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加通識培訓,學科培訓,校本培訓的感悟
校本研修通識培訓心得體會
8月25至26日,我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晉江市小學學科教學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識培訓。培訓中,福建教育學院培訓管理處處長楊文新、福建教育福建教育學院副院長郭春芳、福建教育學院科研處副處長黃麗萍、福建教育學院文科研修部副教授陳秀鴻等專家,分別就《名師成長之路》、《「錢學森之問」與創新教育》、《例談教學科研中的思維技巧》、《基於教師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等方面作了專題講座。其中,陳秀鴻博士的《基於教師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專題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古以來教師就是以「傳道、授業、解惑」來作為自己本職使命,然而在當今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這一本職使命又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特別是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們固有的教育也受到了碰撞,所有的教育者都在思考,我們要給教育的下一代留下什麼?讓他們學會什麼?於是,我們開始了教育改革,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開始不斷思考:素質教育是什麼?教師角色定位是什麼?怎樣做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具有高素質的人才?
首先,新課程強調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勤於動手、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師就要成為學生的合作者、交流者、指導者,與學生一起經歷探索過程,交流過程中的經驗,分享整個過程,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索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比教師硬灌輸給他的要記得牢,並且覺得輕松有趣。
其次,教師應由課程的復制者向課程的整合者轉變。我們僅僅是按照課本知識「依葫蘆畫瓢」是遠不能滿足當下學生需求的。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本地、本校學生學情對課本知識進行整合,並具有一定研發校本教育資源的能力。而且要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就如一名優秀的科學老師就像一本大網路全書,光是能講課本上的知識是遠不夠的,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你不知道他們會有多少個「為什麼」等著你,所以除了要把教材吃透,還要不斷地「充電」。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有所創新。
此外,教師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組織教學能力,還應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上課可能難不倒老師們,但如何做好科研?教師要善於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及時總結並形成文字資料,從中發現問題來研究,讓自己成為「教育研究者」。
教師只有勇於創新、敢於進取,以正確的言行引導學生,才能讓學生成為真正的適應社會、具有高素質的人才。
校本研修通識培訓心得體會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的使命。通過參加這次為期兩天的校本研修通識培訓,使我對於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學習過程,談談體會:
我覺得在此次培訓中每一個講座都是這些教授們為花費苦心精心准備的。福建教育學院楊文新教授的《小學名師成長之路》讓我體會到了名師應當有六度素養:思想要有厚度、胸懷要有寬度、學識要有廣度、研究要有深度、追求要有韌度、引領要有效度。郭春芳教授的《「錢學森之問」與創新教育》讓我體會到了作為教師我們必須:重知識傳授、重知識積累、重知識再現,絕不能輕思想訓練、輕質疑思辨、輕引導創新。黃麗萍教授的《例談教學科研中的思維技巧》讓我體會到了要善於鼓勵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要想實現大目標,不妨從小要求著手;要想實現小目標,則可以從大要求著手。陳秀鴻教授的《基於教師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讓我體會到了教師是社會成員、學校成員、學生社會化的承擔者、自身社會化的承受者。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一名優秀的教師既是好的教書匠也是好的學習者。他只有不斷地學習、吸收養料,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和學習的能力。培訓結束後我們都應該努力地使自己在校本培訓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早日成為培養一名師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識淵博的優秀教師。
2. 2017遠程研修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觀課報告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提高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首先我用擺一擺的形式讓學生鞏固「倍」的知識。
在出示課題後,我引出課本主題圖,這樣就充分利用了本課的主題圖,做到了尊重教材。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是教材在「倍數的認識」之後進行的一個內容,我講完本節課後,感受頗多,現在反思如下:
成功方面:
學生學習的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數學
1、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有教師給主體圖,讓學生自己主動獲取信息,並提出他們可以想到的問題。
2、在練習的設計上層次分明,從簡到難的層次感。
3、重於應用,讓學生實踐數學。
教學源於數學有服務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本課的教學中,師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幫助米奇請客的問題等。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及時掌握所學知識,感悟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這些是我認為本節課中的成功之處。
不足之處:
1、在學生同桌合作提問題後,師只是讓一個學生說出了問題,並沒有再問其他的學生,其實在師巡視時就有幾個學生說出了好多問題,那時候我完全可以列完算式後在讓學生提出問題,更深的拓展一下,可是我怕後面時間不夠用,所以沒給學生展示的機會。
2、在倍數關繫上強調的少了些,反而隱藏在內的「幾個幾」的運用強調地多了些。
3、板書設計上只注重了問題的出示,條件的出示卻忽略了,給人的重點弱了很多。
3. 中國教師研修網2017怎樣注冊
到:
中國教師研修網,
首頁,就有注冊的地方的。
4. 2017年的公務員網路培訓要學完什麼課程才能考試
公務員考試考《行測》、《申論》
《行測》分以下幾個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回部分,包括選詞填空和片段閱讀答兩部分
數量關系部分,包括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
判斷推理部分,包括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和邏輯推理,其中邏輯推理和定義判斷分值較高
資料分析部分;
常識判斷部分。
《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所以,你把上面的考試內容都學完才加考試,上岸的幾率會更大。當然,只要你的條件符合也能參加考試,但是這樣只是去打醬油,沒有意義!因此,還是好好備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