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營銷案例
可選擇面較廣泛,證券公司客戶經理具備專業投資能力,能夠提供良好分專析建議,通過屬證券公司網上交易、電話委託可以實現基金的各種交易手續;資金存取通過銀證轉賬進行,可以將證券、基金等多種產品結合在一個賬戶管理;缺點是證券公司網點較銀行網點少,首次辦理業務需要到證券公司網點。公司的客戶資源和渠道相較於銀行明顯不足,營業部目前所能銷售的理財產品有限,對此,我們可以通過加強與銀行的合作,達到共贏的目的。其次,公司在中期票據承銷上還受到限制,短期融資券承銷方面也落後於銀行。
銀行網點代銷:優點是銀行網點眾多,投資者存取款方便;缺點是
每個銀行網點代銷的基金公司產品有限,一般以新基金為主;投資者辦理手續需要往返網點。
基金公司直銷中心:優點是可以通過網上交易實現開戶、認(申)
購、贖回等手續辦理,享受交易手續費優惠,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缺點是客戶需要購買多家基金公司產品的時候需要在多家基金公司辦理相關手續,投資管理比較復雜。另外,需要投資者有相應設備和上網條件,具備較強網路知識和運用能力。
2. 客戶經理如何做好市場營銷工作的思考
那麼,作為銀行的客戶經理,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應當如何准確履行工作職責,積極做好客戶營銷工作呢?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通過工作實踐和觀察分析,提以下幾點不成熟的想法,請各位領導和同行指教。 思考一:客戶經理的職責與定位 「客戶經理」,顧名思義就是經營管理客戶。客戶,既是銀行經營管理的主要對象,也是客戶經理工作核心所向。依據這一理念,我行自2004年成立之初便建立了客戶經理制度,並實施至今。目前,我行客戶經理的主要工作,基本上就是辦理信貸業務,從貸前調查到對貸戶授信,從發放貸款到貸後管理,表面上看工作井井有條,辦公室、營業廳門庭若市,田間地頭、廠區車間也見客戶經理身影,但是,關上電腦,合上賬簿,捫心自問,我們真正了解的客戶有多少?我們營銷了多少新客戶,又流失了多少老客戶?我們是否真正的履行了客戶經理的職責? 客戶經理作為銀行的營銷代表,是銀行與客戶溝通的橋梁,其工作的全部內容就是在深入了解客戶需求的基礎上,主動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系列化、綜合性的金融服務,並不斷加深雙方合作。代表銀行營銷產品、為客戶提供全程服務、大力開發優質新客戶、提高金融市場佔有率,是客戶經理的基本職責;不斷加強現有客戶關系、對現有客戶的維護和服務,則是客戶經理的重要職責。 思考二:客戶經理的工作現狀2010年上半年,農業銀行無錫分行對其下屬5個設有客戶經理的網點進行了調研。經過調研,發現當前客戶經理的主要工作大致可分為四大塊:(一)經辦信貸業務。辦理各類信貸業務以及與信貸有關的業務,佔用了客戶經理較多的工作時間,特別是信貸客戶相對較多的鄉鎮網點的客戶經理,其大部份時間用於經辦信貸業務,基本上還是信貸員的角色;(二)操作各類系統。操作各類系統平均要佔用客戶經理日常工作時間的15%至20%左右;(三)處理各類報表郵件。當前客戶經理不但要分析和處理客戶提交的財務報表,還要經常統計內部各類匯總報表,耗時很多;(四)其他的一些事項。主要包括年度信貸客戶的信用等級、客戶分類、授信評定、貸款卡年檢等等事項,這些都牽制著客戶經理的工作精力。經過調研分析,發現存在以下問題:(一)客戶經理「內勤化」現象突出。在鄉鎮網點特別是信貸客戶較多的網點,內勤工作佔用了客戶經理70%至80%的時間,真正能夠用來拓展客戶的時間太少;(二)客戶經理工作負擔重。許多客戶經理反映,工作負擔太重,中午不休息、班前班後和雙休日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根本無暇顧及客戶營銷與維護,即使到企業也往往是收集報表資料,說不上幾句話便要匆忙趕回。長此以往,與客戶的感情便有了生疏,更不要說拓展新客戶了,客戶經理沒有真正走向市場、走向客戶。 思考三: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是前提 「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是強調客戶決定服務、業務和管理促進服務,根據客戶的需求差異和銀行的分類要求,為不同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客戶經理的一切活動應以滿足客戶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為客戶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方法為己任。誰的服務好,客戶就覺得自身的價值高,誰就會得到客戶的信賴。目前在我們平時的業務拓展、維系過程中,真正能做到優質服務的並不多。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就算營銷工作做得很好,但由於服務質量跟不上去,營銷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嚴重妨礙業務的發展。因此,在日後的工作中,要狠抓服務質量,提高服務質量,培養更多的優質客戶和忠誠客戶。在同等條件下以服務取勝,比競爭對手更早地接近和贏得客戶。 思考四:「全方位、一體化」的營銷策略是關鍵 「營銷」不是「推銷」,我們不是在路邊擺攤賣衣服的小商販,我們的營銷對象是有條件、有選擇的,並非來者皆是客。我們要盡量確保我們營銷出去的產品是安全的、銀行是盈利的。有目的的營銷往往能替我們節省更多的時間。 在以往的營銷中,我們過度的強調了貸款的營銷,而忽略了其他一些產品,比如銀行承兌匯票、貼現、貸記卡、代發工資等等一些能使我們銀行盈利的產品營銷。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可以有計劃的開發一些「套餐」,針對不同客戶的「口味」做一些不同種類的產品組合,力求客戶能使用我行更多的產品,只要能使銀行盈利,不管營銷了什麼都是成功的。 思考五:辦好信貸業務、搞好風險防範是基本 作為客戶經理,我們的絕大部份工作都在辦理信貸業務。辦理好信貸業務要堅持「四透」。一是信貸政策要吃透。精通信貸政策才能更好地進行產品創新,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二是企業經營要看透。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是識別信貸風險的重要手段,考察企業必須要全面,不能僅看企業所提供的財務報表。三是業務操作要做透。信貸業務辦理工作中來不得半點馬虎,每一個步驟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執行。四是貸後管理要穿透。貸後管理必須做到細致入微,要深入企業進行實地調查,透過現象掌握實情,不是僅在風險管理系統上處理一下就可以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營銷客戶的同時,又能及時發現風險苗頭或隱患,施之以必要措施,把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或零。 思考六:提高自身素質、培養綜合意識是後盾 客戶經理在與客戶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如業務能力、學識水平、舉止風度等,不僅關繫到其營銷業績,而且關系蕭山農村合作銀行的社會形象。因此,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隨著金融市場競爭的加劇,客戶經理在營銷工作中,如果單純依靠傳統的營銷手段,靠托關系找門路,請客送禮拼酒,已經很難達到效果。因為我們能做到的,別人也很容易做到。我們面對的客戶分布於各行各業,形形色色。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愛好,有不同的專長。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和增加各方面的知識與才能,學會「到哪山唱哪歌」,主動和客戶聊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就能找到共同語言,迅速拉近與客戶的距離,與客戶建立感情基礎,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營銷效果。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培養各種意識,尤其是「危機意識」和「創新意識」。沒有危機感,就沒有壓力,就會滋生惰性,不求進取,自行萎頓,不戰而衰。在市場經濟時代,強中更有強中手,任何一家銀行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在今天看來,我行在蕭山還是處於優勢,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進駐蕭山,通過劇烈的競爭,明天就可能處於劣勢。作為銀行通向金融市場的一扇窗,客戶經理更應該樹立這種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時刻感受到競爭的壓力,才能產生動力,才能使我們銀行的業務發展生機勃勃。由於銀行產品的同質性和客戶需求的差異性,競爭中獲勝的銀行往往在引導它們的競爭者去開發比自己更好、更優的產品和服務。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就需要我們培養創新意識。客戶經理的創新一定要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盡可能組合我行現有產品,並在此基礎上開發新的產品,來滿足客戶的需求,鞏固我們的客戶資源。 總之,在金融大環境下,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客戶經理,我們就應該真正的履行客戶經理的職責,做好客戶營銷工作,發展新客戶,鞏固老客戶,拓展優質客戶,培養忠誠客戶,樹立蕭山農村合作銀行客戶經理自己的形象,做出蕭山農村合作銀行自己的品牌,從而實現銀行利潤最大化。 作者單位:蕭山農村合作銀行南陽支行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3. 銀行客戶經理成功營銷保險案例
是同一類崗位,稱呼不同而已\r\n現在都很少使用業務員,推銷員這類名字了,改為客戶經理,服務專員等等,客戶會認為\\「為我服務的是經理」,滿足一些客戶的虛榮心。
4. 市場營銷經典案例,三個業務員賣鞋案例分析,急求答案,在線等
島國的居民是沒有什麼錢的,但是他們都聽從酋長的命令。由於島上盛產香蕉,這些香蕉又大又甜又香,在歐洲是極具銷售力和競爭力的。經理們去島上的香蕉園看過後,與酋長達成協議:島國將以每20公斤到30公斤的香蕉,對應一雙鞋的比例,換取公司專門為島國生產的鞋,總數量大概為10萬雙左右,第一批香蕉可以先換取一萬雙鞋,越快到貨越好,並給予該鞋公司獨家賣鞋權!
經理們了解後計算得出,這樣的香蕉如果經過適當的包裝,可以以30元/公斤的價格賣給歐洲的××連鎖超市的經營公司,按一萬公斤算,扣除包裝、運輸、關稅、人員工資等,每公斤香蕉的純利潤為23元。一萬雙鞋,如果從離島國最近的廠運到島國,公司的總成本為16萬元。那第一批1萬雙鞋,可以換得的香蕉總數額(按25公斤香蕉=1雙鞋)是25萬公斤,而香蕉的總利潤為575萬元。扣除鞋的成本,公司可以在第一筆交易中盈利559萬元。如果鞋在島國本地生產,則每雙鞋可以再節省成本4元,公司則可以得到563萬元的總利潤!
不過,經理們也算過了,投資設廠的資金需要200萬元,而且從建廠到真正出成品交貨,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滿足不了酋長的迫切要求。而公司在最近的鞋廠設計、生產一萬雙鞋,再運到島國出售,只需要一個半月,這個時間酋長是可以容忍的。所以,經理們建議公司一邊用「國際貿易」做成第一筆的1萬雙交易,打好關系和基礎;同時在島國建廠投入生產,以便為後續更大的市場發展提供支持!
製鞋公司董事會對營銷經理們的報告大加贊賞,同時給予了重賞!
5. 淺談客戶經理如何做好營銷工作
作為濱海銀行的一名客戶經理,我們應該以能夠從事客戶經理工作感到自豪和驕傲,更應該充分利用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提高素質,完成使命。要努力提高品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人際溝通素質、心理素質。目前客戶經理工作的重點在於營銷產品,難點在於維護客戶關系。營銷客戶不但需要工作熱情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筆者認為就營銷客戶和維護客戶關系應著重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要將客戶分為:現有客戶和未來客戶(或稱假想客戶)。對待現有客戶應主動並經常地與客戶保持聯系,發現客戶的需求並引導客戶的需求,並及時給予滿足,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對未來客戶應該主動地去營銷,可從以下幾個渠道著手: 由現有客戶進行推薦。我們可以要求(但不能強求)現有客戶每月或每年推薦幾個客戶,因為現有客戶比較了解我們的業務,客戶的推薦更具有說服力。同理,可通過親屬、朋友、同學、同鄉介紹客戶。通過熟人營銷客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報章、雜志、廣告、互聯網及其他媒體發現客戶。作為客戶經理,應該養成每天讀報、聽廣播、看新聞的習慣,以此尋找發現客戶。通過展覽會、講座、交流活動、社團、社區組織及其活動來尋找、儲備客戶。 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保持密切關系。與地方政府保持密切關系是我行的優勢所在,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優勢去營銷客戶。 陌生拜訪。即先對欲訪的公司有個了解調查,再對一座寫字樓、市場、社區內的陌生客戶拜訪。當然,這樣做的成功率較低,但如果堅持並做出經驗,仍會有不小的收獲。 對我們確定或已經接觸的客戶群體,客戶經理要每周或每月制定詳細的客戶走訪計劃,針對客戶不同的業務需要為客戶設計營銷方案,推銷我行的金融產品,並應通過以下方法加強與客戶的聯系,維護與客戶的關系: (1)要選出大戶及重點戶,與其保持密切聯系。做出重點客戶的名冊和通訊冊,較頻繁地以電話方式與客戶的財會部門聯系,對一般客戶我們也要拿出一定時間去拜訪。 (2)要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和嗜好,通過酒會、茶話會等社交手段與客戶保持密切關系。如:遇到客戶開新公司、客戶生日、小孩結婚等,可以送給客戶一些小禮物,或組織其他的社交活動以此縮短與客戶的距離。 (3)客戶經理應該積極協調好與總行、分支機構及各部門關系,為客戶解決操作上的困難,主動向客戶提供實用而又客觀的資訊(注意保密原則),以此贏得客戶的信賴。
6. 誰能提供一個企業的新產品的試營銷成功的案例
涼茶市場的「大運」來了!
繼2003年「非典」疫情扶得涼茶產業青雲直上之後,2006年的涼茶市場又利好頻傳。王老吉、黃振龍、金葫蘆等品牌成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粵港澳地區的21家涼茶企業擁有的18個品牌54個配方及術語,被政府正式明文規定受到法律保護。中國涼茶產量以40%的增速跑步發展,銷量直超洋飲料可口可樂。
壯哉!一杯小小的涼茶,不僅實現了它的產業復興,還陽春白雪的承載了文化遺產之重。
於是,在種種利好的鼓勵下,全國各地凡具有涼茶資源和飲用習慣的地區的企業都開始心旌神搖起來,這不,福建達利集團新推的「和其正」涼茶就在這當兒震撼上市了。
顯而易見,「和其正」涼茶之上市,的確是有備而來的,一出手就將涼茶老大作為標桿,可謂來勢兇猛,咄咄逼人。
但是,「和其正」涼茶以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出現在消費者的面前。與「王老吉」幾乎一模一樣的產品包裝設計和色澤;即便是「喝了不上火」的產品訴求也與「王老吉」涼茶的訴求別無二致,只是在「不上火」的後面又加上了一個「熬夜傷神補元氣」。
從其第一訴求「喝了不上火」來看,蠶食分化「王老吉」的顧客群體是其首要目的,意在盡早形成銷售現金流。而其最終目的則是在此之後,加大力度強化「熬夜傷神補元氣」,從而建立起「和其正」自主的品牌地位,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那麼,「和其正」的品牌拓展真的能夠如其所願嗎?看來這個有趣的案例值得我們稍加深入地剖析一番。
顧客為何認可「王老吉」之「喝了不上火」?
首先是顧客習慣性認知的積淀。廣東人保健觀念強,愛吃補品、善煲「靚湯」等習慣都深受全國各地人民的認同。而且,嶺南地區向來有「上火了喝涼茶」的習慣,這也是廣東涼茶鋪遍布大街小巷的基礎,因此,當「王老吉」將「不上火」這一沉澱在民間的顧客認知,率先附加在「王老吉涼茶」身上,並實施強勢的品牌傳播運動後,自然也「愛屋及烏」的贏得了消費者的普遍認同。
其二,在涼茶尚在民間街頭巷尾售賣,各家都還在「口水仗」上爭奪「涼茶始祖」的名頭之時。「王老吉」搶先將自己的創始人王老吉塑造成了中國涼茶的始祖,並通過強大的廣告和公關傳播攻勢,先入為主的在全國消費者心智中構成了這樣一張認知路線圖:涼茶——不上火——王老吉——始祖。
其三,「王老吉」在看似老少咸宜的顧客大一統覆蓋之下,又抓住熬夜看球族、上網族、熬夜加班族,從生活形態上牢牢的鎖定了自己的核心顧客群體。我們要知道,看球時、上網時、加班時的飲用量無疑是最大的。
綜上,反觀「和其正」涼茶的推出態勢,我們不禁為其感到深深的擔憂。
擔憂之一。面對「王老吉」先入為主的顧客認知和鋪天蓋地的傳播攻勢,「和其正」的聲音由於訴求同質化,實在是太容易被其淹沒掉。依據「品牌接觸點傳播體系」的核心要素,從形成消費者購買決策的行為上來看,當面對訴求相似的產品時,消費者心智中潛藏的判知體系,會在如下接觸點上做出這樣的反應:
品牌:大家都說好,肯定消費原來那個有把握,現在這個剛出來,看看再說;
訴求:早說的,效果肯定比晚說的要好;
價格低:如果晚說的便宜,便宜,但可能是品質自愧不如;
價格高:既然原先的我已經接受了,後來的價格又比他還高,我為什麼要去轉換?
品質:價格便宜,表明製造成本低,所以賣得便宜,有可能質量不會好;
試用:口味差不多,那效果大概也就差不多,我為什麼要換?
試用:口味有差異,原先那個口味因為有哪些配方,而且又是涼茶始祖,應該「去火」效果好,現在這個新的,口味既然不一樣,那怎麼讓我相信效果也好呢?
擔憂之二。不但「和其正」的「不上火」的訴求與「王老吉」同質,而且其「熬夜補元氣」的後續准備加碼傳播的隱藏訴求點,其實早在「王老吉」的品牌訴求中也早已涵蓋。
「王老吉」在系列的品牌傳播運動中,早已通過情景訴求的手段大加渲染譬如:「不怕上火的世界盃」:「小張是個超級球迷,凡球賽都不願錯過。現在四年一度的世界盃開幕了,每天午夜零點一場,2:45又是一場,一天一宿連軸轉,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連續一星期以後,小張熬出了滿眼血絲,而且感到咽喉痛,牙齦發炎,口氣重,痘痘增多,腰酸背痛……」。
「經常熬夜,導致虛火上升,此時有一盒清熱降火的王老吉在手就最好不過了……」
依據「品牌接觸點傳播體系」的核心要素,此時,消費者心智中潛藏的判知體系,會做出這樣的反應:
不上火:「王老吉」最先告訴我,所以我相信他;
熬夜:熬夜容易上火,「王老吉」已經告訴過我,我相信他能幫我解決;
補元氣:我只知道喝涼茶可以「不上火」,但是還能「補元氣」我不太清楚;
補元氣:我知道還有很多更直接的辦法可以「補元氣」,比如,當歸、人參、枸杞、大棗等葯膳,包括進行一些運動都是可以「補元氣」的呀!喝涼茶能有這樣的效果嗎?
補元氣:「和其正」為什麼可以補元氣?現在我還不清楚!
綜上,我們似乎可以看到,盡管「和其正」以陳道明為代言人,強勢推出了品牌,可能也僅僅是陳道明的形象,可以幫助「和其正」較快建立一個初步的知名度罷了。但如果僅僅依靠現在的這些傳播資源,無論是在品牌訴求的感召力上,定位的支撐點上,抑或是在可以預見的品牌傳播走向上,要想真正改變顧客的心智認知模式,轉化顧客的購買決策,都會是很難獲取最佳的品牌傳播和銷售業績的。
那麼,「和其正」涼茶怎樣未雨綢繆才能為更好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我們認為,顧客購買決策形成過程中,所經歷的「心智接觸點」和「輔助接觸點」(行動接觸點),就是「和其正」品牌實施最優化傳播的「關鍵點」。譬如,以下幾點是達利集團高層與「和其正」的操盤團隊應充分重視和思考的。
1、 盯人:「人以群分」,在顧客構成上是否還有「空子」可鑽。
2、 破局:從產品利益上剖析,涼茶具有的那一項屬性還未被競品發掘,而客戶又有接受空間的。
3、 鑽心:詮釋顧客認為的市場定義,在顧客心智中還有什麼心智碰撞點是可以有效激發的。
4、 聯系:「和其正」涼茶與「王老吉」涼茶與顧客的關系聯接點的不同點在何處,應當如何表達?
5、 內容:「和其正」在傳播內容構成上,應該與「王老吉」在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應有明顯的差異?
6、 氛圍:「和其正」在傳播氛圍營造上,應該與「王老吉」在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應有明顯的差異?譬如,終端個接觸點上我能感覺到與「王老吉」的什麼不同?
7、 驗證:「和其正」應當在那些影響顧客購買決策的互動接觸點上,為顧客提供購買決策的驗證?
8、 維護:顧客心智的哪些變化,有可能影響「和其正」品牌與顧客的關系緊密度,又該如何進行改善。
其實,在中國涼茶市場利好頻傳的今天,達利「和其正」涼茶強勢介入涼茶市場也是正當其時的。雖然我們不認為「王老吉」無法被戰勝,但關鍵是要有好的思想和精準有效的方法,目前看來,「和其正」以正合的難度明顯很大,必須出奇制勝才能走上康莊大路。
7. 內容營銷成功案例有哪些
以 IP 為中心的內容營銷
說到近幾年的熱詞, IP 絕對算是其中一個,從食品到交通,從影視到媒體,都在積極地進行 IP 營銷。 IP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還可以是普世價值觀、社會心態和精神內核。而品牌進行以 IP 為中心的內容營銷,無非就是兩種形式:創造 IP 和與熱門 IP 合作。
熊本熊
說到近幾年的熱詞, IP 絕對算是其中一個,從食品到交通,從影視到媒體,都在積極地進行 IP 營銷。 IP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還可以是普世價值觀、社會心態和精神內核。而品牌進行以 IP 為中心的內容營銷,無非就是兩種形式:創造 IP 和與熱門 IP 合作。
在後期的推廣工作中,熊本熊逐漸被日本人民所熟知。當各式各樣的熊本熊表情包席捲了我們的朋友圈、微博時,說明熊本熊已經開始被中國人民所熟知。實際上,熊本熊本來沒有任何錶情,這就賦予了人們的遐想空間,激發了網友的表情包創作熱情。
產品即內容
一方面,在這個消費升級的時代,品牌營銷以消費者為中心,而消費者購買商品時越來越側重於產品的體驗、情感附加等,這就需要品牌在研發的後期,進行推廣時所需要考慮的,好的產品體驗自然是能夠加上不少分,而正確利用內容來進行傳播,又是一個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好的營銷以優秀的產品為基礎,產品即內容,好的產品想要激發消費者的情感並不是什麼難事。
結語
在信息大爆炸的浸提,單純依託渠道投放、硬廣展現已成過去,優質內容傳播早已成為品牌營銷的主流趨勢。而說到內容營銷,真的就是敲敲鍵盤,發布出去就可以了?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除了內容要優質之外,擊中消費者的內心情感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8. 求故事營銷成功案例
ZIPPO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打火機製造商,至今沒有任何打火機生產廠商能夠撼動其版霸主地位,這除了歸功於權其過硬的質量和出色的防偽設計以外,一個個扣人心弦的小故事也為其夯實基礎。被魚吞入肚中的打火機完好無損、越南戰場上為安東尼擋住子彈救其性命、靠ZIPPO的火焰發出求救信號、甚至用打火機可以煮熟一鍋粥等一系列的小故事,讓聽眾大為折服。雖然ZIPPO打火機價格不菲,但因為其傳奇的故事中反映的過硬的質量和豐富的情感,使其成為饋贈佳品,甚至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所以ZIPPO不需要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廣告中,更不需要搞什麼「假日促銷」,只要打出一個專櫃,自然會有消費者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