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藉助社群開展產品營銷
社群簡單認為就是一個群,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現形式。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關系鏈,不僅只是拉一個群而是基於一個點、需求和愛好將大家聚合在一起,而是要有穩定的群體結構和較一致的群體意識;成員有一致的行為規范、持續的互動關系;成員間分工協作,具有一致行動的能力,我們認為這樣的群就是社群。
因為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將通過網路社區營銷及社會化媒體營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用戶連接及交流更為緊密的網路營銷方式稱之為社群營銷。社群營銷主要通過網路連接、溝通等方式實現產品及用戶價值傳遞,由於營銷方式人性化,不僅受用戶歡迎,還可能成為繼續傳播者,所以廣受企業的推崇,目前已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營銷渠道與方式。
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出現網路社群營銷之前是否存在過「社群營銷」呢?答案是肯定的。舉個例子,會議營銷,也叫做「會銷」,就屬於線下「社群營銷」。這樣類比並不是因為社群營銷與會議營銷完全相同,而是它們之間的理念與模式最為相似,都是聚集潛在客戶,然後篩選出精準有意向的人群加以重點營銷,最終獲取訂單達成交易。中間環節可能存在細節上的差別,但模式與理念上是基本一致的。兩者最為核心的要素皆是,聚攏、維系、秩序、引導、佐證,以及促進和跟蹤。
社群營銷的關鍵在於社群,而非營銷。首先要根據自己的企業戰略及目標客群,利用各種內容、方法、工具去構建社群,而後在社群的基礎上去開展營銷活動,切記網路社群營銷一定是軟植入,千萬不要以營銷的目的去構建社群,功利心強,本某倒置,只能以失敗告終。2016年我在發起產品會社群時曾向所有成員承諾,5年內絕不開展任何營銷活動,並且一直遵守這個承諾,因此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在沒有經過任何商業推廣,且在業余時間的維護下,僅靠網路社區和口碑傳播將社群發展到50餘個網路社群,形成MVP聯盟,吸引超過10000人加入,成為業內最大產品社群公益性組織。寫書是為了回饋社群成員,兌現當初的承諾,並為社群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增加歸屬感和凝聚力,並非商業化行為,但社群成員依然是本書的種子用戶,在寫書的過程中和上市後的初期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互聯網思維下的營銷,是粉絲營銷,是基於新媒體(微博、微信、論壇)的社會化、社交化營銷。小米能打破傳統手機廠商的固有銷售模式,是因為其敢於顛覆舊格局進行「破壞性創新」,如圖6-9所示。
圖6-11 小米社群營銷模式結構示意圖
2010年,微博剛剛興起時,小米就看準時機,在微博上做起了營銷。小米規定,微博上的留言客服人員要在15分鍾內快速回應。雷軍當時每天會花一個小時回復微博上的評論。小米合夥人、小米各個品牌、小米員工都有自己的微博,做到微博就是客服,客服就是營銷,客服由守轉攻。不花一分錢廣告費,一個新品牌手機一年賣100萬部,依靠傳統銷售渠道真是不敢想像。最後小米能實現目標,主要是靠社會化媒體與用戶進行溝通,社群營銷是關鍵。
任何一個平台或應用去經營社群,都離不開一個重要元素就是「人」,不僅包括引流來的潛在客戶、精準的需求人群,甚至是已經擁有忠誠度的老顧客,還包括括管理者、產品人員、生產人員、運營人員、銷售人員等。2013年,小米還是沒有打廣告,而是建設了一支屬於自己的社會化媒體隊伍。小米新媒體團隊有近百人,其中小米論壇30人、微博30人、微信10人、QQ空間等10人。當其他廠商還在打「硬廣」的時候,小米卻悄悄地通過社會化媒體展開了新的征程,量變引起質變就這樣悄無聲地進行著。由此可見,企業開展社群營銷不僅是營銷戰略的范疇,還要上升到企業戰略的高度,在思想理念、組織資源、規劃執行上要全盤考慮,才能獲取實際效果。由於小米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大量的手機廠商紛紛效仿,都開始把營銷重點向社會化媒體轉移,於是形成了現在社會化媒體平台的群雄割據的局面。
『貳』 現在什麼保健品的社群營銷比較成功的
娜姿莓黑莓原液
『叄』 怎麼做好社群營銷
不是簡單的拉上親戚朋友,建一個群就是社群營銷。社群營銷是基於相同或相似的興趣愛好,通過某種平台聚集在一起,通過產品或服務滿足需求而產生的營銷模式。想要做好微信、QQ社群營銷有以下幾個事情需要明確。
1、建立社群的目的
建立社群的目的是具有兩面性的,一方面是為了滿足人的某種需求而建立。比如:交友,學習,生活等,這是對於社群成員而言的;另一方面是為你商業營銷,這是對於建群者的你而言的。建立社群之前目的一定要先行考慮清楚,也就是說社群定位要明確。
2、社群的中心點
微信社群建立後要有穩定的內容輸出,既要有存在的價值,這些輸出的內容要是能解決成員需求的內容,而不是空有其表沒有實質的表面功夫。這些輸出的內容就是社群的中心點,關系著成員對社群的看法和活躍度。
3、社群規模
在社群中與現實社會一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主體,都渴望被認可、渴望成功。所以社群的規模必須與你的定位相協調。不然會出現有這樣一種情況:社群規模太小,人家覺得沒意思,不願意加入;社群規模過大,大家又會感覺不被關注,是被遺忘的對象。因此社群規模一定要合適,滿足成員被尊重、被關注的需求
4、社群運營技巧
微信社群互動交流是很重要的,沒有互動交流思維社群就是個死社群,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關鍵就在於如何進行互動交流,這就得在建群時設置入群門檻,當然不是說收費,而是要求他們填興趣愛好、從事行業等,有了這些信息你就可以分類總結出,成員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話題、共同的需求,利於「三共」來進行互動交流。
5、社群的感情營銷
人都是感情動物,在有著共同愛好、共同話題、共同需求的社群中不斷交流的過程就是感情不斷深化的過程,這既是一種依賴,更是對群的信任,你可以充分利於這種信任,利於對社群的感情來進行轉化,當然轉化過程很重要,要一步一步來,求穩不求快,同時前期的各種服務、各種干貨分享不能以次充好,小心把成員對社群的感情給磨沒了,那就得不償失了。社群營銷需要注意的是社群的感情營銷不是刷廣告,再多的感情都經不住廣告的消磨。
『肆』 如何做社群營銷
1.引流-找尋領頭人(KOL)
社群營銷並不是沒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海投」,只是要鎖住特殊群體。要想做到這一目地,較為好用的社群營銷方法是在引流這一階段,對社群中的一些KOL用戶做重中之重服務項目。評定這類KOL用戶的規范能夠 從三個層面進行:是不是對產品更掌握,有更廣的信息內容來源於;是不是具有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交往方法;或是是不是得到重特大殊榮、接納過電視台節目采訪這些。
由於在一般狀況下,KOL可以意味著社群的總體需求,而服務周到一個KOL,則能夠 間接性危害到一百個乃至大量的社群組員。從營銷推廣效果分析看來,這類KOL用戶通常能夠 推動社群內的別的組員活躍性社群,進而催產大量內部KOL,吸引住大量新用戶,減少公司社群營銷的經營成本。
2.獲客-高質的內容輸出
做為社群運營者要確立,即然用戶進到社群,那麼其關鍵目地還是要掌握產品的基本信息。因此,社群營銷方法的第二點是要保證輸出的內容一定要緊緊圍繞產品進行,而怎樣保證高質的內容輸出,能夠 延伸的點包含產品優點、產品作用、產品操作方法等。高質內容輸出的最後目地是要推動社群的人氣值,提高用戶黏性,那樣既能存留又能為事後的轉換做鋪墊。
3.轉換-主題活動營銷 競爭對手分析
不管何時,主題活動營銷都自始至終適用各種各樣營銷方法,是出眾的轉換方法之一,社群營銷都不列外。此外,相關社群營銷方法的最終一點便是要學好做競爭對手分析,俗話說得好「事實勝於雄辯」,針對競爭對手歷經不斷實驗小結出去的工作經驗,應當揚長補短,健全本身。因而,提議公司能夠 選用一些技術專業的輿情分析手機軟體,可完成對製造行業競爭對手產品、服務項目、銷售市場等新項目的實時監測,為公司出示對競爭對手競爭戰略剖析的全方位數據信息,完成競爭對手的比照管理方法剖析,協助公司完成業務流程自主創新。
『伍』 美容院美容行業怎麼才能做到社群營銷和精準營銷
應該可以這么理解
『陸』 做社群營銷怎麼樣
關於社群營銷,很多重復性的觀點和文章了,在這里主要談兩個觀點:
一是顧客痛點,
二是成交關鍵條件。
首先還是來說說顧客痛點,雖然這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還是值得再捋一捋。顧客痛點有主要痛點,也有次要痛點,就像事物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一樣。
比如,我們要建一個行秀經營微信群。
我們建好一個社群成員微信群,在群里分享哪些課程呢?
學習型社群如何變現才更科學?這是顧客的痛點,但不是主要痛點。
第一痛點,就是變現,你的社群要如何運營?如何維護?這個社群主很關心。
還有就是社群拉新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這個不解決好,可能會大量垃圾信息,影響到整個微信社群的質量與文化壁壘,是社群運營的重點問題。
搞清楚主要痛點,分享主要痛點的解決方案才會讓社群成員更加認同群的價值感,才會讓他們更活躍,主動參與群發起的活動。
第二來談談成交。
群的話題分享內容質量高,為後期的成交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但是這還不夠,我們做成交還要注意兩個關鍵。
第一就是成交的贈品價值包裝,比如我們做一個社群活動,如果你現在交1000元做會員,我們送你一套價值1000元的在線課程,讓社群成員感知到贈品的價值大,等同或者超出定金的價值,讓他覺得劃算,更容易成交。
第二就是製造稀缺感,如果一個成交不設定名額和數量,就不能製造稀缺感,好像誰都可以得到一樣,就不會被珍惜,就不會製造出搶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