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六大載體建設承諾哪些事項
農村黨員公開承諾的主要內容和方式:
基層黨組織重點圍繞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科學發展觀、關心服務黨員群眾、提高工作效能、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等方面作出承諾。黨員重點圍繞理論學習、理想信念、履行職責、服務群眾、工作作風、組織紀律、廉潔自律、道德修養等方面作出承諾。基層黨員領導幹部還要把樹立落實正確政績觀、權力觀等情況列為承諾內容。承諾方式主要有三種:
1、共性承諾
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義務和保持先進性的具體要求,圍繞本地本單位中心工作,結合創建「五個好」黨組織和爭當「五個好」黨員活動,提出各行業、領域基層黨組織和不同崗位黨員承諾的共性要求,由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出公開承諾。
2、崗位承諾
黨員根據各自的崗位職責和技能、年齡等情況,從加強自身建設、實現工作目標、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等方面作出承諾。要把黨員公開承諾與創建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等工作相結合,擴大承諾范圍,提高承諾效果。
3、實事承諾
基層黨組織圍繞黨員群眾最關心、最急需辦的實事作出承諾;黨員根據自身能力、特長等情況,每年或每個時期向群眾承諾做幾件實事。把黨組織、黨員保持先進性的要求變成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的生動實踐,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2. 鄉鎮開展群眾路線教育的有效載體有哪些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焦到作風建設上,排查作風之弊,掃除行為之垢,為「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注入強勁推動力,必將提升活動的成效;
「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內容務實,工作具體,是現階段我區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必將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更好取
得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實際成果。
謀劃:依靠群眾集體智慧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區環境面貌已
有明顯改善,但在廣大鄉村地區出現了新情況:有的村莊周圍到處是各種生活垃圾,有的田頭岸邊堆積各種生產廢棄物,有的池塘水溝淤塞,污水橫流、濁氣熏天,
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家園、水源、田園日益受到污染和侵蝕。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自治區黨委、政府努力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主動向人民群眾問計,聽取
人民群眾意見建議,真情實意地與群眾溝通,依靠群眾集體智慧,制定了「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整體方案及各專項方案等等,這一過程實質上就是傾聽民
聲、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的過程。下一步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涉及編制整個活動相關規劃等等工作,這同樣需要發動和依靠群眾,看群眾最關注什麼問題,看群眾最
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問群眾怎麼解決問題,力爭「策」到百姓心裡,「劃」得百姓滿意。市與市之間、縣與縣之間、鄉與鄉之間、村與村之間,其具體情況都不相
同,掌握具體情況,拿出具體措施,必須走到群眾中去。清潔家園、水源、田園是一件件具體的事情,要做到策劃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堅持走群眾
路線。
實施:突出群眾主體地位
廣大群眾是「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最大受益者。發揮群眾的
主體作用,使他們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變「要我清潔」為「我要清潔」,是確保「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和基礎。一方面,做好動員宣傳
工作,掀起全民參與清潔鄉村活動的熱潮。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平台,反映群眾對「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看法、建議、對文明行為的見聞及看法、
對活動意義的理解等;另一方面,動員群眾自己做,調動群眾主動建設清潔鄉村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在一事一議項目中積累的經驗和基礎,選取群眾積極性高的村屯
作為試點,邀請群眾代表共同探討制定村屯建設規劃,發揮群眾主動參與規劃、主動申請項目、主動建設項目的積極性,從一開始的項目招投標、施工到建成後的管
理,整個過程都讓群眾自己做,變「被動參與」為「主動參與」。只要將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一件件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讓群眾滿意,群眾自然
就把「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當作自己的事來辦,願意付出,願意奉獻,真正起到主體作用。從前一階段的制定村規民約工作來看,各地充分發揮村民自治和黨
群理事會的領導作用,各村屯根據本村實際制定出「清潔鄉村」的村規民約,經群眾大會討論表決通過並嚴格執行;在探索清潔鄉村新模式方面,有的鄉村群眾探索
出了一條「污水—沼氣池—田間肥料池—農作物」的清潔水源模式,有的幾戶群眾採取輪流保潔和黨員幹部保潔日活動形式,有的邊遠山區以及交通不便的村莊群眾
採取「統一收集、就地分類、綜合處理」的方式,等等,均收到了良好效果,總體上說,這些都是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的結果。
檢驗:根據群眾評定標准
檢
驗「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成效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按群眾的標准制定檢驗標准,用群眾的要求貫穿評估全過程。要由組織上的考核向更加註重群眾的點評
轉變,由單純的看數字向更加註重實物成績轉變,由片面關注大事項向更加關注細枝末節轉變,由注重強調解決了多少問題向反思還有多少問題沒有解決轉變。要以
群眾的期望應用好評估結果,既要看鄉村環境是否得到優化、農村經濟是否得到發展,又要看廣大黨員幹部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取向是否牢固確立、解決發展問題的
能力是否得到強化;既要看干群關系、黨群關系是否更加和諧,又要看加強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是否已經確立並發揮作用。做到群眾自身清潔工作的評定按群眾的標
準定,幹部是否發揮作用按群眾的標准評定。百姓最重「實打實」,最歡迎實乾的幹部。在這次活動中,駐村工作隊隊員是離群眾最近的人,其一言一行群眾都看在
眼裡。因此,駐村工作隊隊員必須強化宗旨意識,大到鄉村規劃的制定,小到垃圾的清理,都要裝在心裡;必須強化問題意識,以群眾期待、先進典型、工作要求為
標准,主動查找問題和不足,直面矛盾不逃避,正視差距不氣餒;必須以更加務實的態度處理百姓大小事,既要做形不成多大影響的事,又要做看上去不漂亮的事;
必須以更加清廉的作風取信於民,對活動中群眾關注的人財物等事項,決策前徵求群眾意見,施行中實行信息公開。紀檢監察部門要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對黨員干
部工作中出現的「四風」問題進行教育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與民爭利、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真正將開展「美麗廣西·清
潔鄉村」活動辦成人民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3. 農村地區中小學生課余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載體是什麼
簡言之復,可以稱之為「第二課制堂」。在第一課堂外的時間進行的與第一課堂相關的教學活動。從教學內容上看,它源於教材又不限於教材;它無需考試,但又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從形式上看,它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它的學習空間范圍非常廣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場;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社會、家庭開展。
4. 白鹿原維持鄉村社會秩序的載體是什麼
《白鹿原》作為一部在我國文學史上意義重大的文學作品,它的史詩性質也是不容忽視的。它具有的史詩性使它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重點,並且,《白鹿原》具有龐大並且完整的敘事結構,為學者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小說中的白鹿村是典型的代表。當時正處於傳統宗法制度之下,白鹿村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機制。本文視圖從鄉村自製的角度分析傳統的農村宗法制度的利與弊,並且分析它對鄉村制度的參考價值與應用價值。
關鍵詞:鄉村制度;傳統宗法制度;白嘉軒
一、傳統鄉村治理模式的輝煌時刻
小說中對於白鹿村的變遷有幾大過程。前面一部分,即清末民初時期,作者筆下的白鹿村欣欣向榮,雖不及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卻也自有幾分安然與美好,那樣的安寧與和諧,是人民心目中生活的天堂。這份秩序井然得益於傳統鄉村治理模式的正常運轉,這種模式對於我國鄉村治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這便是傳統的「縣政紳治」農村治理模式。這種模式下,宗族的特有勢力一直維護著鄉村社會的秩序管理。其實,早在秦始皇時期,這種鄉村治理模式就已經開始運轉。小說所描寫的白鹿村就是在社會環境基本處於穩定之下的一種較為理想化的鄉村管理模式。也就是說,《白鹿原》向我們呈現的鄉村管理模式其實是抽象的,其變遷也是抽象意義上的變動。《白鹿原》的題材是小說,而不是歷史教材,並且小說的時間意識也並不是很強烈,只是用具體而鮮明的事例在某一程度上展現出了歷史的邏輯[1]。
鄉紳是傳統的鄉村治理模式之下的社會主體,是鄉村社會的主導性力量。其功能與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是承擔皇權政府命令在鄉村社會的傳遞與傳達功能,並且起到了帶頭執行的作用。第二個鄉紳是鄉村社會村民的發言人與守護者,他們向上級反映民意,並且對外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例如,小說中族長白嘉軒面對辛亥革命後的「交農」事件以及國民黨反撲事件都是擔任人民的守護者的形象。最後一個職能是擔任鄉村公共事務與鄉村公共物品的組織與提供者。這對於調節民事糾紛,建築與修建公共工程提供了便利。小說中也有調節族中糾紛的實例。
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將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的流通網路為載體,整合三方優勢資源
【答案】A。三抄月解析:文段首句提出商務部、中國農業銀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三方攜手打造現代化農村流通網路,接著就如何打造進行了詳細說明。由此可見,文段標題應體現政銀企三方攜手打造現代化農村流通網路,A項與此相符,當選。
6. 農村中小學校有哪些載體進行德育教育
偏遠山區復缺的是教育經費對偏遠制山區的傾斜,是對學校授課環境的提升,例如圖書館,例如餐廳,例如廁所。更缺的是教師,以信息化實現教育現代化,以信息化突破信息孤島,實現教育公平。
還是首先解決偏遠山區以及代課教師的事情,最為重要,結論還是師資力量。
7. 什麼是農村組織工作的五大載體
「五大載體」:積極培育生產、組織、信息、加工、服務
一、 培育以內農產品基地為容主要形式的生產載體,靠加速農業結構調整實現助農增收
二、培育以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協會為主要形式的服務載體,靠提高農民市場經濟意識促進助農增收
三、培育以農副產品信息為主要形式的信息載體,靠提供信息服務實現助農增收
四、培育以農副產品加工型龍頭企業為主要形式的加工載體,靠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實現助農增收
五、培育以農資經營網點和「莊稼醫院」為主要形式的服務載體,靠提供全方位服務實現助農增收