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規范管理傳染病網路直報帳戶
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到無網路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後,應於2小時內通過網路直報。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報告。
B. 我國法定傳染病甲乙丙類的報告時限都是多少
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乙類、丙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向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管理部門審核時限:
對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類管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的報告信息,應立即調查核實,於2小時內通過網路完成報告信息的三級確認審核。
對於其他乙、丙類傳染病報告卡,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核對無誤後,於24小時內通過網路完成確認審核。
(2)傳染病疫情信息報告管理培訓發現乙肝病原攜帶者可不進行網路直報但擴展閱讀:
傳染病報告程序與方式:
傳染病報告實行屬地化管理,首診負責制。傳染病報告卡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現場調查時發現的傳染病病例,由屬地醫療機構診斷並報告。采供血機構發現陽性病例也應填寫報告卡。
1、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路直報或直接數據交換。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在規定的時限內將傳染病報告卡信息報告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網路報告,同時傳真或寄送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2、區域信息平台或醫療機構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系統應當具備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功能,已具備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功能的要逐步實現與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自動交換功能。
3、軍隊醫療衛生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現傳染病疫情,應當按照本規定進行傳染病網路報告或數據交換。
C. 傳染病網路直報怎麼報
輸入密碼用戶名進去,然後報;
你最好讓你單位的同事教你啊!!!
很簡單的~~~就是一個錄入信息,上傳信息的過程。
D. 傳染病的報告時限
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到無網路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後,應於2小時內通過網路直報。
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報告。
E.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的衛生部文件
衛疾控發(2006)332號
衛生部關於修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規范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我部決定對2003年11月發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衛生部第37號令)進行如下修改。 並修改為:
「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到無網路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後,應於2小時內通過網路進行直報。」 並修改為:
「獲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當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報告,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要同時進行網路直報,直報的信息由指定的專業機構審核後進入國家資料庫。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採用最快的通訊方式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報送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接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的專業機構,應對信息進行審核,確定真實性,2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同時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報告同級衛生行政部門。
接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盡快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現場調查,如確認為實際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根據不同的級別,及時組織採取相應的措施,並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如尚未達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由專業防治機構密切跟蹤事態發展,隨時報告事態變化情況。」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現傳染病疫情或接到傳染病疫情報告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傳染病疫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提出劃定疫點、疫區的建議,對被污染的場所進行衛生處理,對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並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二)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對疫點、疫區進行衛生處理,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並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採取措施;
(三)指導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施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組織、指導有關單位對傳染病疫情的處理。」 特此通知。
衛生部
二00六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