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教師如何寫好觀察記錄
「經驗+反思=成長」這一教師專業發展途徑已經深入人心,教師惟有將自己的實踐「內對象化容」,加以審視、反思,才有可能不斷改進、不斷提高。「觀察記錄」作為教師行動研究的主要工具應在教師的教育實踐中或者教育行動研究的現場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是當代教師所必須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功。它們要求我們教師要以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來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成為成功的觀察者和教育者。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觀察記錄方法和形式,如:開展「幼兒成長手冊」的記錄工作。
2、隨即式的觀察記錄,變「憶」事記錄為軼事記錄。
3、敘述式與原始口述式的觀察記錄,變「浮光掠影」為詳細記錄。
② 幼兒園實習觀察記錄2篇
觀察筆記一 戶外活動回來,拿鑰匙的顧老師在後面還沒有開門,幾個男孩子趴在門縫旁一個勁地瞧,我蹲下來問最前面的男小朋友:「凡凡,有什麼好玩的?」「可以看得很深!」他連頭也不回,然後又說:「像個望遠鏡!」「我可以看看嗎?」「好啊,你看看吧,可好玩了!」我蹲下來,趴在門縫里一看,哇塞!因為是一條縫,看到的東西不像我在門玻璃上看到的多,所看到的東西似乎被放大,果真是另有一番風景。我忽然意識到,老師個子高,透過門上的玻璃能看到教室里,因為一覽無余,便無新鮮可言,與平時敞著門的風景是雷同的。而孩子們個子小,鎖上門以後夠不到玻璃,只能從門縫里看屋裡的東西,而因為只能看到門縫那麼大的地方,似乎看到的東西與平時不一樣,因為局部而新奇,因為不全而有意思,無怪乎飛飛說是望遠鏡了。「老師,我也看看!」「老師好玩嗎?」許多孩子看到我好奇的樣子都圍了過來,爭著搶著要看。「孩子們,咱們這么擠,能看好嗎?」「不能!」孩子們焦急而又興奮地說。「排隊!」洋洋大聲提議。「對,排隊,一個一個輪流看!」看孩子們多有辦法,自己把規則討論商定出來了。 我悟到:唯有和孩子同一個角度,才能真正體會孩子的世界,唯有懷著一顆童心,才能真正體驗孩子的內心。 觀察筆記二 午覺時孩子們都要把鞋脫掉擺好,然後上床睡覺。玲玲在每次睡覺時,總是把鞋放得亂七八糟,有時把鞋脫得東一個西一個,有時把襪子脫了亂塞。因為她習慣了我每天的批評、訓斥,所以也總是不見效。 今天我又看見玲玲把鞋子亂脫,於是我很生氣地走過去,習慣性地想朝她發火,可忽然間我改變了主意,很輕聲地問她:「玲玲,鞋子脫了要做什麼?」 玲玲爽快的回答:「放好鞋子」。我接著說:「對了,鞋子和你一起玩累了,也要睡覺,那麼你知道它們睡在哪裡嗎?」讓她回答後,我接著說:「兩只鞋子是好朋友,它們喜歡一起睡在床底下,你能把自己的鞋子放到指定的地方,像小朋友那樣舒舒服服地睡覺嗎?」我一邊說一邊把另一位小朋友脫下的兩只鞋放在一起,擺整齊。這時,她很快的動手把鞋子放在床下面擺好了。我連忙誇他說:「玲玲真能幹,我一說就會了!」 幼兒期是孩子行為習慣形成的關健時期,我們要改變以前的教育方式,把批評訓斥改成鼓勵教育。不誇大孩子的缺點,多發現孩子的優點。當她表現好的時候,要及時表揚,讓孩子首先感覺到老師對她的喜愛,然後才能從心理上接受教育。玲玲現在比以前好多了,雖然還不能很快入睡,但是她亂丟鞋襪的習慣改進了很多,只要堅持下去,相信一定會改正好的。
③ 幼兒園學習故事和游戲觀察記錄的區別
「學習故事(Learning Story)」是由紐西蘭學前教育學者卡爾提出的。家長可以用「學習故事"來評價兒童,同時它又可以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它是通過兒童在真實情景中的觀察和記錄提供一種反映兒童發展的持續性畫面,能用來記錄和交流兒童學習的復雜性。與此同時,它也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有效的途徑。很多幼兒園也曾嘗試讓教師通過撰寫「學習故事」學習一種觀察、分析兒童的方法,引導教師關注兒童的學習過程,提高教師分析、解讀兒童行為的能力以及教育敏感性。
「游戲觀察紀錄"是指在游戲環節中觀察兒童的狀態和心情,以及通過對游戲的積極性從而了解兒童的一種方法。
拓展資料:游戲觀察實錄:
角色游戲開始了,大家紛紛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角色開始扮演,俊俊小朋友選擇了到「銀行」扮演工作人員。大家都過來取錢,俊俊小朋友會一個一個的問:你需要取多少錢?但是游戲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就過來告訴我:俊俊來搶錢了。我走過去一看,俊俊和亮亮手裡拿著幾張銀行的錢,在爭搶,誰也不肯松手,俊俊一邊搶一邊在嘟嘟囔囔的說著什麼。我問俊俊:為什麼要搶別人的錢呢?俊俊說因為銀行里沒錢了。
分析:
幼兒到了大班年齡,開始能夠把行為規則化,從而獲得是非觀念,但其行為常常表明,他們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其中典型的表現之一就是搶東西的現象很嚴重,不過與其他年齡段的幼兒不同的是:幼兒會邊搶邊說理由,由於大班幼兒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言語水平的提高,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表現開始增加。
措施:
調動孩子自身的力量去解決大班幼兒已具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判斷力問題,不僅有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也是對他們進行了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可以設置「小記者」、「評論員」,組織一些熱點話題的討論活動,請小記者講講發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想法,最後集眾家之長,總結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所以在講評時,我請小朋友一起來幫俊俊想一想辦法:當銀行的錢被領完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大家有的說可以讓銀行的工作人員來做一些錢,也有的說可以叫店裡的人來存錢。大家想了這么多的辦法,俊俊也表示方法都比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