不容易。我認為所謂詩人,只要有一句詩傳誦千秋萬代,就可稱為偉大。而現在我們所稱的國寶、偉大、大師等封的名銜都不算數,要經過歷史來檢驗。大師不是靠冊封的,季羨林(特長不是國學)之所以辭大師、國寶,並非謙虛,因其並未超越前賢陳寅恪,更妄論俞樾、章太炎、梁啟超、王國維、錢穆了。這個話題有點扯遠了,但未離信息的傳輸和包裝。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並非要成為李白和杜甫,最現實的問題,是「稻粱謀」問題,即吃飯問題。作為青年律師,光有才氣不行,有才可以做學問,但不能當律師,做律師要善於包裝自己。北京有位律師說,律師成功的秘訣就是忽悠。怎麼忽悠?——一是著書,二是講學。此論本人雖不敢苟同,但符合時下潮流。浮躁的時代需要的是浮躁表演,否則就沒有生存的空間。我作為老律師,也不能倚老賣老,應該與時俱進,所以我也很注意包裝,我雖然是個網盲,只達到上網的水平,但還很關注網路巨大的宣傳和推介效應。我的網站是點睛學堂幫我搞的,點擊率在前五名。我的網路與部分同行不同,即絕不趨時。錢鍾書有一句名言:趨時必過時。錢鍾書先生、傅雷先生的文章沒有一句文革語言,所以成為經典。這些我是記在心裡的。對於時下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我從不訴諸筆端。看法是有的,比如前一階段的鄧玉嬌案,但我不發表。我所缺的東西我知道,就是民商法的學問,所以兩耳只聞天下事,一心琢磨經典書。青年律師不能以我為榜樣,若以我為榜樣那就糟了,肯定吃不上飯。但是在利用網路媒體這點上我是跟多數律師一致的,只不過價值取向不同而已。青年律師除了網路包裝之外,還可以通過電視、電台、報紙、刊物進行推介和宣傳。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北京的岳成所、大成所的律師等都是包裝的範例。除了媒體宣傳外,還要研究點問題,即對眼前發生的問題及時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浙江京衡所的陳有西律師比我小一歲,但比我勤奮,鄧玉嬌案件結論出來後,他在赴京的飛機上構思該案的贏家和輸家,到京入住後,一直寫到凌晨兩點多。不談別的,就說這種拼勁,也夠青年律師學一學了。成功不是上帝賜予的,每一個成功的律師的背後,都有辛酸血淚。「包裝」不是花里胡哨,而是要有點真功夫,否則,哪家媒體也不會為你效勞。此外,如果你對某個領域確有見識,可以著書立說,但要對你所著所說要進得去,出得來。所謂進得去,是要鑽研進去;所謂出得來,就是與律師實務相結合。找槍手、東拼西湊的花樣只適合那些有名氣的律師,青年律師萬萬使不得。你是否有真功夫,在與當事人的接觸中,「三招兩式」便見分曉,不管你如何炫耀炫耀都是無濟於事的。8.充分利用你的社會關系資源。我始終認為,中國不是一個法制社會,而是一個人治社會,即使法制社會也離不開人,只是人的行為規范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而已。這樣你就要學會利用你的同學、老師、朋友和親屬的關系,讓他們幫你攬案源。如果你在某個政府、企業、房地產等部門有關系,你的飯碗就有了保障,關系就是資源,任何律師,年輕的律師也好,年老的律師也罷,都不能小窺「關系」二字。在中國一個成功的律師,得有80%的關系成份。這點算不上經驗,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我也就不多羅嗦了。
『叄』 有專門提供律師行業學習的網站嗎
企業上市方面的法律實務操作不會有專門的視頻的,一個實習律師要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三到五年才能成為上市業務方面的合格律師
『肆』 哪裡有網站可以學習到律師方面的課程
企業上市方面的法律實務操作不會有專門的視頻的,一個實習律師要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三到五年才能成為上市業務方面的合格律師,所以他們沒時間做講座,免費的視頻就算有也不會真正涉及到核心問題。如果你真的想學,只有到做上市業務的律師事務所干幾年業務才行。
『伍』 律師都上什麼網站學習新的法律法規 新
最高院的司法解釋
民事訴訟中被出具限高消費令的人群就不能搭飛機、高鐵
『陸』 律師網路推廣方法都有哪些請指教
可以做網站推廣,可以在微信微博推廣,或者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台推廣,
『柒』 河南律師網上培訓系統如何注冊
http://ha.lawyere.com/common/index.pl在這個網站上按提示操作就可以了。
『捌』 問:哪位好心人可以告訴一下,有哪些律師培訓網站,或機構十分感謝!
滳慧商學
滳慧商學在北京大學法商課題組的學術指導下,運用「互聯網+法商+商學院」模式在全國開設200家分院、組建當地學員圈子,改變了律師和企業家學習難,發展難的現狀。
『玖』 通過司法考試,如何做律師啊有這樣的律師培訓嗎
實習一年後可以申請律師證,實習期間,有各地律師協會有培訓,但是培訓內容很少。如果要是系統學習律師課程,可以聽聽「法律實務大講堂」,裡面都有知名律師辦案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