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寧和海東是在青藏高原還是黃土高原上
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兩山對峙之間,統屬祁連山系,黃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東貫穿市區。全市常住人口達到220.5萬人。
海東地區因位於省海東地區(3張)內的青海湖東部而得名,在青海省是一個開發較早、文化歷史悠久的地區。根據考古發掘,大約6000多年前,這里就有人類居住。秦漢以前,這里居住著羌族。公元前121年,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統率全軍進入湟水流域。從此,這里被納入漢帝國的郡縣制體系。公元前61年,漢後將軍趙充國統兵擊敗湟水流域的先零羌,招撫黃河沿岸的羌人歸降漢朝,並在河湟地區留兵屯田,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到了這里。公元397年,鮮卑族的一支禿發部發展壯大起來,建立了史稱「東晉十六國」之一的南涼割據政權,其都城就設在今海東地區的樂都縣。隋朝時,樂都為西平郡地。1949年至1978年,現海東地區各縣隸屬省人民政府直轄。1978年10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1979年6月正式成立了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海東地區行政公署,為地級建置。轄湟源縣、湟中縣、平安縣、樂都縣及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8個縣,150個鄉鎮,2,180個行政村。1999年12月5日,國務院批准湟中和湟源縣劃歸西寧市管轄。海東區位於青海省會西寧市與甘肅省會蘭州市的中間地帶,北京至拉薩的109國道、蘭青、青藏鐵路貫穿全境,地區所在地平安鎮有較大型鐵路轉運站;全區通訊網路四通八達,實現全國自動漫遊通話。全區總面積17010平方公里,總人口213萬多人。
該區是青海省重要的農業經濟區和鄉鎮企業發展最快的地區。全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水能資源。已探明礦產資源30多種,蘊藏量數億噸計的有石灰石、硅石、石膏、鈣硭硝等。目前全區已基本形成了以資源開發為依託的六大工業體系。該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區內國家自然保護區2處、重點風景名勝區51處。
㈡ CMMB數字電視的基本簡介
它是國內自主研發的第一套面向手機、PDA、MP3、MP4、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多種移動終端的系統,利用S波段信號實現「天地」一體覆蓋、全國漫遊,支持25套電視節目和30套廣播節目,2006年10月24日,國家廣電總局正式頒布了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俗稱手機電視)行業標准,確定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移動多媒體廣播行業標准。CMMB規定了在廣播業務頻率范圍內,移動多媒體廣播系統廣播信道傳輸信號的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該標准適用於30MHz到3000MHz頻率范圍內的廣播業務頻率,通過衛星和/或地面無線發射電視、廣播、數據信息等多媒體信號的廣播系統,可以實現全國漫遊。 CMMB技術體系是利用大功率S波段衛星信號覆蓋全國,利用地面增補轉發器同頻同時同內容轉發衛星信號補點覆蓋衛星信號盲區,利用無線移動通信網路構建回傳通道,從而組成單向廣播和雙向交互相結合的移動多媒體廣播網路。
地面發射中心將信號發向S波段同步衛星後,同步衛星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轉發,轉發後的S波段信號直接被地面的接收終端接收下來,也可以通過增補轉發器處理後被地面的接收終端接收下來。該衛星還通過分發信道將信號發送給增補轉發器處理,通過增補轉發器處理後轉發,對衛星覆蓋的陰影區域進行增補。CMMB是針對我國幅員遼闊、傳輸環境復雜、東部地區城市密集、西部地區人口稀疏的特點,以及用戶眾多和業務需求多樣化的情況,立足我國國情,通過吸納成熟的先進技術設計的「天地一體化」的技術體系,擁有低成本、可快速實現移動多媒體廣播信號全國覆蓋的優點,從而可以促進東西部「數字鴻溝」的彌合。CMMB系統採用的STiMi傳輸技術充分考慮了在我國開展移動多媒體廣播業務的需求和特點,是一項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和經濟性的自主技術。 目前CMMB所覆蓋的城市主要包括各直轄市以及省會城市,本著服務奧運的原則,也覆蓋到了單列出來的奧運城市,總計為37個。在這些城市的主城區室外,以及有窗戶的室內較淺處均能收到信號。具體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昆明、南寧、廣州、福州、杭州、貴陽、長沙、武漢、哈爾濱、長春、沈陽、石家莊、濟南、南京、合肥、南昌、鄭州、太原、西安、蘭州、銀川、西寧、拉薩、烏魯木齊、呼和浩特、成都、海口、大連、青島、廈門、深圳、寧波、秦皇島。截至到2009年1月13日,已在北京、上海、青島、秦皇島、廣州、深圳、長沙、杭州、呼和浩特、銀川、石家莊、昆明、武漢、重慶、福州、西安、南京等十七個城市建成、開通了CMMB單頻網,共計建設了55個大功率發射點,其中,北京市建成、開通了由八個大功率發射點組成的單頻網,五環以內的室外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天津、沈陽、濟南、南寧、成都、西寧、寧波、廈門、哈爾濱、長春、太原、鄭州、南昌、烏魯木齊等十五個城市的單頻網正在抓緊建設或籌劃之中。2008年11月18日,經過努力,我們成功開通遼寧丹東的CMMB信號,標志著全國一百個地級市CMMB網路覆蓋工程正式啟動。2008年12月29日晚7時,安徽淮北市發射機滿功率播出,標志著全國一百個地級市的布網任務圓滿完成。截止到2009年1月13日,已完成了全國113個地級市的CMMB信號覆蓋任務,共計建設了113個大功率發射點,其中,河北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已完成境內全部地級市的覆蓋任務。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實現全國一百一十八個地市的網路建設,這是全國廣電行業首次統一產業運營、實現「全國一盤棋」發展的戰略格局具體體現。2008年12月26日,工信部相關部門開始發放首批CMMB制式TD手機入網證,海信、宇龍酷派等兩家手機企業的手機率先獲得CMMB制式TD手機牌照。此前的12月24日,泰爾實驗室為海信TM86出具了中國第一張支持CMMB功能的TD-SCDMA手機的測試合格報告。當時,另一家獲得檢測合格報告證書的為宇龍酷派,這意味著CMMB+TD手機終端距離拿到工信部的入網許可邁進了一大步。截至2009年12月07日,已經有215個城市開通了CMMB。截止2010年4月 全國已經307個城市開通了手持電視信號。以下是最新的開通城市列表:開通城市列表 省份 省會及直轄市 地級城市 北京 北京市 天津 天津市 重慶 重慶市 上海 上海市 河南 鄭州 鶴壁市 新鄉市 三門峽市 洛陽市 焦作市 平頂山市 南陽市 駐馬店市 商丘市 開封市 安陽市 漯河市 許昌市 信陽市 濮陽市 周口市 遼寧 沈陽 鞍山市 丹東市 錦州市 營口市 大連市 鐵嶺市 葫蘆島市 阜新市 撫順市 朝陽市 遼源市 盤錦市 遼陽市 本溪市 福建 福州 龍岩市 漳州市 廈門市 泉州市 莆田市 三明市 寧德市 南平市 吉林 長春 吉林市 四平市 松原市 通化市 延吉市 遼源市 白山市 白城市 湖北 武漢 黃石市 荊門市 荊州市 十堰市 隨州市 襄樊市 宜昌市 黃岡市 咸寧市 孝感市 恩施市 廣東 廣州 韶關市 深圳市 惠州市 潮州市 佛山市 湛江市 河源市 揭陽市 汕尾市 茂名市 東莞市 山西 太原 大同市 運城市 臨汾市 忻州市 晉中市 陽泉市 長治市 呂梁市 朔州市 黑龍江 哈爾濱 齊齊哈爾市 雙鴨山市 綏化市 雞西市 亞布力市 大興安嶺市 牡丹江市 黑河市 伊春市 七台河市 佳木斯市 鶴崗市 浙江 杭州 湖州市 麗水市 衢州市 溫州市 義烏市 舟山市 寧波市 台州市 紹興市 嘉興市 金華市 內蒙 呼和浩特 赤峰市 包頭市 鄂爾多斯市 烏蘭察布市 巴彥淖爾市 呼倫貝爾市 興安盟市 錫林郭勒市 通遼市 烏海市 阿拉善盟 河北 石家莊 滄州市 承德市 邯鄲市 廊坊市 唐山市 邢台市 張家口市 衡水市 保定市 秦皇島市 江西 南昌 撫州市 吉安市 景德鎮市 九江市 萍鄉市 上饒市 新余市 宜春市 鷹潭市 贛州市 寧夏 銀川 吳忠市 中衛市 石嘴山市 固原市 湖南 長沙 常德市 益陽市 岳陽市 株洲市 湘潭市 邵陽市 婁底市 郴州市 張家界市 衡陽市 永州市 懷化市 吉首市 廣西 南寧 桂林市 北海市 梧州市 柳州市 河池市 來賓市 海南 海口 三亞市 瓊海市 儋州市 雲南 昆明 玉溪市 麗江市 香格里拉市 紅河市 文山市 曲靖市 西雙版納市 思茅市 臨滄市 邵通市 德宏市 保山市 大理市 怒江市 楚雄市 陝西 西安 延安市 寶雞市 榆林市 漢中市 銅川市 渭南市 安康市 商洛市 咸陽市 靖邊市 安徽 合肥 安慶市 蕪湖市 滁州市 池州市 宣城市 馬鞍山市 銅陵市 黃山市 淮南市 淮北市 蚌埠市 宿州市 六安市 阜陽市 亳州市 巢湖市 山東 濟南 聊城市 東營市 煙台市 威海市 日照市 臨沂市 濟寧市 菏澤市 青島市 泰安市 萊蕪市 淄博市 濰坊市 德州市 濱州市 棗庄市 江蘇 南京 淮安市 連雲港市 宿遷市 無錫市 徐州市 蘇州市 鹽城市 揚州市 常州市 泰州市 鎮江市 甘肅 蘭州 酒泉市 天水市 武威市 慶陽市 平涼市 金昌市 定西市 張掖市 白銀市 臨夏市 嘉峪關市 隴南市 甘南市 四川 成都 綿陽市 德陽市 都江堰市 瀘州市 宜賓市 達州市 樂山市 自貢市 南充市 眉山市 攀枝花市 遂寧市 內江市 雅安市 涼山市 甘孜市 廣安市 阿壩市 資陽市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青海 西寧 興義 德令哈 格爾木 海南州 海東地區 新疆 烏魯木齊 伊寧市 阿克蘇市 和田市 克州市 石河子市 喀什市 貴州 貴陽 畢節市 安順市 凱里市 遵義市 都勻市 六盤山市 銅仁市 興義市 西藏 拉薩 2009年年底開通的215個城市列表,表格中「頻道」為頻率劃分的技術概念,一般CMMB終端均可通過自動搜索功能搜索當地頻道,部分終端具有指定頻道手動搜索功能,可使用下列的頻道參數。附表: 省、自治區、直轄市 城 市 頻道號 北京( 1 ) 北京 DS-20 上海( 1 ) 上海 DS-43(32) 天津( 1 ) 天津 DS-35 重慶( 1 ) 重慶 DS-20 遼 寧(12) 沈陽 DS-32 大連 DS-40 丹東 DS-40 營口 DS-44 鞍山 DS-29 錦州 DS-34 鐵嶺 DS-39 撫順 DS-37 葫蘆島 DS-22 朝陽 DS-41 阜新 DS-38 遼源 DS-33 河 南(16) 鄭州 DS-23 新鄉 DS-42 洛陽 DS-44 焦作 DS-13 鶴壁 DS-23 商丘 DS-45 駐馬店 DS-38 南陽 DS-39 平頂山 DS-40 三門峽 DS-30 安陽 DS-41 漯河 DS-45 開封 DS-35 許昌 DS-31 信陽 DS-31 濮陽 DS-38 內蒙古(8) 呼和浩特 DS-28 赤峰 DS-42 包頭 DS-42 鄂爾多斯 DS-35 烏蘭察布 DS-44 巴彥淖爾 DS-26 呼倫貝爾 DS-20 興安盟(烏蘭浩特) DS-44 新 疆(2) 烏魯木齊 DS-31 伊寧 DS-34 山 西(8) 太原 DS-24 大同 DS-48 運城 DS-30 臨汾 DS-38 忻州 DS-45 晉中 DS-37 陽泉 DS-33 長治 DS-26 福 建(6) 福州 DS-19 廈門 DS-29 龍岩 DS-17 漳州 DS-45 泉州 DS-37 莆田 DS-30 吉 林(7) 長春 DS-32 通化 DS-35 吉林 DS-38 四平 DS-37 松原 DS-36 延吉 DS-24 白山 DS-36 黑龍江(7) 哈爾濱 DS-13 雙鴨山 DS-27 綏化 DS-13 齊齊哈爾 DS-46 雞西 DS-48 亞布力 DS-27 大慶 DS-47 山 東(17) 濟南 DS-36 青島 DS-21 臨沂 DS-25 東營 DS-16 聊城 DS-22 菏澤 DS-35 日照 DS-20 濟寧 DS-35 威海 DS-15 煙台 DS-21 泰安 DS-34 萊蕪 DS-29 淄博 DS-31 濰坊 DS-23 德州 DS-41 濱州 DS-43 棗庄 DS-25 安 徽(17) 合肥 DS-30 蕪湖 DS-48 馬鞍山 DS-42 淮南 DS-47 宣城 DS-43 銅陵 DS-46 安慶 DS-37 滁州 DS-37 池州 DS-19 六安 DS-36 宿州 DS-25 黃山 DS-38 蚌埠 DS-46 淮北 DS-47 阜陽 DS-24 巢湖 DS-46 亳州 DS-27 湖 北(8) 武漢 DS-31 黃石 DS-27 襄樊 DS-46 宜昌 DS-17 十堰 DS-26 隨州 DS-39 荊門 DS-45 荊州 DS-15 廣 西(5) 南寧 DS-16 桂林 DS-21 北海 DS-31 梧州 DS-37 柳州 DS-33 湖 南(6) 長沙 DS-29 岳陽 DS-37 常德 DS-15 益陽 DS-30 株洲 DS-29 湘潭 DS-29 浙 江(12) 杭州 DS-20 寧波 DS-15 舟山 DS-43 麗水 DS-27 衢州 DS-46 義烏 DS-44 溫州 DS-43 湖州 DS-39 台州 DS-44 紹興 DS-31 嘉興 DS-46 金華 DS-45 河 北(11) 石家莊 DS-31 秦皇島 DS-31 承德 DS-31 唐山 DS-31 廊坊 DS-24 張家口 DS-27 保定 DS-20 滄州 DS-39 衡水 DS-37 邢台 DS-29 邯鄲 DS-38 甘 肅(5) 蘭州 DS-21 天水 DS-27 酒泉 DS-18 武威 DS-30 慶陽 DS-43 寧 夏(5) 銀川 DS-30 吳忠 DS-34 中衛 DS-28 固原 DS-34 石嘴山 DS-29 陝 西(5) 西安 DS-16 延安 DS-38 榆林 DS-41 寶雞 DS-29 漢中 DS-45 海 南(4) 海口 DS-25 三亞 DS-25 儋州 DS-25 瓊海 DS-25 雲 南(4) 昆明 DS-18 玉溪 DS-14 麗江 DS-36 香格里拉 DS-40 江 西(11) 南昌 DS-38 景德鎮 DS-32 新余 DS-46 九江 DS-41 宜春 DS-23 撫州 DS-26 上饒 DS-43 吉安 DS-21 鷹潭 DS-40 萍鄉 DS-47 贛州 DS-23 江 蘇(11) 南京 DS-39 徐州 DS-32 淮安 DS-38 宿遷 DS-30 無錫 DS-38 連雲港 DS-36 蘇州 DS-44 鹽城 DS-20 揚州 DS-39 常州 DS-46 泰州 DS-44 廣 東(5) 廣州 DS-37 深圳 DS-28 韶關 DS-30 惠州 DS-17 潮州 DS-18 四 川(12) 成都 DS-17 綿陽 DS-14 德陽 DS-26 都江堰 DS-17 瀘州 DS-26 宜賓 DS-27 達州 DS-25 樂山 DS-41 自貢 DS-17 南充 DS-43 眉山 DS-19 攀枝花 DS-29 貴 州(5) 貴陽 DS-39 畢節 DS-18 安順 DS-31 凱里 DS-14 遵義 DS-14 青海( 1 ) 西寧 DS-33 西藏( 1 ) 拉薩 DS-15 [編輯本段]
相比其它標準的優勢1、CMMB藉助衛星通信,能極好地解決移動終端(手機電視)信號流暢的問題;2、CMMB由國家廣電總局管理,其負責的電影,電視,廣播載體,具有豐富的電視內容資源,CMMB也是2008年奧運會新媒體的直播載體。3、收費低廉,CMMB兼顧國家媒體信息發布功能[編輯本段]
㈢ 為什麼網路上搜索不到海東
青海海東市政府在搬遷至樂都區文化街46號一年多後,該市已於近日將文化街改名為海東大道。這也意味著,在海東市設立近8年後,市政府終於「來到了」國務院批復中明確的駐地——海東大道。
據青海海東手機台客戶端消息,1月29日,海東市民政局發布了一則《關於樂都區部分道路橋梁公園更名的公告》。其中,東西走向、東起水磨營大街、西止衛民路的文化街、文教路(109國道城區段)更名為海東大道;東西走向、東起康泰路、西止109國道的海東大道更名為朝陽大道。
海東市,因位於青海湖之東而得名,總面積1.32萬平方公里,全境東西長約124.5公里,現轄兩區四縣,即樂都區、平安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和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2013年2月8日,《國務院關於同意青海省撤銷海東地區設立地級海東市的批復》發布,同意撤銷海東地區和樂都縣,設立地級海東市。該批復文件顯示,「海東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樂都區海東大道10號」。
然而,直至2018年,海東市政府才傳出將由平安區搬至樂都區的消息。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道,2018年9月12日,海東市政府和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舉辦了河湟新區新聞發布會。時任海東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王占恩表示,海東市市級黨政機關將從平安區搬遷至樂都區一事屬實,相關部門目前已經開始搬遷,年底基本完成搬遷。
王占恩當時稱,「這次搬遷是經8月2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搬遷的。市級黨政機關搬遷是履行《國務院關於同意青海省撤銷海東地區設立地級海東市的批復》(國務院國函〔2013〕23號)中明確同意撤銷海東地區和樂都縣,設立地級海東市,海東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樂都區海東大道10號的法定職責。」
㈣ 56個民族簡介
中國56個民族簡介
1、滿族
滿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以遼寧省為最多。
使用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有南、北2種方言。由於與漢族混居、交往密切,因而現在滿族人都慣用漢語,只有少數偏遠的聚居村屯,還有少數老年人會說滿語。16世紀末,在蒙古文的基礎上創制了滿文。現在滿族人都用漢文。
滿族人曾信仰多神的薩滿教,現已消失。
2、朝鮮族
朝鮮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在黑龍江省、遼寧省,還有些散居於內蒙自治區。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區。絕大多數朝鮮族人使用朝鮮語和朝鮮文。朝鮮語屬阿爾泰語系(尚未有定論),有6種方言。
朝鮮文是朝鮮李朝世宗主持下,於1444年創制的拼音文字。
信教的人很少,只有極少數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或天主教。
3、赫哲族
主要聚集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散居於附近縣的一些村鎮。
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有奇楞和赫真2個方言。現在只有五六十歲以上的人還能講赫哲語,其他人由於與漢族人的長期交往已都使用漢語,並使用漢字。原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現已基本不信仰薩滿教了。
4、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及附近旗縣、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郊及附近縣,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
達斡爾族人使用達斡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布特哈和齊齊哈爾兩種土語。其語言豐富,有大量反映漁牧狩獵農耕的詞彙,其中有漢語,滿語和鄂溫克語借詞,特別是漢語借詞較多。
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主要使用漢文,少數人能使用滿文,蒙古文,哈薩克文。
信仰薩滿教,是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少數人信仰喇嘛教。
5、鄂倫春族
聚居在內蒙古和黑龍江交接處的大小興安嶺中,特別是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
使用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
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鄂倫春族人普遍信仰薩滿教,崇拜自然物,相信萬物有靈。盛行對祖先的崇拜。
6、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溫克自治旗和周圍幾個旗、黑龍江省訥河市等地。
使用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有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3個方言。
鄂溫克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牧區通用蒙古文,農業區和靠山區通用漢文。
過去,鄂溫克族人多信仰薩滿教,牧民同時信仰喇嘛教。
7、蒙古族
主要聚居於內蒙古和新、青、甘、黑、吉、遼等省區,其他散居於寧、冀、川、滇、京等地。
使用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中國蒙古語有3個方言,即內蒙古方言、巴爾虎—布里亞特方言、衛拉特方言。使用蒙古文。13世紀初由回鶻字母創制了蒙古文字,經多次改革,成為今天規范的蒙古文。多信仰喇嘛教。
8、回 族
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青、豫、冀、魯、滇省等分布較多,有大小不一的聚居區。中國其他地方也有許多回族人聚居和散居。回族分布廣泛,可以說回族散於全國各地,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回族人與漢族人長期生活在一起,因此都使用漢語,與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的回族人也會使用那個民族的語言,少數人通曉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使用漢文字。信仰伊斯蘭教。
9、東鄉族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少數散居在甘肅省蘭州市和定西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使用東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可分為鎖南、汪家集,四甲集3個土語。大多數東鄉族青年兼通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
多信仰伊斯蘭教。
10、保安族
主要分布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縣。在聚居區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大多數保安族人通曉漢語。保安族人以漢文為交際工具。信仰伊斯蘭教。
11、撒拉族
主要聚居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及其附近地區。少數人散居於青、甘、新等地,與漢、藏、回、維、哈等族人居住在一起。
使用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大多數人通曉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
撒拉族人信仰伊斯蘭教。
12、土族
主要聚居在青海省東部湟水以北、黃河兩岸及其毗連地區,其中大多數人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及周邊的民和,大通、同仁等縣,還有少數人居住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
使用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族。有互助和民和2個方言。過去一直通用漢文,現有新創制的以拉丁字母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試行。
13、裕固族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少數人聚居在酒泉市的黃泥堡裕固族鄉。
現使用3種語言。一種是西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一種是東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還有一種是漢語。
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都用漢字。
裕固族人多信仰喇嘛教
14、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人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等地,以伊犁地區為多,還有少數人分散於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使用俄羅斯語(簡稱俄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通用俄文。俄羅斯族人多信仰東正教。
15、烏孜別克族
散居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較為集中。
使用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大多數人通用維吾爾文。多信仰伊斯蘭教。
16、塔塔爾族
散居於新疆,比較集中的有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
使用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除一些老年人使用塔塔爾語外,其他人一般都使用當地的哈薩克語或維吾爾語。
塔塔爾族通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多信仰伊斯蘭教。
17、錫伯族
錫伯族人主要分布在遼、吉、黑等省,還有一部分人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及周邊地區。
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錫伯族人使用錫伯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居住在東北的錫伯族人使用漢語。
錫伯文是1947年在滿文的基礎上略加改動而成。大多數錫伯族人通用漢文。
錫伯族人曾信仰薩滿教、喇嘛教,現多已不信教。
18、哈薩克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少數分布在甘肅省阿克賽哈薩克自治縣。
使用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西南、東北兩個方言。
哈薩克文是一種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信仰伊斯蘭教。
19、柯爾克孜族
主要分布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少數散居於新疆各地和黑龍江省富裕縣。
使用柯爾克孜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有南、北2個方言。居住在南疆的人通曉維吾爾語,居住在北疆的人通曉哈薩克語,居住在黑龍江省的人通曉漢語、蒙古語。
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多信仰伊斯蘭教,少數人信仰喇嘛教或薩滿教。
20、維吾爾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多數聚居於天山以南的各個綠洲,少數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縣。
使用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有中心、和田、羅布3個方言。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
21、塔吉克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聚居於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在莎車、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
使用塔吉克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莎車等地的塔吉克族人使用維吾爾語。
塔吉克族人普遍使用維吾爾文。塔吉爾族人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22、藏族
主要聚居於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黃南、海南、果洛、玉樹幾個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省的阿壩、甘孜兩個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縣,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
使用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有衛藏、康、安多3種主要方言。
藏文是公元7世紀時參照梵文字體創制的自左向右橫寫的拼音文字。
普遍信仰喇嘛教。
23、珞巴族
主要分布於西藏東南部的洛渝地區及相鄰的察隅、墨脫、米林等縣。
居住在墨脫縣北部的珞巴族人使用藏語,其他珞巴族人都使用珞巴語。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不同地區的珞巴族人之間的方言有差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珞巴族人還在使用刻木結繩來記事。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少數人通藏文。
珞巴族人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24、門巴族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門隅地區,少數聚居在墨脫地區。
使用門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由於生活於西藏地區,和藏族人交往密切,所以多通藏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藏文。
普遍信仰喇嘛教,少數人信仰原始宗教。
25、納西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及周邊地區,四川省鹽源、鹽邊、木里等縣和西藏的芒康縣也有分布。使用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與漢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數人會講漢語。
不定期去納西族有兩種文字,一種是表意的象形文字,叫東巴文,一種是表音的音節文字,叫哥巴文。1957年設計了一種以拉丁字母形式為基礎的納西拼音文字方案。
過去納西族人普遍信仰多神的東巴教。少數人信仰喇嘛教、道教或基督教。
26、彝族
分布在雲、川、貴、桂四省區。
使用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6個方言。與漢族人居住聯系比較多的彝族人能通漢語。
過去流行多神崇拜,清初盛行道教,19世紀末年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但信教的人很少。
27、普米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蘭坪、麗江、維西、永勝等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少數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和鹽源縣。
使用普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有南部和北部兩個方言,其間差別很大。普米族曾使用過一種用藏文拼寫的文字,但流行不廣。現通用漢文。
普米族人大多數信仰多神的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還有少數人信仰喇嘛教和道教。
28、白 族
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於雲南省各地及貴州省畢節地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縣。
白族人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種方言。絕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語言,並通曉漢語。
白族人民從唐代開始曾經使用過以漢字為基礎的方塊白文,以記錄白語。由於漢族和白族的交往,白族人長期學習漢族先進文化,所以白語里含有大量漢語詞彙,漢文很早就成為白族通行的文字。崇拜相當於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29、傈僳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數分散居住在附近的州縣和四川省鹽源,鹽過、木里等縣。
使用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先後使用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拼音文字、維西縣傈僳人創制的音節文字和新中國成立的後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新文字。
傈僳族人過去信仰原始宗教,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進入後,少數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30、怒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碧江(現已撒消)、福貢、貢山三縣,附近的蘭坪、維西有幾處怒族的聚居點。
使用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各地方言差別很大,以致不能互相通話。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漢文。
怒族人過去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部分人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基督教。
31、獨龍族
獨龍族人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族自治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
使用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沒有本民族文字。
獨龍族人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物,信鬼。
32、景頗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瑞麗、隴江、盈江和梁河等縣山區,附近州縣山區也有少數散居的景頗族人。
使用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
使用的景頗文是一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過去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多神教,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33、阿昌族
主要分布在雲南德宏州的隴川、梁河等縣,少數分布在盈江,潞西、瑞麗等縣及保山地區的龍陵、騰中縣。
阿昌族人使用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有梁河,隴川、潞西3個方言。由於長期和漢、傣族雜居,所以阿昌人一般都通曉漢語或傣語。阿昌族沒有文字,慣用漢文和傣文。阿昌族人聚居區,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34、德昂族
德昂族散居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保山、臨滄、思茅地區。其中潞西縣三台山和鎮康縣軍弄等地是德昂族聚居區。
使用德昂語,屬南亞語系佤德昂語支。可分為納盎、佈雷、若買3個方言。人多數德昂族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是景頗語。德昂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不少人能用漢字或傣文。
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35、佤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西盟、滄源、孟連三縣及其周圍山區。
使用佤語,屬南亞語系佤德昂語支。有巴饒克、佤和阿佤3個的佤族文字方言。佤族原來沒有文字,1957年設計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形式的佤族文字方案。信仰萬物有靈的自然宗教。
36、拉祜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瀾滄縣、孟連縣、少數人與其他民族雜居於雲南省西南邊境縣。
使用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拉祜納和啦祜熙2個方言。由於拉祜族人長期與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數拉祜族人能兼用漢語和傣語。1957年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式的拉祜文。
20世紀50年代以前,拉祜族人信仰多神的原始宗教。後大乘假佛教傳入,又流行這一宗教,還有少數村落居民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37、布朗族
主要分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臨滄地區的雙江、永德、雲縣、耿馬。思茅地區的瀾滄、墨江等地。
布朗族人使用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有布朗、阿爾佤兩個方言。部分布朗族人會講傣語、佤語或漢語。
布朗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布朗人會漢文、傣文。信仰小乘佛教。
38、傣 族
傣族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附近其他縣。
使用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有德宏方言和西雙版納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可分為傣仂文(西雙版納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綳文和金平傣文(又稱傣端文)4種。4種傣文都來源於古印度字母。
傣族人多信仰小乘佛教。
39、基諾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四鄰山區。
使用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
基諾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盛行祖先崇拜。
40、哈尼族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禮社江下游紅河西側的哀牢山區。
使用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哈雅、碧卡、豪白3個方言。
哈尼族原來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
41、京族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的山心、萬尾、巫頭三個小島及其附近地區,有「京族三島」之稱。
使用京語,屬系未定,與越南語基本相同。還有些人使用漢語粵方言。沒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漢文。
京族人崇拜祖先,信奉的神多與海洋有關。
42、黎族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使用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居住的地區不同,其方言也各異。由於與漢族來往密切,所以很多人通曉漢語。1957年創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
以前黎族人信仰原始宗教,近代少數人信仰基督教。
43、毛南族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區,及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
使用毛南語,屬阿爾泰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由於長期和漢族、壯族人交往,所以絕大多數毛南族人都通漢語和壯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信仰道教。
44、壯族
壯族是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人分布在粵、湘、貴、川等省。
使用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
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制過土俗字,但不規范。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壯族人多使用漢文。
壯族人過去多崇拜自然和多神的原始宗教。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壯族地區。近代,基督教、天主教也傳入壯族地區,但影響不大。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中國嶺南的土著民族。
45、仫佬族
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附近縣市,與漢、壯、苗、瑤、侗、毛南、水等族人雜居。使用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
仫佬語與毛南語、侗語、水語相當接近。大多數人會漢語,部分人還會說仕語。
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歷來以漢文為交際工具。多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佛教。
46、瑤族
主要分布在桂,湘、滇,粵、貴等省也有分布,居住形式為大分散,小聚居。
使用瑤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瑤語是三種語言的總稱,包括勉語、布努語、拉珈語。各地理族人的語言差別很大,往往不能相互通話。瑤族人通常能用壯語和漢語。
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漢文。
宗教信仰比較復雜,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47、侗 族
分布在黔、湘和桂省區的毗鄰地區,其中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地。
使用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有南北兩個方言。侗族原無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漢字。1958年以侗語南部方言為基礎,以貴州榕江話為標准音,採用拉丁字母創設了侗文。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48、苗族
主要聚居於貴、滇、川、桂、湘、鄂、粵等省區,有大的聚居區,也有小的聚居區,還有與其他民族雜居區。
使用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語分為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大方言中還有小的分支方言。雜居地區的苗族人,會講漢語或侗語、壯語等。
過去苗族沒有統一的文字。1956年,創制或改革了4種方言的拉丁拼音文字。
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49、水族
主要聚居於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附近的荔波、獨山、都勻、榕江、從江等縣和廣西的融安、南丹、環江、河池等縣。
使用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有陽安話、潘洞話、三洞話3個土語。
水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漢字。
水族人過去信仰多神、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清末曾傳入天主教,但信教人數很少。
50、布依族
主要聚居於貴州黔南、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其他地區、雲南羅平和四川寧南、會理也有分布。
布依族人使用布依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與壯語有密切的親緣。布依語有3種方言。
布依族過去沒有文字,使用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布依族文字方案。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51、仡佬族
主要散居於貴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少數居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
使用仡佬語,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未定。分稿、阿歐,哈哈、多羅4個方言。由於居住分散,漢語已成為通用語,不少人還通苗語、彝語、布依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52、羌族
主要聚居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區,以茂縣,汶川等地最為集中。少數人與漢、藏、回等民族人雜居。
使用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每個方言又分5種土語。大多數羌族人通漢語。羌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長期使用漢字。
過去羌族人普遍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少數與藏族人居住在一起的羌族人信仰喇嘛教。
53、土家族
主要聚居於湘、鄂、川三省毗連地區。
使用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有南部和北部2千方言。由於和漢族人長期生活在一起,所以絕大多數人使用漢語。使用土家語的人也多通漢語。
土家族人使用漢文。
土家族人崇拜祖先,信奉多神。
54、畲族
主要聚居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和閩、浙兩省交界處。其中閩、浙兩省最多,佔96%。
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有兩種方言。本民族內用畲語,與外界交往使用漢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字,崇拜祖先。
55、高山族
主要聚居在台灣省台灣島的山地、東部沿海和蘭嶼島上。
使用高山族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泰耶爾(泰雅)、鄒(曹)、排灣3個語群,多達20種語言,現在仍在使用的有13種語言。不同名稱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語言。
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信仰原始宗教,崇拜天神、自然神和精靈妖怪。
56、漢族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松遼平原及黃河、長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農業發達地區,並散居於全國各地。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漢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廣。
漢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漢字經過3000年的演變,發展成現在的通用簡化漢字。漢族的語言通稱漢語,屬漢藏語系,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的語言之一。
漢語分為北方、吳、湘、贛、客家、閩北、閩南、粵等八大方言。現代漢語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漢文起源於遠古,現行的方塊字是從4000多年以前的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演變而來。
㈤ cmbb開通哪些城市
2010年全國CMMB開通城市列表
CMMB移動電視的普及率一直是CMMB製造商和消費者關心的話題,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以下簡稱「CMMB」)是利用無線數字廣播網向手機、MP4、筆記本電腦等用戶提供廣播電視節目和信息服務。按照中央要求,從2007年10月開始,我公司組織開始在全國部分城市開展CMMB網路建設和業務推廣。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我公司陸續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三十七個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奧運城市開通了CMMB信號,在具備條件的城市規劃、建設單頻網,覆蓋了約1.25億人口;奧運之後,我公司組織開展全國地級市覆蓋工程,截至2010年4月1日,已完成全國304個地市的覆蓋任務,覆蓋了約5-7億人口。根據規劃,還將在在全國337個地級市開通信號,同時對已建成的覆蓋網路做進一步優化完善。
開通城市列表
省份
省會及直轄市
地級城市
北京
北京市
天津
天津市
重慶
重慶市
上海
上海市
河南
鄭州
鶴壁市 新鄉市 三門峽市 洛陽市 焦作市 平頂山市 南陽市 駐馬店市 商丘市 開封市 安陽市 漯河市 許昌市 信陽市 濮陽市 周口市
遼寧
沈陽
鞍山市 丹東市 錦州市 營口市 大連市 鐵嶺市 葫蘆島市 阜新市 撫順市 朝陽市 遼源市 盤錦市 遼陽市 本溪市
福建
福州
龍岩市 漳州市 廈門市 泉州市 莆田市 三明市 寧德市 南平市
吉林
長春
吉林市 四平市 松原市 通化市 延吉市 遼源市 白山市 白城市
湖北
武漢
黃石市 荊門市 荊州市 十堰市 隨州市 襄樊市 宜昌市 黃岡市 咸寧市 孝感市 恩施市
廣東
廣州
韶關市 深圳市 惠州市 潮州市 佛山市 湛江市 河源市 揭陽市 汕尾市 茂名市 東莞市
山西
太原
大同市 運城市 臨汾市 忻州市 晉中市 陽泉市 長治市 呂梁市 朔州市
黑龍江
哈爾濱
齊齊哈爾市 雙鴨山市 綏化市 雞西市 亞布力市 大興安嶺市 牡丹江市 黑河市 伊春市 七台河市 佳木斯市 鶴崗市
浙江
杭州
湖州市 麗水市 衢州市 溫州市 義烏市 舟山市 寧波市 台州市 紹興市 嘉興市 金華市
內蒙
呼和浩特
赤峰市 包頭市 鄂爾多斯市 烏蘭察布市 巴彥淖爾市 呼倫貝爾市 興安盟市 錫林郭勒市 通遼市 烏海市 阿拉善盟
河北
石家莊
滄州市 承德市 邯鄲市 廊坊市 唐山市 邢台市 張家口市 衡水市 保定市 秦皇島市
江西
南昌
撫州市 吉安市 景德鎮市 九江市 萍鄉市 上饒市 新余市 宜春市 鷹潭市 贛州市
寧夏
銀川
吳忠市 中衛市 石嘴山市 固原市
湖南
長沙
常德市 益陽市 岳陽市 株洲市 湘潭市 邵陽市 婁底市 郴州市 張家界市 衡陽市 永州市 懷化市 吉首市
廣西
南寧
桂林市 北海市 梧州市 柳州市 河池市 來賓市
海南
海口
三亞市 瓊海市 儋州市
雲南
昆明
玉溪市 麗江市 香格里拉市 紅河市 文山市 曲靖市 西雙版納市 思茅市 臨滄市 邵通市 德宏市 保山市 大理市 怒江市 楚雄市
陝西
西安
延安市 寶雞市 榆林市 漢中市 銅川市 渭南市 安康市 商洛市 咸陽市 靖邊市
安徽
合肥
安慶市 蕪湖市 滁州市 池州市 宣城市 馬鞍山市 銅陵市 黃山市 淮南市 淮北市 蚌埠市 宿州市 六安市 阜陽市 亳州市 巢湖市
山東
濟南
聊城市 東營市 煙台市 威海市 日照市 臨沂市 濟寧市 菏澤市 青島市 泰安市 萊蕪市 淄博市 濰坊市 德州市 濱州市 棗庄市
江蘇
南京
淮安市 連雲港市 宿遷市 無錫市 徐州市 蘇州市 鹽城市 揚州市 常州市 泰州市 鎮江市
甘肅
蘭州
酒泉市 天水市 武威市 慶陽市 平涼市 金昌市 定西市 張掖市 白銀市 臨夏市 嘉峪關市 隴南市 甘南市
四川
成都
綿陽市 德陽市 都江堰市 瀘州市 宜賓市 達州市 樂山市 自貢市 南充市 眉山市 攀枝花市 遂寧市 內江市 雅安市 涼山市 甘孜市 廣安市 阿壩市 資陽市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青海
西寧
興義 德令哈 格爾木 海南州 海東地區
新疆
烏魯木齊
伊寧市 阿克蘇市 和田市 克州市 石河子市 喀什市
貴州
貴陽
畢節市 安順市 凱里市 遵義市 都勻市 六盤山市 銅仁市 興義市
西藏
拉薩
㈥ 海東市樂都區旭峰廣告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海東市樂都區旭峰廣告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2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室內外廣內告策劃、設計容、製作、安裝等。
法定代表人:喬世岡
成立時間:2014-10-24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3212306300915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碾伯鎮西關大街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