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營銷與市場營銷的區別
金融營銷與市場營銷的區別如下:
一、定義不同
金融營銷:金融營銷是經濟與金融發展到版一定階權段後企業營銷理念在金融領域的運用。特指金融領域,是一個細分行業。。
市場營銷:市場營銷是在創造、溝通、傳播和交換產品中,為顧客、客戶、合作夥伴以及整個社會帶來價值的活動、過程和體系。
二、內容不同
金融營銷:包括金融營銷的構成要素與特點、金融營銷環境分析、金融市場分析、金融營銷戰略與計劃。
市場營銷:包括分析市場機會、選擇目標市場、確定市場營銷策略、市場營銷活動管理。
三、運用不同
金融營銷:只適用於金融領域。
市場營銷:適用於全行業,是各個行業進行市場營銷的需要。
Ⅱ 金融營銷和市場營銷的區別是什麼
金融營銷和市場營銷區別:
金融營銷是經濟與金融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企業營銷理念在金融領域的運用。1958年,在全美銀行協會會議上,第一次公開提出了金融營銷的概念,由此揭開了金融營銷理論應用的序幕。之後,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與金融體系的不斷發展,金融營銷的內容也日益豐富[1] 。
在激烈的現代金融競爭中,金融營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有助於提升金融機構的管理水平、開展集約化經營、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可以說,金融營銷是現代金融企業經營中的一項重要管理活動。
《金融營銷》力求在介紹傳統的金融營銷理論的基礎之上,結合國際上金融營銷活動的最新發展與管理經驗,系統地闡述金融營銷的內容、策略、方法及管理,並結合大量案例進行分析,實現金融營銷理論與實務的有機結合。
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作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MBA、EMBA等經典商管課程均將市場營銷作為對管理者進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塊包含在內。市場營銷是在創造、溝通、傳播和交換產品中,為顧客、客戶、合作夥伴以及整個社會帶來經濟價值的活動、過程和體系。主要是指營銷人員針對市場開展經營活動、銷售行為的過程。
市場營銷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個組織對市場進行生產性和盈利性活動;
市場營銷是創造和滿足顧客的藝術;
市場營銷是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方以適當的價格、適當的信息溝通和促銷手段,向適當的消費者提供市場的產品和服務;
市場營銷是以滿足人類各種需要和慾望為目的,通過市場變潛在交換為現實交換的活動。
Ⅲ 市場營銷的核心本質是什麼
營銷的本質是為客戶創造價值,滿足客戶需求,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基回礎上,同時企答業創造利潤。
因此,企業的一切市場營銷活動首先要考慮的是滿足客戶需求,從產品設計、產品研發、產品生產、產品推廣、產品銷售、售後服務等一切都要緊緊圍繞客戶為中心展開,這也就是市場營銷的全過程。。
Ⅳ 管理學中的計劃與現在的「金融產品營銷計劃」二者有什麼異同
管理學中的計劃與現在的「金融產品營銷計劃」二者有什麼異同?
Ⅳ 金融產品營銷。名詞解釋
是指金融企抄業為了生存襲與發展的需要,以金融市場為媒介,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根據客觀環境條件和金融企業自身的能力,創造與交換金融產品(包括權利和價值),從而刺激和滿足客戶需求的社會行為和經營性管理活動的過程。同樣,金融市場營銷也是一個綜合性的、動態的經營性管理活動的過程。
Ⅵ 金融營銷學試題:論述金融服務營銷和實物營銷的區別和聯系
一般認為,服務營銷與實物營銷(GoodsMarketing)之間的主要區別為:營銷的產 品不同、用戶購買和消費行為不同、營銷組合的要素不同、評價產品的質量的難度不同。
區別:
1.無形與有形的區別。服務的產品形態是無形的,摸不著,看不見,服務價值難以衡量;實物產品是有形的,很容易就讓人感受到產品的貨真價值或名不副實。
2.產品的可拓展性存在著區別。服務產品的可拓展、可提升空間較大,服務時間,服務形式隨時隨地都可以變化出新;而實物產品一旦投產,想要尋求改進很麻煩,成本也很高,而且對於廣大經銷商來說,也沒有權利和能力對產品進行改進。
3.在營銷的難點上也有不同。服務產品的營銷難點在於服務的價值難以衡量,常讓人感覺虛無縹緲;實物產品的營銷難點在於用戶眼見為實,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很難再行改變用戶的認知。
下面是金融服務與產品相同的一些方面:
1. 可分離性。與許多種類的服務不同,許多金融產品的生產能夠與其消費分離。消費者不必非要出現在銀行才能夠使用活期存款賬戶。就像運動鞋一樣,活期存款賬戶也是在其銷售和隨後使用之前被「生產」出來的。
2. 缺少易滅失性。與預訂一頓晚餐不同,信用卡在客戶需要時就會存在。它不是易滅失的。這就使得金融供應商能夠比較容易地管理服務的供給與需求。
3. 批量生產。典型的,各類服務是在一定時間內一次創造並遞送的,產品通常則是批量生產的。許多金融服務比如財務建議是個性化的,反之,其他的金融服務是能夠批量生產和批量營銷的,比如保險單、學校儲蓄賬戶,或是債券交易商使用的數據分析系統。批量生產使得批量促銷和降低成本成為可能。
Ⅶ 金融產品銷售主要是做什麼的
Beta理財師《成長手冊》系列裡有一本《新人篇》中有一篇文章——《理財銷售因標准而專業》
我截了其中一部分,文章對銷售工作的一些細節都有介紹到,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銀行從前在沒有開始個人理財業務的時候,僅僅是櫃台交易作業,那時候的流程主要就是針對開戶、存取款、匯款的交易作業流程。今天銀行轉型開始做銷售的時候,整個分支的設置布局發生了改變,行員的工作職責也因業務內容變動而發生改變,分行要銷售各種理財產品。這時候就需要制定新的標准化流程,專門針對在分行理財業務的服務銷售流程,每一個在分行的理財從業人員遵循服務銷售的流程各盡其職又要相互協作,來完成分支行理財業務整體的服務銷售工作。
這個新的標准化流程首先應當是一個合規的作業流程,也是一個服務銷售的流程。以某外資銀行接待來分行客戶服務銷售流程為例,每一個工作崗位的行員在接待來行的客戶時,即按照標准化的步驟流程進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服務和銷售。
第一步(step1):識別、分流
客戶走進銀行第一個遇到的是迎賓主管(也就是大堂經理,或者是引導員),迎賓主管的主要工作職責是識別、分流和引導。
首先,迎賓主管通過簡單的問詢判別客戶:
如果是貴賓客戶或潛在的貴賓客戶,即通知貴賓理財經理來服務並做後續的銷售動作;
如果是一般理財客戶則交由低櫃區(非現金櫃)的個人理財經理來服務並做後續的銷售;
如果只是一般戶,則交由業務助理幫助辦理,這部分客戶一般沒有太多的資金理財,多數不做銷售,只協助其辦理簡單的業務介紹自動化服務就完成交易。
第二歩(step2):KYC——了解你的客戶
當理財業務人員(貴賓理財經理或個人理財經理)接待來自大堂經理轉介過來的開戶客戶時,理財經理首先要做的就是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戶,讓客戶填寫事先准備好的開戶問卷。做這個步驟的目的是:
1.收集客戶個人資料,藉此了解客戶資金的來源,以符合「洗錢防制」規定,對客戶身份的識別。
2.根據客戶填寫的個人資料,通過問詢了解客戶的理財需求,發現銷售線索,為下一步銷售動作做鋪墊。
在外資銀行理財業務中,KYC是一個標准化的規范作業流程。這與傳統的簡單客戶資料填寫有著明顯的區別,現今的KYC不僅要了解客戶的基本信息資料(姓名、性別、聯系地址、聯系方式),還要詳細了解客戶的資產狀況、資金來源、職業、家庭狀況、個人喜好等等,這些個人的資料在服務頂級高端客戶的私人銀行規范要求更為嚴格,規定理財經理必須通過KYC問卷清楚地知道客戶資金來源、財產所得來源、職業等。
第三步(step3):即時銷售與理財健診
理財業務人員經過對客戶的KYC後,已初步掌握客戶的一些理財需求,在幫助客戶辦理業務(例如開戶)的同時,應即時開始做銷售的動作——向客戶推介理財產品,也就是「即時銷售」。
即時銷售的內容通常從談理財開始,根據經驗,如果是直接向客戶推銷產品,可能會引起客戶的反感,對理財人員產生戒心。同時,考慮到客戶通常對於財力上的問題會比較敏感,不太願意啟齒談論個人財力狀況,而一些客戶對投資理財知識很陌生,如何切入去跟客戶談投資理財的話題?根據經驗,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銷售工具(sales kits)來幫助理財人員進行銷售的動作。
以服務VIP客戶為例,對於第一次接觸的客戶,較多採用的是通過為客戶提供免費的「理財健診」,顧名思義,理財健診的意思就是像醫生診斷一樣,通過一些理財規劃的工具幫助客戶評估目前的資產配置是否合理,發掘客戶的理財需求,提供專業的理財建議,向客戶推介適合的產品。理財健診的工具可以是一套財富管理系統、理財規劃系統,這套系統把在KYC步驟獲得的客戶信息如客戶年齡、過去的投資經驗、客戶所願意承擔的風險等等資料全部輸入進去後,電腦經過分析就會生成一個客戶的資產分配,告訴客戶的錢可以分別放在長、中、短期的哪類產品上,適合購買的產品的風險測試結果和理財規劃,理財經理根據結果給客戶做一些適合他的產品介紹和建議。
即時銷售的過程中,理財人員將事先准備好的銷售工具(如產品的宣傳單張、產品介紹、投資分析報告、為貴賓客戶提供的專享優惠等等)根據對客戶KYC後需求的了解,逐一向客戶介紹,幫助客戶了解理財規劃的好處,並推介適當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